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论文
房地产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房地产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经济金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经济学论文[[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急剧增和气房价的持续攀升,房地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无庸置疑,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据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这种对银行完全依赖的房地产业进展模式,一方面让房地产市场风险日益集中到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很容易通过银行信贷加以膨胀。
当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时,一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在此形势之下,有必要用宏观经济调控来操纵房地产业的泡沫成分。
一、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1)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加息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对于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也不尽相同。
负债结构不同,融资渠道不同以及资金实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受加息的影响也不同。
对于那些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经营业绩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加息后企业的经营要面临强大的压力。
2)对消费者的影响加息无疑会增加其还贷压力,促使某些消费者提前还贷或部分提前还贷。
据新浪财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央行未来还将继续加息,而央行的连续加息,利率所提高的累积幅度让消费者的还贷成本增加了许多。
3)对房价的影响房价在短期内受加息影响较小,但未来房价增长将趋于:XX://平缓。
宏观金融政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真正凸现于经济进展的成效上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加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购房支出的增加,这实际上是央行在削减对贷款购房者的支持力度,降低其购买力。
而购买力的降低必定会减少对房地产需求,这种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最终决定供给,从而操纵过高的房价,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使房价回归理性。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根据经济学原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货币供应总量产生乘数效应: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减小,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流通量相应以一定比率减少。
但是据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并未因房价上涨、加息等因素影响而大幅减少。
浅谈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及布局论文.doc
浅谈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及布局论文近年来,中国房地产金融投资业发展缓慢,日趋成熟,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金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房地产金融投资业正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房地产金融在市场中的主流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随着大资本管理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和融资工具的开放,金融产品的丰富性显著增加。
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
房地产金融创新正是时候。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金融的发展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状况2014年再融资大门开启后,监管部门在2015年进一步放松了对企业债券和再融资的限制,住房企业融资渠道再次拓宽。
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上市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速度加快,融资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
融资成本较低的公司债券:定向发行和中期票据正越来越多地取代银行贷款和信托等高利率负债,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融资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重心不断下移。
具体表现如下:(1)公司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公司大规模发行债券。
在公司债券发行机构的扩张中: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需求等因素,2015年公司债券融资快速增长,特别是自2015年7月以来,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券发行周期和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交易总量达到326笔,4068.22亿元,分别占全年规模的91.57%和93.53%。
截至2016年4月22日,住房企业公司债券发行频率和规模分别为2330亿元和3175.33亿元,分别占2015年总规模的65.45%和73.01%。
随着大规模债券发行的推进,住房企业的融资结构和成本得到优化。
一些优秀的住宅企业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稳定的经营特点和突出的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2)中国证监会宣布取消再融资:涉及房地产业务事前审查的并购重组,进一步降低住宅企业增资门槛年初以来,不仅大型上市房企融资频繁增加,中小上市房企也加入了再融资大军,相继宣布了固定增资计划。
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论文
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目录前言.................................................................................................................................................... - 3 -第一章房地产金融概述 .................................................................................................................... - 3 -1.1房地产金融概念 (3)1.2房地产金融体系 (3)1.3房地产金融的作用 (3)1.4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 (4)第二章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 ........................................................................................................ - 4 -2.1风险过于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 .. (4)2.2房地产金融存在风险 (4)2.3金融改革相对滞后 (5)第三章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 - 5 -3.1福利性金融体系将逐步形成 (5)3.2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6)3.3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趋向层次化 (6)3.4以商业地产作为REIT S的切入点 (6)3.5监管程度将会加强 (6)3.6风险管理将加强 (7)第四章房地产金融创新分析 ............................................................................................................ - 7 -4.1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 (7)4.1.1 房地产贷款在银行累积的风险过大................................................................................ - 7 -4.1.2 高地价要求房产商增强融资能力.................................................................................... - 8 -4.2房地产金融创新的方向 .. (8)4.2.1 房地产金融证券化............................................................................................................ - 8 -4.2.2 金融品种多样化................................................................................................................ - 8 -参考文献 ............................................................................................................................................ - 11 -致谢.................................................................................................................................................. - 12 -摘要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金融创新不足、金融风险较大等问题,而调控的房地产市场,呼唤新的资金渠道,也呼唤好的金融品种。
