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4759f626fff705cc170a89.png)
《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种类、进化过程、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2.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复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了解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1.了解鲸的进化进程。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鲸的资料以及人们杀害鲸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并了解了列数字和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课剩下的部分,来继续了解鲸。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还记得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吗?还记得我们上节课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吗?(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将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再仔细的读一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学习和汇报自己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预设以下的板书内容:种类;演变;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鲸的各方面特点写得那么清楚,分别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3.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
(合作学习)4.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总结的内容,在学生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1)鲸的演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自述)(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内容)在远古的时候,鲸和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应该抓住“陆地——浅海——海洋”这三个阶段,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型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的变成了鱼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公开课教案(两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公开课教案(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33cef0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d.png)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语文要素】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能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把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写清楚。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直接导入,交流拟定的习作题目1.导入: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74页表格中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有些题目不是介绍一种事物,而是在介绍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如《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
师点拨:习作如果是介绍“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等流程性说明文。
可以参考《风向袋的制作》,学习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事物制作过程;而介绍“恐龙、菊花、灯”等事物,可以参考习作例文《鲸》或精读课文《太阳》。
预设:本次习作可以继续以“初试身手”中写到的内容,或是改写《白鹭》片段,作为习作的对象,对其他特点做进一步的介绍,写成一篇完整的说明性文章。
2.小组内讨论,说说准备介绍什么事物,取什么题目。
教师相机引导,力求让学生习作的内容多样化。
二、结合表格,完成习作提纲1.让学生结合《习作准备单》,对照教材74页的习作要求,和同学交流自己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想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提示: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太阳》《松鼠》中学到的抓特点分段介绍、分条记录相关信息的方法,尝试自己列出习作提纲。
2.小组内交流、汇报,完善《习作准备单》内容。
提示: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会比较多,要引导学生针对所写事物的特点,对资料做出进一步的筛选、梳理,选取有用信息。
3.教师总结:一步步调整和完善这个表格,其实就是在列提纲,它能帮我们理清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三、明确要求,学生自主习作1.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有的事物需要介绍它的多个方面的特点才能介绍清楚,之前我们进行的片段练习都是只针对事物的一个特点,现在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391074bceb19e8b9f6bae4.png)
《鲸》第二课时教课方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潘文颖一、教材剖析《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一篇。
本组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意在让学生认识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研究自然、科学神秘的兴趣,并认识说明方法,领会作者如何正确地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鲸》一文介绍了相关鲸的体形特色、进化历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依据教材特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重点,认识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色,我拟订了以下三维目标:掌握“胎”“腭”“肺”等生字。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鲸的特色、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海洋动物的兴趣,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此中,重点是:1、认识鲸的特色、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海洋动物的兴趣,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
难点: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三、教课准备1、教师:乐教乐学软件、电子白板、微课、屏幕标注软件2、学生:收集相关鲸的资料、教课过程四、课时:第2课时五、教课过程(一)绘画激趣,稳固旧知。
1、绘画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在白板上画出鲸的轮廓。
(设计企图:这样导入新课,既加强了教课的兴趣性,又调换了学生的踊跃性,使学生有浓重的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为下文学习鲸的身体部位做铺垫。
)2、联合作业,稳固旧知。
1)出示学生上传到“乐教乐学”上的作业,让学生指出此中的错别字“肺”。
2)联合动画解说肺字的笔顺。
提示学生最后一笔是“竖”切记歌谣“上下通气,呼吸顺利。
”(3)让学生把“月”字旁的生字拖到鲸相应地点上。
(设计企图:这个环节对上节课内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联合作业来讲,犯错误的学生印象深刻,同时扫清字词阻碍。
)(二)点评词语,感悟理解。
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案
