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合集下载

9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9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
兵马俑多用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 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烧制、 出窑绘彩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
什么是俑?俑有什么用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致广大,尽精微。” 准确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杨柳青四中 吴学颖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 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 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 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 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
发掘实况图片

让我们走进汉代
什伐赤
白蹄乌
拳毛騧
特勒(勤) 骠
飒露紫
青骓
思考:
秦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的区别?
秦陵兵马俑:
材质:彩绘陶俑 手法: 造型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 题材: 以人物为主 表现主题: 气势宏伟,显示 了秦国 “士勇兵利,车坚马良” 的强盛局面,反映了大转 折时代的壮美岩 手法: 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 动物形象 表现主题: 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 著名将领霍去病

课堂小结
讲一个关于潜力的小故事,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画像石棺上的呈现

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在画像石棺上的呈现

摘要:无论是汉代的石棺或汉代的画像石棺,都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集中地分布在四川盆地内。

画像石棺的数量众多,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思想意识、社会经济、美术和这一区域的历史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的画像石棺所呈现的观念做一次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丧葬;石棺;事死如事生;观念1事死如事生这种丧葬文化的由来中国丧葬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孟子认为,上古时代原本没有埋葬的习俗,人死后把尸体丢弃在山野沟壑中就罢了。

[1]但后来人们看到死者的尸体被野兽吞食,被苍蝇等叮咬,觉得不合人情,才将尸体掩埋。

据现代考古发现,大约距今2700年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有土葬的风俗,在山顶洞墓葬里,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些其他人的骨头,显然这是当时有意安放在洞里并加以掩埋的。

人骨周围散布这赤铁矿粉末,女性骨头外的土里发现七颗经过磨钻,制作较为精细的穿孔小石珠其表面均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此外还有燧石石器和穿孔的兽牙等物品,[2]从这些遗存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人们已有了人世间外存在另一世界,那里的人与阳世一样生活观念,同时也有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可以分离的观念,因此也产生了简单、朴素的丧葬习俗,并希望人死后到另一世界中,也能和人世间一样生活。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灵魂不灭的生命观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半坡人小孩的墓葬,用做盖子的钵和盆的底部都有人工打制的小孔,这个小孔就是为了让死去小孩的灵魂通过,与亲人自由相见。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这个时期的随葬品多为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

如男性坟墓中多随葬石刀、石斧等,而女性坟墓中多随葬纺轮、骨器等,反映了生产的分工。

当时的人们已为死者准备了死后生活的场所和用具,并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将亡魂引导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灵魂、祖灵、祖先崇拜等已有了比较完整的观念。

同时地不同地区的考古遗址的丧葬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民俗形成了不同的葬式。

我们汉族主要是土葬,第二种葬式是水葬。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一号俑坑发掘
•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 • 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 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 工地。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 • 1976年-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 、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新生力量的加强 ,各项工作的开展,使考古队一时显得异常热 闹。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挖,10多个修复组 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
•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 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 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 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 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 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 坑和三号坑。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西汉武 帝时期抗击匈奴贵族侵扰的著名青年军 事家。腮岁从军抗击匈奴,因勇冠三军 ,被武帝封为“冠军侯”。霍去病在短 短的6年中,6次出击匈奴,为保卫国家 、扫除中西商贸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障碍 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大军追歼匈奴主 力,直抵狼居胥山(在内蒙古乌兰巴托以 东),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 胁。
马踏匈奴” 雕像
昭 陵 六 骏
兵马俑是怎么被发掘的?
•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 ,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 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 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 的秦俑宝藏。 •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 内外参观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 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 博物馆。