房地产金融业研究管理论文
房地产金融业研究管理论文房地产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在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房地产业是一个相对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它的融资方式也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行业不断深入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房地产金融的融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如果要深入了解房地产金融业,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房地产金融的定义、房地产金融的融资方式以及房地产金融的管理方案三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房地产金融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房地产金融的定义。
房地产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来解决房地产业投融资问题的一种融资方式。
这种融资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房地产业的资金效率以及提高其融资能力。
房地产金融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贷款融资等多种形式,其中,贷款融资是最为常见的融资方式。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房地产业的融资方式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房地产金融的融资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对房地产金融的主要融资方式进行探讨。
首先,股票融资,股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外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
在房地产企业中,股票融资是比较少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其次,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外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在房地产企业中,债券融资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其次,贷款融资,贷款融资是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来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
在房地产企业中,贷款融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
最后,是REITs,REITs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其主要是采用对房产进行资本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REITs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优化以及融资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房地产金融的管理方案最后,对于房地产金融这种融资方式,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其效率以及降低风险。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论文摘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提出了寻求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方法。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房地产金融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体系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行业。
房地产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和商品价值大的特点,所以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等活动都是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进行的,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和保障因素。
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1房地产金融风险概述房地产金融风险,指经营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或客观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其资产、收益或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就房地产资金融通业务而言,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房地产金融中的其它风险。
2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2.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2.1.1欺诈风险截止目前,我国人民银行信用体系虽已建立起个人信用评级机制,但还不够完善,只能依据已在册的信用记录状况来进行评定和审核,加上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尽完善,银行在发放个人贷款时,很难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款人或担保人就很容易采取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等不正当手段,致使贷款人本息受损,加大银行金融风险。
如果借款人的个人收入一旦出问题,虽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获得清偿,但这是在借款人另有住处的前提下才可以强制执行拍卖抵押物以清偿债务,同时加大了执行的难度。
此外还有通过虚拟抵押、虚立存款账户或保证金等方式来骗取银行贷款。
2.1.2提前偿还贷款风险因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收益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提前还款发生后,银行将因此遭受服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提前收回资金闲置、预期收益减少等三种经济损失风险。
2007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六次上调人民币利率,其中五年期的商业贷款利率提高到了7.74%,上调了1.3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到5.22%,上调了0.64个百分点。
课题研究论文:房地产金融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
金融研究论文房地产金融现状及潜在风险分析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一)房地产金融风险定义房地产金融是指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
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内容包括吸收房地产业存款,开办住房储蓄,办理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地产抵押贷款,从事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险、典当和货币结算以及代理房地产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等。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在房地产资金融通过程中,由于各种现实中无法确定的因素,使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了一定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我国房地产金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己逐渐形成一套房地产金融体系。
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房地产基金、住房储蓄银行、住房合作社等为补充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对银行贷款有着较强的依赖,因此,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集中表现在银行贷款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金融风险既包括可能带来的未知收益,也包括可能承受的未知损失。
在房地产经济高涨时期,贷款银行是房地产经济的受益者;在房地产经济衰退时期,贷款银行则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损失。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规避房地产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所以文中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未知损失。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分类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
