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术的研究新观点介绍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评析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评析张海鹏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学来说,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从严格意义来说,它从形成迄今大约不到一个世纪。
1949年以前,为国民党政权和国民党统治服务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意识形态,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少数共产党员和非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服务、推进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需要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观察、研究中国近代史,在那时的时代条件下,这样的观察和研究对于挑战那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范文澜在延安写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胡绳在香港出版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属于这方面的代表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新的国家形式。
对于中国历史的这一巨大变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他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潮流中去。
中国学术界要讴歌这一巨大历史进步,要探索这一历史进步之所由来。
在新中国的学术园地里,中国近代史学科空前地发展、成长起来。
较之1949年以前,中国近《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代史研究有了很大前进,无论是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与往昔不能相比的发展。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进步是在历史观方面,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概括起来说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积极开展百家争鸣,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1954年,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胡绳发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引起了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汇集了三年来学者的讨论文章予以出版。
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学习唯物史观、寻求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宝贵纪录。
近代史学
近代史学1、 中国近代史学的主要特点第1, 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注 入了救亡图强的民族危机意识。
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夏燮、张穆、何秋涛、姚莹等,都写出了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历史著作。
以历代皇朝治乱盛衰、得失存亡为参照系的经世致用的思想,逐步转向以世界历史为参照系的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二,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了近代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想,使之成为近代改良在历史理论上的根据。
王韬、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著作,都以倡言变法、改良为主旨。
戊戌变法失败后,邹容、陈天华、章太炎、孙中山等进而宣扬社会革命的历史理论,成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准备。
第三,传统史学中的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注入了近代进化论思想,使中国史学在历史理论方面开始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内涵和形式。
康有为的《论语注》、《大同书》等著作以“《公羊》三世说”和近代进化论相结合,为其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张目;严复的《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以及译述的《天演论》,宣传普遍进化理论,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败”。
梁启超认为,这是“以史学言进化之理”。
康、严都主张“循序而进”,不赞成激变,因而都带有庸俗进化论的局限。
20世纪初年,梁启超提倡“新史学”,夏曾佑写出了《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中国近代史学萌生在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和具体表述。
而章太炎倡言革命论,从而突破了康、严庸俗进化论的束缚。
总之,传统史学日衰,近代史学日盛,这是中国史学分化的大趋势。
2、 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1、《蒙古游牧记》张穆(1805-1849)《蒙古游牧记》16卷,10年之功撰成前12卷,“末四卷尚未排比”,何秋涛10年之功补辑而成,校阅,咸丰九年(1859)刊刻行世。
内外蒙古自古代迄于道光年间的地理沿革和重大史事。
作者自序:“今之所述,因其部落而分纪之。
首叙封爵、功勋,尊宠命也;继陈山川、城堡,志形胜也;终言会盟、贡道,贵朝宗也。
详于四至、八到以及前代建置,所以缀古通今,稽史籍,明边防,成一家之言也。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
一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1.“两个过程论”。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1](p632),原则上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应该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这一观点,史学界称之为“两个过程论”。
2.“三次革命高潮说”。
1954年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文章中,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几成定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教科书和中国近代通史著作,基本是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编写的。
3.“两种趋向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史学界又一次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说法,如“两种趋向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
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
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这种认识史学界称之为“两种趋向论”。
4.“三个阶梯说”或“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文章中指出,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与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
几种新史观介绍
6.社会史观 主要观点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 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 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 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②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 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 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 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 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③ 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 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 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例1.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 的评价。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
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道家
B.①儒家 C.①墨家 D.①法家
期末复习
1.正确区分诸子百家思想
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 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 主张法 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 恶”。 (3)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 定胜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革命,但也包含抵御外来侵略的思
想。②林则徐、魏源的主张多没有付诸实践,洋务派则
历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发展
历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发展近代中国历史的变革与发展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探讨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概况、变革与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这段历史。
