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上学期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蒸笼旁的“白汽”B.蜡烛流出“烛泪”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D.河水结冰5.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块,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隆冬时节,用水壶烧开水,壶嘴有“白气”冒出,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人运动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元旦时节金佛山上一宾馆的窗户玻璃结有冰花,冰花在玻璃的外侧6.冬天,可以看到教室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冰花,这些冰花是()A.室内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室外的空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多选题9.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A. 使空气液化B. 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 使“干冰’’熔化变为雨水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B.冰箱中取出的冰棍结上“白霜”C.洗过的湿毛巾被晾干D.冰天雪地里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气”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冰熔化时从人体吸热B.刚从泳池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冰汽化为水蒸气D.冬天的大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4.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

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 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上出现小水珠C.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出现小水珠7.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洁白的雾凇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9.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7小题〕1.以下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渐渐消逝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构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构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进程2.以下图为西南雪乡露天温泉左近的发生的雾凇,发生雾凇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液化B.凝华C.凝结D.结晶3.以下物态变化现象,需求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突变小4.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发黑,钨丝发作的物态变化是〔〕A.蒸发和凝结B.升华和凝华C.熔解和凝结D.升华和凝结5.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完成降雨,这是由于〔〕A.干冰熔化变为水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构成的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6.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构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放热升华现象B.翻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下水蒸气的蒸发现象D.夏天,翻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7.关于水资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拟,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海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运用的海水只要全部海水的25% 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由于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填空题〔共5小题〕8.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罕见的热现象,如:①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③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正确的是()A. 在0℃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存在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出现小水珠C. 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汽水瓶上会出现小水滴2.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A.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3.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下列变化不同的一组是()A. 冰冻的衣服在﹣1℃的室外晾干了﹣冰雪消融B. 冬天从户外走进室内,眼镜变“模糊”﹣早晨空中的雾C. 夏天.刚从冰柜拿出的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D. 草木上形成的霜﹣﹣树上出现的雾凇4.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的产生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汽化D. 只有液化5.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6.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8.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 液化B. 汽化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汽化后液化9.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把一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 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 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 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10.用久的灯丝要比新时候细,这是因为灯丝在使用过程中()A. 汽化了B. 熔化了C. 蒸发了D. 升华了二、多选题11.对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严冬窗户内表面出现窗花,是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B.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雪升华吸热C. 给高烧病人擦涂酒精来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D. 天冷时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12.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大量的小冰晶三、填空题13.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________kg,体积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质量不随 ________变化而变化,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1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________侧,是由大量水蒸气 ________而成.15.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__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________侧出现冰花,这是________现象.16.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________ 有密切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B.夏天,室内洒的水很快变干C.深秋,草木上挂满白霜D.严冬,堆砌的雪人渐渐变小2.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露上枝头D.冬天,霜挂树枝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5.“冰之宝”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喷雾剂。

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吸收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

喷出的这种物质在车内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B.夏天、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会升华吸热C.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上出现在草、木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地面上有霜B.秋天,树叶发黄变干C.夏天清晨,树叶上有露水D.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水蒸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低于0℃的水蒸气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9.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云开雾散B.流水成冰C.呵气成霜D.气结成露10.如图所示,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雾凇,它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矮,这是由于( )。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2、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B.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C.严寒冬天湖水结冰D.清晨草地上出现白霜3、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4、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5、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口中呼出的"白气" 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 D.河面上的冰块6、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7、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的附近会冒白气。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哪个?()A.冰箱里的冰升华形成白气B.白气是冰箱里放出的水蒸气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9、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霜的形成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冰的熔化10、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A.霜、雾、白气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D.露、雾、冰11、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A)冰封的河面解冻; (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12、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13、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4、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凝华和升华》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雾凇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固C.熔化D.凝华2.小明在家帮妈妈做饭时,从冰箱中拿出的冻肉上有白霜,该现象属于()A.升华现象B.液化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3.“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甲图:初春、扎龙湿地冰雪消融B.乙图:盛夏,林都伊春薄雾消散C.丙图:金秋,镜泊湖畔朝露晶莹D.丁图:寒冬,太阳岛上雪人变小4.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吹雁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5.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6.冬季的哈尔滨处处琼楼玉宇,白雪皑皑,富有诗情画意,被人们称为“冰城”,也是2024年初最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

