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原理习题答案03

计算机原理习题答案03

第三章80x86指令系统习题与答案1、指出下列指令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8086系统)。

(1) MOV AX,100 (2) MOV AX,[100](3) MOV DL,[BP+SI] (4) MOV [BX],CX(5) MOV DX,[SI] (6) MOV 1234H[BX],DS(7) MOV [DI+5678H],AL (8) MOV 12[BP][DI],BH(9) POP CX (10)MOV AX,[BX+SI+10]2、指出下列指令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80386系统)。

(1) MOV [EBX+12H],AX (2) MOV [EBP+EDI*2],EBX(3) MOV [EBX*4],BX (4) MOV EDX,[EAX+ESI*8-12H] 解:3、指出以下指令中,哪些指令是非法的,并说明为什么(8086系统)。

(1) PUSH 1234H (2) MOV CS,AX(3) IN AX, 300 (4) MOV AX,[DX+12](5) MOV BX,[BX] (6) MOV DS,1000H(7) XCHG AL,AL (8) MOV AL,100H(9) MOV DX,AL (10)LEA BL,[BX+5](11)LEA DX,BX (12)MOV [1000H],12H(13)ADD AX,DS (14)SUB [0100H],BYTE PTR [0001] (15)SHL BL,2 (16)SHR CL,CL(17)MUL AL,BL (18)INT 400解:(1)非法,8086系统不允许PUSH指令的操作数为立即数;(2)非法,MOV指令中CS不能作为目的操作数;(3)非法,端口号大于0FFH;(4)非法,DX不能出现在中括号[]内;(5)合法;(6)非法,不能把立即数赋给段寄存器;(7)合法;(8)非法,源操作数大于0FFH,不能赋给8位寄存器AL;(9)非法,源操作数是8位寄存器,目的操作数却是16位寄存器,不匹配;(10)非法,LEA指令得到的是16位偏移量,但目的操作数是8位寄存器;(11)非法,LEA指令的源操作数只能是存储器操作数;(12)非法,指令存在歧义,无法确定传送的是字节还是字;(13)非法,段寄存器不能参与算术运算;(14)非法,源和目的寄存器不能同为存储器操作数;(15)非法,在8086系统中,移位次数大于1时需要将移位次数存放到CL中;(16)合法;(17)非法,在8086系统中MUL指令没有双操作数的用法;(18)非法,中断类型号大于0FFH。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计算机原理是指关于计算机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下面将简要介绍计算机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部分。

其中,CPU担负着处理和执行计算机指令的任务,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用来接收用户输入,输出设备用来显示计算结果,并且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当用户在输入设备上输入指令或数据后,计算机的输入部分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CPU进行处理。

CPU在内存中找到相应的指令并执行,然后将计算结果发送到输出部分,最终在输出设备上显示给用户。

3.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和处理数据。

二进制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计算机通过电子信号的开关状态来表示这两个数字。

这种基于二进制的数据表示方式使得计算机的处理速度更快、信号传输更稳定。

4.计算机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计算机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来执行各种数学和逻辑运算。

ALU可以对两个二进制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还可以执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

这种运算能力使得计算机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判断。

5.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与执行:计算机程序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指令,用于指导计算机执行特定的任务。

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工具,程序员通过编写和调试程序来实现功能。

一旦程序编写完毕,计算机就可以按照指令的顺序逐步执行,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以上是关于计算机原理的简要介绍,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数据表示、算术与逻辑运算,以及程序设计和执行等方面。

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是指:A. 中央处理器B. 存储器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答案:A2. 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A. 运算器B. 控制器C. 存储器D. 显示器答案:D3. 在计算机中,1KB表示的字节数是:A. 1024B. 1000C. 512D. 128答案:A4. 下列关于计算机指令的描述,错误的是:A. 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操作的基本命令B. 每条指令都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C. 指令的执行顺序由程序计数器决定D. 指令的执行时间与指令类型无关答案:D5. 在计算机系统中,RAM是指:A. 随机存取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C. 缓冲存储器D. 硬盘存储器答案:A6. 下列关于计算机总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B. 总线的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C. 总线的数量越多,计算机的性能越好D. 总线只负责数据传输,不负责控制信号传输答案:A7. 在计算机中,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B.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C. 主机和外设D. 显示器和键盘答案:A8. 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的描述,错误的是:A.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非硬件部分B.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C.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应用软件D. 软件的发展不受硬件的限制答案:C9. 在计算机系统中,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A. 11B. 12C. 13D. 14答案:B10.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B.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播C. 计算机病毒不会破坏硬件D. 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复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A. 处理速度B. 存储容量C. 显示器分辨率D. 电源功率答案:A B2.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中央处理器B. 存储器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答案:A B C D3.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A. 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操作系统D. 驱动程序答案:A B C D4.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设备包括:A. 键盘B. 鼠标C. 扫描仪D. 打印机答案:A B C5. 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出设备包括:A. 显示器B. 打印机C. 音响D. 投影仪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计算机的字长是指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A. 硬件和软件B. 硬件和操作系统C. 网络和软件D. 硬件和数据库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A. 中央处理器B. 内存C. 操作系统D. 硬盘答案:C3.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哪两类?A. 随机存储器和顺序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C. 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D. 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答案:C4.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程序和数据是存储在哪个部件中?A. 中央处理器B. 内存C. 硬盘D. 外存答案:B5.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软件的分类?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 硬件软件和应用软件C. 系统软件和网络软件D. 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答案:A6. 计算机的字长是指什么?A.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B. 内存的大小C. 硬盘的容量D. 显示器的分辨率答案:A7. 计算机的CPU主要负责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输入C. 数据处理D. 数据输出答案:C8. 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A. 键盘B. 鼠标C. 打印机D. 扫描仪答案:C9. 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A. 显示器B. 打印机C. 硬盘D. 音响答案:C10.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A. 计算机硬件B. 计算机软件C. 计算机程序D. 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中央处理器B. 内存C. 操作系统D. 输入输出设备答案:ABD2. 下列哪些是计算机的存储设备?A. 硬盘B. 内存C. 显示器D. 光盘答案:ABD3.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A. 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操作系统D. 网络软件答案:ABD4. 计算机的CPU可以执行哪些操作?A. 加法B. 减法C. 乘法D. 除法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A. 显示器B. 打印机C. 键盘D. 音响答案:AB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机的内存分为______和______。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 答: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称为ENIAC.特点是由18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成,重30吨;功耗150KW;只有20个寄存器,运算速度5000次/秒。

