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竞赛题(家庭比赛题库)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2024年防震减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pptx

2024年防震减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pptx

.我国处于( )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 源浅、分布广。(八)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属于(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构造地震 .听到有人预报,本地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某级大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确,应该相信他吗?(B) A.时间、地点和震级如此精确,应该相信。 B.正因为时间、地点和震级太精确,因而不可信。
(D)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17.当地震来临时,人躲在以下哪个位置相对最为安全?(B) A.内墙墙角 B.坚固的桌子下 C.桌子旁 D.楼梯间 .震后避难露宿的地点不应选择在什么地方?(B) A.干燥 B.避风 C.平坦 D.通风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楼房避震应该(C) A.跳楼 B.躲在窗下 C.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躲在小开间房内 D.乘电梯下楼 .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八)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 室 B.拔腿就跑 C.从窗子跳出去
C.室外广告牌 D.道路 .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应该(B) A.应躲在舞台上 B.蹲伏在影剧院排椅中间,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C.尽快躲到过道上 D.尽快从太平门逃生 26.在体育馆遇到地震时,应该(B) A.跑到体育馆中间场地上 B.躲伏在体育馆的排椅中间处,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C.躲到过道上 D.迅速通过体育馆出口逃生 .在商场避震,应选择( )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 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 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地震监测;(2)地震预报;(3)震害防御;(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

3.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 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答: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

6. 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答:甘肃省临泽县。

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

7.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8. 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答:1988年。

9.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

10. 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11.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12. 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2023年 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2023年 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发布日期:2 02 3 年04 月15 日返回l、对某一地区地震活动的未来状态,涉及未来地簇的发生范围进行估计和推测,称为地簇预测。

A、时域B、地区C、灾情D、强度答案:A、B、D2、按照预报的时间尺度,地袁预报分为。

A、长期B、中期C、短期D、临霞答案:A、B、C、D3、城乡或区域的等工程系统对千现代化经济和社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地震发生后,更需要它们发挥作用,以利千地簇应急和恢复重建,故把上述工程系统形象地称为生命线工程。

A、交通、通信B、食品、餐饮C、供电、供水D、供气、输油答案:A、C、D4、由千地震破坏而导致的灾害,诸如、爆炸、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次生灾害。

A 、火灾B、水灾C、毒气泄漏与扩散D、火山爆发答案:A 、B 、C5 、由地震灾害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等,称为诱发灾害。

A、瘟疫B、毒气泄漏与扩散C、社会动乱D、人的心理创伤答案:A、C、D6、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因素很多,根据天然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簇分为以下几种:。

A、构造地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霞D、诱发地震答案:A、B、C、D7、由千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

A、滑坡B、地表C、各类建筑物D、泥石流答案:B 、C8 、地震的发生直接导致建(构)筑物倒塌,其因素也许是。

A、没按抗震设防规定设计与施工B、建在活断层上C、位于松软地基上D、抗震设计不合理答案:A、B、C、D9、我国是一个多地霞的国家,其特点是。

A、频度高B、分布广C、强度大D、震源浅答案:A、B、C、D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袁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宸灾害中的能力。

A、重建B、自救C、互救D、防灾答案:B 、 C 、D11、地震成灾的限度既取决于地霞自身的大小,还与等条件有很大关系。

A、霓区场地B、各类工程结构C、防震减灾政策D、人口密度答案:A 、B 、D12 、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有也许会遭到破坏。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塑料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B.腹部C.胸部0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B.房屋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B.开阔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0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立即躲到桌子下B.立即关闭煤气C.立即到阳台上躲避19.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实战技巧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地震的预警信号?A. 地震预警警报B. 电视屏幕闪烁C. 手机短信预警D. 狗的叫声答案:D. 狗的叫声2. 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动是正确的?A. 迅速站在门框下B. 跳楼逃生C. 躲在桌子下面D. 跑到户外空旷地带答案:C. 躲在桌子下面3.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结构更能够抵抗地震?A. 框架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木结构答案:C. 钢结构二、判断题1.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居民应该立即跳楼逃生。

()答案:×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居民不应该立即跳楼逃生,而应该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2.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内发出预警警报。

()答案:√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内发出预警警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在地震发生时,个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答案:在地震发生时,个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具体措施包括:- 立即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 如果没有桌子或其他坚固家具,可以躲在墙角或者内墙旁边。

- 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容易破碎的物体。

-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 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四、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正在一个高层建筑物的办公室工作,突然感到地震来袭。

请描述你应该如何行动,以及如何组织同事进行疏散。

答案:在地震来袭时,我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其他同事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 迅速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其他坚固的家具下面,保护头部。

