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

合集下载

传染病

传染病

名解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3、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重点在于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

4、感染:是指病原体以一定方式或途径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5、传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个体到另一个宿主个体的感染。

6、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7、病原体8、传染性9、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常年发病情况或常年一般发病率水平。

10、爆发: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期内突然出现许多同一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

11、流行:当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是称为流行。

12:、大流行:当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或洲境时称为大流行。

13、染后免疫: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14、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汗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15、伤寒:是指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16、伤寒细胞:吞噬了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以及组织碎屑的巨噬细胞。

17、波状热:发生于布鲁菌病,发热2~3周后,间歇数天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多次,故布鲁菌病又曾称波状热。

18、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19、*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急性发作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发病日期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而有慢性肝炎临床表现。

20、流行性感冒(流感):有流感病毒引起的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 1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 2感染(infection) 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3. 3共生状态(commensalism)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达到互相适应、互相不损害对方的状态。

4. 4机会性感染(oportunistic infection) 某些因素导致共生状态被打破,共生状态的微生物或自然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5.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引起相互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其表现亦不一样,称为感染谱。

6. 首发感染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7. 重复感染机体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8. 混合感染机体同时被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9. 重叠感染机体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10. 继发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11. 感染结果:病原体被清除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把病原体清除出体外。

1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犯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午任何症状、体症,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意义扩大免疫人群1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14.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特点无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是重要的传染源。

a带毒带菌带虫 b急性慢性恢复期健康携带15. 潜伏性感染(latant state)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寄生在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仅能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能将其清除时,病原体长期潜伏,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动物疫病防治》精编复习题(答案)——第一章动物疫病的传染与流行

《动物疫病防治》精编复习题(答案)——第一章动物疫病的传染与流行

《动物疫病防治》精编复习题(答案)第一章动物疫病的传染与流行一、名词解释感染疫病传染病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转归期疫源地自然疫源地地方流行性爆发季节性二、填空1、动物疫病通常具有一定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和。

2、动物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为、和。

3、感染的类型按照病原来源分有和,病原种类分有和,和,按照临床症状表现分有和,按照病程的长短分有、、和。

4、全身感染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和。

5、持续性感染包括、、和。

6、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

7、疫病的流行形式有、、、、。

三、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一类疫病指的是()。

A. 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B. 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C. 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2、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中,()所指的范围最大。

A. 疫点B. 疫区C. 受威胁地区3、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任一环节则不能造成流行;接种疫苗是从()环节阻止传染病流行。

A.易感动物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传播媒介4、疫点、疫区、受危胁区和封锁令由()划定公布。

A.市畜牧兽医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省畜牧兽医行政部门 D.农业部5、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的长短,观察期一般为()。

A.一个月 B.3个月 C.半年 D.一年四、问答题1、动物疫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阐述动物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其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意义?3、什么是传染源?4、什么是传播途径?5、什么是易感动物?动物疫病的传染与流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感染:通常是指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

疫病:具有传播、扩散特点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疫病。

传染病: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传染病学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课程名称:传染病学学时:27(21/6)学时学分:1.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引起的,可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可单个发病,也可群体发病。

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一部分,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历史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人类造成很大灾害,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很多传染病和寄生得到控制。

但有些传染病仍然广泛存在,如传染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染病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传染病临床诊疗基本能力。

祖国医学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深入发掘和研究祖国医学无疑对中西医结合防止这些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热爱中医事业、巩固专业思想。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节传染病概论(2学时)掌握传染病的定义、特征、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概念;掌握传染病的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与隔离制度。

第二节流行性感冒(自学)掌握流感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验;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流行病学及预防。

重点掌握诊断依据和治疗。

第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学时)掌握本病的定义、不同类型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熟悉流脑的流行病学特点、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

重点掌握诊断依据、治疗与预防方法、与乙脑的鉴别诊断。

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自学)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常用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流行病学及预防。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示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示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确切地说是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以抵御入侵,并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

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

它的特征是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源,是重要的传染源。

5.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现生化方面的改变。

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6.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寄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19.弛张热: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7.显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的前提下,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特别是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理体征和症状,即临床病理表现,称之为显性感染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10.易感者:是指对某种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人或动物。

1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传染病定义名词解释

传染病定义名词解释

传染病定义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
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些
按病原体分类,有些按传播途径分类。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动物传播给另一个人或动物的疾病。

病原体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例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
食物和水传播以及昆虫传播等。