本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一、引入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近代中国历史的研究背景。
近代中国历史是指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历了列强入侵、民族独立斗争、社会变革等重大事件,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现状1. 学科发展概述近代中国历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2. 学术界的争论与探索近代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存在着许多学术争论和探索。
例如,在对中国近代史发生的原因、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历史事件的解读等问题上,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这些争论与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与解释,丰富了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三、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变革1. 史料研究的革新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史料的开掘和利用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历史学者们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更加便捷地获取和整理历史史料。
同时,他们注重挖掘被忽视的次级史料,从底层人民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
2. 对历史事件的新解读近代中国历史的变革还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新解读上。
学者们在研究中开始关注民众的生活经验、社会群体的冲突与对抗等问题,试图从底层人民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事件。
这种新的解读方法使得历史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四、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1. 国内研究的进展中国的历史学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研究。
随着学术研究环境的改善和学科的发展,国内的近代中国历史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与时俱进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述评
・
1 28 ・
第 三 , 书 图文 并茂 , 该 具有 直 观 、 读 、 理解 的特 点 。语 言质 朴 、 易 易 清新 , 生动 有趣 。书 中还 插入 大 量 的书影 和 图片对相 关史 料 的形 式 与 内容 进行 说 明 , 初学 者 很 快 就能 对 中国近 代 史料 形 成 一个 初 步 的 让 感 性认识 , 适合研 究 生和其 它 近代史 研究 初入 门者使 用 和学 习 。 很 第 四 , 书 内容丰 富 , 该 学术 信 息 量 大 , 十 分 注 重 对 该 书 使 用 者 进 行 近 代 史 研 究 的学 术 训 练 。在 且 《 国近代史 史料 学》 , 中 中 作者 将多 年 史料 学 的精 深学 养 融会 贯 穿 于具 体 史 料 的 说 明 中 , 每 个 章 节都 在 进 行专 门的技 术性论 述 。为 了更好 地帮 助学 习者 学 习、 参考 和借 鉴 , 书 中还列举 了很 多史 料 分析 的实 该
生在《 国家清史文献丛刊》 总序 中明确指 出: 编史要务 , “ 首在采集史料 , 广收确证 , 以为依据。 另一方 ” 面, 大量新 的近代报刊、 档案资料被发现或整理 出版, 中外学术交流 的活跃也使得许多海外资料被引人 国内。为总结近年来近代史料和史料学的发展 , 适应和满足新时期近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 中师范 华
发展。《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中国近代史料分为十类 , 将 分别为档案、 奏议政书 、 传记、 结集 、 志书和典
制、 史实 记载 和笔记 、 野史 、 口碑 和文物 、 书和史 料 选 集等 。根据 分 类 , 者对 不 同史 料 的载 体 、 丛 作 特点 、 学 术研究 价值 以及 如何 鉴别 和运用 等做 了详 细 的解说 , 对一 些重要 的史 料进 行 了分析 和评 价 , 还从 史料 学 的角度 纠 正 了过 去近 代史研 究 中的一 些错谬 。在该 书 中 , 作者还 介 绍 自己发现 的一 些新 史料 , 以及 多 年 进行 近代史 史料 学研 究 的成 果 和心得 , 富 了中 国近代史 史料 学 的学术研 究成 果 。 丰 其 次 , 书在 阐述 和介绍 中国近代 史史料 学 的 同时 , 别 强调 了“ 史之 方 法 ” 具有 很 明确 的学术 该 特 治 ,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
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
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
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
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
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
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
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
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总结,青少年作文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总结,青少年作文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的《中国近代史》一书。
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
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
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个话颇有分量。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
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
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
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
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
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
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活跃史学思维,这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了阶级斗争和进步势力的作用。
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理论范畴,如现代化理论、国家与社会的理论等引入史学研究,导致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人口史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区域、社区、阶层、群体、基层组织、乡村社会、民众信仰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
史学研究的深入,促使很多问题的认识发生新的变化。
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
1、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有学者指出:“‘现代化’并不排斥‘革命’,但‘革命’显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过程。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它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与史学研究领域,并且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入史学,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的多,也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旧与新
以数计的文史资料,其中也有不少与中共革命有关。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从1959年开始推动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口述历史工作,迄今已对近200人进行了口述访谈,出版了大量口述史资料,也或多或少披露了中共革命的信息。
与此同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民国各界要人进行口述访谈的工作,同样保存了有关中共革命的资料。
以一个大家不一定很熟悉的台湾学者徐复观为例,他回忆指出,1943年他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处联络参谋的身份驻延安半年,回重庆后向康泽等人谈到,如国民党像目前这种情形,共产党会全面夺取政权的,不改造国民党,绝没有政治前途。
他还向蒋介石汇报,尽管国民党中有很多好人,但很难发现真正为实现三民主义而肯作无私努力的人,这在与中共斗争中,绝不是中共的敌手,因此希望改造国民党,实行土地改革。
①这一回忆表明抗战时期国民党内部已有人预言中共革命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不难看出,以上所举资料,无论“他者”持何种政治倾向,无论所说是否完全符合历史事实,都会增加研究者对中共革命的了解和认识。
正因为此,相关研究者才应该关注和扩大“他者”资料的搜罗。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资料是异常丰富的,真正可以称之为浩如烟海。
但迄今只有个别单位或学者做了一些挖掘工作,譬如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持编译并陆续出版了21卷本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也开始了近代中国海外珍稀档案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其中包括与中共革命有关的资料。
在上海交通大学吕彤邻教授的主持下,对美国、日本关于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将出版《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等书。
以上工作功德无量,但就“他者”资料的类型、广度、规模而言,尚为很小的一部分。
今后历史学界最需要做的工作可包括如下方面:其一,摸清以上各种类型资料的底细,亦即海内外与此有关的报纸、期刊有多少家,档案馆、图书馆有多少家②,出版和未出版的纪实作品、日记、回忆录等有多少部;其二,复制或摘录相关资料;其三,整理出版或进行数字化公布,供相关学者利用;其四,运用这些资料对中国革命史进行“他者”视角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我者”的中共革命史资料,相互补充、印证,使中共革命史研究得以深入。
