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引言: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是充分展示其当代大学生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本次调查对某大学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 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发现约6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保障个人权益的法律工具;约3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认识一般,认为法律只是约束个人行为的工具;而约10%的大学生对法律意识没有明确的观念。

2.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时,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与法律有关的基本常识,如宪法、刑法、劳动法等;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在法律知识方面存在知之甚少或者几乎不了解的问题。

3. 大学生对法律运用的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只有约30%的大学生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约70%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和应对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

二、问题分析1. 法律教育薄弱现有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很多大学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相关法律教育,导致其对法律意识的了解不足,并且无法将法律知识有机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社会法治意识不强社会环境中缺乏对法律的普及宣传,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意识到身边事物中的法律规定和保护,导致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应对。

三、建议1. 加强法律教育高校应该加强法律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让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水平和法律知识储备。

2. 树立法治观念社会各个方面应当通过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对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了解法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培养其对法律问题的重视和警惕性。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引言: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和尊重程度。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有效问卷。

问卷涵盖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以及对法律问题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等。

然而,在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程序方面,大多数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较低。

这可能与大学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有关,也可能与大学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

2. 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的法律课程和法律宣传活动。

然而,仅仅依靠学校的法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还应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社会调研等,通过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3. 对法律问题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问题持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他们认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违法乱纪。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律问题持有漠视的态度,认为法律是权威的象征,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这种态度的存在,可能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法律意义的深入思考不足有关。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大学法律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对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增加法律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法律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程度。

2. 拓宽法律知识获取渠道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获取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7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育我们的科学讨论力量。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共享。

高校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论文篇1高校新生对法律的正义性普遍认同,但由于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不良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局限性等缘由,导致高校新生法律学问不足,法律观念仍旧模糊,法律实际运用力量欠缺,法律意识不强;针对此现状,应实行有力措施培育、提高高校新生法律意识:依据高校新生的思想特点培育高校生法律意识;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高校新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创设社会与校内良好大环境,提高同学的法律力量等。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值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爱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现如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已成为中国基本的治国方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中国建设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观点、学问、思想等的总和。

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国家法治的盼望,是体现法治国家水平的标准,同时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实现的重要条件。

当代高校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是中华民族腾飞的盼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学问水平的凹凸,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高校新生正处于从高中到高校生活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高校新生法律意识现状,实行有力措施培育、提高法律意识对于高校新生自身成长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分析当代高校新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高校本科一班级同学,在调查对象上从性别、专业等做了相关比例要求,34.97%来自城市,65.03%来自农村,具有肯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贵州高校同学的法律意识现状。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5篇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5篇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5篇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篇1在__不断与世界扩交流,全面建设农村的今天,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那么,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意识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急切想了解的问题,于是趁着暑假的机会,在我的家乡韶关市的几个乡镇展开了此次的社会调研。

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图现在,我国已进入了法制社会的时代,农村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到经济,还涉及到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用法律来调整。

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尽管每个地区各有差异,但也可致了解),意识也希望通过了解,能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的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地调查对象分别是韶关市犁市镇、长来镇、北乡镇在农村生活的居民,所被调查的人员概在1865岁之间,文化程度在小学至本科之间,无文盲。

所以,可以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以及回答我问时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调查的程序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和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不过仍是以调查问卷为主,问为辅的调查方法。

四、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__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

在爸爸的助下,这次的调查共发问卷60份,每个村各20份。

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60份全部回收,但有4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56份。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1、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a、该了解的都了解了12.8%b、不太了解65.3%c、不了解21.9%2、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a、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10%b、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18.3%c、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 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影响力。

因此,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何形成,如何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探讨其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们普遍认为法律意识具有保护自己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具体的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法律实践经验。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知识的缺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法律案例的关注程度较低。

尽管他们对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有所关注,但对于法律案件的关注度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他们缺乏对法律案例的正确理解和判断能力有关。

事实上,法律案例是加深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真实案例的处理结果,可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完善法律意识。

此外,调查还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法律盲点。

例如,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容易被雇主的不当行为侵害自己的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也缺乏了解。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大学生法律意识不足的表现,也是法律教育体系存在缺陷的反映。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法律教育的培养。

通过将法律课程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中,提供法律实务教学和案例分析,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判断能力。

其次,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开展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法律意识。

第三,加强社会宣传和普法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

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这些学生普遍在校园组织中担任法律顾问、学生会干部等职位,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导语】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出在调查⽅法上的⽋缺。

以下是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欢迎阅读!【篇⼀】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摘要]:世纪更替,回顾⼈类社会向⽂明进步的过程,⼈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活,⼜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项综合性的社会⼯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 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深⼊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前的思想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 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是法律通型;⼆是似懂⾮懂型;三是法盲型。

(⼀)、法律通型。

在⾛访的⼏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有17%的⼲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的头脑,法律通型的⼲部群众较善于⽤法律的武器维护⾃⼰的权益。

近⼏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群众碍于⾯⼦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单⽅失信,⽆法诉诸于法律。