传染病的流行通常需要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携带病原体并能够将其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
容易感染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等。

如果出现传染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传
播。

培训知识

培训知识

2014年6月院感知识学习主讲人:董自艳时间:2014.6.18 11:00地点:消毒供应室办公室传染病基本知识1、传染病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在人群中传播,常常会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般来说凡具有病原体且具有传播可能的疾病均可称为传染病,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染病是指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此为狭义的传染病)。

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又称为寄生虫病。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2、传染病分类传染病的分类有许多方法,其种类十分复杂。

为了方便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其暴发、流行和危害程度及预防控制措施的不同,将较重的传染病实行法定管理,并将其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共26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包括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

共11种。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讲,传染病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有一定的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

第一章总论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infection)。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

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是指机体被病原侵袭后,仅出现轻微病理损害,而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测方能发现的一种感染过程,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登革热、乙型肝炎等均有大量隐性感染的存在。

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免疫功能的改变,致使病原体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出现传染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则为传染病发作。

4、潜在性感染(lateneinfection)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机活跃增殖引起发病。

疟疾、结核有此等表现。

麻疹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5、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infection)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

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

传染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传染病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有以下特点:1. 传染性:可通过接触、飞沫、空气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2. 流行性:可引起暴发或持续流行,病例数在一定时期内增加。

3. 防控重要性:传染病可导致大规模的感染和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二、病原微生物1. 细菌:如结核杆菌、沙门菌、百日咳杆菌等。

2. 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3.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

4. 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包虫等。

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包括密切接触、性接触等。

2. 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的飞沫携带病原微生物,并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3. 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给他人。

4. 水源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水源(如饮用水、游泳池)传播给人。

5. 食物传播: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污染的食物中,通过食入传播给人。

6. 虫媒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虫子(如蚊子、苍蝇)叮咬传播给人。

四、流行病学参数1. 发病率:某一时期内特定人群的新发病例数。

2. 患病率:某一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患病者的比例。

3. 病死率:某一时期内某一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患病人数的比例。

4. 遗传率:某一疾病在某一族群中存在的可能性。

5. 病源携带者率:指无症状感染者或潜伏期感染者在特定人群中的比例。

6. 传染系数:传染病的传染能力,反映了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潜力。

五、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 疫苗接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主动免疫,降低发病率。

2. 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源等。

3. 环境卫生措施:加强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垃圾处理等,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病例的早期发现与隔离:对于已感染者进行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传染病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感染者,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采取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源(病原体和感染者)而导致疾病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疟疾、肺结核、艾滋病等。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一)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疾病。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释放出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或气溶胶,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或气溶胶后就可能感染病原体。

如流感、麻疹等疾病。

(二)食物和水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是指通过食用或饮用被感染的食物或水而导致感染疾病。

病原体可以通过食物、水源被污染或食物的处理不当而传播给人体。

如霍乱、肠道炎症等疾病。

(三)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或间接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物体、表面而导致感染疾病。

如果感染者受到感染源或被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或皮肤接触后,病原体进入其体内就可能导致感染。

如HIV/AIDS的传播。

(四)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指传染病从母亲传播给胎儿、新生儿或婴儿的过程。

这种传播方式发生在孕期、分娩过程中或通过母乳喂养。

如梅毒、病毒性肝炎等。

(五)生物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是指通过昆虫、螨虫、跳蚤等生物传播疾病。

这些生物可以作为病原体的携带者,咬嗒或叮咬宿主时将病原体传播给宿主。

如登革热、疟疾等。

(六)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指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

主要包括输血、注射药物、共用注射器等途径。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等。

2.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等。

3. 加强免疫力:接种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内科护理学传染病

内科护理学传染病
定义: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 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 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流行过程。
名解
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或环节: 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时,应采取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包括鼠疫、 霍乱;乙类:26种,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 10种,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二、切断传播途径
选择
1.消毒
2.灭菌
3.隔离
三、保护易感人群
1.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 2.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3.药物预防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病原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人体 并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称为( C )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病原携带状态
D.潜伏性感染
2.以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肝炎类型( A )
A.甲型、戊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3.对某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确定医学观察期的依据是( A )
名解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对入侵的各种病原体以及其他 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又称先天性免疫或自然免疫。
(1)天然屏障 (2)吞噬作用 (3)体液因子 特异性免疫(主动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可排出体外, 不出现临床表现。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可传播性疾病,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与生存,其外部环境中大约有500多种微生物可引起人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