- 提醒同事也采取同样的行动,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容易破碎的物体。

-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尽量保持秩序。

- 关闭电源、煤气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设备。

-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使用楼梯进行疏散。

- 组织同事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建筑物,前往户外空旷地带。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年班姓名:得分: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

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A、持续大声呼唤B、用明火照明C、敲击水管等响物,已引起外界注意2、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适当做一些避震准备,请问:在以下家庭避震准备的三个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将床下物品清空B、清理楼道保持通畅C、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A、持续大声呼救B、用明火照明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3、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

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4、在户外如何避震?()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在大楼旁避震5、在野外避震时应该怎么做?()A、避开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B、在水库边避震C、在山谷中避震6、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A、9月11日B、1月19日C、11月9日7、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A、110B、119C、1208、平房居民在地震时不应采取哪种方式避灾?()A、就近趴在桌子和床旁边B、感到震动时,立即携带电视机等易碎物品外逃C、躲在窗户下面D、可能时关掉电源、气源、火源9、洪灾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A、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游泳一边寻找安全地带B、设法向所在建筑物内的高处转移C、扎制飘浮筏等逃生用品备用D、躲在房顶,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吹哨或挥动衣物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10、在旷野遇到雷电时的正确做法是:()A、躲到大树底下B、躲到高压线铁塔下C、钻到汽车里D、双脚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11、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处理措施正确处理措施是____A、乘坐普通电梯逃生B、向上逃跑C、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地等待救援12、发现自己家里着火,___ __措施是不当的?A、积极进行扑救B、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C、先抢救财物13、当身上衣物着火时,___ __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B、跳入就近的水池C、紧张得奔跑14、遇上商场发生火灾,___ __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A、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子B、随着人流逃跑 C.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15、烹饪时油锅起火____ ___措施是错误的.A、用水来灭火B、用灭火器灭火C、盖上锅盖后再用湿毛巾覆盖16、煤气罐着火,应该___ __处理.A、迅速关闭阀门B、逃跑C、用水浇灭17、发现电器着火,___ ___处理措施是不正确的.A、先切断电源B、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C、用水灭火18、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___ ____.A、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B、造成颈部损伤C、病人感到不舒服19、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要___ ___.A、控水B、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C、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20、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防火防震是大人的事B.小孩放鞭炮时必须由大人指导 C乘车时少带点鞭炮不会有什么事.。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2024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ptx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 34、2008年5月120,(八)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A.四川汶川 B.四川芦山 C.青海玉树 D.四川雅安
D.跳楼 .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上行走。(B)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无大型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D) A.视情况而定人数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不得超过2名 .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C) A.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B.在车上等候救援
A、一致 B、不一致 24、预防森林火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不在林、牧区吸烟和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 B.不在林、牧区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 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 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 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 (八) A鸡蛋 B.鸡肉 C.蘑菇 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50
D.西安 38、我省是哪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D) 1982 1992 2000 2003 39、我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有(八) A.松褐天牛 B.光肩星天牛 C.青杨天牛 D.小蠹虫 40、由于吸烟不慎引起森林火灾,这个过程中吸烟属于(C) A.天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放火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 C.火灾D.瘟疫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D.跳入水中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4、( D )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B)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8、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C )。

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 A )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2024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pptx

2024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pptx

B、防止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C、让建筑物实用美观。
正确答案:A
3、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
)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正确答案:B 4、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5天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正确答案:D 5、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5天
C、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D、震源深度从20千米减小到5千米 正确答案:B 65、对我国地形没有挤压作用的板块是()o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菲律宾板块 D、欧亚板块 正确答案:D 66、与地震序列划分为主震-余震型、震群型、孤立型三类无关 的因素是()o A、能量分布 B、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 C、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
28、一旦发现有人倒在地上,应按八个步骤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其中不包括(
)。
A、判断意识
B、呼救
C、摆成俯卧位
D、打开气道正确答案:C29、天然地震主要分为(
)。
A、构造地震和塌陷地震
B、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C、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D、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正确答案:D
30、在20世纪初期,(
)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受大
4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跳楼
C、去楼道
D、原地不动
正确答案:A
4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并根据地震安全性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1.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地球上地壳内部发生的震动。

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释放引起的,它会导致地表的震动和地质结构的破坏。

2. 什么是防震减灾?防震减灾是指采取措施来降低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伤害。

它包括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等。

3. 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是什么?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地震可以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亡,通过采取有效的防震措施,可以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和恢复能力。

4. 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地震荷载的要求;- 建筑物的重心要尽量保持稳定,避免倾覆;- 使用抗震材料和结构形式,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考虑地震时的位移和变形,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结构的变形。

