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词欣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
03
艺术特色与风格展示
辛弃疾豪放派诗词风格概述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辛弃疾的词作常常展现出豪放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 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开阔的意境和磅礴的气势。
直抒胸臆,情感激昂
他的词作中常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 感染力和号召力。
运用典故,富有内涵
辛弃疾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事件,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 词作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忧国忧民思想在作品中体现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中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体现了强烈的忧国情怀。
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作品在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 色时,也不忘提及战乱给人民带 来的苦难,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
深深同情。
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恢复中原、 统一国家的强烈渴望,彰显了他
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忠诚勇敢品质对后世影响
1 2 3忠诚于国家Fra bibliotek辛弃疾一生忠诚于国家,他的这种品质在《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
勇敢抗击外敌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勇敢抗击外敌、保卫国 家的决心和信念,这种勇敢精神激励了后世的仁 人志士。
坚守民族气节
辛弃疾在词中所表现出的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 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对 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ppt
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 • 艺术特色与风格展示 • 思想内涵及价值观念解读
目录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课件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课件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诗人简介 • 《青玉案·元夕》赏析 • 诗词中的传统文化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扩展知识
01
诗人简介
辛弃疾的生平与背景
出生于金国占领区的济南府 青年时期起义反金
祖父辛赞影响下的成长 南宋朝廷官员
重要作品与成就
作品数量丰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成就
作学习等。
教学环节设计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 导入、新课学习、拓展延伸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情境教学
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 等形式,营造诗歌情境,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 感。
诵读教学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小组诵读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 力。
《青玉案元夕》的背景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写的是元宵节夜晚的 景色和情感。该词以景起,以情结,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 的深切哀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04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分析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结合 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
学目标。
教学方法选择
选择适合诗歌欣赏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诵读教学、合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开展诗歌鉴赏、分析等活 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效果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 踪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总结
总结本次课件的教学策略 及优点,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和借鉴。
学生发展评价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诗人简介 • 《青玉案·元夕》赏析 • 诗词中的传统文化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扩展知识
01
诗人简介
辛弃疾的生平与背景
出生于金国占领区的济南府 青年时期起义反金
祖父辛赞影响下的成长 南宋朝廷官员
重要作品与成就
作品数量丰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成就
作学习等。
教学环节设计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 导入、新课学习、拓展延伸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情境教学
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 等形式,营造诗歌情境,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 感。
诵读教学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小组诵读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 力。
《青玉案元夕》的背景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写的是元宵节夜晚的 景色和情感。该词以景起,以情结,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 的深切哀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04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分析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结合 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
学目标。
教学方法选择
选择适合诗歌欣赏的教学方法 ,如情境教学、诵读教学、合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开展诗歌鉴赏、分析等活 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效果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 踪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总结
总结本次课件的教学策略 及优点,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和借鉴。
学生发展评价
辛弃疾ppt课件
9
居生活。
• 隐居生活
• 1178年,他决定在江西上饶定居。 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因受弹 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1207年秋, 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 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 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 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 起,只得上奏请辞。开禧三年秋 天,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 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 离开人世,享年68岁。
• 长门事⑼,准拟佳期又误。蛾 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⑽?君莫舞, 君不见⑾、玉环飞燕皆尘土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⒀,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6
•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 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 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 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 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 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 长门事⑼,准拟佳期又误。蛾 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⑽?君莫舞, 君不见⑾、玉环飞燕皆尘土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⒀,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5
• 摸鱼儿⑴
• 更能消、几番风雨⑷,匆匆春 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⑸, 何况落红无数⑹。春且住,见 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⑺。怨 春不语。算只有殷勤⑻,画檐 蛛网,尽日惹飞絮。
5