事死如生

事死如生

霍去病墓石刻艺术 特点:
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意 义; 采用循石造型的写意 手法略加雕刻。
写实
(循石造型)写意
《伏虎》
《野猪》
《卧牛》
《卧象》
“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鲁迅
汉代陶俑
拂 袖 舞 女 俑 ( 西 汉 )
击鼓说唱俑(东汉)
艺术手法简洁概括
富有生活情趣、 形象生动传神
唐三彩
黄、绿、白、 高度写实、富丽堂皇
1、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 2、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3、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法国前总理 希拉克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
3
4
5 1 2
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高 大魁梧,昂首挺胸。 显得威武大度,雄风 逼人,勃发出阳刚之 气。
立射俑
立射俑位于二号 坑,出土有 332 个弓 弩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俑为不著铠 甲的轻装步兵俑。
谢谢大家!
——余秋雨
跪射俑
跪射俑同立射 俑一样大多数出土 于二号坑。他们身 穿齐膝长襦,外披 铠甲。双目凝视前 方,两手做持弓弩 状。
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 长冠,或穿战袍, 或披铠甲,手执兵 器。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 一般立于马前,一 手牵缰绳,一手作 提弓状。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人一面”
秦俑艺术特点:
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数量多、规 模大; (一人一面)采用写实手法,刻画 细致入微。
霍去病墓石刻群
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墓石刻群是足以与 秦陵兵马俑相媲美的杰出的石雕艺术。 石雕群中体积最大的高达190cm,长约 280cm,采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 岩雕刻而成。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之一《白蹄乌》
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
昭陵六骏之一的“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 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列于陵园祭坛西侧 首位,前胸中一箭。
昭陵六骏之一《拳毛騧》
昭陵六骏之一《青骓》
昭陵六骏之一《什伐赤》
昭陵六骏之一《特勒骠》
《特勒骠》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造型优 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 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长 冠,或穿战袍,或披 铠甲,手执兵器,目 光炯炯,神情严峻, 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 格。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 手 牵缰绳 ,一手作提弓 状 。 骑 兵俑 头 戴 圆 形小帽,身穿 紧 腰窄袖短袍,披 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铠甲武士俑
铠 甲武士俑, 披甲站立,或免冠, 或头戴软帽,脑后 綰六股宽辫行扁髻, 个个神情严肃恭谨。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 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 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 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 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萧 景 墓 前 辟 邪
昭 陵 六 骏 之 一
青铜立人像
青铜立人像是中国, 也是世界迄今为止 发现的同时代文物 群中最早、最大、 最奇特、最神秘、 最为宏伟壮观的青 铜立人雕像,被誉 为“铜像之王”。
《跃马》
《跃马》有动感,有力 度,给人以壮美,刚健 雄豪的振兴豪情。跃马 表现了闻惊而动,将要 奔腾而尚未完全跃起的 霎时间瞬息动作姿态。
《伏虎》
《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骜 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 力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虽 没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生 气,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8
——----------------------------
. 将军俑 将军俑在俑群中发现数个,其中以本图造型最为庄 重威武。秦俑和陶马尽力模拟真人、真马形貌,目 的是用他们替代活人活马,排列成为皇帝送葬的军 阵。换而言之,它们是专为死者制作的丧仪用品, 并非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因而塑造时只是刻求形 似,只注重是否逼真似真人,而不注重其姿态是否 生动,缺乏艺术品的传神写照,肢体呆滞。但在无
青铜人像
青铜人头像
青铜人面具 4
三是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
八千多件兵马俑
5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
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
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
墓中还放置了大量精美的作为陪
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


陵墓雕塑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 重要作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唐代昭陵六骏、 顺陵与乾陵石刻群
一部分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俑类雕塑以汉,唐两代的作品为最精
7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铜 马车,为秦代铜铸 像,1980年陕西省临潼秦 始皇陵封土堆出土,为青 铜之冠。
陶俑群塑造了秦军不 同等级,不同兵种的 将士形象,其中有指 挥官,也有骑兵、步 兵、车兵、弓穹手等。 形体魁梧,身高平均 约1.75米,指挥官高 近2米。很高将士手 中握着使用青铜兵器。 其塑造方法是模制与 雕塑相结合。。。。
霍去病墓石雕的特点
材质:花岗岩 手法: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动物形象 表现手法: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 匈奴的著名将领霍去病
13
唐代陵墓雕刻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人面鱼纹盆
大盂鼎 (青铜器) 西周
大盂鼎,通高 1021mm;重153.5kg。 造型特征为:立耳;圆 腹,柱足,腹上部饰曲 折角兽面纹;足上部饰 外卷角兽面纹,足下部 略呈蹄形。鼎内铸有铭 文19行,共291字。铭 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 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 的训诰和赏赐。真实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书 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 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 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 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 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 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中国古代的工艺作品
玉琮王
玉琮王为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出土于 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重6.5千克,为 礼器或财富象征,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的玉琮之首,故称“玉琮王”。现藏浙江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石器时代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 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 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 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欣赏了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再来欣赏唐代和宋代的彩塑
晋祠圣母——邑姜
山西晋祠侍女彩塑 宋代
晋祠的宋代彩塑。创建于宋代天圣年 间(公元1023—1032年)。是我国宋 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殿内有主像一 尊,四周环立侍从42尊,其中宦官5尊, 着男服的女官4尊,侍女33尊。这些彩 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 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 象。侍从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 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 珍贵资料。被称之为晋祠“三绝”。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

