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僵硬《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 愉快《〈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 你《〈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聪明《〈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 出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没有《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刚刚《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牵着《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才能《伤仲永》11、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 粘贴《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语气词,吗《孙权劝学》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聪明《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座位《口技》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只有《狼》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 邀请《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 弯曲《核舟记》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后《核舟记》20、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 横着《核舟记》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 挑选《核舟记》22、选贤与能“与”(jǔ)通“举” 推举《大道之行也》23、矜、寡、孤、独“矜”(guāng)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24、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25、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 缺少《三峡》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 鸟叫声《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 返回《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 喂《马说》29、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 外现《马说》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 才能《马说》31、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 表示惊叹,唉《马说》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 四肢《送东阳马生序》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 通“披” 穿着《送东阳马生序》34、百废具兴“具”(jù) 通“俱” 全,皆《岳阳楼记》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 嘱咐《岳阳楼记》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 同“馐” 美味的食物《行路难》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 同“值” 价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 谪戍,强迫去守边《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 首发《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 已经《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 穿着《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 置《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 青色《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 通“伸” 伸张《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已”(yǐ) 通“以” 以来《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 通“拣” 挑选《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 通“缺” 缺点《出师表》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说”(yuè) 通“悦” 《公输》49、子墨子九距之“距”(jù) 通“拒” 《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 通“御” 《公输》51、公输盘诎“诎”(qū) 通“屈” 《公输》52、亲戚畔之“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60、小惠未徧“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61、始一反焉“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62、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64、一厝朔东“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58个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58个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58个通假字归纳导读: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58个通假字归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7、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11、说yuè通“悦”,高兴(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宣王说之《滥竽充数》(3)公输盘不说《公输》(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2、女rǔ通“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3、知zhǐ通“智”,明智;智慧(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4、厌yàn通“餍”,满足学而不厌《论语·述而》5、还xuán通“旋”,回转、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6、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7、齐jǐ通“剂”,药剂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8、止zhǐ通“只”,只有(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狼》(2)技止此耳《黔之驴》(3)止午、未、申三时《西湖游记二》9、亡wú通“无”,没有(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10、屏bǐng通“摒”,放弃;扔掉屏弃而不用《为学》11、帖tiē通“贴”,粘对镜贴花黄《木兰诗》12、火huǒ通“伙”,同伴出门看火伴《木兰诗》13、尔ěr通“耳”,罢了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14、争zěn通“怎”,怎么样争渡,争渡《如梦令》15、见xiàn通“现”,出现(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2)下见小潭《小石潭记》(3)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才美不外见(表现)《马说》16、竦sǒng通“耸”,耸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17、阙quē通“缺”,中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18、阙quē通“缺”,过失,缺点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19、反fǎn通“返”,往返;返回(1)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0、强jiāng通“僵”,僵硬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21、道dǎo通“导”,引导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22、曷hé通“何”,什么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23、熙xī通“嬉”,开玩笑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24、具jù通“俱”,详细,全部,都(1)具以情告《周处》(2)百废具兴《岳阳楼记》25、辑jí通“缉”,连缀辑以翡翠《买椟还珠》26、遽jù通“讵”,就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27、要yāo通“邀”,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28、坐zuò通“座”,座位满坐寂然《口技》29、扳pān通“攀”,牵,引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伤仲永》30、攀bān通“扳”,往里拉右手攀右趾《核舟记》31、指zhí通“直”,一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32、惠huǐ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3、厝cuò通“措”,放置一厝朔东《愚公移山》34、陇lǒng通“垄”,高地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35、蕃fán通“繁”,繁盛,众多可爱者甚蕃《爱莲说》36、那nǎ通“哪”,怎么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37、距jù通“拒”,抵挡子墨子九距之《公输》38、诎qū通“屈”,折服公输盘诎《公输》39、诎qū通“屈”,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40、圉yù通“御”,抵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41、有yòu通“又”,整数后的零头(1)舟首尾长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42、衡héng通“横”,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43、衡héng通“横”,梗塞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4、甫fù通“父”,古代男子的美称,通常作人的表字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45、与yǔ通“欤”,吗(1)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6、错cuò通“措”,注意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47、仓cāng通“苍”,灰色仓鹰击于殿上《唐睢不辱使命》48、谕yù通“喻”,明白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唐睢不辱使命》49、华huā通“花”,花朵荔枝……华如橘,春荣《荔枝图序》50、裁cái通“才”,仅仅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51、材cái通“才”,才能(1)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2)吾材之敏,倍人也《为学》52、適zhé通“谪”,强迫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53、以yǐ通“已”,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54、唱chàng通“倡”,倡导,号召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55、被pī通“披”,穿着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56、食sì通“饲”,喂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57、僇lù通“戮”,被贬的人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58、趣qū通“趋”,去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始得西山宴游记》59、暴pù通“曝”,晒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60、畔pàn通“叛”,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1、忍rèn通“韧”,坚韧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2、曾zēng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3、拂bǐ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4、属zhǔ通“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65、无wù通“毋”,不要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66、赀zī通“资”,资财持其赀去《越巫》67、直zhí通“值”,价值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68、辟bǐ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鱼我所欲也》69、邪yé通“耶”,吗,呢(1)其真无马邪?《马说》(2)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劭南游河北序》70、辩biàn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21、案:同按审察,察看。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一览本文所列举的通假字一览是初中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文言文通假字,下面我将为大家逐个进行解释。

