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0378

合集下载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专题1.2-食物的消化-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专题1.2-食物的消化-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学习目标】【教材连线•开卷有益】知识一食物消化的概念和类型1. 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

2.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化学消化(如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知识点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 消化腺:4. 小肠的主要功能: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微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知识点三食物的消化过程1. 食物的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部位:【预习小测•大有裨益】1. 下列消化道的各部分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是()A. 口腔B. 大肠C. 胃D. 小肠【答案】D【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區咽、丽胃、小脉大豚肛门等器官, 消化腺有位于消化道內的小消化腺和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组成,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淞直接或通过导管滾入■消化道裁与竄韧的消仙该题要从部瞬化道中含有的消优液厅面考虑解答总因此,口腔中含有的消化液罡唾港腺分泌的唾况胃里只有胃腺分泌的胃瀛小肠里有aa分泌的肠泓分泌的腥港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决入小肠.其它消化道內如犬肠没有消化浪因此消化道的不同昔姙含消化液的种类最梦的杲小肠Q故选D。

2. 在消化道中,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能把脂肪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是()A. 胃腺B. 肝脏C. 胰腺和肠腺D. 唾液腺【答案】C【解析】胃腺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A错误;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B错误;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胰液和肠液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错误。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教案3(重点资料).doc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教案3(重点资料).doc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教材分析
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是《食物的消化》一节的核心知识,且课本中提到很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名词,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所以新的信息量较大,是学生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可利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析
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通过本节的教学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明白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

设计理念
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学生自学、讨论等手段,是学生很好的掌握此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说明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的原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从图中读取所需信息,并加以总结。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酶的发现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望,从小树立勇于攀登、勇于拚搏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酶片、鸡蛋、研钵、烧杯、试管等;人体消化系统挂图;胃的解剖图;食物在胃肠中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蛋白质在胃里的初步消化flash 动画,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的flash动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食物在口腔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午的学习和活动,晚上又饿
肠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由此大家想一想我们平
学生自学并回答(肝脏分泌胆下可通过“试试看”亲自动
小时,所以要一日三餐
学生阅读自学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七年级】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导学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导学案新版冀教版

【关键字】七年级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食物在口腔内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2.尝试进行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淀粉的实验。

【预习导学】知识点一:探究实验1.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原理:淀粉遇变;麦芽糖遇碘。

实验方案:试管1(2ml清水)/试管2(2ml唾液)+馒头碎屑→℃水浴10分钟→冷却→滴加实验结果:试管1内,试管2内。

实验结论:。

2.探究牙齿和舌头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方案:试管1(馒头块)/试管2(馒头渣)+唾液2 mL→水浴10分钟→冷却→滴加碘液(将1号试管内馒头块搅碎后继续观察)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馒头块遇碘,搅碎的大部分变蓝; 2号试管内馒头渣遇碘。

实验结论: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

知识点二:消化类型1.概念:食物在里被分解的过程。

2.分类: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知识点三:牙齿1.构成:牙齿由、和三部分构成。

2.保护:如果口腔不洁,容易导致。

我们应按时,少吃,睡前不吃食等,也不要用牙齿咬过的东西,以保护牙齿。

【合作探究】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的温水为试管保温?2.馒头在口腔的消化过程中,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如何简单的区分?参照答案:知识点一:探究实验1.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实验方案:试管1(2ml清水)/试管2(2ml唾液)+等量馒头碎屑→37℃水浴10分钟→冷却→滴加碘液实验结果:试管1内变蓝色,试管2内不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探究牙齿和舌头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方案:试管1(馒头块)/试管2(馒头渣)+唾液2 mL→水浴10分钟→冷却→滴加碘液(将1号试管内馒头块搅碎后继续观察)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馒头块遇碘有部分变成蓝色,搅碎的大部分变蓝; 2号试管内馒头渣遇碘大部分变蓝色。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食物的消化

2024年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1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第1课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时目标1.阐述消化的概念及形式,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学习难点: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过程。

课时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吃馒头时大口、快吃和细嚼慢咽的区别,发现吃馒头时细嚼慢咽会有甜味。

提出问题: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这种变化?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分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口腔中哪些结构或物质参与了消化过程,分析可知唾液、牙齿和舌都参与了馒头的消化过程;然后,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三种因素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师生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先探究唾液的作用,再探究牙齿和舌的作用。

在设计实验时,要提醒学生遵循设计实验的4个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防止偶然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在设计实验时,还要提醒学生思考,如何尽量地还原口腔中的环境,如怎样控制温度为37度、如何模拟牙齿的作用等。

设计意图: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并完成实验模拟口腔中的消化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馒头中的淀粉被消化(淀粉被消化后,滴加碘液不变蓝),深入地理解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出问题: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和牙齿、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一样吗?教师组织学生结合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阅读课本,理解消化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消化方式,并结合理解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理解消化的概念和两种不同的消化方式。

牙齿和舌的作用只是将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让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这种消化过程属于物理消化;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结构更简单的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还可以继续分解为结构最简单的葡萄糖,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属于化学消化。

