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化学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
选择专练09(图像分析4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人教版)(解析版)
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集训选择专练09(图像分析)1.将20 g 炭粉与 80 g 氧化铜置于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已知:C+CuO Cu+CO ↑高温和2C+2CuO 2Cu+CO ↑高温),充分反应。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内各相关量对应关系是 A . B .C .D . 【答案】D【解析】设80g 的氧化铜和碳全部转化成一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x ,生成铜的质量为y ,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 , 1280642880g C +CuOCu +CO x y z ↑高温12=80g 80x x =12g , 剩余碳的质量为20g-12g=8g. 64=80g 80y y =64g , 28=80g 80z z =28g , 设80g 的氧化铜和碳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碳时,和氧化铜反应的碳的质量为a ,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碳的质量为b ,生成一氧化碳质量为c21216080g C +2CuO 2Cu +CO a ↑高温2C +CO 2CO12445622g c 12=4422g4422g =56b b c高温 12=80g 160a a=6g ,b =6g.c=28g,剩余碳的质量为20g-6g-6g=8g.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应该是生成了铜和一氧化碳,所以:A 、固体的总质量先减少,然后再不变,故A 错误;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炭粉消耗了12g ,剩余8g ,故B 错误;C 、通过计算得出碳过量,氧化铜少量,所以生成气体并不是44g ,故C 错误;D 、80g 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为80g 16100%80⨯⨯=16g,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通过计算得出碳过量,氧化铜少量,氧化铜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为零,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到零,故D 正确。
故选D 。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B . 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C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D .发生的反应为3222KNO 2KNO +O Δ↑【答案】C【解析】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过程中有氧气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高锰酸钾反应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 正确;B 、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碳,虽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仍在容器中,因此在密闭容器中碳元素质量不变,选项B 正确;C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中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4) ∶(16×2)=3∶2,故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应该是氧气有剩余,选项C 不正确;D 、根据化学方程式3222KNO 2KNO +O Δ↑,可以计算出反应中KNO 3、KNO 2、O 2的质量比为:(2×101) ∶(2×85) ∶(16×2)=202∶170∶32,图中数据正确,选项D 正确。
专练09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学生版)
专练09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填“强”或“弱”)。
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假设二:含有镁粉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查阅资料】①氯化镁易溶于水;②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实验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由实验1可知,假设不成立;由实验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设三(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
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的变化。
结果见下表:时间/min024*********溶液pH 2.0 5.37.08.69.39.810.010.0实验现象﹣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请描述溶液pH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2.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高中化学必修2 专题09 化学实验综合题专项训练新原卷版)
专题09 化学实验综合题专项训练SO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2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SO具有_______性;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该现象说明2为_______。
SO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
(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22.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1)盛装浓硫酸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体现SO2的性质有漂白性、氧化性和___________;(4)若将装置D中的氯水换为酸性KMnO4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装置A中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b.为确认装置A中CuSO4生成,向A中加水,观察溶液的颜色c.装置C中无明显现象d.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环境3.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B。