1.2 答:先将编好的程序输入存储器,然后按顺序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执行时指令在控制器中经分析、解释后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完成指令的操作内容。

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

1.3 答: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硬件,电子管;软件,汇编语言。

第二代:硬件,晶体管;软件,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出现。

第三代:硬件,集成电路;软件水平提高,操作系统普遍使用。

第四代:硬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具有智能化特性。

1.4 答:硬件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

软件是指为计算机运行工作服务的全部技术资料、数据和各种程序。

1.5 答:分为应用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三个层次。

1.6 答:应用层包括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和语言工具。

系统层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即编译器或解释器。

硬件层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硬件电路。

1.7 答:应用层所有任务程序都要由系统层中的语言处理程序将其转换成机器语言。

1.8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说出当前有名的几个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最主要的系统软件,他控制其他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系统有DOS,复杂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和LinuX。

1.9 超级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几代?第三代与第五代相同处与不同处是什么?经历了五代:第一代单处理器系统、第二代向量处理系统、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第四代共享内存处理系统、第五代集群系统。

第三代与第五代在体系结构上是同构的,属于分布内存处理方式,不同在于其是否采用价廉物美的日用品组件。

第二章习题答案2.2 (1)答:(2)答:BABAB ABABABA++=⋅=+))((C BCABCDAB+++(3)答:左= (4)答:左=2.3答:TTL 与非门多余输入端可以悬空或接“1”。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和解析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和解析答案.

习题和解析第一部分《计算机原理组成》中各章习题的解析及补充题的解析。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习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B.计算机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实现高速运算解:答案为C。

2.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它的名字叫(1),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称为(2)。

(1)A.EDV 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2)A.EDV 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解:答案为⑴ C,⑵A。

3.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能是。

A.符号语言 B.机器语言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解:答案为B。

4.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A.数据总线 B.数据选择器 C.累加寄存器 D.算术逻辑运算部件解:答案为D。

5.存储器主要用来。

A.存放程序 B.存放数据 C.存放微程序 D.存放程序和数据解:答案为D。

6.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 B.中型机C.小型机 D.微型机解:答案为D。

7.至今为止,计算机中所含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其原因是。

A.节约元件 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解:答案为C。

8.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是的功能。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C.语言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解:答案为A。

9.企事业单位用计算机计算、管理职工工资,这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 D.辅助设计解:答案为B。

10.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志。

A.操作系统 B.微处理器C.硬盘 D.软件解:答案为B。

二、填空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1),用于(2),是(3)的接口。

(1)A.系统程序 B.应用程序 C.用户程序 D.中间件(2)A.编码转换 B.操作计算机 C.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D.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3)A.软件与硬件 B.主机与外设 C.用户与计算机 D.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机解:答案为⑴A⑵ C ⑶ C。

计算机体系结构简明教程(RISC-V版)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简明教程(RISC-V版)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简明教程(RISC-V版)答案1.1 解释下列术语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

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

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

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

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计算机原理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练习题一、填空题1、为区别不同的进制,在数的末尾用字母表示,二进制为B ,十六进制为H ,十进制为D 。

2、8位二进制数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单片机中数的基本单位。

3、硬件技术中三种基本的无源器件是电阻、电容、电感。

4、电感对电流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阻交流、通直流,交流电流频率越高,电感对电流的阻抗效应越强。

5、电容对电流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隔直流、通交流,交流电流频率越高,电容对电流的阻抗效应越弱。

6、晶体二极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单向导电。

7、晶体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电流放大作用。

8、微机硬件的五大部件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9、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MCU)。

10、单片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部件(CPU)、存储器(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等片上外设的微型计算机。

11、单片机构成的四要素是CPU 、ROM 、RAM 和片上外设,它们相互之间通过总线连接。

12、8051单片机是8 位CPU。

13、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14、时钟周期(振荡周期)是指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

15、机器周期是指单片机完成某种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它由12 个时钟周期组成。

16、假设单片机时钟频率f=12MHz,则时钟周期为1/12 us,机器周期为1 us。

17、假设单片机时钟频率f=6MHz,则时钟周期为1/6 us,机器周期为2 us。

18、单片机的存储系统包含三大部分: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 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

19、从物理地址空间来看,MCS-51单片机有四个存储器地址空间:即片内ROM 和片外ROM 以及片内RAM 和片外RAM 。

20、从逻辑上看,单片机存储空间可分为三个部分:64KB程序存储器、256B数据存储器和64KB 数据存储器。

21、在单片机的引脚中,XTAL1和XTAL2用于连接时钟电路。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中,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多少?A. 11B. 9C. 10D. 122.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存储数据B. 处理数据B. 显示数据D. 传输数据3. 下列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A. 打印机B. 显示器C. 键盘D. 硬盘4.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哪两类?A. 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C. 硬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D. 软盘存储器和闪存存储器5.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A. 数据处理B. 程序设计C. 资源管理D. 网络通信6. 在计算机中,RAM表示什么?A. 随机存取存储器B. 只读存储器C. 缓存存储器D. 硬盘存储器7.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序?A. 有益的程序B. 无害的程序C. 恶意的程序D. 系统程序8.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A. 鼠标B. 键盘C. 打印机D. 扫描仪9.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盘属于什么类型的存储器?A. 内部存储器B. 外部存储器C. 只读存储器D. 随机存取存储器10.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哪两个部分?A. 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B.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C. 显示器和打印机D. 键盘和鼠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包括:______、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 在计算机中,______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

