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案: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
最新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优秀教案(精品)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优秀教案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1.查找郭小川赞美森林工人的诗。
2.查找大兴安岭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送往小木屋的信》吗?通过这封信我们了解了林业工人的艰辛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上,同样也生活着这么一群人。
听,白桦树是这样低语的。
板书:白桦树的低语二、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遇到了那些不理解的词和不认识的字?出示词语,读一读。
蜿蜒曲折低吟浅唱瞭望狂妄絮絮低语倾诉衷肠摇曳一撮烟草(1)指名朗读齐读(2)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生字词语掌握了,相信课文读得会更流畅。
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学生自学,要求在文中作批注。
)3.学生交流。
4.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板书:看林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细读课文。
1.出示:“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师: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把从文找到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做一下批注。
2.学习第五自然段:具体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看出的?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你也不能将他原谅!(1)指名朗读这段话,(2)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绝没有决不违章不是必须除了等词语感受林业工人甘愿奉献的精神)生活细节:强忍烟瘾,严控酒量,时刻警惕,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3)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板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过渡:是啊!这些都是一些多么平凡的小事啊,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守林人却认真地站好每一班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白桦林的低语-

4、根据以上问题,分段:2、3自然段——4、5自然段——6、7、8自然段。
四、听师小结。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小结评改作业导学过程(第二课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复习进入新课。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问题: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要求: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1)、学习第五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抓住“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理解其在文章中的含义。
感受看林人对工作认真、无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巡视自学重点指导学生感受看林人的优秀品质。
指导朗读私奉献等的精神。
(读出对看林人的敬佩之情。
)(2)、“正是由于看林人的看护,才有了那一片片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再次走进白桦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感受白桦林的美丽。
(3)、朗读课文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总结启发想象。
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一、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优美语句。
2.课后搜集身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的事迹。
过渡,引读第2、3自然段。
引读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回归单元主题布置作业,评改作业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高尚)默默守候。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借助多媒体展示白桦林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片美丽的白桦林又有哪些故事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课堂知识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6.情感态度实践:结合课文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学生需在课后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或关爱他人的行动,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阅读下一篇文章,了解文章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学生需结合课文《白桦林的低语》,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创作。
2.安排口语表达练习,如朗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2.强调课文中所传达的环保、关爱他人等价值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践行这些价值观。
3.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白桦林的低语 教案

1 自读课文
2 全班齐读课文
3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谁?为什么怀念他?
②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问题, (第一个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 后面的问题中等学生回答, 第二个学生优秀生回答)
明确:①作者一直怀念的“你”, 指的是大兴安岭的一位看林人。
学习6.7段
1 快速默读课文, 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 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在默默的思念中, 我激励自己, 要有你那样的胸怀, 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 为了人类, 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3 指名回答, (应该可以回答出拟人, 鼓励优秀生大胆分析, 分析出摇曳身躯和手臂以及低吟浅唱即可)
4 出示句子
“银白的树干, 灰绿的树冠, 随着阵阵山风,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 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把白桦树拟人化, 似乎树也有了感情, 也会像人一样和我们说话、低语、歌唱。白桦林的风景优美, 环境宜人。
看林人:出示林业工人的图片, 进行简单的介绍
初读课文
借助字典、词典初读课文, 不认识的字注音
课文自然段序号标注清楚
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导入
出示白桦林图片, 引发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树么? 这些就是大兴安岭的白桦林。在那里, 还有着一群独特的人, 他们的工作就是看护着这片美丽的树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桦林的低语》这片课文。共同来领略白桦林的风景还有守林人的工作精神。
学习第4-5段
过渡: 如此美丽的白桦林, 是谁在守护它呢? 是看林人。快些读读第4段, 作者称看林人为什么?