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

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

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

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

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

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欣赏陵墓地面雕塑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3、情感体验目标: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

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法学法】讲解、比较、讨论等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作好上课准备。

二、情境导入(一)、出示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图片,提问:雕塑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装饰环境、辟邪等。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用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三)、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高一美术鉴赏《事死如生——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杜)

高一美术鉴赏《事死如生——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杜)

霍去病墓石刻的特点
• 霍去病墓石刻造型浑然一体,整体雕塑作品充满生气,不拘 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写意的特征和西汉时 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堪称纪念碑雕刻中的杰作。
小结
• 古典雕塑可能很容易被人视为太旧,太传 统,但我认为,尊重传统意味着承认艺术 史的连续性,今天的艺术家为什么又纷纷 回到被毁的废墟上寻找残存的传统文化呢? 尘归尘,土归土。让我们踏上历史尘土, 回味中国古代“事死如生”——陵墓雕塑的 艺术魅力。
古代君王是出于什么思想,要在死后花费巨资建造地下世界?
为了死后能够像生前一样拥有权利以及地位享受奢华的生活
事死如生?
所谓“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 君子敬始而慎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 ·礼 论》)。
事死如生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我国历代随葬物的演变
原始社会
东汉俑主 要表现内 容是什 么?
你能用一 个词形容 它吗?
说唱俑
三国至南北朝,俑的制作陷入低谷。
唐三彩是唐代 出现的一种彩 陶. 主要由黄、绿、 白三色釉彩涂 胎,故称唐三 彩。创始于初 唐,繁荣在盛 唐。为丧葬明 器,其流行同 厚葬之风有关
墓前石刻
——霍去病墓前石刻
霍去病是西汉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 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 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石雕作 于西汉元狩六年前后(约公元前117), 有象、牛、马、猪、虎、羊、“怪兽食 羊”、“人与熊斗”和“马踏匈奴”等16 件。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 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 粗放豪迈,简练传神。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 龙帝之墓
明星也穿越???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案例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教学案例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案例肖惠一.案例背景1.模块:高中美术鉴赏2.年级:高二3.教材版本:人教版4.学时数:1课时5.设计原由: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a. 从审美特征上看,陵墓雕塑作品既有前面的工艺美术的精巧华美,又具古建筑艺术的宏伟大气,并为后面的宗教雕塑、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b. 在人文精神上贯穿了先秦倡导的“成教化,助人伦”,汉起所盛行的儒家、佛学思想,展现了先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看法。

6.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设计者:肖惠女中学高级教师通讯地址: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联系电话:88905252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及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把握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比较法,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勾勒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展现古人宇宙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二)内容结构1.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秦始皇陵兵马俑所显示的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传统。

2.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3.以霍去病墓为代表的汉代石刻,唐代顺陵石狮等陵墓雕刻群的设计构思和艺术成就。

4.汉代俑类作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陵墓石刻、陶俑的功能,表现手法,象征意义。

难点:陵墓雕塑艺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于这种陵墓文化学生不易理解。

古代随葬的俑类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正确认识。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a. 比较法横向比较:与国外陵墓雕塑的对比纵向比较:秦汉唐不同王朝陵墓雕塑的表现手法、象征意义、审美标准之间的对比。

目的:通过比较明了不同朝代的俑各具特色的历史原因、思想原因,并引发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高中美术《事死如生》5张新明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高中美术《事死如生》5张新明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优质课评比

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课型欣赏·评述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术鉴赏>>系列中的第十一课,是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

重点介绍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特点和二者的异同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高中学生对美术鉴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一些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有了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伟大成就和艺术特点,掌握赏析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产生和发展,分析秦汉时期雕塑群的艺术特色,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方法。

分组探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及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欣赏古代雕塑作品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所独具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掌握赏析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的方法,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