13.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由______和辅助存储器组成。

14. 计算机的外设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______。

15.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电子邮件和网络下载等。

16.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______。

17. 在计算机中,______是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物理部件。

18.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______的集合。

计算机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版第四章 网络层

计算机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版第四章 网络层

第四章1、网络互联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联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解答一、网络互联的实际意义(1)局域网的发展必然走向互联,异构网或非标准网的存在,也需互联.因为只有实现网络互联,才能使用户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2)网络互联可以带来一系列好处:①扩大网络物理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②改善网络性能.若将一个大局域网分割成互联的若干个小的局域网,且每个小局域网内部通信量明显地高于网间通信量时,整个互联网的性能比大局域网好;③隔离故障和错误,提高网络可靠性;④在一个互联的局域网中可使用不同传输媒体;⑤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如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的互联;⑥可增加接入网络的最大站点数目;⑦有利于网络的安全管理.二、网络互联时需要解决以下共同问题(1)在网络之间至少提供一条物理上连接的链路以及控制这条链路的规程;(2)在不同网络的进程之间提供合适的路由;(3)有一个计费的服务,记录不同网络、网关的使用情况并维护这个状态信息;(4)尽可能不修改互联在一起的网络的体系结构,适应不同网络间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访问控制机制、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等等.2、区别internet 和Internet..解答internet(互联网)是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使用大写字母I 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起来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它采用TCP/IP 协议.3、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解答按照OSI 参考模型划分的网络分层体系结构,这些中间系统中,转发器是物理层中继系统,网桥是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路由器是网络层中继系统,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称为网关.值得注意的是,采用TCP/IP 协议的网络中,将路由器也通常称为网关.4、试简单说明以下协议的作用:IP、ICMP、IGMP 以及ARP 和RARP.解答IP 网际互联协议是TCP/IP 体系结构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之一,它是一种标准化协议,各种计算机网络可通过使用IP 协议实现互联,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虚拟网络,即常说的互联网或IP 网.IP 协议经常会用到ARP 和RARP 这两个地址映射协议,ARP 地址解析协议将可根据一个互联网IP 地址找到对应的主机的物理网络硬件地址,ARP 采用动态的地址映射,不依赖固定的映射表,比较灵活.ARP 工作原理是,ARP 将映射表放于主机内存中,主要包含32位IP 地址和48 位物理网络硬件地址(如以太网MAC 地址).IP 模块可通过查表的方法找到对应的硬件地址;如果在ARP 映射表中不包含某IP 地址,则将包含该IP 地址的ARP 请求数据报向网络广播,IP 地址与之相同的主机收到该数据报后,发出ARP 响应数据报返回其硬件地址.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与ARP 协议正好相反,用于将物理网络硬件地址翻译为IP 地址.它使得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从RARP 服务器获知自己的IP 地址.ARP 能应用于DNS 域名服务中,RARP 则可支持无盘工作站自举系统时获取自己的IP 地址.无盘工作站启动时,自动以广播形式发出RARP 请求数据报,并在其中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物理网络中只有RARP 服务器才能处理该数据报,RARP 查找映射表找出该硬件地址对应的IP 地址,并通过RARP 响应数据报发回该无盘工作站.ICMP 和IGMP 都使用IP 协议,依靠IP 数据报来传递ICMP 报文或IGMP 报文.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还可实现网络通信量控制、路由重定向等控制功能,为网络管理提供了获取网络状态并进行相应控制处理的支持.一个主机使用IGMP 的目的是让局域网中其他主机和所有路由器能够知道它是某个组的成员,IGMP 利用局域网广播特性组播主机与路由器之间高效率地交换信息,支持了IP 网的组播功能.5、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答IPv4 地址长32 位,可分为5 种类型,除最高5 位状态为11110 的E类地址保留外,最高位为0 的IP 地址属于A 类地址;最高 2 位为10,则属于B 类;最高3 位为110 称为C类地址;D 类则作为组播地址,最高 4 位状态为1110.下面进一步讨论A、B、C 三类地址:IP 地址分为网络号与主机号两部分,每个网络号标识一个网络,主机号标识每个网络中的某个主机.将32 位IP 地址分为 4 个8位码段,A 类IP 地址的网络号占最高一个码段,其余三个码段代表主机号,因此使用 A 类IP 地址的 A 类网络的特点是网络数少,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多.A 类网络的有效网络号范围为00000001 到01111110,网络地址的十进制表示为 1.x.x.x 到126.x.x.x,x 取值0 到255.网络号0 和127 被保留,0 代表整个Internet 网络,127 可用于任意一台主机的环回测试.另外,网络号10 可用作内部专网.共有125 个A类网络可供分配.B 类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占两个码段,网络地址范围为128.x.x.x 到191.x.x.x,最多有214-2=16382 个B类网络.每个网络可支持65534 台主机,主机号为0 代表整个网络,全1为广播地址.网络号172.16 至172.31 共16 个B类网络保留给内部专网使用.C 类地址和 A 类地址正好相反,主机号占地址最低 1 个码段,其余3 个码段都表示网络号,网络地址范围为192.x.x.x 到223.x.x.x,221-2=2097150 个C类网络.每个网络支持主机最多254个.共有256 个C类网络保留给内部专网,网络号为192.168.0 到192.168.255.可以使用子网掩码,动态调节网络号和主机号,比如,可以使用掩码255.255.255.192将一个 C 类网络划分成4 个子网,也可使用掩码255.255.254.0 通过无类别域间路由协议CIDR 将两个C 类网络合并为一个可支持510 个主机的网络.IP 地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IP 地址是一种非等级的地址结构,也就是说,和电话号码的结构不同,IP 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2)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时,该主机就必须具有两个相应的IP 地址.其网络号net-id 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穴主机(multihomed host).(3) 由于IP 地址中含有网络号,因此严格地讲,IP 地址不仅是指明一个主机(或路由器),而且指明了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到一个网络的连接.(4) 与某个局域网相连接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中的网络号都必须是一样的.(5) 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 地址.(6) 按照Internet 的观点,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相同的网络号.(7) 在IP 地址中,所有被分配了网络号的网络,不管是地域很小的局域网还是覆盖了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8) IP 地址有时也可以用来指明单个网络的地址,此时只要将该IP 地址的主机号置为全0 即可.6、试说明IP 地址与网络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解答一台主机的IP 地址是该主机在经过IP 层抽象的互联网上的全局地址,网络硬件地址也称MAC 地址,是该主机在具体物理网络上的地址.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IP 数据报,执行IP 协议的路由器根据数据报中的IP 地址选择路由,并通过该路由器将IP 数据报转发到下一跳.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看到的是MAC帧,IP 数据报被封装进MAC 帧中,按照MAC 帧中目的MAC 地址寻址.因此两个地址同时都需要使用.7、(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当前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个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分别为16 位1和8位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解答(1) 是C类地址对应的默认子网掩码.但也可能是A 类地址或B 类地址的掩码,即代表将一个 A 类网络划分成了65536 个子网,或者将一个B 类网络划分为256 个子网.主机号由最低8 位决定,路由器根据高24 位寻找网络.(2) 6 个主机.(3) 子网掩码是一样的,与(1)的掩码相同.但子网数目不同.(4) 有效,但不推荐这样的用法.8、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解答有,可充分利用IP 地址,可方便地支持VLAN.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能进一步简化路由表.9、试辨认以下IP 地址的网络类别.