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110704beff00bed5b8f31d85.png)
图01-06 1 :50万 、1: 25万、1:10万比例尺地 形图 的分幅与编 号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1:50万: 经差 3 °、纬差 2°; 1:25万: 经差 1°30′、纬差 1°; 1:10万: 经差 30′、纬差 20′;
3、1: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 幅和编号
9 4
1 :5万
4 1:2 .5万
64
4 1:1万 4 1: 5千
图01-05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系统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1、1:100万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采用国际统一的行列式编号
1891年第五届国际地理学会上提出,逐渐统一 规定后制定。
分幅:
单幅: 经差6° ,纬差4°;纬度60°以下 双幅: 经差12°,纬差4°;纬度60°至76° 四幅: 经差24°,纬差4°;纬度76°至88° 纬度88°以上合为一幅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2、地理要素: 普通地图中:包括水系、地貌、植被等自然 和社会经济内容。 专题地图中:专题要素、底图要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3、图边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说明等。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第三节 地图的分类
矩形分幅
不拼接
经纬线分幅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矩形分幅
拼接分幅:
适用:挂图和大于1:2000的地形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不拼接分幅:
适用: 地图集、专题 地图等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概论
图1-5 拼接分幅图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f1053aa32d7375a41780d8.png)
第一章地图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
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坐标系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cd051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e.png)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可测量性、可比性)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数学要素(骨架) :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地理要素(主体)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按比例尺分: -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 -中比例尺地图( 1:10 万~1:100 万) -小比例尺地图(≤1:100 万) -微缩地图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 -专题地图 (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a=[φ/4°]+1 φ纬度; b=[λ/6°]+31 λ经度 1:1 万(G) 1:5000(H)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 1′15″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X1X2X3 X4 X5X6X7 X8X9X10λ0=(X2X3-31)*6° φ0=(X1-1)*4°λ =λ0+(X8X9X10-1)* △λ φ =φ0+(4°/△φ-X5X6X7)* △φ法的综合性科学┏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 ~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地图概括 (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现代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 ~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 **、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 ~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f51ed5e87101f69f319586.png)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的基本特征:(1)严密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科学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方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它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3、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2)地理要素①普通地图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内容)②专题地图包括(专题要素和底图要素);(3)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角、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资料说明等)。
4、地图的功能:(1)获取认知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载负信息功能;(6)感受信息功能。
5、现代地图学定义: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和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与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1、地球形状的三级逼近:(1)地球形状的一级逼近——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
(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图业务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3. 重力等位面: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地球形状的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假想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称之为地球椭球体意义: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它替代地球的自然表面,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13b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c.png)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导航B. 记录C. 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A. 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地面长度的比例关系B. 地图的精度C. 地图的复杂度D. 地图的制作时间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组成部分?A. 比例尺B. 指北针C. 图例D. 页码答案:D4.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什么?A. 将三维地球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B. 提高地图的精度C. 增加地图的美观性D. 减少地图的制作成本答案:A5. 地图的分类有哪些?A. 地形图、交通图B. 政治图、自然图C. 物理图、社会经济图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例尺、图例、指北针2. 地图的精度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数据源、制图技术3. 地图投影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方位投影4. 地图的符号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5. 地图的阅读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解。
答案:图例、比例尺、指北针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导航、规划旅行路线、了解地理环境、教育目的以及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
2. 解释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几种失真类型。
答案: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失真类型包括角度失真、面积失真和长度失真。
这些失真通常发生在地图投影过程中,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而地图是平面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变形。
四、论述题1. 论述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作用。
答案: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GIS依赖于地图学原理来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2f4ffd7c1cfad6195fa7d6.png)
地图学原理(shawe 20130619)一、地图的四大基本特性。
(P1)①特殊的数学法则;②特定的符号系统;③特异的地图概括;④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P5)①数学要素;②地理要素;③图边要素。
三、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P36)四、地图比例尺的形式。
(P37)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五、地图投影的概念。
(P39)六、正轴投影。
七、墨卡托投影。
(P52)属于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经纬网的特征八、波斯特尔投影。
(P58)是正轴等距方位投影。
九、地图投影的选择。
(P65)■制图区域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制图区域的范围。
■地图的内容和用途。
十、地图符号的分类。
(P76)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类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按所表示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十一、地图符号的量表。