___________(2)确认CO2存在时,乙、丙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甲、乙两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制备SO2并探究其性质(夹持装置已略去)I.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300题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1.某化学小组对K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Ca(OH)2猜想三:______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实验探究:(5)交流与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6)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欲使滤液中的溶质只含KOH,则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2)KOH和K2CO3(3)四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4)二无明显现象(5)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原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CaCl2(6)Ca(OH)2【详解】(2)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是KO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是KOH和Ca(OH)2猜想三:碳酸钾过量时是KOH和K2CO3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二错误;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若猜想一正确,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因此:(5)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有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09 平衡移动简答题专练
专题09 平衡移动简答题专练1.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
再水解生成乙醇。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2)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①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理由是:②气相直接水合法党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MPa,n(H2O)︰n(C2H4)=0.6︰1。
乙烯的转化率为5℅。
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 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回答下列问题:(1)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9 碳和碳的氧化物1.(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
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B.质软C.导电性D.可燃性【答案】D【解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答案】B【解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详解】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绿色出行B.火力发电C.植树造林D.节约用电【答案】B【解析】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
专题09 离子反应(练习)-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解析版)
专题09 离子反应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氯化钠属于电解质,A不正确;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正确;CO2溶于水导电,是因为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出的离子而导电的,CO2是非电解质,D不正确。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答案】B【解析】酸碱盐是电解质,单质、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酒精C.NH4HCO3D.CH3COONa【答案】C【解析】A项和D项,NaCl、CH3COON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项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C项NH4HCO3虽然是强电解质,但熔化前已分解。
4.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答案】B【解析】CaCO3不是弱电解质,因为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氯气和氨气在水中均不能电离出离子,它们不是电解质,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了电解质HCl、HClO和NH3·H2O。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5.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盐酸、空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答案】B【解析】A项,盐酸为混合物;C项,铁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D项,碳酸钠为电解质。
2024年广东省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09 化学实验基础含详解
【尖子生创造营】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1000题(广东专用)必练09化学实验基础1.(2023·广东高考真题)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
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喷泉实验B.干燥NH3C.收集NH3D.制备NH3 2.(2022·广东高考真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H SO的酸性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24SO是酸性氧化物B.a处变红,说明2SO具有漂白性C.b或c处褪色,均说明2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2H O生成H SO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3.(2021·广东高考真题)测定浓硫酸试剂中24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A. B. C. D. 4.(2023·深圳二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X可为CuB.若试剂Y为氢硫酸,则试管中可产生淡黄色沉淀C.为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试剂Y可为酸性KMnO4溶液D.该装置中试管口应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5.(2023·深圳一模)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B.中学实验室中,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应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6.(2023·韶关一模)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不合理的是A B C D制备Cl2制备NH3制备CO2制备O27.(2023·韶关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制备并收集氨气D.制备并收集SO2 A.制备无水MgCl2B.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8.(2023·汕尾模拟)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氨气,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9.(2023·汕头一模)《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题09 化学实验基础30题(讲解版)
