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公安部颁布《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来,xx市局认真贯彻各级关于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实现了警务室建设的无缝隙覆盖。

我们结合辖区警力资源数量、结构及治安状况等实际,把“警务室建成后,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发展和完善新型社区和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作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

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在运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上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对警务室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不间断地督导检查。

局里要求党委成员按照联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队按照科挂所分工加强对各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进行督导、调度,每周至少要督导调度一次。

局三基办专门设计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检查记录》,与治安部门联合对全局警务室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每周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全面地掌握工作实况,力促警务室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改进和完善警务室薄册档案。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我局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础台帐进行了梳理、整合,根据现阶段警务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整合为16本警务室基础档案,既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记录台帐、整理档案工作上的负担,又着重体现了警务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已在所有警务室施行。

近期,我们正组织专人对警务室相关薄册再次进行整合、精减,最大限度为警务室民警减负,让他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积极探索警务室弹性工作运行机制。

为完善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局里根据警务室建设现状,研究出台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弹性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考核办法及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指导全局面上工作。

各派出所也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弹性工作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在具体实践中及时调整。

关于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的若干探究

关于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的若干探究

关于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的若干探究作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6期摘要社区警务由来已久,在英美等国家发展比较完善。

社区警务也早就进入我国公安部门的视野,我国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展。

目前,以社区警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警务改革在很多地方得到尝试。

关键词社区警务居民安全感派出所作者简介:刘聪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172-01一、社区警务在我国的理论发展中国警学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接触并介绍国外的社区警务理论和战略。

1997年4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公安派出所会议,标志着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正式纳入了发展轨道。

2002年3月公安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

近几年来,公安部多次召开会议,促进派出所工作的健全发展,完善我国公安体系。

我国的派出所体系也迅速完善壮大起来。

(一)关于社区警务的定义1.会课题组,曾在对山东济宁警察的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所谓‘社区警务’战略,简言之即立足社区,实行警察与民众的合作,通过警察的服务密切警民关系,强调民众的参与意识,形成控制网络,辅之以多种矫正和疏导措施,预防犯罪,先发制敌。

”它有两个基本原则:密切警民关系,预防为主。

2.察与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社区警务,它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

社区警务是社区工作立足社区,以社区为出发点,与社区密切结合的一种警察工作方式。

3.教授认为社区警务的基本理论是:“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社会。

他的基本方法是警察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双方的努力,再造社会和谐。

它的工作范围以地区为基本单位。

它的工作目的不是单纯的指向犯罪,而是整个社会广义的安定与安宁。

因此,社区警务不能理解为一定区域内的警察工作,更不能理解为某一种由公众参与的预防犯罪的方法。

社区警务不是一种方法,不是一种警务方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警察哲学。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4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4

第四讲:社区警务社会环境的中外比较一、社会变革决定警务模式美国警察从职业化到社区警务的转变二、历史基础决定现实选择新中国警务实践与社区警务的关系三、社区警务战略在中国基本的选择过程与大致的发展历程一、社会变革决定警务模式,美国警察从职业化到社区警务的转变(一)露易斯·拉特莱德与“警察和社区关系研究所”(二)20世纪60年代渐显的“职业警察模式的麻烦”(三)越战结束前后美国对警察工作的新研究成果(四)美国警方对警务职业化这一过去模式的反思(五)新现实主义:社区警务,新时代的新方法(一)路易斯·拉德莱特与全国警察和社区关系研究所(NIPCR)正当许多国家致力于实践和推广包含在职业化警察模式中的警察改革的同时,密执安开始了一个让警察和社区更上一层楼紧密地结合的运动。

路易斯·拉德莱特是密执安州立大学(MSU)警察管理和公共安全学院的教授。

1951年至1963年任全美基督教和犹太教协商会议(NCCJ)执行干事,为协会开办了许多减少社区诸成分间紧张关系的研修班,1955年,他在密执安州立大学创立了全国警察和社区关系研究所(NIPCR)。

他于1955年至于1969年间任研究所所长,并且是该大学的全国警察和社区关系中心协调员,主导了1965年到1973年的警察与社区关系全国大调查。

15年里,该研究每年五月都举行五天讨论会,把社区警方与社区领导集中起来讨论常见问题。

最高峰时,有来自美国30个州和好几个国家的多达165个社区的600多人与会。

其各类研究成果也就这样迅速地在全国推广开来。

(二)职业警察模式的麻烦1:犯罪开始上升赫尔曼·戈尔茨坦:“危机促进进步。

犯罪恐惧、民权游行、种族冲突、骚乱频乃和接连不断的政治抗议示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警察,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

