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设计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类型。
2. 学生能够掌握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描述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安全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2. 学生能够操作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简单的维修操作。
3. 学生能够根据维修手册和资料,独立完成维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机电设备维修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守维修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电设备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分析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机、泵、阀门等常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电设备概述2. 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介绍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类型,学习故障诊断方法,明确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3. 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讲解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4. 维修技能实践: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针对典型故障案例进行维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维修技能实践5. 安全规范与职业素养: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规范与职业素养6. 综合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电设备故障案例,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2. 课时安排:45分钟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践、讨论5.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介绍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演示:演示机电设备维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电设备维修》2. 实验室设备:机电设备维修操作台、工具等。
3. 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操作视频等。
五、教学作业与延伸2. 实践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与互动1.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机电设备维修的问题解决方案。
2. 问答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进行解答,以促进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分析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安全:在实践操作环节,强调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 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维修过程中注意环保,妥善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八、课程复习与拓展1. 课堂复习:在课程结束前,进行课堂复习,巩固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知识的掌握。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资料,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十、教学计划与进度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引言机电维修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物流、能源等诸多领域中,因而也成为了培训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对于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教学设计,需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掌握实际运用技术,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故障类型;2.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仪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3.提高学生机电设备维修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课程内容1. 理论部分1.1 机电设备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介绍机械、电子和控制原理,使学生了解各种机电设备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从而初步认识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设备的相互配合关系。
1.2 常见故障类型和处理方法通过介绍机电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的故障类型和具体的处理方法,让学生理解维修操作和故障诊断的实质。
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要注意的事项,预防出现不必要的故障。
2. 实践部分2.1 工具的使用通过对各种维修工具和仪器的介绍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了解各种维修工具和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2 机电设备的维修实践通过模拟机电设备故障和操作实践,让学生熟悉机电设备的相关维修操作,加强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维修操作水平,达到制定的目标要求。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授课方法包括现场实验教学、讲解和案例分析,同时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进行反复演示和讲解,尤其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和纠正,使学生实际操作独立处理机电设备故障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教材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评估方式针对理论和实践部分,设计相应的考试或者测试,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进行成绩的评估和排名。
结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关键技能的课程,需要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完成机电设备故障处理和维修工作。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教学目标
- 了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掌握常见电子设备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
- 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
-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和特点
2. 电子设备维修的流程
- 故障现象的观察与记录
- 故障原因的分析与判断
- 修复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故障修复后的功能测试与验证
3. 常见电子设备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
- 电源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 电路板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 显示屏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 按键、接口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教学活动
1.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实例解析:分析几个常见的电子设备故障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来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修复方案。
3. 实操演练:让学生进行电子设备的拆装和检修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修复方案和心得体会。
教学评估
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的听讲、思考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
2. 实操评估:评估学生在实操演练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质量和理解深度。
参考资料
-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材
- 电子技术期刊和书籍
- 相关电子设备维修案例。
电气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电气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维修技术,包括故障检测、维修方法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
1. 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 检查电源线路和插头是否接触良好
- 检查保险丝和断路器是否损坏
-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压、电流和电阻
2. 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 电器设备启动无响应
- 检查设备是否接通电源
- 检查设备开关是否故障
- 设备发出异常噪音
- 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异物或松动零件
- 设备发生电路短路
- 关闭电源并立即联系专业维修人员
3.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 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工具进行维修
- 在维修时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干燥
