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
征地工作流程及细则
![征地工作流程及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83136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4.png)
征地工作流程及细则征地工作是指政府或开发商为了公共利益或重大项目的需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将土地从原有使用权人手中划出并征收的过程。
征地工作流程及细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前期调查与准备阶段1.项目建议书准备:征地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需要编制项目建议书,明确征地目的、任务、范围、实施计划、预算等内容,以便全面了解项目的情况。
2.征地方案制定:根据项目建议书,制定征地实施方案,明确征地的目标、范围、方式和时间等相关细节。
3.征地调查和评估:深入调研需要征地的土地,了解其现状、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情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估,确定征地的合理补偿标准。
二、公告与告知阶段1.征地公告:按照法定程序,发布征地公告,告知受征地影响的土地使用权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公告的内容应明确征地的目的、范围、补偿标准及方式等重要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2.告知与征求意见:对受征地影响的土地使用权人,应积极告知其征地的理由、范围、补偿标准等内容,并征求其意见,尊重权益人的合理要求。
三、补偿与协议签订阶段1.补偿协议谈判:受征地影响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征地方进行补偿协议的谈判,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确定补偿金额、方式等,保障受征地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2.征地补偿方案:根据补偿协议内容,编制征地补偿方案,明确补偿标准、支付时间及方式等,确保补偿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3.补偿款支付:征地方按照征地补偿方案的约定,及时支付补偿款项给受征地影响的土地使用权人。
四、征地决定与征收过渡期1.征地决定:征地方根据征地工作的需要,依法作出征地决定,明确征地的范围、征收的土地面积、拆迁的物业及时间等重要内容。
2.征收过渡期:征收决定生效后,受征地影响的土地使用权人需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搬迁或处理相应问题,确保征收过渡期顺利进行。
五、拆迁与移民安置阶段1.拆迁与清理:按照规划要求和征地决定,对受征地影响的物业进行拆迁和清理工作,确保土地的顺利移交。
土地报征的具体流程
![土地报征的具体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75a5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2.png)
土地报征的具体流程
土地报征,是指国家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私人所有的土地实施收购或者征收的行为。
土地报征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土地预审。
建设单位需要提出建设项目的概况,包括项目地址、用地面积、建设用地红线范围等,由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预审,确定项目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办理土地预审手续。
预审通过后,建设单位需持预审意见书和项目建议书等资料,到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许可,并到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土地预审手续。
3. 公告征收。
国土部门收到预审申请后,需要发布土地征收公告,公告期不少于30天。
公告期间,集体组织和个人可以提出意见。
4. 征收补偿。
公告期满,国土部门会组织开展征地补偿工作,根据土地等级和地上附着物进行评估补偿。
征收补偿方案需经过土地所有权人认可。
5. 办理土地批准手续。
补偿协议签订后,建设单位持协议及规划许可文件,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土地批准手续。
拿到批准文件后,方可进行项目施工建设。
6. 土地交付。
在征收补偿款支付后和建设单位提交规划许可文件等资料确认无误后,由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交付手续,建设单位正式取得土
地使用权。
土地报征需要按照土地预审、公告征收、征收补偿、办理批准手续等顺序进行,以保障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5e09a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1.png)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依法依规对土地进行征收,并对土地用途、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权益进行调整的过程。
以下是土地征收的十个步骤。
第一步:征收决策土地征收的第一步是征收决策。
征收决策包括确定征收的土地范围、目的和目标,制定征收方案,并对可能影响的相关政策进行论证和决策。
在这一步骤中,征收决策主体需进行比较详尽的调查研究,并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
第二步:信息公告和听证征收决策后,征收方需对征收决策结果进行信息公告,并邀请相关利益方参与听证会。
信息公告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收决策结果,确保透明度和公平性。
听证会则旨在让相关利益方了解征收决策,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三步:调查评估和估价在征收决策确定后,征收方需要进行土地调查评估和估价工作。
土地调查评估的目的是确定被征地块的基本情况、所有权和权益情况,以及与征收相关的土地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等情况。
估价工作则是确定土地的合理补偿金额,包括土地的市场价值、补偿费用等。
第四步:征收告知和协商征收方需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征收告知,并与被征地农民进行协商。
征收告知的目的是告知被征地农民征收的具体时间、方式和范围,以及征收的理由和目的。
协商则是为了与被征地农民就征收补偿费用、安置和其他相关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步:补偿协议签订在协商达成一致后,征收方与被征地农民签订征收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是双方就征收补偿费用、土地安置、转移工作等具体事项进行约定和确认的法律文件。
签订补偿协议是征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双方权益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步:征收审批和公示补偿协议签订后,征收方需将补偿协议提交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的目的是验证征收过程是否合规、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征收方还需在政府部门审批后,对征收决策结果、补偿协议内容进行公示,以保障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七步:征收执行和补偿支付征收方在取得审批和完成公示后,开始正式执行征收决策。
土地征收程序的五个基本流程
![土地征收程序的五个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cd74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1.png)
土地征收程序的五个基本流程土地征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将用作农田、城市建设等公共利益目的的土地收归国有并进行相应补偿的过程。
土地征收的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公告公示、征地告知、合法权益人表决和征收决定、补偿安置。