大学中国史学史教案
大学中国史学史教案
大学中国史学史教案
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将重点介绍自清初至当代的中国史学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史学的演变,掌握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史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1.清初的史学发展
2.近代史学的新探索
3.文化史学的崛起
4.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将采取讲授、讨论和阅读笔记等方式相结合,带领学生探索中国史学发展的奥秘,加深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节:清初的史学发展
1.介绍清初史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代表人物
2.介绍“正史”和“野史”在清初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讨论清朝史书研究的方法、成果和局限性
第二节:近代史学的新探索
1.介绍近代中国史学的主要成就和发展特点
2.介绍陆向谦、梁启超等近代史学家的思想和学术贡献
3.引导学生分析近代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如“国史”、“文化史”等
第三节:文化史学的崛起
1.介绍文化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和联系
2.介绍文化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研究内容
3.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史学对史学研究的意义和贡献
第四节: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
1.介绍当代中国史学的主要方向和成果
2.介绍“历史修辞学”、“历史记忆”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3.引导学生思考史学研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其重要性和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学生还能够熟练运用史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提升自身历史素养和研究能力。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2008-04-16 张海鹏摘要: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
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
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
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
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百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占了主导地位。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是学术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半个世纪以前,中国近代史研究在中国历史研究中是不被看重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显学,不仅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对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代史学的新特点
电解池有外接电源两个电极;有外接电源;有电解质溶液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本身不反响,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
阳极:发生氧化反响,假设是惰性中极,则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假设是非惰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电子电源负极 −−e - → 阴极,阳极 −−e - → 电源正极电能→化学能2 2 2 2 2 考点 40 电解原理及应用一、理解把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二、把握电解反响产物及电解时溶液pH 值的变化规律及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1、要推断电解产物是什么,必需理解溶液中离子放电挨次 阴极放电的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与电极材料无关。
放电挨次是K +、Ca 2+、Na +、Mg 2+、Al 3+、Zn 2+、Fe 2+(H +)、Cu 2+、Hg 2+、Ag +、Au 3+放电由难到易阳极:假设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挨次是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NO -、SO 2-、CO 2-)、F -343失电子由易到难假设是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则是电极本身失电子。
要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挨次,有时还需兼顾到溶液的离子浓度。
假设离子浓度 相差格外悬殊的状况下,离子浓度大的有可能先放电。
如理论上H +的放电力气大于 Fe 2+、Zn 2+,但在电解浓度大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时,由于溶液[Fe 2+]或[Zn 2+]>>[H +],则先在 阴极上放电的是Fe 2+或 Zn 2+,因此,阴极上的主要产物则为 Fe 和 Zn 。
但在水溶液中,Al 3+、Mg 2+、Na +等是不会在阴极上放电的。
2、电解时溶液pH 值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 pH 值会发生变化。
推断电解质溶液的 pH 值变化, 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
①假设电解时阴极上产生 H ,阳极上无 O 产生,电解后溶液 pH 值增大;②假设阴极上无H ,阳极上产生O ,则电解后溶液pH 值减小;③假设阴极上有H , 阳极上有O ,且V 2 H2= 2V O2,则有三种状况:a 假设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 值不 变;b 假设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 值变小;c 假设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 值变大;④假设 阴极上无 H ,阳极上无 O 产生,电解后溶液的 pH 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源探析以所受“新史学”及马士的影响为中心
四、总结评价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它通过对中国近 代史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特点和主要问题。它也提出了许 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本书的语言流畅、 深入浅出、可读性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基本内容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的著作。作为中 国近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蒋廷黻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剖析,展现了 其独特的史学思想和学术风格。本次演示将从历史背景、研究方法、学术贡献等 方面对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进行探究。
三、学术贡献
1、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 展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 史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使得中国近代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
2、揭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 突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深入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揭示了这种 差异和冲突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与 西方文化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中西方的冲突和对立。这一观点对 于我们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书中,蒋廷黻特别强调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以及这种压迫对中国 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激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 重大事件和变革都与这种外来压力有关。例如,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在列强的刺激和推动下发生的。
此外,蒋廷黻还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 为,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是受西方列强的影响而产生的被动反应,而社会变革则 是在这种经济变革的基础上产生的。他分析了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 及传统社会的瓦解等问题,指出了这些变革对后来的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_革命史范式_与_现代化范式_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第007版理论月刊・特稿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徐秀丽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
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
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