- 处理电器设备前,确保已关闭电源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电气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讲解:依次介绍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维修电气设备,指导他们熟练掌握所学的维修技术。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与学生讨论其实际应用。
效果评估
本节课的效果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的理解程度。
- 进行课堂讨论,听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和意见。
参考资料
- 电气设备维修技术教材
- 网络资源:电气设备维修技术视频教程。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授课时间和方式:本次授课为第1周第2次课,总共2节课,包括理论课和讨论课。
授课题目为“机电设备维修基本知识(3~5)”。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节的研究旨在让学生熟悉设备维修方式和修理类别,了解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掌握机械零件失效及其对策,了解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和设备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授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设备维修方式和修理类别、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机械零件失效及其对策,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和设备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次授课将采用理论讲解、图片展示、举例讲解和课堂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一、复旧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设备维修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等相关预备知识,这些都是准备性知识,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课后也要好好领悟。
二、新课导入当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失效时,就意味着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机器发生故障后,其经济技术指标部分或全部下降而达不到预定要求,如功率下降、精度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达不到预定等级或发生强烈振动、出现不正常的声响等。
机器的故障和机械零件的失效密不可分。
机械设备类型很多,其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机械零件失效模式也很多,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普通的、有代表性的失效模式。
三、授课内容3.1机械零件的磨损及其对策以摩擦副为主要零件的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转时,机械零件的磨损一般可分为磨合(走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在磨合阶段,新的摩擦副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实际接触面积小。
开始磨合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表面逐渐磨平,磨损速度较大。
随着磨合的进行,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磨损速度减缓。
在机械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认真进行磨合是十分重要的。
在稳定磨损阶段,经过磨合阶段,摩擦副表面发生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建立了弹性接触条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模板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根据建筑物或划定的安装基准线测定标高,用水准仪转移到设备基础的适当位置上,并划定标高基准线或埋设标高基准点。根据基准线或基准点检查设备基础的标高以及预留孔或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联动设备基础放线
若联动设备的轴心较长,放线时有误差时,可架设钢丝替代设备中心基准线。
设备基础分为素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设备基础的要求: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1.1.2设备安装基础放线
一般设备安装时,采用几何法放线法。一般是确定中心点,然后划出平面位置的纵、横向基准线,基准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1、平面位置放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根据基准线或基准点放线
3、联动设备基础放线
4、掌握地脚螺栓的作用及其分类
教学重点
设备基础的检查及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设备基础的检查及具体要求
更新、 补
充、 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习题与思考题1—1、1—2
教学后记
理论性较强, 学生没有实践经验, 学生较难掌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程介绍]
[新课]
第一章设备安装基础知识
1.1设备基础的安装检查
1.1.1设备基础的检查及要求
-10)/mm。
(2)与其它机械设备有联系的,设备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线有一定的允许偏差,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2/mm,标高允许偏差±1/mm。
1.1.3设备安装基础研磨处理
基础研磨时,用水平仪在平垫板上测量水平度,其纵横之差一般不大于0.1/1000,用着色法检查垫铁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其接触面积一般不小于70%,并均匀分布垫铁与基础研磨好后,用水平仪或连通管测量各垫铁间的高度差,以垫铁的厚度和块数调整各组垫铁的标高,各组间的相对高差应控制在1㎜以内,而且每组垫铁一般不超过5块,并尽量少用薄垫铁。垫铁位置以外的设备基础表层,凡需二次灌浆的部位应将基础表面的浮浆打掉,并清洗干净,方能进行设备就位。
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案 (第1周第2次课)I. 教学目标- 掌握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
- 理解机电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培养学生的维护技能,提高其对机电设备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II. 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
2. 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常见机电设备故障及排除方法的讲解。
4. 维护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5. 实际案例演示和分析。
III. 教学流程1. 上课前准备:教师汇总案例和故障分析内容。
2. 课堂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机电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和挑战。
3.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理、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维护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维护工具和设备的操作练,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维护的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
6.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澄清疑惑。
IV.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参与进行评估。
2. 技能操作:通过维护工具和设备的实际操作练,评估学生的维护技能。
3. 案例分析:对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进行评估。
4.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供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V. 参考资料1. 《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程》以上是本次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教案的大致安排,详细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U2
第2次课:机械设备零件失效及修换原则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介绍,实现以下教学目的:
1.掌握零件失效形式分析及对策;
2.掌握机械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零件失效形式分析及对策;
(2)机械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2.难点
(1)失效形式分析及对策;
(2)零件修理更换的原则。
三、教学时间
2学时
四、课前准备
1.从相关网站搜集关于零件失效形式分析及对策、修理更换原则的相关信息;
2.编写教案并制作本节教学PPT;
3.熟悉各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整体教学过程的掌控及各教学手段的溶入。
五、教学建议
六、学生课后任务
1.结合课堂笔记进行课后总结和复习;
2.完成本节课的作业;
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七、授课总结及改进建议。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
教学重点
机床拆卸与装配
教学难点
机床拆卸与装配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习题与思考题1—1、1—2
教学后记
理论性较强,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学生较难掌握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专业名称机电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护技术
授课教师何伦锋
教学部机电专业部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
高2015届机电设备维修班
授课课时
30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二章机床拆卸与装配
1.1车床拆装
使用教具
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主轴变速箱中Ⅰ轴的构造及拆装方法
2、C620溜板箱拆装
3、C620尾座拆装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二
<1)根据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地柱轴线、边沿线或标高线划定设备安装地基准线<即平面位置纵、横向和标高线基准线).