• 起义反金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在其后方的汉族 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 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 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 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 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 (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 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 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 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 行示众,后砍头)。
居生活。
• 隐居生活
• 1178年,他决定在江西上饶定居。 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因受弹 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1207年秋, 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 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 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 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 起,只得上奏请辞。开禧三年秋 天,农历九月初十,爱国词人辛 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 离开人世,享年68岁。
• 长门事⑼,准拟佳期又误。蛾 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⑽?君莫舞, 君不见⑾、玉环飞燕皆尘土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⒀,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6
•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 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 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 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 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 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 长门事⑼,准拟佳期又误。蛾 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⑽?君莫舞, 君不见⑾、玉环飞燕皆尘土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⒀,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5
• 摸鱼儿⑴
• 更能消、几番风雨⑷,匆匆春 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⑸, 何况落红无数⑹。春且住,见 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⑺。怨 春不语。算只有殷勤⑻,画檐 蛛网,尽日惹飞絮。
5
• 起义反金
•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在其后方的汉族 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 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 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 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 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 (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 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 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 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 行示众,后砍头)。
高中语文《辛弃疾》PPT2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表示对主和派的愤怒 2、不能放弃恢复的强烈情绪 3、抗金不遂、恢复不成的身悲剧痛
鹧鸪声“行不得也”
•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爱国词,对朝 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国破家 亡表示强烈不满和无限悲愤,从而表 现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和壮志 难酬的情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此词最突出的写 作特点。词以眼前景道心中事。眼前景, 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中事则包括家 国之悲、今昔之感、壮志难酬之叹,等等。
4.辛词以豪放为基调,悲慨雄放、沉郁 苍凉是其主导风格,同时兼容闲适平 淡的清新之调、妩媚缠绵的婉约之作、 寓庄于谐的谐谑之体,词风呈现出多 样化和丰富性
苏辛词风的比较:
豪放
1、苏东坡的豪放是和平环境下人生的百般磨砺所致 2、辛弃疾的豪放是战争年代、国家分裂带给人的巨大的创痛 所催发 文气中掺入了武气,冲天豪气和文化底气合力铸造了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落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 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 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1.境界雄奇开阔,形象鲜明飞动。
辛词中的形象,气势飞动,意境阔大, 带有力度美和崇高美,充满了英雄 主义色彩。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表示对主和派的愤怒 2、不能放弃恢复的强烈情绪 3、抗金不遂、恢复不成的身悲剧痛
鹧鸪声“行不得也”
•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爱国词,对朝 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国破家 亡表示强烈不满和无限悲愤,从而表 现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和壮志 难酬的情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此词最突出的写 作特点。词以眼前景道心中事。眼前景, 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中事则包括家 国之悲、今昔之感、壮志难酬之叹,等等。
4.辛词以豪放为基调,悲慨雄放、沉郁 苍凉是其主导风格,同时兼容闲适平 淡的清新之调、妩媚缠绵的婉约之作、 寓庄于谐的谐谑之体,词风呈现出多 样化和丰富性
苏辛词风的比较:
豪放
1、苏东坡的豪放是和平环境下人生的百般磨砺所致 2、辛弃疾的豪放是战争年代、国家分裂带给人的巨大的创痛 所催发 文气中掺入了武气,冲天豪气和文化底气合力铸造了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落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 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 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1.境界雄奇开阔,形象鲜明飞动。
辛词中的形象,气势飞动,意境阔大, 带有力度美和崇高美,充满了英雄 主义色彩。
辛弃疾《鹧鸪天 送人》PPT
妻妾成群
辛弃疾除了他的正妻--范氏,根据宋朝律法能够登记在册并且可以考证的小妾,最少还有 七个,至于那些不能登记在册,还与辛弃疾红袖添香的女子,其实会有更多。
辛弃疾将这些红颜都写进了他的词当中,“有时 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娇痴却护妒香 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这些与他被世人熟悉 的豪放派的词风,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也就是 这样能伸能屈的词风,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 的辛弃疾。
隐居生活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 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 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 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 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 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8岁。
宋
代
词
人
辛 弃
鹧
疾 创
鸪
作 的
天
一
首 词
送
·
人
目
知 人
诗 词
诗 词
历 史
录
论 世
内 容
赏 析
趣 闻
目
第一章
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 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 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诗句赏析
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 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 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 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 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 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 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 (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 引宋征壁语)。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诗词课件PPT(26页)
作品赏析
ZUOPINSHANGXI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词人是不是真想归隐山林?
词人是不是真想归隐山林?
卸帆沙岸,斜阳系缆,好一派悠游自在的景色! 然而,词人岂是真想归隐山林?放职东南,报国无门, 这番话中包含了多少的感慨与无奈啊!
试分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分析
1.通篇暗喻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 鱼龙惨”所用典故与意图:
这几句运用了《晋书·温峤传》中的典故。在这里,风雷、鱼龙, 都是比喻朝中奸邪小人。惨,狠毒的意思。“风雷怒,鱼龙惨”一句表 明,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 的应有作用。辛弃疾用此典故,还有壮志未酬的意思,因为当年温峤在 燃犀下照不久之后就死了,年方42。
“人言此地,夜深常见,斗牛光焰”, 用了什么典故?意图是什么?
