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篇地域文化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编辑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

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

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目录1地域文化2特点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环境不同移民影响区划影响民族分布3发展途径4研究意义5社会发展6形成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特点方言文化地域文化中国的方言数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为多山区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

方言成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补充。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众多不同的方言。

中国人所谓的“同乡”有大同乡与小同乡之分,小同乡通常一定是同一方言的。

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较容易一致。

汉高祖刘邦的例子——老乡被重用(方言比较方便)——之后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宋太祖——丞相不能用南人,南人说方言北方人听不懂李莲英祖籍绍兴,却不会说绍兴话翁同和祖籍江苏常熟,却也不会说那里话这两个人都是在北方长大的,所以不会有语言问题,而且已经隶属于北方的文化饮食文化民居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建筑材料等)一些地方住窑洞,是地理条件决定的,也是因为穷和没有木材、石料福建土楼也是适合当地特点的外地引进的建筑,要么是富人的奢侈品,要么是一时流行不过,若是外来建筑能适应地方特点,则也可能成为地方建筑特色上海的石库门房子,就是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引入的外来建筑风格,不过已经被上海人所接纳,而做了一点改变,成为了上海的地方特色。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徽州地域文化报告专业:2014土木工程秋季学号:1434001256627 姓名:一、徽州文化概要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徽州所辖区域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除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的十年内称兴安府外,其余时期因朝代更迭而称徽州(宋)、徽州路(元)、徽州府(明、清),但“徽州”之名却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旧徽州府所属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

在将近78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而“徽州文化”就是指由古徽州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徽州文化既有物质上的,比如徽派建筑、徽菜等等,也有精神上的,比如新安理学、徽剧等等。

二、徽州文化包括的内容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三、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

表现
粤菜 建筑 舞狮
粤菜
鲜嫩爽滑
建筑
舞狮
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内蒙 古自治区东部五 盟市(呼伦贝尔 市、通辽市、赤 峰市、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形成原因
民俗文化的形成跟冷湿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 区;
受外来民族文化影响较大。
文化特点
1、缤纷的差异性。
吴越文化,虽受华夏文化的深度影响,但 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
文化特点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粗犷中 蕴涵精雅; 晋室南渡后,开始成为中国文化中精致典 雅的代表;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萌芽,吴越文化又平添 了奢华之习。
苏绣 苏州园林 瓷器 苏菜 昆曲
表现
苏绣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 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 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2、昭示的纪实性。
3、多元的兼容性。
文化独特性
东三省,三宗宝 东北八怪 二人转 冰雪艺术 东北菜
乌拉草
形糙色重味浓
崇尚自然 浪漫奔放 兼容并蓄 趋势拓新
文化特色
道家文化、屈原作品 民风习俗:崇巫尚武 湘绣 精美的工艺品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傩戏
湘绣
绣绣绣绣 人虎鸟花 能能能花 传奔听生 神跑声香
工艺品
凤凰图腾
以太湖为中 心,包括今 江苏、浙江、 上海地区, 影响安徽东 部和江西东 北部
形成原因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 沛,农业极为发达;
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 及其特征
分布
地域文化
形成原因
文化特点
成因 特点
自然地理因 素
人文地理因 素
方言 饮食 民居 婚丧节庆 民间信仰

