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剖析

合集下载

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一、外交活动的频繁1、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

当时,与中国接壤的各国发生了相当程度的人文历史交流。

这是由于唐朝统治者采取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扩大外交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与东西欧的关系有大大改善。

2、在唐朝,外交交往使许多唐朝官员遍及西域,发生当时空前绝后的多边外交活动。

各个国家通过各种外交)政策,交换使节等形式,调解政治冲突、促进人文交流,改善和谐关系。

当时的“安史之乱”等重大冲突,也得到有效的调节。

3、由于西域地区当时处于诸多疆域互相争夺的时候,唐朝政府大力拓宽外交渠道,努力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来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边境安定。

随着西域贸易繁荣,外交关系也得以维持、发达,形成较为稳定的国际秩序。

二、多边外交使用1、唐朝时期,多边外交渠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加强。

各国间的外交关系不再限于政府间的交际,而是拓宽双边外交的模式,共同推进发展和繁荣。

这样的多边外交凸显了唐朝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外交手段,为今后中华民族融入国际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当时,这种多边外交的优点显而易见,积极发展,使唐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外交格局,也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交流。

唐朝与西方国家间关系密切,文化交流频繁,为中国书法、绘画、建筑艺术、文省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精华创作,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和开放的面貌。

三、主要外交活动1、唐朝在外交活动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跟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外交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使者的形式对外友好交流,以此作为交换使节及宗教信仰的路线。

(2)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形成某种多边外交模式,以贸易会谈、贸易往来为代表,促进各国相互合作。

(3)宣抚使节赴西域,向西域各国传播唐朝信仰,从而保护国家的境界和国家的利益。

(4)鼓励宗教团体、商人、学者从事探险和勘查,推动文化技术的新突破,保持两国之间的繁荣。

2、最终,唐朝的外交活动不仅使唐朝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沟通加强,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国家相互走向发展、合作互利。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注: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1、特点: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1、古代的对外交通(1)陆上丝绸之路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

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

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

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②唐朝时,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pt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pt

鞨靺
吐 蕃
2.表现: (1)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唐朝多次击败突厥, 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管 理天山南北地区。 (2)唐朝与回纥的关系:唐朝对其进行册封, 曾 3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建立了良好的 关系。 (3)唐朝与靺鞨的关系:唐朝对其进行册封, 与唐朝长期保持和好。 (4)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开元年间,唐玄宗 册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新罗
大食 唐朝 天竺 日本
遣唐使船
使节、留学生来唐
4.典型:
(1)玄奘西游
①时间:627-631年。
②目的地:天竺。
③成果: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④影响: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玄奘西行造就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 段佳话。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成为 研究 古代 印度 和中 亚地 区历 史文 化的 典籍。
唐蕃会盟碑 暴 掠 不 作 患 难 相 恤
步辇图
布达拉宫
大昭寺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都有哪些 措施? ①册封; ②战争; ③设立行政机构; ④和亲; ⑤会盟。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对待少数民 族什么样的态度? 开明、平等、一视同仁
4.材料解析题。
(1)尺带珠丹为什 么自称是唐朝皇帝的 舅宿亲?
尺带珠丹自认为是文 成公主的后裔,所以 自称为外甥。
(2)唐和吐蕃“和同 为一家”有什么意义?
朝 皇 帝 的 上尺 书带 珠 丹 给 唐
天主 宿 下, 亲 百遂 , 外 姓和 又 甥 ,同 蒙 是 普为 降 先 皆一 金 皇 安家 城 帝 乐。 公 舅 。
(5)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 藏族的祖先 A、7世纪前期 杰出首领 松赞干布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标要求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标要求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其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直是历史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希望能为您提供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1.1、唐朝的多民族共处唐朝是一个多民族共处的时期,这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

在唐朝时期,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这种多民族共处是如何形成的?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1.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唐朝是如何与少数民族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这种互动对唐朝的发展和稳定有何影响?二、唐朝的对外关系2.1、唐朝的疆域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疆域之广阔,影响深远。