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的内容: (1)经济自由化或者混合经济,其中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经济制度等。 (2)政治民主化,按西方的经验就是民主政治,包括公平公 开选举、多党轮替执政、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地方自治、法 律监督、公务员制度等。前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 式与此不同。 (3)社会关系方面,充分保障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 迁徙权、财产权、经济自由权、政治自由权、思想言论自由权 等。 (4)思想文化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多元价值观、学术独立、 教育与政治分离、宗教与政治分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社 会主义国家主要讲思想一元化。 (5)军事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军队于政治中立,军队国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所谓“现代化”范式,就是以“现代化”作为观察和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的视角与标准,以“走向现代化”作为中国近现 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高的和根本的标准的一种学术话 语体系。 要了解“现代化范式”,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 意为“成为现代的”之义。英语里还有一个词:modern times。这个词是指从公元1500年左右以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 时期。这就是说,“现代”一词的历史时限拉得很长,达三四 百年之久,而且伸缩性很大,没有明确的下限。这是近代西方 史学观点的反映。近代西方史学界对人类文明史最粗略的基本 分期法,是三段式的:古代的、中世纪的、现代的。由于“现 代”这段时间很长,西方历史著作中又把距离我们生活时代最 近时期的历史划成一个时段,称为“当代”。从西方史学观点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宋小庆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
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
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性。
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也在对近代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课程标准
《中国近代史》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81150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54学时一、课程性质《中国近代史》课程是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如何由封建的、独立主权国家,一步步演变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掌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基本线索、史学理论和学习方法,深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特点及对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为历史教育领域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共分十章,在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基本内容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等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发展了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又表现为两个过程,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过程。
2.理解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是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两大主题,即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3.掌握以下四个方面问题,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变化b.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c.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d.“向西方学习”是贯穿中国近代历史进步潮流。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导言(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章的基本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中的基本知识要点;掌握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方法,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特点。
2.能力、技能培养: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特点有基本认识,培养学生进行基本学术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与基本线索问题是本导言的重点[教学内容]一、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四、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概况五、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第一章鸦片战争(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章的基本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中的基本知识要点;掌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等的基本史实,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深刻认识战争的起因、失败原因。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论述题,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挑战,同时也探索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制度。
首先,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探索是对传统社会和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败、经济落后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变革运动。
这些运动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旨在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探索新的制度和体制。
其次,中国近代史也是对外国文化和制度的探索与借鉴。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学习和借鉴了外国的先进经验,如孙中山学习了西方民主制度,魏源借鉴了西方的科学和技术等。
这些借鉴和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路径。
此外,中国近代史还是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探索。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成为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关注和探索的对象。
随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试图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论述题。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制度。
这些探索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态,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活跃史学思维,这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了阶级斗争和进步势力的作用。
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理论范畴,如现代化理论、国家与社会的理论等引入史学研究,导致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人口史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区域、社区、阶层、群体、基层组织、乡村社会、民众信仰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
史学研究的深入,促使很多问题的认识发生新的变化。
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
1、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有学者指出:“‘现代化’并不排斥‘革命’,但‘革命’显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过程。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它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与史学研究领域,并且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入史学,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的多,也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更有学者分析到:“如果就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应该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
这是因为,反帝是为了正确国家独立、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源;反封建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所以,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道路问题,并扫除障碍。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析改革和革命的现代化意义。