中国地域文化_图文

中国地域文化_图文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傩戏
绣绣绣绣 人虎鸟花 能能能花 传奔听生 神跑声香
凤凰图腾
以太湖为中 心,包括今 江苏、浙江、 上海地区, 影响安徽东 部和江西东 北部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 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 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 区;
受外来民族文化影响较大。
文化特点
1、缤纷的差异性。
2、昭示的纪实性。
3、多元的兼容性。
东三省,三宗宝 东北八怪 二人转 冰雪艺术 东北菜
乌拉草
山西省河南省 北部,天津, 河北,以及内 蒙古南部
河承北德吴避桥暑杂山技庄 赵州评桥剧
京剧国粹 河北梆子
三秦之地即今 陕西地区,包 括甘肃,宁夏 的东南部
窑洞
质朴大方
高亢激昂
安塞腰鼓
刚劲奔放 气势磅礴
三晋之地即指 山西大部、河 南的北部和中 部
湖南、湖北、香酥烂
四川盆地、 重庆及陕南、 滇北一带
• 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但一直以 郡、州、道的形式存在,而在隋唐以后, 巴和蜀才作为地区的代称在各种场合被广 泛地使用。从此,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开 始突破巴蜀地区的地理障碍,打通了对外 交通的要道,促进了与四方的交通和文化 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善于兼容和开放的 明显特点。
严谨细腻 光亮平整 构图疏朗 浑厚圆润 色彩明快
麻辣烫
川剧变脸吐火
广东、广西、福 建和海南。台湾 港澳地区文化基 本属于这一地区 的移民文化。
鲜嫩爽滑
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内蒙 古自治区东部五 盟市(呼伦贝尔 市、通辽市、赤 峰市、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课件
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2)地域文化的范围
3)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就会形成 相同的地域文化吗?
4)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就不再发 生变化?
合作探究
1)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人文因素:经济、宗教、政治、艺术等
2)地域文化的范围 可大可小,比如赣南客家文化
化更加丰富了,如大塘花海、花园湾湿地公园。
活动二 从民居建筑看地域文化的含义
如图为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丁建筑物叫____蒙__古__包___,主要分布在我国 __内__蒙__古_高__原__地区,它反映了居住着的生产生活方 式以___游__牧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 现象,说明地域文化具有的特点是__发_展__变__化__性____
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
活动一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文化,
哪些不属于文化?
√ √ A. 大圣寺塔; B. 玉带桥; C. 桃江; √ √ D. 花园湾; E.艾米果; F.围屋; √ G. 105国道; H. 乌饭节; I. 空气;
√ √ J. 金盆山瀑布;K. 火车站; L . 采茶戏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人类创造
2、什么是地域文化? 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 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3、地域文化的形成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 地理背景
你认为信丰地域文化中的最大“名片
”是什么?有请小组代表上台
客家文化
佛教文化
橙乡文化
合作探究

_地域文化_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

_地域文化_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
从根本上说,任何人类文化都创造并发展于具 体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我们可以借用人类学、民族 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哲学关于“文化”的定义来研 究地域文化,但这样的研究,更主要地是对地域文化 所作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等的考察。“地域文 化”的“文化”,虽然可以在具体研究中以各种分析性 的文化范畴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但所指的还是人 类的具体的、历史的精神性、社会性的活动与成果。
丁语词根是 colere,可以表达“耕种”、 “居住”、“敬神” 和“保护”当中的任何意义,culture 意为“土地耕种”。 “‘文化’最先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过程,然后才比喻 性地反过来用于精神生活。”[3]如果在中国传统中寻 找相对应的观念,《易传》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当之,以“文化”翻译 cul- ture 可谓信雅,所谓的“人文化成”,主要是指人类的 精神性、社会性的活动与成果。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谓“地域”,是以自然地理空 间为基础的人文历史空间。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历 史空间构成了“地域”概念的基本规定。在这两种基 本内涵中,人文历史空间意义是“地域”概念的更深 层次的规定。
要界定“地域文化”,还需要对“文化”概念再作 说明。关于“文化”的含义,有学者指出,大致可区分 其两种运用。其一是作为一般词语的运用。“文化”作 为一般词语主要是指人类的某些兴趣、活动和成就。 如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已故剑桥大学教授威廉· 雷蒙认为,作为一般性词语的文化概念是在“对人心 灵的培养”这一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种作为一 般词语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指某种 精神性的成果。事实上, “文化”的这种运用是根植于 “文化”的本义的。例如,在西方,culture 这个词的拉
就“地域文化”来说,对“文化”的首要规定乃是 “地域”。因此,如果用道、天、地、人“四大”来对“地域

地域文化报告

地域文化报告

地域文化报告---关于汉唐文化本人通过学习和观察以及查询相关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唐文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开通西域,形成一条贯穿中亚内地,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交通干线,即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使汉文化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进行交流,给世界文化以极大冲击,标志着世界史的展开。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搞“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现在国外的“唐人街”就是哪个时代文化交流,中国人定居所遗留的实物见证。

