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物理化学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全套课件 完整版

物理化学全套课件 完整版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1
绪论
Preface
2
一、什么是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 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高分子化学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 3
温度变化 压力变化 体积变化 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
原子、分子间的分离与组合
化学
密 不 可 分
物理学


热学、电学、光学、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 8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
1887年俄国科学家W.Ostwald(1853~1932)和荷兰科学家 J.H.van’t Hoff (1852~1911)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
W. Ostwald
J. H. van’t Hoff
(1853~1932)
(1852~1911)
理想气体定义: 服从 pV=nRT 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或服从理想气体模型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低压气体)p0 理想气体
20
3. 摩尔气体常数 R mole gas constant R
R 是通过实验测定确定出来的
例:测300 K时,N2、He、 CH4 pVm ~ p 关系,作图
p0时:
5000
(1)分子间力
吸引力 分子相距较远时,有范德华力;
排斥力 分子相距较近时,电子云及核产生排斥作用。
E吸引 -1/r 6
E排斥 1/r n
Lennard-Jones理论:n = 12
E总

E吸
引+E排
斥=
-A r6

B r 12
式中:A-吸引常数;B-排斥常数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PPT课件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PPT课件

( pB B )equi.
( p ) B K p
( p ) B
Kp
p
B
B
B
B
B
K p
K
p
B PB
2020/12/29
当 B 0 时, K p 无单位。
Kp:与T有关 16
对于理想气体
K p
K
p
B PB
对于真实气体
K p K
K
f
B PB
ln
pB p
B
B
pB p
B
9
令 r Gm =
B
B
化学反应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

r Gm = r Gm +
RT ln
B
pB p
B
令: Qp
B
pB p
B
压力商
rGm rGm RT ln Qp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
2020/12/29
10
二、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B
对理想气体,pB cRT
B
Kc K p (RT ) B
5.液相反应用活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Ka
Ka
(aB B )equi.
B
2020/12/29
19
总结 说明:
Kp
B
Kx ( p) B
K
n
p n总,equi.
B B
Kc
(RT
) B B
单位:
K p (: 压强)x
Kn (: mol)x Kc (: mol m3)x
了化学反应亲和势的概念。他定义化学亲和势A为:
def
G
A
( )T , p

物理化学课件

物理化学课件
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 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 来。也就是说,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 从高到低,不能反过来。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的某种 方向性,它限制了某些自然过程的进 行方式。
VS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辐射能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光化学过程和设计光 化学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化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光化学第二定律是描述光化学过程中辐射能 量与化学反应途径关系的物理化学定律。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一个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途径中各个 步骤的辐射能量差成正比。这个定律对于研 究光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光化学合成路线具 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
内容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
意义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 向。
化学反应速率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浓度 的变化量表示。
复杂系统与跨尺度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多尺度研究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在复杂系统和跨尺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复杂系统研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因素,需要综合运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 为。跨尺度研究则要求科学家从原子、分子到纳米、宏 观等不同尺度上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生化处理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物化处理

污水处理中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有什么区别?现代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属于重力分离法的处理单元有:沉淀、上浮(气浮)等,相应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及其附属装置等.离心分离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使用的处理装置有离心分离机和水旋分离器等.筛滤截留法有栅筛截留和过滤两种处理单元,前者使用的处理设备是格栅、筛网,而后者使用的是砂滤池和微孔滤机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其处理单元有蒸发、结晶等. 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 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按传统,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种处理单元,它有多种运行方式.属于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最近发展起来的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称自然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又名生物还原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使用的处理设备主要为消化池. 废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指望用一种处理单元就把所有的污染物去尽,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和几个处理单元组成的处理系统处理后,才能达到要求.。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一。

1.1 先说吸附法,这就好比海绵吸水,把那些有害的物质紧紧吸住。

活性炭就是个常见的“吸附能手”,它的微孔结构就像一个个小房子,专门收留污染物。

比如说,能把水里的有机物和异味分子都给“抓”进来,让水变得更干净、更清新。

1.2 离子交换法也很厉害。

它就像个“筛选器”,只让有用的离子通过,把不需要的离子给拦下来。

在水处理中,能把硬水中的钙镁离子给换掉,让水变软,洗衣服、洗澡都更舒服。

二。

2.1 化学沉淀法也有它的妙处。

往水里加些化学试剂,让污染物变成沉淀,乖乖沉到水底。

比如说,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加些合适的试剂,重金属就沉淀下来,水就变安全啦。

