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ICD-10:J15.7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多发年龄为5~18岁。
2.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
3.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相对显著。
4.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无效。
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测定MP抗体(IgM、IgG混合抗体)滴度≥1∶160,可作为近期感染或急性期感染的参考。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制定治疗方案。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702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4)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5)胸X线片;(6)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CT、支气管镜检查、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XXX发布了2019年版的224个病种临床路径目录,其中第一篇是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该篇目录包括以下疾病: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中隔偏曲、分泌性中耳炎、甲状腺肿瘤、慢性鼻-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腺样体肥大。
第二篇是妇产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过期妊娠、计划性剖宫产、完全性前置胎盘、医疗性引产、产钳助产、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自然临产分娩、足月胎膜早破行分娩等疾病。
第三篇是骨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尺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踝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踝骨折、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下端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踝关节骨折、颈椎病、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膝内翻、胸椎管狭窄症、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
第四篇是呼吸病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肺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核性胸膜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胸膜间皮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等疾病。
第五篇是口腔医学临床路径,其中包括单纯性疱疹、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中龋、腮腺多形性腺瘤、舌癌、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等疾病。
第六篇泌尿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1、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2、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3、针对膀胱肿瘤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4、针对前列腺癌的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路径。
5、针对肾结石的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路径。
6、针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7、针对肾盂癌的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8、针对输尿管癌的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口腔医学临床路径(2019年版)
单纯疱疹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0.0、B00.1、B00.2、B00.9)。
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1.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复发性单纯疱疹可见于各年龄组。
2.可有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可有低热、头痛、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与体征。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及口周皮肤可出现成簇小水疱、糜烂与血痂等。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
5.必要时可根据病损组织脱落细胞光镜检查、病原体检测或分离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等辅助诊断。
6.病程约7~14天,可复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经临床和(或)必要检查符合上述诊断依据,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治疗,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1.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0、B00.1、B00.2、B00.9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首诊1.必须询问的病史:包括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发热史、口腔黏膜病损史、皮肤病损史、本次发病后的就诊、治疗情况等。
2.必需的临床检查:包括口腔黏膜病损和皮肤病损的检查。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
(2019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12.29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
•【施行日期】2019.12.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管理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
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组织对19个学科有关病种的临床路径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
附件: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12月29日。
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导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
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导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导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病(ICD-10:N18.0)。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终末期肾病或慢性肾脏病5期。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或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3.已有血液透析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或者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陈香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年)。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1)。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01终末期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终末期肾脏病并发症的相关诊断且住院需要相关处理,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透析治疗前准备(透析治疗前评估)2~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梅毒等)、营养指标、铁代谢指标、iPTH。
(3)X线胸片、心电图、泌尿系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动静脉内瘘或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彩超、结核相关标志物、肺部CT、腹部超声、BNP检查。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2019版)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9年版)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耐多药肺结核2.单耐利福平肺结核3.疾病编码(ICD-10:A15.0、A15.1)。
以上病例均为第一诊断。
如有严重合并征或并发症者不宜进入临床路径。
可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①传统表型检测包括固体培养+药敏实验、液体培养+药敏实验;②基因检测包括GeneXpert、溶解曲线、基因芯片法等。
通过上述检测证实为利福平耐药 (RR-TB)、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MDR-TB或XDR-TB)。
对耐药高风险患者,如痰菌阴性可使用支气管活检或灌洗液获得耐药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WHO2018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治疗指南更新版》等。
1.耐多药结核(MDR-TB)的药物治疗原则:(1)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2)根据药敏结核尽可能保证方案中有4种以上有效药物。
前6个月的方案中需选用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药物,之后至少为3种药物;(3)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4)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5)如使用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6)建议长程治疗疗程为18-24个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调整。
(7)使用贝达喹啉方案的疗程参照NDIP扩展项目流程。
(8)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注射剂能否执行等因素,通过知情同意制定可行方案。
2.耐多药结核(MDR-TB)推荐治疗方案:(1)MDR-TB短程方案:4-6Am(Cm)-MFx(Lfx)- Pto -Cfz –Z-H高剂量-E/5Mfx(Lfx)- Cfz-Z-E①短程化疗方案推荐用于未接受二线药物治疗或治疗不超过1个月的MDR-TB或RR-TB 患者。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个)一、呼吸医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肺血栓栓塞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扩张症5.支气管哮喘6.自发性气胸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心病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二、胃肠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肝硬化腹水2轻度急性胰腺炎3胆总管结石4胃十二指肠溃疡5大肠息肉6反流性食管炎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10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出血3.吉兰―巴雷综合征4.多发性硬化5.癫痫6.重症肌无力7.病毒性脑炎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9.肌萎缩侧索硬化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1.颈动脉狭窄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视神经脊髓炎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5.脑梗塞四、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16)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左心衰竭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主动脉夹层(内科)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科临床路径疾病(9)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初治apl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慢性髓系白血病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血友病a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0个)1.终末期肾病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3.急性肾功能损伤4.对IgA肾病进行肾活检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7.急性肾盂肾炎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9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10慢性肾病贫血七、内分泌临床路径病种(10个)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4.库欣综合征5.graves病6.垂体催乳素瘤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尿崩症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疾病(36)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胰腺炎3.直肠息肉4.门静脉高压症5.腹股沟疝6.下肢静脉曲张7.血栓性外痔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结节性甲状腺肿10乳腺癌11.结节性甲状腺肿12.甲状腺良性肿瘤13.急性乳腺炎14.慢性胆囊炎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肛裂18.脾破裂19.结肠癌根治术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4.胃癌根治手术25.胃癌合并器官切除26例乳腺良性肿瘤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8.原发性肝细胞癌29.肝门胆管癌30.细菌性肝脓肿31.胰腺癌32.胰腺假性囊肿33肠梗阻34小肠间质瘤35克罗恩病36肠外瘘36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18个)1.前颅窝底脑膜瘤2.后颅窝脑膜瘤3.垂体腺瘤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5.三叉神经痛6.慢性硬膜下血肿7.颅骨凹陷性骨折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10.颅骨良性肿瘤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颈内动脉动脉瘤1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14大脑半球胶质瘤15脑凸脑膜瘤16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7.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8.脑挫裂伤十、骨科临床路径疾病(26)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严重膝骨关节炎4股骨颈骨折5胫骨平台骨折6踝关节骨折7股骨干骨折8.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锁骨骨折10.肱骨干骨折11.肱骨髁骨折12.尺骨鹰嘴骨折13.股骨髁骨折14.髌骨骨折15.尺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17.胫腓骨干骨折18.股骨下端骨肉瘤1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21胸椎狭窄22股骨头坏死23髋关节发育不良2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膝内翻26.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一、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疾病(12)1.肾癌2.膀胱肿瘤3.良性前列腺增生4.肾结石5.输尿管结石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静脉曲张8精索鞘膜积液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各科室临床路径(卫生部)2019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弛缓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骨科临床路径2(2019版)-10个病种
