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经济增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苏北地方财政收入差异
• 地方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可支配财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一个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其财政收入的状况,所以地方财政收入也 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相关数据可以看 出,2000 年,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额的67.78%, 分 别是苏中和苏北的4.45 和3.99 倍;2005 年, 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占全省总额的比重升至72.28%, 分别是苏中和苏北的5.06 和 5.38 倍;进入“十一五”期间后,苏南苏北的相对差距开始逐年缩小, 到2008 年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额降到68.84%,分别 是苏中和苏北的4.63 和4.23 倍。
目录
江苏省2000至2009GDP GDP增长动力和规律 苏南苏北差异 苏南苏北差异的原因 总结
江苏省2000至2009GDP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0 123 4 5 678 9
GD 855 945 106 124 150 185 217 260 309 344 P 3.6 6.8 06. 42. 03. 98. 42. 18. 81. 57.
• 区域竞争进入加剧期。
GDP增长规律
• 规律:江苏经济仍然保持了高位平稳运行 的态势。各项指标显示经济运行状态基本 良好,特别是消费增长在加快,而投资增 幅下降,增长的动力结构有所改善。江苏 经济的总体走势可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 态势。
苏南苏北差异

苏南苏北差异
• 江苏省共有13 个省辖市,106 个县(市、区),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 北、苏中三个区域。苏南为江南五市: 南京、苏 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为江北沿江三市: 扬州、泰州、南通;苏北为江北其余五市:徐州 、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江苏三大区域在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9 4 85 87 60 69 05 48 98 30
第 104 109 111 116 136 146 154 181 210 226 一 8.3 4.4 0.4 2.4 7.5 1.5 5.0 6.3 0.1 1.8 产4 8 4 5 8 1 5 1 1 6 业
第 443 490 560 678 843 105 122 144 169 185 二 5.8 7.4 4.4 7.1 7.9 24. 82. 71. 93. 66. 产 9 6 9 1 9 96 89 26 34 37 业
பைடு நூலகம்南苏北生产总值(GDP)的差异
• 一个地区内各区域的GDP 在该地区GDP 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是反映各 区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江苏省“三大区域” 的地区生产总值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以2008 年的数据为例, 苏南的GDP 总额为18506.16亿元, 占全省GDP 的61.86%, 苏中的 GDP 总额为5477.62亿元, 占全省GDP 的18.31%, 苏北的GDP 总 额为5931.61亿元, 占全省GDP 的19.83%。苏南31.75%的人口创造 了61.86%的GDP,而苏北44.91%的人口却只创造了18.31%的GDP。 从表1 还可以看出,2000~2008 年间,在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变化 不大的情况下, 三大区域的GDP 的绝对差距一直在拉大;三大区域 GDP 相对差距在“十五”期间以前呈拉大的趋势,而进入“十五” 期间后,其变化平稳且略微缩小。
苏南苏北城市化率差异
• 城市化率是指一个地区的城镇人口所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 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指标。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00 ~2008 年间, 苏南的城市化率由45.62%增加到67.70%,已远远超 过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时全省城市化率为 55%的目标;苏中的城市化率由28.53% 增加到50.2% ; 苏北的城市 化率由24.95%增加到43.1%。虽然,苏中和苏北的城市化率均有较大 增幅,但与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GDP增长动力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一是非农化趋势明显。二是工业化进程加 快。
• 第二产业贡献率显著上升。一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 降。二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三是第三产业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主渠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时,劳动力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
苏南苏北工业化率差异
• 工业化率反映了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大 致体现。工业化率可用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和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来 表示。本文用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来表示。2000~2008 年间,江苏 三大区域的工业化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苏南、苏北和苏中分别 提高了3.54、8.25、11.5个百分点,苏北的增幅高于苏中和苏南。但 是,苏北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然较大,工业化率还很低。2008 年, 苏北工业化率仅为85.1%,分别比苏南和苏中低12.8%和7.1%,距江 苏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设定值92%还有很大的差距。
苏南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异
• 从江苏省“三大区域”的人均地区总产值来看,苏南和苏中的人均 GDP 的绝对数量远远高于全国和江苏省人均GDP, 而苏北的人均 GDP 却一直停留在在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徘徊江苏省的平均 水平的一半左右。从相对差距来看,“九五”期末到“十五”期间, 苏南与苏中、苏南与苏北人均GDP 的比值在逐年拉大,进入“十一 五”期间后,苏南与苏中相对差距开始减少,而在此期间,苏北与苏 中、苏北与全国的人均GDP 的相对差距却一直加大。在江苏县域经 济发展中,人均GDP 的差异就更大,2000 年,在江苏省各县市中, 人均GDP 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比值为11.93, 2005 年,这一比值为 25.81,到了2008 年,这一比值就快速增长到26.88,即最富裕县市 的人均GDP 是最贫困县市人均GDP 的26.88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