以下是对这五个基本流程的详细描述。
一、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土地征收的起点。
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发展规划和公共利益的需要,确定需要征收的土地,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批准。
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确保征收的土地能够更好地用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公告公示项目立项批准后,征收方需要在媒体和相关地方进行公告公示,公布征收范围、用途、补偿标准、征收程序等内容,以保证信息对相关权益人的通知和知情权利。
公告公示的目的是确保征收程序的透明化和公正性,同时给于合法权益人提出异议和申诉的机会。
三、征地告知征地告知是征收方通知征地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程序。
征收方需要向合法权益人发出正式通知书,告知征收土地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程序,并提供征收所需的文件和材料。
同时,征收方需要向合法权益人介绍相关政策、法规和征收补偿的标准,并做好征收工作的宣传和指导。
四、合法权益人表决和征收决定合法权益人表决是征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征收方要组织合法权益人进行表决,以确定征地补偿计划、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等。
合法权益人包括土地使用权人、农民、居民等受征收影响的人员。
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表决可能会采用公开表决、无记名表决等形式,确保合法权益人在征收过程中享有 participar图ipation和决策的权利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征收决定是在合法权益人表决基础上作出的,征收方需要在征地告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开发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意愿以及公共利益的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作出征收决定。
征收决定需要进行批准,并在合法权益人面前向刚给予公布。
五、补偿安置征收决定通过后,征收方需要与合法权益人进行补偿协商和安置安排。
征地拆迁流程是怎样的
![征地拆迁流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dbb5b4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b.png)
征地拆迁流程是怎样的征地拆迁是指政府为了推进城市建设、农村或者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居民或者农民土地进行征用和拆迁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涉及政府、征地公司、居民或农民等多个主体的参与,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操作。
以下是征地拆迁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征地拆迁前期准备阶段:1.招标及选定征地拆迁公司:政府部门会发布征地招标公告,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招标。
完成招标后,政府会根据评标结果选定征地拆迁公司。
2.拆迁纳入规划:政府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或者农村规划时,会将需要拆迁的区域列入规划范围中。
3.评估土地价值:政府会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征地拆迁区域的土地进行评估,确定土地的价格。
二、征地拆迁程序阶段:1.发出征收通知书:政府会向被征地拆迁户发送征收通知书,说明政府的征收计划及需要征收的土地面积。
2.签订补偿协议:政府与被征地拆迁户协商土地的征收补偿标准,并签订补偿协议。
3.征收裁定:政府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发布征收裁定书,确认土地的征收范围和用途,并对征收户进行公告。
4.支付补偿费用:政府根据补偿协议的约定,向被征地拆迁户支付征收补偿费用。
5.迁户安置:政府需要为被征地拆迁户提供安置房、经济补偿和就业帮助等,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就业权益。
6.征地拆迁程序公示:政府会通过官方媒体等途径公示征地拆迁程序,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征地拆迁实施阶段:1.拆迁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公司会制定拆迁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拆迁准备工作,包括给被征地拆迁户发放搬迁通知、组织房屋评估等。
2.拆迁实施:征地拆迁公司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拆迁方案进行拆迁工作,确保拆迁程序的合法和有序进行。
3.确认按拆房屋数量:征地拆迁公司会在拆迁后核实被征地拆迁户的房屋数量和面积,确保补偿的准确性。
4.支付残疾费用:政府会根据被征地拆迁户房屋损失的实际情况,支付相应的残疾费用。
5.完成区域清理工作:征地拆迁公司会对拆迁区域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区域安全和卫生。
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工作流程
![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9e84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8.png)
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征地拆迁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为了进行城市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而对土地上已经存在的农民或其他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的土地调整和人员搬迁的工作。
征地拆迁工作涉及到众多部门和利益相关方,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流程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个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工作流程,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左右)1.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明确征地拆迁的目的和计划,并确定争议地块的范围和规模。
2.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明确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
3.组建工作团队:确定项目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5.错误控制:评估风险和可能涉及的各项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
6.编制预算:根据项目计划和需求,估算所需投入和费用,编制预算。
二、规划设计阶段(1-2个月)1.地块测绘评估:对争议地块进行测绘和评估,确定拆迁范围、土地性质和权属状况。
2.制定征地拆迁方案:根据测绘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征地拆迁方案,包括土地补偿标准、搬迁安置方案等。
3.相关手续办理:完成相关行政审批和手续办理,如征地批准、土地登记、过渡期补偿等。
三、社会调查和公告阶段(2-3个月)1.社会调查:对拆迁范围内的居民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
2.公告程序:在拆迁范围内进行公告,公开征求相关意见和建议。
四、协商和签约阶段(2-4个月)1. 征地拆迁协商:与拆迁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协商,达成与他们满意的征地补偿方案。