2.2 氧化还原法也不能少。

它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把有害的物质氧化或者还原成无害的。

像处理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通过氧化,把有机物分解掉,让水恢复清澈。

2.3 膜分离技术更是高科技。

这就像是给物质过筛子,只让小分子通过,大分子被拦住。

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方面都大显身手,能把脏东西挡在膜外,得到纯净的水。

三。

3.1 光催化氧化法也是个新手段。

利用光能来激发催化剂,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把污染物消灭掉。

就好像给污染物来了一场“光的审判”,让它们无处可逃。

3.2 电渗析法也有独特之处。

通过电场的作用,让离子选择性地透过膜,实现分离和提纯。

这就像是给离子们来了一场“定向运动”,各归各位。

第16章-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

第16章-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
§16-2 混凝
污水的物理处理
内容
一、概述 二、混凝原理 三、混凝剂和助凝剂 四、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五、混凝设备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概述
1、化学混凝处理对象
水中胶体粒子和细小悬浮物(粒径分别
为1~l00nm和100~l0000nm)。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为什么这些物质需要用混凝法处理?
(1) 成分 天然水中含粘土类杂质为主,需要投加的混凝剂 的量就少;
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需要投加的量较多。 (2) 组成 除硫、磷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无机金属盐,均能 压缩胶体扩散层,促进胶体凝聚。 PO43-、SO32-、高级有机酸,氯、螯合物、水溶性 高分子物质和表面活性剂都不利于混凝。
污水的物理处理
(1) 压缩双电层作用
向水中投加电解质——混凝剂,如铁盐或铝 盐等。混凝剂提供的大量正离子与原有反离子 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 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变小,胶体所带电荷 数减少,ζ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相互 排斥力也减少。
当大量正离子涌入吸附层,以致扩散层完全消失 时,ζ电位为零,称为等电状态。等电状态下, 胶粒间静电斥力消失,胶粒最易发生聚结。
污水的物理处理
实际上,ζ电位只要降至某一程度而使胶 粒间排斥的能量小于胶粒布朗运动的动能 时,胶粒就开始产生明显的聚结,这时的ζ 电位称为临界电位。
胶粒因ζ电位降低或消除以致失去稳定性 的过程,称为胶粒脱稳。脱稳的胶粒相互 聚结,称为凝聚。
污水的物理处理
压缩双电层理论成功解释了胶体的稳定 性与凝聚作用。其缺点在于忽视了水中 反离子水解形态的专属化学吸附作用, 不能解释混凝过程中出现的胶粒改变电 性而重新稳定的现象。

物理化学全套课件

物理化学全套课件

强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 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并按照要求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 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对 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反 映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与解释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 论。
重要性
物理化学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 质、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促进 新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 世纪中叶,随着热力学、统计力学和 电化学等分支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形 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现代进展
进入20世纪后,物理化学在理论和实 践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量子化 学、分子动态学、生物物理化学等领 域的突破和创新。
实验方法习题及答案解析
总结词
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详细描述
针对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设计了一系列 习题。这些习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仪器和 试剂、记录和处理数据等。答案解析详细解释了每道题 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 力,培养科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误差分析
分析数据误差的来源和影响,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实验误差与实验结果评价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 来源,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等 ,并评估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误差控制与减小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小误差,提 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化学ppt-PowerPointPresentation

物理化学ppt-PowerPointPresentation

四. 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K

r Gm exp RT

五. 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由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计算标准摩尔吉布斯函 数
r G T B f Gm , B T B

由相关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计算某反应 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

一.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偏摩尔量 :
X XB dnB n B T , P ,nC , nB


