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九)解析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九)

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

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这主要表明分封制

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

B.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A、B与材料表达的主要意思不符;C项不符合分封制;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D。

【答案】D

25.《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A.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解析】按照材料的意思秦“富厚”是在得蜀后,蜀有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即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秦“富厚”,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大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与民休息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26.西汉《二年律令•户津》规定“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且规定买卖土地要由基层官吏严格按照程序登记造册,并办理手续。这些规定说明西汉

A.对市场加强控制

B.承认私有产权的合法性

C.遏制了土地兼并

D.力图维护小农的稳定性

【解析】材料主要是西汉政府对土地产权的制度规定,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D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B

27.李贽在其《童心说》中说:“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其主要用意在于

A.批判封建道学的虚伪性

B.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

C.批判道家学说的欺骗性

D.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解析】“乃道学之口实……断断乎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表明李贽反对史官和臣子褒赞儒学,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

【答案】B

28.1939年11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出:“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冈村宁次意在强调

A.日军始终把国民党视为抗战的主要力量

B.此时国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

C.中共军队在抗战初期尚未进行积极抵抗

D.中国并没有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解析】依据材料中日军司令认为抵抗敌军的主要力量是“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可知,体现了国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故B项正确。A项中的始终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表述错误,应排除。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故选B。

【答案】B

29.《上海洋场竹枝词》称:“欲将生意扩充谋,任职人员选女流,自古招牌宜用活,尽将蜂蝶共追求。”这说明当时

A.男女平等深入人心

B.崇洋媚外渐成风尚

C.新旧观念出现冲突

D.儒家伦理遭到否定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女子受到一定的重视,并不能体现出男女之间的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充生意,没有说到崇洋媚外的风尚,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自古招牌已用火,可以看出,当时新事物对旧有观念构成冲击,要求旧事物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表现,要活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伦理道德,也和儒家思想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30.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

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内地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只能说明内地工业沿海工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出工业化速度的问题,故A项错误。内地工业产值没有超过50%,国民经济重心不在内地,故B项错误。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内地工业只占30%左右,而沿海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解析】材料中主要是讲政协的组成,可以按照级别来分,没有表述政协的参政议政的职能,和监督的职能,故A项错误。从代表们的意见发表的方式可以看出,有个人意见,也有团体意见,还有跨团体意见,这表明政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看出政协具有人大职能,也体现不出政协的人大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讲的政协的提案权的规定,没有说政协是否受到人民的监督和管理,故D项错误。

【答案】B

32.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这一规定

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保证了妇女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