(P77)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十二、视觉变量由六元素组成。
(P78)位置P、形状F、色彩H(hue,含色相H 、纯度H 和亮度H )、尺寸S(size,含大小S 、粗细S 、长短S 和分割比例S )、网纹T(texture,含排列T 和疏密T )和方向D。
十三、色彩三原色。
(P100)十四、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p167)①布满制图区的要素: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
②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范围法。
③离散分布要素: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
(三角形图表法)。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473ad8b14e852458fb57a4.png)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分析,以可视化、数字或接触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地图的基本特征:1、特殊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特异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的分类按地图的内容可分为普通体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从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等于小于1:100的地图;按制图区分类:制图区可按多种标志分类:按自然区可分为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国家图、省图、县图、乡图;按宇宙空间可分为地球图、月球图,火星图等。
按用途分类;按承载介质分类;按其他标志分类。
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输: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
2地理要素;3图边要素地图的功能1、获取人之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再付信息功能5、感受信息功能地图的用途1地图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领域,都得到极其广泛和普遍的应用。
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时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学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技术性、区域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的技术和方法。
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技术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大分支学科构成。
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密切关系。
测量学是地图制图的基础,地理学是制图者认识和表达地表环境的基础,色彩学,美学是决定地图艺术性的关键,遥感技术应用于地图制图,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加快了成图周期,并使小比例尺地图直接测制成为现实。
地图制作方法简介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a668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9.png)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制作、使用和解释的学科,涉及到地图的原理、投影、符号、比例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是对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化表达,通常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系、道路等信息。
2. 地图投影:
-地球是一个三维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呈现地球表面,为了准确呈现地球表面,需要进行地图投影。
常见的地图投影包括墨卡托投影、等距投影、圆锥投影等。
3.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尺通常表示为分数或文字形式,如1:10,000或1厘米代表10公里。
4.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对象或现象的图形化标识,如山脉、河流、城市等,不同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
5. 地图坐标系统:
-地图使用坐标系统来确定地点的位置,常见的地图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UTM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定位地图上的点。
6. 地图制图原理:
-制图原理包括地图要素的选择、排列、分类以及地图的设计和布局,通过合理的制图原则可以制作出清晰易读的地图。
7. 地图误差:
-地图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包括投影误差、测量误差、数据误差等,需要通过精确的校正和验证来减小误差。
8. 地图解译:
-地图解译是指根据地图上的信息和符号推断地理现象或特征,需要借助地图学知识和背景资料进行准确解读。
以上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并提高地图的制作和解读能力。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fed10c281e53a5802ffe9.png)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2.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3.投影变换:天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4.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5.地图注记:地图上文字及数字的统称。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很好补充。
主要包括: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
6.变形椭圆法:是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通过变形椭圆的长轴与短轴的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一种方法。
7.DRG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经扫描仪数字化后,通过图幅定向、几何纠正(仪器误差、图纸变形等)、灰度和色彩统一、坐标变换、整饰处理等过程,最终变成数字栅格形式的地图。
8.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9.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10. 间曲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11. 彭纳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亚洲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
12.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13.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14.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15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00.地图学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e9ee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b.png)
第一节 多媒体电子地图 第二节 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 第三节 互联网地图的特点和制作
第六篇 地图分析与应用
第十七章 地图分析
第一节 地图分析概述 第二节 传统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数字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十八章 地图应用( 阅读章节)
第一节 地图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地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地图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五篇 现代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
第十四章 数字地图与地图数据库
第一节 数字地图 第二节 矢量数字地图 第三节 栅格数字地图 第四节 地图数据库
第十五章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数字地图制图系统 第三节 数字地图数据处理与编辑 第四节 地图数据的符号化 第五节 纸质地图数字化生产与出版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特性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图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五节 地图的功能
第二章 地图学
第一节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和定义 第二节 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现代地图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与趋势
第三篇 地图内容要素表示方法
第六章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
第一节 地图信息源 第二节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第三节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节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
第七章 地图符号设计
第一节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第三节 地图符号的分类 第四节 地图符号的功能 第五节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地图整体效果设计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95ef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b.png)
地图学原理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图的制作、使用和解释的原理和方法。