人的一生中经常与各种微生物接触,但很少发生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有一套完整的防御和抵抗致病微生物人侵、致病的保护性系统。

因此传染病的发生与否,还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体质好、抵抗力强的人就不容易受感染。

传染病的病原体又叫病原微生物。

主要有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真菌、原虫、蠕虫等。

可归纳为一毒、二虫、三菌、四体。

最常见的传染病大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①流行性:传染病可在一定时期内迅速传播,涉及面广,发病率高,造成区域性流行。

②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在相对某些季节发病率高或只在固定季节发生。

如流脑脊髓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发病。

③地方性: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文化、卫生状况等影响,限在某些地区内发生,称为地方性污染病。

如血吸虫病在长江以南多水地域较为常见。

④周期性:某些人数年前得传染病,数年后当免疫力低下、消失或病体变异后再度发生,就成为周期性发病。

常见的传染途径有以下几种:①呼吸道感染:细菌通过灰尘或飞沫进人人的口腔、鼻咽、气管、文气管、肺部等,从而引起呼吸系统传染病。

如肺结核,就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人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抵抗力降低时才引起肺结核。

②消化道感染:病菌可通过污染的手、食物、器具、水源等,经口从消化道感染。

如细菌性痢疾就是进食不洁的细菌污染食物后,引起的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的肠道传染病。

③经皮肤粘膜感染。

④经产道感染:如淋病,患本病的孕妇可使新生儿出生时经产遭受到感染。

⑤经皮肤及血型感染:如狂犬病病毒通过咬破的伤口进人人体,脑炎病毒通过昆典叮咬、乙肝病毒通过输血或注射等途径感染人体。

⑥经眼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如疤疹病毒、腺病毒等经毛巾、面盆、澡盆、污染的水等感染人体。

卫生法律法规: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

卫生法律法规: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

卫生法律法规: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传染病的概念及分类是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章节里的基础内容。

其中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更是卫生法规的重点,也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

本文就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进行总结概括。

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其中,由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都具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才是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需要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2. 传染病的分类及种类根据传染病病种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参照国际统一分类标准,我国将列为法定管理的37种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

(1)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年新加)上述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乙类传染病的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急诊科(专业知识)1

急诊科(专业知识)1

急诊科(专业知识)12、人际关系答: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彼此为寻求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及排斥的关系。

4、分级护理答: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8、压疮答: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2、交叉感染答: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来自于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

13、无菌技术答: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4、过敏反应答: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再次进入机体,在体内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28、临终关怀答: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照料,其目的在于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和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

31、健康答: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4、沟通答: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原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

35、护理程序答: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36、医源性损伤答:无论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还是心理性损伤,如果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当、失误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为医源性损伤。

51、传染源答: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52、传播途径答: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胞及其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看,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血压,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综合征。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著,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

心律失常: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形成或冲动传导异常均能使心脏活动规律发生紊乱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或早搏,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以控制心脏收缩。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是由于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期前收缩形成,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扑动或颤动:当自发性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范围时。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心房与心室之间传导出现缓慢或不同程度的阻滞。

传染病复习重点梳理

传染病复习重点梳理

素材归纳不易,仅供学习参考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也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所引起,较传染病不同点在于感染性疾病所指的范围更广,且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一、感染的概念: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的过程。

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该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受凉、劳累、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

即:传染过程的三因素(≠是否致病):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一)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液对少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清除作用),亦可由事先存在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分主动免疫(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和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二)隐性感染(cover infection):有称亚临床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最常见的表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科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人体内,称为无症状携带者,如伤寒杆菌、乙肝病毒感染等。

(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最易识别。

只占全部感染者的小部分,但少数传染病中(麻疹水痘)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

传染病学名解和填空

传染病学名解和填空

传染病学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自然疫源性疾病:指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3.隔离期:是指根据传染病传染期来决定的隔离患者的一段时间。

4.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5.Danes颗粒:即完整的HBV颗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6.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导致的传染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

7.易感者: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8.HFRS:即肾综合症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休克、肾损伤。

9.复发:是指感染已进入恢复期,发热等主要症状已消失,但由于病原体在体内再度繁殖而使发热等主要症状再度出现。

10.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次出现,称为再燃。

11.窗口期(乙肝、艾滋病):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

二.填空题1.病毒性肝炎从病原学上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型;从临床表现上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五型;可导致慢性肝炎的病毒有HBV、HCV、HDV;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是HAV、HEV;乙、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注射途径、性传播、围生期传播等;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分为轻、中、重三度。

