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艺术学概论是一门介绍艺术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对艺术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综合研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艺术领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理解艺术的定义和内涵,在跨文化和跨时代的背景下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2. 掌握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3. 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并能准确表达个人审美见解。
4. 培养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进行有效的艺术实践和创作。
三、课程内容1. 艺术概念和理论-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艺术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发展2. 艺术史概览- 古代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近现代艺术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 当代艺术的趋势和实践3. 绘画与雕塑- 绘画的材料和技法- 绘画中的色彩和构图- 雕塑的材料和造型- 雕塑作品的空间感和比例关系4. 音乐与舞蹈- 音乐的元素和结构- 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 舞蹈的风格和形式- 舞蹈运动和身体表达的艺术性5. 戏剧与电影- 戏剧的演绎和表演技巧- 剧本分析和角色塑造- 电影的语言和叙事结构- 影视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艺术知识体系。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作品分析: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造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占总成绩的20%。
2. 书面作业:包括艺术理论分析、艺术作品评论等,占总成绩的30%。
3. 个人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完成一项艺术创作或研究项目,占总成绩的40%。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并探索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拓宽视野、提升审美素养,并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艺术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1. 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探讨艺术的概念和定义,介绍不同艺术形式的分类和特点。
2. 艺术史概览- 回顾艺术史的主要时期和流派,了解各个时期与地域的艺术发展。
3. 绘画与雕塑艺术- 学习绘画和雕塑的基本技法,分析不同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意义。
4. 音乐与舞蹈艺术- 深入研究音乐和舞蹈的基本要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5. 戏剧与电影艺术- 理解戏剧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观看并评论经典戏剧和电影作品。
6. 文学与诗歌艺术- 阅读和分析不同文学和诗歌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7. 艺术与社会文化- 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艺术在社会进步和变革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 讲述艺术概念和理论知识,介绍各个时期和流派的艺术史背景。
2. 艺术欣赏- 针对不同艺术形式,进行作品欣赏,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作品。
3.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或戏剧演出,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
4. 学生讨论- 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 个人创作-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艺术创作,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四、考核与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2. 个人项目- 学生进行个人艺术创作或研究报告,向全班进行展示和评审。
3. 期末考试- 设计一份综合性考试,测试学生对艺术概述和重要艺术形式的理解。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艺术概论》编写委员会编,出版社,年份。
2. 参考资料:- 《艺术史导论》作者名,出版社,年份。
- 《艺术心理学》作者名,出版社,年份。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X学期共X周,每周X学时。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艺术学概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的本质、形式和风格。
通过探索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将涵盖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培养学生对多元化和跨文化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辨认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式;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3.了解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艺术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4.了解艺术理论和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5.培养学生对多元化和跨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艺术项目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模块一: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种类1.艺术的定义与分类2.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模块二:艺术与社会1.艺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2.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反映模块三:艺术史概论1.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流派2.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模块四:艺术理论与批评1.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2.艺术批评的方法和流派模块五:多元化与跨文化艺术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创作2.探索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3.对学生的评估将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因素;4.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1.艺术简史(第八版)/H.H.阿尔特参考书目:1.《艺术的故事》/E.H.赛克斯顿2.《欣赏艺术》/M.C.厄尔林3.《艺术风格的诞生》/E.H.赛克斯顿4.《艺术心理学》/D.M.纽曼5.《艺术家的方式》/A.J.伯杰。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学时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开课教研室:课程性质:授课对象:执笔人:先修课程:编写时间:开课学期:审批人: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教学目: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文化艺术系统以及艺术种类。
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力求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艺术的天地里陶冶情趣,提高自身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以及从事艺术研究的引导。
2.课程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认识艺术的创作心理机制,掌握艺术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2)课堂讲授实行互动启发式,激发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
(3)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艺术理论中艺术的基本规律,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鉴赏。
三、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绪论艺术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一、从法国哲学家丹纳(1828——1893)的《艺术哲学》看艺术的发生二、从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的艺术科学观看艺术的发生。
三、二十世纪美学家们对艺术的看法四、艺术与人性的和谐五、艺术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社会生活艺术化,艺术发展大众化。
六、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一章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联系艺术的发展规律认识各种学说,掌握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通过具体的分析使学生能够阐述不同学说的特点【重点难点】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着重“巫术”学说的解读。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一、艺术起源于“摹仿”二、艺术起源于“游戏”三、艺术起源于“巫术”四、艺术起源与“表现”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的起源一、艺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二、各种形式的原始艺术点第二章艺术作品【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艺术作品的构成形式,体会艺术意境,使学生在艺术作品的理解上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艺术概论General Fine Arts二、总学时:28学时三、学分:2学分四、课程性质:《艺术概论》为美术学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五、教学目的与任务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创作、艺术本文、艺术的接受和批评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六、教学原则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过去和现在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包括艺术作品、创造思想、艺术流派、艺术批评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2、生动原则: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做到生动活泼。
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和具体艺术现象的了解去掌握相关理论。
3、互动原则:在教学设计安排上,注意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课堂内容设计题目进行讨论或者进行其他种类艺术创作活动进行体验。
4、资源整合原则:充分发掘学校和地区内相关(人力、物力)资源,以针对性参观活动以及主题性讲座为教学补充。
七、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安排八、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成绩占60%,结课论文40%,共同构成考核成绩。
九、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1]高等艺术院校.编著组.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3]彭吉象.主编.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5]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艺术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现象、艺术本质、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了解中外艺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艺术流派;(3)使学生熟悉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学基本理论(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2)艺术的起源与发展(3)艺术的功能与价值(4)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 艺术史概述(1)中国古代艺术史(2)中国近现代艺术史(3)西方古代艺术史(4)西方近现代艺术史3. 艺术鉴赏方法(1)视觉艺术鉴赏(2)听觉艺术鉴赏(3)表演艺术鉴赏(4)综合艺术鉴赏4. 实践教学环节(1)艺术创作实践(2)艺术鉴赏实践(3)艺术调研实践(4)艺术评论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艺术学基本理论、艺术史和艺术鉴赏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鉴赏、调研和评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环节1. 艺术创作实践(1)学生自主选择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2)教师提供创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3)学生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二章:艺术门类论第一节艺术的分类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第三章:艺术发展论第一节艺术的发展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第四章:艺术创作论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第五章:艺术作品论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第六章:艺术接受论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二)基本要求: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