地图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工具。
地图学原理涉及到地图的投影、比例尺、符号、颜色、注记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地图学的原理。
地图的投影是地图学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平面图,所以在制作地图时需要进行球面投影。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这个过程会引起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形。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会导致地图的变形程度不同,因此在选择地图时需要考虑使用的投影类型。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个重要元素,它表示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上的10000单位长度。
比例尺的选择要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和地图上的特征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也是地图学原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地表特征和地理信息,不同的符号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河流、山脉、道路、建筑物等。
在制作地图时,需要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和受众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以便清晰地表达地理信息。
地图上的注记是地图学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信息,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以及提供地理信息的相关描述。
注记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语言准确,以便受众能够快速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总的来说,地图学原理涉及到地图的投影、比例尺、符号、颜色、注记等方面,这些内容都对地图的制作、使用和解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制作地图时,需要根据地图的使用目的和受众的需求来合理选择地图投影、比例尺、符号、颜色和注记,以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地图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地图的质量和有效性,促进人们对地球表面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https://img.taocdn.com/s3/m/59131421be1e650e52ea9977.png)
一、判断题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Y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Y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Y12.在地图学中,以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Y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Y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Y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Y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Y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Y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Y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10a555a6c30c2259019e64.png)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第一章引论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
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
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
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
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
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
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dd9f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f.png)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图和地图学的概念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符号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形。
2.地图学: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二、地图的基本特性1.统一性: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等。
2.概括性:地图只表示地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关系,对地物进行必要的取舍和简化。
3.符号化:地图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来表示各种地理信息。
4.目的性:地图的编制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例如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三、地图的种类1.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影像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
3.按制作方式分为:传统手工制作、计算机辅助制作。
四、地图投影1.投影的定义: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的过程。
2.投影的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3.常用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五、地图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如1:10万)、文字比例尺(如“一厘米代表实地五公里”)。
3.比例尺的选择:根据地图用途、区域特点、实地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六、地图符号系统1.地图符号的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等。
2.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简明、直观、统一、分类表示等。
3.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色彩的心理学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
4.地图符号的字体设计:字体的分类与特点、字体的组合与排列等。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938b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c.png)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1. 地图学的定义和作用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的学科,主要研究地图的制作、解读和应用。
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图形表示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理空间信息,准确传达地理空间关系,帮助人们认识和认知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
地图学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地图是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有助于决策和规划。
•地图能够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地理位置和方位关系,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地图还可以作为教学工具,用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
2. 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曲面,为了将其展示在二维的地图上,需要进行投影。
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上的点和区域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一个圆柱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
•锥面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一个锥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
•平面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平面上,通常选择一个点或一条线作为投影中心。
每种投影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地图形状的正确性和区域的相对大小。
3. 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三种:•文字描述法:通过文字描述地图比例尺,例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相当于地面上的10000单位长度。
•图形表示法:通过画一段代表地面上一个固定长度的线条,然后标注其对应的地图上的长度,例如1cm代表1公里。
•数值表示法:直接用一个数字表示比例尺,例如1:50000可以表示为50000。
地图比例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地图上的距离关系,进行测量和规划。
4. 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指用来表示地图要素和现象的图形或图案,地图符号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简练、准确、易于理解。
常见的地图符号包括:•点符号:用来表示地图上的独立点要素,例如城市、村庄、道路等。
•线符号:用来表示地图上的线要素,例如河流、铁路、道路等。
《地图学原理》第6章 专题地图
![《地图学原理》第6章 专题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cd5a2615f18583d049645977.png)
等 降 水 量 线
3. 定位图表法