”犯罪开始上升,而以前长期有效的传统警务方法不再有效。

警察首脑开始向研究人员敞开大门。

他们允许研究人员检讨传统的方法,这让两个重要的警察研究组织成长和发展起来:警察基金会和警察行政研究论坛(PERF)。

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而现实工作中,由于基层公安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社区民警难以专心沉入社区开展警务工作,甚至 有的农村警务室“无警可驻”,民警在社区警务中往往只是应付式的等候、登记、处理,没有变被动为主动,没能将社 区的警务工作统筹考虑与合理计划,而是简单地按命令执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动就搞一下,没有充分发挥社区警务 的组织引导功能。社区民警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组织指挥一支防控力量。群防群治力 量是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这种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社区警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的社区警务运行来看,我局社区警务工作已经基本正常运作。但影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发展的问题依 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警务警力严重不足、功能发挥不够。社区警务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 叉属性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区警务是社区群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群众与犯罪作斗争的阵地,也是公安机关与 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互通的基层中枢。
一、前段我局社区警务工作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我局把社区警务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重要支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警务室等级达标为抓手,强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社区警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我县属于山区县,农村派出所和农村警务室居多,基层普遍存在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警务战略 发展。
目前,我局实有辅警197人,其中公益性岗位辅警12人,派出所辅警84人、交警队辅警42人、其他辅警59人。 已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险,未购买住房公积金,随着保险基数的提高,五 大保险费也不断增加,201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7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1180元,辅警月工资 1273.44元,月缴纳五险1126.56元,我局每月为每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2400.00元,201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约为8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1180元,辅警月工资1400元,月缴纳五险1326.87元,我局每月为每 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2626.87.00元,201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为8.7万余元,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月工资为 1350元,辅警月工资1500元,月缴纳五险1580.22元,我局每月为每名辅警发工资及买保险支付3080.22元,辅警工 资虽然超过当地最低月工资水平,但仍然赶不上当地经济消费水平,大多数辅警觉得工资较低,工作与收入相差太 大,辅警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不利于开展工作。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7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7

第七讲:治安承包与警务民营化一、各地“治安承包”的情况概述二、个案解剖“山东泰安的“治安承包”三、“治安承包”需要讨论的问题四、类似承包:治保人员“三权管理”五、“承包”与“民营化”比较一、“治安承包”案例列举⏹(一)山东泰安市的“治安承包”⏹(二)浙江温州市的“治安承包”⏹(三)浙江嘉兴市的“治安承包”⏹(四)浙江杭州市的“治安承包”⏹(五)浙江宁波市的“治安承包”(一)山东泰安模式⏹1996年试行,1999年推广,2002年人民公安报整版讨论。

⏹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牵头,公安机关指导,以协议和有偿的形式,将一定区域的治安防范责任和某一要害部位、重点项目的巡逻看护和安全管理任务固定下来,明确责任权利,建立起长效的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

⏹分整体工作的全面承包与部分工作的专项承包两种模式。

⏹承包人分集体承包与个人承包两种,个人居多。

泰安模式的基本特点⏹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直接组织、全市推开。

⏹多种方式严格把握承包人选择:预定条件、严格标准,严防有劣迹的人混入;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公开公平竞争上岗;严格程序、严格把关,严格培训、严格监督。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经费保障制度。

有政府补贴,但主要费用还是取之居民,用在居民。

公安机关应当反思:这种经费与我们直接花费的警察警务当然不会一样。

⏹不签订“责任书”而签订至少具有民事法律效力的“合同”。

(二)浙江温州模式⏹承包本村、本物业公司管理范围的外来人口远远超过常住人口、治安情况复杂、刑事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的地区。

⏹合同规定:“村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将区域的治安巡防工作委托给承包负责人,并负责提供承包经费及巡逻装备;承包人负责对巡防人员进行管理,并招聘不少于8名巡防人员;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监督、业务指导、调查处理违法犯罪信息”⏹“低工资、高奖金、高风险”:“每月承包保底金额为8000元,承包区域内刑事案件发案保底为3起。

1起不发,奖5000元;发案1起,奖2000元;发案2起,奖1000元,发案3起,不奖不罚;发案4起,罚1000元,发案5起,罚2000元;发案6起以上,罚5000元;如果发现故意瞒报或者漏报,罚5000元”。

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一体化的调查与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已经成为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社区警务和社区事务一体化的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本文将对社区警务和社区事务一体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是指警察部门通过积极的宣传、预防、化解和处理社区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维护社区安全和治安的工作。

社区警务的目的是让警察和社区居民之间形成信任和联系,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治安。

调查发现,目前社区警务工作已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首先,警察机关已经开始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警方已经开始加强社区巡逻和监控,提高社区安全防范的能力。

最后,警察机关还积极与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协作,研究制定相应的维护社区治安的措施和机制。

尽管如此,社区警务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警察的数量和配备不足,导致警力无法覆盖社区的每个角落。

其次,社区警务的工作标准和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事务的协调和配合还不够紧密,社区警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与社区其他部门进行交流和合作。

二、社区事务社区事务是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各种活动和事项。

社区事务旨在通过居民自主参与、公共参与、社区协同,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实现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对社区事务的调查发现,社区事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其次,社区事务的范围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包括社区清洁、环保、文化活动、物业管理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方便和服务。

最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组织日益规范化,相关部门在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方面加强了监管和指导,使社区事务管理更加有序。