教学设计1:白桦林的低语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地方,品味文章包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自主质疑,合作交流,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看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他们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包含深情的语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构思】《白桦林的低语》是北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高尚”这个单元的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
白桦林象征看林人,看林人是林业工人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
写看林人就是写林业工人,赞颂看林人就是赞颂林业工人,赞颂林业工人苛求自己、牺牲自己的一切所爱。
心系大地、情系大地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对于这篇语句优美,情感炙热的抒情散文,学生一定会有朗读的兴趣,完全能够通过朗读,捕捉到作者对白桦林的眷恋以及对看林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他们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白桦林”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能介绍一下吗?(此树产于东北,树皮为白色,树冠灰色,木材致密,可做木器)。
我国的大兴安岭是森林的海洋,有许多珍贵的树种,白桦林是其中的一种。
你听,他们在悄悄地说什么?2.揭示课文题目。
板书课文题目:白桦林的低语。
师问:由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①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③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默默奉献?④理清文章脉络。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蜿蜒”的“蜒”的右边是“延”,而不要写成“廷”;“摇曳”的“曳”右上没有点。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白桦林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白桦林的特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描绘美、创造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白桦林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桦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3)引导学生齐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是生字词的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举例示范,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品析课文:(1)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白桦林的美。
(2)学生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白桦林的低语。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树林景象,并附上林中动物或人物的故事。
3. 写一段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白桦林形象的认识。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美的元素。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2.2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对白桦树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白桦林会低语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3 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
3.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如:“请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关于白桦林的低语的描写。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意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5.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如白桦林的图片或相关文学作品。
5.3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白桦林的低语》的文本。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默默守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2022年《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2022年《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2022年《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
__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默默守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布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
文章热忱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静静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宠爱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孤独、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宏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预备老师:课件。
同学: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白桦林的低语坚守岗位看林人无私奉献静静守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同学学习新课的乐观性,由同学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密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三、同学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同学自学。
(1)或依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静静奉献?(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同学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纯洁()忽视()激励()2.写反义词:浮躁()特殊()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来到大兴安岭,熟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
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始终怀念着你。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白桦林的低语2_北师大版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摇曳,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白桦”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2、师:在美丽的大兴安岭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白桦林。
(课件出示)3、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那里的看林人。
(齐读课题)4、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1)词语检查,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6)(一)走进白桦林(2—3)1、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2、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
白桦林的低语教案

二、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自由读课文。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
2、“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3、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难点
林业工人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上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带入情境确立目标
1、出示《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着绣花鞋。……”
2、结合《美丽的大兴安岭》说说“白桦”是什么样的?
3、找找文中的段落哪些句子在描写“白桦”?指名读。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身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的人的事迹。
第二课时
聚焦情境,反思构建
4、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x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贵”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文章热情歌颂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穷的想念和赞美、佩服之情。
这篇文章构思精致,脉络清楚,语言优美,作者情感的抒发饱含无穷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育学生高贵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大体把握阅读的方式,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明白得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必然难度,因此宜采纳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舞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情感,增进学生情感的自我进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观点。
教学假想:教学中通过质疑、读文、感悟、运用来突出重点,冲破难点,借助读读、画画、自学、分组讨论、探讨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抓住重点文句来体会看林人的高贵品质。