1. 之/只:表示介词“在”或代词“它的”。

例句:沐浴之后,他感觉非常清爽。

2. 又/又:表示频度副词“又、再”。

例句:他又读又练,进步很快。

3. 将/将:表示动词“用、拿起”。

例句:他将书放在桌子上。

4. 及/及:表示介词“和、与”。

例句:我和他是好朋友。

5. 处/处:表示动词“处理、安置”。

例句:他很会处事。

6. 止/止:表示动词“停止”。

例句:她马上止住了哭声。

7. 地/地:表示副词“用来修饰动词”。

例句:他高兴地笑了起来。

8. 候/候:表示动词“等待”。

例句:请稍候,我马上过来。

9. 间/间:表示介词“在……之间”。

例句:他和他弟弟之间有很好的关系。

10. 己/已:表示代词“自己”或副词“已经”。

例句:他自己做的功课已经都完成了。

11. 尔/尔:表示代词“你”。

例句:尔等速来!12. 乎/乎:表示助词“疑问或感叹”。

例句:你怎么这么狡猾乎?13. 所/所:表示助词“被动语态的标志”。

例句: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很有意思。

14. 以/以:表示连词“用于引导手段、方式”。

例句:以此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5. 与/与:表示介词“和”。

例句:她与我一起去了公园。

这些通假字的掌握对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通假字,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假字作为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在不同的文言文作品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通假字的存在给我们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通假字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文言文注重用词精炼,一个字往往要承担多种含义。

例如,“之”字既可以作为介词“在”的意思,也可以作为代词“它的”代替名词,这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一、通假字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

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

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童”是“同”的假借字。

《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

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1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文言文常用通假字简表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 除:拄(zhǔ)也:曰(yuē)不:非(fēi)言:託(tuō)人:彊(qiáng)之:其(qí)出:發(fā)且:侔(móu)是:咸(xián)大:肆(sì)下:降(jiàng)日:昃(zè)今:歟(yú)有:汝(rǔ)于:於(yú)上:升(shēng)多:繁(fán)半:殳(shū)先:先(xiān)在:居(jū)自:辰(chén)曰:爰(yuán)君:棫(yù)欲:欲(yù)焉:焉(yān)者:著(zhù)王:暟(kǎi)而:珥(ěr)入:入(rù)此:磁(cí)其:輒(zhé)聞:闻(wén)惟:位(wèi)進:進(jìn)無:吝(lìn)既:曦(xī)明:明(míng)矣:倪(ní)歸:归(guī)見:见(jiàn)使:適(shì)諸:诸(zhū)言:言(yán)於:吁(xū)賜:賜(cì)前:浅(qiǎn)後:侯(hóu)思:慮(lǜ)及:屆(jié)守:守(shǒu)雖:濉(suī)以:以(yǐ)善:節(jié)勝:勝(shèng)管:罆(guàn)者:螫(shì)令:令(lìng)設:设(shè)行:徇(xùn)止:止(zhǐ)家:家(jiā)立:立(lì)求:逑(qiú)今:芊(qiān)生:甡(shēn)力:力(lì)時:時(shí)章:璋(zhāng)古:谷(gǔ)同:忑(tè)入:入(rù)與:與(yǔ)聲:韰(xiè)可:可(kě)問:們(mén)對:對(duì)於:吾(wú)先:膁(qiǎn)近:近(jìn)由:由(yóu)從:从(cóng)宜:宜(yí)既:昔(xī)或:犰(qiú)多:多(duō)明:明(míng)現:現(xiàn)乖:褂(guā)吾:許(xǔ)話:话(huà)主:主(zhǔ)知:知(zhī)會:廻(huí)將:亰(jīng)聽:聆(líng)聞:闻(wén)與:與(yǔ)友:牖(yǒu)藉:朅(qiè)應:応(yīng)尚:上(shàng)共:塞(sài)故:故(gù)禁:禁(jìn)已:已(yǐ)及:及(jí)。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八年级上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望岳》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八年级下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初中所有通假字