社区警务战略下警务模式的若干思考

社区警务战略下警务模式的若干思考

社区警务战略下警务模式的若干思考社区警务战略是指在履行警务职责的过程中,遵循警务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的实际效用,建立和完善社区警务的一系列战略目标。

社区警务模式是警务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某种特定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的服务和设施,结合社区具体情况,构建社区警务体系的核心模式。

首先,要加强对社区警务模式的研究,更好地发挥社区警务在全面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有利的环境。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社区警务的运行管理,建立针对性的社区警务模式,实施社区警务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此外,常规化为社区警务提供职业化的支持。

尽可能有效地指派合适的安全力量,强化人员职业化素质,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更好地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同时,要建立社区警务记录系统,更好地评估和监测社区警务的质量,实现定期检查、动态调整和及时指导。

社区警务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落实法治化,完善法规和制度,各级警务机关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社区警务服务体系。

同时,扩大社区警务职责和服务领域,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

例如,社区警务开展宣传活动,建立社会治安和犯罪拒绝意识,开展社会认知和能力提升的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要引导社会大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以文明、合法为导向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扩大社会信任,引导营造群众融洽、朋友情谊的社会氛围,发挥社区警务的社会效益,形成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社区警务战略下的警务模式是改进全民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社会治理的综合性体系,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改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要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加强法治化、建立有效的治安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教育,才能有效地实施社区警务模式,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维护正义、保护公民权利的力量,并有效地完成安全治理的职责。

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

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

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刘建华摘要社区警务在我国有思想理念和影响作用,有推行和实践基础,但具体工作模式不完善,缺乏操作规程和实作办法,还没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警务模式。

比较分析社区警务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传统方式,注重借鉴社区警务先进理念,发扬综合治理传统优势,在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对社区警务模式进行有效设计,充分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深化完善社区警务。

关键词社区警务模式思考社区警务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后,其基本理念与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群防群治工作等传统逐步融合,并深刻影响着我国近年来的警务实践。

但社区警务作为一种警务模式却没有在传入后迅速中国化,目前社区警务在我国的现状是有思想理念,有影响作用,有推行和实践基础,但具体工作模式不完善,缺乏操作规程和办法。

本文拟从社区警务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传统方式的比较分析中,对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作初步思考。

一、社区警务理念的差异化特点:从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与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比较分析西方社区警务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警察工作现代化仍然解决不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形势下,向传统手段的回归,也可以说是向传统警务方式的妥协。

这种情况说明,由于社会治安问题的特殊性,现代化的装备设施和科学技术手段在预防减少犯罪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却解决不了社会治安稳定的根本问题。

在对付已经发生的犯罪方面,警察工作的现代化具有一定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但在抑制可能发生的潜在犯罪方面就显得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

社会治安问题一方面是社会矛盾在治安方面的映射和反映,这是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源,而社会矛盾本身是无法通过现代化手段和装备设施来解决的;另一方面社会治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变化迅速,警察工作的现代化手段既无法涵盖所有治安问题,科技进步的速度也永远无法赶上治安问题变化的速度,这同样决定了警察工作现代化在适应治安形势变化上的局限性。

社区警务问题研究报告

社区警务问题研究报告

社区警务问题研究报告
社区警务是指警察机关在社区内提供安全服务、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

社区警务问题研究报告主要从社区警务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社区警务的现状。

目前,社区警务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警察在社区内加强巡逻和防范,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

同时,社区警务还积极开展社区管控工作,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安全教育和预防犯罪知识的普及。

社区警务的发展为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社区警务力量薄弱,难以满足社区治安和居民安全的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社区警务存在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如缺乏有效的巡逻和防范措施,对社区矛盾和纠纷的处理不及时。

