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第5章——审计目标5.2——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认定的含义(重点理解并掌握)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的分类(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一、测试“登记入账销售交易”真实性二、测试“销售交易”的完整性三、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四、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营业收入实质性程序(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教材P293)认定——目标——设计实施程序——获取证据证明认定,实现目标(二)具体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293-297)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一)审计目标与认定的对应关系表(教材P298)(二)具体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298-305)◆ 第14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4.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一、交易的细节测试与余额的细节测试 二、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三、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教材P324)(一)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二)具体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 (三)应付账款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四)函证应付账款(五)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一)审计目标认定对应关系表(教材P324)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三、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一)审计目标与报表项目相关认定的对应关系表(二)审计目标与报表项目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327-333)第15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5.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存货的实质性程序第16章——货币资金的审计16.2——库存现金审计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16.3——银行存款审计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一)具体审计目标与货币资金(银行存款)项目相关认定。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1001库存现金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现金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总账数;2.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3.将库存现金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取得批准后作出调整;4.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盘点表中注明,并作必要的调整;6.抽取大额现金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7.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是否作适当调整;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应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如在期末或接受期末时对现金进行监盘等10.验明现金列报的恰当性;1002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货币资金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与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编制货币资金收支金额汇总表、编制现金比率分析表等.3.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账核对;查明银行存款余额差异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4.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并对应于不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5.抽查对账单,将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确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情况;6.对银行存款账户发函询证;7.查明大额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的实际情况;8.关注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可收回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款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下,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9.抽取大额的或有疑问的银行存款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10.对非记账本位币的银行存款进行检查以确定折算汇率的正确性;11.结合上年工作底稿复核银行存款账户的完整性;12.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银行存款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13.列明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银行存款;14.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如调查已注销银行账户的恢复使用情况;直接向被审计单位的顾客询问或函证付款日或退货情况等15.验明银行存款列报的恰当性;1015其他货币资金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明细账期末合计数与总账数;2.对外埠存款户、银行汇票存款户、银行本票存款户、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实施函证;3.获取存出投资款对账单、余额调节表,并与明细账核对以确认未达账项的真实性;4.对非记账本位币的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检查以确定折算汇率的正确性;5.对期末余额中长时间未结清的款项进行检查;6.对大额或有疑问的原始凭证进行抽查,以确定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进账情况;7.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并对跨期收支事项作适当调整;8.列明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其他货币资金;9.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分析性测试以确定其安全性;10.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11.验明其他货币资金列报的恰当性;1101短期投资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短期投资的起步审计程序;编制短期投资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核对2.获取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并发函询证;3.获取期货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并发函询证;4.监盘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并查明差异原因进行适当调整;5.查阅在外保管的有价证券的证明文件,并实施必要的函证;6.抽查短期投资变动项目的记账凭证,确定其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7.复核与短期投资有关的损益计算的准确性,并与投资收益项目有关数据核对;8.复核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9.检查有无长期投资性质的短期投资项目,如有,是否进行说明和调整;10.将股票、债券、基金和期货等短期投资项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市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若有差异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适当会计处理并予以披露;11.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12.验明短期投资披露的恰当性;1121应收票据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票据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应收票据的实质性分析程序;3.取得与主要销售客户签订的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是否核查票据的真实交易背景;4.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备查簿”的有关内容核对;是否检查票据背书的连续、完整性,关注票据要素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关注背书转让票据的连带责任;关注存在已作质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5.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如果不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是否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6.函证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期后收款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7.复核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8.复核贴现票据贴现息计算的正确性、会计处理的正确性;是否编制已贴现和已转让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是否已披露;9.标明应收关联方的票据,实施关联方审计程序;10.验明应收票据列报的恰当性;1122应收账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账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应收账款的实质性分析程序;3.取得与主要销售客户签订的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4.