A.“溶解”过程中,加双氧水的目的是氧化铜单质,使其能溶于酸生成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选项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A中主要的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铜,选项B正确;
C.操作M为过滤,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等仪器,选项C正确;
D.由以上分析,硫酸锌转变成氢氧化锌后再灼烧得到氧化锌,选项D错误;
D.用图4所示装置用于裂化汽油提纯溴水中的Br2
【答案】D
【解析】
A.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故冷却结晶可以析出苯甲酸晶体,故用图1所示装置获取苯甲酸晶体,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
B.用溶解、过滤的操作来除去粗盐中泥沙,故用图2所示装置去除粗盐中的泥沙,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不合题意;
C.蒸发KCl饱和溶液可以获得KCl晶体,故用图3所示装置加热蒸发KC1饱和溶液制备KC1晶体,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不合题意;
【尖子生创造营】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1000题(广东专用)
必练09化学实验基础30题
1.(2022·广东高考真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 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 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 具有漂白性
5.(2022佛山一模)比较 与 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均正确的是
A.装置ⅣB.装置ⅠC.装置ⅡD.装置Ⅲ
【答案】D
【解析】
A.氯气有毒,进行尾气处理时导管应插到液面以下,使其充分反应,A项错误;
B.实验室制氯气需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9氧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保护习思用练习含解析
氧、硫及其化合物和环境爱护考点1 硫单质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三第一次测试]下列化合物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干脆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Al2S3④Fe2S3⑤Cu2S ⑥FeCl2⑦H2S ⑧FeCl3A.②③⑤⑦⑧B.①④⑥⑦C.①②③⑦⑧D.②③⑤⑥⑦⑧2.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可用pH试纸测浓硫酸的pH3. [2024成都毕业班摸底考试]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过程⑤可在土壤的缺氧区实现C.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中只有硫的还原D.若生物体有机硫的成键方式为,则过程④中S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 [2024郑州高三1月一模,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S SO3 H2SO4B.粗硅 SiCl4 SiC.NH3 NO HNO3D.Cu CuS H2S考点2 硫的氢化物和重要的氧化物5. [2024北京理综,10,6分]依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试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 H2SiO36. [高考组合改编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4四川理综,1C改编]SO2作纸浆的漂白剂没有发生化学改变B.[2015重庆理综,2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C.[2015安徽理综,9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D.[2014重庆理综,2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SO2可用于杀菌、消毒B.氧化铝可用于制耐火坩埚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D.SiO2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8.如图所示是探讨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试验装置。
09年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安徽卷)试题分析7、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0.12g石墨烯中含6.02×1022个碳原子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同位素、有机物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同时涉及到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A项:因题目中说明“石墨烯可由石墨剥离而成”,故不符合同位素的概念,故A错。
B项:0.12g石墨含碳原子数为0.12g/12g·mol-1×6.02×1023mol-1=6.02×1021,故B错。
C项:石墨烯是无机物,故C错D项:一般非金属与非金属间以共价键结合,故D正确。
8、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碳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碳基,羧基C、含有羟基、碳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羧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官能团,能识别官能团即可,答案选A。
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解析】A项:一般来讲,存放试剂应该遵循:酸不用橡胶(塞),碱不用玻璃(塞),存放浓硝酸应该选用玻璃塞,A错。
B项:由于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分液分离,B正确。
C项:10ml 量筒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C错。
D项:实验室制乙烯需要控制温度在170℃,量程为100℃的不能满足实验要求,D错。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H4+、H+、NO3-、HCO3-B、K+、Al3+、SO42-、NH3·H2OC、Na+、K+、SO32-、Cl2D、Na+、CH3COO-、CO32-、OH-【解析】第10题考查的是离子共存,这也是高考中的经典题型。
物理化学(09级电化学)