七年级生物下册二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教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二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教案冀教版
C.脂肪、水、无机盐D.糖类、水、无机盐
7.列营养物质中,能够被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
A.酒精B.氨基酸C.脂肪酸D.水
8“便秘”能够体现出消化道的哪一功能( )
A.胃具有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的功能 B.大肠具有合成和吸收某些维生素的功能
C.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大肠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9、小刚在晚餐中吃进下列营养物质,它们在小刚的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10、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分泌胆汁的是。
(2)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
(3)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4)消化液分泌后流入小肠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是______________
二、仔细阅读“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理解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不同。
三、阅读知识链,结合探究竟,说明小肠作为主要的吸收器官,它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结构?
四、阅读课本第20页“实际用”,了解以下内容:
1、吃得多却不容易胖的原因。
2、便秘的形成及预防。
【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收获。
【课堂检测】
1、在消化过程中,食物中的通过进入__________的过程。
7、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8、对蛋白质的消化起作用的一组消化液是( )。
A.唾液和胃液B.胆汁和胰液 C.肠液和胆汁 D.胃液和胰液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_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课件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_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课件

这粒苹果种子在梁同学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
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
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
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
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
研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
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梁同学上厕所时,
一起离开了梁同学。请你帮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1)它哪里遇到象轧钢机似的怪物? 口腔
(2)它在哪里遇到“酸雨”

(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为什么许多物
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小肠 因为它们被吸收了
(4)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大肠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扎 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肉块放 入一个小巧的金属笼子内,然后让鹰 把小笼子吞下去。他认为这样处理后, 肉块就不会因受到胃的摩擦而消失。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 肉块却消失了。
想一想,根据他的实验,你可以做出什么推测?
2、胃:
1)形状: 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
课堂练习
4、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
置于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
消化液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组?
(C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唾液、胃液、血液
5、人体内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B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 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蛋白质
胃液、胰液 肠液
氨基酸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课程教学设计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1.2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章合理饮食平衡营养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一、教材分析: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选自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共包括两大部分,即《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引出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消化的定义。

2.知道消化的两种方式,并能对不同的消化进行判断。

3.概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唾液、牙齿、舌的作用)。

4.能够写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的反应公式。

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提高探究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提升科学实验素养。

2.通过“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实验,提升观察、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养成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细嚼慢咽、不吃水泡饭、爱护牙齿),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的生活。

教学重点:概述食物在口腔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唾液在馒头消化中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试管架、小试管2(标注唾液和清水)、棉签、100ml小烧杯、温度传感器、250ml 烧杯(盛50度热水)、稀碘液、淀粉糊
教师备:40度温水水瓶
2.教师演示实验
恒温水浴锅、大烧杯、大试管(标注1号和2号)、试管架、纸杯(盛放唾液)、稀碘液、0.8cm见方馒头块两个。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教学设计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教学设计
4.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讨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保护口腔健康,提高食物消化效率。”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心,尤其对食物消化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具有浓厚兴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的组成和营养素的分类,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他们对消化系统的了解尚浅,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及其作用机理认识不足。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身边同学保护口腔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如刷牙频率、使用牙线的习惯等,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建议。
4.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改善饮食习惯,提高食物消化效率。请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建议书,内容包括合理搭配膳食、细嚼慢咽等。
5.家庭实验: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观察口腔消化的实验。选择一种易消化的食物,如土豆泥,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内观察其在口腔中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原因。
4.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5.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2)新课内容:
-介绍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最新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人体对食物 的消化
人体只能吸收溶于水的营养物质!
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不溶于水、分子 大、结构复杂)
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可溶于水、分 子小、结构简单)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口腔中的消化器官:牙齿、舌、唾液腺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为什么我们细嚼饭粒或馒头时会 觉得有甜味?
探究:淀粉酶的作用
10分钟后 馒头渣 +唾液 馒头渣+水 试管 A B 加入物质 馒头渣+ 2ml唾液 馒头渣+ 2ml水 37 ℃水浴 温度 37℃ 37℃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淀粉被消化分解 分 别 滴 加 碘 液
不变蓝
变蓝
淀粉不能被消化分解
探究:淀粉酶的作用
10分钟后 馒头块 +唾液 馒头渣+唾液 试管 A B 加入物质 馒头块+ 2ml唾液 馒头渣+ 2ml唾液 37 ℃水浴 温度 37℃ 37℃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少量淀粉被消化分解 分 别 滴 加 碘 液
深蓝色
不变蓝
大量淀粉被消化分解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舌——
搅拌
舌是由肌肉组成的,起感受味觉和搅拌作 用,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
牙齿— 咀嚼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 1、牙齿的咀嚼 2、舌的搅拌
化学性消化: 部分淀粉 唾液淀粉酶 磨碎食物,使食 物与唾液混合。
麦芽糖


•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 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 甜味。 •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冀教版7下生物 1.2食物的消化 教案设计

冀教版7下生物 1.2食物的消化 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完成实验走进生活设计过程完整,设计严谨,体现了实验的对照性和单一变量原则。