颈椎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和G99.2)。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ICD-9-CM-3:81.0201/81.03/81.00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脊髓受压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和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X线胸片、心电图;(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双斜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骨密度检查;(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6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强化(部分颈前路手术)。
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版)
临床路径(2019年版)目录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8)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15)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19)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33)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 (4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47)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53)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 (62)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69)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73)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 (80)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 (87)阴道产钳助产临床路径 (92)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 (97)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104)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109)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113)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197)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6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 (284)膝内翻临床路径 (294)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 (305)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315)肺脓肿临床路径 (3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330)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 (33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346)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352)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 (36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370)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380)单纯疱疹临床路径 (386)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 (39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路径 (395)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 (401)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 (408)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 (415)乳牙中龋临床路径 (419)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 (422)舌癌临床路径 (430)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 (438)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445)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 (453)修复临床路径 (453)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 (464)修复临床路径 (464)牙列缺损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 (474)修复临床路径 (474)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 (483)电切术临床路径 (483)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 (491)电切术临床路径 (491)膀胱肿瘤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 (496)前列腺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503)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 (511)肾上腺无功能腺瘤(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517)肾盂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 (525)输尿管癌——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临床路径 (534)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 (541)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 (548)尿崩症临床路径 (555)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 (56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566)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57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 (584)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588)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 (596)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60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612)药疹临床路径 (612)肠外瘘临床路径 (621)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 (630)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 (641)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652)肝门胆管癌临床路径 (660)肛裂临床路径 (670)肛周脓肿临床路径 (67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685)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 (692)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697)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707)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715)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725)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日间手术版) (735)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 (745)脾破裂临床路径 (753)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763)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770)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 (780)小肠-胃肠间质瘤临床路径 (793)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 (804)胰腺癌临床路径 (810)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 (822)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 (83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844)直肠息肉临床路径 (855)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86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872)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884)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 (896)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905)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919)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933)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943)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 (952)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961)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973)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98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 (991)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 (1001)腹膜透析后腹膜炎临床路径 (1009)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1018)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1028)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导入治疗临床路径 (1035)贲门失弛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1041)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105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105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 (1067)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1080)经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临床路径 (1089)溃疡性结肠炎(中度活动)临床路径 (1098)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1111)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1121)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1128)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1139)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1150)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1160)矮小症临床路径 (1169)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临床路径 (1177)川崎病临床路径 (119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 (1199)癫痫临床路径 (1206)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 (1214)临床路径 (1214)初治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临床路径 (1225)治疗反应好的儿童MBL临床路径 (124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1260)儿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1322)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1352)感染性心肌炎临床路径 (1396)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1478)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 (148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1490)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 (1500)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 (1506)尿道下裂临床路径 (1515)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 (1522)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 (1535)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 (1547)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 (1554)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 (1563)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 (1573)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 (1580)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临床路径 (1585)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 (1606)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 (1618)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及三尖瓣成形术临床路径 (163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术临床路径 (1641)二尖瓣手术、三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 (1653)二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 (1666)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 (1679)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69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 (170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717)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路径 (1726)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术及象鼻支架植入术临床路径 (1734)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1743)心脏黏液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1753)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1762)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1774)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置换术临床路径 (1785)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79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1805)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81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183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1856)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路径 (1873)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887)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1899)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913)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 (1925)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1933)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 (1942)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194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1958)漏斗胸临床路径 (1965)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1973)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 (1980)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1989)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1998)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04)纵隔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 (2010)纵隔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临床路径 (20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 (2035)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4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 (205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 (2067)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路径 (207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 (2089)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 (2095)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2102)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路径 (2110)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临床路径 (2120)上睑下垂临床路径 (212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ICD-10:C30.0/C31)。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胃炎
K29.101
K29.100X001
—
1、必符一诊诊断;(1)有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诱因(应激状态、酒精、进食不洁食物、特殊药物等)(2)急性起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4-5天
必要时
2016年版P183
缺血性肠炎
K55.900X002
K55.900X001
K55.900X002
—
第一诊断必符缺血性肠炎,局限性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病情排除急性坏死型。
10-14天
建议早期使用广谱抗菌素预防菌血症
2016年版P236
16
消内
功能性肠病
K59.900
—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5-7天
预防感染
2016年版P240
17
消内
腹泻
K52.916
—
无
5-10天
抗感染: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喜炎平等
2016年版P244
18
消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76.000X002
—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且分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3-14天
酌情可短期内应用抗菌药物
2011年版P285
27
消内
肝硬化
肝性脑病
K74.100
K72.903
—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ICD-10:K51.-01),临床严重程度为中度,临床病程为慢性复发型。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四篇第十章,人民卫生出版社),《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12年,广州)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1)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2)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3)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
3.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为:(1)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2)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3)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4.黏膜病理学检查:1)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隐窝有急性炎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有脓肿溃入固有膜;3)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4)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见上述肉眼及组织学改变。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1)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2)具备1项同时,具备2或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拟诊为本病。
(3)如再加上4或5项中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以确诊。
(4)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溃疡性结肠炎,须随访3–6个月,观察发作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克罗恩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ICD-10:K50),行小肠部分切除术(ICD-9-CM-3:45.61-45.62),大肠部分切除术(ICD-9-CM- 3:45.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编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
38(9):796-813.]。
1.临床表现: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或脐周腹痛、腹泻、腹胀,可伴腹部肿块、肠瘘和肛门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2.体征:消瘦体质,脐周轻压痛,常伴肠鸣音亢进,偶可有腹部或肛周边界清的包块或外瘘口。
3.辅助检查:建议检查顺序:肠镜、CTE/MRE、钡剂灌肠及钡剂小肠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及CTE或MRE可明确诊断,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确诊需要病
理结果支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编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
38(9):796-813.]。
1.基本治疗:包括纠正代谢紊乱、心理支持及对症处理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水杨酸制剂,病情重时改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生物制剂及生物类药物,肠道继发感染时加用广谱抗菌药物。
处于缓解期和活动期的患儿首选肠内营养药物治疗。
3.有手术指征时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0克罗恩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血结明试验、EB病毒检测、巨细胞病毒检测。
(3)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
(4)心电图、胸部正位X线片;
(5)营养筛查与评估: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肠镜(包括纤维结肠镜或小肠镜,可门诊完成)、腹部超声、消化道钡剂造影、CTE、MRE、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等。
(七)选择用药
1.口服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片或水杨酸类制剂,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必要时)。
2.灌肠剂:地塞米松、5-ASA制剂,生物制剂及生物类药物。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营养治疗药物: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营养治疗。
根据病情变化及营养耐受性选择或调整营
养性药物方案。
诱导CD缓解,推荐全肠内营养,选择鼻胃管或鼻肠管输注。
肠内营养不能达到目标量60%时,可选全合一的方式实施肠外营养。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4~7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或)硬膜外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4.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空肠营养管,吻合器,PICC。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6~11天
1.术后复查项目: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可选择的复查项目:CRP,红细胞沉降率。
2.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用药物。
(2)可选择用药:生长抑素、营养药物、生长激素(必要时)。
3.术后饮食指导,液体和营养治疗。
4.出院1个月内门诊复诊。
(十)出院标准
1.无发热,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营养摄入状况改善或营养状态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或合并腹盆腔脓肿、内瘘以及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2.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复杂性病例以及需要多肠段切除,再次手术或复发性病例,不进入本路径。
4.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不愈合,吻合口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等),则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克罗恩病(ICD-10:K50)
行单肠段切除吻合术(ICD-9-CM-3:45.62/45.72-45.8)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