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李明

2012-06-22 11:53:32

【读、吟、唱】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音乐,文人音乐。吟诗和弹古琴,是古代文人的绝活,琴不一定人人会弹,诗却是每个读书人都会吟的,吟诗是古代文人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我国传统读书人,常用朗诵(默诵)、吟诵和歌唱三种方法,去体味和欣赏古诗词,对各类古文,则只用朗诵和吟诵二法,鲜闻有歌唱的。

轻读默念乃至高声朗诵,都不超出语言音调范围。虽说中国语言音乐性很强,有平、上、去、入声调变化,但毕竟不是音乐,很难用乐谱记录。吟诵虽然注重语音因素,接近语言音调,但只要略为夸张,就音记谱,削语音之足适音乐之履,就可以合乐。吟诵音调大多是一字一音,即使多音,也是语音范围内的音,为了突出语言效果,才作较大的音程跳动。严格地说,吟诵可细分两种,一种接近语言,近似速度缓慢的朗读,另一种音乐性强,吟诵音调其实就是一首歌曲。歌唱音调完全可以合乐,节奏、旋律性强,乐曲形式的起、承、转、合、变化、终止,也比较完整。

朱自清在《论朗读》一文中说:「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不像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能了解欣赏,用不着看。吟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捉摸着。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该就是这个意思。」他又引近人黄仲苏在《朗诵法》一文中的话:「所谓吟者……声韵应协,音节和谐。吟哦之际,行腔使调,至为舒缓,其抑扬顿挫之间,极尽委婉旋绕之能事……盖吟读专以表达神韵为要。……吟读较咏读为速,而比之诵读则较缓。」他又举钱基博在《朗诵法》序中,论因声求气法,引曾国藩的话说:「如四书,诗、书、易、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这里说到朗读、吟诵、歌咏的区别和功用,非常精要。所谓「因声求气」,就是通过人声演绎,表达诗文内在的气韵和精神。一般来说,朗读和接近语音的吟诵,适宜表现刚健豪放、率直明快的各类古文,而接近音乐的吟诵、吟唱则适宜表现温柔敦厚、含蓄秀美的诗词韵文类作品。

【今人体味和欣赏古旧诗文的三种方法】

读(朗诵、默诵)──古代语音(古方言和官话) 、方言今音、普通话

吟(吟诵)──接近朗诵语音的吟诵(普通话或方言,乐音、非乐音)

(吟唱)──依字行腔,接近音乐的吟唱曲(全为乐音,且有一定的歌曲形式)

唱(音乐)──传统的古代诗词歌曲、琴歌等

现代创作的古旧诗词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

【吟诵有悠久的历史】

古人读书讲究师承,发蒙早的,童年时代已跟先生学会了吟诵腔调,及后,又把这种吟腔传授给子弟或学生,于是,这种吟腔便世代相传,虽然在承传过程中,语音、腔调变化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音调仍会得到保存,我们从一种吟腔,也许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

吟诵音乐源远流长。《周礼.春官.大司乐》称:「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经学、训诂学家郑玄注云:「兴者,以善物喻善事(善用比喻),道(同导)者,言古以剀(音凯,剀切教导)今也,背文(直言,言语)曰讽,以声节之(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规律)曰诵,发端(提问)曰言,答述曰语」。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部注:「诵……为吟咏,以声节之」。郑、段二家,将吟诵和歌咏等同看待,没有分开。笔者试释于下:兴,起兴,常以丰富想象之比喻引起,犹今之引子,开场白(曲)。道,引导,以古切今,报导国家、社会生活事物,传导官方消息,反映民众心声,犹今之新闻播讲。由于方言及书面语言难懂,必拉长语调,以吟唱方式处理,也以此吸引听众。讽,带有讽剌、劝谏内容,或复述口头、书面语言,陈说民情,有如今之韵白、道白或吟诵。如实唱出各地民歌,则音乐性极强矣。诵,有一定的音调节奏,近口语为朗诵,近歌唱为吟诵

或吟唱,应用面极广,上自大雅之堂,礼仪、朝会,下至塾课、个人诵读文字数据,均用之。言、语,单解均为独吟或独唱,合解犹今之问答式对口唱,或二重唱、卡农,乃声乐中精致小品。(《说文解字》说「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语言一直在变化之中,卜辞中「言」,郭沫若氏作单管吹奏乐器。《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周代之「言」则早已转化为声乐类词汇了。)在周初前后颇长的一段时期内,吟诵音调还曾起到规范、沟通语音的作用,有点像后世的官话和今之普通话。当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吟唱《诗经》的「雅言」便成为上层社会人际沟通的桥梁,只不过官话和普通话是讲的,而雅言是吟诵的。上古时代,有文化的士人讲话,特别是后来国(诸侯)际交流的语言,大多是吟唱出来的,真是优雅得很。后世京昆戏剧中有韵白,日本「能乐」中也有类似的唱白,原来它们是大有来头的。《诗经‧述而》就有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不但吟《诗》诵《书》用雅言,就是在各类仪式中担任司仪的礼生,也要拖拉着腔调「执」行「礼」仪。《诗经.郑风.子衿》说得更明白:「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诗经》可以吟诵,可以歌唱,也可以用弦乐演奏、伴奏,还可以配合舞蹈。《墨子.公孟》称:「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也把吟诵和歌唱分得很清楚。古人认为诗乐皆音声之事,吟诵和歌唱是合乐的两种方式,故有「弦诵」、「弦歌」的说法,吟诵和歌唱同样可以配合弦乐演唱。

《左传》(鲁襄公十四年)称:「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

《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记有郑人「诵」子产的故事:

「子产为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从政一年,

舆人(众人)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同储)之,

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助)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这故事的意思是:子产对政治、经济制度做了许多改革,使暴发户畏法,豪强有所收敛,他们忿忿不平,欲杀子产而后快。三年后,改革收效,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田地因得到合理使用而增产,人们反而耽心子产死去后继无人了。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篇,有记鲁人「诵」孔子的故事:

「孔子始用于鲁,鲁人鹥(音翳,暗中)诵之曰:

麛(音迷,鹿羔)裘而韦毕(音费,外挂),投之无戾(罪也)!

及三年,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

衮衣(礼服)章甫(礼帽),

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

将这故事翻成白话:孔子在鲁国开始做官的时候,百姓偷偷地吟诵道:「穿着皮裘外褂的大官儿,赶走他,我心里就舒服,这哪有罪?大官儿穿着外褂皮裘,赶走他,心里就高兴,这哪算错!」过了三年,德政推行成功,百姓得到教化,又吟诵道:「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的大官儿,让大伙儿过上了盼望已久的好日子,大官儿戴着礼帽穿着礼服,给大伙儿的好处,实实在在,毫无私心。」从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到,古人说话,须突出意思的地方,常用诗来表达,诗可以歌唱也可以吟诵。古文言简意赅,方言又无规范化,为了突出要点,使别人明白,常把重要的地方,拖长慢读,慢读时,强调、夸张了语音声调,吟诵由此产生。进一步将吟诵音调美化、音乐化,那便是歌唱了。

同时,古人也用诗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感情的表达,又有多种方式。《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同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