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教学资料、多媒体课件、微课预习学习内容准备学习用具准备上课调动情绪导入新课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导学生观看短片《龙帝之墓》,思考短片中展现的是哪一处文化遗址?导入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带着观看短片,积极回答:“秦始皇兵马俑”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组织学生一起回顾雕塑知识点:1、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回顾雕塑知识点: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是雕塑?2、雕塑的技法与分类有哪些?二、组织师生讨论:陵墓雕刻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总结知识点:“事死如事生”三、引导学生欣赏短片《秦陵兵马俑》,初步了解秦兵马俑的基本情况。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ppt课件

两手做持弓弩状。
立射俑
二号兵马俑坑还出 土了立射俑,在一个方 阵中,要轮番射击而不 伤自己人,就需有立姿 和跪姿兩种射击方式。
头綰圆 形发髻
穿长襦
戴圆形小帽
骑兵鞍马俑
骑兵鞍马俑, 立于马前,一手牵 缰绳,一手作提弓 状。骑兵俑头戴圆 形小帽,身穿紧腰 窄袖短袍,披短甲, 装束便于骑射。
头綰扁 形发髻
飒sà露紫
• (2)唐高宗乾qián陵石雕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地。
在陵山的前面,由内而外左右对称,列置有 各类陵前石雕。
乾陵乾东陵乾侧威陵六武前十的石一翁狮王仲一宾石对像像
四,富有生活气息的 汉唐陶俑
东汉陶俑采 用手法夸张,富 有生活情趣,形 象生动传神, 代表作品有四川 出土的《击鼓说 唱俑 》
鳞甲,昂首挺胸。有的
显得威武大度,雄风逼
人;有的显得满腹韬略,
气宇轩昂,表现出儒将
方口翘尖履 之风。
长冠
穿战袍 披铠甲
军吏俑
军吏俑, 头戴长冠,穿 战袍披铠甲, 手执兵器,目 光炯炯,神情 严峻。
头綰圆 形发髻
跪射俑
披铠甲
跪射俑身穿齐
膝长襦,外披铠甲。
头 綰 wǎn 圆 形 发 髻
jì。双目凝视前方,
这些陵墓雕刻作品技艺精湛、气度恢弘, 集中体现见了当时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乾 陵 神 道
萧 景 墓 前 辟 邪





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专政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
秦始皇(赢政)
秦皇朝为我们 留下哪些文化艺术遗产?
阿房宫
秦始皇陵墓室想象图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

三度空间的艺术---中国古代雕塑
立射俑的塑造艺术十分高超, 雕塑者能够抓住立射者一瞬间的动 作,把立射俑刻画得惟妙惟肖,从 而使人产生将要发射的悬念。
秦俑彩绘
发掘过程中发 现有的陶俑刚出土 时局部还保留着鲜 艳的颜色,但是出 土后由于被氧气氧 化,颜色不到十秒 钟瞬间消尽,化作 白灰。现在能看到 的只是残留的彩绘 痕迹。
铜车马
跃马
跃马,石刻高1.14米,长 2.60米。作品所表现的是 一匹转战千里、久经沙场的 战马。 那修剪得整齐的短鬃, 短而尖的双耳,以及惊觉的 神态,流露出作者的寓意。 马头上仰,似乎在谛听远方 传来的声音,注视着前方的 动静。右前蹄略微抬起,左 前蹄紧扣住地面,后腿正在 用力,这是从卧转入起时一 瞬间的动作。静中有动,具 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秦汉兵马佣 唐三彩等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兵马俑博物馆示意图:
一号俑坑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当时西杨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 在一号坑的东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 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
二号俑坑
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这里边就没有那么多的曲折而有趣的故事了。1976 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兵马 俑坑。
三号俑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 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 编号为三号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史书记 载: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 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 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 万之多。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凿毁。 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咸阳之后,以30万人运了30天还 没有把东西运完。以后,关东盗贼又将铜棺窃去。 后又有牧羊人因寻找遗 失的羊,持火把迸入墓穴,不慎失火,将陵墓彻底烧毁, 说大火延续烧了 90天都没灭。据说,方圆数十里的陵区地面,也随着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 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几米。这样使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地下埋藏 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记载都被当今考古发现所佐证。秦始皇陵发 现的陪葬坑、陪葬墓几乎都遇到过被盗和火焚的破坏。