房地产泡沫破灭使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违约风险,由于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信贷过分集中而造成的风险往往属于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贷款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在期限、结构、数量上的不匹配而引起的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长的风险。
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主要来自于四大囚有商业银行,贷款期限一般是5年。
这种银行现金流短存长贷的结构很容易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
据经验而言,如果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的30%,则很容易引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我国目前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例10%-20%,贷款结构比较健康,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
房地产金融结课论文
房地产金融》结课论文浅析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对策姓名王训学科、专业土木工程学号1113300225 授课教师管理学院王威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5.26浅析房地产金融风险对及对策摘要:由于房地产业本身的特点,在房地产的开发经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房地产金融在支撑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了房地产业的高风险。
银行体系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出现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使房地产的金融安全成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房地产金融建筑经济国五条流动性过剩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房地产金融风险1近几年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部分回顾1.1近年来央行多次加息及系列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的出台目前,在一系列金融管制政策作用下,房地产业已从过快的发展势头步入稳健发展阶段。
今年国五条的出台在金融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波及到社会各领域。
因此,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是需要不断地寻求市场动荡中其所应变的角色定位,来抑制房地产业不良的迅猛增长或刺激行业的萧条。
限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发放信贷资金,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且“四证齐全”时才能发放贷款。
限制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贷款,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的评估值的70%,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1.2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5%;每笔个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下,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
对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了市场化调整,将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回归到相同期限贷款利率水平,不再实行之前优惠利率,而是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1.4上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央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
对空置3年以上的商品房,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其作为贷款的抵押物。
房地产金融毕业论文
一、房地产金融概述(一)房地产金融概念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有很强的依赖性.与房地产相联系的房地产金融是指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房地产金融包括政策性的房地产金融和商业性的房地产金融。
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主要是房改金融,它是与住房制度改革有关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广义的房地产是土地与房屋的合称,因而房地产金融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房产金融和地产金融。
1。
房产金融房产金融指房屋或建筑物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各种资金融通活动。
严格地说它不同于住房金融.住房金融是以住房作为信用的保证,获取资金的融通,如通过住房券、住房抵押贷款、按揭贷款、住房储蓄等来融通住房资金,主要是在住房消费过程中的融资活动.可见,住房金融只是房产金融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除住房金融的内容外,房产金融还应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在房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中的资金融通。
2。
地产金融地产金融又称土地金融,指围绕土地的有偿使用而产生的融资活动.具体来说,又可分解为市地金融、农地金融。
市地金融是指围绕城市土地的开发、建设、经营所展开的资金融通活动,包括市地获得金融、市地改良金融、市地转让与经营金融。
农地金融是围绕农地的开发、生产、经营而展开的资金融通活动,在国外又称农业金融,主要包括农地获得金融、农地改良金融、农地经营金融.两者相比,前者的货币化程度和贷款利率都较高,贷出的资金回收容易,偿还期限短,并且分期偿还的情况较多出现;后者则通常与各国的土地政策相配合,在政府的扶持下,不以盈利为目的,发放贷款的期限较长,一般多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二)房地产金融的作用房地产金融在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房地产金融行为对个人住房、房地产企业经营和经济市场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地产业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以及房地产开发运用的“财务杠杆原理”决定了房地产资金不可能单纯依赖开发商的自有资金,必须依靠金融工具融资。
房地产金融论文
房地产金融论文引言房地产金融是指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借助金融工具进行融资的一种形式。
在当代社会中,房地产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其优势和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房地产金融的背景房地产作为一种具有收益性并且相对稳定的资产,成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首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增长,房地产金融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外,金融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也为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 房地产金融的形式房地产金融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房地产贷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房地产证券化等。
房地产贷款是最常见的方式,金融机构向购房者提供资金,并以房屋作为抵押物。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通过募集投资者资金,并投资于房地产项目的方式。
而房地产证券化则通过将多个房地产项目打包出售给投资者,增加了投资的流动性。
3. 房地产金融的优势房地产金融具有以下优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金融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应,满足了购房者的融资需求,进而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降低购房门槛:通过房地产金融,购房者可以以较低的首付款比例购买房屋,降低了购房门槛,提升了购房者的购买能力。
•提供投资渠道:房地产金融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取稳定收益的投资渠道,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
4. 房地产金融的风险房地产金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泡沫风险: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可能导致泡沫的产生,当泡沫破灭时,房地产金融将面临严重的风险。
•利率风险:房地产金融通常与利率息息相关,当利率上升时,购房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购房者还款困难,从而对金融机构形成压力。
•政策风险:房地产政策的变化可能对房地产金融产生重大影响,政策调控的严厉程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5. 政策建议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房地产金融的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监管: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避免金融风险的积聚。