“人言此地,夜深常见,斗牛光焰”所用典故与意图:
化用了《晋书·张华传》及《拾遗记》中的典故。词人在此,以 “斗牛光焰”来代指那些在江南意图收复失土的英雄义士们,把他们 比作被深埋地下的宝剑。虽然他们在野不在朝或者在朝不得势,其收 复失土的呼声不能被朝廷所采纳,但是他们却代表了大多数爱国人士 的意愿,因此他们的思想和呼声犹如深埋地下的宝剑,即使重压深埋 之下其光焰也会直指斗牛。
词人“举头西北浮云”,为什么会喊出 “倚天万里须长剑”?
“西北浮云”,点染出当时中原沦陷,战云密布的时代特征。 “倚天万里须长剑”,词身在高楼,背倚长空,想到国家正处于遭 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他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 长剑啊!这句话表达了意欲消灭人侵之敌的豪情壮志。
作品赏析
ZUOPINSHANGXI
作品赏析
ZUOPINSHANGXI
辛弃疾《破阵子》PPT课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 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翻译 :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 回到接连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牛肉 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 的战歌。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 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 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 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 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秋弦里回醉 点翻分吹里 兵塞麾角挑 。外下连灯 声炙营看 。,。剑 沙五八, 场十百梦
为 陈 同 甫 破 赋 阵 壮 子 词 以 寄 之
•
•
读词思考:
1、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2、“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心情? 3、作者为什么要“饮醉”? 醉之后为何要“挑灯”?为何要灯 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 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 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 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 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 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 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 独创精神。
拓展阅读
• 流落江湖的落魄文人。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敬, 想方设法要结识辛弃疾。 有一天,他来到辛府,因穿着褴褛,被 门吏拒之于外。他故意大吵大闹,惊动了正在 酣饮的辛弃疾。辛弃疾忙出来迎接,见刘过虽 然衣衫破旧,却英气勃勃,不愧是一位爱国文 人,于是请他入席饮宴,刘过也不卑不亢地坐 着喝酒。酒过三巡,旁边有位宾客对刘过说: “听说先生不仅善于词赋,而且还能作诗,是 吗?”刘过很有分寸地说:“诗词之道,略知 一二。”当时席上正好有一大碗羊腰肾羹,辛 弃疾就让他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刘过豪爽地 说:“天气殊冷,当以先酒后诗。”辛即命人 为他满满地斟了一碗酒。由于刘过双手已经冻 僵,接碗在手,颤抖不止,把碗中的酒流到了 胸前的衣襟上,辛就请他以“流”字为韵。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词PPT
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5月28日,在山东历城长大。他的爷爷辛 赞先后做过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望的 人物。辛弃疾少年时期,辛赞曾在亳州做县令,当地有一位名叫刘 瞻的诗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声名。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 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 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三 诗词赏析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 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 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 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 言表。
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遭弹劾,庆元二年(1196年), 辛弃疾遭罢官。
第二部分
诗词 内容
二 诗词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二 诗词内容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 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 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5月28日,在山东历城长大。他的爷爷辛 赞先后做过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望的 人物。辛弃疾少年时期,辛赞曾在亳州做县令,当地有一位名叫刘 瞻的诗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声名。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 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 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三 诗词赏析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 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 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 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 言表。
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遭弹劾,庆元二年(1196年), 辛弃疾遭罢官。
第二部分
诗词 内容
二 诗词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
二 诗词内容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 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 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辛弃疾《破阵子》课件
《破阵子》描绘了一个 战场上的惨烈场景,通 过描述战争中的残酷和 无奈抒发作者的思想情 感。
2 抒发思想情感
辛弃疾通过《破阵子》 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惜、 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国 家命运的担忧。
3 诗歌鉴赏
《破阵子》运用平淡的 语言和艺术手法让人产 生沉重感,引起读者对 战争的深思。
《破阵子》的时代背景
辛弃疾《破阵子》PPT课 件
欢迎来到辛弃疾《破阵子》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 表现手法。
辛弃疾简介
生平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战争和忧国忧民的经历。
诗词特点
辛弃疾的诗词写实而情感丰富,以痛切地表达个人和社会的忧愁与抱负。
《破阵子》概述
1 内容剖析