物理化学练习(电化学)2009级一、选择题1. 电极Tl 3+,Tl +/Pt 的电势 φ1$= 1.250 V ,电极 Tl +/Tl 的电势φ2$= -0.336 V ,则电极Tl 3+/Tl 的电势 φ3$为:(A) 0.305 V(B) 0.721 V(C) 0.914 V(D) 1.586 V2. 以下关于玻璃电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电极是一种不可逆电极(B) 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膜内外溶液中被测离子的交换(C) 玻璃电极易受溶液中存在的氧化剂、还原剂的干扰(D) 玻璃电极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种3. 下列 4 组组成不同的混合溶液, 当 Pb(s) 插入各组溶液时, 金属 Sn 有可能被置换出来的是:已知 φ∃ (Sn 2+,Sn)=-0.136V , φ∃ (Pb 2+,Pb)=-0.126 V.(A) a (Sn 2+)=1.0, a (Pb 2+)=1.0(B) a (Sn 2+)=0.1, a (Pb 2+)=1.0(C) a (Sn 2+)=1.0, a (Pb 2+)=0.1(D) a (Sn 2+)=0.5, a (Pb 2+)=0.54. 关于液体接界电势 E J , 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 E J 存在(B) 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 E J(C) 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 E J(D) 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 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E J 总是存在5. 有大小尺寸不同的两个锌锰干电池同时出厂,两者体积比是 5:1,假定两个电池工作环境、工作电流和最后耗尽时的终止电压相同,若小电池初始开路电压为 1.5 V ,可以对外输出电能为 W ,则大电池的初始电压和可以对外输出的电能,理论上应该为:(A) 1.5 V W kJ(B) 7.5 V W kJ(C) 1.5 V 5W kJ(D) 7.5 V 5W kJ6. 对于 E ∃=[RT /(zF )] ln K ∃ 一式,正确理解是 :(A) 表示电池内各物都处于标准态(B) 表示电池反应已达平衡(C) 表示电池内部各物都处于标准态且反应已达平衡(D) E∃与K∃仅在数值上满足上述关系,两者所处状态并不相同7. 反应Cu2+(a1)─→Cu2+(a2), 已知a1>a2, 可构成两种电池(1) Cu(s)│Cu2+(a2)‖Cu2+(a1)│Cu(s)(2) Pt│Cu2+(a2),Cu+(a')‖Cu2+(a1),Cu+(a')│Pt这两个电池电动势E1与E2的关系为:(A) E1=E2(B) E1=2 E2(C) E1=12E2(D) 无法比较8. 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Cl- 离子的活度无关的是:(A) Zn│ZnCl2(a)│Cl2(p∃)│Pt(B) Zn│ZnCl2(a1)‖KCl(a2)│AgCl(s)│Ag(C) Ag│AgCl│KCl(a)│Cl2(p∃)│Pt(D) Pt│H2(pθ)│HCl(a)│Cl2(p∃)│Pt9. 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的厚度δ 与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m的大小关系是:(A) m增大,δ 增大(B) m增大,δ 变小(C) 两者无关(D) 两者关系不确定10. 在298 K 时,浓度为0.1 mol·kg-1和0.01 mol·kg-1HCl 溶液的液接电势为E J(1),浓度为0.1 mol·kg-1和0.01 mol·kg-1KCl 溶液的液接电势E J(2)则:(A) E J(1) = E J(2)(B) E J(1) > E J(2)(C) E J(1) < E J(2)(D) E J(1) << E J(2)11. 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C) 离子荷质比大(D) 离子水化半径小12. 在浓度为c1的HCl 与浓度c2的BaCl2混合溶液中,离子迁移数可表示成:(A) λm(H+)/[λm(H+) + λm(Ba2+) + 2λm(Cl-)](B) c1λm(H+)/[c1λm(H+)+ 2c2λm(½ Ba2+)+ (c1+ 2c2)λm(Cl-)](C) c1λm(H+)/[c1λm(H+) + c2λm(Ba2+) + λm(Cl-)](D) c1λm(H+)/[c1λm(H+) + 2c2λm(Ba2+) + 2c2λm(Cl-)]13. 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14. 25℃电极的反应为O2+ 2H++ 2e-─→H2O2,其标准电极电势为0.68 V,而φ∃ (OH-,H2O/O2) = 0.401V,则电极反应为H2O2+ 2H+ + 2e-─→2H2O 的电极,在25℃时的标准电极电势φ∃为:(A) 0.2576 V(B) 0.279 V(C) 1.081 V(D) 1.778 V15. 在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Pt 电极电解AgNO3溶液,在100 g 阳极部的溶液中,含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a 和 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c g 铜析出, 则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 r(Cu) = 63.546 ) :(A) [ (a - b)/c ]×63.6 (B) [ c - (a - b) ]/31.8(C) 31.8 (a - b)/c (D) 31.8(b - a)/c16. 电解混合电解液时,有一种电解质可以首先析出,它的分解电压等于下列差值中的哪一个?式中φ平,φ阴和φ阳分别代表电极的可逆电极电势和阴、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
基础化学习题09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难题解析[TOP]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
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
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析概率就是可能性。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
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
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09化工流程选择题考点专
专题09 化工流程选择题1.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低碳烯烃可在石油分馏过程中获取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D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第②步属于物理变化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C【解析】A.从海水中提取的水、NaCl只是物理变化,因此不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错误;B.第②步MgCl2·6H2O变为MgCl2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正确;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或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等,SO42-必须在Ca2+之前除去,错误。
6.当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集团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FeTiO3中Ti为+4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只有“电解”、“氯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氯化”时每消耗36g焦炭,则转移7mol电子C.“合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上述流程中“Mg,Ar"可用“Mg,CO2”代替【答案】B7.SO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SO4和清洁能源H2。
高中化学专题09 有机化合物-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集训(解析版)