教师汇总学生实验设计方案:再次明确小组分工,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5min中静置的时间里预测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牙齿在口腔消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很多青少年不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形式了龋齿。

那龋齿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龋齿呢?完成实验。

加唾液不变蓝加清水的变蓝馒头块部分变蓝不搅拌的部分变蓝同学依据课前查阅资料交流。

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积极动手,亲自完成实验,在实验现象中找结论,从而更加明白口腔中消化的过程。

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课堂小结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经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化学消化)牙齿咀嚼作用:将食物由大变小。

(物理消化)舌的搅拌作用:使反应更加充分。

(物理消化)在生活和学习节奏都很快的今天,吃饭时的“细嚼慢咽”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

俗话说“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在饮食上,请慢下来吧!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阿华吃饭时,发现米饭在口腔里咀嚼片刻后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A.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C.蛋白质被初步分解 D.脂肪被初步分解2.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 A B C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试管中的加入物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⑴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与A号试管形成__________。

⑵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第一课时教案(新版)冀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组织不够有序:课堂讨论有时过于自由,导致教学进度无法按计划进行。
2.评价方式单一:过多的依赖测试,未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学生参与度不够:部分学生对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组织管理:教师应更好地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和方向,确保教学进度符合计划。
食物消化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为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健康生活。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食物消化过程的图片和实验,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验证假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能力层面,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然而,他们的分析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
在素质方面,学生可能对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难以坚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食物消化过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食物消化实验,如观察蔬菜和水果的消化过程。
2.拓展要求:
-学生应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食物消化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20
三、营养物质的利用
大部分 分解供能 • 葡萄糖
多余部分 贮存备用 • 氨基酸 合成 蛋白质
• 甘油、脂肪酸 合成
脂肪
精选课件
21
四、实际用
测试站
1. 肠炎病人为什么消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便秘是怎样引起的?如何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步骤: 1 制备淀粉浆糊:取一克淀粉放在大烧杯里,加清水100毫升, 调和均匀,置三角架上,搅拌煮沸,制成淀粉糊,冷却后待用。 2 取唾液:将口漱干净,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下方, 约三分钟,将下唇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浆糊注入试管:取两个试管,编为1号2号,各注入2毫升浆糊。 4 向1、2号试管内分别滴入清水和唾液:向1号试管里滴入已经 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振荡两个试管。 5 将两个试管放在37℃水中恒温:同时将两个试管放在盛有 37℃左右温水的烧杯里,约十分钟后取出冷却 6 加碘液:向冷却的两个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碘液。观察现象。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1 小肠很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 小肠内表面具有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3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壁都 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精选课件
19
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小肠
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3. 喝酒为什么伤胃?
_酒__精__主__要_在__胃__内__被__吸_收______________
精选课件
22
食物的消化
精选课件
1
1 认识消

化系统的 各个器官


2 了解

消化系统
的组成
精选课件
2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食道
消化道


小肠
大肠
化 肛门
系 唾液腺

胃腺
消化腺
小肠腺 胰腺
肝脏
精选课件
3
食物的历程:
精选课件
4

小肠 大肠
肛门
口:咀嚼(磨碎)食物和初步消 化食物(淀粉)

咽:是食物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麦芽糖
精选课件
8
位于左上腹部,是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 部分,囊状。
胃壁粘膜内有胃腺, 能分泌胃液。胃液 中有蛋白酶能将蛋 白质进行初步的消 化。
精选课件
9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最主要 的消化器官。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 —肠液、胰液、胆汁。肠液和胰液里含 有能消化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 等的多种消化酶。胆汁不含消化酶,但 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
精选课件
10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项 目 淀粉
最初消化
器官
口腔
蛋白质 脂 肪
胃 小肠
最终分解 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和 脂肪酸
精选课件
11
1 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 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参照小辞典 和提示,分小组自行设计实验。别忘记设计 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
食道:食物进入胃的通道
食道
胃:磨碎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蛋
胃 白质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能吸 收少量水分
肛门:排便的出口
精选课件
5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
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
消 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的消化方式。

方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消 式 化液中各种消化酶,分别将蛋白质,脂肪和
淀粉等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使之变
成结构简单能够被吸收的物质的消化方式。
精选课件
6
• 口腔里有 哪些器官 ?
• 对食物有
什么样的
消化作用

精选课件
7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化学性消化:
唾液淀粉酶
淀粉
4 完成实验:根据设计,选取实验材料,完成实 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
5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 交流汇报:各小组出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的实 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精选课件
12
实验名称: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作用 材料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碘液,干淀粉,清水,三角架。
• 慢性肠胃病的人总是很廋 • 没有被肠胃病的人吃的不多,却容易胖
精选课件
15
吸收:在消化的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 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大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预期结果:1号试管里的浆糊变成蓝色精选,课件2号没有变成蓝色。13
通过实验说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所 起的作用。
1. 唾液2mL+馒头块 2. 唾液2mL+馒头渣
↓ ↓
37℃水浴10min
37℃水浴10min


冷却
冷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搅碎
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精选课件
14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