化学势: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G B n B T , P ,nC , nB
二. 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条件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效应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若系统发生无限小变化时,上式可写成dU=δQ-
δW
它表明系统种发生任何变化过程,系统内能变化 值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它对外作的功。
二.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1. 可逆过程 在膨胀的每一个瞬间,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 之间都极接近于平衡态,整个过程由一系列无限 接近于平衡的状态构成,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 程。 2. 可逆体积功


O点是三条线的焦点,称为三相点。在该 点,Φ=3,F=0,说明三相点的温度,压 力均不能任意改变。水的三相点与水的冰 点并不是一回事。三相点实验个的单组分 系统,而通常所说的冰点是暴露在空气中 的冰-水两相平衡系统。
第六章 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摩尔电导率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可逆电池

第三章 物理化学处理(3)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 物理化学处理(3)精品PPT课件
❖ ξ电位:胶体滑动面上的电位,称作动电位。
❖ 带负(正)电荷的胶核表面与扩散于溶液中的正 (负)电荷离子正好电性中和,构成双电层结构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 ξ越大,扩散层越厚,胶体颗粒斥力大,稳定性 强。
❖ 2. 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于排斥能与吸引

EA
图 44--22 相互作用势能与颗粒距离关系
(a)双电层重叠; (b)势能变化曲线
胶体的布朗运动能量大于排斥能峰时,胶体颗粒 能发生凝聚。
以上理论称为DLVO理论。 只适用于憎水性胶体,由德加根(Derjaguin)
兰道(Landon)(苏联,1938年独立提出〕,伏维 (Verwey)、奥贝克(Overbeek)(荷兰,1941年 独立提出)。
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可能出现以下两个现象:
①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
②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见下图。
胶粒 高分子 胶粒
胶粒 排斥
高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排斥
高分子
图 46--35 架桥模型示意
图 46--46 胶体保护示意
3.网捕或卷扫
金属氢氧化物在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网捕与 卷扫。所需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量成反比,即当 原水胶体含量少时,所需混凝剂多,反之亦然。
第四节 化学混凝过程
❖ 一、 混凝机理
❖ 混凝: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 程称为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 凝聚coagulation :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 为凝聚。
❖ 絮凝flocculation :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称为絮 凝。
❖ 混凝过程涉及:①水中胶体的性质;②混凝剂 在水中的水解;③胶体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

物理化学ppt课件

物理化学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总结词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即系统的混乱度)永远不会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 。
详细描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即系统的混乱度)永远 不会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这意味着能量转换总是伴随着熵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宇宙 正在朝着更加混乱和无序的方向发展。
03
化学平衡与相平衡
化学平衡条件与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系数 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 乘积的比值。
相平衡条件与相图分析
相平衡条件
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物质以不同相态(固态、液态 、气态)存在的平衡状态。
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物 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 的分配平衡,实现分离和 分析的方法。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的不同,色谱 法可分为液相色谱、气相 色谱、凝胶色谱等。
色谱法的应用
色谱法在物理化学实验中 广泛应用于分析混合物中 的各组分含量、分离纯物 质等。
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法的原理
05
物理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与治理
1 2 3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污染物 ,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 严重影响。
治理措施
针对大气污染,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工业 污染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城市绿化等。

【3】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PPT幻灯片

【3】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3)PPT幻灯片
6)氧化剂
• 废水中如果含有氧化剂(如Cl2、O2、H2Cr2O7等)时, 会使树脂氧化分解。强碱性阴树脂容易被氧化剂氧化, 使交换基团变成非碱性物质,可能完全丧失交换能力。 氧化作用也会影响交换树脂的本体,使树脂加速老化, 结果使交换能力下降。
4、离子交换装置
固定床
离子交换装置
单层床 双层床 混合床
③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剂将水中的Ca2+、Mg2+转换成Na+。
2、水的除盐
① 蒸馏
将液体加热气化,同时使产生的蒸气冷凝液化并收集的 联合操作过程叫做简单蒸馏或普通蒸馏,也简称蒸馏。
② 电渗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 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 物化过程。
连续床
移动床 流动床
交换
反洗
再生
清洗
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步骤
• 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从废水中分 离脱除需要去除的离子的操作过程
• 反洗:反冲洗的目的有二:一是松动树脂层,使再 生液能均匀渗入层中,与交换剂颗粒充分接触;二 是把过滤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粒子和截留的污物冲走。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树脂层在反冲洗时要膨胀 30%-40%。冲洗水可用自来水或废再生液。
• 离子交换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 无机的离子交换剂有天然沸石和人工合成沸石。沸
石既可作阳离子交换剂,也能用作吸附剂。 • 有机的离子交换剂有磺化煤和各种离子交换树脂。 •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具有离子交换特性的有机高分
子聚合电解质,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一般是先制备 母体,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引入相应的离子交换基团。 • 生成离子交换剂的树脂母体最常用苯乙烯聚合物。
③ 离子交换

