三个臭皮匠歇后语下一句
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成语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成语、歇后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已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刘备编草鞋--内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张飞讨债--声势凶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张飞讨债--声势凶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戴口罩--显大眼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阿斗的江山--白送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张飞睡觉--不闭眼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曹操转胎--疑心重派生的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与三国有关的成语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割发代首工于心计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行舍藏韬晦待时指点江山面授机宜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六出祁山矢志不移出师未捷积劳成疾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夜读春秋手不释卷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决一雌雄赤壁鏖兵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天下大势鼎足三分三顾茅庐下笔成章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同符合契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呼风唤雨品头论足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舌战群儒孔融让梨志大才疏一臂之力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桃园结义锦囊妙计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廊庙之器文思泉涌如鱼得水周郎顾曲初出茅庐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望梅止渴虎踞龙盘集思广益超群绝伦一身是胆木牛流马辕门射戟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顾茅庐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才占八斗七步之才顾曲周郎巢毁卵破坚壁清野如嚼鸡肋老牛舐犊势如破竹车载斗量断头将军吴下阿蒙兵贵神速出言不逊大器晚成想当然空城计梅止渴负重致远乐不思蜀如入无人之境危急存亡之秋如鱼得水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单刀赴会——本是写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只身前往充满敌意的东吴参加会谈。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的答案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的答案: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顶个诸葛亮
隔墙丢西瓜——给别人解渴
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买咸鱼放生——尽做冤枉事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
碟子装水——太浅
青蛙鼓嗓——不成调
天灵盖上长眼睛——目中无人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大白天打劫——明目张胆
飞机上跳舞——空喜
老寿星的脑袋——宝贝疙瘩
二郎神的钢叉——两面三刀
单人唱戏——独角
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拉牛入鼠洞——行不通;走不通
马路上跑火车——不合辙
泰山顶上添捧土——无济于事;不济事
竹竿打月亮——挨不上
木头支歪墙——硬顶
酱油店里打架——争风吃醋
牛羊人圈鸟落窝——各得其所
铁人带钢帽——双保险
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
梦里搽胭脂——尽想好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你表演我猜的谚语
你表演我猜的谚语1.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意思:三个才能平庸的人,如果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够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比喻人多智慧多。
- 出处:据说来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牛皮战靴,一个皮匠师傅看了后觉得可以改进,后来三个皮匠一起商量,做出的战靴比诸葛亮的设计更加实用。
- 造句:这件事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商量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 小片段例子:小王皱着眉头说:“这道数学题好难啊,我想了半天都没思路。
”小李凑过来说:“咱们一起想办法呀,虽然咱们可能没那么聪明,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小赵也加入进来:“对呀,你一个人想可能有限制,我们大家的想法加起来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就像一群小蚂蚁,单个力量小,聚在一起就能搬动很大的食物。
咱们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但合作起来力量可不小呢。
”最后,三个人经过一番讨论,真的把那道难题解出来了。
所以说呀,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总是好的。
2. 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意思:如果早晨起来看到天边有朝霞的话,今天的天气可能会不好,最好不要出门;如果傍晚看到天边有晚霞,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远门。
这是一种根据云彩预测天气的经验总结。
- 出处: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
- 造句:看到今天早上的朝霞了,朝霞不出门,还是把户外活动取消了吧。
- 小片段例子:老张早上站在院子里,看着天边红彤彤的朝霞,对正要出门上班的儿子说:“儿子,今天有朝霞呢,朝霞不出门,你带上伞吧,这天儿可能要下雨。
”儿子不屑一顾:“爸,现在天气预报可准了,哪还用看这个呀。
”老张有点生气:“你可别小瞧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什么天气预报,就靠这个判断天气呢。
这就好比你奶奶做的菜,那都是多少年的经验积累出来的味道,准没错。
”结果下午真的下起了雨,儿子回来后对老张说:“爸,您还真说对了,这老谚语真有道理。
”3. 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典故由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典故由来中国有一句俗谚:“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意即: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这句话将诸葛亮作为智识的标竿,可见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可从三国赤壁之战流传的稗官野史来略知一二!周瑜相约诸葛亮议事,并故意问诸葛亮:“水路交兵以什么兵器为先?”待诸葛亮回答说:“江上作战以弓箭最为重要。
”他便以军中缺箭为理由,请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
其实周瑜是基于妒才的心态,因此想藉三天内造十万枝箭这项“不可能的任务”顺势除掉诸葛亮。
诸葛亮听了后也不紧张,带着三个随从到江边察看,预料三天后将起大雾,于是想到了“草船借箭”的妙计,吴军船只可以乘浓雾靠近曹操水寨“借”得十万枝箭,所以便告诉周瑜:“三日内若事情未成则甘愿受罚。
”诸葛亮当天便叫三个随从在二十艘小船两边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盖。
三个随从完成以后,便向诸葛亮回报,还向诸葛亮提出想法:“军师真是神机妙算,不过若是以目前的摆设,可能会被看出破绽,曹军恐怕不会轻易上当!”面对这样的建议,诸葛亮想听听他们三人的意见,不过他们希望在第二天晚上才让诸葛军师看,诸葛亮笑笑未加以驳斥,仅静观其变。
第二天晚上,三个随从安排妥当后便请诸葛亮到江边察看,只见每艘小船的船头都立着两三个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
诸葛亮看到这样的设计,也不禁笑着说:“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人难敌三人之智呀!”之后,曹军在慌乱中果然中计,万箭齐发射向小船,诸葛亮也就轻轻松松借到十万多支箭,此即“孔明借箭”。
由于那三个随从是皮匠出身,也就出现“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谚语!。
有关诸葛亮的谚语
有关诸葛亮的谚语
1,三个臭匹匠,赛过(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出自《三国演义》,比喻人多智慧多。
“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实为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
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2,事后诸葛亮。
出自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意思是指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即放马后炮的人。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是诸葛亮教育其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4,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原文为: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
无法胜敌。
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5,三顾茅庐。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原为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去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概括、形象、幽默的方式表达出一定的哲理、道理或者是人生的智慧。
其中,三个臭皮匠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
1.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这个歇后语意味着团队的力量是无法被小觑的。
即使每个臭皮匠本身的能力有限,但只要他们能够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就能够超越单个人的才智。
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
2. 三个臭皮匠,抬石头。