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检查其计算的准确性;5.在被审计单位协助下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对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如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销货发票等,并注意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分析收款时间是否与合同相关要素一致;6.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如果不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是否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可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函证项目;2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询证函是否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如果未能收到积极式函证回函,应考虑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3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对函证结果进行评价;1核对回函内容与账面记录;如不一致,应分析原因,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调节表”进行调节,并检查支持凭证;如果不符事项构成错报,应重新考虑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针对最终未回函的账户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例如,实施期后收款测试,检查出库单、运输记录、销售合同等相关原始资料及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等.4必要时,是否针对未发函询证的一般项目,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实施替代审计程序;5评价函证程序的结果;如果实施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都不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考虑实际情况实施追加审计程序;7.函证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其他替代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8.针对收入的舞弊风险,应实施应对审计程序;如通过函证和更直接的沟通方式询问、走访向被审计单位的顾客确证销售合同的部分或全部条款以及是否存在附加协议;9.结合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实施截止测试程序;10.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退回、折让,对存在异常迹象的应考虑追加审计程序;11.评价针对可疑账户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适当性;关注以前年度大额坏账收回的情况;12.复核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总分类账、销售收入分类账和现金日记账,调查异常项目;对大额或异常及关联方应收账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抽查其原始凭证;13.检查应收账款减少的异常情况;14.检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15.检查应收账款中存在的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情况,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处理;16.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并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17.检查确定应收账款的抵押或出售情况,并恰当披露;18.取得欠款前五名的客户清单,并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比例,评价信用风险集中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披露.19.验明应收账款列报的恰当性;1123预付账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预付账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对预付账款进行必要的分析程序;3.标明关联方款项余额,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数字;4.分析预付账款账龄及余额构成,函证余额的正确性,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5.对未回函及部分未发函的预付账款,抽查有关原始凭证,检查期后的收货记录,以确定其真实性;6.抽查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同时挂账的情况;7.检查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查明原因,并作重分类调整;8.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是否分析其长期未核销的原因及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检查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的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转入其他应收款;9.检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预付账款折算汇率的正确性;10. 检查对关联方的预付帐款,分析交易真实性、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公平交易原则,检查采购合同等有关文件,函证交易事项,必要时,应向公司管理层索取关联交易的声明书;11.验明预付账款列报的恰当性;1131应收股利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股利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应收股利明细表,并与明细账、总账余额和报表数核对标明应收关联方的股利,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2.取得利润分配方案及相应的股利分配公告,审查应收股利金额是否与分配方案一致;3.检查应收股利当期和期后的收款情况;4.关注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股利及原因;5.验明应收股利列报的恰当性;1132应收利息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利息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应收利息明细表,并与明细账、总账余额和报表数核对2.标明应收关联方的利息,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3.索取相应的债券契约并审阅有关条款,检查应收利息的内容是否均为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4.检查应收利息当期和期后的收款情况;5.在必要时对应收利息实施函证;6.验明应收利息列报的恰当性;1231其他应收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其他应收账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其他应收账款的实质性分析程序;3.取得与主要往来单位签订的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3.获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账龄分析表,并检查其计算的准确性;.4.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函证;如果不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函证,是否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是否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函证项目;2是否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询证函是否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是否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如果未能收到积极式函证回函,是否考虑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3是否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对函证结果进行评价;4必要时,是否针对未发函询证的一般项目,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实施替代审计程序;5是否评价函证程序的结果;如果实施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都不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否考虑实际情况实施追加审计程序;5.函证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其他替代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6.评价针对可疑账户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适当性;是否关注以前年度大额坏账收回的情况;7.如果其他应收款中包括政府补助等内容,是否检查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必要时是否进行函证;8.检查售后回购方式融出资金在本科目核算的准确性.9.检查其他应收账款中存在的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情况,是否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处理;10.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并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11.取得其他应收款欠款前五名的清单,并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的比例;是否关注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并适当披露;12.验明其他应收款列报的恰当性;1241坏账准备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坏账准备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坏账准备的实质性分析程序;3.检查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是否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是否将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实际的计提方法和比例与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的政策核对,复核其计算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4.