物理化学完整ppt课件

物理化学完整ppt课件

数称为(独立)组分数。 S:物种数
CSRR'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CaCO3(s)=CaO(s)+CO2(g) R′= 0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C+H2O=CO+H2 C+CO2=2CO CO+H2O=CO2+H2 R=2 S=5 C=5-2=3
(1)因外压增加,使凝固点下降 0.00748K (2)因水中溶有空气,使凝固点下降 0.00241K
可编辑课件
16
例:如图为CO2的相图,试问: (1)将CO2在25℃液化,最小需加多大压力? (2)打开CO2灭火机阀门时,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俗称于冰)?
解:(1)根据相图,当温度为25℃ 液一气平衡时,压力应为67大气压, 在25℃时最小需要67大气压才能使 CO2液化。
2、水的相图
可编辑课件
13
◎组分数
S:物种数
CSRR'
R:独立的化学平衡数 R′独立限制条件数
总结1
说明:★独立限制条件数只有在同一相中才能起作用 ★独立的化学平衡数:指物质间构成的化学平衡是相互独立的
◎相律
◎单组分系统相图 F=C-P十2=3-P
单组分系统最多三相共存 单组分系统是双变量系统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7
杠杆规则还可以表示为:
(1)
m() 1 wB() wB 1
m( )
wB wB ()
m() m() wB() wB wB wB()
m( )
wB wB ()
m() wB wB() m wB() w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30
电位离子 反离子
2020/12/30
滑动面 胶团边界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ξ电位 Ψ电位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混凝原理)
• ⑴ 压缩双电层作用(凝聚作用):
• 水中投加电解质等混凝剂,消除或降低胶粒的ζ 地位,使颗粒碰撞聚结,失去稳定性(凝聚)。
A 2(S l 4O )32A 3l3 S2 4O
2020/12/30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化学混凝法 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2020/12/30
第三节 化学沉淀法
(chemical precipitation)
➢ 用易溶的化学药(沉淀剂)使溶液中某种粒 子以它的一种难溶的盐或氢氧化物从溶液中 析出,在化学上称沉淀法。
➢ 废水处理中,常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有 害离子,如阳离子Hg2+、Cd2+、Pb2+、 Cu2+、Zn2+、Cr6+,阴离子SO42-、PO43-、 CrO42-。
2020/12/30
二、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
1、混凝剂 (1)无机盐类混凝剂:
铝盐(硫酸铝、明矾)、铁盐(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硫酸铁)。 (2) 高分子混凝剂:
无机类(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 有机类(聚丙烯酰胺)。
2020/12/30
二、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
2、助凝剂:
酸碱类:调节碱度(石灰、海藻酸钠) 增加絮体性能类:密实性和沉降性(活性炭) 氧化剂类:破坏混凝过程中的有干扰的
2020/12/30
➢化学沉淀法原理 ☆溶度积(Ks):
残留微量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的有害物。
课程内容
➢ 概论 ➢ 污水的物理处理 ➢ 污水的生化处理 ➢ 污水的化学处理 ➢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 城市污水回用 ➢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 水处理工艺设计
2020/12/30
污水的化学处理
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处理对象
废水中无机或有机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 (难生物降解的)
有机物质 (氯气) ❖作用:提高沉淀效果
提高澄清效果
2020/12/30
三、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水温
♀水解速率非常缓慢。