这个歇后语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每个臭皮匠都只能抬起一块石头,但是通过合作,他们可以共同完成更大的工程。
这个歇后语告诉人们,只有通过分工合作,才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3. 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和尚。
这个歇后语强调了个体的专业性和经验的重要性。
即使有多个臭皮匠,但如果没有一个专业的人来指导和监督,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变得混乱和低效。
这个歇后语提醒人们,只有通过专业的指导和领导,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臭皮匠的歇后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在不同的方面
强调了合作、分工和专业性的重要性。
这些歇后语既表达了智慧,又蕴含了人生的道理,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反思。
古代民间谚语经典大全
古代民间谚语经典大全1.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意思:三个才能平庸的人,如果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够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 出处:来源于民间故事。
- 造句:这个项目我们遇到了难题,不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一起商量肯定能解决。
- 小片段例子:小张愁眉苦脸地说:“这工作上的事儿可咋整啊,我都想破脑袋了。
”小李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可别自己闷头想了,咱们几个虽然没那么聪明,但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就像上次咱们一起修那台老机器,谁也没单独弄明白,凑一块儿就把它修好了。
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这个事儿,说不定就有好办法了。
”小王也凑过来,“就是就是,人多力量大嘛。
”最后他们一起讨论,还真想出了个不错的方案。
所以啊,遇到难事别自己扛着,大家一起想办法就容易得多。
2. 谚语:瑞雪兆丰年。
- 意思: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 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 造句:今年冬天雪下得这么大,真是瑞雪兆丰年啊。
- 小片段例子:老农民赵大爷站在田埂上,看着漫天的大雪,脸上满是笑意。
他的孙子小明好奇地问:“爷爷,这雪下这么大,多冷啊,您还这么高兴?”赵大爷哈哈笑着说:“傻孩子,这雪可金贵着呢。
你看这厚厚的雪,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厚被子。
这瑞雪兆丰年啊,雪能冻死地里的害虫,等雪化了,还能滋润土地,明年庄稼肯定长得好。
就像人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干活一样,土地吃饱了水,庄稼就能茁壮成长。
所以这雪啊,就是老天爷给咱农民的好兆头。
”3. 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意思: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人。
所以就是照着舅舅的意思,引申为照旧,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 出处:民间口传。
- 造句:这新政策实施了,可有些部门的办事流程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小片段例子:公司开大会讨论新的办公制度。
小李抱怨说:“咱们这新制度不是都出来了吗,怎么感觉上班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啊?”小王也附和道:“是啊,你看这每天的工作安排,还是和以前没两样。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三国演义》中歇后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中歇后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1(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六)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七)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八)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九)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十)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十一)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十二)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十三)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十四)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十五)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十六)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十七)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十八)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十九)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二十)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二十一)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二十二)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二十三)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二十四)曹操作事——干干净净(二十五)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二十六)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二十七)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二十八)张飞卖肉——光说不割(二十九)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三十)曹操用计——又奸又滑(三十一)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三十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三十三)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三十四)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三十五)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三十六)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三十七)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三十八)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三十九)后主降魏——不知羞耻(四十)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四十一)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四十二)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四十三)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四十四)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四十五)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四十六)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四十七)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四十八)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四十九)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五十)草船借箭——多多益善(五十一)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五十二)关公开凤眼——要杀人(五十三)草船借箭——坐享其成(五十四)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五十五)关羽卖肉——没人敢来(五十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五十七)貂蝉唱歌——有声有色(五十八)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五十九)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六十)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六十一)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六十二)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六十三)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六十四)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六十五)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六十六)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六十七)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六十八)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六十九)关公喝酒——不怕脸红(七十)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七十一)东吴招亲——弄假成真(七十二)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七十三)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七十四)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七十五)关羽赴宴——有胆有魄(七十六)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七十七)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七十八)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七十九)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八十)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八十一)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八十二)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八十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