连很多外国人直到现在还习惯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可见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汉唐历史的相似性汉唐历史进程的相似性十分明显,学者已有论列(注:如王大华《汉唐历史进程相似原因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徐连达等《汉唐科举异同论》,《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秦晖《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许兆昌《秦汉隋唐现象论略》,《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余不备举。

),兹就其主要方面分疏如下。

第一,汉唐都是前承一个强大而短祚的统一帝国(秦、隋)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

一方面,汉唐分别接受了秦隋在立国规模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丰厚遗产,即“汉承秦制”和“唐承隋制”(注:如《汉书》卷100上《叙传》载班彪论“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云云;按汉法律、历法等皆承秦制。

唐承隋制,陈寅恪先生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所论已详。

地域文化教案

地域文化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实例,理解并能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

2、明确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能运用实例,说出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及建筑所反映的城市地域文化,锻炼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文化”的思维方式。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学会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表达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城市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地理环境所造就的城市文化之美。

2、激发学生欣赏世界、发掘文化精髓、做文化人的愿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教材分析:影响城市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文方面的,这在前面两节中已有大量涉及,本节主要从地域文化这一人文因素角度阐述其对城市的影响。

要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地域文化,所以本节安排了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这显然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其中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应是本节一个重点;二是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而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所以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以此为代表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要注意与具体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和具体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相结合,把地域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利于学生能感性地懂得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先从总体上介绍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广泛影响,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然后用不同地域进行比较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的影响。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一、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

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

吴、越文化自产生就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二、三秦文化:产生于三秦大地的一种地域文化。

“三秦”之称始于秦汉之际,雍王、塞王、翟王三分原秦国疆土,号曰三秦,后衍变为陕西的代称。

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今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以及宁夏的南部。

关中地区作为三秦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核心地位,其文化影响时代长久。

三秦文化,从时间上来看,应当包括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从地域上来看,应当是产生在三秦大地的地域文化;从内容上来分析,应当是三秦地区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

三秦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求真尚礼的厚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三、燕赵文化:产生于燕赵地区农耕文化,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的特点具有历史的长久性、影响深远并对周边地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燕赵地区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其交通形势也非常优越;其三,华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燕赵文化中的战争文化。

燕赵文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赵文化的特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民俗古朴厚重,更近于古。

四、三晋文化:产生于三晋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三晋地区在历史上所存在的一切社会现象,是三晋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

三晋文化的地域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黄河,南以黄河或者汾水为界,北边与草原文化接壤。