2. 签约:与达成协议的居民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和搬迁安置协议。
五、搬迁和拆迁阶段(3-6个月)1. 搬迁安置:根据协议,安排搬迁工作,提供搬迁补助和相关支持。
2. 拆迁工作:组织拆迁,清理拆迁现场,并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屋和设施进行评估和拆除。
六、补偿和维权阶段(1-2个月)1. 土地补偿:根据征地补偿协议,进行土地补偿和过渡期补偿等支付工作。
2. 维权处理:处理可能出现的补偿纠纷和维权问题,解决相关纠纷。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f9f6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8.png)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一、准备阶段:1.拆迁准备:确定拆迁区域范围,明确征地拆迁的目的和必要性。
2.立项审批:提交征地拆迁项目立项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查、评估后获得批准。
二、调查阶段:1.征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详细了解征地拆迁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建筑物、人口分布等情况,制定调查方案。
2.征地测绘: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拆迁区域的测绘工作,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地籍图等,用于后续的规划和设计。
三、规划设计:1.拆迁规划:基于征地调查和测绘结果,制定征地拆迁规划,包括新建建筑物的布局、道路、公共设施等设计方案。
2.技术方案编制:根据拆迁规划,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拆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序、材料等。
四、协商洽谈:1.征地补偿协商:与被拆迁人员进行协商洽谈,就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以及搬迁安置事宜进行协商,达成补偿协议。
2.供地谈判:与相关土地使用单位进行谈判,就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拆迁补偿等事项进行协商,达成补偿协议。
五、宣传公告:1.拆迁公告:根据相关法规,对征地拆迁的事项进行公告,通知被拆迁人员相关补偿事宜、搬迁安置等,并公示拆迁区域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2.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开征地拆迁的相关信息,提供征地拆迁工作进展情况的宣传,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实施拆迁:1.违法建筑拆除:对拆违违法建筑进行清理拆除,回收与重新利用相关材料。
2.房屋拆除:按照技术方案和拆迁规划,组织对被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确保拆迁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七、补偿安置:1.征地补偿:按照与被拆迁人员协商达成的补偿协议,发放征地补偿款,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被拆迁人员的合法权益。
2.搬迁安置:按照拆迁规划和设计方案,组织被拆迁人员的搬迁安置工作,提供合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八、监督验收:1.监督检查:组织相关部门对征地拆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征地拆迁工作按照规划和相关法规进行。
2.工程验收:对拆迁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拆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规定要求。
土地征收流程
![土地征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3e56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8.png)
土地征收流程土地征收是指政府为了国家或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依规对土地实行的收回、征用、征收等行为。
土地征收流程是指在土地征收的整个过程中,从立项、规划、公告、征收、补偿、安置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地征收的流程。
1. 立项阶段:土地征收的第一步是立项阶段。
政府部门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确定土地征收的项目范围和规模。
在这一阶段,政府会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征收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2. 规划阶段:在立项阶段确定征收项目后,政府会进行详细的规划。
这包括征收用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方面的规划,同时也会考虑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征收方案。
3. 公告阶段:在规划确定后,政府会通过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征收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用途、征收补偿标准等内容。
公告的目的是让受征收影响的人民群众了解征收的具体情况,保障公开透明。
4. 征收阶段:经过公告后,政府会正式启动土地征收程序。
在这一阶段,政府会与受征收影响的农民、村民进行协商,签订征收协议。
同时,政府会对征收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测绘、界址,做好土地征收准备工作。
5. 补偿安置阶段:在完成征收后,政府会对受征收影响的农民、村民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这包括对土地的补偿、对房屋、树木等附属设施的补偿,以及对受征收人员的安置安居等工作。
6. 监督管理阶段:土地征收流程的最后阶段是监督管理阶段。
政府会对征收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同时,政府也会对征收后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土地征收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和程序,才能保障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国家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土地征收流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精)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精)](https://img.taocdn.com/s3/m/46edcac550e2524de4187e17.png)
土地征收程序第一步:发布征地通告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
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第二步:征询村民意见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
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有异议的,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
国土资源局应将村民对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三步: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实地调查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种类、数量、规格等,并由国土资源局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由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签字。