八十四)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八十五)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八十六)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八十七)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八十八)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八十九)董卓进京——不怀好意(九十)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九十一)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九十二)刘备编草鞋——内行(九十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九十四)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九十五)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九十六)周喻打黄盖——装样子(九十七)张飞讨债——声势凶(九十八)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三国演义》中歇后语2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刘备编草鞋——内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三国演义》中歇后语31、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3、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用不完的计4、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8、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9、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0、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1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13、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15、孔明练琴——老生常谈16、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17、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18、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19、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20、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2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22、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23、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2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25、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26、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2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28、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29、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30、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31、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32、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33、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34、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35、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3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37、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38、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39、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40、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4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4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4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4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45、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46、曹操作事——干干净净47、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48、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49、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50、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5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52、曹操用计——又奸又滑/讳疾忌医53、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54、曹操到赤壁——利令智昏5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丞相,在民间被喻为智慧的化身。
三个臭皮匠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个臭皮匠歇后语,欢迎阅读参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大全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2)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3)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4)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5)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6)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7)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8)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9)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10)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11)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12)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3)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14)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15)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16)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17)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18)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19)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20)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21)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22)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23)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24)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25)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26)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27)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28)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29)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30)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31)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32)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33) 曹操转胎——疑心重34) 曹操杀人——一乱来一气35) 曹操用人——一唯才是举36)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37)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38)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39)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40)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41)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42)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43)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44)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45)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46) 刘备卖草鞋——有货47)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48) 