浅谈地域文化的差异

浅谈地域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国地域文化(de)差异一、地域文化是历史积淀实际上就是“地域文化”.当然,在中国(de)“地域文化”中间,吴文化、苏州文化占有特别重要(de)地位.什么是“地域文化”呢既然我们(de)国家有文化,为什么还强调“地域文化”呢我认为,最能够体现一定(de)地理区域、一定空间范围(de)文化类型就是“地域文化”.因为它跟其它地域、其它空间范围有明显(de)差异.两千多年前,司马迁(de)史记里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平时讲(de)“风俗”,两千多年前就有这个概念.我理解(de)所谓“风”,就是今天(de)流行,“俗”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de)方式.并不是所有(de)风都变成俗(de).那么,各位一定很关心,“地域文化”到底是怎样形成(de)比如说苏州,作为吴文化典型(de)地方,它是怎么形成(de)跟其他(de)文化是什么关系一个文化区(de)形成,需要比较长(de)年代,而一旦形成,它又会有很长(de)延续性.吴文化区为什么叫“吴”呢大家知道,最早(de)时候,泰伯到吴国,以后到了秦、汉以后,还有以“吴”为命名(de),像吴郡,以后(de)吴国,不断地演变,延续.同样,吴越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包括宁波,绍兴,最早(de)越人,还有越人建立(de)越国,以后(de)越州,形成绍兴府,也有一个长期延续(de)过程.所以,尽管中国(de)历史相当复杂,有些地方比如“吴”这个地方已经有非常大变化,甚至当地(de)人口已经有了很大(de)变化,但是一个“地域文化”,它肯定可以追溯它(de)历史传统.凡是所有我们今天称之为“地域文化”(de)地方,一般都是在漫长(de)历史积淀中,经过长期(de)积累形成(de).二、不同地域文化(de)四个特点那么,“地域文化”最突出(de)表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其中最有特点(de)是方言.就像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de)方言,他们分布(de)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de)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de)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de)语言.根据方言(de)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de)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de)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de)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de)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de)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语、客家方言、闽语、粤语、湘方言、赣方言等等.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差异很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同(de)生活环境.在这样(de)情况下,再加上人文、自然各方面(de)影响,而在相当长(de)时期内,人们之间(de)交通往来不是非常(de)方便,这样一个地区就会形成自己(de)方言.这不仅影响到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到了政治生活.第二个特点是饮食不同.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是很高(de)情况下,饮食总是放在穿(de)前面(de).各地(de)饮食习惯也不同,特别是民间各地为了适应自己(de)需要,千方百计要利用当地(de)特产,并且要改善生活把它做好,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地方(de)特色(de)饮食.就像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所以有着灵巧(de)心性,同时,“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de)离心力而不是合作(de)向心力”(乔伊斯·怀特语),所以南方人散淡(de)漠视政治(de)个性就较为突出.鲁迅曾说:北人(de)优点是厚重,南人(de)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从相貌上看,北人长南相或南人长北相者为佳.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de)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第三个特点是不同婚丧礼俗,包括节庆.一个地方日常(de)生活,平时可以马虎一点,节日(de)时候是不可以(de).所以比较而言,“地域文化”也比较多地反映在婚丧礼俗和节庆上面.第四个特点,是反映在民间(de)信仰上不同.我们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从来没有在全国范围实行政教合一.也正因为这样,中国(de)老百姓往往是各种信仰都有,这种信仰就有民间特色.最后一个重要(de)特点反映在民居上不同.就像南方建筑,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在南方,房屋(de)山墙形似马头,南方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 而北方地大广袤,山河壮美,人口相对稀疏,故聚落选址常在平坦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de)构成.同一地区(de)乡土建筑形式分外统一,加上气候寒冷,需要充足(de)日照,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气候越寒冷用地越宽松,宅院(de)临街立面也很朴实,通常显现(de)都是大片平素(de)院墙或倒座房(de)后檐墙,全靠大门和门楼不同规格(de)制式和不同程度(de)修饰,以取得宅舍不同风采(de)门面.苏州(de)一些原来(de)民居住宅,不要说跟北方有大区别,就是跟南方也不同.