(1)128.36.199.3(2)21.12.240.17(3)183.194.76.253(4)192.12.69.248(5)89.3.0.1(6)200.3.6.2解答(1)和(3)是B类地址;(2)和(5)是A类;(4)和(6)是C类.10、某单位有28 个部门,拥有4000 多台计算机,每个部门最多不超过250 台机器.现在打算接入Internet,但只申请到了5 个公开的合法 C 级IP 地址.要使该单位所有机器都能访问外部网站,怎么办?解答大家可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代理服务.除把合法IP 地址分配给WEB、E-mail、DNS、DHCP 等服务器外,至少必须分配一个IP 地址给代理服务器.有可能的话,为多台代理服务器分配IP 地址.那么给其它机器分配什么地址?根据问题中的条件,你可以把每个部门构造为一个 C 级IP 网络.随便找28 组C级IP地址在单位内部使用,所有机器通过代理服务器进入Internet.但在内部使用别人的地址,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尽管人家不一定追究你.怎么办?不要着急!IP 地址空间中,除了我们曾提到的0.0.0.0 和127.0.0.0 两个 A 类网络的IP地址保留外,还保留三个区域作为专用IP 地址(Private IP).这三个地址范围为:10.0.0.0.~ 10.255.255.255 1 个A类网络172.16.0.0.~ 172.31.255.255 16 个B类网络192.168.0.0.~ 192.168.255.255 256 个C类网络这些地址专门用来支持建设单位内部Intranet,使用这些地址是合法的.比如,南京大学校园网就使用172.16.0.0 来支持学生虚拟IP 地址的分配,将这个 B 类网络通过分割子网的方法将这些地址按每个子网最多254 台设备划分给不同的建筑物,最多254 个子网.当然也可以按不均等分割子网划分方案,见下题.鼓楼校区逸夫馆的子网的主机IP 地址范围是172.16.28.1~172.16.28.254.根据上面的问题,可以用专用 C 级IP 地址把每个部门类网络设置成一个 C 类网络.也可采用南京大学类似的 B 级地址方案.11、某集团公司的网络中心给其一个下属公司分配了一个B 级IP 子网地址172.20.0.0/20. 这个下属公司有10 个部门,需要将该子网进一步分割成10 个子网.其中软件开发部有300 台机器需要分配IP 地址,其余有两个部门各需要100 个IP,四个部门需要50 个,三个部门需要10 个.如何有效地分配地址?解答题中/20 是子网掩码的一种表示方法,表示32 比特子网掩码中含有20 个1,该掩码也可写成255.255.240.0.由于软件开发部需要300 个IP,因此有28<300<29,32-9=23,该开发部子网掩码为/23.网络有原来的/20 分割为/23,共分23=8 个子网,且只有6 个可用(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原因).按常规的子网分割方法无法应付10 个子网的需求.需要采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技术来建立不均等分割子网.其做法如下:(1) 使用子网掩码/23,将子网172.20.0.0/20 切分为8 段,可用的6 段各有510 个有效IP.将其中一段分配给软件开发部,足以满足其300 个IP 的需要.(2) 从余下的5 段中将一段再细分为4 个子网,子网掩码为/25,每个子网有126 个有效IP.将可用的两个子网分配给需求100 个IP 的部门.(3) 再从剩下的4 段中取一段分割成8 个子网,子网掩码/26.每个子网62 个有效IP.4 个子网分配给需要50 个IP 的四个部门.(4) 将余下的2 个可用的/26 子网分别各自再分成4 个/28 子网,总共8 个子网中只有4 个子网可用,每个子网14 个有效IP.分配给3 个需要10 个IP 的部门,还余1个/28 子网.按此法分配后,还余三段/23 子网和一段/28 子网未分配,可用于以后网络的扩展.从常规分割子网IP 不够用到不均等分割子网IP 富足有余,可以看出后者的优越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VLSM 方法不能利用最简单的RIP 路由协议(参阅RFC1058),在网际互联时需要考虑兼容性.12、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所在的逸夫馆6 楼至10 楼要组建一个网络,现有500 台机器要分配IP 地址.学校给了我们可构成2 个C类网络的2 组IP 地址202.119.36.0~202.119.36.255 和202.119.37.0~202.119.37.255,怎样利用它们构成一个支持500 台机器的网络?解答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默认大小的网络(如C类网络)分成几个范围更小的网络,称为"分割子网".同样,如果把几个默认大小的网络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则我们将它称为"合并网络".合并网络通过一种"超网寻址"(Supernet Addressing)技术来实现,该技术由"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协议所规范.问题中提到的202.119.36.0 和202.119.37.0 两个C 类网络可提供508 个有效IP 地址,能满足IP 地址需求量,但按照默认的 C 级子网掩码(255.255.255.0 或/24),组成的是两个C类网络.系内分属于两个网络的机器不能直接沟通,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转发数据.如果子网掩码中默认的主机域向网络域借用 1 个比特,将1改成0,则变成新的子网掩码255.255.254.0 或/23.由此将两个 C 类网络组成一个无类别网络,网络中的任何成员主机之间通信无须使用路由器,只需要提供实现该网络内外数据交换所需的转发路由器.此外,还可多出两个IP 地址供分配(202.119.36.255 和202.119.37.0).需要指出的是,与此网络相连的所有路由设备必须支持而且启动CIDR 协议.13、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解答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它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的.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是因为如果数据参与检验和,时间上的额外开销会大大增加,因为数据通常比首部要长得多.再则高层协议通常会对数据进行这种检验工作,IP 层对数据检验显得重复和多余.因此,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缺点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14、一个3200 比特长的TCP 报文传到IP 层,加上160 比特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比特.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解答进入本机IP 层时报文长度为3200+160=3360 比特,然后封装在第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帧中(如果第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帧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小于IP 数据报的长度,则要分片),到达连接两个局域网的路由器后,将IP 数据报取出(如果分片则需要重组合并成IP 数据报),再送入第二个局域网.由于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比特,1200 数据部分扣除160 比特IP 首部开销,只能承载1040 比特净负荷.3200 比特可分为4片,最后一片为80 比特.4 片需要有 4 个IP 首部,共计640 比特,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IP 层)要传送3200+640=3840 比特的数据.15、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表1 所示的路由表: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接口0 和接口 1 转发分组,也可通过相邻的路由器R2,R3 和R4进行转发.现共收到 5 个分组,其目的站IP 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4.153.17(5)192.4.153.90表1题15 的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1128.96.40.0 255.255.255.128 R2192.4.153.0 255.255.255.192 R3*(默认) R4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解答将上述IP 地址与所有的子网掩码相与,结果如果与某一行的目的网络相同,下一站就是该行的最后一列的内容.具体答案为:(1)接口0;(2)R2;(3)R4;(4)R3;(5)R4.16、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其网络号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 多台机器,分布在16 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 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或最大值.解答因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每个子网最多可支持254 个主机.,4000 个站点分布在16 个不同的地点,可以平均每个地点连接250 台主机,小于子网最大主机数.如不平均分布,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254.17、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 八比特组(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 八比特组.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 标志应为何数值?解答数据报长度为4000 八比特组,去掉固定首部长度20 八比特组,数据字段长度为3980比特,可分为 3 个短些的数据报片.每个数据字段长度分别为1480、1480 和1020 八比特组. 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为0、185、370.M 标志字段的值分别为1、1、0.18、某个IP 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解答用点分十进制表示,该IP 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地址.19、有人认为:"ARP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解答ARP 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帮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层不存在IP 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象HDLC 和PPP 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20、ARP 和RARP 都是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相似的.然而ARP 和RARP 在实现方面却有一点很不相同.请指出这个不同点.解答在RARP 的实现中有一个RARP 服务器负责回答查询请求.