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49)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50)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51)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52)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53)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54)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55)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56)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57)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58)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59)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60)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61)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62)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63)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64)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65)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66)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67)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68)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69)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70)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71)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72)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73)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74)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的下一句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的下一句篇一:疯狂歇后语答案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6,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7,八仙过海~各显神通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9,猫哭耗子~假慈悲1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1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12,兔子尾巴~长不了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15,千年的石佛像~老实(石)人16,掉进开水锅里的虾~急红了眼17,老虎屁股~摸不得18,长江的浪头~后浪推前浪19,孙悟空七十二变~花样多20,外甥打灯笼~照旧(舅)21,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2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23,猪鼻子插大葱~装象24,厨子炒菜~添油加醋25,九寸加一寸~得寸进尺26,傻子上街~光看热闹27,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28,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29,猪八戒戴眼镜~假斯文30,鱼嘴里的水~吞吞吐吐31,竹篮打水~一场空32,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33,楚霸王困在垓下~四面楚歌 34,一条道走到黑~死心眼35,东洋人戴高帽~充大个36,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37,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38,二郎神放屁~神气39,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痴心不改40,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41,芝麻开花~节节高42,肮脏他娘哭一夜~肮脏死啦43,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44,打靶不中~偏心45,牛角抹油~又尖又滑46,背鼓上门~找锤47,吃了扁担~横了心(或横了肠子)48,龙王爷跳海~回老家49,矮子看戏~人云也云50,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51,炉子翻身~倒楣(煤)52,砒霜拌大蒜~又毒又辣53,不栽果树吃桃子~坐享其成5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55,寒天和凉水~点滴在心头56,无米之炊~难做57,货轮出了海~外行(航)58,腊月里送蒲扇~不识时务59,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可奈何60,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多此一举)61,飞机上挂喇叭~高调儿62,油瓶倒了也不扶~懒到家了63,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64,聋子耳朵~摆设65,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66,二两棉花一张弓~细细谈(弹)67,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68,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69,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70,船到船头~自然直71,初生牛犊~不怕虎72,歪嘴讲故事~邪(斜)说73,裁缝师傅手中忙~穿针引线74,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75,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步7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77,断了线的风筝~有去无回78,和尚打伞~无法无天79,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80,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81,百米赛跑~分秒必争82,光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83,搂草打兔子~捎带84,青菜萝卜~各有所爱85,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86,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 87,脚底抹油~溜得快88,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89,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90,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91,百家姓少了第二姓~没钱9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93,泼出去的水~收不回94,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95,飞机上跳伞~丢人96,下雨天打麦子~收不了场9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98,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99,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100,车到山前~必有路101,叫花子起五更~穷忙102,步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 103,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 104,楚霸王请客~鸿门宴105,剃头的挑子~一头热106,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107,梁山伯好汉~不打不相识(或逼出来的)108,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109,百岁养儿子~得之(子)不易110,老鼠看仓~越看越光111,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112,腊月天卖凉粉~不是时候113,王婆卖瓜~自卖自夸114,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115,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116,井底之蛙~目光短浅117,飞机上点灯~高明118,上鞋不用锥子~真(针)行119,乘字底下丢了人~真乖120,池塘里的莲藕~拖泥带水121,偷鸡不成~蚀把米122,电信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123,瞎子戴眼镜~假聪(充)明124,鳄鱼流眼泪~假慈悲125,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126,担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127,晴天打伞~多此一举128,猪八戒背媳妇~吃力不讨好129,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130,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131,饺子破皮~露了馅132,自行车放了气门芯~松了一口气133,老和尚住山洞~没事(寺)134,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135,墙上茅草~随风倒136,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137,二踢脚上天~空想(响)138,两个哑巴睡一床~无话可说139,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40,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14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142,八个铜钱放两处~斯(四)文143,竹笋出土~节节高144,脸上写字~表面文章145,拔河比赛~齐心协力146,冬天不带帽子~动动(冻冻)脑筋147,脱了毛的刷子~有板有眼148,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149,老太婆上鸡窝~笨(奔)蛋150,张飞遇李逵~黑对黑151,虎落平阳~被犬欺152,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153,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154,下雨天走路~拖泥带水155,水仙不开花~装蒜156,半空中的气球~悬着157,韩信点兵~多多益善158,歪嘴和尚~没正经159,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160,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161,谈心不点灯~说给话162,关老爷赴会~单