专题09 有机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是否水解完全B.用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不能鉴别乙醇、乙醛C.饱和(NH4)2SO4 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D.在苯与液溴制备溴苯的实验中,溴苯提纯步骤:水洗、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蒸馏【答案】A【解析】A.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葡萄糖,只能检验淀粉是否水解了,不能检验是否水解完全,故A错误;B. 乙醇、乙醛均能被重铬酸钾氧化,而使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故不能鉴别,故B正确;C. 饱和(NH4)2SO4 溶液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的原理是盐析,而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的原理是变性,原理不同,故C正确;D. 在苯与液溴制备溴苯的实验中,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溴苯、苯、溴化铁、溴化氢、溴单质,溴苯提纯步骤:水洗、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水洗,是用于除去溴化铁、溴化氢、溴单质,分液后得到溴苯、苯的有机层,用干燥剂干燥除去有机物中残留的水分,再蒸馏获得溴苯,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乙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SO2和Cl2使品红溶液褪色C.碘片、氯化铵晶体受热消失D.ClO2和漂白粉现在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答案】D【解析】A.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理不同,A不符合题意;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Cl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Cl2与H2O 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原理不同,B不符合题意;C.碘片受热消失是碘升华,氯化铵晶体受热消失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原理不同,C不符合题意;D.ClO2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都是应用其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原理相同,D符合题意;故选D 。
3.海水晒盐后精制得NaCl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 (aq )得到Cl 2和NaOH ,以NaCl 、NH 3、CO 2等为原料可得到 NaHCO 3;向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中通Cl 2可制溴;从海水中还能提取镁。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本文档汇集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经典题,并附有答案供参考。
这些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题一:元素符号与原子序数1. 请写出以下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a) 氧元素:O,原子序数8b) 碳元素:C,原子序数6c) 铁元素:Fe,原子序数262. 根据元素的符号,填写其原子序数:a) H:1b) Na:11c) Ne:10题二:化学方程式平衡1.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a) 2H₂ + O₂ → 2H₂Ob) Mg + O₂→ MgOc) N₂ + H₂ → NH₃2.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并注明所需系数的个数:a) Fe + Cl₂ → FeCl₃ (需要2个系数)b) CO₂ + H₂O → C₆H₁₂O₆ + O₂ (需要6个系数)c) Zn + HCl → ZnCl₂ + H₂ (需要2个系数)题三:化学键与分子式1. 填写以下化合物的分子式:a) 水:H₂Ob) 二氧化碳:CO₂c) 氯化钠:NaCl2. 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写出其名称:a) HCl:盐酸b) CO:一氧化碳c) CaCO₃:碳酸钙题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判断以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a) 油燃烧:化学变化b) 冰融化:物理变化c) 铁生锈:化学变化2. 填写以下物质的性质:a) 氧气:无色、无味、不可燃b) 水:透明、无味、可溶于许多物质c) 醋:具有酸味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的一部分,希望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
若需要更多题和答案,请参考教材或其他辅导资料。
高中化学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9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21·广东高考真题)反应X 2Z =经历两步:①X Y →;②Y 2Z →。
反应体系中X 、Y 、Z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为()c X 随t 的变化曲线B .1t 时,()()()c X =c Y =c ZC .2t 时,Y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D .3t 后,()()0c Z =2c -c Y 【答案】D【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X 2Z =经历两步:①X Y →;②Y 2Z →。
因此,图中呈不断减小趋势的a线为X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呈不断增加趋势的线为Z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先增加后减小的线为Y 的浓度c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
【解析】A .X 是唯一的反应物,随着反应的发生,其浓度不断减小,因此,由图可知,a 为()X c 随t 的变化曲线,A 正确;B .由图可知,分别代表3种不同物质的曲线相交于1t 时刻,因此,1t 时()()()X Y Z c c c ==,B 正确;C .由图中信息可知,2t 时刻以后,Y 的浓度仍在不断减小,说明2t 时刻反应两步仍在向正反应方向发生,而且反应①生成Y 的速率小于反应②消耗Y 的速率,即2t 时Y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C 正确;D .由图可知,3t 时刻反应①完成,X 完全转化为Y ,若无反应②发生,则()0Y c c =,由于反应②Y 2Z →的发生,3t 时刻Y 浓度的变化量为()0Y c c -,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Z 的浓度的变化量为()02[Y ]c c -,这种关系在3t 后仍成立, 因此,D 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
2.(2021·河北高考真题)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 和N 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 ;②M+N=X+Z ,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 1=k 1c 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 2=k 2c 2(M) (k 1、k 2为速率常数)。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题09电化学基础含解析
易错09 电化学基础(选择题)【易错分析】1。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思维定式-—活泼金属一定是负极。
如Al、Mg和NaOH 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为负极,Mg为正极。