房地产方面的毕业论文(新版多篇)
房地产方面的毕业论文(新版多篇)房地产论文篇一房地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前向和后向带动力强,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扩大内需,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运行发展的核心元素,房地产价格也快速上涨,部分地区出现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涨幅过大的现象,不断上涨的房价引出“房地产泡沫”的议题。
与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共同被关注的另一议题是房地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
一、研究背景二、房地产金融风险(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企业和个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丧失偿债能力或偿a债意愿而出现违约,使银行不能按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
按照违约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被动违约和主动违约。
被动违约通常是指由于支付能力导致的违约。
借款人具有还款意愿,但是由于财务状况出现困难,导致支付能力不足从而被迫违约。
主动违约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而与还款意愿密切相关。
主要指借款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主观上不愿意偿还而选择违约。
(二)市场风险银行机构面临的与房地产有关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作为抵押物而持有的银行资产,由于房地产价格变化引起抵押物价值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住房抵押贷款普遍被视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信贷资产,因而大多数银行都比较热衷于发放这类贷款。
但是作为抵押物的房地产价值的下降也可能使银行不能足额收回贷款。
一般而言,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额不会是房地产价值的全部,而是房地产价值的一部分,如70%,80%。
这意味着,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下降超过20%或30%,银行持有的抵押房产就存在“抵押不足”而导致贷款损失的风险。
同时,作为银行资产的抵押房产价值下降,也会直接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引发其他相关风险。
(三)操作风险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自身违规操作,管理不当等原因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有关房地产金融研究论文
有关房地产金融研究论文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相结合的产业,它具备二者的特征,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都是风险极高的行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房地产金融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房地产金融研究论文范文一:国内外房地产金融体系比较研究[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房地产金融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体系比较分析一、房地产金融体系结构1.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组织机构体系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组织机构体系主要指的是房地产融资的主体,也就是对应于不同的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组织机构。
房地产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特殊,它一方面充当着资金供给者,另一方面又是资金的需求者,吸收存款、发行金融工具以筹措大量资金。
2.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金融工具体系在房地产市场上使用的金融工具有很多,可以将其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金融体系通用的,例如债券、股票等等类似的一般金融工具。
另一类是房地产金融体系特有的,如抵押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等。
3.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配套设施体系在金融体系中,除了组织机构体系和金融工具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
其中包括房地产的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高质量的中介服务,如房地产评估、担保、保险以及信用评价等服务,以及一个相对完善法律环境等。
二、国内外房地产金融体系的现状1.我国房地产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主要是由住房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部门这样的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住房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中的专业部门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组成。
此外,我国的住房公积金也是我国房地产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2.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金融工具体系我国房地产公司中上市公司占比很小,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依靠银行信贷来筹资。
除此之外的诸如信托融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也因为缺乏健全的二级市场,只能进行小规模的融资,没有起到开扩融资渠道的作用。
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论文一、房地产金融基本状况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发展壮大离不开房地产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所下降。
我们可以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的形式和结构为参考。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1998年以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债券和利用外资绝对值及占比均很低,且呈不断回落态势;房地产开发资金中约有60%左右来自于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程度很大。
就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而言,自98年,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20.09%,高于同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12.71%)7.38个百分点。
2004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消费信贷增长率均呈下降态势,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住房消费信贷增长率下降了7.29个百分点。
我国政策性住房信贷主要指对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
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人数为158万人,仅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2%;累计向433万人发放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仅占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总数的7%,比例明显过小;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中用于个人住房贷款和购买国债的资金仅为56.1%,沉淀资金闲置的比例为42.6%。
积金大量处于闲置状态,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1.风险过于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间接金融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还占绝对地位,而资本市场等直接金融发展却相对落后,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改革还不到位,导致了我国房地产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
通过住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和土地储备贷款等各种形式的信贷资金集中,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在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相对落后,很难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其他渠道,而且也不能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风险社会化,化解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
房地产金融投资风险及策略分析的论文