在ARP 的实现中没有这样的服务器,主机自己回答ARP 查询.请参阅有关ARP 和RARP 书籍.顺便指出,ARP 协议数据报可以通过IP 路由器转发;而RARP 则无法通过IP 路由器转发,即只局限于单个广播域内.21、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解答对于一个 B 类网络,高端16 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 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16 位中,最高有效4 位是1111,因此剩下12 位(第3码段低 4 位和第4 码段)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 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 和全1 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主机数目应该是4094.22、在IPv4 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 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解答设置协议字段的目的是要告诉目的主机把IP 分组交给哪一个高层协议处理程序(TCP或UDP).中途的路由器并不需要这一信息,因此IPv6 不必把它放在主首部中.实际上,这个信息存在主首部中,但被(下一首部字段)伪装了.最后一个扩展首部的下一首部字段就用于指向高层协议.23、当使用IPv6 时,是否ARP 协议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解答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在技术上,由于被请求的IP 地址现在变大了,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域(也称段).24、IPv6 使用16 个八比特组地址空间.设每隔1 微微秒就分配出100 万个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 地址空间全部用完.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 亿年)进行比较.解答使用16 个八比特组,总的地址数为2128或3.4*1038.如果我们以每10-12秒106(亦即每秒1018)个地址的速率分配它们,这些地址将持续3.4*1020秒,即大约1013年的时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1000 倍.当然,地址空间不是扁平的,因此它们的分配是非线性的,但这个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分配方案的效率为千分之一,这么多地址也永远都不会用完.25、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源站选路?解答可以在IPv6 的路由选择扩展首部中给出到达目的站沿途经过的路由器,使用源站选路策略.当互联网路由器不保持路由表时,必须使用源站选路实现路由选择.26、IGP(IRP)和EGP(ER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答IGP 是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为了计算自治系统内从给定的路由器到任意网络的最小费用路径,IGP 需要为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建立相当详细的路由器相互连接模式.而EGP 则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在各自独立管理的不同自治系统上的路由器之间交换概要性的可达信息,通常比EGP 更加简单,不如IGP 使用的信息详细.27、试叙述RIP、OSPF 和BGP 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解答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是一个基于距离向量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其最大优点是就是简单.RIP 将距离定义为目的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数目(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 1.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跳数少,即距离短.主要特点有:(1)RIP 只适用于小型网络,最大跳数为15,当跳数为16 则认为不可达;(2)RIP 只能在两个网络之间选择一条路由,不能同时使用多条路由;(3)RIP 让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每隔30秒向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的整个路由表,各路由器根据交换的距离信息,修改各自的路由表;(4)RIP 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 进行传送信息.OSPF 克服了RIP 限制网络规模、交换完整路由信息开销大、路由更新过程收敛时间过长等缺点,但要复杂得多.之所以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表明是一种公开发表的协议,并使用了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OSPF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是一种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而不是RIP 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OSPF 要点如下:(1)所有路由器都维持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即整个互联网拓扑的有向图;(2)每个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自己的路由表;(2)只要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将引发链路状态数据库快速更新,各路由器重新计算出新的路由表,更新过程收敛快是OSPF 主要优点;(3)OSPF 依靠各路由器之间交换更新的链路状态信息,维持全网范围内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一致性(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5) OSPF 不用UDP 而是直接使用IP 数据报来传送信息.BGP 基本上也是一个距离向量协议,但与RIP 这样的其它距离向量协议有很大区别.BGP 中将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称为站,BGP 不是保留通往每个目的站的费用,而是保留到达该目的站的完整路由.BGP 也不是把每一个可能的目的站的费用周期性地通知其邻站,而是将它使用的每一个路由告诉邻站.邻站指接在同一个子网的两个路由器,若两个邻站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自治系统,而其中一个邻站想和另一个邻站定期交换路由信息,则应该有一个商谈过程,该过程称为邻站获取(通过Open 和keepalive 报文实现).一旦邻站关系建立,需要用邻站可达性过程(彼此周期性交换keepalive 报文)来维持.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含有所能到达的子网以及到此子网的最佳路由的路由表,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执行网络可达性过程,用广播方式对所有BGP 路由器发出一个Update 报文.BGP 解决了通常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中路由更新过程收敛慢的问题.28、ICMP 的协议的要点是什么?解答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或异常情况,还可以提供通信量控制、改变路由、测试网络实体是否能够通信、询问地址掩码、测试路由时延等功能.IP 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协议,只能"尽最大努力"传送,可能会丢弃数据报,ICMP则允许在数据报无法投递的情况下通知发送端.ICMP 报文封装在IP 数据报中传送,但它不是高层协议,而仍然是IP 层的协议.ICMP 报文分为差错报文和ICMP 询问报文两类.改变路由(Redirect—重定向)是使用最频繁的ICMP 差错报文,ICMP 询问报文的一个典型用例是,应用程序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使用回送(Echo)请求和回送应答报文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是否可达.29、IPv6 没有首部检查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解答因为IPv6 的扩展首部使得整个首部总长度是变化的,且主首部中只有净负荷长度,要知道主首部加上各扩展首部有多长需要经过较繁的计算.此外,有些扩展首部(如路由选择首部)的内容还需要修改,因此,首部检查和需要沿途路由器反复计算.IPv6 没有首部检查和,优点是沿途路由器开销小,效率高.缺点是可能会因为首部出错而误操作,比如,将IP v6 分组交付给不正确的目的主机.30、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数据报的首部检查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检验首部差错为什么不采用CRC 检验码?解答因为其高层运输协议已经提供了丢包重传的功能,当数据报的首部检查和有差错时,互联网层采取丢弃策略,运输层协议会将按照数据报丢失一样来处理.因为数据报首部有些参数可能不断改变,在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每一跳都要重新计算检验码,计算检查和比生成CRC 检验码要快速得多.31、描述IP 路由选择的要点.解答一个TCP/IP 网络是由多个物理网络互联而成的,连接这些物理网络的路由器常称为IP网关,每个网关都有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直接连接.与网关不同,主机通常只连接到一个物理网络,当然,多穴主机(multihomed host)是一个例外.选择IP 分组通路的过程被称作路由选择.IP 路由选择基于目的网络,而不是目的主机,因此IP 路由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位于同一物理网络的主机之间的通信称为直接路由通信. 不在同一物理网络的主机之间的通信称为间接路由通信.直接路由选择由物理网络传输系统完成,而通过网关将IP 分组转发到一个与源主机没有直接连接的网络所进行的路由选择则叫做间接路由选择.判断目的地址是否与源主机同在一个直接相连的物理网络的方法是,发送者抽取目的IP 地址的网络号,与自己IP 地址的网络号相比较.如果相同,就直接投递.在本地网络划分子网的情况下,如果目的地址属于本地的另一个子网,那么这里所说的IP 地址的网络号也包含子网号,也就是说,可以把本地不同的子网也当作不同的物理网络看待.对于跨越不同物理网络的间接路由,源主机发出的IP 分组一旦通过本物理网络到达通往目的网络的一个网关,软件就从物理网络的数据帧中抽出分组,路由选择程序可以选择通向目的网络的下一网关,IP 分组再一次被封装进帧中,并在第二个物理网络上发往该网关,如此继续下去,直至到达目的物理网络,将分组放入该物理网络的数据帧中直接投递给目的。