第八课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 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第八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讲授: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三、鉴赏: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鉴赏。

石雕的主像是马踏匈奴。

这匹骏马筋骨强健,四足如柱,高168厘米,昂首屹立,象征霍将军的威猛,也隐喻着汉朝强劲的军事力量。

在艺术上,匠师们用洗炼的大刀阔斧雕刻出马匹的强壮之形,形神兼备。

战马的腿下,死死压着一名匈奴侵略者将领,象征着伟大的胜利。

匈奴将领蓬发,满脸留长胡子,仰面朝天,左手握弓,右手持箭,仍企图作垂死挣扎,但是,骏马已经把侵略者踏在足下,永世不得翻身了!骏马的巨大体量和这将领的卑小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突出了胜利的主题。

侵略者被填充在马的四肢之下,既能显示他的狼狈,又使马的四肢稳固。

这件卧马,表现的是骏马卧地休憩的神态。

艺术家巧妙地把马匹分成几个大块面,显示出骏马强健的身躯、圆硕的肌肉,为了表现这些,雕刻时使用了比较圆润的刀法。

尤其奇特的是,马的前肢被作了夸张,更为粗壮,虽说不合比例,却不会有人提出批评,因为这样的夸张更显得骏马的力量不凡。

简介:霍去病墓的石雕动物和人物,都是因材施雕,充分利用石材体积庞大(高约两米上下)、能保存久远的物质,和它们的纪念碑性质符合,形状的表达使用了娴熟的圆雕手法,匠师们不作精雕细刻,而是依据石材的天然形状,巧妙加工出大形,略加夸大,也略有细巧的线条、浮雕等装饰,使表现对象的骨肉等某些细部显出,粗细互为对比,仍使人感到逼真。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欣赏课,它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上也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有前面宗教雕塑的铺垫,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研究作品的艺术特点。

陵墓雕刻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由于陵墓雕塑艺术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陵墓文化不易理解,所以用谈话和讲故事的方法把他们带入“事死如事生”的时代,再从具体作品入手。

本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对作品的个人见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及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把握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比较法,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勾勒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展现古人宇宙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提高思维和审美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教师可以助影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使美术教学简易、新型、在极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比赛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比赛说课稿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模块的(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的知识内容。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还有课后评价反思这样几个步骤来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系列内容。

全课主要是地下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及地上雕塑“霍去病墓时刻群”等内容。

介绍中国古代三大震惊世界的雕塑作品。

对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历史价值及透过兵马俑所展示的秦朝的武力强大和雄霸天下的英姿,进行详细而透彻的分析。

介绍霍去病墓石刻群与唐代陵墓雕刻以及唐代俑类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2.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所涵盖的内容--陵墓雕塑,尤其是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成就,既与前面的古代壁画相呼应,又为后面的宗教雕塑作铺垫,所以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具有“纽带”作用。

提高学生对古代雕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3.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分析陵墓雕塑的艺术特征。

充分的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璀璨艺术遗存,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去爱护这些传统的艺术。