刀直入163,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164,一百个和尚念经~异口同声165,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166,新官上任~三把火167,竹筒倒豆子~干脆利索(或一干二净)168,刘备卖草鞋~本行169,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170,肉锅里煮元宵~浑蛋171,一个人拜把子~你算老几172,脑袋上刷糨糊~糊涂到顶173,水中捞月~一场空174,戴着斗笠打伞~多此一举175,按下葫芦起了瓢~顾此失彼176,老虎拉车~谁敢(赶)177,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179,画蛇添足~多此一举180,老大懒惰老二勤~一不做二不休181,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182,怀里揣着十五只兔子~七上八下183,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望眼欲穿184,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185,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186,胳膊肘往外拐~吃里扒外187,穿没底的鞋~脚踏实地189,瓜地里的草人~装模作样190,木匠带枷~自作(做)自受191,猴子照镜子~得意忘形192,靶场上瞄准~睁只眼闭只眼193,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194,鼠进书箱~咬文嚼字195,蚂蚁撼泰山~自不量力196,扁担挑水~(一)心挂两头197,螃蟹过街~横行霸道198,程咬金的斧头~虎头蛇尾199,一个巴掌~拍不响200,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好中意201,屁股长疮脚轧刺~坐立不安202,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203,白骨精遇到孙悟空~原形毕露204,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205,狗撵鸭子~呱呱叫206,打破沙锅~纹到底篇二:歇后语谚语练习一答案歇后语谚语练习一姓名()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1、包公断案——铁面无私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3、君子一言,_驷马难追(快马一鞭)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关于三个人的谚语
关于三个人的谚语有很多,其中一些如下:1.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团结起来,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就像诸葛亮一样聪明。
2.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遇到可以学习的人或事。
在这里,三个人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可以互相学习。
3. "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句话暗示了三个人在一起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
4.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这句话强调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即使只有两个人,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也可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诸葛亮,顶个诸葛亮。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即使每个人都很普通,只要他们团结起来,就能创造出惊人的力量。
这些谚语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三个人在一起时,只要他们能够有效地合作和交流,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之间的合作,也适用于团队、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合作。
这些谚语也提醒我们,在与人合作时,我们需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倾听他们的观点,并尝试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这些谚语也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依赖他人或过于自负。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他人的优点和特长,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和共同成长。
总之,关于三个人的谚语不仅有趣而且富有启发性。
它们提醒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机会与他人合作,并努力创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同成长和成功。
成语谚语歇后语积累
谚语、歇后语: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过五关,斩六将;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10、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1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1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董卓进京—————不怀好意马谡用兵—————言过其实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关羽开凤眼—————要杀人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后主降魏—————不知羞耻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上阵—————横冲直撞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张飞戴口罩—————显大眼阿斗当官—————有名无实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阿斗的江山—————白送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转胎—————疑心重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赵子龙出兵—————回回胜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黄忠叫阵—————不服老张飞吃秤砣—————铁了心张飞睡觉—————不闭眼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黄忠射箭—————百发百中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刘备编草鞋—————内行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关羽赴宴—————有胆有魄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各抒己见的歇后语
各抒己见的歇后语1.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意思:三个才能平庸的人,如果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够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强调人多智慧多,团结的力量大。
- 出处:来自于民间故事。
- 造句:这件事我们几个人一起商量商量吧,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小片段例子:甲:“这道数学题好难啊,我想了半天都没思路。
”乙:“咱们几个一起想想呗。
”丙:“就咱们几个?能行吗?”乙:“怎么不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
咱们虽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但一起动动脑筋,说不定就有办法了。
”于是甲、乙、丙三个人开始讨论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道题。
最后,甲说:“看,咱们还真把这难题解决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
”2. 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意思:指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形容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难以判断是非。
- 出处:无确切出处,是民间常用语。
- 造句: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不知道该听谁的。
- 小片段例子:张大哥和李大哥因为小区里停车的事儿吵起来了。
张大哥说:“我在这儿停车又不碍事儿,这地儿空着也是空着。
”李大哥马上反驳:“你怎么不碍事了,这是公共通道,你停这儿别人怎么过?”旁边的王大爷摇摇头说:“唉,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
都觉得自己占着理,可总得有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啊。
”最后,大家商量出了重新规划停车位的办法,这事儿才平息下来。
3. 谚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意思: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 出处: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 造句: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听听大家的想法。
- 小片段例子:公司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市场部的人觉得应该主打年轻人市场,设计要时尚潮流。
研发部的人却认为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外观倒是其次。
老板在会上说:“你们的想法我都要考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数字三相关的歇后语
数字三相关的歇后语范文一: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其中有不少和数字三有关。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数字三的歇后语。
首先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单独的能力可能不如诸葛亮那样卓越,但如果三个人齐心协力,他们的合力就会超过一个人的力量。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强调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三天的打鱼时间并不足以支持我们长期的生计。
我们需要有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否则在短时间内获得的财富也很可能会迅速消失。
还有一句话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要妄自菲薄。
只有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不断进步。
以上就是几个数字三的歇后语。