计算机原理1-5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计算机原理1-5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习题答案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5部分组成。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是:答:寄存器阵列;运算器;控制器;数据和地址缓冲器。

运算器:累加器、暂存器、算术逻辑单元、标志寄存器。

存储器的内部结构:答:存储单元阵列;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器;数据缓冲器;控制电路。

8086内部结构:答:1、执行部件:运算器(16位算术逻辑单元ALU,16位状态标志寄存器,暂存寄存器)、通用寄存器、EU控制单元。

2、总线接口部件:指令列队缓冲器、16 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地址产生器和段寄存器、总线控制逻辑。

8086寻址方式:答:固定寻址、立即数寻址、寄存器寻址、存储器寻址、I|O端口寻址。

存储器寻址又可分: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变址寻址、相对的基址变址寻址、串寻址。

试简述ROM、PROM、EPROM、EEPROM的其别:答:ROM:固定掩膜编程;PROM:可编程;EPROM:紫外线擦除可编程;EEPROM:电擦除编程。

1-1解释和区别下列名词术语。

(1). 微处理器μP,微计算机μC,微处理器系统μPS。

(5). 位、字节、字和双字。

(7). RAM和ROM(8). I/O接口和I/O设备。

(9). 芯片总线、片总线、内总线和外总线。

答:(1). 把CPU的复杂电路,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作在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半导体芯片上,这种集成电路叫微处理器μP。

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RAM、ROM,I/O接口及有关辅助电路组成的微型化的主计算机装置称为微计算机μC。

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专用系统称为微处理器系统μPS。

(5)一个二进制的位称作位、8个相邻二进制位称作字节、2个字节称作字,2个字(4个字节)称作双字。

(7)能进行随即读写操作的存储器称作RAM。

只读存储器叫ROM。

(8)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称作I/O接口,通过I/O接口接入的外部设备如监视器,键盘、鼠标称作I/O设备。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A. CPUB. 内存C. 操作系统D. 硬盘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的主要运算方式?A. 算术运算B. 逻辑运算C. 存储运算D. 控制运算答案:C3. 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的工作方式?A. 批处理方式B. 实时处理方式C. 离散处理方式D. 并行处理方式答案:A4. 在计算机系统中,运算速度最快的是?A. 存储器B. 输入设备C. 输出设备D. 运算器答案:D5.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系统中连接外部设备的标准接口?A. USBB. HDMIC. TCP/IPD. HTML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内存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字节2. 一台计算机由多个硬件组件构成,其中起控制中心作用的是______。

答案:CPU3. 计算机中常用的二进制数系统中,最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位4. 完成数据存储以及运算操作的核心部件是______。

答案:ALU5. 计算机的主频是指______。

答案:CPU的时钟频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答案: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指以冯·诺依曼为主要代表的计算机设计结构,它包含了存储程序、存储数据以及控制流程的思想。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将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指令控制来执行程序,使得计算机能够按照指令序列依次执行各种操作,从而完成特定的任务。

2. 请简要介绍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答案: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和控制器。

输入设备主要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主要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如显示器、打印机等;存储设备用于存储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如硬盘、内存等;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用于执行各种运算操作;控制器负责控制计算机各部件的协调工作,确保计算机按照预定的程序执行。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 答: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称为ENIAC.特点是由18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成,重30吨;功耗150KW;只有20个寄存器,运算速度5000次/秒。

1.2 答:先将编好的程序输入存储器,然后按顺序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执行时指令在控制器中经分析、解释后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完成指令的操作内容。

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

1.3 答: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硬件,电子管;软件,汇编语言。

第二代:硬件,晶体管;软件,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出现。

第三代:硬件,集成电路;软件水平提高,操作系统普遍使用。

第四代:硬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具有智能化特性。

1.4 答:硬件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

软件是指为计算机运行工作服务的全部技术资料、数据和各种程序。

1.5 答:分为应用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三个层次。

1.6 答:应用层包括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和语言工具。

系统层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即编译器或解释器。

硬件层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硬件电路。

1.7 答:应用层所有任务程序都要由系统层中的语言处理程序将其转换成机器语言。

1.8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说出当前有名的几个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最主要的系统软件,他控制其他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系统有DOS,复杂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和LinuX。

1.9 超级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几代?第三代与第五代相同处与不同处是什么?经历了五代:第一代单处理器系统、第二代向量处理系统、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第四代共享内存处理系统、第五代集群系统。