国土资源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四步: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
”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第五步: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
征用土地公告的内容: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第六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征地手续流程
![征地手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7d0c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d.png)
征地手续流程征地手续流程是指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而对土地所有权人进行的合法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征地手续流程,共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编制征地计划。
政府相关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和规划编制征地计划,包括征收范围、需征收的土地类型和面积等内容。
第二步,公告征地公告。
政府在征地范围内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征地原因、计划,公告期限为15天。
第三步,召开征地协商会。
政府会召集相关部门和征地对象进行协商,双方商议征地补偿方式、标准等事项。
第四步,出具征地通知书。
政府将征地计划、补偿方案等内容纳入征地通知书,并送达征地对象,通知书包括征地原因、范围、计划用途、补偿方案等。
第五步,征地测绘。
政府会委托测绘单位对征收范围的土地进行测绘,确定土地形状、面积等。
第六步,评估征地补偿费用。
政府会委托评估机构对征地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评估,确定征地补偿费用。
第七步,签订征地协议。
政府与征地对象进行协商,商定征地补偿方式和金额等内容,并签订征地协议。
第八步,支付征地补偿款。
政府按照征地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征地补偿款给征地对象。
以上是征地手续的基本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还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和手续。
然而,征地手续的实施也给征地方和政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在协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补偿标准的争议;在支付补偿款时,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
在征地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以确保征地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总之,征地手续流程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程序,通过合法合规的手续来征收土地,保障了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政府加强沟通和协商,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征地的实施程序有哪六步骤?
![征地的实施程序有哪六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ed3f2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a.png)
征地的实施程序征地的实施机关是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市辖区政府虽然与县政府同级,但法律规定市辖区政府不能作为征地的实施机关。
征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的国土资源局承担。
征地的实施程序主要分为六个步骤:第一、发布征地公告;第二,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第三,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第四,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第五,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第六,土地交付。
1、发布征地公告征地的主要公告有2个,一个是征地公告,一个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这两个公告都非常重要,为了规范土地征用的公告工作,国土资源部专门制定了《征用土地公告办法》,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先说第一个公告,也就是征地公告。
征地公告的目的是向被征地单位告知征地的事实与办理补偿登记的机关和期限等重要内容,标志着征地实施工作的开始。
如果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和安置登记手续(《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14条之规定)(1)征地公告的发布机关:市、县政府。
《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四条规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2)征地公告的发布范围: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
(3)公告内容:有4个方面:①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用途、范围,②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面积③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办法、④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等。
(4)发布后果: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2、办理征地补偿登记(1)登记机关: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市国土资源局或者合浦县国土资源局按职能范围履行登记机关之职。
(2)登记申请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
所有权人是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生产队)使用权人一般指承包土地的人、房屋等建筑物的主人等。
征收拆迁程序有哪些步骤
![征收拆迁程序有哪些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d5a1a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7.png)
一、征收拆迁程序有哪些步骤1、办理用地申请用地单位需要征用土地进行项目建设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国土房管局提交相关文件、资料,提出用地申请。
2、拟定征地方案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用地单位提出的用地申请后,应自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工地方案。
3、征地审查国土房管局根据各项征地相关方案编制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4、征地审核与批复行政主管部门收到建设项目呈报说明书和有关方案后,对文件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6、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区县国土房管局根据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7、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有关人民政府的国土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公告。
