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妇产科学复习考试重点

5◆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卵巢/输卵管,后2合称子宫附件。
◆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18◆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年性激素,分别称卵巢的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过程,自卵子受精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的全过程,约平均38周。
◆着床:受精后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且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互相配合④孕妇体内有足量的孕酮。
33◆胎盘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妊娠8~10w血清浓度达峰)3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绒毛膜/羊膜)/脐带/羊水。
32◆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构成。
◆早期妊娠诊断: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改变/黑加征。
43◆黑加征:妊娠6~7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间似不相连称~。
45◆胎动FM: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
45◆胎心:妊娠12周后可听到,正常120~160次/min。
46◆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正常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面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
胎产式: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两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为横产式;两纵轴交叉呈角度为斜产式。
胎先露: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横产式为肩先露。
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枕先露为枕骨、面先露为颏骨、臀先露为骶骨、肩先露为肩胛骨)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横的关系。
50◆骨盆外测:髂棘间径(两髂前上棘外缘距离23-26cm)、骼嵴间径(两髂嵴外缘最宽距离25-28cm)、骶耻外径(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18-20cm)和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8.5-9.5cm)。
妇产科学复习资料

前置胎盘1.定义: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2.病因: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多次流产及刮宫,产褥感染,剖宫产史,多孕产次,孕妇不良习惯(吸烟或吸毒),辅助生殖技术受孕(促排卵药物改变了体内性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不同步),子宫形态异常,子宫手术史,盆腔炎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双胎,副胎盘,膜状胎盘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可以着床的阶段,继续向下移3.分类: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超越宫颈内口根据疾病的凶险程度:凶险性核非凶险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4.临床表现: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痛性阴道流血,剥离处血液凝固后,出血停止,由于子宫下段不断伸展,前置胎盘出血常反复发生,出血量也越来越多。
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常在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反复出血次数,结余两者之间。
5.诊断病史: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且既往有多次剖宫,分娩史,子宫手术史,孕妇不良生活习惯,辅助生殖技术或高龄产妇,双胎等病史,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对前置胎盘的类型可作出初步判断。
辅助检查:B超: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类型。
——注意:妊娠中期B型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前置者,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而应称为胎盘前置状态。
产后检查胎盘和胎膜:若前置部位的胎盘母体面有陈旧性黑紫色血块附着,或胎膜破口距离胎盘边缘距离小于7cm,则为前置胎盘。
6.对母儿的影响:产时产后出血:切口无法避免胎盘,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差,附着于此处的胎盘不易完全剥离植入性胎盘产褥感染围产儿预后不良出血量多可致胎儿窘迫,甚至缺氧死亡。
妇产科期末复习资料

1.大阴唇:若受外伤易形成血肿。
1.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
2.表面2/3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余下靠近子宫肌层的内膜无周期性变化称为基底层。
3.子宫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
4.子宫韧带:①子宫圆韧带:走形:子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下方,穿过腹股沟终止于大阴唇前端。
作用:保持子宫前倾位置。
②阔韧带:作用:防止子宫向两侧移位。
③主韧带:作用:固定宫颈位置和防止子宫脱垂。
④宫底韧带:走形:从宫颈后面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二三骶椎前面的筋膜。
作用: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5.坐骨棘间径:平均值为10cm;出口横径:平均值9cm;出口后矢状径:平均值8.5cm。
6.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7.受精部位:壶腹部和间质部交界处。
8.脐带:由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构成。
9.羊水:早期主要是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尿是羊水的主要来源;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每天600-800ml,从肺泡分泌入羊膜腔。
10.卵巢的变化:妊娠期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时10周前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维持妊娠。
黄体在妊娠3-4个月开始萎缩。
11.黑加征: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
12.妊娠辅助检查快速,准确的方法是B超和超声多普勒。
14.胎心音:一般于妊娠18-20周开始听到胎心音,正常范围是120-160次/分。
胎儿“钟表滴答声”,两种杂音均与孕妇脉搏次数一致。
15.胎动:一般于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每小时3-5次。
16.围生期: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
我国目前采用围生期I来计算围生期死亡率,它是衡量产科和新生儿科的重要指标。
17.产前检查的时间:于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没周检查一次。
18.生产时间推算:阳历末次月经第一天减3个月(或加9个月)再加7天等于预产期;阴历末次月经第一天减3月(或加9月)再加15天=预产期。
妇产科考试复习题

妇产科考试复习题
1. 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包括哪些方面?