第三代与第五代在体系结构上是同构的,属于分布内存处理方式,不同在于其是否采用价廉物美的日用品组件。

第二章习题答案2.2 (1)答:(2)答:(3)答:左=(4)答:左=B AABBBABBAA ABABABABABAB A+ =+ ++ =++ =⋅=+))((C AB CBCD ABC ABBCD ABBACBCD ABCB CABCD AB+ =++ =⋅++ =+ ++ =+ ++)(CBDAC BDBACB DCBCACBDCB BCACBCABAD ABCCBCABADABD ABCCBBADDCAB++=+ ++ =++++ =++++=++++=+++++=+++++)()()())(()(1CBCABACBCABABACBCACABABACBCACABACBBACACABACBBACACACBBA++=+++=+ +++=+++++=+ +++=++ +2.3答:TTL 与非门多余输入端可以悬空或接“1”。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和十六进制(1)129.75 = 100000001.11B= 81.CH(2)218.8125 = 1101 1010.1101B= DA.DH(3)15.625 = 1111.101B= F.AH(4)47.15625 = 101111.00101B= 2F.28H2.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和十六进制(1)111010B = 58= 3AH(2)10111100.11B = 188.875= BC.E H(3)0.11011B = 0.84375= 0.D8 H(4)11110.01B = 30.25= 1E.4H4、完成下列16进制的加减法运算。

(1)0D14B H (2) 9C28.E H(3) 1678 .FC H (4) -80D7 H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128.8125+10110101.1011B+1F.2H= ( 101010101.101 ) B(2)287.68-10101010.11B+8E.EH=( 103.CE ) H(3)18.9+1010.1101B+12.6H-1011.1001B= ( 36.525 ) D7. 写出下列以补码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真值:1)[X]补= 1000 0000 0000 0000?X = - 1000 0000 0000 0000 = - 215 = - 32768(2)[Y]补= 0000 0001 0000 0001?Y = + 0000 0001 0000 0001 = +257(3)[Z]补= 1111 1110 1010 0101?X = - 000 0001 0101 1011 = - 347(4)[A]补= 0000 0010 0101 0111?X = + 0000 0010 0101 0111 = +5999、设有变量……..X+Y = 1B8 H Y+Z =161 HY+Z=13B H Z+V=0CC H(1) 不正确不正确不正确正确(2)正确正确正确溢出12. 试计算下列二进制数为无符号数、原码、反码、补码、8421BCD码时分别代表的数值大小。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明教程试卷 - 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简明教程试卷 - 答案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学年第2学期《 A 》A 、B 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我已阅读了有关的考试规定和纪律要求,愿意在考试中遵守《考场规则》,如有违反将愿接受相应的处理。

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以上表格,不填或多填均视为零分!1. 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为_______。

A. EDVACB. ENIACC.天河一号D.银河一号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主机和外部设备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3. 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

A.霍华德·艾肯B.冯·诺依曼C.莫奇莱和埃克特D. 艾兰·图灵4. 第_______代电子计算机开始采用晶体管计算机的形式。

A.一B.二C.三D. 四5. 电冰箱、数字电视机中采用的计算机为_______。

A.微型计算机B.工作站C.嵌入式计算机D. 服务器6. 淘宝采用的是_______的商务方式(交易形式)。

A. C2CB. B2BC.B2CD.C2B7. 计算机辅助设计又称为_______。

A.CADB.FlashC.Visual StudioD.WeChat8.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以_______表示。

A.十六进制B.十进制C.二进制D.八进制9. 计算机五大部件中_______的功能是从存储器取指令,分析指令、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协同工作。

A.存储器B.输入和输出C.运算器D.控制器10. _______是运行在苹果公司的Macintosh系列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并且它是首歌成功用于商用领域的图形用户界面A.LinuxB.WindowsC.Mac OSD.UNIX11. 在_______,双击“添加或删除程序”图标,就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删除程序来删除特定的软件。

A.设备和打印机B.控制面板C.默认程序D.管理12. 在微软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中“可执行文件”的拓展名是_______。

计算机原理答案

计算机原理答案

计算机原理答案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解:冯⽒计算机的特点是:P9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输出设备五⼤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形式(⼆进制形式)存于存储器中;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动顺序取出执⾏;以运算器为中⼼(原始冯⽒机)。

7. 解释下列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10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CPU——中央处理器(机),是计算机硬件的核⼼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控不在同⼀芯⽚上)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存储元件——存储⼀位⼆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的存储单位,⼜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存储字——⼀个存储单元所存⼆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存储字长——⼀个存储单元所存⼆进制代码的位数;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机器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指令字长——⼀条指令的⼆进制代码位数;8. 解释下列英⽂缩写的中⽂含义: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解:全⾯的回答应分英⽂全称、中⽂名、中⽂解释三部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见7题;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存放当前欲执⾏指令的地址,并可⾃动计数形成下⼀条指令地址的计数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的指令的寄存器;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控制器中产⽣微操作命令序列的部件,为控制器的核⼼部件;ALU——Arithmetic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运算器中完成算术逻辑运算的逻辑部件;ACC——Accumulator,累加器,运算器中运算前存放操作数、运算后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原理简明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 答: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称为ENIAC.特点是由18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成,重30吨;功耗150KW;只有20个寄存器,运算速度5000次/秒。

1.2 答:先将编好的程序输入存储器,然后按顺序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执行时指令在控制器中经分析、解释后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计算机完成指令的操作内容。

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

1.3 答:共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硬件,电子管;软件,汇编语言。

第二代:硬件,晶体管;软件,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出现。

第三代:硬件,集成电路;软件水平提高,操作系统普遍使用。

第四代:硬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具有智能化特性。

1.4 答:硬件就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

软件是指为计算机运行工作服务的全部技术资料、数据和各种程序。

1.5 答:分为应用层、系统层和硬件层三个层次。

1.6 答:应用层包括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和语言工具。

系统层包括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即编译器或解释器。

硬件层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硬件电路。

1.7 答:应用层所有任务程序都要由系统层中的语言处理程序将其转换成机器语言。

1.8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说出当前有名的几个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个最主要的系统软件,他控制其他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系统有DOS,复杂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和LinuX。

1.9 超级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几代?第三代与第五代相同处与不同处是什么?经历了五代:第一代单处理器系统、第二代向量处理系统、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第四代共享内存处理系统、第五代集群系统。

第三代与第五代在体系结构上是同构的,属于分布内存处理方式,不同在于其是否采用价廉物美的日用品组件。

第二章习题答案2.2 (1)答:(2)答:(3)答:左=(4)答:左=B AABBBABBAA ABABABABABAB A+ =+ ++ =++ =⋅=+))((C AB CBCD ABC ABBCD ABBACBCD ABCB CABCD AB+ =++ =⋅++ =+ ++ =+ ++)(CBDAC BDBACB DCBCACB DCB BCACB CABAD ABCCBCABADABD ABCCBBADDCAB++=+ ++ =++++ =++++=++++=+++++=+++++)()()())(()(1CBCABACBCABABACBCACABABACBCACABACBBACACABACBBACACACBBA++=+++=+ +++=+++++=+ +++=++ +2.3答:TTL 与非门多余输入端可以悬空或接“1”。