8、补偿安置的实施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依照征地补偿、安置费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9、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征收拆迁程序有哪些步骤二、房屋拆迁许可证审批流程1、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2、属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报经市国土房管局复审同意后,方可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3、跨区、县建设工程的,区、县国土房管局应当报经市国土房管局复审同意后,方可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4、国土房管局在审查房屋拆迁申请时,设计拆迁中央国家机关、军队所有房屋时,应当征求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5、区、县国土房管局审查、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报市国土房管局备案。
土地征收程序
![土地征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d4156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5.png)
土地征收程序土地征收程序的十个步骤1.预公告三次公告之第一次。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征收土地预公告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目的、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安排等内容。
征收土地预公告应当采用有利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预公告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
自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拟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违反规定抢栽抢建的,对抢栽抢建部分不予补偿。
2.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调查和评估。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土地现状调查应当查明土地的位置、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权属、种类、数量等情况。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对征收土地的社会稳定风险状况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点,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有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参加,评估结果是申请征收土地的重要依据。
3.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是正式的,是先拟定的。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土地现状调查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容。
4.方案公告及登记三次公告之第二次,公告期间办理登记。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拟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应当同时载明办理补偿登记的方式和期限、异议反馈渠道等内容。
5.组织听证意见大的时候……《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拟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d230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0.png)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征地拆迁是指在城市发展、基础建设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等情况下,为了腾出土地资源供后续开发利用,需要对原有的建筑、设施及居民进行搬迁和补偿的过程。
征地拆迁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一、项目筹备阶段:1.提出项目:城市发展规划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确定需要征地拆迁的区域和目标。
2.编制方案: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征地拆迁方案,包括规划、安置等内容。
3.项目报批:方案经评审通过后,提交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获得批复后方可开始实施。
二、组织准备阶段:1.组建拆迁工作组: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人员,成立征地拆迁工作组,确定工作职责和组织结构。
2.资金准备:拆迁工作需要资金支持,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或开发商准备足够的拆迁费用、补偿费用及安置费用等。
3.法律规划准备:明确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导和规范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工作的合法合规进行。
三、征地拆迁实施阶段:1.征地实施:根据征地方案,组织部门对被征地区域进行调查勘测,确定土地界线,并告知被拆迁群众。
组织人员与被拆迁者协商签订征地协议、拆迁补偿协议,并进行征收登记。
2.拆迁工作:制定拆迁计划,组织拆迁队伍进行拆迁工作,确保拆迁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补偿安置:根据拆迁协议,按照相关政策和标准,对被拆迁群众进行补偿和安置工作。
四、监督检查阶段:1.监督机制:建立征地拆迁项目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等,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规。
2.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的拆迁工作进行检查,检查拆迁进度、拆迁费用使用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结算归档阶段:1.补偿结算:对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补偿费用进行核查结算,确保补偿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归档保存:将征地拆迁项目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六、后续工作阶段:1.建设利用:征地拆迁完成后,原地开始进行新的建设利用,如工业区、住宅小区、商业用地等。
2.安置管理:对拆迁安置后的群众进行后续管理和服务,确保其生活得到平稳过渡和改善。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99d877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b.png)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征地工作是指国家或国有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法律程序,为了公共利益,在必要时征收一定范围内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或是迁建等手段,使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给国家或则国有单位,以用于维护国家或人民的利益。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以下将对其做出详细的解析。