在明白得的进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几处关键的细节和重点的文句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内容上的彼此联系,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深切体会看林人的伟大,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2、体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穷崇拜与酷爱。
3、采纳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并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明白得重点文句,细细体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明白得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预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窗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漂亮景色?今天,教师就和大伙儿随着本文作者一路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熟悉那个地址的看林人。
(齐读课题)2、释题,设疑:看了那个题目,你想明白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白桦林的低语 教案教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白桦林的图片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树?你对它们有了解吗?(指名介绍)教师补充:白桦树是一种坚强、优美、自信、骄傲的落叶乔木。
树干耸立,上有线形横生的孔,远看好像生着无数眼睛在向四周了望。
枝叶疏散,枝条柔软,迎风摇曳。
树皮洁白,光滑细腻,有层白霜,像纸一样可以分层剥离。
叶片呈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
白桦幼树,直径20公分左右,10多米高。
成材后高达20米~30米,直径60厘米~70厘米。
它喜光抗寒,端直挺拔,白色的主干冰肌玉骨,素淡深邃,正如俄罗斯人纯正质朴的品格和不惧艰险、迎风而上的气概。
“白桦林的低语”他们在低语什么?请同学带这个问题自渎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1、小组交流自学的生字词2、全班交流3、指名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感情诵读,体味情感(一)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我回来后一直思念的是什么?2、指名交流,谈谈如果是你,你会怀念这里的什么?为什么?“怒放”什么意思?岗峦?3、感情朗读(二)第二段1、我真真正正怀念的谁?我为什么怀念他?请同学们带这个问题自学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作简单标注。
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课件出示:补充句子为了森林,------------------;为了森林,------------------;为了森林,------------------;为了森林,------------------;为了森林,------------------。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为什么怀念看林人?4、这时一名怎样的守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三)第三段1、齐读最后一段2、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就是回答。
在他的低语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我为什么可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3、指名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

六年级《白桦林的低语》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白桦林的形象,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1.1.2 借助诗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1.1.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白桦树的特点及其在俄罗斯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1.2 诗歌的节奏、韵律及其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2.1.3 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解析3.1.1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1.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白桦树、低语等。
3.1.3 学生讨论诗中的情感表达,如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白桦树的文化象征。
4.1.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诗歌中复杂句式的理解与应用。
5.1.2 学生对诗中深层情感的理解。
5.1.3 学生对白桦树象征意义的把握。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
5.2.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白桦树的文化象征。
5.2.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包括课文动画、白桦树图片、相关文化背景资料等。
6.1.2 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1.3 课件中的动画和图片要具有艺术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6.2 学习用具6.2.1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6.2.2 学生准备诗歌创作草稿纸,以便课后创作练习。
6.2.3 教师准备评价表,用于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白桦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白桦林的低语》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体会护林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对护林人深切的赞美之情。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3、理解部分饱含感情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护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兴安岭的有关图像及文字资料,学生提前预习。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了解大兴安岭。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课题中的白桦林是指哪里的白桦林吗?3、播放大兴安岭的课件。
4、问:大兴安岭告诉了我们什么?5、总结过渡:是的,大兴安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还是我国丰富的木材基地,看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林业工人的职责。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业工人们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学习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1、学生同桌互相检查阅读课文情况,要求能流利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词语。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摇曳、涤荡、忽略、爽朗、豪壮、絮絮低语、倾诉衷肠、低吟浅唱蜿蜒一撮岗峦3、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读准“撮”、“吟”、“曳”、“涤”的字音。
注意“衷”“曳”和“吟”字不能多加一点。
4、联系课文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絮絮低语低吟浅唱涤荡倾诉衷肠等词语的大致意思。
5、抄写一遍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也有很多形式。
有以抒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记事散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呢?请再读课文。
2、学生读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指导。
四、齐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白桦林的低语
——拟人之中话情感
一、微课目标:通过分析文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感受白桦林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微课内容
(一)微课导入:
第一页ppt内容:白桦林的低语——拟人之中话情感
解说词: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特点,通过这些语句,也表现出了白桦林对林业工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这样的语句。
(二)微课过程
1.第二页ppt内容: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解说词:从“绣”可出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个拟人句展现了大兴安岭层层叠叠、浓淡之间的美景。
“绿浪”不但描写了大兴安岭的色彩美,而且也表现了风吹过是森林的动态美,写出了作者对于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第三页ppt内容:紧靠着瞭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
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解说词:“摇曳”“低吟浅唱”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白桦林的形态美。
白桦林外形美,绿衫银裙;体态美,舞姿欢悦;歌声美,“低吟浅唱”。
“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低吟浅唱”赋予白桦林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说明了白桦林与看林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4.第四页ppt内容: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解说词:“絮絮低语”“倾诉衷肠”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表现了白桦林对于林业工人的感激之情,以及林业工人对白桦林的浓浓深情和忠于职守的精神。
4.第五页ppt内容:题目——白桦林的低语
解说词:“低语”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低语”是低声说话。
题
目的意思是白桦林在低声说话。
题目不仅写出了守林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看邻人的怀念之情、思念之情。
(三)微课小结
通过分析相关的拟人手法,可以看出这些语句不仅写出了白桦林的美丽景色,同时表现出了白桦林对于看林人的怀念、感激、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