以达到解决重难点之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古代陵墓雕塑代表性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从中体会不同时期雕塑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比较各时期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探究,从陵墓雕塑作品的本体审美出发去体会各时期陵墓雕塑不同的审美标准与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赏析入手,引发对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培养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自身对雕塑艺术的认知程度和审美价值的把握。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学习重点和切入点,探究不同时期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军俑在俑群中发现数个,其中以本图造型最为庄 重威武。秦俑和陶马尽力模拟真人、真马形貌,目 的是用他们替代活人活马,排列成为皇帝送葬的军 阵。换而言之,它们是专为死者制作的丧仪用品, 并非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因而塑造时只是刻求形 似,只注重是否逼真似真人,而不注重其姿态是否 生动,缺乏艺术品的传神写照,肢体呆滞。但在无 法获取更多秦代雕塑的今天,数量众多的陶俑还是 向人们展示了当时人像雕塑的一般情况,但秦俑并 不代表当时人像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尊将军俑高约1.85米,他采取双足略分、昂首直 立的常规军姿。头系巾冠,缨带系于颌下。据史料 记载秦军勇猛异常,战时不带头盔,称为“科头” 勇士。兵马俑极好地印证了这一史实。将军身披铠 甲,甲片大而厚,以绳穿结;胸前肩头系有璎珞。 双手前握置于腹部,手指向上升张,掌下原有宝剑 支持。全部的兵马俑在埋入地下之前都有彩绘,包 括面部手足在内都施以矿物质颜料,由于年代久远 色彩剥落,因而现仅存有原胎本色的兵俑了。
第 五 课
三 度 空 间 的 艺 术
------
古 代 雕 塑
事 . 死 如 事 生 陵 墓 雕 塑
——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大新雕塑的遗存 及其艺术成就。 把握陵墓雕塑的特点,从中体 会艺术语言特点 。 培养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审 美判断能力。
中国古代雕塑 一是在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
祭坛遗址
2.各种佣,墓室壁画,画 像石内容有哪些相似的 题材和表现手法?
1.数量众多,气势壮观,逼真写 实,技艺精湛
2.相似的题材有关于人物,佛 教,神话和生活方面的题材 表 现手法独特鲜明的名族特色, 时代特色,写实传神的特点 较 为真实的诠释历史和现实生活
总结:
中国古代的雕塑反映了中国美术的文化价值和艺 术史价值。 本是崇敬礼拜的对象,也是一种宣扬正义的方式。 但是,无须违言,这些雕塑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体 现,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理想和幻想。 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授越来 越多的人们重视。
陶俑群塑造了秦军不 同等级,不同兵种的 将士形象,其中有指 挥官,也有骑兵、步 兵、车兵、弓穹手等。 形体魁梧,身高平均 约1.75米,指挥官高 近2米。很高将士手 中握着使用青铜兵器。 其塑造方法是模制与 雕塑相结合。。。。
——----------------------------
. .
将军俑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 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身势,而盛行 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了巨大 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 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 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 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汉唐的俑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被 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霍去病墓石雕的特点
材质:花岗岩 手法:形态自然,写意传神 题材:动物形象
表现手法:纪念汉武帝时期抗击 匈奴的著名将领霍去病
唐陵墓雕刻
古代帝王陵墓雕刻历经魏晋南北朝,到唐代逐渐形成定制,其突出的代表是唐 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唐陵雕刻有许多杰作,如高祖李渊献陵的石犀、太宗李世民昭陵的六骏、乾陵 和顺陵的石狮等。后来如河南巩义的宋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 以及清代的东、西陵等。
陵墓雕塑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地面上神道两侧的石刻造像 重要作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唐代昭陵六骏、 顺陵与乾陵石刻群
一部分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俑类雕塑以汉,唐两代的作品为最精
地下军阵——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铜 马车,为秦代铜铸 像,1980年陕西省临潼秦 始皇陵封土堆出土,为青 铜之冠。
秦俑披上彩装 彩绘兵马俑首次大规模向公众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秦俑可以说是五彩斑斓,粉色的脸、黑色的发髻、 红色的铠甲,服饰上的纹饰以红、绿、黄、白、黑居多,色彩绚丽,色调明快。 特别是一尊绿面跪射俑,面部彩绘保存十分完整,白色的眼珠、黑色的瞳孔,双 目炯炯有神,淡绿色的面孔更是给秦兵马俑增添了几分神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副研究员夏寅说,秦俑身上的颜色就有十几种,其中“中国紫”是国内首次发现, 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红色有朱丹、铅丹、铁红,黄色有铅丹矿,黑色有骨黑、 炭黑,绿色是石绿、蓝色是石青,紫色是中国紫,可能有十一二种,通过不同的 矿物颜料相互配合来显示不同的色调。”
秦陵兵马俑的特点:
表现主题:气势宏伟,显示了秦国“士勇 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反映了 大转折时代的壮美。 材质:彩绘陶俑
手法:造型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
题材:以人物为主
霍去病墓石刻群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青年将领,官至骠 骑将军,封冠军侯,曾和卫青等率军六次出 击匈奴,击败敌军主力,解除了北方匈奴部 族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霍去病墓石刻群在异常简练概括的石材上雕成 的动物 和野人形象,粗狂、具有强悍的生命 力,他们与山野融为一体,是中国早期封建社 会精神力量的生动写照
女神庙
女神塑像
二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 化遗址
青铜人像
青铜人头像
青铜人面具
三是在西安临潼秦始皇陵
八千多件兵马俑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 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 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 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 墓中还放置了大量精美的作为陪 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 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