一、准备阶段征地工作开始前,必须具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合法的征收计划:征地计划由权力机关或者有权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编制,必须有合法手续,以及仅执行法定征收范围内土地的征收工作。
2、保证工作资金,确保征收工作执行的经济效益。
3、组织思想,确立征收工作的方向,重视政策宣传,做好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公开信息,聆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的征收制度,明确征收时发布的公示,确保征收工作的公平正义。
二、公示阶段在征收工作中,公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关系着征收工作正常进行。
公示是一种公众参与的体现,同时也制约了权力的行使。
1、公示内容和对象:公示通知分为《征收决定通知书》和《政府公告》两个部分。
公示的内容包括征地范围、用途、征收补偿标准、征地措施等情况,公示时间一般为30天或者60天。
2、进行途径:公示渠道主要分为现场公示和网上公示两种形式。
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的目的一致,即为方便被征收人了解有关征地工作的情况,增强公示工作的透明度。
三、谈判磋商阶段征收工作中,谈判磋商是被征地人与权力机关就必要问题进行磋商、协商、摆事实、讲道理、共担风险和政策,以实现协商、共同签订补偿协议的过程。
1、谈判磋商的对象:谈判磋商在征收工作的实施中,被征地人是谈判磋商的对象。
和他们相关的是村委会、城管执法人员、拆迁挂职干部和工商税务人员等。
2、谈判磋商的内容:征收工作的补偿方式一般以货币补偿、安置补偿等形式为主,补偿范围包括房屋、土地、人身损失、移动、损失等,关键在于确定补偿方式,补偿对象,补偿标准,部分涉及到确定移民安置地点、房屋等实物损失等标准的确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流程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5906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流程一、确定征收范围和规模征收主体(通常是地方政府)首先确定征收的范围和规模,包括所需征收的地块以及涉及的房屋和住户数量。
这个步骤通常需要进行地理勘测、土地评估和规划设计等工作。
二、征地补偿方案的制定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是征收工作的重要一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征收主体需要确定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房屋安置和就业安置等内容。
同时要确保补偿方案公正、合理,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三、征地通告和协商征收主体需要通过征地通告的形式,向涉及的房屋住户告知征收的相关信息,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目的、补偿方案等。
在通告后,征收主体将与被征收人进行协商,商讨具体的征收安排和补偿事宜。
被征收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征收主体需要充分听取并充实协商内容。
四、征收决定和公告在征收协商结束后,征收主体将制定征收决定,并公告征收决定的内容。
征收决定会明确征收的具体地块、房屋和住户,并说明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征收决定一般需要送达到被征收人,确保被征收人了解征收的相关信息。
五、征收实施和登记在征收决定公告后,征收主体将组织实施征收工作。
这包括土地的征收和房屋的拆迁,以及根据补偿方案进行货币补偿、房屋安置和就业安置等工作。
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房屋征收进行登记,确保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六、征地补偿的发放征收主体根据征地补偿方案,将货币补偿、房屋安置和就业安置等补偿款项发放给被征收人。
发放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补偿款项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七、法律救济和申诉如果被征收人对征收工作和补偿方案不满意,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征收主体需要积极处理申诉,确保被征收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总结起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流程包括确定征收范围和规模、征地补偿方案的制定、征地通告和协商、征收决定和公告、征收实施和登记、征地补偿的发放以及法律救济和申诉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确保征收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征收流程十个步骤
![农村土地征收流程十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07574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7.png)
农村土地征收流程十个步骤第一步:决策第二步:立项与计划在决策通过后,政府部门会将征收项目列入当地土地管理计划,并进行立项。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项目能够得到全面认可和执行,同时也能对接下来的流程进行合理安排。
第三步:勘察与测绘政府部门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征收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勘察和测绘。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准确了解征收地段的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状况、植被分布等基本信息,为后续评估和安置提供依据。
第四步:评估与补偿政府部门会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征收土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补偿方案。
这一步骤是根据土地市场价格、农民的劳动力、收入等因素,确保农民在征收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补偿。
第五步:公告与告知政府部门会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民公告征收相关信息,并告知他们的权益和义务。
这个步骤是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充分了解征收的目的、范围、补偿标准等重要信息,便于他们做出相应的决策。
第六步:协商与签约政府部门会与农民进行协商,就征地补偿、安置等事项进行谈判,并尽可能满足双方的需求。
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会与农民签署征收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第七步:征收与交付在签约后,政府部门会对征收土地进行实际的收回和交付。
这一步骤包括对土地的清理、测量和标志,确保农民能够按时交付土地,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手续。
第八步:安置与扶持政府部门会协助农民进行土地的安置和生产扶持。
这个步骤包括提供新的住房和生产用地,提供职业培训和资金支持等,以帮助农民恢复生产和改善生活状况。
第九步:监督与评估政府部门会对征收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征收流程合法、公正、透明,并对征收后的农民进行跟踪调查和帮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十步:总结与反馈政府部门会对征收项目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在以后的征收工作中做出改进和加强。
这个步骤包括对征收的效果和问题进行评估,并向上级政府和社会公开发布。
同时,政府还会对征收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鼓励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参与。
征地拆迁工作手册(步骤-流程等)
![征地拆迁工作手册(步骤-流程等)](https://img.taocdn.com/s3/m/f03e7b6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b.png)