![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82676bceb19e8b9f6badb.png)
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
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鲸吃食呼吸睡觉繁殖课堂检测:一、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五单元-鲸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五单元-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0935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7.png)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2、抓住能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用朗读体现出来教学难点1、抓住能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用朗读体现出来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海中之王”又来了,它是谁呀?生齐说:鲸!(出示课题)师:请大家翻开课本。
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生:形体、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展示在黑板上)师:生活习性又包括了哪几个方面?生: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师:真好,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得不错。
二、学习探究一——形体特点师:同学们想不想见真的鲸?(播放录像)师:我看许多同学看视频时都发出了惊叹,为什么啊?生:鲸鱼太大了!师:谁能用个成语说鲸的个头大吗?生:巨大无比。
师:这是成语吗?生:不对!应该说鲸是庞然大物。
师:很准确!(黑板上老师画的简直就是迷你版的小鲸鱼)那课文哪个自然段在给我们介绍鲸鱼非常大呢?师:第一段就写了“鲸”大。
谁能告诉老师,《鲸》这篇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说明文)师:既然是说明文,总要有一些说明的方法,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段,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鲸的大?以及作者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大家把它们画下来先自己体会,然后再与同桌同学交流。
(生自由朗读课文后交流、讨论3分钟) 师:谁来说说看你从第一自然段那些词句感受到了鲸的大?生:我从“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吨”这句话知道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3300304b73f242336c5f63.png)
一,教学目标1,知道3个字,会写10个字。
目前正确的阅读和写作,上腭,母乳喂养,退化,垂直,经验,判断,出生,生活等字。
2,正确,流畅,情感地阅读文本。
3,了解鲸鱼的身体特点,进化过程,类型和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4,了解列的数量,例如,用于比较,如描述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者学会了如何以各种方式表达事物的表达。
三,学习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不是第一次与文本接触,就像列数一样,例如,这种方法的共同描述,学生可以找出来。
然而,叙事的说明方法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且该方法的作用和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仍然缺乏。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并掌握方法的描述。
四,教学过程第一个链接:审查旧的知识老师:同学,第三单元我们将专注于文本开始学习。
通过作者的具体清晰描述,我们可以了解海洋最大的动物鲸鱼,你也可以知道可爱的美丽松鼠,当然,我们的科学家发明了各种新的玻璃,我们几乎不能想到的情况,如果没有灰尘。
所以,我想问学生,你还记得我们在文本之前学到了什么吗?健康:太阳健康:黄河如何变化老师:很好。
我们经常说的叙述在修辞,然后文本说什么?健康:描述方法老师:你知道什么方法?运行状况:用于比较的列号示例老师:(老师黑板四种说明方法),这四种方法的说明,是最常用的描述方法。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解释这些新的描述性文本。
戒指程序:第一个链接审查旧的知识是指导学生审查四个常见的描述方法的文本和单元的描述,为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旧的使用新知识通过学生阅读文本,听录音语言,自由阅读文字等形式,让学生对文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老师:同学,文字方向当我们介绍鲸鱼,所有的方法用来解释,找到,和学生交流。
活动:同一张表交换自己的描述方式,找到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两分钟左右。
老师: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些或更多的方法来解释下面的内容,请参考下面关于黑板的说明方法,报告你发现的句子,使用本文应用于***方法,前几段文字,句子是***这句话回答。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f18358742b160b4e777fcf13.png)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1、回顾课文,明确重点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并画出鲸睡觉的样子。
3、学习作者如何抓住鲸的外形、生活习性方面的突出特点,运用列举数字、比较等方法介绍动物的。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⑴ 了解鲸外形、生活习性方面的突出特点。
⑵ 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鲸的特点来写的。
2、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列举数字、比较等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的。
【教具准备】幻灯片9张。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启发探究1、引导学生回顾,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鲸的?(板书:外形、种类、生活习性)在这三个方面中,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在讲生活习性时抓住鲸的哪几个特点。
(板书:吃食、呼吸、睡觉、生长)2、启发学生回顾导读中提出的要求,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鲸的突出特点来写的。
3、启发学生自己设计领会表达的程序。
二、围绕课文叙述内容体会表达1、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第三部分内容,分组讨论,了解作者是怎样写鲸的生活习性的。
2、出示学习提示:(幻灯片2)⑴ 仔细阅读第三部分课文,划出最能体现鲸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特点的句子、词语。
⑵ 认真读读句子、词语,你认为这些词句好在什么地方,在组内交流一下。
⑶ 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⑴ 最能体现须鲸吃食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⑵ 换词辨析,出示幻灯片3:①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2000多公斤。
②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喝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吐出来,把小鱼小虾吃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2000多公斤。
引导学生比较在这句话里把吸换上喝滤换上吐吞换上吃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⑶ 齿鲸是怎样吃食物的?哪几个词用的最好?⑷ 去词辨析,出示幻灯片4:①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doc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03331ea8956bec0875e352.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电脑软件教学过程: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按鼠标,课题出。