冬天会出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水蒸气随风在树枝上变成了冰晶C.天空中的水蒸气或水滴形成雪D.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7.如图,小明将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铁勺上进行“人工造雾”实验,铁勺不仅周围出现白雾,而且表面出现一层白霜,随后小明将干冰放入热水中,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产生的气泡主要是水蒸气B.铁勺周围的白雾是由干冰汽化形成的C.铁勺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造雾”过程中干冰需要放出热量8.如图甲物质M通过不同的过程,出现三种不同物态。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精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
【同步达纲练习】
1.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当对烧瓶微微加热时,观察到碘没有,而是直接,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而是直接.
2.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3.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
.
4.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A升华 B.汽化 C.蒸发 D.熔化
5.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
B.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6.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知识验证实验】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变成液态变成气态变成液态变成固态2.液化凝华3.珍珠易升华4-6.A B C
【知识验证实验】
这是灯丝升华成气态,后又凝华成固体粉末,尘积在灯管上形成的.。

最新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带答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带答案 含解析)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项是()A. 冬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霜--凝固--放热B. 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气”--蒸发--吸热C. 在−20℃的环境中冰雕逐渐变小--熔化--吸热D. 加冰的饮料中的冰块慢慢变小--熔化--吸热2.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A. 熔化和液化B. 汽化和凝固C. 汽化和升华D. 熔化和凝华3.下列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 山谷间形成“浓雾”B. 河面上形成“浮冰”C. 草地上形成“白霜”D. 树叶上形成“露珠”4.下列现象中,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A. 雾凇B. 露珠C.壶嘴喷出白气D. 冰锥5.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分析中,正确的是()1/ 13A. 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液化、吸热B. 夏天,杯子里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C. 秋天,早晨挂在草上的露珠--熔化、吸热D. 冬天,北方人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吸热6.诗人笔下包罗万象、多彩、多姿的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也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诗词是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花是凝华现象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是凝华现象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珠是液化现象D. “色含轻重雾,看引去来风。

”雾是汽化现象7.关于雾、露、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水吸热汽化而来B. 露: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来C. 霜:水放热凝固而来D. 雪:水吸热升华而来8.如图所示情景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叶片上的露珠B. 树枝上的雾凇C. 冰雪消融D. 干冰产生薄雾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A. 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B. 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C.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D. 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10.小明在家中打开冰箱,看到了一些现象,则关于这些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冷冻室内的鱼变得硬梆梆的,是由于鱼身体中的水凝固造成的B. 冷冻室的内壁上附着一层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产生的C. 冷藏室里面的蔬菜变得干瘪了,是由于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缘故D. 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会“出汗”,是由于冰发生熔化的缘故二、填空题1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霜,雪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 热.12.请你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使其表达的意义完整无误。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附答案】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附答案】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雕作品日久变细小这是升华现象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升华现象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3.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大型舞台表演,常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干冰发生的变化和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升华和汽化B.升华和液化C.液化和升华D.升华和凝华4.岳麓山是5级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草地上露珠晶莹剔透;夏季,树木郁郁葱葱十分凉爽;秋季,薄雾冥冥;冬季,雾凇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夏天凉爽是因为树木蒸发时要放热C.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常温下用液态氮沸腾可以降低奶浆的温度来制作冰淇淋。

盛有液态氮的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液态氮沸腾时,不断放出热量B.奶浆从沸腾的液态氮吸收热量的C.液态氮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二、填空题7.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3.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docx

3.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2.小丽同学发现某种玩具小汽车具有喷雾功能,在其水箱中注入水后,玩具车行驶时会向后喷出水雾。

过一会儿水雾就会慢慢消失。

小丽立刻想到了这是一种物态变化现象,下列选项中与此相符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液化B.凝固C.汽化D.凝华3.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水在不同节气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立春之日风解冻,冰熔化成水要放热B.立秋五日白露降,水蒸气液化成露水要放热C.霜降节气寒霜降,水蒸气凝华成霜要吸热D.立冬之日水始冰,水结成冰要吸热4.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6.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 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图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要吸热的是A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6.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B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B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

“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A.凝华B.凝固C.升华D.熔化9.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1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D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CA.甲图中,正在消融的冰山B.乙图中,碘微微加热后变成紫红色蒸气C.丙图中,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形成霜D.丁图中,烧水时壶嘴喷出“白气”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B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4.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把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为( )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答案】C【解析】解:樟脑丸放入衣柜中,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是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升华过程吸热。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重庆的夏天炎热全国闻名,重庆的冬天也很特别,是温暖与寒冷并存的宝地。