定位图表法是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 绘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以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 变化。 常用柱状图表中的符号高度(长短)或曲线图表表示专题 要素的数量变化。如各月或各年度风向、风力的变化, 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均可采用这些图表。
4.范围图
间断成片状(不连续)分布专题要素的表示常 采用范围法。范围法(区域法)是用轮廓界线来表 示专题要素的区域范围,用颜色、晕线、注记、 符号等整饰方式来表示事物类别;用数字注记表 示数量 。 表示森林、煤田、地 震带、石油、自然保 护区等。
专题要素的时间态特征主要有3点:
一是限定在某特殊时刻的,如今天或某日期的经济
收入值、客流总数等。
二是表示某一段月份内、年份内的,如2—10月的游
客数,2000—2003年各年度的经济总收入等。
三是某年度内的周期性变化,如某年内各月的气温
变化、降水变化等。
3. 专题要素的可示特征
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资料及事物现象,都可用专题地图的形式
三、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线状或带状分布要素,如交通路线、水系、 境界线、岸线、地质构造线、气象上的锋等, 一般采用线状符号法表示。
境 界 线 符 号 地 质 构 造 线
河流符号逐渐加粗
通常用颜色和图形表示线状要素的质量特征, 用符号粗细表示等级差异;用符号的长短表示专题 要素的数量。 线状符号法常用来编制水系图、交通图、地质 构造图、导游图以及路线图等。
等值线勾绘 等值线勾绘
等值线图具有以下特点:
(1)等值线显示了空间数据的整体变化,其采集的 数据必须有连续性,经过制图构成一个封闭的、三维 的、线状表面。 (2) 等值线是定量的符号,它可以进行图上量测。 (3)在比例尺变换时,等值线容易通过制图法则进 行图形的概括。 (4)正是由于等值线的制图对专题的三维模拟具有 重要的价值,制图者必须充分研究制图背景,广泛地 了解制图对象的分布,才能编制出好的等值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苏惠敏
第五章 普通地图
本 章 要 点:
1、掌握普通地图的定义、类型、内容、特征、 查询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2、学会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上自然地理要素 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方法。 3、认识编制普通地图的重要信息源及普通地图 对于GIS、数字地球的重要性 。 4、了解普通地图的用途。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二、普通地图的内容与特征
1.数学基础
内容
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2.地理要素 居民地、交通线 3.图边要素 境界线和独立地物等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1)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特点如下: 1、图上表示的内容比较详细完备 2、地图投影产生的变形小,图上各处比例尺基本一致 3、具有统一的数学基础与图式符号 (2)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主要特点: 1、地图比例尺相对较小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一、普通地图的分类:
(1)按比例尺分类:有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 中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和小比例尺 (小于等于1∶100万)普通地图之分 。 (2)按比例尺和内容的概括程度分类:有地形图和 普通地理图 ,地形图指按照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 地图投影、分幅编号,统一的测(编)制规范、图式符 号系统,统一的比例尺系列(我国规定为1∶100万、 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 5万、 1∶1万和1∶5千),统一组织测制的1∶100万和更大 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地理图指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 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 互关系的普通地图。
磁北。其方向线叫磁方向线或磁子午线。在地形图上下内图廓 线上,p′、p小圆点的连线就是磁子午线。
(3)坐标纵线北:地形图上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叫坐
标纵线北 。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三、地形图上的三种方位角 (1)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
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真方位角。
(2)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第二节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1.海洋要素 (1)海岸的表示(2)海底地形的表示 2.陆地水系(1)河流的表示(2)湖泊的表示(3)水库的 表示(4)井,泉的表示 3.地貌要素的表示 (1)等高线法 (2)分层设色法 (3)晕渲法 (4)土质和植被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地图学原理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等高线地形表示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地理三维模型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等高线生成三维立体模型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DEM经纹理贴图后的效果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等高线生成的山体阴影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3)等高线的分类:
为了制图的方便,等高线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基本等高线,又叫做首曲线 (2)加粗等高线,又叫做计曲线 (3)半距等高线,又叫做间曲线 (4)辅助等高线,又叫做助曲线
我国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规定有图廓大小,且都有相 应号码标志,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 并规定了相应编号。其分幅编号系统是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 划分出1∶50万、1∶25万、1∶10万3种比例尺;再以1∶10万为 基础,划分出1∶5、1:1万;又以1∶5万为基础,划分出 1∶2.5万比例尺。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第一节 普通地图概述
普通地图的概念:均等得表示地面自然环 境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及 相互联系的地图叫普通地图(General Map)。普通地图表示的内容有:水系、地 貌、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独立地 物等,这些内容在地图上的详细程度、精 度、完备性、概括性以及表示方法等,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图比例尺。一般地图比 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地貌的其他表示方法:
(1)晕渲法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2)特殊地貌表示方法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第三节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居民地、交 通线境界线等要素的表示
典型居民 地分布图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公路 铁路
交通线的表示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境界线的各种符号表示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第四节 地图方向和地形图查询
一、地图定向的概念: 确定地图上图形在图上和实地的方向 二、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 (1)真北方向: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北极的方向叫
真北 ,其方向线叫真北方向线或真子午线。
(2)磁北方向:过地面上任意一点,磁针所指的北方叫
主讲:苏惠敏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重点掌握河流、道路、居民地、等高线、 独立地物的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对于地貌的表示这里重点讨论等高线的表示法
(1)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高程相等点连线投影到平面上的闭和曲线,曲线上 各 点的高程相同。 (2)等高线的特点: A、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同 ;B、等高线是闭和曲线; C、除了悬崖、峭壁和陡坎等少数地貌外,等高线不能相交或 重叠 ;D、等高线通过山脊或山谷时应与山脊线或山谷线成正 较,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 E、经过河流的等高线,在靠近河岸时逐渐转向上游,并在与 河岸的交汇处中断,然后在彼岸出现,并保持与河岸线正交; F、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2、图幅范围常以某一自然地理区域或经济区域划分, 有单幅和多幅之分
3、表示内容有别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小比例尺普通 地图上尽可能不表示或较少表示坐标经纬度注记、控制 点高程以及等高线等,表示内容一般较为概括。
的用途
普通地图的任务是供经济建设、国防 建设和科学研究各个方面使用,不同 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其使用范围是不 一样的。
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磁方位角。
(3)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
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地图学原理
主讲:苏惠敏
四、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概念: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对每一种 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的图阔大小都做了规定, 每一幅地形图给出了相应的号码标志,这项工 作就叫做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1991年我国基本比例尺分幅与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