根据账龄分析表选取重要的、逾期的或其他认为必要的账户例如,有收款问题记录的账户,收款问题行业集中的账户,复核并测试其期后收款情况;对坏帐准备计提不足情况进行调整;5.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应检查转销依据及会计处理;检查其他应收款转作坏账损失项目的合规性,如未经税务部门批准,是否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如若实际冲销的款项涉及关联方的,应适当披露;6.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重新收回的,检查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7.验明坏账准备列报的恰当性;1400存货盘点实质性审计程序1.取得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了解盘点范围、方法、人员分工及时间安排等;2.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对存货监盘作出合理安排;针对可能的舞弊风险,考虑在不事先通知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下,选择一些以前未曾访问过的盘点地点进行存货监盘,或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存放地点的存货实施观察;3.实施观察程序,现场观察实际盘点,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盘点按照计划进行,并准确记录了存货实际的数量和状况;4.实施存货监盘过程中,对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是否检查其规格、数量等有关资料,确定是否已经分别存放、标明,且未被纳入盘点范围;5.实施存货监盘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移动、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等存货;并应获取被审计单位关于其对当年度或以后年度损益可能产生影响的声明书;6.实施抽查程序,通过选取代表性样本,进行适当抽查从盘点记录选取项目追查到实物、从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盘点记录,双向,并编制存货盘点抽查表,以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并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否正确;7.了解各类存货的盘存结果、盘盈盘亏、报废的初步数据,并对盈亏较大的存货追查原因和处理意见;8.取得并审核存货盘点清单,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等报告和管理部门的审批文件;对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盘盈、盘亏存货,是否按规定先行进行了处理;9.如未直接参与客户存货盘点的,是否在审计外勤日对被审计单位的重要存货项目进行实地盘点,并在获取有关存货项目自资产负债表日至盘点日之间所有增减变动的会计记录的基础上实施倒轧测试;10.如存货盘点日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应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确定盘点日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存货的变动已作正确的记录,并进行存货倒轧;11.对因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监盘的存货,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委托其他单位保管的或已作质押的重要存货,应向保管人或债权人函证;12.如首次接受委托而未能对上期期末存货实施监盘,且该等存货对本期会计报表存在重大影响时,应实施替代审计程序;13.编制存货监盘记录并对存货的存在状况进行评价;1410存货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余额;2.实施截止性测试包括从存货明细账到出入库记录,以及从出入库记录到存货明细账,查阅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存货增减变动的有关账簿记录和原始凭证等资料,检查有无跨期现象;3.对各项存货收、发、存进行分析程序以确定余额构成及总体合理性,并重点检查识别出重大波动或异常关系的合理性;是否深入分析与存货成本密切相关的联动成本因素如关键原材料、水电费等,根据标准单耗指标,将其收发存情况与投入产出结合比较,以分析本期存货产、销、存的合理性;4.检查存货入账基础的正确性及一贯性;结合存货的盘点,检查期末料到单未到的情况,并查明是否暂估入账,暂估价是否合理;5.抽查存货采购账户,对大额采购业务从订货追查至到货验收、入库的全过程及合同、凭证、账簿记录等,确定其是否完整、正确;6.抽查采购折让、退回、赔偿等事项,并抽查若干在途材料项目,追查至相关购货合同及购货发票,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7.关注与关联方购销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8.抽查存货发出的原始凭证;9.检查存货发出的计价基础,并实施足够的计价测试;10.关注长期未收回的委托加工材料,必要时是否对委托加工材料实施函证;11.抽查大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原始凭证、协议合同,确定是否按约定时间收回货款;12.检查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摊销方法、金额是否正确;13.抽查产成品交货单,核对其品种、数量及实际成本与生产成本结转数是否相符;14.抽查产成品的发出凭证,核对其品种、数量及实际成本与产品销售成本是否相符;15.了解存货的保险情况和防护措施的完善程度;16.检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中涉及的存货计价方法的正确性;17.对关联方的重要采购,检查关联方采购合同等有关原始文件,并向关联方或其他注册会计师函证重大的关联采购交易,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以及有关披露恰当性;18.询问管理层,并检查有关合同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等,确定存货是否存在用于抵押、担保的情况,并关注会计处理及披露的正确性;1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因素如余额的异常波动、非正常或非经常交易及重大调整事项,以及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或不一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相关内部控制不健全等,应实施针对性的不可预见审计程序,以确定有关交易的真实性、会计处理的合理、正确性;20.验明存货列报的恰当性;1421存货跌价准备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存货跌价准备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2.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并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3.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有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4.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针对不同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原则,复核其可变现净值计算正确性;5.比较前期存货跌价准备数与实际发生数;6.检查存货的期后售价,有无低于原始成本;7.对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又得以恢复的,检查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是否充分;8.对从集团内部购入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检查其在合并时是否已作抵销;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因素,如余额的异常波动或大额计提、转回及重大调整事项等,是否实施针对性的不可预见程序,以确定有关交易真实性、会计处理的合理、正确性;10.验明存货跌价准备列报的恰当性;1524长期股权投资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长期股权投资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2.检查年度内长期股权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对于增加的项目是否核实其入账基础与投资合同、协议的一致性,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减少的项目应核实其变动原因及授权批准手续;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检查期初始投资成本的正确性;4.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施下列程序:1核对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2审查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与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复。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新审计准则(SAS)是为了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国内审计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新审计准则对各科目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准确地揭示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
下面将对新审计准则各科目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资产科目,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实物计数、盘点和评估等程序来验证资产的真实性、所有权和评估准确性。
对于固定资产,审计人员需要对资产的存在性、实际所有权、折旧计算和资产维护等情况进行审计。
对于库存,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存货登记、抽样检查、报废记录和盘点差异等程序,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负债科目,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借款合同和文件的审查,以验证借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对于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项,审计人员需要进行供应商的确认、交易的确权和逾期账款的审计。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收入科目,审计人员需要从销售合同、销售记录和发票中确认收入是否真实、准确,并对收入确认、回款流程和应收账款的评估进行审计。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费用科目,审计人员需要验证费用的产生与计量是否合理,并验证费用是否按照相关制度和法规进行支出。
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科目,审计人员需要对股权结构、股东出资及投资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股本变动的真实性,评估公允价值的准确性。