房地产金融投资风险及策略分析的论文关于房地产金融投资风险及策略分析的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银行房地产信贷过程分析;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揭示;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地产开发阶段、房地产开发阶段、房地产销售阶段、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市场风险、项目质量风险、经济风险、政策性风险、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统计工作;政府要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制、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房地产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银监会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和服务功能、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分析项目投资资金组成的合理性和来源的可靠性、分析项目总投资的合理性、分析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分析项目抗风险能力、分析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其竞争力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房地产信贷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有关部门就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因此,加强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分析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揭示了房地产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险防范房地产信贷银行业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对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内需等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信贷又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业务。
因此,如何规避金融风险、积极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将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银行房地产信贷过程分析1、地产开发阶段。
承担土地一级开发的有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出让单位、项目公司以及土地出资(合作)者。
这三类单位都有银行贷款介入,他们的还贷资金又主要来源于土地转让。
2、房地产开发阶段。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外资、债券及其他。
房地产论文: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
房地产论文: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中文摘要】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然而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市场运作不规范、交易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控。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政策越来越敏感,金融政策已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工具。
金融调控政策在历次调控中的效果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去改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
本文在研究时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概念、目标、调控的主要工具及作用机理问题。
接下来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自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运用的金融调控政策,并分为几个阶段分析了调控的效果,再对金融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近年来的金融调控政策做了一个总体评价。
接着对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实施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及效果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经验总结。
文章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效果的政策建议。
【英文摘要】Since Housing system reform, China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gradually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the price of real estate market rose too fast, the market operation is not in standard, trading disorder and other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market,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some related policy. Real estate as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sensitive to the financial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in regulating the real estate market. How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policies in previous, what problems existing, and how to improve,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This study first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nd then review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literature on financial policy control real estate. Then analyzed the concept of the finance macro-control o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the main target, regulation tools and the mechanism from the theoretical. Next on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om, introduced in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since the financial control, using several stages and into the effect, analyzed again to control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policy empirically analyses. The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and financialpolicies and effect are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In the end, the essay influence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inance macro-control effect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al estate finance macro-control effect policy suggestions.【关键词】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英文关键词】Real estate Financial regulation Effect【目录】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研究摘要3-4Abstract4绪论7-12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7-8一、研究背景7二、研究意义7-8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8-11一、国外研究现状8-9二、国内研究现状9-10三、国内外研究评述10-11第三节本文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一、研究思路11二、研究方法11-12第一章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理论分析12-20第一节房地产金融调控内涵12-15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12二、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12-13三、房地产金融调控的目标13-15第二节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的主要工具及作用机理15-20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及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理15-17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理17-18三、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作用流程18四、我国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作用效力评述18-20第二章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及金融调控政策效果分析20-40第一节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特征20-24一、总量上的非均衡20-21二、房地产市场总量非均衡的实证分析21-23三、结构上的非均衡23-24第二节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所运用的金融调控政策24-26第三节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分析26-32一、相关数据和指标26-29二、1998—2003 