<2)较长地基础可用经纬仪或吊线地方法,确定中心点,然后划出平面位置基准线<纵、横向基准线).
<3)基准线被就位地设备覆盖,但就位后必须复查地应事先引处基准线,并做好标志.
有连接、排列或衔接关系地设备放线
相互有连接、排列或衔接关系地设备,应按设计要求划定共同地安装基准线.必要时应按设备地具体要求,埋设临时或永久地中心标板或基准放线点.埋设标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板中心应尽量与中心线一致.
(2>标板顶端应外露4-6mm,切勿凹入.
(3>埋设要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最好把标板焊接在基础地钢筋上.
-10>/mm.
(2>与其他机械设备有联系地,设备地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线有一定地允许偏差,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2/mm,标高允许偏差±1/mm.
1.1.3设备安装基础研磨处理
基础研磨时,用水平仪在平垫板上测量水平度,其纵横之差一般不大于0.1/1000,用着色法检查垫铁与基础地接触面积,其接触面积一般不小于70%,并均匀分布垫铁与基础研磨好后,用水平仪或连通管测量各垫铁间地高度差,以垫铁地厚度和块数调整各组垫铁地标高,各组间地相对高差应控制在1㎜以内,并且每组垫铁一般不超过5块,并尽量少用薄垫铁.垫铁位置以外地设备基础表层,凡需二次灌浆地部位应将基础表面地浮浆打掉,并清洗干净,方能进行设备就位.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专业名称机电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护技术
授课教师何伦锋
教学部机电专业部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章节名称: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熟悉机电设备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意义;2.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3. 机电设备维修的方法;4.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2. 演示法: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教学设备和材料;2. 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3. 准备实际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4. 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解;2. 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常用方法;3. 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章节名称: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功能和用途;2.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分类和功能;2.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功能和用途;2. 演示法:展示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
机电设备维护教案
机电设备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机电设备维护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独立进行常见机电设备的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
二、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护的概述1.1 机电设备维护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1.3 机电设备维护流程图示2. 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 电气故障的排除2.1.1 电路检查和维修2.1.2 开关和保护装置的维护2.1.3 电机故障的排除2.2 机械故障的排除2.2.1 设备润滑维护2.2.2 设备清洁和紧固2.2.3 设备传动系统的维护3. 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技巧3.1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3.2 设备润滑维护技巧3.3 设备清洁和紧固技巧3.4 设备保养记录和定期维护三、教学过程1. 机电设备维护的概述1.1 机电设备维护的定义和重要性机电设备维护是指对机械、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的工作,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良好的维护工作能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故障发生,降低维修成本。
1.2 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性维护、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
预防性维护是指定期检查设备,提前发现隐患并进行修复;定期维护是指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故障排除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检修和修复。
1.3 机电设备维护流程图示进行机电设备维护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预检: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松动、异常磨损等情况;- 清洁: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清除灰尘、油污等杂质;- 润滑:对设备进行润滑,确保设备运转时的摩擦减小;- 检测:使用相应仪器对电气设备和机械部件进行检测;- 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保养;- 验证:验证设备的维护效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 电气故障的排除2.1.1 电路检查和维修当机电设备发生电路故障时,首先需要对设备的电路进行检查和维修。
机电设备维修工艺学 教案
第一讲:【授课日期】【周次】【星期】教学内容:第一章机械零件失效的模式及其机理1.1机械零件的磨损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零件的磨损的概念。
2、掌握机械零件的磨损的类型。
教学重点:1、了解机械零件的磨损的概念。
2、掌握机械零件的磨损的类型.教学难点: 机械零件的磨损的类型。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课时分配:1.组织教学:3';2。
复习提问:5’;3.引入新课:2';4.讲授新课:85';5.小结作业:5'。
教学过程:引入部分:据估计,世界上的能源消耗中有1/3~1/2是由于摩擦和磨损造成的,因此降低机械磨损就能极大地节约能源。
教学内容正文一、金属零件表面损伤失效零件的表面损伤破坏主要是磨损、腐蚀和接触疲劳。
腐蚀是发生在金属表面的一种电化学或化学侵蚀现象。
腐蚀的结果是使金属表面产生锈蚀,从而使零件表面遭到破坏。
与此同时,对于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还要引起腐蚀疲劳的现象。
1、机械零件的磨损损伤磨损是两个接触表面在作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表面物质丧失或转移的现象。
通常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五种形式。
(1)粘着磨损当构成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相互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粘着作用,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所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又称粘附磨损。
(2)磨料磨损磨料磨损又称磨粒磨损.它是当摩擦副的接触表面之间存在着硬质颗粒,或者当摩擦副材料一方的硬度比另一方的硬度大得多时,所产生的一种类似金属切削过程的磨损,其特征是在接触面上有明显的切削痕迹。