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对财务报表的关联交易进行审计,以确保交易的公允性、真实性和合规性。
审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关键合约的审计,以验证合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制度。
综上所述,新审计准则对各科目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准确地揭示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
审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审计质量。
2021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
2021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自己整理的2021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部分]第九章销售和收款周期审计【知识点】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实质性程序一、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获取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验证完整性/准确性]1.检查加法是否正确,检查是否与总账和明细账的总数一致;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折算率和折算是否正确。
(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1.形式预期[适用性强/根据镜头行事]建立对数据的期望:[平衡分析](1)将当期的销售收入金额与上一可比期间的相应数据或预算金额进行比较;(2)将销售收入的变动范围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税金等项目的变动范围进行比较;(3)分析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关系,包括销售人员人均绩效指标、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运费,以及销售机构的设置、规模、数量、分布等。
[比率分析](1)将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关键财务指标与可比期间数据、预算数字或同行业其他企业数据进行对比;(2)分析销售收入等财务信息与投入产出比、劳动生产率、生产能力、水电能耗、运输量等非财务信息的关系。
[趋势分析]对比当期各月主要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变化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业务规则,找出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2.做对比将实际情况与预期值进行比较,找出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如果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金额,调查并获得充分的解释和适当的支持性审计证据。
3.识别风险分析月度或季度销售趋势。
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实施到具体项目的具体识别】。
(3)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19变更】的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时,以及客户取得相关商品的控制权时,应当确认收入。
典型报表项目认定及相关实质性审计程序举例
典型报表项目认定及相关实质性审计程序举例(一)应收账款“计价和分摊”认定(坏账准备)1.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以确定其应收款项坏账计提的充分性;2.逐笔评估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关注是否存在无法正常回款的情况;3.应收账款余额账龄分析,重点关注账龄较长以及超过信用期限的项目,分析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价管理层估计其应收账款可收回性的合理性,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4.检查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和方法,判断计提方法、依据和金额的合理性。
5.检查期后收到应收账款的情况,评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6.通过比较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和实际发生数,以及检查期后事项,并参考同行业的坏账准备计提的标准和坏账比率,评估公司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7.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二)应收账款“存在”认定1.函证应收账款,检查回函结果,对债务人回函中反映的例外事项及存在争议的余额,应查明原因并作记录,必要时,应建议被审计单位作相应的调整;2.对未回函项目及其他未函证实施函证的替代测试程序;3.检查期后收款情况。
(三)收入“发生”认定1.检查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保持前后期一致;2.对本期交易额进行测试,抽取本期营业收入账面记录(以收入明细账为起点),核查至发货单、客户签收记录等始单据;3.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对有异常情况的项目做进一步调查:按收入类别或产品名称对销售数量、毛利率等进行比较分析;按月度对本期和上期毛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将本年度主要产品及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毛利率与上年度/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动的合理性。
4.对营业收入进行截止性测试。
(1)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金额大于一定金额的发货单据,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且金额大于一定金额的凭证,与发货单据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2)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3)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SA-营业收入
ABC ABCD
C ABCD ACD AC
A
3)比较本期各月各类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 SA2 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被 审计单位季节性、周期性的经营规律,查明 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
4)将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企业进 行对比分析,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5)根据增值税发票申报表或普通发票,估算 全年收入,与实际收入金额比较。
略
12.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委托代销、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
、附有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租回、售后回
购、以旧换新、出口销售等,选择恰当的审
计程序进行审核。
略
13.调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品
种、价格、数量、,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
(三) 列报 F
17.检查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分析交易的实
质,确定其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并检
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略
18.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应确定
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
略
19.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审计程
序。
20.检查营业收入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 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SA5-1 SA5-2
D A
C ABCDE
AC AC (二) 其他业务收入 C
(2)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 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 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 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3)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 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计算机审计第12章 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二节 分析程序的综合运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2010)指出,在信赖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结果时,注册会计 师应当考虑实质性分析程序存在的风险,即分析程序的结果 显示数据之间存在预期关系而实际上却存在重大错报。例如, 被审计单位的业绩落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但管理层篡改了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业绩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行业数据进行分析程序可能会误导注册 会计师。再如,被审计单位在行业内占有极重要的市场份额 的时候,将行业统计资料用于分析程序,数据的独立性可能 会受到损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行业数据。
第 十 二章 实质性分析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实质性分析程序的 含义;理解分析程序在收集审计证据方面的作用;能 够熟练利用鼎信诺审计系统进行科目月余额图形分析 、科目月余额比重分析、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 本配分析,以及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分析程序的综合 运用。
第一节 运用分析程序的要求
【实验32】 请综合运用分析程序(趋势分析、财务分析 、科目月余额图形分析),证实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02】中分析程序的结果,编制审 计调整与结转分录。
[复习思考题]
1.分析程序在收集审计证据中有何重要意义?