现有些地方(de)人,希望随便地改变民居,随便地引进外面(de)建筑方式,十之八九是要失败(de).三、六大因素造就地域文化不同大家要问了,为什么会产生不同(de)“地域文化”首先,一个原因是自然环境(de)差异. “地域文化”是历史时期形成(de),如果历史上交通像今天这么发达,很多“地域文化”是没有(de).比如说,一条长江,如果今天有很多(de)桥、隧道,火车、飞机、汽车,来来往往很方便,就不会有江南、江北,因为以前来往一次是很不方便,还要考虑到我们这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贫穷落后,文化就积淀下来了.另外,交通运输条件限制了人员和物质(de)交流.第二个原因是移民.你到一个地方,看哪里迁来(de)人多,哪里迁来(de)人掌握主动权,他们(de)移民文化往往会成为一个地方(de)主流文化.我们从历史上看,苏州是一次一次北方(de)移民迁来(de).南宋(de)时候,大批移民南迁,苏州、杭州、嘉兴、绍兴这些地方都是移民.皇帝也是河南来(de),大臣河南来(de),和尚、道士也是到这里定居,所以大家都学河南话,所以在杭州就形成一个学北方话(de)一个方言岛,跟周围(de)吴语都不同.另外,“地域文化”产生(de)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de)影响.中国“地域文化”圈,除了跟自然环境、大江大河,山脉、地形不同有关以外,往往跟长期延续(de)政区正好是重合(de).苏州府和常州府之间,平时来往是分开(de),不仅现在,就是中国清朝以前,往往很多(de)事情都是以府一级(de)政区,包括以县为单位(de),时间短一般不会有这样(de)影响.我认为中国“地域文化”这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de).第四个原因,是民族.我们知道,人口迁移不一定是民族迁移.如果是民族之间(de)迁移,对民族分布有很大(de)影响.到了近代,还一个原因,就是外来文化(de)影响.中国不是一个封闭(de)国家,如果我们把民族文化跟外来(de)民族文化放到一起来看(de)话,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受到外来文化(de)影响.最后一个影响,是宗教.宗教这个影响,佛教已经本土化了,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其他(de)一些宗教(de)话,它(de)影响就比较大了.宗教(de)影响在某些特殊(de)地区是不可忽视(de).四、保护地域文化(de)价值我们国家(de)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之所以有这么强(de)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de)原因,是顽强生存着(de)“地域文化”,所以历史上外来文化没有系统地进入中国.历史上有些游牧民族进入中原,鲜卑人、契丹人、满族人,他在军事上可以征服你,但是文化上面最后都会被我们征服.第二个,“地域文化”有很大(de)开发价值,有不可替代(de)人文价值.文化(de)特点是多样性(de),如果在苏州看到(de)“地域文化”,到苏北、山东都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恰恰是因为不同,所以对中国(de)不同地域之间有很大(de)吸引力.比如苏州自豪(de)昆曲、评弹,对我们这样(de)人影响很大.还有很多(de)工艺,还有饮食,节庆,如果全部是一个模式,它(de)吸引力有限.现在各地(de)“地域文化”,你把它开发出来,它是一个非常珍贵(de)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也有利于当地(de)文化(de)建设.这个“地域文化”也有很多不好(de),有糟粕,怎么办对这些,我们是要改变,或者是我们不能够再提倡,但是,我们也应该保存,保存下来才能让后人知道以前有过这种文化,它才能比较.以前(de)中国妇女都裹脚,如果没有见过,怎么会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让大家知道曾经有过这样(de)东西,使大家知道今天(de)文化(de)宝贵,它(de)价值.还有一些我们今天分不清有利、有害如果都取消了,以后意识到对人类社会有价值,已经来不及了,还是先保留下来.五、新地域文化需要引导“地域文化”还有没有前途呢刚才说(de)条件,现在已经没有了,原来交通不发达,现在已经发达了.原来进步慢,现在比较快,原来(de)文化比较单一,现在文化很丰富.这样下去,“地域文化”还会不会存在当然,“地域文化”(de)确是处在逐步减弱(de)过程中.比如方言,还有饮食,现在在苏州、上海,要吃外地(de)东西都有.现在(de)情况,“地域文化”(de)特色是越来越消极了,还有没有前途呢再怎么消极,也会产生新(de)“地域文化”,尽管这种“地域文化”不会像历史上有那么大(de)差异,但是绝对离不开当地(de)文化,当地(de)自然条件,这些文化也是我们建设(de)共同中华文明(de)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de)一部分,只要有自己(de)生命力.现在回到开头(de)话,什么是“风”,风是流行、时尚,什么是“俗”,俗是已经形成(de)习惯.我们今天已有很多新出现(de)“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风”,所以变化很快.怎么把它变成有益于我们各方面发展(de)“俗”,这需要我们大家(de)努力.文化有一个自由选择(de)过程,从人(de)本性讲,不能强制它,但是政府和社会(de)主流有义务去引导.比如我们都很担心商品经济发展会削弱文化,但是我们回顾苏州(de)历史,可以说苏州从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经济发达(de)地方,但是它(de)文化同样发达,并且越来越发达.可以说到清朝时候达到了一个新高峰,这个证明商品经济(de)发达跟市场经济、跟文化并不是完全矛盾(de),什么道理呢就是有一个好(de)传统,人在比较富裕以后,还不忘提高自己(de)文化素质.反过来,文化(de)需求也促进了经济(de)发展.要真正使我们国家建设一个和谐(de)社会,真正使中华(de)文明具有持久(de)生命力,我们还要继续地认真发掘、开掘“地域文化”(de)好(de)传统和优势,发扬它(de)优势.我们也相信,随着我们(de)国家(de)改革开放,中国一定能有更加灿烂多样(de)“地域文化”.语言外貌语言性格饮食信仰习俗。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一、本文概述1、地域文化的定义与重要性地域文化,指的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环境、历史传承、社会习俗、人文精神等多种因素共同塑造和形成的文化形态。