2. 描述胎儿发育的四个阶段。
3. 简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4. 列举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5. 阐述分娩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
6. 描述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7. 简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8. 列举几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9. 描述宫颈涂片检查的步骤和意义。
10. 阐述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和筛查方法。
11. 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12. 描述子宫肌瘤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13. 列举几种常见的妊娠期用药禁忌。
14. 阐述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控制方法。
15. 描述产后抑郁的识别和干预措施。
16. 简述多胎妊娠的管理要点。
17. 描述羊水过多和羊水过少的诊断和处理。
18. 阐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和治疗。
19. 描述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和处理。
20. 简述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妇产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妇产科学考试复习资料妇产学复习资料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名解1骨盆:女性骨盆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
2阴道穹隆:子宫峡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为阴道穹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2、子宫峡部: 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l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官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一lOcm,形成子宫下段。
三大题1 子宫韧带——圆韧带:起子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
维持子宫前倾。
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呈翼状的双层腹膜皱襞。
内2/3包裹输卵管,外1/3形成骨盆漏斗韧带。
主韧带:宫颈横韧带,宫颈-----骨盆侧壁。
固定子宫位置,防止子宫脱垂宫骶韧带:宫体、宫颈后方,第2、3骶椎前。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 女性生殖道的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1)尿道: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膀胱: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3)输尿管:下行至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绕行入膀胱。
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4)直肠: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5)阑尾:孕妇患阑尾炎时也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3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特点(1)内生殖器开口与外生殖器相通易上行感染。
(2 ) 盆腔血液供应丰富,同名静、动脉伴行,并(3) 有静脉丛,感染易蔓延。
(4) 女性生殖器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炎症和癌瘤易传播和转移。
(5) 女性生殖器官与盆腔其它器官邻接,血管、淋巴及神经联系密切,容易相互受累。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名解1、第一性征:即生殖器官的发育。
2、第二性征:即出现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髋不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性特有体态。
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总则
妇产科学是一门涵盖了妇产科诊断、防治、外科治疗、培训和教育等多常学科的学科,综合考虑女性生殖器官、婴儿出生和产褥期期间及其以后生存状况。
因此,妇产科学期末
考试将专注于涵盖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妇女生命周期变化等方面的考试内容,
以便考生能够理解妇产科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在实践中的能力。
一、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一)妇科疾病
1.卵巢功能衰退的诊断和治疗。
2.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3.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4.外阴炎、阴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5.保守治疗腹腔膜撕裂的诊断和治疗。
(三)妇女生命周期变化
1.月经变化:月经、绝经及月经失调的诊断和治疗。
2.怀孕及分娩期的调护:必要的预防措施,教育面诊,孕期危险因素控制。
3.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规律,及其调节的诊断和治疗。
4.生殖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乳腺疾病。
5.介入性WOMAC疾病治疗。
(四)妇幼保健
1.妇幼保健的基本原则:妇女家庭健康体检、婴儿新生儿健康检查和家庭医学服务。
2.婴儿疾病及预防:新生儿出生后鞘膜积液、肺炎、急性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3.孕产妇护理:孕前护理、孕期护理、产前护理和产后护理的基本要求。
4.妇女传染性疾病:妇科炎症,乙肝病毒能引起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妇产科实验室诊断:妇产科实验室检测分析原则,如妇科炎症指数、梅毒诊断、抗
动力抗体检测等。
妇产科考试重点(详细版) 复习资料

2.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
3.宫颈: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补充:宫颈糜烂并非炎症,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4.子宫韧带:共有4对。
(1)圆韧带:起自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稍下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走行,到达两侧骨盆侧壁后,经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子宫呈前倾位)
高温相若超过3周,早妊可能性更大
注意:①确诊早孕首选妊娠试验,其中测定血hCG较尿hCG早。
②临床上确诊早孕最常用的方法是早早孕试纸检测尿液hCG。
③确诊妊娠的方法——妊娠试验、B超检查、超声多普勒。
④确诊活胎的方法——B超检查、超声多普勒。
3.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1)病史与症状:有早期妊娠的经过,感到腹部逐渐增大。初孕妇于妊娠20周自觉胎动,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妊娠38周后逐渐减少。
胎心音的鉴别子宫杂音为血液流过扩大的子宫血管时出现的柔和吹风样低音响,腹主动脉音为单调的咚咚样强音响,这两种杂音与孕妇心搏数一致。脐带杂音为脐带血流受阻出现的与胎心率一致的吹风样低音响,改变体位后可消失。若脐带杂音持续存在,应注意有无脐带缠绕的可能。