实质性分析程序是指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 它与细节测试都可用于收集审计证据,以识别财务报表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1313号——分析程序》(2010)规定,注册会计师应 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 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包括披露)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底稿编制及审计证据收集
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编制及审计证据收集一、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基本要求的规定1、总体目标《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二十五条:“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二)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二十条:“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
当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时,就获取了合理保证。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第三条:“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2、总体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第五章是关于我们审计工作的审计要求,主要规定如下:第二十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遵守有关独立性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
第三十条为了获取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使其能够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第三十二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每项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全部内容,以理解每项审计准则的目标并恰当地遵守其要求。
第三十三条除非注册会计师已经遵守本准则以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其他所有审计准则,否则,注册会计师不得在审计报告中声称遵守了审计准则。
根据上述要求,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们必须熟悉企业各项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财务制度的内容,熟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我们需加强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我们的审计职业判断和审计风险控制能力。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2010年11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应对措施,制定本准则。
第二章定义第二条实质性程序,是指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下列两类程序:(一)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测试;(二)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三条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第三章目标第四条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应对措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四章要求第一节总体应对措施第五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总体应对措施。
第二节进一步审计程序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第七条在设计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一)考虑形成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的依据;(二)评估的风险越高,需要获取越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形成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的依据包括:(一)因相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具体特征而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固有风险);(二)风险评估是否考虑了相关控制(即控制风险),从而要求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即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拟信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第三节控制测试第八条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针对相关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一)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即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二)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2
确认所有的负债都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内; 8、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 单),检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
存货
1、编制明细表、与总账、报表核对;
年报审计—实质性程序 底稿执行程序及关注问题
目录
content
• 采购与付款 • 长期资产 • 其他类别
01 采购与付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存货
应付票据
1、编制明细表、与总账、报表核对; 2、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检查债务的合同、发票和收货单等资料,核实交易、事项交 易真实性,复核其应存入银行的承兑保证金,并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勾稽; 3、获取客户的“企业信用报告”,打印企业信用报告中全部信息,检查其中有关应付票据 的信息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报表数是否相符。 4、函证 5、查明逾期未兑付票据的原因,对于逾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否转入短期借款,对于逾期的 商业承兑汇票是否已经转入应付账款。
1、编制明细表、与总账、报表核对; 2、获取相关股东会决议文件,必要时,向被投资单位函证并记录; 3、对至审计时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如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股利分配 方案等; 4、关注长期未收回且金额较大的应收股利,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及相关职员或者查询被投 资单位的情况,确定应收股利的可收回性。必要时,向被投资单位函证股利支付情况,复核并 记录函证结果。
6、存货的计价测试,获取出入库流水,对收发存进行计价测试与成本结转进行核对,检查本期成 本结转是否合理;
7、出入库截止测试,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做截止测试,从明细账抽查若干凭证追查至出入单, 从若干出入库单追查至明细账,检查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A100 货币资金(新准则,中日年报审计)
A130
√
√
√
√
A140
√
A140
√ A180 A190
√
√
A140
√
√
A140 A140 √ √
√ √ √
A120
√
A130
√
2 监盘库存现金: (1) 制定监盘计划,确定监盘时间; (2) 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查 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批 准后作出调整; (3) 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盘点 表中注明,如有必要应作调整。(特别关注数家公司混用现金保险箱的情 况。) (二)银行存款 1 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明细表: (1) 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日记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 检查非记账本位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 2 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 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余额对账单,并与银行询证函回函核对,确认 是否一致,抽样核对账面记录的已付票据金额及存款金额是否与对账单记 录一致; (2) 获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调节表中加计数是否正 确,调节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一致; (3) 检查调节事项的性质和范围是否合理: 1) 检查是否存在跨期收支和跨行转账的调节事项。编制跨行转账业务明细 表,检查跨行转账业务是否同时对应转入和转出,未在同一期间完成的转 账业务是否反映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整事项中; 2) 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3) 检查是否存在其他跨期收支事项; 3 函证银行存款余额,编制银行函证结果汇总表,检查银行回函: (1) 向被审计单位在本期存过款的银行发函,包括零账户和账户已结清的银 行; (2) 确定被审计单位账面余额与银行函证结果的差异,对不符事项作出适当处 理。 4 检查银行存款账户存款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若存款人非被审计单位,应 获取该账户户主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声明,确认资产负债表日是否需要调 整。 5 关注是否存在待核查账户资金、冻结等对变现有限制或存在境外的款项。 是否已做必要的调整和披露。 6 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是否正确。获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凭证或日记 账实施截止测试,关注业务内容及对应项目,如有跨期收支事项,应考虑 是否应进行调整。 (三)其他 1 检查货币资金,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 报。 附注是否对因质押或冻结等对使用有限制、存放在境外、有潜在回收 风险的款项应单独说明。 2 据评估的舞弊风险等因素增加的其他审计程序。