5. 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震中距离,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系统。

它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向人们发出预警信息,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避震措施。

6. 预防地震灾害的个人应急措施有哪些?个人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寻找安全的避震位置,如桌子下、墙角等;- 远离玻璃窗、大型家具和其他易倒物品;- 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如果室内有人员聚集,保持冷静,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地震过后,及时检查自己和他人是否受伤,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7. 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有哪些?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救援人员迅速组织,对受灾人员进行救助和疏散;- 搜索和救出被困人员,提供急救和医疗救治;- 对受损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崩塌;- 组织物资和资源的调配,满足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避震时可以采取那些措施O?A、尽量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B、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并保护好头部C、脸超上,保护好口鼻观察屋顶是否掉落D、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稳固住身体。

正确答案:ABA.尽量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蹲下身体,尽量使身体靠近地面,以降低摇晃的影响。

这样可以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B.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并保护好头部:用手臂保护头部,尽量避免被物体击中。

脸朝下可以减少吸入灰尘或有害气体的风险。

C和D选项不适合作为地震避震的措施。

脸超上观察屋顶是否掉落可能导致头部暴露在飞来的物体下,增加受伤的风险。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稳固住身体的行为在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合适的,但在地震中,由于摇晃的剧烈程度不可预测,抓住物体反而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因此,A和B选项是更为安全和适合的避震措施。

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可以提供紧急避难的空间,有助于人员疏散和安全。

避难层通常位于建筑楼层的中部或顶部,具有防火、防烟、防毒等功能,可以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

设置避难层并不会对消防安全通道造成不利影响,相反,它有助于提高建筑内部的安全性。

消防安全通道是指用于疏散人员和提供消防救援的通道。

为了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高层建筑需要设置符合安全规范的防火门、疏散楼梯和消防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疏散。

避难层和消防安全通道是相辅相成的安全设施,都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安全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通常有效的避险方法有什么?正确答案:当低洼处的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效避险方法:提前疏散:如果有预警或警告,及时听从当地政府或救援机构的指示,提前疏散到安全区域或者预定的避难所。

避免在洪水来临时才做决定,因为此时可能已经无法安全离开。

上楼或爬高处:如果没有及时疏散的机会,选择住宅内部的较高楼层或者上层,例如二楼或阁楼。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一、选择题1、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 外部B 地壳C 地幔D 内部答案:D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

地球内部由地核、地幔、地壳等部分组成,内部的能量积累和释放导致了地壳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2、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 2 级B 3 级C 4 级D 5 级答案:B解析:一般 3 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3 级以下的地震通常人们难以察觉。

3、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B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 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D 印度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答案:A解析: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安全通道B 跳楼C 乘坐电梯D 从窗户抓绳下滑答案:A解析:地震发生后,不能乘坐电梯,也不能跳楼或者从窗户抓绳下滑,应该走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5、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

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是不安全的。

A 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B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C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D 撤离到开阔地带答案:A解析:狭窄的胡同可能会有建筑物倒塌等危险,不是避震的安全场所。

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 去楼道C 原地不动D 跳楼答案:A解析:在家里避震时,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先保护头B 先保护胸部C 先保护双手D 先保护双脚答案:A解析: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在避震“自救瞬间”应先保护头。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100)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100)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100)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一百题一、地震基本知识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

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

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

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

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

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炸药(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

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

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

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

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

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

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2022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2022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2022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1、由地下核爆炸或开矿采石大爆破引起的地震振动是A、陷落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正确答案:B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跳楼C、去楼道D、原地不动正确答案:A3、在地震现场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你认为下列错误的做法是A、不乱加搬动B、保持脊柱安定C、使用软担架运送正确答案:C4、在户外避震,(),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A、不要乱跑B、赶快跑C、可以不跑正确答案:A5、火车上如何避震?()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B、迅速趴到座椅下,抓住座椅的钢管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正确答案:B6、在户外如何避震?()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C、在大楼旁避震正确答案:B7、观看体育比赛时如何避震?()A、被挤入人群后双手放在身体两侧B、听从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C、在人群中尽量向前挤正确答案:B8、地震多发区域叫()oA、地震带B、地震集中带C、地震多发带D、地震常见带正确答案:A9、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o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诱发灾害正确答案:B10、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B、人工挖掘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正确答案:C11、地震时只要注意不被地板上的不稳定物品砸伤就可以了,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是不会掉落下来的。

A、对B、错正确答案:B1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o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正确答案:C13、天然地震中,占7%的是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正确答案:B1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题(家庭比赛题库)云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每题只有1项正确的答案,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概念是( A)。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A)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D、鲶鱼翻身4、震级(B)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B、5级C、6级D、7级5、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B)。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6、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 D)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