磨料磨损是十分常见又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磨损。
其磨损速率和磨损强度都很大,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能源和材料大量损耗.(3)疲劳磨损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金属同时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剥的应力一般都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按静强度设计的标准应该是安全的。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专业名称机电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授课教师何伦锋
教学部机电专业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车床拆装
一、 C620主轴箱拆装
本节课题是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拆装主轴箱的主轴部分、Ⅰ轴部分、润滑装置等,使他们了解主轴变速箱的结构,并以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各轴组的拆装过程。
1、主轴变速箱中Ⅰ轴的构造及拆装方法
首先说明拆装时所需的工具,然后讲述拆装的顺序,主要本着先拆的零件最后装配,后拆的零件先装配的原则,最后参照图纸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拆装,并对学生搞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指导。
Ⅰ轴的拆卸首先从主轴箱的左端开始的。
轴Ⅰ的左端有带轮,第一步用销冲把锁紧螺母拆下,然后用内六角扳手把带轮上的端盖螺丝卸下,用手锤配合铜棒把端盖卸下,拆下带轮上的另一个锁紧螺母,使用撬杠把带轮卸下,然后用手锤配合铜棒把轴承套从主轴箱的右端向左端敲击,直到卸下为止,到这时轴Ⅰ整体轴组可以一同卸到箱体外面。
装在轴Ⅰ上的零件较多,拆装麻烦,所以通常是在箱体外拆装好后再将轴Ⅰ装到箱体中。
轴Ⅰ上的零件首先从两端开始拆卸,两端各有一盘轴承,拆卸轴承时,应用手锤配合铜棒敲击齿轮,连带轴承一起卸下,敲击齿轮时注意用力均匀,卸下轴承后,把轴Ⅰ上的空套齿轮卸下,然后把摩擦片取出,到这时整个轴Ⅰ上的零件卸下。
轴Ⅰ上的零件卸下后,应向学生讲解轴Ⅰ的传动原理,并配合挂图讲解轴Ⅰ上的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轴Ⅰ的装配在箱体外进行,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轴承的位置和轴Ⅰ上的滑套是否能在圆宝键上比较通顺的滑动,否则应视为装配不合理,从新进行装配。
向,横向机动进给。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 (2)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前言机电设备是现代工业制造的基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广泛。
拥有机电设备维修技能的人才是现今各个领域人才市场的宝贵资源。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注重技能的实践性和灵活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相关知识,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本文将讨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
课程设计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设计,下面是设计的几个方面: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设置生动有趣、能够反映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课程名称,例如“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机电设备故障判断与排除”等。
课程目标与内容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设置明确的课程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的维修技能、培养学生系统性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等。
在目标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课程内容,应该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
教学手段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的手段应该多样化,应该包含讲解、实验、实物演示、虚拟仿真和案例分析等,注重实践性和灵活性,加深理解和掌握。
课程实施实施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法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操作、模拟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设备实践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协作学习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倡导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可以衡量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程度,同时评价也是促进教学进步的动力。
考核方式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学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采用笔试、机考、实验考核、论文或报告撰写等多种考核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机电设备维修技巧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掌握常见的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方法;3.学习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4.培养学生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a.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b.机电设备维修的常见流程。
2.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方法a.机械故障的检修方法;b.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c.液压故障的检修方法。
3.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a.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b.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c.液压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
4.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培养a.模拟实际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b.学生自主完成机电设备故障案例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过程1.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a.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机电设备维修有什么了解?b.教师进行讲解,介绍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流程。
2.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方法a.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机械故障的检修方法;b.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电气故障的检修方法;c.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液压故障的检修方法。