2022年考研重点之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第04 讲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第三节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1.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认定〕;2.确定全部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均已记录〔完整性认定〕;3.确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包含对销售退回、可变对价的处理是否适当〔精确性认定〕;4.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截止认定〕;5.确定营业收入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分类认定〕6.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相关披露是相关的、可理解的〔列报认定〕。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1.猎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针对已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有关工程,并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3〕将实际金额与期望值相比拟,计算差异;〔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对差异额进行全额〔并非仅对超出可接受差异额的局部〕调查;〔5〕评估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结果。
(案例)注册会计师王博负责审计美林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
王博了解到美林公司采纳经销商买断方法销售 A 型电视机和 B 型电视机。
2021 年度,A 型电视机的建议市场零售价、出厂价和单位生产本钱较 2022年根本没有变化。
B 型电视机是美林公司2021 年2 月推出的新产品,其建议市场零售价比 A 型电视高20%。
A 型电视机和B 型电视机的单位生产本钱接近,其出厂价分别低于各自建议市场零售价的 10%和 20%。
理由:2021 年度,A 型电视机的建议市场零售价和单位生产本钱比 2022 年度根本没有变化,A 型电视机的毛利率为 10%是合理的;B 型电视机的出厂价比 A 型电视高约 6.7%,在两种产品的单位生产本钱根本接近的情况下,B 型电视机的毛利率为 8%,明显不合理,存在少计营业收入或多计营业本钱的风险。
实质性程序
一、实质性程序应取得和编制的底稿1、基本审计程序和底稿(1)获取或编制明细表,进行账账表的核对,包括资产负债表年初数与上期末审定数的核对,利润表上年同期数与上年审定数的核对,复核明细表合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报表数核对,记录核对的结果,如果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做适当调整或披露。
(2)对往来款必须实施的程序和取得或编制的底稿:①在明细表上标识重要的往来单位,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②检查是否存在往来款多边挂账情况,核算内容是否重复,必要时做调整。
③分析反方向余额的往来款,查明原因,必要时做重分类调整.④选择往来款中账龄长、余额大的项目、重要客户、有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的发函询证.⑤对回函不符的要请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考虑是否进行调整,如属错报,应推算本科目错报金额,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审计程序.⑥在明细表上标注已经收付的往来款,作常规检查。
⑦对未回函的实施替代程序.替代测试不只是过账过程的检查,更重要的是抽查该笔账款的原始凭证,如相关凭证资料、合同、发票、发货收货单等,以验证其真实性和与账款的相关性。
⑧统计和评价函证结果,对出现差异的,应估算未被函证的往来款累计差错是多少,也可进一步扩大函证范围来证实。
(3)权益类科目强调资料的取得和与账面记录的核对,要求取得和复印所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4)损益类科目全部要求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与上期进行比较、配比比较相关科目、比较当年各月发生情况,对于异常波动的,要查明原因,形成结论并进行处理.(5)按计划的抽样方法抽查凭证,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记帐凭证和对原始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项内容.(6)在审计说明处简要说明科目核算的内容、执行的程序、波动和变化较大的原因、审计发现的情况和处理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7)在审定表上形成明确的审计结论,包括是否确认,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分录,是否进行披露及披露内容。
审计程序
1. 具体审计程序
合并层面分七大循环(销售循环、采购和付款循环、生产循环、资金管理循环、人力资源循环、固定资产循环和报告)
我们在合并层面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基于如下了解:这些工厂属同一控制管理人,主要业务销售果浆,具有相同组织结构,具体业务的操作流程类似,而且销售流程、资金流程、人事流程和固定资产流程中重要的控制环节集中在母公司控制。
1)内部控制测试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控制测试的样本量
本次审计采用consol层面控制测试,即在所有子公司之间分配样本量(documentation时请说明按照什么方式分配)。
2)实质性测试:
提示:对于分析性复核,请参照PwC Audit Guide 4172 and 417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33号——分析程序》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指南转换:读你校对:霜叶复核:永排版:永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分析程序的性质和目的.......................................... 第三章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第四章用作实质性程序................................................第一节总体要求..................................................第二节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第三节数据的可靠性..............................................第四节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第五节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第五章用于总体复核.................................................. 第六章调查异常项目.................................................. 附录1313-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常用的比率.................... 附录1313-2: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项目可能实施的分析程序.............. 附录1313-3:实质性分析程序应用举例..................................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3 号——分析程序》(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分析程序的含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的总体要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doc 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doc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在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注册会计师也可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第二章分析程序的性质和目的第五条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下列各项信息进行比较:(一)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二)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或者注册会计师的预期数据;(三)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