初中所有通假字

初中所有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齐”(jì)通剂《乐羊子妻》:日知其所亡“亡”通“无”《为学》:屏弃而不用“屏”通“摒”《卖油翁》:但手熟尔“尔”通“耳”《西江月》: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口技》:满坐寂然“坐”通“座”《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愚公移山》:河曲知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通“措”,放置《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怎么《三峡》:略无阙处“阙”通“缺”《闲情记趣》: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晏子故事两篇》: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寓言四则》:辑以羽翠“辑”通“缉”,连缀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此何遽不为福乎“遽”通“讵”,岂《公输》: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桃花记》: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唐雎不辱使命》:寡人谕矣“谕”(yù)通“喻”,知晓,明白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荔枝图序》:华如橘“华”通“花”《山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陈涉世家》: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意思是远调,这里是强迫去守边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以”能“已”,已经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能力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表疑问《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僇”通“戳”,遭到贬谪《峡江寺飞泉亭记》: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孟子〉二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越巫》:持其赀去“赀”通“资”,资财《<世说新语>三则》:尊君在不“不”通“否”《行路难》:玉盘珍馐直万钱“直”通“值”《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墨池记》: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章”通“彰”,显著《曹刿论战》: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送东阳马生序》: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桀”通“橛”,指为鸡做的木架《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与”(jǔ)通“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杜甫诗三首》: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

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

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文言文考试最常见的60例通假字,必须掌握!今天分享的是语文常见通假字(60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5.满坐寂然通“座”
6.止有剩骨(止增笑耳通“只”
八上:
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2.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通“横”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王毅叔远甫刻通“父”,男子美称,用于附字后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
7.选贤与能通“举”
8.矜寡孤独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9.百废具兴通“具”,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11.玉盘珍羞直万钱通“馐”,美味的
食物,通“值”
九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
2.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3.固以怪之矣通“已”
4.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
4.固不错意通“措”
5.仓鹰击于殿上通“苍”
6.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7.更著风和雨通”着”,遭受
九下:
1.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3.亲戚畔之通“叛”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
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6.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7.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8.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通“欤”,语气助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七上:
1.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
3.是知也通“智”聪明
4.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5.一切乌有通“无”
6.裁如星点通“才”
7.尊君在不通“否”
七下:
1.日扳仲永环谒于异人通“攀”,牵引
2.对镜帖花黄通“贴”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八年级上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望岳》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八年级下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集锦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集锦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集锦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初中通假字大全

初中通假字大全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 《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同“无” 《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 《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 《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伤仲永》11、对镜帖花黄“帖”(tiē) 通“贴” 《木兰诗》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tú)《孙权劝学》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14、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15、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口技》16、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狼》八年级上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望岳》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八年级下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通(僵)意思:(僵硬)2、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愉快,高兴)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意思:(你)4、山岛竦峙(竦)通(耸)意思:(耸立)5、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意思:(出现)6、裁如星点(裁)通(才)意思:(仅仅)7、尊君在不(不)通(否)意思:(在否,在不在)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意思:(牵、引)2、著我旧时裳(著)通(着)意思:(穿)3、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意思:(粘贴,贴上)4、出门看火伴(火)通(伙)意思:(伙伴)5、满坐寂然(坐)通(座)意思:(座位)6、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意思:(智慧)7、止有剩骨(止)通(只)意思:(不译)七年级下册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意思:(牵、引)2、著我旧时裳(著)通(着)意思:(穿)3、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意思:(粘贴,贴上)4、出门看火伴(火)通(伙)意思:(伙伴)5、满坐寂然(坐)通(座)意思:(座位)6、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意思:(智慧)7、止有剩骨(止)通(只)意思:(只有)八年级上册1、便要还家(要)通(邀)意思:(邀请)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倶)意思:(详细)3、可爱者甚蕃(蕃)通(繁)意思:(繁多、多)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意思:(不译)5、诎右臂支船(诎)通(屈)意思:(弯曲)6、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不译)7、虞山王毅叔元甫刻(甫)通(父)意思:(男子美称)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意思:(挑选)9、选贤与能(与)通(举)意思:(选拔)10、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意思:(老而无妻的人)11、荡胸生曾云(曾)通(层)意思:(层层)12、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缺口)八年级下册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意思:(婉转、宛转)2、窥谷忘反(反)通(返)意思:(返回、回去)3、有时见日(见)通(现)意思:(显现、显露)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意思:(喂养)5、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显露、表现)6、食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意思:(才能)7、其真无马邪(邪)通(耶)意思:(吗)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意思:(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意思:(穿)10、百废具兴(具)通(倶)意思:(全、都)1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意思:(嘱咐)12、恶能无纪(纪)通(记)意思:(记载)13、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意思:(美味的食物)(直)通(值)意思:(价值)1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意思:(出现)九年级上册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这里是强迫守边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 (ji a 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 e)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 B通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 n)通现”《西江月》6 —切乌有乌”(w u)同无”《山市》7、裁如星点裁”(c d)同才”《山市》8、尊君在不不” (f o)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b a通攀”《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 (c a通才”《伤仲永》11、对镜帖花黄帖”(ti通)贴”《木兰诗》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t总孙权劝学》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y 通耶”《孙权劝学》14、孰为汝多知乎知” (zh通智”《两小儿辩日》15、满坐寂然坐” (zu 通座”《口技》16、止有剩骨止” (zh通只”《狼》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八年级上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大道之行也》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望岳》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八年级下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