记忆:①正常肠鸣音4-5次/分,右下腹为听诊点。②正常胎动3-5次/小时。③正常胎心音为120-160次/分。④妊娠12周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能探测到胎心音;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可听到胎心音。⑤初孕妇妊娠20周自觉胎动,经产妇妊娠16周末自觉胎动。
③胎体妊娠20周后,经腹壁能触到子宫内的胎体;24周后触诊能区分胎头、胎背、胎臀和胎儿肢体。
④胎心音听到胎心音能够确诊妊娠且为活胎。妊娠12周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能探测到胎心音。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可听到胎心音。正常胎心音为120-160次/分。
妇产科复习提纲

P1妇产科学: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的一门临床学科,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三个部分。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5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P6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
在非孕期长约1厘米,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
P6子宫下段: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厘米,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p7子宫韧带有哪些?p8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哪些动脉?p10骨盆底:p11会阴体: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13妇女一生的七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p14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P14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P14月经周期:相邻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
P15简述卵巢的主要功能: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有:①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②产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
P18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完整而又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P20-21请简述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分期: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和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p22-23卵巢雌、孕激素的对子宫的生理作用有哪些?p23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呈增生期改变,孕激素使增生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变化,为孕卵着床做准备;雌激素使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在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使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显示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
第四章妊娠生理p25妊娠:p25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有哪些?p29胎儿附属物P30-32简述胎盘的功能。
《妇产科》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妇产科》复习资料整理总结正常妊娠1.外生殖器包括(从上至下)、阴道前庭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阴道前庭包括: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2.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3.阴道的特点、子宫功能、子宫的形态、宫颈和宫体的比例阴道的特点:子宫功能:产生月经、孕育胚胎与胎儿的器官,也是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子宫形态:倒置扁梨形,长7-8cm,宽4-5cm,厚2-3cm,重50-70g,容量约5ml宫颈与宫体比例:青春期前1:2,生育期2:1,绝经期1:14.子宫有哪几条韧带、功能分别是;①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的作用②子宫阔韧带→维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位置③子宫主韧带→固定宫颈正常位置的作用,可致子宫脱垂④子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5.输卵管分几段、各自特点;卵巢功能;邻近器官包括;①间质部②峡部(输卵管结扎术部位)③壶腹部(异位妊娠常见部位)④伞部(拾卵作用)卵巢功能:产生卵子与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的功能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6.骨盆组成: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7.女性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青春期标志、第二性征最初特征①新生儿期:乳房略肿大或少许泌乳少量阴道流血②儿童期: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状态解除,乳房开始发育③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一性征)逐渐发育成熟,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第二性征发育明显,(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生长加速④性成熟期:也称生育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时期,表现为卵巢周期性排卵和规律性月经来潮⑤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时期称为围绝经期⑥绝经后期8.黄体成熟的时期;退化时间黄体成熟时间:排卵后7-8日(月经周期第22-23天)退化时间: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9.雌孕激素生理作用、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雌孕激素生理作用: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①增值期:月经周期第5-14 天(雌激素为主)②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 孕激素为主,雌激素为辅)③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天(雌孕激素撤退)10.月经定义、正常周期、经期、月经量;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正常周期:正常月经具有周期,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经期: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月经期月经量: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11.受精、着床概念;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功能-合成哪些激素;受精:成熟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着床:着床晚期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胎盘功能:气体交换、供应营养物质、排出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胎盘功能合成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多种酶与生长因子等12.