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具有从事环境治理、监测、评价、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管理工作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毒理生态学
2.生态修复
3.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适应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拥护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现代生态理念和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和必备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生态学现状、前沿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在生态、农林、园艺、环保、雪场等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态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系统掌握生态学、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必要的数学、化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3.熟悉及地方生态建设与恢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二)能力要求1.掌握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能进行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实践,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应用设备、仪器、软件进行生态调查,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分析的能力;3.具有从事生态领域(城市景观生态、雪场生态)规划、保护、建设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能进行资料查询、收集和文献检索,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5.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三)素质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人文素养,有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具有生态学的科学思维,求实创新意识,积极实践意识;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生物保护、环境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4.有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的科学态度;5.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7.具备良好的礼仪风范,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四、核心课程:植物学、动物学、普通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分析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生态野外综合实习、区域生物资源调查、专业能力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运而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理解和保护现有生态系统。
培养专业的生态学人才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坚实的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2.培养能够独立从事生态学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才;3.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能够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生态学原理、环境科学、自然保护学、环境监测与评估、生物学基础等;2.专业课程:生态系统分析、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评估与规划、生态修复与恢复、生态模型与预测等;3.实践训练:实习实训、科研实践、论文撰写等;4.选修课程:环境法与政策、环境经济学、生态旅游开发、可持续农业等。
四、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系统讲授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2.实践训练:引入实习实训环节,注重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自主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实地调研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5.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拓宽学术视野和交流能力。
五、实施要求1.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项目,提升研究和创新能力;3.强化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增加实际操作经验;4.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聘请经验丰富的生态学专家和环保从业者担任教学指导者;5.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六、评估与改进1.对培养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反馈,不断完善培养计划;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学习成果展示,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3.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实践和科研资源,为培养方案的改进提供支持;4.推动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2024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概述: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需求的要求。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国际交流和素质教育等方面,详细介绍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正文:1. 课程设置a. 基础学科课程- 生态学原理课程,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多样性与演化等。
- 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基础课程。
b. 专业核心课程- 生态学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的研究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 环境污染与修复,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解决能力。
c. 选修课程- 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 环境法与政策、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相关交叉学科选修课程。
2. 实践教学a. 实习实训- 生态学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掌握生态环境特征。
- 生态种类调查与数据采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b. 实验教学- 生态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 生态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生态问题的能力。
3. 科研训练a. 科研课题选择- 指导学生选择科研方向并熟悉相关文献。
- 提供多样化的科研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b. 学术交流- 鼓励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 推荐学生参与国内外生态学学术会议。
4. 国际交流a. 学生交换项目- 与国外著名大学的生态学专业进行学生交换。
- 增加学生的海外交流和学术合作机会。
b. 访问学者- 邀请国外生态学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指导学生科研工作。
- 提供国际化的研究平台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5. 素质教育a. 学科外课程- 生态伦理、环境保护法等学科外课程的开设。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b. 综合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组织生态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结: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各国都开始加强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力求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我国也在这方面加大了投入和力度,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环境问题的需求。
二、目标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我国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
方案的目标如下:1. 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知识的科技人才,使其能够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原因和危害,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
2. 培养兼具环境保护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同时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环境保护人才,使其能够熟悉国内外环境保护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能力。
三、内容1. 建设完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我们在培养中要建立完善的体系。
这个培养体系将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设计系统化、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我们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还应该开展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3. 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
环境保护专业需要加强实验室实践和校外实习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意识,培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技能和技术。
4.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环境保护专业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讲座、实践、实习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5. 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Cell Biology Laboratory Molecular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
植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 植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 动物生物学实验 植物生物学、动物 生物学、生物化学
英文名称
General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arxism
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必修
思想 政治 理论
