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资料,通识课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史》参考书目
Fra Baidu bibliotek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斯蒂芬•F•梅森(英):《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
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0
W.C.丹皮尔(英):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商务印书馆,1997 科林• A •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李约瑟难题”
他列举了公元后15世纪内中国完成 的一百多项重大发明和发现,大部分在 文艺复兴前后接二连三地传入欧洲,为 欧洲文艺复兴准备了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甚至到清朝的乾隆末年,中国的经 济总量仍然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 的三分之一。 他说:“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 之间(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 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 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 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 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自然科学史的内容
第一部分 古代自然科学(16世纪以前) 第一章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三章 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二部分 近代自然科学(16-19世纪) 第四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第五章 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 第六章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七章 19世纪的自然科学 第八章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部分 现代自然科学(20世纪以来) 第九章 物理学革命及现代科学的产生 第十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十一章 现代技术革命
“李约瑟难题”
由此,李约瑟博士提出了著名的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人类的近代科学首先产生于 西方,而不是首先产生于具有伟大古代 科学技术成就的东方,其中尤其是伟大 的中国?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 纪之间,在把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 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 效得多?
——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院学生105分作文《心之力》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1900-1995),著名英国 生物化学家、科学史家,剑桥大学博 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大家 熟悉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以 撰著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中文通常译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以下简称SCC)著称于世。长期以来, “李约瑟”在中国几乎成了“中国科 技史”的代名词。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博士站在世界科学史、比 较科学史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研 究中国科技史,把中国科学文明置于 世界史中应有的地位,从而纠正了西 方过去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各种错误看 法、误解和严重低估。 李约瑟认为,近代以前,中国一 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 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 300项,其中中国170项。
绪
论
一、什么是自然科学?
二、什么是自然科学史?
三、自然科学史包括哪些内容? 四、为什么要学习自然科学史?
自然科学
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现象,其状态、属性 、类型及运动变化规律。 自然界:无机自然界、有机自然界(包括人的生物 属性) 研究领域: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 学、生物学、现代科学技术(材料、能源、信息、 环境、空间、海洋……) 两大传统:数学传统:天文学、力学、几何光学 实验传统:化学、电学、磁学、热学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
知识面:借鉴历史、开阔眼界
知识结构:深化科学认识和提高科学素养
能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思考力: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深化理解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关系
《自然科学史》课程目标
好奇心:“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怀疑心: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四假相:种族、洞穴、市场、剧场 探索心:观察、实验、判断、推理 包容心:事物&现象—旧/新,理解的/不理解 中正心:理性/经验,灵感/推理,怀疑/信念
自然科学史(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史:自然、科学、历史 历史:人对某种历程的记录。 自然科学的历程: 内在历程: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 外在历程: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宗教等) 编史法:实证主义编年史-萨顿 《科学史导论》
思想史/观念史-柯瓦雷《伽利略研究》 社会史(外史)-黙顿-科学社会学 -贝尔纳-科学学 国际最权威的科学史杂志《爱雪斯》(Isis)
《自然科学史》
本课程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
—— 综合素质
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门课? —— 知 情 意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数 : 2 上课形式:多媒体、影像资料、讨论 出勤率 :随机检查 考核方式:平时:20%(讨论、作业、出勤)
期末:80%(考试、论文)
,2010
杨水旸:《简明科学技术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谢名春:《科学技术及其思想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
思考:
自然
是什么
?
科学 历史
是什么
? ?
是什么
如何看待科学?
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 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 危。虽有科技带来物质之充足,仍难满人 欲之巨壑,各派皆为私利而竞相奔走,人 人皆被牵入滚滚洪流,此星球之一草一木 万物生灵涂炭之期不远矣。虽有智者、勇 者愿做中流之砥柱,却犹如闹市之人语, 瀑下之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