年的第一轮调控29-30三、2003—2007 年的第二轮宏观调控30-31四、2008—2009 年第三次宏观调控31-32五、2010 年至今的第四次宏观调控32第四节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32-36一、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33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33-34三、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34-35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35五、实证结论35-36第五节对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的评价36-40一、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的特征36二、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存在的问题36-37三、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37-40第三章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际比较40-45第一节发达国家或地区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及其成效40-42一、美国采取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40-41二、日本采取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41三、香港地区采取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41-42第二节国际经验与教训42-45一、房地产金融调控国际经验42-43二、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的国际教训43-45第四章我国房地产市场展望及提高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的建议45-50第一节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45-47一、调控政策走势判断45-46二、房地产市场走势展望46-47第二节提升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政策效果的对策47-50一、准确定位房地产市场功能47二、建立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金融调控目标47-48三、注重金融调控手段的差异性48-49四、金融政策与财政应互补并重49-50参考文献50-52致谢52-53详细摘要53-61【索购全文找】1.3.9.9.3.8.8.4.8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
关于房地产金融的论文
关于房地产金融的论文一、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过如何界定房地产金融的内涵及外延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目前广为认可的说法是,广义的房地产金融是指所有与住房的开发、建设、交易、消费和经营等经济活动有关的资金融通活动。
狭义的房地产金融是指与居民或消费性的非营利住房机构的住房开发、建设、交易、消费和经营等经济活动有关的资金融通活动。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指在房地产资金融通过程中,由于无法确定的各种现实因素,使以银行为代表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了一定偏差,从而具有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理论实证方面,AllenandGale(1998)提出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模型。
在该理论中,银行贷款是形成资产泡沫的重要原因。
Collvnsandsenhadji(2002)提出了一个使房地产业和经济周期联系起来的传播机制,并强调在监管薄弱和外资流入的情况下,该机制的作用可能放大。
Hofmann(2003)对20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与GDP、利率和贷款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变化在长期中会导致银行信贷周期的变化。
DavisandHaibinZhu(2004)选用17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对商用房地产价格和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扩张的结论。
国内理论实证方面,袁志刚、樊潇彦(2003)分析了房地产均衡价格中理性泡沫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以及泡沫破灭的临界条件,认为高按揭贷款的比例是产生泡沫的原因之一。
武康平、皮舜等(2004)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均衡解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得出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的作用机制。
易宪容(2005)认为中国目前出现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并且指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完全建立在银行信贷支持基础上的房地产市场。
石长丽(2006)对房地产贷款和房地产资产泡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与房地产泡沫两者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抵押贷款1.房地产抵押贷款概述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拥有的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抵押物担保的范围包括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本金,利息和实现抵押物抵押权的费用及抵押合同约定的其他内容。
房地产抵押人在抵押期间不得随意处置受押发地产,受押房地产的贷款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有权在抵押期间对抵押物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在贷款债务履行期届满,贷款人未清偿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贷款银行可以与借款人协议以抵押房地产折旧或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协议不成的,贷款银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清偿贷款银行的债权。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是:以抵押为前提建立的贷款关系;以房地产抵押为条件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现实性。
其作用是:增强工薪阶层的购房能力,促进住房自由化和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发展;增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发挥自有资金的财务杠杆功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发挥储蓄功能,调节居民消费行为,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确保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保障银行贷款效益,促进房地产金融的发展。
2.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证券化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席卷全球,证券化作为其三大标志之一,尤为引人注目。
现代市场经济中,无论是自愿的配置,还是资产存量结构的形成或增量结构的调整,在主要方面都是通过证券与证券市场来进行的。
所谓证券化是指一定的机构以证券为主要形式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筹集的普遍化趋势。
具体来讲,证券化包括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
融资证券化是指大量的机构融资者脱离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转向从证券市场融资,以至于债券和股票在资本量中不断扩大和增强的过程或趋势;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是预期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适当的安排,转化成为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显然是属于后者。
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上面已简要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以及其证券化,而它对于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缓解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的压力。
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使银行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获得新的资金来源,有助于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压力。