与《破阵子》相似的作品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和《破阵子》一样,这首词也 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人 民的苦难。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 这首词同样以中秋为背景,表 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愤。
《浣溪沙·北青萝》
作者:辛弃疾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美好家园 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文化价值分析
《破阵子》以真实的情 感和才华的表达打动了 无数读者,引起对战争 和命运的思考。
2 诗歌对你的影响
《破阵子》让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到战争的 残酷和社会的责任,激 发我们积极改变现实的 愿望。
3 辛弃疾对你的启示
辛弃疾的诗歌教会了我 们勇敢面对困境,坚持 追求真理和美好。
1 硬韧精神
《破阵子》展现了辛弃 疾身上的顽强和不屈精 神,鼓舞人们面对困境 坚持不懈。
2 震慑敌人
辛弃疾通过诗歌的表达 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 抵抗精神,对外敌产生 了一定的震慑。
2 抒发思想情感
辛弃疾通过《破阵子》 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惜、 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国 家命运的担忧。
3 诗歌鉴赏
《破阵子》运用平淡的 语言和艺术手法让人产 生沉重感,引起读者对 战争的深思。
《破阵子》的时代背景
辛弃疾《破阵子》PPT课 件
欢迎来到辛弃疾《破阵子》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 表现手法。
辛弃疾简介
生平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战争和忧国忧民的经历。
诗词特点
辛弃疾的诗词写实而情感丰富,以痛切地表达个人和社会的忧愁与抱负。
《破阵子》概述
1 内容剖析
与《破阵子》相似的作品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和《破阵子》一样,这首词也 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人 民的苦难。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 这首词同样以中秋为背景,表 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愤。
《浣溪沙·北青萝》
作者:辛弃疾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美好家园 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文化价值分析
《破阵子》以真实的情 感和才华的表达打动了 无数读者,引起对战争 和命运的思考。
2 诗歌对你的影响
《破阵子》让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到战争的 残酷和社会的责任,激 发我们积极改变现实的 愿望。
3 辛弃疾对你的启示
辛弃疾的诗歌教会了我 们勇敢面对困境,坚持 追求真理和美好。
1 硬韧精神
《破阵子》展现了辛弃 疾身上的顽强和不屈精 神,鼓舞人们面对困境 坚持不懈。
2 震慑敌人
辛弃疾通过诗歌的表达 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 抵抗精神,对外敌产生 了一定的震慑。
辛弃疾PPT课件
现实主义题材
反映社会现实
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关注个人情感,还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如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 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描写战争与民生
他的作品中不乏对战争和民生的深刻描写,如《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02
CATALOGUE
辛弃疾的文学风格
豪放派词风
气势磅礴
辛弃疾的词作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气势,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直抒胸臆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常常直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如《青玉案·元夕》中的“东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独特的艺术手法
善于用典
辛弃疾的词作中善于运用典故,如《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的“长门 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比喻、夸张手法
他的作品中还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 手法,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 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06
CATALOGUE
辛弃疾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词中之龙 ”,其词作具有豪放、激昂、慷慨的特点,成为豪放
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他的词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具有极高的 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被后人广为传颂和研究。
辛弃疾的词作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于推动宋词的 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苏轼一起被并称为
艺术特色
《辛弃疾〈破阵子〉》课件
辛弃疾《破阵子》PPT课 件
欢迎来到辛弃疾《破阵子》PPT课件,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经典 诗歌。
背景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 亲身参与了宋朝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他的 作品多次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关注点。
诗词背景及意义
《破阵子》描绘了一个侠士豪迈、不屈不挠 的形象,抒发了当时诸多君主被屈辱与不幸 所迫的苦闷和呐喊。
优美流畅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南宋词
的音韵美和语言魅力,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总结
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古代文学作 品的魅力所在。
诗词鉴赏的学习体会
学习诗词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 化传统。
诗歌赏析
诗歌结构分析
意象及感情表达
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
《破阵子》是一首七绝诗,通 常认为是由两个较长的句子组 成中间有一段比较短的转折句, 整首诗体现了很强的节奏感和 鲜明的情绪。
辛弃疾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诗歌 表达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并通过意象表现出其对官场和 政治的失望,同时体现了辛弃 疾侠士风骨的个性。
辛弃疾的诗词语言特色鲜明,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 排比、对仗、夸张等,让整个 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读起来也 更有感染力。
音韵美感
1
诗歌吟诵及配乐演示
《破阵子》快板曲调节奏明快,表现
音韵规律学习
2
出侠士英勇奋斗的豪迈与激昂,辛弃 疾的诗词激发了民间良知和英雄气概。
辛弃疾的特有词汇、声韵变化和句式