2.可充电电池放电与充电时的电极反应(1)充电时电极的连接:充电的目的是使电池恢复其供电能力,因此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以获得电子,可简记为负接负后作阴极,正接正后作阳极。
(2)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同一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电池的总反应式,在充电与放电时,形式上恰好相反(同一电极周围,充电与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pH的变化趋势也恰好相反)。
3.燃料电池的关键点(1)要注意介质是什么?是电解质溶液还是熔融盐或氧化物。
(2)通入负极的物质为燃料,通入正极的物质为氧气.(3)通过介质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同时考虑该离子参与靠近一极的电极反应。
4.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1)H+在碱性环境中不存在。
(2)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H+,生成H2O,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H2O,生成OH—。
(3)熟记“离子趋向”,抓住“电荷守恒”,熟练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①阳离子趋向正极,在正极上参与反应,在负极上生成(如H+);阴离子趋向负极,在负极上参与反应,在正极上生成(如OH-、O2-、CO32—)。
②“—n e-”相当于正电荷,“+n e—”相当于负电荷,依据电荷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③电池总反应式=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错题纠正】例题1、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 +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解析】该电池中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C项错误;负极上由于锌放电,ZnSO4溶液中Zn2+浓度增大,故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D项错误.答案:B例题2、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错误!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P 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
【答案】(1)丙<甲<乙(2)甲=丙(3)乙【解析】(1)如图所示,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2)如图所示,t 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计算,因此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3)如图所示,P 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 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 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突破一、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 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t ℃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1t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化学实验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二)一、基础知识梳理下面对课本的实验装置梳理延伸如下:1、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1)、固体+固体 气体(图1) ①反应容器:试管②注意事项:粉末状固体;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2)固体+液体→ 气体(图2、图3、图4、图5、图6) ①反应容器:试管、烧瓶、广口瓶、锥形瓶 ②加液容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③启普发生器及改良(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3)固体+液体 气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①反应容器:试管、烧瓶 ②加液容器:分液漏斗2、气体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排空气法:(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 图3 图4 图5 图6图7图8 图9 图10图11 图12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2)排水法图(图24、图25) (3)贮气瓶(图26)3、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 (1)在水中溶解性不大的气体(图27)(2)燃烧或袋装法 (图28、图29)(3)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气体:防倒吸(图30-图38)4、气体净化装置: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图39、图40、图41、图42)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 图28图29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5、气体性质实验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选择(1)常温反应装置(图43、图44) (2)加热反应装置(图45、图46、图47) (3)冷却装置(图48、图49):6、排水量气装置:测量气体的体积(图50、图51、图52、图53)7、装置气密性检查:(1)利用热源:用手捂或用酒精灯微热,看是否有气泡,移开热源,是否有一段水柱。
(2)利用液面高度(差)有否变化同学们只要真正懂得以上这些装置的实验原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例题讲解例题一.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延伸: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30分)用图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
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
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
这是一种仅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39 图40 图41 图42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图48 图49 图50 图51 图52 图53(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③气体名称收集方法检验方法(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
试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是涉及到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有关内容,是学科内和学科间相结合的综合试题。
(1)关闭弹簧夹时,由于反应所产生的氢气使试管内的液面上的压力增加,从而造成了试管中的液面下降,解决本题涉及到物理学的压强内容。
(2)由于本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相类似,所以要首先回忆检查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方法——液面观察法,即关闭活塞,向漏斗中加水,气密性良好的标志的是;停止加水后,水面的位置一定。