它涵盖了该地域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是地域内人们共同创造并享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历史性和传承性,是构成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精神标识,它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轨迹,是地区间相互区别和认同的基础。

地域文化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可以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区形象,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

地域文化也是地区内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是维系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因此,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状况,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地域文化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我们还需要关注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和创新,探索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2、地域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地域文化研究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备显著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地域文化,可以为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地域文化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一、基本概念: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特定文化产物或现象。

①地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地域文化既有物质方面的差异,也有非物质方面的差异。

③“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④地域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时期内又是相对稳定的,。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建筑间距由南向北扩大;服饰;交通;民歌。

3、地域文化知多少:(1)方言文化:中国的方言太多了,尤其是南方(因为地形不完整、交通不便利,所以方言多)。

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

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这也是全国为什么要统一使用普通话交流的原因。

(2)饮食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日常饮食):山珍海味可以运输,而民间的日常饮食则不同。

如西藏的酥油茶,主要是取材于当地,或是运输到当地,是当地的老百姓吃得起、经常吃的。

有的地方饮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北方有些地方是坐在炕上吃的,朝鲜族是坐在地上吃的。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饮食餐具也很不一样。

(3)民间信仰文化:西方人宗教意识强,中国人的习惯是宗教意识比较淡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但是各地都有很强烈的民间信仰。

除了一般的大宗教外,一般人的信仰有很强的地域性。

北方有蝗虫,传说刘猛将军能治蝗,于是到处供奉;江西信许真君,传说他善于治蛟(蛟龙带来山洪);江南信蚕桑娘娘;闽台信妈祖娘娘等。

民间信仰有地方性,离开这个地方,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了。

(4)民间建筑文化:民居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善于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

如: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傣家的竹楼,或是就地取材,或是适应当地地形和土质,或是适应当地气候,都是地理环境决定的。

高一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第八篇 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第八篇 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第八篇地域文化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地理复习1、民族:指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2、○1中华民族——勤劳刻苦○2法兰西民族——热情浪漫○3德意志民族——严谨善思(○4日本民族——团队精神○5英吉利民族——矜持幽默○6美利坚民族——冒险求新)3、民族无高低贵贱之分,是历史现象。

只有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先进与落后的差异。

4、保护民族文化、地方文化○1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对少数民族、土著居民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尊重,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3有利于研究古代文明○4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5文化多样性的体现5、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6、文化整合——是各种文化的协调、发展和提升7、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因素——文化整合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③人口、民族迁移因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整合。

④文化自身因素——优秀、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在文化整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⑤时间因素——需要长时间的选择和吸收,逐渐融合。

8.世界9个文化圈:○1西欧文化圈分布地区: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大地区特点:地域范围最广,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罗马天主教。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生产文化文化事物和现象:餐具用刀叉、圣彼得大教堂、文艺复兴○2东欧文化圈分布地区:东欧地区(斯拉夫民族)特点:深受俄罗斯影响,信奉东正教文化事物和现象:东正教堂(圆形穹顶)、克里姆林宫、俄罗斯风俗“面包和盐”、芭蕾舞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地理复习1、什么叫文化景观?○1是人类利用自然所形成的地表文化现象复合体。

○2中国地域文化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化景观迥异、地域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