第六条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下列关系:(一)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财务信息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三)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四)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第二节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第十三条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在信赖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质性分析程序存在的风险,即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数据之间存在预期关系而实际上却存在重大错报。
第十四条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针对特别风险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二)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
在对同一认定实施细节测试的同时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可能是适当的。
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_审计学(第2版)_[共4页]
224 审计学(第2版)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执行以下工作。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二)审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关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要求,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因此,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应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会计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测试被审计单位是否依据上述5个条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具体来说,被审计单位采取的销售方式不同,确认销售的时点也不同。
(1)采用交款提货销售方式,通常应于货款已收到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同时已将发票账单和提货单交给购货单位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对此,注册会计师应着重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发票账单和提货单是否已交付购货单位。
应注意有无扣压结算凭证,将当期收入转入下期入账的现象,或者虚记收入、开具假发票、虚列购货单位,将当期未实现的收入虚转为收入记账,在下期予以冲销的现象。
(2)采用预收账款销售方式,通常应于商品已经发出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对此,注册会计师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收到了货款,商品是否已经发出。
应注意是否存在对已收货款并已将商品发出的交易不入账、转为下期收入,或开具虚假出库凭证、虚增收入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1001库存现金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现金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总账数。
2.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3.将库存现金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取得批准后作出调整。
4.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盘点表中注明,并作必要的调整。
6.抽取大额现金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7.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是否作适当调整。
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应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如在期末或接受期末时对现金进行监盘等)10.验明现金列报的恰当性。
1002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货币资金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与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包括编制货币资金收支金额汇总表、编制现金比率分析表等.3.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账核对。
查明银行存款余额差异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4.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并对应于不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
5.抽查对账单,将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确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情况。
6.对银行存款账户发函询证。
7.查明大额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的实际情况。
8.关注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可收回性。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款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下,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
9.抽取大额的或有疑问的银行存款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10.对非记账本位币的银行存款进行检查以确定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11.结合上年工作底稿复核银行存款账户的完整性。
12.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银行存款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
13.列明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银行存款。
14.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如调查已注销银行账户的恢复使用情况;直接向被审计单位的顾客询问或函证付款日或退货情况等)15.验明银行存款列报的恰当性。
1015其他货币资金实质性审计程序1.核对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明细账期末合计数与总账数。
2.对外埠存款户、银行汇票存款户、银行本票存款户、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实施函证。
3.获取存出投资款对账单、余额调节表,并与明细账核对以确认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4.对非记账本位币的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检查以确定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5.对期末余额中长时间未结清的款项进行检查。
6.对大额或有疑问的原始凭证进行抽查,以确定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进账情况。
7.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并对跨期收支事项作适当调整。
8.列明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条件的其他货币资金。
9.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分析性测试以确定其安全性。
10.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11.验明其他货币资金列报的恰当性。
1101短期投资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短期投资的起步审计程序。
(编制短期投资明细表,并与总账、明细账核对)2.获取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并发函询证。
3.获取期货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并发函询证。
4.监盘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并查明差异原因进行适当调整。
5.查阅在外保管的有价证券的证明文件,并实施必要的函证。
6.抽查短期投资变动项目的记账凭证,确定其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复核与短期投资有关的损益计算的准确性,并与投资收益项目有关数据核对。
8.复核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9.检查有无长期投资性质的短期投资项目,如有,是否进行说明和调整。
10.将股票、债券、基金和期货等短期投资项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市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若有差异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适当会计处理并予以披露。