妊娠足月脐带长、平均;羊水PH、38周及40周羊水量分别是;妊娠足月脐带长30-100cm,平均55cm羊水Ph:7.2038周羊水量:约1000ml 40周:约800ml13.妊娠期子宫变化,峡部、血液系统、循环系统、体重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逐渐伸展拉长变薄,临产时达7-10cm, 扩展成官腔的一部分,此时称为子宫下段血液系统:①血容量(自妊娠6-8周起增加,妊娠32-34周达第一个高峰: 第二产程第二次高峰:产后3天第三次高峰)②红细胞(红细胞计数3.6×10/L,血红蛋白110g/L孕妇容易缺铁,应在好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防缺铁性贫血)③凝血因子(孕妇血液单高呈高凝状态)循环系统:①心脏(妊娠晚期孕妇休息时心率增加10 -15bpm多数孕妇心失区可闻及1-2级,柔和吹凤样收缩期杂音)②心搏出量(心搏出量自好娠10用c起增加,好娠32-34周达高峰)③血压(妊娠早中期血压偏低,妊娠24-26 周后血压轻度升高)④静脉压(若孕妇长时间仰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侧卧位能缓解子宫压迫,改善静脉回流)体重:整个妊娠期体重增加约12.5Kg, 36周后每周不超0.5Kg14.早、中、晚期妊娠时间;早期妊娠诊断症状,确诊手段;胎心音及胎动;早期妊娠:妊娠13周末及以前中期妊娠:第14-27周末晚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早期妊娠的症状诊断:停经确诊手段:B超胎心音:一般于18-20周开始用听诊器在孕妇腹壁听诊,正常范围:110-160胎动:一般于20周左右自觉胎动,28周以后,正常胎动每2小时≥10次15.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正常胎方位包括;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最先进入母体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正常胎方位:枕左前位(LOA)、枕右前位(ROA)16.围产期I指、产检周数、预产期推算;听诊部位;围产期I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生长≥35vm)至产后一周。
妇产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妇产科【A-S反应】若胚胎死亡已久,内膜可呈增生期改变,镜检见内膜腺体上皮细胞增生、增大,细胞边界不清,腺细胞排列成团突入腺腔,细胞极性消失,细胞核肥大、深染,细胞质有空泡。
这种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和分泌反应。
【不孕症】Infertility育龄夫妇婚后同居,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两年以上女方未受过孕者。
【病理缩腹环】子宫收缩继续增强,子宫上段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相差悬殊,形成环状凹陷,并随宫缩逐渐升高,甚至可以高达脐上,形成病理缩腹环。
【变异减速】variable deceleration,VD胎心率减速与宫缩的关系不恒定,胎心减速可发生在宫缩时,宫缩中或宫缩后。
提示宫缩时脐带受压。
【不全流产】incomplete abortion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且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或胎儿排除后胎盘滞留宫腔或嵌顿于宫腔口,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
肌瘤剖面旋涡状结构消失,由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
【产后宫缩痛】产褥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痛。
【蒂扭转】torsion体位骤变或子宫位置改变易诱发(妊娠或产褥期)最常见,妇科急腹症之一【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
【EMT】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简称内异症。
【分娩】delivery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分娩机制】胎儿先露部根据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进行适应性的旋转,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腹膜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可因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破裂,粘液上皮细胞种植于腹膜, 形成腹膜粘液瘤: 瘤细胞良性,分泌旺盛,腹膜上胶冻粘液团块,大量粘液充盈盆腹腔。
妇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妇产科学复习题及答案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和妊娠、分娩、产后等过程的医学科目。
以下是妇产科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最严重并发症是:A. 妊娠期糖尿病B. 子痫C. 胎盘早剥D. 羊水过多答案:B2. 孕早期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是:A. 羊水穿刺B. 胎儿超声心动图C. 产前血清学筛查D. 胎儿MRI答案:C3.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 子宫收缩不良B. 胎盘残留C. 凝血功能障碍D. 软产道裂伤答案:A二、填空题4.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诊断的_________。
答案: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5. 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包括胎动减少、胎心率异常和_______。
答案:羊水胎粪污染三、简答题6. 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
答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至少两次测量间隔4小时以上。
若血压升高伴有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则诊断为子痫前期或子痫。
7. 描述正常分娩的三个产程。
答案: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完全扩张(10cm)。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完全娩出。
四、论述题8. 论述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
答案: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包括迅速评估出血量、确定出血原因、及时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预防措施包括产前筛查高危因素、分娩过程中的监测和产后的观察。
- 处理原则:a. 立即评估出血量,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干预。
b. 确定出血原因,如子宫收缩不良、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c. 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手术止血等。
d. 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 预防措施:a. 产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识别高危因素。
b. 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宫缩、胎心率和出血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学复习资料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名解1骨盆:女性骨盆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