A、5千次B、5万次C、50万次D、500万次7、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般情况下,( B )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2级B、3级C、4级D、5级9、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地震发生到地震波到达,一般有( A)。

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10、一次较大的地震,会有( B)烈度区。

A、唯一的一个B、随震中距不同的多个C、随震源深度不同多个D、随破坏程度不同的多个11、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A)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60公里B、70公里C、100公里D、300公里12、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C )。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D、洪水灾害13、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 B )个。

A、2B、1C、10D、614、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C )倍。

A、10B、20C、30D、515、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 C )。

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1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 B )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B、开阔地C、广告牌下D、建筑物旁1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1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9、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20、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2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2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23、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A )。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D、立即外逃24、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 A )。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B、拔腿就跑C、从窗子跳出去D、惊慌失措25、下述家庭避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乘电梯快速下楼B、躲在厨房或卫生间C、就近躲在床下或桌下D、躲在墙内墙角26、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 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漂亮D、鲜艳27、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应( B )。

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28、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用湿布捂住口鼻( A )。

A、沿逆风方向尽快逃离B、沿顺风方向尽快逃离C、不择方向尽快逃离D、原地不动待救2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8年12月2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实施时间是(D )。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2009年5月1日30、防震减灾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 A)相结合的方针。

A、防御与救助B、预报与监测C、救援与救助D、防御与监测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 D )。

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3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 )。

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抗震设防规范37、已建成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 B ),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A、拆除重建 B抗震性能鉴定 C、质量检测 D、强化加固39、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 A )年,由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西山的鹫峰。

A、1930B、1949C、1950D、196040、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

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 D )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云南龙陵7.4级D、辽宁海城7.3级41、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B )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D、蔡伦42、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 D )引发的。

A、1960年智利8.9级地震B、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C、1999年台湾7 .6级地震D、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43、新中国建立以来,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在(A )发生8.0级地震。

A、四川汶川B、四川攀枝花市C、河北唐山D、台湾花莲44、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B)。

A、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地震B、1556陕西华县8.0级地震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地震D、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45、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46、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 A)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5月12日B、 7月28日C、5月19日D、12月24日47、1988年起,云南省政府将每年的( C )定为澜沧-耿马7.6 、7.2级地震纪念日。

A、1月5日B、5月29日C、11月6日D、12月26日48、云南位于( D )地震带侧缘。

A、环太平洋地震带B、南北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欧亚地震带49、在云南范围内,有记载以来,灾害最重的地震是( B )。

A、1833年嵩明杨林8级地震B、1970年通海7.8级地震C、1996年丽江7.0级地震D、1988年澜沧-耿马7.6级地震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50题。

每题有多项正确的答案,不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51、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诱发灾害( A )。

A、人的心理创伤B、爆炸C、瘟疫D、泥石流52、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述。

其中( ACD)也称地震的“三要素”。

A、时间B、震中距C、震级D、地点53、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ABCD)。

A、饥荒B、海啸C、毒气泄漏D、瘟疫54、地震直接灾害除造成建筑物破坏外,还会引起(ABCD)。

A、山崩、滑坡B、地裂、地陷C、喷沙、冒水D、海啸55、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ABCD)。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56、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烈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 ABCD )。

A、震源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质构造57、按对地震活动的过程性特征的定性表述划分类型,一般可分为(ABCD )。

A、孤立型B、双震型C、震群型D、主震-余震型58、全球三大地震带是(ABD )。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南北地震带D、海岭地震带59、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BCD )。

A、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B、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C、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D、外墙边、窗户旁60、地震谣言的特点是(ABCD )。

A、该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该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的十分准确D、称是外国人或者某专家意见61、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ABD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避开高大建筑物C、迅速返回室内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62、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ABD)。

A、食品B、水C、日常生活用品D、急救药物6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 BCD )。

A、阳台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墙角64、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BCD )。

A、砖木结构B、砖混结构C、土木结构D、钢筋混泥土65、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主要采取哪几种措施:( ABCD)。

A、构造柱B、钢拉杆及钢筋砼圈C、夹板墙D、型钢包桩或墙66、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以下地方(ABCD )。

A、松软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C、山坡或山脚D、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67、要使建筑物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地震破坏应做好( ABCD )工作。

A.选好场地地基B.科学合理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C.把好施工质量关D.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加固68、影响建筑物地震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BCD)。

A.建筑场地选择不当B.抗震设防水准低C.抗震设计不合理D.施工质量差69、防震减灾活动是涉及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可分为( ABCD)等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