11.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是否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12.验明短期投资披露的恰当性。
1121应收票据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票据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应收票据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取得与主要销售客户签订的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
是否核查票据的真实交易背景。
4.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备查簿”的有关内容核对。
是否检查票据背书的连续、完整性,关注票据要素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
关注背书转让票据的连带责任。
关注存在已作质押的票据和银行退回的票据。
5.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
如果不对应收票据进行函证,是否说明理由。
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函证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
期后收款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
7.复核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复核贴现票据贴现息计算的正确性、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是否编制已贴现和已转让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清单,并检查是否存在贴现保证金,是否已披露。
9.标明应收关联方的票据,实施关联方审计程序。
10.验明应收票据列报的恰当性。
1122应收账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账款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2.实施应收账款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取得与主要销售客户签订的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
4.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检查其计算的准确性。
5.在被审计单位协助下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对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如核对收款凭证、银行对账单、销货发票等,并注意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分析收款时间是否与合同相关要素一致。
6.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如果不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是否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
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可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确定函证项目。
(2)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询证函是否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如果未能收到积极式函证回函,应考虑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3)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对函证结果进行评价。
1)核对回函内容与账面记录。
如不一致,应分析原因,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调节表”进行调节,并检查支持凭证。
如果不符事项构成错报,应重新考虑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针对最终未回函的账户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例如,实施期后收款测试,检查出库单、运输记录、销售合同等相关原始资料及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等).(4)必要时,是否针对未发函询证的一般项目,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5)评价函证程序的结果。
如果实施函证和替代审计程序都不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考虑实际情况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7.函证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其他替代程序验证相符的金额占项目余额的比例为多少。
8.针对收入的舞弊风险,应实施应对审计程序。
如通过函证和更直接的沟通方式(询问、走访)向被审计单位的顾客确证销售合同的部分或全部条款以及是否存在附加协议。
9.结合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实施截止测试程序。
10.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销售退回、折让,对存在异常迹象的应考虑追加审计程序。
11.评价针对可疑账户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适当性。
关注以前年度大额坏账收回的情况。
12.复核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总分类账、销售收入分类账和现金日记账,调查异常项目。
对大额或异常及关联方应收账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抽查其原始凭证。
13.检查应收账款减少的异常情况。
14.检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5.检查应收账款中存在的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情况,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处理。
16.标明应收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并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
17.检查确定应收账款的抵押或出售情况,并恰当披露。
18.取得欠款前五名的客户清单,并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比例,评价信用风险集中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披露.19.验明应收账款列报的恰当性。
1123预付账款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预付账款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2.对预付账款进行必要的分析程序。
3.标明关联方款项余额,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数字。
4.分析预付账款账龄及余额构成,函证余额的正确性,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
5.对未回函及部分未发函的预付账款,抽查有关原始凭证,检查期后的收货记录,以确定其真实性。
6.抽查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中同时挂账的情况。
7.检查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查明原因,并作重分类调整。
8.检查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是否分析其长期未核销的原因及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检查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的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转入其他应收款。
9.检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预付账款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10. 检查对关联方的预付帐款,分析交易真实性、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公平交易原则,检查采购合同等有关文件,函证交易事项,必要时,应向公司管理层索取关联交易的声明书。
11.验明预付账款列报的恰当性。
1131应收股利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股利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或编制应收股利明细表,并与明细账、总账余额和报表数核对)标明应收关联方的股利,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
2.取得利润分配方案及相应的股利分配公告,审查应收股利金额是否与分配方案一致。
3.检查应收股利当期和期后的收款情况。
4.关注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股利及原因。
5.验明应收股利列报的恰当性。
1132应收利息实质性审计程序1.实施应收利息的起步审计程序。
(获取或编制应收利息明细表,并与明细账、总账余额和报表数核对)2.标明应收关联方的利息,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
3.索取相应的债券契约并审阅有关条款,检查应收利息的内容是否均为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4.检查应收利息当期和期后的收款情况。
5.在必要时对应收利息实施函证。
6.验明应收利息列报的恰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