2、中国十个地域文化区○1东北黑土文化农业:渔猎文化和黑土农耕文化饮食:杂粮传统民居:泥草房、泥瓦房文化:泼辣幽默的东北二人转②华北平原文化农业:小麦、棉花、苹果、梨、柿、栗饮食:面食传统民居:四合院式方整院落文化:京剧、评剧○3黄土高原文化(农牧业交错)(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饮食:面食和肉食,喜酸传统民居:窑洞文化:音调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4内蒙古高原文化农业:畜牧业饮食:肉、奶、面传统民居:蒙古包服饰:蒙古袍文化: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5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农业:畜牧业、绿洲农业、果业(以优质棉花和甘甜的瓜果)饮食:肉、奶、面,喜茶传统民居:阿以旺(维吾尔族,便于通风和晾晒的平顶)、毡房(哈萨克族)文化:坎儿井(引冰雪融水的地下暗渠)、鲜艳的民族服饰和欢快的民族歌舞、清真寺○6青藏高原文化农业:种植青稞和放牧好牛、藏绵羊饮食:糌粑、酥油茶、青稞酒、好牛奶传统民居:石砌碉房(平顶方整)文化:金碧辉煌的喇嘛寺庙、高亢嘹亮的高原民歌、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服饰:掉袖藏袍(适应昼夜温差大)、横纹多彩的藏民女装○7四川盆地文化农业:水稻、小麦(土壤呈紫色)气候潮湿饮食:麻辣传统民居:吊脚楼文化:川剧、茶馆、小吃、“摆龙门阵”(巴蜀文化)⑧云贵高原文化高山峡谷、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特殊的水质和空气环境。