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
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在,鲸的祖先生活在。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
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
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鲸》教案设计【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鲸》教案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9139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a.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鲸》教案设计【优秀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
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整理的7篇《小学五年级语文《鲸》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鲸》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领悟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鲸是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养过什么?老师也非常喜欢养鱼,养过小鲤鱼,小金鱼。
这几天,我不想养小鱼了,我想和朋友一起养条大鱼──大鲸鱼。
你们觉得怎么样?看来老师的想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还找出了各种理由来劝说我放弃这个主意。
老师可不是这样容易被说服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课就是讲的鲸,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服老师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要求在说依据的时候不可以说错字音,因此大家在读文时可一定要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呀!(生初读文)2、再读课文,读懂内容大家找到依据了吗?只读一遍就想说服老师可太不容易了。
只有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语言才具有说服力,所以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老师不养鲸这种鱼。
(生再读文)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现在大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老师了吗?重申一遍,我准备养一条大鱼──大鲸鱼,你准备怎么说服我?(板书鲸鱼)根据学生找到的依据,灵活指导学习相关内容:●认识鲸的大:1、生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它很大?2、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文章是写鲸,为什么要写象呢?这是把鲸与我们熟悉的大象作比较。
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大肥猪、人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32b1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png)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鲸,回忆作者说明鲸“非常大”这个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设疑激趣:我国清朝有一本著名的《康熙字典》,里面对鲸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请学生边读边想:你有什么疑问呢?3、读课文第2~7自然段,找到“鲸不是鱼”的依据。
4、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第2、5、7自然段中找依据。
二、了解鲸的进化过程:1、鲸是怎样进化的?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你发现鲸的进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非常漫长。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学3~7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1、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第3~7自然段,提取重点内容填表。
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鲸()鲸说明方法(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小组同学交流体会。
2、汇报交流(1)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填写表格(2)师生共同评议A、引导学生判断“须鲸吃虾和小鱼”对吗?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指名三位学生分别读须鲸、齿鲸、虎鲸吃食的句子,其他学生体会它们吃食有什么不同。
C、指名学生上黑板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请一小组的学生表演鲸是怎样睡觉的。
E、说说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3、自由读第3~7自然段,修改表格。
四、总结全文,读写结合1、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我们对鲸由陌生到有所了解。
2、读写结合:为了让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以“鲸的自述”为题,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鲸的某一方面特点,注意尝试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3、学生写文,教师巡视指导。
4、几种交流,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形体特点大作比较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种类须鲸齿鲸列数字9、鲸食物生活习性呼吸举例子睡觉生长打比方[《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3.指导读出感情
4.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1、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3.搜集松鼠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9鲸
1、形态:大、重、长
2、哺乳动物,退化,形状像鱼
3、种类:(1)须鲸(2)齿鲸特点
4、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教学反思
学
生
课堂达标率
86%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上第一课时,我发现少许优点之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的。在课文的朗读方面有待加强,学生读的方式也很少,如果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读,在读中思考问题在读中领悟内容就更好。
三、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学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大
(2)说明方法:
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附课件:
教
师
本课亮点
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需改进措施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在学文与找写作方法部分有些脱节,留给孩子们画的时间也不够,对较难画的段落没有充分指导。通过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收获是原来以为较枯燥的说明文也能让孩子们乐学、愿学,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动脑筋,就能让各种类型的课文变得生动并容易学习。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1.完成课后第“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年月日制订
年级
五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9、鲸
第2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