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国民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我国国民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信仰危机问题凸显这一状况,分析了危机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以期能够对此问题有所缓解,从而加强国民信仰教育。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9-0049-02

一信仰之内涵

提及信仰我们都不陌生,头脑中会迅速跳出信仰这一词汇,问及含义以及对信仰的理解,能

够深刻剖析者却寥寥数人,我们仅能对信仰一词作模糊理解,那么信仰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说:“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

信仰的要旨。”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信仰唯一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一词做如下定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信仰,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表示对人生某种目标的选择,指人们对于某种思想、学说、主张、宗教或个人的信服与仰慕,并用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指导。在西方哲学当中,信仰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

第一,信仰,可译为“信念”,在普遍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相信、信奉、不怀疑的心理状态;第二,信仰是一种在宗教意义上当人超越问题领域达到神秘领域时产生的态度和行动。英国哲

学家罗素认为信仰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在信仰中,主体对

某一对象的极度相信占核心地位。信仰属人所特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结构,

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一种观念超越。

谈到信仰必言及宗教。宗教,无论人们怎样去规定它,它在现代文明中顽强的生存着的事实

已经不允许我们轻视它了。只要人类还可以自由地驾驭那些统治着他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有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人类就需要某种形式的信仰,就难免会有宗教现象。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种社

会仪式或者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就宗教和信仰这二者而言,我们可

以肯定信仰是比宗教更为根本的东西。现代人趋向宗教不如说趋向信仰更为妥贴,当人们在

从事某种宗教或者迷信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信仰的状态。因此宗教活

动本身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意识信仰状态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它全部外在或必然形式。信

仰并不以宗教为自己的特质和必然走向,然而,宗教却以信仰为特质,没有信仰,宗教将失

去自己的规定。因此,我们研究信仰必须解剖宗教,解剖宗教又必须从信仰入手。

就个人而言,社会生活具有偶然性,事事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变换无常的心态,要想

心理安定,必须有稳定心理的一剂良药,信仰就是稳定心理的那剂良药,它能使人的精神活

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之服务。信仰为人

生树立了价值目标,当人获得信仰时,人生就有了立命安心之所,信仰由于对人生的终极关

怀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例如,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地区,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的西欧。正如诗人

歌德所言:“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人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但是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又是离不开现

实和实践的,正如人格的形成一样,先进科学的信仰是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自

然养成的。”

二信仰教育之现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仰危机的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一些人的信仰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狂热、信仰领域里的迷

茫和困惑;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何人都应有信仰。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强烈信仰无疑地赋予这整个时代以巨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

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

新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恩格斯针对中世纪以后的状况明确地指出:“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没有信

仰的状态,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对于现代人的缺乏信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有信仰。问题

在于,人需要理性信仰。正如弗洛姆所言:“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摆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面前的严肃问题是,还是基于对我们自身生产性活动之体验的理性信仰”。

就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信仰危机的实质并不是人们缺乏追求,而是人们没有明确稳定

的追求,即理性信仰。重新审视信仰危机,不难找出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人们没

有认识到理性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理性信仰的自觉主动的追求;其次,对主流信仰缺

乏深刻认识,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见异思迁。信仰危

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正确引导人们的信仰教育的做法

1.人的信仰的确立必须借助于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无论何种信仰,其内在支撑只能是道德内核。道德是信仰的根。“离开道德而言宗教,则宗

教会变成邪魔歪道。”穆罕默德也说过:“道德之于宗教,就如精神之于身体。”“我是被派来

完成道德的。”信仰凭借了道德的力量,因为信仰中的道德规劝不仅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人格,而且引导着信仰者走向精神的彼岸。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我以及与其他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关于生活的学科,道德生活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随时都在接受着道德的调整,但是道德并不仅仅体现为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

人实现自我超越。人们正是在对道德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卓越风范。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尊。相反,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内在支撑,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的人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走上自我毁灭与

毁灭他人的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一

系列有着深刻内涵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

道德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

击下,它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度出现了混乱。中华民

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中国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

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信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道德

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对道德的敬仰和追求。没有对道德的信仰,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将道德信仰教育纳入信仰教育,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教育内容是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信仰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信仰教育的效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信仰应该有着深厚的历

史文化渊源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只有激起学生对信仰内容的强烈渴望,信仰教育才有可能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