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在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势”在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魏晓
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原始社会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是反映人的本能和天性的产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而逐渐地忽略了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也就是对音乐情感的感性体验。奥尔夫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通过借鉴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创造了音乐、语言、动作互融互补的全新音乐教学法,为世界的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声势在奥尔夫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体态律动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从而为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声势;体态律动;奥尔夫;音乐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8-0020-02
20世纪20年代,欧洲新思潮涌动,人本学兴起,哲学和心理学取得了大量、全新的研究成果。人们的关注点也开始聚焦在“以人为本”的问题研究上,“回归自然”这样一个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也在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和艺术发展,在艺术领域,有关人体、体操、舞蹈艺术等艺术学科都在探寻着自己的发展之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中的“体态律动”就是在当时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并且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当时的奥尔夫以极大的启发和灵感,他开始并且大力探索“动作与音乐教育之间互融互补”的全新音乐形式,由此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节奏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律动”。
一、体态律动教学内容、方法的应用研究
奥尔夫教学中的体态律动其实就是由音乐伴奏结合身体动作本能地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节奏感的教学。
奥尔夫体态律动中的教学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包括声势、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加上身体的造型动作,再配合游戏、形体表演、舞蹈结合起来,将这些要素很好地融合、整合,形成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声势,是指用身体作为打击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发出音响的音乐手段。它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宣泄情绪最原始、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例如包括用拍手、跺脚来表达情感;音乐会结束时人们有节奏地拍掌以表达他们热烈激动的情绪,这些都是借助身体的声势完成的。声势包括了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四项基本内容。接下来本文将对声势在奥尔夫体态律动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拍手:要求两肩与两臂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双手在胸腰前拍手,一手平放,一手进行拍打。拍手还包括拍掌背、手背对手背,甚至指尖对指尖等多种拍打方式,这其实也是探索和开发声势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手段。在拍打的过程中,要注意音量和音色的特点,拍手所发出的音响一般明亮、清脆,在声势合奏中,适宜拍节奏性强、鲜明、较复杂的节奏声部。
跺脚:分为站姿与坐姿两类。一般是脚掌跺地,左右脚使用均可。特殊用法是脚跟或前脚掌着地,用脚画弧线、圆线等。坐的时候身体背部应保持笔直状,跺脚时脚掌应略提起。站姿从腿根部起做动作,左右脚可以轮流做原地踏步动作,但要注意不要过分用力跺脚跟,以免造成脚部损伤。跺脚也有音量和音色上的变化,区分得越细微越好。跺脚所发出的音响比较低沉,在合奏中适宜担任节拍重音声部,但要注意跺脚的节奏不宜过密和复杂。
拍腿:律动过程当中,双手应自然置于大腿靠膝部前,双臂呈自然放松状态,用双手拍打。也可以使用单手拍腿,这在四种声势动作里面是难度最小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拍腿可拍打出更为丰富的节奏织体,适用于做二声部的练习,这是其成为学习打击乐、音条琴和键盘乐前最佳的准备练习。这种训练方法除有利于节奏感的培养外,对左右手的协调和放松均是很好地预备训练。
捻指:捻指是通过中指和拇指相捻发出声响,这在儿童里面较难做到。捻指可以用不同的姿势和高度来做,在四种声势训练中极少单独训练,多为和其他声势一起训练。捻指所发出的音量较小,有时也可以发出尖锐明亮的声响。一般不宜用在重拍、复杂和速度快的节奏中。
在奥尔夫体态律动中,除了以上所讲到的四种基本声势外,现如今已发展创新出了更多的声势形式,例如可以从头、脸到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拍打从而获得丰富的节奏和音色变化。美国一位音乐教师从踢踏舞及拉美音乐舞蹈里面获得启发,他所表演的声势全身都充满了音乐,声势被运用得出神入化,也大大丰富了声势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力。对于儿童来说,奥尔夫体态律动当中的声势教学可以从智力和行为方式上充分地发掘儿童的潜力,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得到更大、更充分的锻炼。我国本土化的奥尔夫体态律动应当从我国民族民间歌舞当中充分地汲取营养,然后经过选择性地筛选再搬到课堂上,使孩子在游戏当中感受和收获民族音乐文化,使音乐课堂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声势”在体态律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节奏训练:开始和停止的反应练习,应当由教师进行示范。例如手掌向上表示开始,手掌向下或者双手背到后面表示停止。这种示范动作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开始就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反应习惯,应当提醒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注意教师的提示。
2.节奏模仿:首先由教师拍打出一个节奏型,让学生进行模仿。一般来说,节奏训练是从半拍、一拍子、两拍子、四拍子里面进行有选择和针对性地训练。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从一拍子
入手,因为一拍的休止符在实际的听和奏中是很自然的,有利于儿童听辨,带有一拍休止符的节奏型不但可以克服节奏的呆板,丰富学生的节奏感,还可以起到调节学生紧张情绪的作用;之后可以通过半拍即“跑”的节奏感觉慢慢加入进来,让学生进行区分和感受;最后可以加入四拍和八拍的节奏型,其难度较之前要大一些,可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反复加强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主地去挖掘更多更好的节奏型来进行训练。可以通过在歌曲、器乐曲或者经典的音乐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节奏型提炼出来,先进行节奏模仿训练,再学习乐曲,把节奏训练和音乐课堂有机地联系起来。
3.节奏接龙、卡农:利用声势进行节奏卡农教学是非常有趣和有效的方法
接尾法——教师先拍四拍,学生依照重复两拍,再即兴地拍两拍;教师继续往下拍,再换一个学生并作即兴地拍两拍,依次交替进行下去。这种节奏的接龙不仅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听辨力、听觉记忆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创作的能力,适用于教学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
接头法——教师先拍四拍,要求学生重复头两拍,接着再继续即兴拍后两拍,教师则一直拍四拍,每组换一个人接头,但每次开始的头两拍必须不能重复使用。
卡农法——教师先拍四拍,让学生接着模仿头四拍,教师连续拍下去,四拍一个节奏型,学生边模仿边继续进行下去。
兴接龙——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轮流接龙,到后面甚至可以加大难度。
节奏造句——教师可以出示若干个声势节奏型,把学生分为几组,各选择2至4个做一个自己的曲子,可以小组商量怎么排列好听,然后一起练习,再分组进行表演。
二对三的训练——二拍子对三拍子的节奏练习是传统教学中被认为是最难的节奏训练技巧,但通过奥尔夫声势节奏的训练就会相对容易得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口头念“一二三四五六”,左手拍腿在一、三、五号时各拍一下(即三拍子),右手拍腿进来,在一、四拍号时各拍一下,形成二对三复节奏的错位训练。
其实这种练习不是奥尔夫本人发明的,尤其是在这种难度较大的负节奏对位中,奥尔夫充分地利用了语言、声势律动、打击乐器等有效方法。可以看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从入门的基础教育着手,大量地在儿童身上进行尝试和运用,在追求音乐技术训练的同时使儿童的素质和技能技巧得到同步提升。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