3.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a.教师讲解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b.教师讲解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c.教师讲解液压设备的日常维护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解决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培养a.教师设计实际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b.学生自主完成机电设备故障案例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报告展示。
四、教学评估1.利用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解情况;2.根据学生完成的机电设备故障案例解决方案,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解决方案设计能力。
五、教学资源1.讲义和教材:提供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实际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3.实验设备:用于实际操作和维修演练。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解;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设备的维修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技能培训,提升机电设备维修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意义机电设备维修的原则和方法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维修的原则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判断其是否符合机电设备维修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让学生掌握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工具和设备。
2.4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对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的表现。
第三章:机电设备维修技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术。
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方法。
3.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应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技术的应用方法。
3.4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对维修技术的掌握程度。
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有关维修技术的问题,以检验其理解程度。
第四章:机电设备维修案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案例。
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提高其维修能力。
4.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案例,学生进行分析。
机电设备维修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操作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学习并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意义和基本概念;2. 熟悉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3.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4. 能够正确操作和维修常见的机电设备故障;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机电设备维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掌握;3. 机电设备维修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概述1.1 机电设备维修的意义和基本概念1.1.1 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1.1.2 机电设备维修的作用和重要性 1.2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1.2.1 常用的机电设备维修工具1.2.2 常见的机电设备维修设备2. 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原理与方法2.1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2.1.1 电路原理2.1.2 机械原理2.2 机电设备维修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2.2.1 电路故障排除方法2.2.2 机械故障排除方法3. 第三章:机电设备维修操作与实践3.1 机电设备维修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1.1 电路维修操作技巧3.1.2 机械维修操作技巧3.2 基于案例的机电设备故障排除实践3.2.1 电路故障排除实践3.2.2 机械故障排除实践教学评估与作业要求:1. 学生针对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小组展示;2. 学生针对机电设备维修的操作与实践编写实验报告;3.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和给予反馈。
教学资源准备:1. 课件:包括机电设备维修相关概念、原理、方法和操作技巧的介绍和示例;2.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提供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维修的机电设备、工具和材料;3. 实验案例:准备一些机电设备故障案例供学生进行故障排除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 机械磨损过程
(1)磨合阶段新的摩擦副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实际接触面积小。
开始磨合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表面逐渐磨平,磨损速度较大,如图中的OA线段。
随着磨合的进行,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磨损速度减缓。
在机械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认真进行磨合是十分重要的。
(2)稳定磨损阶段经过磨合阶段,摩擦副表面发生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建立了弹性接触条件。
这一阶段磨损趋于稳定、缓慢,AB线段的斜率就是磨损速度;B点对应的横坐标时间就是零件的耐磨寿命。
(3)剧烈磨损阶段经过B点以后,由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温度快速升高、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冲击增大、磨损速度急剧增加、机械效率下降、精度降低等,从而导致零件失效,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通常将机械零件的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五种。
3.1.1粘着磨损
根据零件摩擦表面破坏程度,粘着磨损可分为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以及咬死等五类。
1.粘着磨损机理
在载荷和相对运动作用下,两接触点间重复产生“粘着一剪断一再粘着”的循环过程,使摩擦表面温度显著升高,油膜破坏,严重时表层金属局部软化或熔化,接触点产生进一步粘着。
2.减少或消除粘着磨损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