此外,社区警务与社区居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问题。

最后,解决社区警务问题的方法。

首先,加大对社区警务的投入,增加社区警力,提升社区警力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其次,完善社区警务体系,建立健全社区警务网络,加强社区警务队伍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另外,加强社区矛盾和纠纷的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社区警务问题研究报告主要关注社区警务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社区警务问题,找出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社区警务的质量和效益,为社会治安和居民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当前社区警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当前社区警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收稿日期 :2011-06-25 作者简介 : 田显俊 ,(1968), 女 , 四川乐至人 , 硕士 , 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治安学 。
78
田显俊
当前社区警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警找不准职能定位 , 没有把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 , 组织公众参与治安管理和犯罪控制作为主要 任务 , 致使一些治安防范组织和措施流于形式 , 社会制约犯罪机制弱化 ; 理不清职责任务 , 不清 楚该干什么 、如何干 、 怎么干好 , 除了把办公室搬到社区 , 建立几十本簿册外 , 其他的仍然沿袭传 统方式 ,没有真正依托社区展开工作 ,主动取得社区群众的支持与合作 。
社区警务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 , 是一项预防为主 、 重在治本的警务战略 。 在我国 ,社区警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探讨 、研究 、应用和推广 。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 社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 ,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 , 社区警务作为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的警务战略 ,其全面实施也已是势在必行 。 现阶段 ,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的现代化紧密联 系 ,极大地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 。 然而 , 在实施过程中社区警务战略也面临一些问题 , 迫切需要我们探讨其对策 。
2.未建立上下联动 、协调运行机制 。 目前 ,我国基层实际情况是 ,部分社区民警与其他警种民
警间缺乏沟通 ,协调性难如人意 。 派出所治安民警仅单纯破获 、调解 、查处治安案件 ,没有把日常 工作中了解到的犯罪信息反馈给刑警 ; 而刑侦民警只重视破案 , 打击犯罪 , 不注重在处理侦破 案件过程中把发现的治安防范漏洞和隐患及时告知社区民警 , 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 这在很大程 度上制约了社区警务的深入开展 。 从社区警务改革推行过程看 , 主要由公安派出所作为实施主体 , 而单由公安派出所来实施 社区警务战略并不符合社区警务的内涵要求 。 首先 , 从理论上讲 , 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战略 , 涉 及警察勤务的全方位 ,不是单纯的派出所民警或责任区民警的勤务 。 其次,公安派出所实施社区 警务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 。 目前全国有 5 万多个派出所 ,承担了公安机关 70% 以上的工 作任务 ,而派出所民警占总警力的比例不足 30% 。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警务战略变革 ,却没有从 全局的高度动员各部门 、各警种共同参与 ,未能形成上下联动 、协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 (二 )社区警力工作量大 ,承担了大量职责以外工作的现象突出 。 派出所社区民警主要负责辖区的治安防范 、 治安管理和群众工作 , 工作职责明确 , 大部分工 作都制定有相应标准或规范 , 要求以 “ 人口管理 ”、“ 情报信息收集 ”、“ 治安管理 ”、“ 安全防范 ”、“ 服 务群众 ”等五大项工作为主要职责 。 社区民警往往超负荷运转 ,以某地城区五个派出所 33 名社区 民警人口管理 、行业场所管理 、内保单位的工作量为例 (见下表 ,统计数据截止 2010 年12 月 ): 表1 :工作量统计表

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

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

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第一章:引言社区警务建设是一项政府重视的社会治理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围绕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第二章:社区警务建设的意义社区警务建设是指针对社区公共安全问题而开展的警务活动,旨在改善社区安全环境,增进公民安全感。

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区稳定。

社区警务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内的打架斗殴、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社区治安稳定;2. 加强社区安全防范意识。

社区警务通过加强巡逻、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3. 增强社会共治意识。

社区警务促进了政府、居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推动了社会共治机制的形成;4. 增进民生福祉。

社区警务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维护了社区的整体安全。

第三章:社区警务建设的实施方式社区警务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1. 建立社区警务站。

社区警务站作为基层警务机构,可以加强对社区内的治安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2. 发挥社区警务联防、联动的作用。

社区警务联防、联动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参与治安监管,提升社区治理效果;3. 设置社区巡逻点。

社区巡逻点可以提高警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到达速度,加强对社区犯罪的打击能力;4. 增加社区警务宣传力度。

通过社区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治安政策和警务防范知识,提高居民的治安意识和法制观念;5. 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共同维护社区安全。

警务人员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制定警务合作方案,共同推动社区治理。

第四章:社区警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尽管社区警务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1. 治安状况复杂多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治安状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这对警务人员的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警务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一些警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存在瑕疵,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质量;3. 社会资源不足。

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

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
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
• 1、 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 一直
•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
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 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 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 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 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 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 工程。
(三)社区犯罪预防
• 什么是社区预防,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
认为社区预防主要依靠社区组织、社区防 卫和社区发展等三个途径来减少发案机会。
22社区警务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区警务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工作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相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工作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相当的多以三所三队为基础工作范围涵盖了各项公安专业业务社区当的多以三所三队为基础工作范围涵盖了各项公安专业业务社区警务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和基层基础工作大致是一致的他们的不同点警务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和基层基础工作大致是一致的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在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从公安工作本身出来来考虑的而社区警务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从公安工作本身出来来考虑的而社区警务工作则是从社区的角度从社区的整体来考虑从问题的也重视社区在公工作则是从社区的角度从社区的整体来考虑从问题的也重视社区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 英国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处安装
了防护栏,使得自动取款机的 打砸抢行为大大下降。
• 入口控制—
• 转移犯罪—

采取现金替代品,用支 票、银行卡来代替现金,
美国哈特福德市的邻里犯罪预 防计划:通过环境改变设计, 改变汽车和行人的流量,减
减少入口的现金流动以 少本地区外来居民的流量。

公安管理之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公安管理之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研究及建设摘要:社区警务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其核心思想是警察立足于社区,面向群众,通过密切警民关系,加强警民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

本文从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的现状出发,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社区警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研究、警务思想、社区民警素质和社区建设方面分析了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从深化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和构建预防犯罪调控机制以及建立社区警务保障机制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社区;社区警务;社区警务发展模式;社区警务建设引言:2003年,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文件,做出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加强和改革公安派出所工作,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会议,对于公安工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社区警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逐步被中国警学界和警方所认同,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社区警务作为一项以预防犯罪为主的全新警务理念、警务思想、警务战略,与传统“以打为主”的警务思想、警务发展模式有着质的区别,对于当前公安警务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