008101101025 008101101021 008101101019 008101101013 0081011010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Ⅰ 形势与政策 Ⅱ
英文名称
Mentality and Morality Improvement and Basics of Law
2.生态毒理与污染生态学(80 课时,5 学分)
(一)必修实践环节(36.5 学分)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 课时,2 学分)2. 军事训练(2 周,1 学分)
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48 课时,1.5 学分)
4. 有机化学实验(48 课时,1.5 学分)
5.大学物理实验 1(48 课时,1.5 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8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cology, 0710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修养,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在生态学及相关领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具体为:目标1:具备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具有生态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2: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生态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在生物资源调查、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领域承担重要工作。
目标3:具备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就生态环境领域中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始终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基本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管理、科研和教学能力。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的毕业要求是:1.品德规范。
能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1.1价值取向。
能够识记并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能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家环保、科研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2辩证思维。
能够运用辩证视角看待社会、区域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具备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态学专业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引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理解和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专业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使其具备在生态保护、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与种群生态学、生态学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并能够准确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将科学研究成果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三、培养内容1. 生态学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以及物种与种群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
2. 实验技术与方法:学生将学习各种生态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跨学科合作:学生将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4. 科学研究与创新:学生将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包括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5. 专业实践:学生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包括生态修复、环境监测和政策制定等,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 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学生将学习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社会意识。
四、培养方式1. 课堂教学:学生将参加各种生态学相关的理论课程,包括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等,以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验实习:学生将参与各种生态学实验和实习活动,包括野外调查、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科研项目:学生将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格式)(Ecology)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人文和社会知识,丰富的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能在与生态学相关的生态、环境、农林、气象和水利等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研究、教学、开发、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1.基本规格能适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掌握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生态环境监测、评价、规划和生态恢复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具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2.素质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4.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5.掌握生态学数据的调查和采集方法,具有利用现代技术分析、处理和整合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生态学信息的能力;6.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能够以系统生态学思维处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生态学问题;7.有良好的调查研究、综合决策、组织管理、文字组织和自我表达能力;8.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精神。
三、培养特色本专业坚持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依托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部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固定野外实习基地,结合数学、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注重培养作物生长和有害生物防控的生态调控知识与技能,以及土壤与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修复和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技能。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摘要:社会工作人才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在社区开展工作,服务于基层治理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各地区“三区”计划实施中,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聚焦层面比较单一,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寻其适合的培养模式。
以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三区”项目为例,通过对枣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干预,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展开五个阶段研究以回应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问题。
五个阶段分别为:(一)实地走访与实践初探;(二)关联角色与输入协商;(三)协调沟通与介入产出;(四)反馈回路与行动系统;(五)稳定持续与评估结果。
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聚焦干预过程中的实践反思,发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不足。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行动研究;“三区”计划2010年4月,、国务院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
2015年,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出台[2]。
中共十八大以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社会工作以需要为起点,依靠其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干预服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提供专业的服务,以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笔者立足淳化“三区”项目,尝试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嵌入在基层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从而获得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知识。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20世纪初至70年代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伊始阶段。
20世纪初MARRYRICHMOD和JANEADDAMS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人在大环境下的状态。
1935年,英国坦斯雷(A.G.TANSLEY)强调“生态系统的开放是因为有物质和能量的进出循环,其达到的自动调节和自我修补功能以维持生态间平衡”[3]。
奥杜姆、惠特克、苏卡乔夫和德利斯等强调人类生存环境在生态研究领域。
1958年HEARN关注环境层面,心理动力方面被弱化[4]。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区域内各种生态系统的联系、能量和物质之间的流转[5]。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环境生态工程专业Eco-EngineeringofEnvironmentMajors专业代码:082504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环境生态监测、评价、环境生态工程设计、生态规划与管理的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够在环保、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等领域从事生杰调查评价、环境监测评价、生态工程设计、生态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规格通过学习与实践,该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3.掌握生态调查与评价、环境监测、生态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实施的能力;4,熟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关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管理和行业执法工作的基本能力;5.了解当前生态工程学发展的前沿、现状和动态以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施、总结及撰写论文的科学研究基本能力;7.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制图、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应用生态学、生态规划、农业生态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I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览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名称: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代码: 082504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掌握扎实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专业技能,具备解决复杂环境生态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同时具有强健身体素质、深厚人文底蕴、高尚职业道德、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备求实创新的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具有包容心与团队精神,成为从事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的实践创新型复合人才,或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在学术创新型复合人才。