2阴道穹隆:子宫峡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为阴道穹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2、子宫峡部: 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l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官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一lOcm,形成子宫下段。
三大题1 子宫韧带——圆韧带:起子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
维持子宫前倾。
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呈翼状的双层腹膜皱襞。
内2/3包裹输卵管,外1/3形成骨盆漏斗韧带。
主韧带:宫颈横韧带,宫颈-----骨盆侧壁。
固定子宫位置,防止子宫脱垂宫骶韧带:宫体、宫颈后方,第2、3骶椎前。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2 女性生殖道的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1)尿道: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2).膀胱:妇科检查及手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3)输尿管:下行至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绕行入膀胱。
行子宫切除术结扎子宫动脉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4)直肠: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5)阑尾:孕妇患阑尾炎时也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3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特点(1)内生殖器开口与外生殖器相通易上行感染。
(2 ) 盆腔血液供应丰富,同名静、动脉伴行,并(3) 有静脉丛,感染易蔓延。
(4) 女性生殖器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炎症和癌瘤易传播和转移。
(5) 女性生殖器官与盆腔其它器官邻接,血管、淋巴及神经联系密切,容易相互受累。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名解1、第一性征:即生殖器官的发育。
2、第二性征:即出现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髋不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性特有体态。
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是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
3、月经初潮: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4、月经:随卵巢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初潮13~14岁5、月经周期: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21~35天。
6、排卵: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成为排卵。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7、黄体期:排卵日至月经来潮为黄体期,约为14日。
三大题1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一) 卵巢功能:卵巢为女性性腺,其主要功能:生殖功能:排卵内分泌功能:分泌女性激素(二)卵巢生殖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1)始基卵泡:胎儿期:700万个新生儿:200万个青春期: 30~50万个发育成熟:400--500个(2)发育成熟的卵泡: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成熟。
2、排卵:指卵细胞被排出的过程。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3、黄体形成及退化:1)黄体形成:排卵后(M14)形成黄体;排卵后7-8日(M21-22)黄体成熟2)黄体的退化:排卵后9-10日(M23-24)退化,黄体寿命14天。
4、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第一高峰,排卵后出现暂时下降,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循环血中形成低于第一高峰的第二高峰,此后黄体萎缩,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月经前水平最低。
●孕激素:孕酮,排卵后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达最高峰,以后下降,月经时回复至排卵前水平。
5、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轴)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受卵巢激素影响卵巢功能受垂体控制垂体活动受下丘脑调节下丘脑接受大脑皮层的支配卵巢激素又影响下丘脑与垂体功能(反馈作用)三者合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一)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十肽结构(二)垂体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激素、蛋白类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三)卵巢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甾体激素6、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M 5-14日,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增生状态,称增生期。
(2)分泌期:M 15—28日,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称分泌期。
(3)月经期:M 1-4日,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性、坏死,与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经。
7、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内生殖器官——①促使子宫肌发育,增加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增生③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④促进输卵管发育⑤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⑥促进卵泡发育对下丘脑——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Gn分泌对乳腺——使乳腺管增生对全身——促进钠、水潴留;骨钙沉积(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内生殖器官——①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②使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为着床作准备③使宫颈闭合,粘液减少④抑制输卵管收缩⑤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对下丘脑——对下丘脑正、负反馈,影响Gn分泌对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对全身——促进水、钠排泄体温中枢——升温作用,是排卵的重要指标8、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拮抗雌激素E 孕激素P子宫肌肌纤维增大,促进收缩,抑制子宫肌应激性,保胎子宫发育增大宫颈粘液多,稀薄,羊齿叶粘液少,椭圆体内膜促进增殖增殖转分泌期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上皮细胞脱落体温中枢- 升温作用协同:生殖器官发育、乳房发育第四章妊娠生理一名解1、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a、b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型,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2、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