TTL 或非门多余输入端不能悬空,必须接“0”处理。

因为TTL 电路输入端悬空相当于接高电平。

2.4 答:(1) F=A+B+C (2) F=A+B (3) (4) F=B+D (5) F=AB+C (6) F=A+B+D (7) F=A (8) (9) 2.5(1)B A C A F +=(2)F=AB+AC+BC(3)D C B CD BD B A F +++=(4)D C B A CD A D C A D B BC F ++++=(5)D A B A C F ++=D B A F +=AF =C B A F +=(6)F=1(7)F=D+AB+BC+AC第三章习题答案3.1(1)答:(2)答:(3)答:F 己是最简式,化成与非式。

A B A B F .=+=ABCD B ABC D B F ⋅=+=C A C B A B A F ⋅⋅=(4)答:3.2 (1)答:(2)答:(3)答:3-3答:化简后的与非式为ACD BCD ABC ABD F ⋅⋅⋅= (图略)3-4答:此题无法化简。

ABCD D C AB D C B A D BC A CD B A F ++++= (图略) 3-5答:C B A F ⊕⊕= (图略)ABDD B A BC D C ABD D B A BC D C F ⋅⋅⋅=+++=BC A AB B BC A AB B B A C A B A F ⋅=+=++=B A B A BA B A F ⋅=+=AC BC AC AB ACBC AC AB BC A C AB F ⋅=+=+=3-6答:D B D C C A B A F ⋅⋅⋅= (图略) 3-7答:ABC C B A F ⋅=3-8答:H G F E D C B A F ⊕⊕⊕⊕⊕⊕⊕= (图略) 3-9答:D C B A F ⊕⊕⊕= (图略)3-10答:设C i =向高位的借位 C i-1=来自低位的进位 S=差 (图略)3-11(1)答: (图略)(2)答: (图略)(3) 答: (图略)(4) 答: (图略)(5) 答: (图略)(6) 答: (图略)(7) 答: (图略)(8) 答: (图略)73217321111174217421111173217421Y Y Y Y m m m m ABC BC A C B A C B A C Y Y Y Y m m m m ABC C B A C B A C B A S m i i i i i m i i i i ⋅⋅⋅=⋅⋅⋅==++=⋅⋅=⋅⋅⋅==+++=∑∑--------),,,(),,,(654321654321Y Y Y Y Y Y C A C B B A F m ⋅⋅⋅⋅⋅==++=∑),,,,,(73217321Y Y Y Y C B A ABC F m ⋅⋅⋅==++=∑),,,()(7543175431Y Y Y Y Y C B A BC A C B C A F m ⋅⋅⋅⋅==+++=∑),,,,(751075107510y y y y m m m m C A AB C A B A F m ===+=++=∑..),,,(((754327543275432y y y y y m m m m m C B A F m ===∑),,,,(),,(108620108620108620y y y y y m m m m m D C B A F m ===∑),,,,(),,,(∑=mC B A F ),,,(),,(7421∑=mD C B A F ),,,(),,,(1413873-12 答: (图略)3-13答: (图略)3-14(图略)3-15答: (图略)3-16 (1) 答: (图略)(2) 答:(3) 答:(4) 答:(5) 答:(6) 答:(7) 答:11 1 165316530====+++=+++=D D D D m m m m C AB C B A BC A C B A F 令:17654376543=====++++=++++=D D D D D m m m m m ABC C AB C B A C B A BC A F 令:210021001I I I I F I I I F +=+=01751064327510=========∑D D D D D D D D C B A F m 令:),,,(),,(01765362107653=========∑D D D D D D D D C B A F m 令:),,,(),,(01743265107432=========∑D D D D D D D D C B A F m 令:),,,(),,(01151411109850131276432115141110850================∑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C B A F m 令:),,,,,,,(),,,(1=+=ABC ABC F 0164275310========++++=++⊕=D D D D D D D D C B A C B A ABC BC A C B A B A ABC C B A F 令:)(0175406321========+++=D D D D D D D D C B A C AB C B A BC A C B A F 令:),,(第四章习题答案4-1—4-5(图略)4-6答:Q K Q J D Q n +==+1(图略)4-7答: (图略)4-8答: (1) (2)(3) (图略)(4) 是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5) 三个多余态101 110 111,无挂起现象,可自启动。

4-9答:(1)4-10答:将JK 转成D4-11答: (图略)4-12答: 由次态表可得次态方程(图略)4-13答: 由次态表可得次态方程 DK 1==+=+==+=+D J DQ Q D Q Q D D Q K Q J Q n 令:)(22012011200K J Q Q Q Q K J Q K J ======21022210222212011010111111020200010Q Q Q Q Q Q Q Q Q K Q J Q Q Q Q Q Q Q Q K Q J Q Q Q Q Q Q K Q J Q n n n =+=+=⊕=+=+=+=+=+++略))(()(,,,,,,43Q Q Q 221n 311n 210101n 130303102312013023120130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K Q K Q K Q K Q J Q J Q J Q J n ===+==+=========++++(图略),令:D K D J DQ Q D D Q K Q J Q n ==+==+=+10123330123012131022*********111010110000010010010111012021212012303132313J 111Q Q Q K J Q Q Q Q Q Q Q Q Q Q Q K J Q Q Q Q Q Q Q Q K Q Q Q Q Q K J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Q Q Q Q Q Q Q Q Q Q Q n n n n n n n n ==∴+===∴+===∴+===∴⋅+⋅===+=++=+++=++++++++,,,,得驱动方程:100011012201233010101011012021212012303132313=========+=++=+++=++++K J Q K J Q Q K J Q Q Q K J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n n n n 得驱动方程:(图略)4-14答: 由次态表可得次态方程(图略)4-15答: 由次态表可得次态方程(图略)得驱动方程1K K 020011011012021010101121021012=======+=+=+++Q J Q K J Q Q Q Q J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n n n4-16答:是13进制计数器(图略) 4-17(图略) 4-18 (图略)第五章习题答案5-1 (图略)5-2答:可分为掩膜ROM 、PROM 、EPROM 、EEPROM 、FlashMemory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