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指导大纲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目的要求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课IP课件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421第六章造型艺术421第七章表情艺术421第八章综合艺术421第九章语言艺术421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721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总计542013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2.艺术的基本特征.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三、本章的重点难点1.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了解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2.德国18世纪着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4.艺术教育的任务.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并且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二、内容要点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第二节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三节艺术与宗教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艺术与道德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第五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四、教学建议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一、教学要求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6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造型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第七章表情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2.理解表性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第八章综合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电视艺术的分类.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第九章语言艺术一、教学要求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第二节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四、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2.鉴于学生对文学较为熟悉,故此章可不讲或少讲.下编艺术系统第十章艺术创作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2.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3.了解艺术创作心理.4.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2.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3.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4.无意识.5.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6.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7.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四、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2.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3.指导学生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4.指导学生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第十一章艺术作品一、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第二节典型和意境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艺术意蕴.2.典型和意境.3.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4.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四、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3.通过对唐代三位着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4.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第十二章艺术鉴赏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如何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3.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4.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5.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二、内容要点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2.艺术鉴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2.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4.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102105B中文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ArtIntroduction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总学时:45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先修课程:中外文学经典导读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艺术概论》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的艺术鉴赏能力。
本课程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力求深入浅出,以生动直观的作品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学科的理解,系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文化艺术系统及其艺术种类,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要注重实例分析与理论讲解相结合,通过生动直观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艺术理论。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了解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了解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2、教学要求:本章理论性较强,需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2、教学难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二、学习与掌握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三、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方法(一)坚持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指导(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三)借鉴国内外艺术理论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学理论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第一章艺术观念(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理解艺术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了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含义,理解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理解艺术的审美特性。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00字)本课程是一门介绍艺术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同时,课程还将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目标(200字)1.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掌握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水平。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5.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考角度。
三、教学内容(500字)1.艺术的定义和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学派对艺术的定义和概念的看法,理解艺术的本质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2.艺术的分类和形式:介绍不同艺术形式的分类和特点,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3.艺术的历史发展:梳理艺术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如古代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等。
4.艺术的符号与意义:探讨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作品中隐藏信息的能力。
5.艺术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分析艺术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领域的关系,探讨艺术如何反映和塑造这些方面的影响。
6.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讨论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200字)1.讲授教学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3.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讨论艺术理论和作品,促进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鉴赏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00字)1.小组课堂讨论: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人际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艺术学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不同门类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审美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悉艺术领域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史、艺术风格等。
2. 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并掌握其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3. 掌握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
5.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理解不同文化及其艺术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三、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艺术基础知识介绍1.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a. 艺术的多重定义及争议b. 艺术的核心特征:表现、享受、创造2. 艺术门类和表现形式a. 绘画艺术b. 音乐艺术c. 戏剧艺术d. 电影艺术e. 雕塑艺术f. 文学艺术g. 新媒体艺术第二部分:艺术发展史1. 西方艺术史a. 古希腊罗马艺术b.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c. 巴洛克艺术d. 浪漫主义艺术e. 现代艺术f. 当代艺术2. 中国艺术史a. 中国古代绘画b. 中国传统音乐c. 京剧与昆曲d. 电影与电视剧e. 中国雕塑艺术f. 文学与戏剧第三部分:艺术与社会1. 艺术的社会功能a. 艺术对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心理疏导作用b. 艺术的社会反映与呼唤社会变革c. 艺术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用2. 跨文化艺术交流与对话a.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跨界合作b. 不同文化间艺术对话的价值与挑战四、教学方法1. 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组织小组活动和班级展览。
3.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艺术作品、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活动和综合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基本要求: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
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
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
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2)试卷分数:(按卷面100分30%)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 )试题结构:基础知识题30%,思维发挥题50%,辨析题20%。
(5)题型:填空,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6)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5、试题样例:
一、填空题:1、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选择题:1、关于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有许多种,其中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泰勒弗雷泽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斯宾赛 D三者都有
三、简答题:1、简述原始艺术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1、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制定人: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