2、有利于加强警务理论研究,丰富公安警务思想内涵。

3、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推动公安执法领域革命。

正文:一.社区与社区警务(一)社区的涵义“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社区”的含义,他认为,社区是一种基于情感、内心倾向而建立起来的富有人情味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关系亲密的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我们认为,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警务模式探究

社区警务模式探究

社区警务模式探究——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开展警务工作摘要: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为切实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警力下沉制度。

社区警务能够加强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然而,开展社区警务是一个巨大任务,沉重的工作量不能完全压在公安机关和社区民警身上。

因此,吸收和挖掘社会力量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成为了发展社区警务的必由之路。

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以公安机关为指导,人民群众参与的新型社区警务模式。

关键词:社区警务社会力量警察居委会一、社区警务的概念社区警务的英文本意为“社区导向警务(community-oriented policing)。

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社区导向”就是倡导以社会的治安需求为导向开展警务工作。

社区警务是社区居民在警察的带领、指导、支持下,立足社区实际,研究社区问题、开发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协作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促进社区发展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维护社会治安的行为与活动,都应该属于社区警务的范围。

犯罪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因此,解决治安问题的途径也就不一而足。

警察作为刑事司法系统的一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宁的主要国家行政力量,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力量。

警力不可能无限度增长,因为其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家资源。

所以,警方需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才能够实现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由此可见,社区警务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既可指一种警务理论,也可指具体的警务工作,如果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还是一种警务思想,一种警务发展战略。

从狭义上来讲,社区警务是指公安机关社区警务部门的工作,即通过有效的治安行政管理措施和各种专业手段,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宁,并通过各种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犯罪控制和预防,保护社区公众生命财产不受非法侵犯,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及公众损失的工作。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6

社区警务比较研究.6

第六讲:社区警务实施方法的中外比较一、西方社区警务方法论思考二、中国社区警务的主要手段三、社区警务行为的实施过程四、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过程一、西方社区警务的方法论思考(一)行为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的辩证关系1、行为内容:行为的对象、要解决的问题。

与形式相对内容存在于特定领域,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方式与方法2、行为方式:体现解决问题的不同领域的行为形式。

物理、化学、数学、文学、生理、心理等等,都是方式。

3、行为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的行为形式。

加压、加热、求和、比喻、观察、讨论等等,都是方法。

(二)西方社区警务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警民联系——实施社区警务的起点优化警务环境——实施社区警务的基础预防社区犯罪——实施社区警务的核心治理社会乱象——实施社区警务的难点维护社区安全——实施社区警务的目标(三)西方社区警务的基本方法A、提升警察素质B、厉行勤务革新C、开展警务公关D、推动部门协作E、组织警民合作(四)西方社区警务的主要方式心理类方式:培养好感、形成信任、争取支持行为类方式:心态、形象、礼仪、技巧、经验制度类方式:废、改、立警务规范与相关法律社会类方式:沟通交流、协商合作、公共关系自然类方式:改造居住环境与管理、防范条件二、社区警务方式与方法不同警务有不同的手段或者工作方式,如刑侦有跟踪、监视讯问等等,治安有登记、临检(临场检查)等等,巡警有巡逻、守护等等。

社区警务的基本手段,大体上可以分为6大类、18种。

社区警务基本手段总览(一)提醒、指导与培训——信息防范(二)收藏、标记与转移——情景防范(三)加固、封闭与监控——技术防范(四)巡察、护卫与支援——人力防范(五)劝解、训导与惩诫——管理防范(六)带动、协调与支持——环境防范中国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的一致性科学管理安全信息提醒、指导与培训持续严密行政管理收藏、标记与转移努力普及自卫互助加固、封闭与监控系统强化技术防范巡察、护卫与支援及时有效巡逻支援劝解、训导与惩诫全面净化人文环境带动、协调与支持相应改造自然环境(一)提醒、指导与培训提醒、指导与培训,社区警务基本手段的一类,是警方为居民进行的,以支持其有效安全防范实现自卫互助目标的一系列信息服务行为,也是社区警察密切警民联系、改善警民关系、强化警民合作的经常性工作。

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调研报告

社区警务调研报告社区警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社区警务是当今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内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故应该加强对社区警务的调研,深入了解社区民众的安全需求,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社区安全问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探究社区警务工作的现状,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认知程度和满意程度,分析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89份,有效回收率为89%。

2.实地访谈,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访谈。

四、调研结论1.社区居民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认知程度较低。

仅有30%的居民认为了解社区警务工作,60%的居民表示不太了解,还有1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

2.社区警务工作满意度较低。

大约40%的居民对社区警务工作表示满意,30%的居民表示一般,还有30%的居民不太满意。

3.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1)缺乏足够的警力和警务资源;(2)社区警务工作与居民沟通不畅,管理混乱;(3)社区警务工作缺乏专业性;(4)对于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存在处理问题;(5)社区警务在应急处置工作方面存在不足。