”从“范式”的角度看,“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定位。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开始形成。
理论的主要基点是:把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转变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心内容是从前现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或大过渡)。
从这个新视角来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的极为错综复杂的变革都是围绕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这个中心主题进行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
有了这个中心主题,纲举目张,就不难探索近百年中国巨变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线索。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先生指出:“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
”天津市委党校井建斌认为:“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现代化的进程相联系。
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现代化取向’主导下,兼采‘革命史取向’的视角,更多关注阶级斗争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作用,使‘现代化取向’臻于完善。
”二、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从社会性质改变的角度而言的,注重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家地位、阶级矛盾的变化。
现在,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
首先,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认识问题。
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究竟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认为“两半”是不可分割的,并且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一个不断沉沦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发表文章指出,“两半”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
半殖民地指的是国家地位问题,半封建指的是社会形态。
当然,它们在表述近代中国历史时,又是互相联系的。
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发生,所以,这又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
其次,就近代社会的发展而言,近代中国表现为两种趋势: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这是向下沉沦的过程;从一个封建的国家演变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这是向上发展的趋势。
这表明人们对近代历史的把握,从仅仅关注阶级斗争转向同时注意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又有学者不断对上述观点进行补充和修正。
指出,沉沦和发展不是同时进行的,而是有先后。
如果以1840年至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阶段,那么,以20世纪初(1901年一1915年)为界,前期主要表现为沉沦的过程,后期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当人们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把握从仅注意阶级斗争扩大到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后,进一步引起了对现代化(工业化)与国家独立关系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现在,人们倾向于认为,在近代的特殊条件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化的任务;反过来,如果不同时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努力,也难以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
这两个任务是并行的。
三、对太平天国的新评价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曾是学术研究的热点。
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上述评价只强调了其打击封建势力和外国势力的一面,是长期以来在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农民造反天然合理”观念的反映。
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
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
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
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四、关于洋务运动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即肯定其在引进先进的机器技术和启动工业化方面的作用。
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认识。
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并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已很难出现一个如同西方早期那样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加上当时对民间工商业加以抑制的政策,所以,中国的工业化要从民间起步是非常困难的,只能由官方出面,依靠一部分开明的官僚创办近代机器工业。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运用政府的力量筹集资金,引进机器技术。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步伐。
关于洋务企业的性质,过去,曾流行“官僚资本主义”的说法,这也是值得推敲的。
首先,“官僚资本”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政治概念,即将军阀、官僚及国家、机关投资一概称之为官僚资本主义,使用上具有模糊性。
我们应以科学的经济概念“国家资本”取代它。
其次,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从思想意识来看,洋务派并没有脱离官僚士大夫的行列,当时并没有出现一个“官僚资本家”队伍。
因此,从当时的资本结构出发来考察洋务企业的属性,洋务企业应是相对于外国资本主义而言的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洋务企业中的一部分是官办企业,资金来源于政府;即使是官督商办企业,采取向民间集股方法筹集资金,但企业仍由官方派员管理。
所以,洋务企业又是不同于民间私人资本的国家资本主义。
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言,洋务运动只是第一步。
社会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是互相关联的。
当经济的变革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对政治、文化的变革提出要求。
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只想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官夺商权、任用私人、贪污腐败……这种官商体制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一大消极因素。
五、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
教材上也是如此说的。
这里实际涉及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一定都能自然地发展到资本主义?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这实际是一个“假问题”,提出这种假设的原因,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后产生的“民族情绪”,试图以此证明中国也不比西方落后。
实际上,这一假设的深处,仍然是从西方模式出发的,即认为西方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按照五种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中国只要有资本主义萌芽,也必然会自发地发展到资本主义。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但是,各国的发展历程证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是不一致的。
因为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不同,影响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因素不同。
任何历史运动都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这一历史观出发,我们说,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到资本主义,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总结西欧资本主义发生的条件:地理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促使资本主义摆脱了萌芽状态那种“蜗牛般爬行的速度”;中世纪晚期出现的自治城市和市民等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基本力量;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运用,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就会发生一个疑问:许多国家都发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为什么只有英国首先成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这说明除了马克思所说的条件外,英国还有一些特有的条件: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宗教改革和新教运动所引起的观念变革,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等等。
所以,英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原创性的工业革命只发生在英国”,其他的欧洲国家是受英国影响后才向资本主义机器工业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