3、受精: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成为受精。
受精在排卵后12小时。
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受精过程需24小时。
4、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与精细胞膜顶端破裂,形成小孔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为顶体反应。
5、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附和穿透3个过程。
6透明带反应: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头部与次级卵母细胞表面接触时,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通明带结构改变,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7羊水:充满在羊膜腔内的液体。
早期主要是来自母体血清的透析液;中期以后尿液是羊水的主要来源;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
羊水量:妊娠20周约400ml,38周1000ml。
8胚胎:受精后8周的人胚。
9胎儿:受精后9周起,是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时期。
三大题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合体滋养细胞合成,受精后第六日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微量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至8~10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达到高峰,产后两周内消失。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功能有:(1)维持月经黄体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2)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刺激孕酮的形成(3)抑制植物血凝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4)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5)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2受精卵着床三阶段:定位(apposition)—子宫后壁黏附(adhesion)--晚期囊胚接触子宫内膜穿透(penetration)--晚期囊胚被子宫内膜覆盖着床必备条件:⏹透明带必须消失;⏹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孕酮。
3 胎盘功能1)气体交换( O2、CO2 )2)营养物质供应(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等)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4)防御功能—分子量小有害药物,病毒进入,胎儿致畸甚至死亡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需在胎盘部位先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后进入胎体母血免疫抗体(IgG)能通过胎盘使胎儿在生后短时间内获得被动免疫力5)合成功能(激素HCG HPL E P和酶类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第五章妊娠诊断一名解1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2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包括纵产式(99.75%)、横产式(0.25%) 、斜产式。
3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包括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
4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有不同的胎位第一节早期妊娠的诊断1、病史、症状⏹停经:(最早、最重要的症状)⏹早孕反应:6-12周,与HCG↑、胃酸分泌↓、胃排空时间↑相关⏹尿频:(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乳房的变化:乳头、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蒙氏结节⏹妇科检查:阴道壁及宫颈充血,呈紫蓝色,宫颈变软,峡部极软,黑加征(停经6~8时,双合检察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黑加征,宫体增大变软第二节中、晚期妊娠的诊断一、症状:早孕经过,腹部增大,感觉胎动二、体征⏹子宫增大:手、尺测宫高粗判孕周⏹胎动:妊娠18-20周(自觉、视、触)⏹胎体⏹胎心:120-160次/分钟三、辅助检查:超声、胎儿心电图第六章产前保健1围生期的定义和分法–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围生期是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2首次产前检查包括询问病史,进行各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推算预产期 (expected date of confinement, EDC)–产科检查包括腹部检查、产道检查和肛门指诊3、评估胎儿健康技术胎心率基线摆动幅度和摆动频率胎心率一过性变化加速减速:早期,晚期,变异减速无应激实验反映胎儿情况的实验,正常20分钟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 bpm,持续时间>15秒,为反应型缩宫素激惹实验检测子宫胎盘功能,正常为20分钟内宫缩时,没有晚期减速和显著的变异减速,是阴性胎儿生物物理监测评分法4、胎儿成熟度检查•胎龄•BPH>8.5cm•胎儿体重=宫高cm×腹围cm+200g•卵磷脂/鞘磷脂比值,磷脂酰甘油•泡沫试验或震荡试验5、妊娠药物危险性分级:•FDA的5个级别,在妊娠前12周,以不用C、D、X级药物为好6、孕期常见症状•便秘,痔疮,恶心,呕吐,胃灼热,腰背痛,静脉曲张第七章正常分娩1、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定义:妊娠满28周(196天)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分类–早产:28~ 36周末–足月产:37周~ 41周末–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2、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产力•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特点为: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量,第三产程可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及娩出,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真骨盆)、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3、胎头径线•双顶径:两侧顶骨隆突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3cm•枕额径: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1.3cm•枕下前囟径: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5cm •枕颏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2.5cm4、分娩机制•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5、枕先露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6、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7、临产的诊断•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8、总产程及产程分期•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