♀粘度大,不利于脱稳胶粒相互絮凝。
➢PH
用硫酸铝去除水中浊度时,最佳pH值范围在6.5-7.5 ;用 于除色时,pH值在4.5-5之间
➢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水力条件
水射器投加 计量泵投加 ❖计量设备: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
2020/12/30
2020/12/30
Hale Waihona Puke 混合设备❖ 水泵混合 ❖ 隔板混合 ❖ 机械混合
反应设备
➢ 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 ❖ 水力搅拌反应设备 ❖ 机械搅拌反应设备
2020/12/30
2020/12/30
2020/12/30
2020/12/30
2020/12/30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2020/12/30
只去除漂浮物和易沉物,使城市污水 排入水体时不致立即出现不洁现象。
去除漂浮物和易沉物外,进而稳定污 水中的有机物,基本上消除污水的耗氧性 能。使水体接纳污水后不至于出现严重缺 氧情况,水体生态系统将基本上维持原有 的平衡状态。
[ A ( H 2 O l ) 6 ] 3 H 2 O [A ( O L 2 H O ) 5 ] 2 )H 3 ( O H [ A ( H 2 l O ) 5 ( ] 2 H O 2 O [H ( A O 2 ( ) 2 O L H H ) 4 ] H 3 O ) [ A ( O ) 2 ( H l 2 O H ) 4 ] H 2 O [ A ( O ) 3 ( H l 2 O H ) 3 ] H 3 O
2020/12/30
胶体的脱稳及凝聚(混凝原理)
⑴ 压缩双电层作用(凝聚作用): ⑵ 吸附架桥作用(絮凝作用): • 高分子混凝剂溶于水→水解和缩聚反应→高分子聚
合物→两端吸附颗粒,在相距较远的两胶粒间进行 吸附架桥,使颗粒逐渐结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 絮凝体(絮凝)。 ⑶ 网捕作用(过滤作用): • 三价铝盐或铁盐等水解而生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 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颗 粒,使胶体粘结。
2020/12/30
胶体物质难沉淀的原因(稳定性)
➢ 胶体物质的形成 难容物质从液体中析出: ⑴离子聚集形成微粒物质表面---吸附能力 ⑵电离后的颗粒表面---带电性能(负电荷)
➢ 难沉淀(稳定)的原因 同性相斥(静电斥力)--微粒状态 表面水化层--分散状态
• 稳定性:胶体颗粒在水中保持分散状态 的性质。
2020/12/30
第一节 化学混凝法
➢ 混凝过程具有两个作用:
● 第一个作用:使水中原有的离散微粒首先具有粘附在固 体颗粒上的性质—凝聚(coagulation)
● 第二个作用:使这些具有粘附性的离散微粒能够粘结成絮 体—絮凝(flocculation) 混凝(coagulation-flocculation)
2020/12/30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化学混凝法 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2020/12/30
第一节 化学混凝法
去除对象 ➢ 水处理中常见胶体:
粘土颗粒(对于d<4μm),大部分细菌(0.2~ 80nm),病毒(10~300nm),蛋白质。 ➢胶体可分为憎水性、亲水性胶体或介于两者之间 对憎水性胶体,其稳定性可用双电层结构来说明。 对于亲水性胶体,其稳定性主要由于它所吸附的大 量水分子所构成的水壳来说明。
混凝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对絮凝体的形成影响极大。 整个混凝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混合和反应。
2020/12/30
四、化学混凝的设备
➢化学混凝的设备包括: 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设备 混合设备 反应设备
2020/12/30
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设备
❖调配方法:干法、湿法 ❖调配设备:溶解池、溶液池 ❖投加设备:泵前重力投加
第二节 中和法
➢ 酸性和碱性废水的处理--中和法。 一、酸性废水中和 碱性废水、废渣 投药中和(石灰、电石渣和石灰石等中和剂
能配制成溶液或浆料)
过滤中和(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中和
剂为粒料或块料时)
2020/12/30
第二节 中和法
二、碱性废水中和 ❖酸性废水、废液 ❖商品酸(工业硫酸、盐酸) ❖酸性废气(烟道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