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征地拆迁工作分为十个阶段:征迁准备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勘察核实阶段、征地拆迁阶段、资金兑付阶段、拆迁安置阶段、进场施工阶段、服务招商阶段、竣工通车阶段、验收总结阶段。
一、征迁准备阶段1、委托文物、压矿、地灾、水保、环评、土地等相关咨询评估机构完成相应的报告书,并获取相关行政批文后,委托国土咨询评估机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及土地预审呈报书,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2、在设计单位出征地红线图后,委托林业勘察单位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使用林地调查报告》,报林业厅初审,报国家林业局批准。
3、省政府印发永武高速征地拆迁补偿标准.4、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征地拆迁协调领导小组,并成立全职的征地拆迁办公室,办公室应设立土地核查小组、房屋丈量小组、矛盾纠纷协调小组。
5、根据初步设计编制征地拆迁简介,准备征地拆迁使用的各种表格及工具、用具等。
编制项目征地拆迁实施预案,为正式实施征地拆迁做好充分准备。
6、召开征地拆迁动员大会。
二、宣传动员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项目的重要性和征地拆迁政策.通过宣传发动,使沿线群众和征迁安置对象熟悉掌握永武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政策、计划安排,争取公路沿线被征单位和个人积极配合、参与、支持。
三、勘察核实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施工设计图为依据,通过实地勘察放线,划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红线范围,对征迁范围内的实物指标进行丈量、清点、核实、登记、签认,为开展征迁补偿提供数据指标。
1、与地方征迁办签订红线边沟开挖协议。
2、由设计单位依据红线图划定红线范围,进行红线放样,项目办、地方征迁办共同参与.确定中线和边线、打桩、开挖边沟和边界保护。
3、勘测界定:土地勘测单位以施工图为依据,对项目征地进行勘测核对、绘制勘测界图、市县勘测定界报告书,正式确定公路用地范围.4、实物指标调查,在划定公路用地红线范围的同时,与设计单位、各地征迁部门、国土部门、林业部门、被征户(单位)共同对红线内土地、建筑物、地面附着物等进行现场实地丈量、清点、登记、四方共同签认工作,调查登记结束后及时统计、核算、汇总并上报确认。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
![土地征收程序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6013563caaedd3383c4d38c.png)
土地征收程序第一步:发布征地通告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
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第二步:征询村民意见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所在的乡镇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
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有异议的,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并依法组织听证。
国土资源局应将村民对征收土地的意见和听证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三步: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实地调查被征土地的四至边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种类、数量、规格等,并由国土资源局现场填制调查表一式三份,由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和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共同确认无误后签字。
国土资源局应将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字的材料作为报批的必备材料归档上报。
第四步: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征询、听证、调查、登记情况,按照审批机关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
”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第五步:征用土地公告征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
征用土地公告的内容: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第六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征地工作程序步骤有哪些核心内容:国家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时,国土资源部门会将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当事人。
征地工作程序大体分为征地报批前工作程序、征地报批材料组卷和征地批准后工作程序三个步骤。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非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强制有偿的征购和使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8号)文件中规定,征地工作应包括以下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从具体操作来细分的话,征地工作程序分为征地报批前工作程序、征地报批材料组卷和征地批准后工作程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有征地告之书、征地确认书与听证告之书,第三阶段主要有征在补偿登记与征地土地公告安置公告等,其具体程序如下:(一)征地报批前工作程序【征地情况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国土资源局应当制作《征地告知书》,将拟征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征地告知书》由国土资源所负责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内张贴。
在有条件的地方,市、县国土资源局应当将《征地告知书》在互联网上发布、在当地电视台播出。
张贴、发布或者播出《征地告知书》的过程,应当进行摄像和录像,取出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要妥善保存备查。
《征地告知书》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征地调查确认】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国土资源局或者国土资源所工作同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规格和数量等,据实填写《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并经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地上附着物所有人盖章和签字予以确认。
【函告征地情况】市、县国土资源局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的拟征地的权属、种类、面积和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等情况函告同级劳动保障部门。
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及时确定被征地农民社保对象的条件、人数、养老保险费的筹资渠道、缴费比例,并函告同级国土资源局。