第一章地域文化概述

第一章地域文化概述
湿润地区、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 人文特征: 川西盆地——蜀文化 东部山区——巴文化 文化景观:民族——汉族等 服装——棉装等 饮食——以麻辣著称的川菜
民居——吊脚楼
文学艺术——川剧
⑧云贵高原文化——云南、贵州 自然特征:高山峡谷、喀斯特地貌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特征:多民族文化 文化景观:民族——苗族、土家族、黎族等 服装——鲜艳的民族服饰 饮食——烟、酒、茶在全国享有盛名 民居——傣族竹楼、侗族鼓楼 文学艺术——泼水节、三月节 民族舞蹈
④内蒙古草原文化——内蒙古自治区 自然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 人文特征:畜牧文化 文化景观:民族——蒙古族等 服装——蒙古袍 饮食——肉、奶、面 民居——蒙古包 文学艺术——马头琴、那达慕节庆
⑤新疆荒漠—绿洲文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青海西部 自然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半干旱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人文特征:伊斯兰教的畜牧文化和绿洲农业 文化景观: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服装——鲜艳的民族服饰 饮食——肉、奶、面 民居——“阿以旺”、毡房 文学艺术——民族歌舞
⑥青藏高原文化——青海、西藏、四川西部
自然特征:山地高原气候(高寒气候)
海拔高、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温差大 人文特征:高原佛教文化 文化景观:民族——藏族等 服装——藏袍、藏民女装 饮食——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 民居——石砌碉房 文学艺术——高原民歌
⑦四川盆地文化——川、渝 自然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
• 物质文化:建筑、服饰、交通工具、饮食等。
• 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价值观、生活习惯、 制度等。 (语言、文字、风俗、道德、宗教等)
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受地理环境的影 响,所以文化具有地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太平洋文化圈
D.麦加
12.新西兰所属的文化圈是( C ) A.伊斯兰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
13.下列国家属同一文化圈的是( A ) A.中国和日本 B.印度和越南 C.埃及和印度
D.太平洋文化圈
D.中国和印度
A 14.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D.鼓楼
22.下列关于海派文化,正确的说法是( C ) A. 海派文化形成于肥沃的黑土地,气候适宜 B. 海派文化的典型民居为四合院 C.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和永不止境的精神是海派精神 D. 海派文化的典型戏曲为京剧
23.下列旅游资源与其所在国组合正确的是( C ) A.凯旋门——英国 B.仰光大金塔——印度 C.富士山——日本 D.吴哥窟——阿富汗
C.苏州园林
D.碑刻
3.下列叙述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D ) A.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B.日本多火山.地震 C.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的是( D ) A.流行歌曲 B.宗教
C.法律
D.城市
5.下列文化事物或现象属于制度文化的是( B ) A.基督教 B.最高人民法院 C.爱国主义
3.读下面我国两处民居景观图片,完成表格:
民居景观图片
民居集中分布的 地形区名称 民居集中分布地 区典型地貌 民居集中地区的 农业生产地域类 型 民居集中地区的 主要粮食作物
滇南谷地
喀斯特 ③ ______地貌 热带种植园 ④ __________农业
黄土高原 ① ________ 黄土 ② ____地貌 旱作 ⑤ ____农业源自稻谷 ⑥ ____谷子
4.阅读三幅我国民居照片,回答问题: 江南水乡 大米、蔬菜鱼类 1)A 代表__________文化。该文化区居民饮食以_____________为主,形成原 自然条件优越,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 秦腔和信天游 2)B 代表_________文化。该文化的主要音乐为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 豪爽,粗旷 该地区居民性格特点是_________。 蒙古族 3)C 代表内蒙古草原 文化。该文化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 _________
D.少林寺
6.下列文化事象主要属于精神文化的是( B ) A.宗教建筑、生产工具、民族风情 B.文学艺术、宗教、语言 C.生产技术、生产工具、法律制度 D.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生产工具 7.下列景观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D ) A.黄山迎客松 B.吉林长白山 C.京杭大运河
D.北京故宫
8.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多的文化圈分别是( C ) A.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 B.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 D.拉丁美洲文化圈、非洲文化圈 9.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信奉东正教的文化圈是( B ) A.拉丁美洲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 10.下列文化事物或现象属于西欧文化圈的是( A ) A.好莱坞 B.探戈 C.“胖子王国” 11.下列文化圈中,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是( C ) A.南亚文化圈 B.非洲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太平洋文化圈
1.阅读三幅反映不同文化圈的照片,回答问题: 伊斯兰教 1)A 文化圈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 阿拉伯人 主要的民族是________。 西欧 2)B 反映的是__________,属于____文化圈。 西班牙斗牛 东亚 中国古代文化 3)C 反映的是日本相扑,属于____文化圈。该文化圈受____________影响深刻。 _______
2.读“ 中国地域文化区示意图 ”,并回答 问题。 1)图中黑河到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重要 人口 的____地理分界线,它穿越了我国多个 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区。 内蒙古 2)图中①代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 草原 ____文化区。受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民 豪放、粗犷 族歌舞艺术的主要特色是__________。 黄土高原 3)图中②代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 文化区。这里就地取材建成的传统民居 窑洞 建筑____,施工简单,冬暖夏凉。 四川盆地 潮湿 4)图中③代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文化区。由于气候____,当地饮食 麻、辣 口味以______著称。 5)图中④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DF )(多项选择) A.著名的地方戏曲和民歌是秦腔和信天游 B.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C.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D.特色民居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和侗寨鼓楼 E.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F.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G.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5.下图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四幅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照片中反映当地气候条件最为干旱的是 (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文化圈 2)甲所在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 亚热带季风气候 3)乙民居建筑名称是吊脚楼 ,所在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 ______ 江南水乡文化圈 越剧 4)丙所在的文化区名称为______________,特色戏曲为_____; 信天游 5)丁所在地区的民歌是______。
18.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 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9.蒙古包的主要特点是( A ) A.便于拆卸和迁移 B.便于通风和晾晒 C.便于防潮和御寒 D.便于通风和防潮 20.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豪放的那达慕节庆所代表的文化区是( C ) A.东北黑土文化区 B.华北平原文化区 C.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D.云贵高原文化区 21.海派文化的典型民居是( C ) A.竹楼 B.四合院 C.石库门
15.下列中国地域文化区中,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是( C ) A.四川盆地文化区 B.江南水乡文化区 C.云贵高原文化区 D.黄土高原文化区 16.以酥油茶、青稞酒为饮食特色的地域文化属于( A ) A.青藏高原文化 B.黄土高原文化 C.四川盆地文化 D.云贵高原文化
17.具有高亢嘹亮的高原民歌和五体投地的宗教礼拜的文化区是( B ) A.新疆荒漠 — 绿洲文化区 B.青藏高原文化区 C.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D.云贵高原文化区
第八篇
选择题: 1 分析题: 1 5 6 – 11 2
地域文化
12 - 17 3 18 - 21 4 22 - 23 5
1.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 D ) A.各种书本中介绍的知识 B.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C.广播电视中传播的知识 D.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2.下列不属于人文景观的是( A ) A.路南石林 B.城市雕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