4.社区警务工作改进建议(1)增加警力和警务资源;(2)加强社区警务与民众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良好的社区警务体系;(3)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技能培训;(4)完善社区警务工作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5)加强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论社区警务工作是保障社会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较低,并且社区警务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排合理的警务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社区警务服务,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福利。

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研究

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研究

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研究社区警务是近年来中国公安事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发展成为现代公安体系及警务方式的一项重要方面。

社区警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和谐、稳定、安全的社区环境,以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作为社区矛盾和安全问题的典型代表,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并对不同管理模式的优劣进行剖析。

一、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社区警务的管理模式通常包括三种:传统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管理模式和全面管理模式。

1.传统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社区警务主要由公安机关直接负责,警察通过巡逻、巡查等手段,保障社区安全,解决相关矛盾。

此种模式下,社区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度较低,公众参与度不高。

同时,警察资源有限,依赖于警车和器材等传统设备,效率不高。

2.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管理模式同样由公安机关负责,但增加了公众的参与度。

公众可以通过社区治安委员会、民警联系小组等形式参与社区治安管理。

此模式倡导安全环境和谐和公众自我管理,增强了公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活动兴趣,切实改善了社区治安状况。

3.全面管理模式采用全面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实现公共安全共同体建设,社区治安委员会与多部门共同组建社区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警方、社区治安委员会、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社区民事组织的协同作战和协作管理。

不同单位之间通过联动机制,以全方位保障社区安全。

同时,警察也协调公共服务资源,包括社区物业、环境卫生和其他服务资源。

全面管理模式促使公众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和服务,并树立了警民和谐关系。

二、社区警务管理模式的优劣1.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传统管理模式下,警察从某种程度上维持了社区治安,并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命和财产安全。

缺点:传统管理模式下,警察依靠传统的巡逻、治安设施等手段,更注重增加警力而不是提升服务水平,因而效率不高。

此外,传统管理模式下,警察缺少对公众参与和舆情管理的了解,与公众的关系相对紧张,不满意度较高。

社区警务模式改革与实践

社区警务模式改革与实践

社区警务模式改革与实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化建设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而社区警务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备受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社区警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愈发显得迫切,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区警务模式的转型传统的警务模式主要是以“派出所-警务室-警务站-巡警”为主导,但其并不适应社区化建设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如今,一些地方开始探索社区警务模式的转型,即通过建立全方位社区警务体系、发挥社联、街居委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实现基层警务、智慧警务等方面的创新。

这种模式让警务工作不再局限于“走廊式管理”,也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二、社区警务模式改革的推动者社区警务模式的转型变革不可能是单单从警务部门的内部而来,必须得到多方面支持与推动。

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给予启动资金或相关支持政策,帮助探索适合本地的警务模式改革。

另一方面,社会层面,也需要公众参与、媒体宣传,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社区警务模式的改革。

三、社区警务模式改革的实践案例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尝试社区警务模式的改革。

例如,上海市警方就推出了“社区基层巡警申报平台”,将社区警务的管理推向民主化、科技化的方向;重庆市警方则探索“五谷村式”警务模式,通过在基层设立警务站、巡警岗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安全需求。

这些改革都是推动社区警务模式转型的重要实践案例。

四、社区警务模式改革的思考社区警务模式的改革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府支持与参与、警务部门的资源调配及配合、社区层面公众的参与、媒体的宣传力等等,而且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对应合适的模式。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以保障社会治理的顺畅展开。

如今,社区警务模式的改革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有关方面应当抓紧推动。

最新-中国内地社区警务研究 精品

最新-中国内地社区警务研究 精品

中国内地社区警务研究探讨的前提:什么是社区警务对于社区警务,西方人有各种说法,但一般不进行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正名”,相信“名不正则言不顺”,研讨者一般都做相应界定。

本人认为,所谓社区警务,可以有学理和实务两方面的界定。

从实务看,社区警务就是“社区导向警务”,是警察带领、指导、支持居民,根据社区安全需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构建社区防范网络,以全面、系统、长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区安全的警务模式。

可以说是整体防御型警务模式。

从学理方面看,社区警务也就是“社会化警务”,是警察与社区居民共同研究社区问题、运用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普及自卫互助,进而维护社区治安、促进社会发展的警务哲学。

也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警务哲学。

一、历史:古代的探索与近代的实践(一)中国古代的社区警务探索如果从实质上看问题而不是拘泥于形式的话,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不少的社区警务探索,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就是一例。

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安定百姓,整顿社区:士农工商,各安其居,不得混居杂处,以居民的同质性增加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使人恋土难移,减少人口流动;——充分就业,世袭罔替:父传子继,兄授弟习,代代传承,尽量减少失业对社会的冲击;——严密户籍,严禁迁徙:严密登记形成“被管控”心理威慑,严禁迁徙使人无法脱离这种管控,从而不敢也难于作奸犯科;——对居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按照军队编制组织民众,并定期训练,形成服从纪律、勇于献身的风尚,“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厉行邻里连坐,告发者赏,隐匿者罚,以严刑峻罚扼制犯罪。