⽽⼀些在法律⽅⾯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写好⽋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于伤了双⽅和⽓。

⼀些村的⽼⼈会⽤法,与⼦⼥签订⽼⼈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法治进程和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包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法律的态度和看法、运用法律的能力等方面,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更真实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1、大部分大学生对基本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宪法、民法、刑法等,但了解程度较为肤浅,仅停留在表面。

2、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如商法、经济法等,了解的学生较少。

3、在法律条款的具体内容方面,很多学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

(二)对法律的态度和看法1、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维护公平正义。

2、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全保障个人权益,对法律的权威性存在一定的怀疑。

3、对于遵守法律,大部分学生表示会自觉遵守,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违反法律。

(三)运用法律的能力1、当遇到法律问题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和途径。

2、对于法律程序和法律救济途径,很多学生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通过合法渠道解决法律纠纷。

(四)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很多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实践案例。

2、网络、电视等媒体也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实用)(精选篇1)一、调查方法这次调查对象是郑州航院各年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的方式是发放和填答电子调查问卷。

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通过互联网,借鉴相关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不记名。

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

调查问卷工发放160份,回馈的有效资料为112份。

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占应调查对象的70%。

二、调查问卷内容题1:你会主动要求学校确定你的权利吗:A只有有事情发生,和个人利益冲突,就会要求确认b涉及重大利益c不会,就算是问了,别人也不会理会你啊d想什么呢,这可是在天朝题2:“依法治国”的“法”是指a:仅指宪法等“法律”级的法律;b:整个法律体系;c:主要指宪法,即“依宪法治国”;d:法治的精神题3:“法律至上”的含义a:任何人都要守法;b:法律的效力高于道德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c:一切按既定的法律规则办,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d: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题4:现在很多公交车都没有按时到站甚至是延迟15分钟才到车站,你怎么看?A可能因为堵车吧,可以原谅 b一边等待,一便在心里臭骂 c打出租车走,不坐了 d打电话或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题5: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题6:法律的作用a:法律目前基本是灵丹妙药;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适用的范围;c:法治在任何情况下都胜过人治;d:应坚持“德主刑(法律)辅”的原则。

题7: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a:已经是法治社会;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使用的范围;c:各方面都差得很远;d:整体上看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题8:法治的关键在于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必须保证法律是良好的;c:官员守法,受到法律的有效监督;d:大家都信仰法律,自愿服从法律的统治题9:如果你发现你的个人资料被其他人转售,你会怎么办‘A自认倒霉 b向周围人抱怨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c直接与之理论 d根据有关法律,积极维权题10:如果在商场买回来的东西有质量问题,你会:A拿着小票去商店要求赔偿 b把东西放一边或扔了,然后心里想再也不去哪里买东西了 c人人都买,就我的有问题,自认倒霉呗 d找回那家店,跟老板吵一架去在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先后学习了《思修(全名)》、《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_概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想想道德建设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6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1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

2023年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

2023年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大学生调查报告1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成为了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情况,探索法制宣传的新渠道,本小组特对此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本校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提出建议,以此为促进社会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

调查以随机问卷方式,面向全体杏坛学院的学生。

共制问卷100份,收回92份。

问卷的内容围绕“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展开,总共10道题。

在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段的学生都有,大四的占了大多数,他们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观意义上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在完成了大学阶段积累后所知晓法律的程度。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现状,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成,因而进行了本次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问卷形式了解真实数据,进而通过数据得出问题,通过问题了解到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从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

所谓法制意识,其实更多的讲究的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法律的了解和情感。

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径”而提出的,通过大学生的回答,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态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关基础法律知识和权利义务的认知。

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而设计的,基于此理由,我们选择了一些基础的法律问题,同时这些问题有正确答案,通过答案的正确率来了解此方面。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你懂法吗——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撰写人:张娜学号: S201401093指导教师:吴宝晶作者单位:2014年12月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然而,根据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归类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计策。

我还通过直访大学生,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里话,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

目录一、前言 (1)二、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2)三、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 (4)四、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13附录1 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调查表 .....................15附录2 调查过程中的图片 .............................17附录3 参考文献 (19)附录4 感想 .........................................20一、前言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通用8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一秉承学院团委“实践报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

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

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⑴、你生长在()A、农村74%B、城市26%⑴、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A、有18%B、没有8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

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⑴、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A、能24%B、不一定能14%C、大部分能62%⑴、⑴⑴、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A、三个月22%B、六个月48%C、一年30%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⑴、⑴三、原因分析(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02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概况

202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概况

2023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概况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频发,并呈现低年龄化趋势,犯罪倾向组织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

进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

2.2调查研究的方法9我们通过积极汲取现有的关于法律意识培养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研究,更加理性地思考与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这次所做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形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心理分析法等,试图多角度、多视野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2.3调查研究的意义2.3.1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

其中影响他们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而法律意识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3.2有利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其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欠缺,导致他们在遇事后会比较盲从并易冲动,从而诱发犯罪的产生。