2.HFRS的“三大主征”指的是发热及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即外渗征、肾功能损害;五期经过指的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红”征指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三痛”征指头痛、腰痛、眼眶痛;其主要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等;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移行期、少尿期和多尿期三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其重点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infection)。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

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是指机体被病原侵袭后,仅出现轻微病理损害,而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检测方能发现的一种感染过程,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登革热、乙型肝炎等均有大量隐性感染的存在。

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因免疫功能的改变,致使病原体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机体出现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出现传染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则为传染病发作。

4、潜在性感染(lateneinfection)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机活跃增殖引起发病。

疟疾、结核有此等表现。

麻疹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5、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infection)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

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

病原携带有两种状态,一是无症状携带,即客观上不易察觉的有或无轻微临床表现的携带状态;二是恢复期携带,亦称病后携带,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症理损伤得到修复,而病原体仍暂时或持续寄生于体内。

由于携带者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具有传染性的重要传染源。

三、病原体的致病性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它的致病作用表现如下几方面。

1、侵袭力病原体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病原体在体内的扩散通过三种形式。

直接扩散:病原由原入侵部位直接向近处或远处组织细胞扩散。

血流扩散:大部分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通过血液扩散,脊髓灰质炎病毒先进入血流再经外周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通过吸附在白细胞或细胞内扩散;淋巴管扩散: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借助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再由淋巴结进入血流,扩散于各组织细胞。

绝大部分病原体通过此种形式。

2、病原体的毒力病原体产生内外两种毒素,通过毒素产生杀伤作用。

外毒素包括神经毒如破伤风毒素、肉毒素;细胞毒素如白喉毒素;肠毒素如霍乱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内毒素是菌体裂解后产生的脂多糖中类脂A,可致机体发热反应,中毒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有的通过细菌的酶如金葡球浆凝固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产气荚膜杆菌的胶原酶等起作用;有的通过荚膜阻止吞噬细胞的吞噬;有的通过菌毛粘附宿主组织。

3、病原体的数量病原体入侵和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

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4、病原体的变异性病原性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当外环境改变影响遗传信息时,引起一系列代谢上的变化,其结构形态,生理特性均发生改变。

四、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过识别和排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达到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

传染过程中,人体的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两种。

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

(1)天然屏障包括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作用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及血管内皮有固定的吞噬细胞谓之巨噬细胞;在血液中游动的细胞名为单核细胞,以及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均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包括趋化、吞入、调理、杀灭等过程。

结核杆菌、布氏杆菌、伤寒杆菌等被吞入后可不被杀灭,可在细胞内存活和繁殖。

(3)体液因子血液、各种分泌液与组织液含有补体、溶菌酶、备解素、干扰素等杀伤物质。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重复感染,不能遗传。

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1)细胞免疫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并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

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分为五类。

①Ig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特性,对毒性产物起中和、沉淀、补体结合作用,临床上所用丙种球蛋白即为IgG。

②IgM 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标志,揭示新近感染或持续感染,具有调理、杀菌、凝集作用。

③IgA有两型即分泌与血清型。

分泌型IgA存在于鼻、支气管分泌物、唾液、胃肠液及初乳中。

其作用是将病原体粘附于粘膜表面,阻止扩散。

血清型IgA,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④IgE是出现最晚的免疫球蛋白,可致敏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组织胺。

寄生虫感染,血清IgE含量增高。

⑤IgD其免疫功能不清。

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

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3)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传染门户的疾病。

(2)水与食物苍蝇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传染门户的疾病。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3)吸血节肢动物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3、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

大部分虫媒传杂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严格的地区和季节性。

与水网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丛生适宜于储存宿主,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的生存繁衍、活动有关。

寒冷季节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

2、社会因素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密切相关。

生活水平低工作与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无疑增加感染的机会,亦是构成传染病流行的条件之一。

我国解放以来消灭与杜绝了烈性传染病与在部分寄生虫病的流行,并使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降低,显然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息息相关。

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茨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

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

3、有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4、有感染后免疫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二)临床特点1、临床分期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

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

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

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

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

(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

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高峰。

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

(4)恢复期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

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

(5)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

伤寒最为常见。

(6)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

见于伤寒。

2、特殊临床表现(1)发热及热型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