这些歇后语虽然简短,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写作重点:本文通过介绍常用的数字三的歇后语来展开,用词幽默简洁,但表达了较深刻的哲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了虚心向别人学习的重要性,引导读者树立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的意识。
范文二:数字三在歇后语中被广泛使用。
它们不仅有趣,还具有启发性。
在这里,我将介绍几个数字三的歇后语。
首先是“一石三鸟”。
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一次行动或投资,可以获得多项收益。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善于寻找这种“多赢”的机会,尽力利用每一个资源。
接下来是“有志三年,开张十年”。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才能取得长期的成果。
还有一句话叫做“不小心三岁,后悔三年”。
这句话告诫我们,做事要认真仔细,避免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
一旦出现错误,可能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和精力来纠正。
以上就是几个数字三的歇后语。
它们虽然简短,但是能传达深刻的哲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启示。
写作重点:本文通过三个数字三的歇后语来展开,其中“一石三鸟”强调了善于寻找多赢机会的前瞻性,而“不小心三岁,后悔三年”则强调了认真仔细的态度和避免疏忽大意的重要性,用词简洁,表意清晰。
【最新】三个臭皮匠歇后语-word范文 (1页)
【最新】三个臭皮匠歇后语-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引言:纵然诸葛亮神机妙算,但是人多力量大,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估计大家已经知道小编要介绍什么成语了,话不多说,清往下看吧!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释义: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
例句: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啊。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典故: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
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两千多公斤重。
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红耳赤。
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
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
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聚在一起商议。
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
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
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
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诸葛亮的扇子歇后语
诸葛亮的扇子歇后语诸葛亮的扇子歇后语诸葛亮是三国里的一个知名人物,那么关于他的歇后语大家了解过吗?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诸葛亮的扇子歇后语:诸葛亮的扇子——(神妙莫测)诸葛亮摇扇子——胸有成竹诸葛亮的歇后语:1)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2)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3)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4)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5)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6) 诸葛亮吊孝——假的7)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8)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9)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10)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11)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12)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13)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14)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15)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16)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17)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18)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19)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20)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21)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22)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23)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4)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25)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26)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27)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28)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29)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30)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31)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32)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结束语:作为一个权谋高手的诸葛亮,想必大家都非常的喜欢这个任务,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歇后语,欢迎大家品读!。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_歇后语大全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提到“三个臭皮匠,赛个”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
但这句俗语中的“臭皮匠”,世人可是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是“丑皮匠”,一种认为是“臭裨将”。
你知道其中来由吗?三个臭皮匠——顶/赛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一、“皮匠”和“裨将”两个版本的故事版本一:“丑皮匠”的故事传说,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
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
后来终于有工匠肯来造塔了,但还是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
于是吴国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时隔一月,吴国没有一个人来揭榜。
诸葛亮呢?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
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最后将皮葫芦埋在砂里,浇上铜水。
这一着,果然一举。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版本二:“臭裨将”的依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能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讹传,即谐音讹传成俗语。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赤壁大战前夕,周瑜见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怀恨在心,设计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否则,军罚处置。
其实,他就是想借这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可是,诸葛亮胸有成竹,不请工匠,也不买材料。
他摇着鹅毛扇,迈开八字步,带上三个贴身随从,到江边转了一转,又到草料房走了一走,看过天气,料定第三天清早有大雾,就想出了巧妙求箭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臭皮匠歇后语下一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故事简介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
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分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非常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两千多公斤重。
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红耳赤。
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
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
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聚在一起商议。
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
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
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
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
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一篇名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文章。
文章中写到诸葛亮带兵过江,江水湍急,而且里面多是突出水面的礁石。
普通竹筏和船只很难过去,打头阵的船只都被水冲走触礁沉没,诸葛亮一筹莫展,也想不出好办法,入夜来了3个做牛皮活的皮匠献策。
告诉诸葛亮买牛,然后把牛从肚皮下整张剥下来,封好切口后让士兵往里吹气,做成牛皮筏子,这样的筏子不怕撞,,诸葛亮按此方法尝试并顺利过江。
之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