除封建的人身约束、严厉的邻里连坐不值得提倡之外,管仲的这些措施,与当代社区警务的想法、做法有近似之处,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当时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中国近代的社区警务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形成的“人民战争”思想和“群众路线”传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社会治安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当时中国公安工作的成功实践,对西方国家推行社区警务也是一个重要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摘要: “社区警务”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战略,又是一种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

新中国的公安工作史就是社区警务史。

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经验为社区警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奠定了新中国社区警务的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社区警务的母体;中国的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赖以生存的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

另外,社区警务是物质资源相对反乏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

一、社区警务的内涵“社区警务”是西方警学界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英文为 community policing。

自出现至今不过二十余年时间,80年代初传入我国。

近年来,这一提法在我国使用频率颇高,有关社区警务的理论探讨呈百花竞放之势,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但依笔者看来,社区警务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以改善社区环境控制违法犯罪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社区警务最早的国家。

英国德文郡前警察局长、警察科学理论家安德逊曾说:“中国人向我请教社区警务,其实中国早有人民公社。

社区即公社,社区警务包含着中国社会治理犯罪的内容。

”美国警学专家F·L·马萨拉曾撰文指出:“在社区警务方面,美国的执法机构应该而且能过从中国学到许多东西。

中国的社区警务一直是很有活力的,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在治安行政管理上走依靠群众的路线一直是他们长期坚持的传统。

”他认为“这样的社区警务形式应该算是社区警务的典范之作。

”实际上,我国社区警务战略的提出和实践源于派出所工作改革和常识社区建设的过程,是我过社区建设的重要配套措施,主要内容是警方与社区(社区组织、单位、群众)密切结合,共同努力,通过防范和解决诱发、导致违法犯罪的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从而建设安全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的邻里关系。

二、我国社区警务的发展过程1、中国社区警务形成时期。

二十世纪五六是年代,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的社区警务足见形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那个时期,作为主要从事现代意义的社区警务工作的派出所职能比较明确,即以基层基础工作、预防违法犯罪作为中心内容。

其工作是以户口管理为基础,以熟悉常住成年人口为重心,以群众工作为保障。

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流动量很小,通过户籍制度实行人口管理,依托各级行政组织和强有力的治保会就能够形成严密的社会治安控制网络,一般的违法犯罪都能被及时发现。

在当时高度集中同意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治保会在社区中的影响力也很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以派出所外勤民警为主导,以治保会为骨干,加上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各项犯罪目标防范和犯罪主体防范工作都卓有成效,大量违法犯罪被控制在萌芽状态。

广大人们群众群防群治,维护治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警务方式虽未冠以“社区警务”的称谓,而是叫做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但就其指导思想、警务战略以及具体措施无不蕴涵着现代意义的社区警务的内涵,而被国外专家、学者赞为开社区警务发展战略之先河。

这一时期,警民关系融洽,社会情况熟悉,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倾注极大热情,社会控制严密,违法犯罪很少发生。

2、严重挑战时期。

由于当时管理与防范只能受到严重冲击;人口大流动使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管理方法受到挑战;社会基层组织的管理职能削弱;公安机关的原有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适应形式发展等的影响使我国原有的社区警务机制受到严峻挑战,娱乐服务业和各类市场迅速发展,行业、场所的治安问题日益突出,迫使治安专业部门步刑侦后尘,也开始了治安管理主体的下移。

内保、消防也紧随其后。

在各种专业工作,尤其是巨大的刑侦破案任务挤压下,许多地区派出所的防范工作和群众工作基本撂荒,警民关系逐渐疏远,对治保会组织的指导已徒具形式,犯罪主体防范工作如青少年教育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得不到落实,派出所的工作重点逐渐由防范转向了刑侦破案。

从过去只保护现场、提供线索到介入破案,从侦办一般案件到接手重特大案件,从少数人破案到几乎全员破案,最终导致派出所的防范和群众工作职能失去了依托。

派出所以户籍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在人口大流动的新形式的挑战下造成不少重点人口的漏管、失控。

发案后提不出线索,有了线索找不到人;辖区内有些犯罪嫌疑人长期进行违法犯罪,民警却一无所知,重大情况民警亦不能掌握;原有的社会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能力远不如前,不少地区的治保组织普遍存在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年龄老年化、后继无人等问题。

许多社区防范工作和犯罪主体的教育改造工作难以有效展开;警力配置结构不合理、警种之间条块之间责任不清、上级公安机关对派出所的领导方式不适应。

3、创新时期。

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锐意改革。

以1997年公安部苏州会议和石家庄会议为标志,一种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警务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

明确将管理和防范作为派出所的主要任务。

各地公安机关从90年代初开始尝试,经过数年努力,建立了一支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社会面控制为职能,以快速反应为特点的新警种——巡警。