数九寒冬的季节,地面和房顶同样会出现“霜”。

霜的形成是( )A.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的过程B.空气中小水珠吸热凝固的过程C.空气中水蒸气放热凝华的过程D.空气中水蒸气吸热升华的过程【答案】C【解析】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放出热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雪会逐渐消融 B.盛夏,树叶上出现露珠C.深秋,地面上出现白霜 D.寒冬,雪雕作品会减小【答案】D【解析】解:A、初春,冰雪会逐渐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C、深秋,地面上出现白霜,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冬,雪雕作品会减小,是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发生了( )A.熔化 B.升华 C.沸腾 D.蒸发【答案】B【解析】解: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了。

水直接从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属于升华现象。

故选:B。

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答案】D【解析】解:白雾是小水滴,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升华和凝华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清晨,室外草木上有霜是凝华现象B.冬天地面上的雪逐渐减少是液化现象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2.下列是小明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将液体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凉,是因为酒精液化吸热B.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形成的C.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办法将气体液化的D.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下列自然现象是由凝华形成的是()A.山林中的薄雾B.沃野上的白霜C.禾苗上的露水D.屋檐下的冰棱4.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

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树上的雾凇C.大雾弥漫D.屋檐的冰挂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液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汽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6.以下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B.“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需放热7.下列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打枝头C.白雾弥漫D.露珠晶莹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实现。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湖水结冰B.冰雪消融C.云雾缭绕D.美丽雾凇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将衣服晾在室外,水分升华B.冬天衣服湿了会结冰,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C.雪糕熔化时要吸热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3.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间出现“云海”B.树枝上出现“雾凇”C.“露珠”的形成D.冰雪在“消融”4.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了,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变小了主要是冰升华的原因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6.如图所示四种水的物态变化情景中,由凝华造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秋天:草叶上凝结有“露珠”C.隆冬:泼水成冰D.初冬:路边草叶上凝结“白霜”7.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8.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9.下列四幅图中,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该图可以反映出海波熔化的过程B.图乙: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液化石油气储存在钢罐内C.图丙: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起雾,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液化D.图丁: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会变小,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10.下列对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分析错误的是()A.雪——凝华B.露——凝固C.雾——液化D.雾凇——凝华二、填空题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12.冬天将用热水洗过的衣服拿到室外去凉时,会看到衣服冒“白气”,这“白气”是,它的形成是现象,过一会“白气”消失了,但衣服变硬了,这是现象,又过了一段时间,衣服变干了,这是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夏天,自来水管外挂满了小水珠,这是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是现象。

(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寒冷的冬天,北方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这是室(选填“内”或“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为了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氛围,工作人员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而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我们看到的“烟雾缭绕”实际上是(选填“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或“小水珠”)。

4.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窗花”,“窗花”是水蒸气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表面(选填“内”或“外”).5.盛夏时节,重庆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40℃,气象局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

(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二、单选题6.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冰的形成B.常温下干冰变小C.露珠的形成D.霜的形成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8.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雨在下落过程中有熔化现象发生,放出热量B.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放出热量C.云的形成有液化现象,放出热量D.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9.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要节约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D、雪人底部音熔点降低而熔化
15、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

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

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熔化和液化
D、汽化和液化
16、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钨处于下面哪种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
18、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
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
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
19、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

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20、白炽灯丝是由钨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21、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2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23、炒菜时,磺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

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24、2008年1月份,我国南方出现了50年一遇的冰雪天气,有些地方雪的厚度达40CM上,汽车被积雪所覆盖,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三、简答题
25、冰和雪都是水的固态形式,但它们的形状又有很大的区别,你能作出解释吗?
26、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一、1、升华温度下降凝华 2、凝华吸热 3、升华吸热
4、内凝华放热液化放热
5、升华吸
6、先升华,后凝华
7、液化凝华 8、珍珠易升华 9、升华
二、10、B 11、B 12、D 13、B 14、B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C 23、C 24、C
三、25.冰是水凝固而来的,有圆滑的表面;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来的,有花一样的形状。

26.这是灯丝升华成气态,后又凝华成固态粉末,附在灯管上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