大学生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到自觉守法、用法,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2.3.3有利于实现法治的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实现法治现代化能够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法律意识尤其是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动因。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当今法治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意识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分析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本科和专科学生。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

同时,对 50 名大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1、大部分大学生对基本法律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和系统。

例如,对于宪法、民法、刑法等常见法律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具体条款和细节则了解较少。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法学专业的学生明显优于其他专业,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表示在学校教育中法律课程的设置较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

(二)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1、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反映法律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缺乏实践环节。

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法制节目和案例报道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但存在信息不准确、片面等问题。

3、家庭环境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

部分家庭缺乏对法律的重视和教育。

(三)对法律的态度1、多数大学生认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法律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认为可以通过人情关系来解决纠纷。

(四)法律行为1、在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真正采取行动的较少。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篇)范文(一)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更多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请看下文。

范文(一)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

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1、85.13%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还有少数14.87%认为无关;2、54.87%的大学生秉信法律能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纠纷,维护切身的利益,8.21%却认为不能,还有36.92%认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后会逐渐完善;3、23.59%的大学生对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学生了解一般,只有3.08%了解很透彻;4、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居多,占76.41%,12.82%是自己通过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了解,通过国家普通法宣传这一途径的占最少数,为10.77%;5、问如果你在网上买到一件伪劣的电子产品,70.77%的人采取要求退货的措施,13.85%大学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认倒霉,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问:某人经过一栋楼,刚好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脑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

他的家人去了那栋楼挨家挨户地问是谁家掉下来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认。

那他该怎么办?其中1.54%认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认倒霉,88.72%赞成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学生主张把整栋楼的居民全告到法院;7、12.31%学生认同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的说法,其余87.69%则反对;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9、83.08%大学生认为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于商业宣传属侵权行为,8.21%大学生持相反观点,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权与否;10、如果被侵权,5.13%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反正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影响,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决,甚至有1.03%坚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决,67.69%大学生则希望通过老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1、对于大学生闯红灯或骑自行车载人的行为,15.38%以为不必大惊小怪,10.77%认为要严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学生主张应加以处罚,65.13%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12、50.26%大学生认为法律的执行在新闻、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的监督下最有效,18.97%认为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监督下行之有效,23.08%认为群众监督更有力,4.62%认为这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最后有3.08%表示说不清;13、79.49%大学生同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说法,14.36%则不认同,6.15%觉得得看钱数目大小,如数额较大则同意,数额小就无所谓;14、80%大学生认为任意毁坏公共垃圾桶的行为属违法行为,13.33%则认为不违法,还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种行为是否违法;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到,仍有14.87%大学生认为法律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无关。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才是他们应该努力与花放精力的方向,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学法律知识上并不能获得什么实质性利益,是极愚蠢的行为。

据我切实了解,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法律课上基本卧倒一大片,更谈不上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

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3)缺乏实践性。

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

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1)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看其他与课程无关的读物或睡觉或听音乐等一切做与法律无关的事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似乎也是近年各高校的教学传统了,这师生默契潜滋暗长,发展得顺乎自然。

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贫乏了;(2)课堂气氛沉闷。

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枯燥,老师授课方式又缺乏生动性,导致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昏昏欲睡,鲜有积极性;(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

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法律,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获得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2、教学方法的改革:原本枯燥的法律课加上教师死板的教学方式更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

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社会著名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增强: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3、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达到开拓视野,深入社会,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的效果;4、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所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范文(二)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

法律意识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法制建设的进程。

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的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守法与护法意识、法制观及对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计25道题。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

(一) 法律知识来源及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42.1%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47.3%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0.6%。

说明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来源广泛,但课堂与其他传播媒介占据主要部分。

当问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只有20%的同学认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没有法律我就没有办法生活,63.3%的同学认为法律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16.6%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没作用。

约1/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学校的影响最大,约1/3的学生认为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大因素,家庭及个人因素只占20%。

从中可以看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没有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校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或讲座只有43.3%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一些东西,剩余56.7%的同学觉得太形式化,不愿去浪费时间,或者没有参加过。

(二) 主动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问卷中,试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学只有10%,90%的同学选择暂时没试过。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70%,仍有30%的学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买了某种价值不菲的商品但后来现被骗后只有46.7%的同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0%的同学选择直接到商店找负责人赔偿,6.7%的同学选择把商品扔了,当买个教训,6.6%的同学选择到处跟别人说这个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买。

这说明学生的维权意识普遍不强。

但可喜的是,当问到当你真正处于一件法律案件中有83.3%的同学认为自身法律意识不够,但懂得咨询专业人士,16.7%的同学则认为自身的法律知识足够,而且懂得咨询专业人士。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

(三) 守法、护法意识。

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虽然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自觉性仍有待提高。

对于一些轻微的违法违规行为,有40%的同学坚决不做,56.7%的同学选择会视情况而定,还有3.3%的同学则不介意,跟大众一起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