苏州会议和石家庄会议上,提出将刑侦破案与社区基础工作职能明确分开,要求刑侦部门建立覆盖所有社区的刑侦中队建制,承担起全部破案责任。

重新明确了派出所以社区管理防范为基本职能;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工作评价标准。

提出主要依靠精简机关、内部挖潜为派出所责任区和刑侦中队充实警力,以确保他们能够完成各自的职责。

至此,派出所管防范、巡警管社会面控制、刑侦管破案,三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新的警务格局初步形成。

派出所恢复了专司社区警务工作的角色。

树立减少发案的战略目标要求。

经过认真反思,公安部将评价和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工作成效的目标要求定位在“少发案”上,体现了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必须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

同时亦就确立了社区警务的正确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目标要求的提出,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重破案、轻防范的观念,树立多破案不如少发案的指导思想,应当说是一种历史性的战略转变。

改革派出所勤务方式,建立一警一区责任制。

近年来,各地各种机关创造了行之有效地警务区、联勤制、专业组等多种勤务方式,而其核心是抓好责任区,落实民警责任制。

一警一区制的核心是责任制,而其基本手段仍然是人口管理,即要求民警充分依靠群众,通过对人口的熟悉尤其是对有犯罪嫌疑人口的控制及时发现犯罪,通过人口管理落实责任区的其他治安管理防范工作。

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重建强有力的社会基层组织。

安全文明社区建设于90年代初兴起于沿海地区,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城乡普遍开展起来。

安全文明社区是按照属地划分原则,在局村委区域或比局村委更小的区域内,把居民和单位职工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社区的文明建设、公益事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形成“同居一地、共建文明、共保平安”,带有较强自治色彩的新兴社区组织模式。

安全文明社区是应中国着会结构重建的内在要求而出现的新型社区组织形式。

安全文明建设工作搞得好的社区,治安工作是融入其他工作中的。

因为是群众组织起来的,因而许多工作落实起来就比较容易,治保会工作也显得轻松而有成效;人口管理工作能够落实;犯罪目标防范工作,如健全防范管理制度、建造自行车棚、组织社区巡逻等,在这些地方都抓得很好;各类案件尤其是入室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有些地方甚至数年不发一起案件;即使是难度很大的违法犯罪主体,如违法青少年教育,劳改释放、劳教解除人员帮教等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安全文明社区是新形式下的防范工作的主要载体,应当成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头戏。

我国社区警务的特征是:以减少犯罪为警察工作的最终目标;依靠社会公众力量抑制犯罪;以防为主,先发制敌;从大社会着眼,从小社区着手,最终引导社会治安整体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构筑科学有效的防控机制。

它的具体内容:社区预防犯罪;改革警务巡逻方式,密切警民关系增加警察的亲和力;设立社区警察工作站;推动社区成立专门组织;提供社区服务改变警察形象;建立社区反馈机智警方与社区互通信息由社区居民评价工作。

它的基本思想:一体化认识(犯罪与社会一体化、权利与义务一体化、警察与公众一体化、警务与社区一体化);两大原则(预防为主原则、警民合作原则);三个导向(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以治本为导向);四个特征(警察形象的柔性化、警民关系的伙伴化、警务工作的社会化、治安对策前置化)。

三、国外的社区警务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到警务工作之中,大大提高了警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警务方式向现代警务方式转变,快速反应时间不断缩短,但警民关系却在疏远,犯罪率不降反升。

因而美国休斯敦警察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率先提出回归社区警务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如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也纷纷实行社区警务。

推行社区警务工作的国家虽大都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措施,但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拿美国的社区警务来做比较。

美国社区警务经历了警察与社区的分分离离后最终导致了社区警务的改革,并提出了对社区警务的四大目的: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愿望,良好的社区关系,可以帮助警察了解公众对警察执法和其他警务活动的愿望和要求;向公众提出为了改进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建议;警察机关机器工作人员都得敬业、友善山地对公众抱一种合作的态度,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相互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让公众知道警察正在做的事情,同时警察也要了解公众反馈的意见。

以达到:鼓励警察与公民的合作关系,以共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促进警察与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改善警察机关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关系(如检察院、法院、监狱、社会康复机构);构想并实践解决犯罪问题的改进手段;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以减少社区内的歧视现象;设计在紧急情况下警察与社区的联合行动;通过包含社区成员的警察评议委员会,对警察司法理念及相应政策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美国警察机关又提出并实施了各种社区的改进方案:如加利弗尼亚圣地亚哥实施了重建警察机构计划,将全市划分为21个社区建立了相应的警察机构,使得警察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社区工作,与社区居民更为接近;在许多城市建立了市民委员会;有的街区实施了“市民在巡逻”计划,它是以社区志愿者为基础积极参与社区巡逻,及时向警察报告可疑行为;鼓励社区居民一起聚会,互相交流认识,并接受有关社区犯罪活动的教育;许多警察机关都设立了市民警校,市民被邀请来校接受有关警务知识的学习,促进社区居民和警察机关之间的交流,消除居民对警察的误解和成见,争取社区居民对警察机关工作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