【征地听证告知】在征地报批前,市、县国土资源局应当制作《听证告知书》,将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确定的被征地农民社保对象的条件、人数、养老保险费的筹资渠道、缴费比例等内容,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并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和社保措施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听证告知书》由国土资源所负责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内张贴并告知被征地农民。
【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报批前,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就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申请听证的,市、县国土资源局应当组织听证。
涉及社会保障有关事项的,邀请劳动保障部门参加。
举行听证的,应当制作《听证笔录》和《听证纪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当事人的意思。
确有必要的,应当对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愿放弃听证的,应当填写《听证送达回执》。
(二)征地报批材料组卷,按要求逐级上报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审批。
(三)征地批准后工作程序【发布征地土地公告】征地经依法批准后,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市、县政府应当自收到征地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收土地的村内张贴《征地土地公告》。
该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2)被征用土地的所有人、位置、地类和面积;(3)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途径、社保情况;(4)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和地点。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地上附着物产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到《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市、县国土资源局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和补偿登记资料,在发布《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并在被征收土地的村内张贴。
该公告当包括下列内容:(1)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和数量;(2)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3)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4)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5)社保费用的筹集方法、缴费比例和办法;(6)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程序是怎样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那么农村土地征地补偿程序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程序是怎样的?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户。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开展实地调查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收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和证据保全。
3、确认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在调查确认中,对拒不在调查表中签字确认的,由被征地所在乡(镇)、村、组有关人员签字见证调查结果,也可以采用照相、摄像等取证方式,并将结果予以公证,作为实施征地补偿的依据。
4.告知听证权利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在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
5、征地方案报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拟订的征收土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供地方案等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6、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市、县人民政府应该在被征地所在的村、组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其中,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7、进行征地补偿登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有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8、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予以公告,其中,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意见。
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9、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裁决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或者对适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涉及的对被征地地类、人均耕地面积、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认定有异议的,或者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异议的,应当先向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经协调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同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再行协调或依法作出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被征地单位应按经批准的征地方案的规定,按时交付土地。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如何分配?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征地补偿的操作程序核心内容: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地补偿该如何操作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
一、由被征地权利人、村干部、征地人员、监督员等现场指界,确定征地的四至范围及果树等附着物的权属和类别。
二、用红塑料绳圈定果树等附着物的四至范围。
三、由征地人员按规定对果树等附着物进行鉴别。
经鉴别不属于补偿范围或不符合补偿规定的,对相关附着物在现场和图上分别作出标记,同时现场告知权利人,并做好解释。
四、经鉴别属于应补偿范围的,按下列程序办理补偿登记:(一)将果园位置标绘在地形图上,量算出图斑面积并编号;(二)分类清点果树等附着物的数量,丈量树冠的直径;(三)根据果树的数量和图斑的面积,计算果树的密植度,确定补偿的方式,即按实际棵数补偿还是按亩补偿。
(四)对果树等附着物进行现场拍价,制作征地补偿登记表,并按规定由被征地权利人、村干部、征地人员、监督员等现场签名确认。
(五)组织人员将已清点登记的果树砍除或作出明显标志。
五、凡权利人无正当理由不在补偿登记表上签名的,将相关果园的位置、面积、图斑号和权利人姓名做成标牌在现场插示,由征地人员对现场进行录像存档。
六、征地人员按规定制作补偿登记表后,将一式三份的补偿表第三联现场交权利人,第二联交监督员,第一联在当天移交征地服务中心。
征地的实施程序有哪六步骤?征地的实施程序是怎么样?发布征地公告、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土地交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