《与朱元思书》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与朱元思书》返。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通现”露出。

《与朱元思书》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1.项为之强
(jiāng)通“僵”《童趣》僵硬
2.不亦说乎
(yuè)通“悦”《〈论语〉十则》高兴
3.诲女知之乎
(rǔ)同“汝”《〈论语〉十则》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zhì)通“智”《〈论语〉十则》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xiàn)通“现”《西江月》出现
6.一切乌有
(wū)同“无”《山市》没有
7.裁如星点
(cái)同“才”《山市》仅仅
8.尊君在不
(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与现代汉语的“否”同义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pān)通“攀”《伤仲永》牵
10.贤于材人远矣
(cái)通“才”《伤仲永》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tiē)通“贴”《木兰诗》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yé)通“耶”《孙权劝学》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zhì)通“智”《两小儿辩日》聪明
14.满坐寂然
(zuò)通“座”《口技》在座的人
15.止有剩骨
(zhǐ)通“只”《狼》只有
16.便要还家
“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yǒu)同“又”《核舟记》加上
18.诎右臂支船
(qū)通“屈”《核舟记》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fǔ)通“父”《核舟记》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
20.左手倚一衡木
(héng)同“横”《核舟记》与“竖”相对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jiǎn)通“拣”《核舟记》挑选
22.选贤与能
(jǔ)通“举”《大道之行也》选拔
23.矜、寡、孤、独
(guāng)通“鳏”《大道之行也》丧失妻子的男人24.荡胸生曾云
(céng)《望岳》通“层”一层层
25.略无阙处
(quē)通“缺”《三峡》空缺
26.蝉则千转不穷
(zhuǎn)通“啭”《与朱元思书》婉转发声27.窥谷忘反
(fǎn)通“返”《与朱元思书》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sì)通“饲”《马说》喂养
29.才美不外见
(xiàn)通“现”《马说》显露,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cái)通“才”《马说》才能
31.其真无马邪
(yé)通“耶”《马说》语气词相当于“吗”32.四支僵劲不能动
(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肢体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穿
34.百废具兴
(jù)通“俱”《岳阳楼记》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zhǔ)通“嘱”《岳阳楼记》叮嘱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xiū)同“馐”《行路难》美味的食物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í)同“值”《行路难》抵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zhé)通“谪”《陈涉世家》强迫
39.为天下唱
(chàng)通“倡”《陈涉世家》倡导
40.固以怪之矣
(yǐ)通“已”《陈涉世家》已经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pī)通“披”《陈涉世家》穿
42.故不错意也
(cuò)通“措”《唐睢不辱使命》放置
43.仓鹰击于地上
(ch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青色
44.欲信大义于天下
(shēn)通“伸”《隆中对》伸张
45.自董卓已来
(yǐ)通“以”《隆中对》同现代汉语中的“以”46.是以先帝简拔以
(jiǎn)通“拣”《出师表》挑选
47.必能裨补阙漏
(qūe)通“缺”《出师表》疏漏
48.公输盘不说
(yuè)通“悦”《公输》高兴
49.子墨子九距之
(jù)通“拒”《公输》抵挡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yù)通“御”《公输》防御
51.公输盘诎
(qū)通“屈”《公输》屈服
52.亲戚畔之
(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叛53.曾益其所不能
(cē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增加54.困于心,衡于虑
(hé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梗塞不顺55.入则无法家拂士
(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辅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bì)通“避”《鱼我所欲也》躲避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iàn)通“辨”《鱼我所欲也》辨别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é)通“德”《鱼我所欲也》德行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原来
60.小惠未徧
(biàn)通“遍”《曹刿论战》普及
61.始一反焉
(fǎn)通“返”《愚公移山》往返
62.汝之不惠
(huì)通“慧”《愚公移山》聪明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wú)通“无”《愚公移山》没有
64.一厝朔东
(cuò)通“措”《愚公移山》放置
65.欲问行人去那边
通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