能在相关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建设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环境生态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生态工程高级专业人才,为国内外环境与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服务。
二、毕业要求根据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年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环境生态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工作所必备的基础,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科学研究、实践设计等工作的所需的要素,素质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对社会有所担当的栋梁之材所应具备的潜质。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环境生态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监测与评价、规划与管理、生态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生物工程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他们应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化学和数学等基础知识,熟悉生物分离、生物制药、生物工程设备和流程控制等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操作。
二、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生物学基础:包括生物学原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2)化学基础: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提供基础知识。
(3)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生物工程相关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专业课程(1)生物制药工程:包括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工艺等课程,培养学生熟悉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生物过程控制:包括生物反应控制、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生物传质和传热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工程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流程优化技术。
(3)生物信息学:包括生物信息学导论、计算生物学、生物数据库和基因工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生物数据分析和基因工程设计。
(4)生物伦理学和安全管理: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使其在生物工程实践中遵循伦理规范,并具备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1)生物工程实验:包括发酵实验、生物反应器操作实验、生物分离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生物信息学实验:包括生物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实验,帮助学生熟悉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应用。
2.实训课程(1)生物工程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实训活动,如生物制药生产线的操作、生物传感器的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生物工程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生物工程项目的实训活动,如新药开发、新型生物材料研发等,培养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理学(07)、生物科学类(0710)、生态学(071004 ]
一、专业介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动态的一门学科。
生态学在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环境变迁的规律、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当今最有发展潜力、全面影响力及战略地位的前沿与交叉科学之一。
随着国家全方位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该学科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美好的发展远景。
安徽大学生态学专业响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势,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应用实践技能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使其能胜任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安徽大学生态学专业是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学科,具备“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享有较好声誉,在2017年全国生态学本科专业排名前1/3。
本专业建有“黄山生物多样性与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省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长江中下游皖江段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采煤沉陷区及重金属尾矿区的治理、修复中担当重任,切实践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推进长江大保护”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国家生态与环境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均拥有985或211大学或中科院系统的博士学位。
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多处湿地生态系统、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生态学野外科学观测实验台站和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具有行为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鲜明优势的生态学学科体系。
本专业学生可推荐免试生态学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也可报考其他高水平学校及研究机构同类专业的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实的生态学专业基础、广阔的学科视野、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胜任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所培养的人才应掌握适应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从事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农业、林业、国土、环保、规划、建设等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胜任相关专业工作,具有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潜力。
三、毕业要求
1. 知识要求:具有较全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较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全面系统的生态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 能力要求: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理论、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管理技术,具备解决复杂生态学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掌握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区域和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园区设计、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经济管理等各种应用生态技术,具有较宽的就业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发展适应
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热爱自然、热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崇尚生态文明的道德情操,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2)专业素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与思辨能力;通过阅读中外专业文献,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具有将知识和成果转化成为经济效益的意识。
(3)文化素质:具有较为全面的人文知识,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深刻领会自然和社会规律,关心国家、社会、他人,尊重自然,弘扬生态文化。
(4)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0710) 、生态学(0713)、地理学(0705)。
五、核心课程
普通植物学、普通动物学、普通微生物学、普通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态统计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生态学基础实验、生态学专业实验、生态学野外实习、生态学课程设计、科研训练计划、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六年。
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65学分
九、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专业负责人:周立志)
表一2019版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表二2019版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表三2019版生态学专业实践教育环节统计表
表四2019版生态学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表五2019版生态学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及关联课程
表六2019版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图
10
注:H为强支撑,M为中支撑,L为弱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