漏斗和容器下部内液面保持较大的液面差,如图所示。
这样就自然得出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3)使用启普发生器的条件是要求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中学阶段14种常用的固体中,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是H2、H2S。
题给条件下,能用此装置制取的气体是CO2、H2S。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3222222二氧化碳向上排空气法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石灰水浑浊硫化氢向上排空气法有臭鸡蛋味(4)食盐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1+H2SO4 = NaHSO4 +HC1↑,由于此反应需要加热且食盐是粉末状物质,因此不能用随用随停装置来制取。
例题二.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11页【实验1-2】的延伸:2002年理科综合第29题(Ⅱ)(20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1 图2(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收集氨气应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解析:本实验题前三小题考查的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及基本操作。
第四小题是对实验抽取氨气的延伸,它与物理压强相结合。
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都掌握得不扎实,不知道通常是用价格便宜的熟石灰和氯化铵反应制造氨气,而是选择了价格高的烧碱、硫酸铵等,还有的错用硝酸。
还有不少学生忘记关键步骤“打开止水夹”,只是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这些问题就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培养。
同时也要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
参考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向下排空气碱石灰(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氢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氢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例题三.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89页【实验4-10】的延伸: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第33题(22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解析:本实验题用两种方法来制备氢氧化亚铁,方法一完全是采用课本中的实验,考查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中的要求,必须要注意防止水解和氧化;在制备氢氧化亚铁必须要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及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操作要求。
方法二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是一种改进的制备方法,用氢气作保护气的方法来保证新制的氢氧化亚铁不被马上氧化。
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方法一(1)稀H2SO4铁屑(2)煮沸(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方法二(1)稀H2SO4铁屑(2)NaOH溶液(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例题四.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实验2-7】的延伸:2005年春季高考北京试卷第29题(21分):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1)各组反应开始时,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解析:本实验题第(1)小题完全是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考查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机理。
第(2)小题是对课本实验的延伸,用定量的方法来做同样的实验,但出现的实验结果却不同,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并写出原因。
此题的难度就比第(1)小题的难度要大得多,学生必须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及产生气体的量的关系,只有完全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1)甲 HCO 3-+H +=CO 2↑+H 2O例题五.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延伸: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的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的量气装置E 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 mL ),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2)C 装置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
(3)装置A 的作用是 ,装置B 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解析:本题的要求是: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制取氧气并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
因此必须首先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必要的提纯,与过氧化钠反应后还要保证测量出的氧气的体积较准确。
则本实验的顺序是①制取CO2②净化CO2③使CO2与Na2O2反应④净化O2⑤用量气管测出O2的体积。
C装置在U型管的一侧用玻璃纤维隔开,上边可放置固体,这显然是一个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因此必须选用大理石和盐酸(不选用稀H2SO4是由于稀H2SO4可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选碳酸钠是因为其为粉末状而不是块状固体);而在使用盐酸时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HCl,因此要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潮湿的CO2通入D中,与Na2O2反应生成O2;反应生成的O2中可能混有未反应的CO2,故需用NaOH溶液洗气除去,然后再测量O2的体积。
调节甲、乙两管液面相平,是为了使O2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减少计算误差。
参考答案:(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其中⑥⑦顺序可对调)(2)大理石盐酸(3)吸收混在氧气中未反应的CO2吸收混在CO2中的HCl(4)a c例题六.实验室气体制备方法的延伸: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右图装置和下列试剂制取少量氧气、氯化氢和氨气;SO4B.浓盐酸C.食盐D.MnO2E.KClO3F.H2O2G.浓A.浓H氨水H.KMnO4I.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