欢迎来到辛弃疾《破阵子》PPT课件,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经典 诗歌。
背景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 亲身参与了宋朝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他的 作品多次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关注点。
诗词背景及意义
《破阵子》描绘了一个侠士豪迈、不屈不挠 的形象,抒发了当时诸多君主被屈辱与不幸 所迫的苦闷和呐喊。
优美流畅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南宋词
的音韵美和语言魅力,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总结
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古代文学作 品的魅力所在。
诗词鉴赏的学习体会
学习诗词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 化传统。
诗歌赏析
诗歌结构分析
意象及感情表达
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
《破阵子》是一首七绝诗,通 常认为是由两个较长的句子组 成中间有一段比较短的转折句, 整首诗体现了很强的节奏感和 鲜明的情绪。
辛弃疾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诗歌 表达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并通过意象表现出其对官场和 政治的失望,同时体现了辛弃 疾侠士风骨的个性。
辛弃疾的诗词语言特色鲜明,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 排比、对仗、夸张等,让整个 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读起来也 更有感染力。
音韵美感
1
诗歌吟诵及配乐演示
《破阵子》快板曲调节奏明快,表现
音韵规律学习
2
出侠士英勇奋斗的豪迈与激昂,辛弃 疾的诗词激发了民间良知和英雄气概。
辛弃疾的特有词汇、声韵变化和句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PPT;29页)
诗词小结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 思想光辉。上阕借赞扬孙权、刘裕,表现了抗金的 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下阕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 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借典言志,以古讽今,词中用典虽多,却用得天衣 无缝,恰到好处,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谢 谢 观 看
THANKYOU
永 遇 乐
·
辛
弃
京 口
疾北
固
亭
怀
古
有人说,这是辛弃疾最豪壮悲凉 的词,写尽一生梦想与悲伤。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与苏轼合称“苏辛”。
诗人一生命运多舛,但他把对 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 都寄寓于词作之中
辛弃疾——
“六边形战士”怀才不遇的一生
京口北固亭怀古(题解)
京 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下临长江,三面环水,地势险要,
兵家必争之地。
写作背景
“廉颇老矣”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66岁。此前一年,朝中执 政的韩侂胄正积极筹划北伐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起用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 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他不同意韩侂胄轻敌冒进、 立即北伐的主张。
写作背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 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 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
佛狸祠
“佛狸祠”是北魏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 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 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祭神赛社,烟火不断。
历史人物
用典的作用
佛狸
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忘记了国恨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修辞
词作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如借代、比喻和夸张等,使 词作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诗歌内涵与艺术价值
1 内涵
词作通过表达作者的个人感慨和忧伤,揭示 了壮志未酬与时光荏苒的主题,引发了深度 的思考和共鸣。
2 艺术价值
词作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意境, 成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
结论与总结
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文化背景
北固亭作为北方的战略要地,是辛弃疾在其军旅生 涯中的重要站点。
历史意义
词作通过描写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深刻表达了历 史时期的动荡和作者对时局变迁的思考。
诗歌分析:结构、音韵、修辞
结构
词作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构成, 每句都有韵脚呼应,使整篇 作品结构严谨而富有节奏感。
音韵
词作运用了丰富的音韵技巧, 使每个字与整个句子融为一 体,增强了词作的音乐感。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 辛弃疾及其代表作,并深入探讨其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希望您能在这次分 享中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
辛弃疾简介
1 生平
辛弃疾(1140年-1207 年),字幼安,号稼轩, 北宋末年的文学家。他才 情出众,豪放不羁,是南 宋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通过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这首词作 的文化背景、历史意义、艺术价值以及诗歌结构和内涵。辛弃疾以其豪放不 羁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璀璨明珠。
2 结构
词作以叙述者领略到北固 亭往事为线索,通过回忆 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壮 志未酬和逝去岁月的留恋 之情。
3 主题
词作主题明确,牢牢抓住 了历史背景和人物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逝去和 事业未成的忧伤与遗憾。
辛弃疾生平简介PPT
38
描写农村生活及闲适情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精选完整ppt课件
39
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精选完整ppt课件
2
• 辛弃疾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 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 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 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 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 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后下弦卢场十百梦
名 。 可 怜 白 发 生 !