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通过运用证券化技术,将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减少风险资产额,可以在自有资产额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资本充足率,。
第三,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如果银行将那些期限长、利润薄的贷款证券化,则可提前兑现部分利润,而且可以通过加快信贷资产周转的速度,提高资产的收益率。
第四,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有利于激活住房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发展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刺激居民的住房消费。
但住房抵押贷款发展速度依然相当缓慢,银行在提供贷款时,条件都相当苛刻,如严格限定借款人资格、尽量缩短贷款期限、实际贷款额度小等。
如果能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则可使银行提供更宽松的贷示条件,从而激活住房消费市场。
4.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种类的选择国外已开发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工具繁多,目前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有三种:抵押转递证券、抵押支付债券和担保抵押债务证券(简称CMO)。
下面我们对这三种证券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
抵押转递证券是特设信托机构将购买的住房抵押贷款集中在一起组成资产池,然后凭以发行的证券。
证券所有者按其购买份额享受相应的权益。
转递证券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1 )现金流量取决于抵押贷款的现金流量,投资者按月收取由特设信托机构转递过去的本金和利息。
(2)直到所有抵押贷款被完全偿清,投资者才能收回转递证券的所有本金和利息。
正是由于转递证券所具备的以上两个特征,使投资者面临着现金流量难以确定所带来的提前偿还风险(prepayment risk)。
例如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购房者趋向于增加或减缓提前偿还率(prepayment rate),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再投资的风险。
转递证券的这一缺陷将其局限于初级市场,其二级市场并不活跃。
抵押支持债券是代表发行人(SPV)普通债务的一种证券,它由抵押贷款来担保,作为抵押的贷款组合仍在发行人的帐薄上以资产表示,抵押支持债券以负债表示。
抵押支持债券也有两个重要的特征:(1 )发行人保留了抵押贷款的所有权,对贷款产生的现金流可进行再投资,通常半年支付债券利息一次,到期才支付本金。
对于投资者而言,抵押支持债券的这一特点克服了转递证券所具备的现金流不确定的缺点。
(2)发行抵押支持债券一般要求超额抵押,即抵押品的市场价值须超过债券本金和应计利息。
这虽然对债券持有人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但却降低了抵押品的利用效率,加大了发行抵押支持债券的成本。
担保抵押债券(CMO )是一种由一个抵押贷款组合或一些抵押转递证券的组合作担保所发行的债券,它一般有几档,每档的到期期限不同。
任何一档的投资者在其本金得到偿付之前每隔一段时间收取一次利息。
本金则是由作为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收到的本金和提前还款支付。
先偿还前一档的本金,偿还完前一档的CMO本金以后再偿还后一档的本金,直到所有各档本金均被清偿。
CMO 既克服了转递证券现金流不稳的缺点,又克服了抵押支持债券抵押品利用率不高的缺点。
(1 )运用现金流重组技术创造出利率、期限、风险不同的多个级别的证券,增加了现金流的确定性,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
(2)与抵押支持债券抵押品按市场价值衡量不同,CMO抵押品的价值以抵押品带来的现金流来衡量,因此,虽然CMO 抵押品级别比抵押支持债券抵押品低,但利用效率却更高。
正是由于CMO 集中了其他抵押证券的优点而无它们的缺点,它的发展十分迅速。
自从第一笔CMO于1983 年在美国问世以来,到1993年,其规模已达近5000亿美元。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在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时,可主要考虑采用CMO 这种工具。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公司是住房抵押贷款实现证券化的关键所在,它使居民借款户与市场投资者最终得以沟通,使住房贷款市场的供需双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于居民借款户发生联系时。
它通过向贷款发放银行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来实现;在与市场投资者发生联系时,它通过向证券商发行经过组合包装的抵押担保证券来实现。
保险公司对抵押贷款组合提供违约保险,审计机构对抵押贷款组合进行财务预算和核算,评级机构根据提供的保险类别,审计结果,超额担保的额度,贷款类型,贷款的地理分布,贷款的期限等方面的信息,对抵押贷款组合既可以经证券商向市场投资者销售,也可以直接销售给投资者的受托人,由受托人向投资者对付本息。
如果抵押贷款出现拖欠情况,托管银行代表市场投资者的利益负责催收,托管银行收取服务费用。
下图就是CMO的具体实现流程图:CMO 业务流程图5.创新点总结将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这在现在的中国本身就属于一种创新,它能够将市场上的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高效运转。
而CMO是一种由一个抵押贷款组合或一些抵押转递证券的组合作担保所发行的债券,它一般有几档,每档的到期期限不同。
任何一档的投资者在其本金得到偿付之前每隔一段时间收取一次利息。
这对于现在中国的国情比较符合,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创新点。
6.开发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需克服的障碍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得到法律、信用评级、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
由于目前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仍是一种融资工具的创新,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法律、信用评级、会计和税收制度尚难以对资产证券化形成支持,此皆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法律障碍。
一种金融工具能否顺利推销,需求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复杂性,期待个人投资者成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不现实的,机构投资者应占据资产支持证券的主体。
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却严格界定了机构投资者的准入资格。
如《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同业存款、买卖国债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面,从而明确界定了保险资金不得用于购买企业债券及抵押贷款证券。
目前我国养老基金介入证券市场也只是处于试验阶段。
如能在法律上允许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进入由政府担保的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无疑是一个强劲的需求。
信用评级与实现信用增级的障碍。
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且决定着发行人筹资成本的高低。
而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很不完善,一是许多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二是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
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必须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这方面可考虑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进行合作。
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进行还依赖于证券化资产的信用增级。
信用增级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
内部信用增级主要有直接追索、超额抵押、购买或保留从属权利三种方式。
而外部信用增级是第三方为资产支持证券提供金融担保,从而增加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
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之所以能逢勃发展,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担保发行的抵押转递证券体现了美国政府的全面信用支持,具有极高的信用等级,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
而目前我国还缺乏外部信用增级的机制,要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政府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构。
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障碍。
资产证券化过程涉及到许多会计问题,而目前我国尚未有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因此相应的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制度也是一片空白。
此外,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涉及到税收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资产销售的税收和特设信托机构的所得税处理两方面。
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和税收法规,结合资产证券化本身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会计和税收制度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