事 , 赢 得 生 前 身
惊 。 了 却 君 王 天
飞 快 , 弓 如 霹 雳
秋 点 兵 。 马 作 的
弦 翻 塞 外 声 , 沙
里 分 麾 下 炙 , 五
回 吹 角 连 营 。 八
醉 里 挑 灯 看 剑 ,
为破 陈阵 同子 甫
赋 壮 词 以
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 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 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 。
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 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辩认着,一 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 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区。
•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
④悠悠:长远悠久。
•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
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古诗词PPT
第二,辛弃疾借用古人之语,写出自己胸中之情事和眼前之景 物,恰如己出,不让人感到生硬晦涩。辛弃疾用古人之语,有直接 承用,也有略加改变而用。
完结
——感谢聆听
四 艺术特点
用语横跨古今雅俗
在用语方面,辛词一反当时文人少用口语表达的写法,用雅、 用古、用俗、用今,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融铸变化随物曲折,抒情 言志,广泛变换用语的范围。
首先,用雅用古方面,辛弃疾远远超出前人。辛弃疾词所取资 的范围以经部书而论,辛词尚用及《易》《书》《礼》《公羊传》 等。史部则举凡宋以前的各种正史类典籍,几乎无不用之。此外, 辛弃疾还广泛取用各种杂著述、笔记小说等作品中的典故。
清平乐·独宿博山 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艺术特点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 (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 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 《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 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 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少年时,又曾与党怀英一同受学于刘瞻(《宋史》作蔡 伯坚),并称“辛党”。
二 诗词内容
创作背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作。是作者 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这儿只 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 落。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 寓很深的小令。
完结
——感谢聆听
四 艺术特点
用语横跨古今雅俗
在用语方面,辛词一反当时文人少用口语表达的写法,用雅、 用古、用俗、用今,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融铸变化随物曲折,抒情 言志,广泛变换用语的范围。
首先,用雅用古方面,辛弃疾远远超出前人。辛弃疾词所取资 的范围以经部书而论,辛词尚用及《易》《书》《礼》《公羊传》 等。史部则举凡宋以前的各种正史类典籍,几乎无不用之。此外, 辛弃疾还广泛取用各种杂著述、笔记小说等作品中的典故。
清平乐·独宿博山 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目 一 诗人生平 二 诗词内容
录 三 诗词赏析
四 艺术特点
第一部分
诗人 生平
一 诗人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 (1140年5月28日)卯时,祖上为狄道人,自始祖辛维叶时迁居 济南历城。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 《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 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 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少年时,又曾与党怀英一同受学于刘瞻(《宋史》作蔡 伯坚),并称“辛党”。
二 诗词内容
创作背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作。是作者 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这儿只 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 落。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 寓很深的小令。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 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 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 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11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 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 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 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 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 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 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 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 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 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12
昔人已去,壮词永存!作为今人,你读了《破 阵子》后想对词人辛弃疾说点什么吗?
生不逢时
一
万
篇
般
壮
豪
词
情
抒
思
胸
报
臆
国
13
上联:稼轩一生不作牛衣泣 下联:放翁百岁常怀塞外音
14
15
“铁板铜琶, 继东坡、 高唱大江 东去;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
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
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
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
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
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8
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
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
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佗胄当政,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
辛 弃 疾 诗 词 鉴 赏
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
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
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3
4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5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 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 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 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 者采纳。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
句》。
2
一、青壮年时期。止于南渡以前。这是
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 南飞。”
——郭沫若
16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17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8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20
21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 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 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 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
6
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7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7年,从43岁到68岁。
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 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 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 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11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 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 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 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 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 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 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 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 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 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12
昔人已去,壮词永存!作为今人,你读了《破 阵子》后想对词人辛弃疾说点什么吗?
生不逢时
一
万
篇
般
壮
豪
词
情
抒
思
胸
报
臆
国
13
上联:稼轩一生不作牛衣泣 下联:放翁百岁常怀塞外音
14
15
“铁板铜琶, 继东坡、 高唱大江 东去;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
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
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
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
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
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8
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
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
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佗胄当政,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
辛 弃 疾 诗 词 鉴 赏
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
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
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3
4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5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 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 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 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 者采纳。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
句》。
2
一、青壮年时期。止于南渡以前。这是
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 南飞。”
——郭沫若
16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17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8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20
21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 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 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 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
6
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7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7年,从43岁到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