唐朝与边远地区的关系如何?唐朝对于西域和东南亚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又是怎样的?2.2、唐朝的对外政策唐朝时期,其对外政策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唐朝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的?对外政策的变化与演变又是如何影响着唐朝的国家命运和历史走向的?在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历史事实,更需要从中总结和回顾,以达到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在当时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认识我国历史、理解多民族共处和国家对外交往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处理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多民族共处和对外政策的形成,为后世我国统一和国家稳定打下了重要基础。

唐朝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总结:通过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演变。

唐朝时期,多民族共处、对外交往等政策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古代我国和理解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优秀教案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优秀教案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1)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掌握唐朝民族政策思路,领会集同为一家的含义。

(2)认识遣唐使的文化沟通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故事。

2.过程与方法:(1)认识和采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育从历史资猜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经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惯用列表概括整理知识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唐朝与少量民族交往史实的学习,认识唐朝开通民族政策,建立尊敬他人、同等候人的意识,培育待人宽容、豪迈的性格,理解我国此刻同等、团结、友善互帮的民族政策。

学习鉴真、玄奘坚强的毅力和一往直前的精神。

(2)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使了自己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可感。

【教课要点】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教课难点】经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沟通的特色。

领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量民族两方发展的促使作用,认识友善互帮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现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图片导入新课。

问:上图描述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形。

唐太宗接受他的恳求了吗?今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展?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迅速阅读课文,达成自学。

三、合作研究(一)“和同为一家”1.师展现资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偏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亲母亲。

——唐太宗发问: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学生回答。

2.展现唐初边境少量民族散布图,出示资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师发问:依据资料并思虑:唐太宗为何被少量民族称为“天可汗”?学生回答,师总结。

3.简要介绍松赞干布的事迹。

发问:(1)松赞干布为何想和唐朝联婚?(2)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3)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D
4、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 地区历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大话西游》 D.《桂苑笔耕》
A
5、下列是唐朝从国外引进的有:( ①熬糖法 ②马球 ③文字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B
) ④佛教文化
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和睦
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代的对外交往
大 雁 塔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天竺那烂陀寺遗址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像 玄奘西行路线图 由他口授、弟子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当时西域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 大雁塔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 贞观年间,唐朝高僧玄奘只身求学,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 的风土人情、物种、气候、地理、历史、语言、宗教等情况,成为今天人们研究中亚、 式修建故名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后又游学天竺各地,潜心研习佛学十余年,成为知名的佛教学者。 玄奘在19年间共译出佛经70余部1300多卷。 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赫·乔·韦尔斯:“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 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 对照的是那样的鲜明„„在唐朝,中国的极盛时代„„ 中国呈现了繁荣、幸福和文艺活跃的景象远在任何同时 代国家的前头。” ——《世界史纲》
唐朝的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具有哪些独 特的魅力吸引众多外国人纷纷前来呢?
3.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原因:

25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PT课件

25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PT课件
章怀太子墓室的壁画唐朝官员接待外宾的马帝国阿拉伯半岛等地伊朗印度半岛各朝鲜半岛日本平城京平面图今日本奈良唐长安城示意图都有西市东市唐代建筑圆通寺唐代建筑圆通寺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从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权为2010年平城迁都1300年宣传画表演平城京开门仪式庆祝平成迁都1300年794首都从奈良移到平749作为祈祷五谷丰收了祭神的相扑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 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英国曼彻斯特唐人街
唐 人 街
法国巴黎唐人街
加拿大蒙特利尔唐人街
日本横滨唐人街
唐 装
唐装

2001年10月21日,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唐朝的对外交往
开放则兴, 封闭则衰
学习
表演平城京开门仪式
2010年平城迁都1300年宣传画
庆祝平成迁都1300年
ァぁ ィぃ ェぅ クぇ コぉ シか
日本文字
阿安 伊以 江宇 久衣 己於 之加
中国文字



















奈 良 古 城
时 代 钱 币
通过了解了唐对日本社会进步产生了重 大影响的史实后,你有何感想?
服饰
1、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战和并存,以和为主。
2、我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 国家强大的重要保证。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二、唐代的对外交往
唐朝的对外政策: 开放
市舶司,这是我国历 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

唐代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及科技与时代风尚

唐代民族和睦和对外交流及科技与时代风尚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一、唐朝的民族关系1、概述:①总体特征:比较融洽②民族政策: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也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可汗”成为唐朝皇帝的专有称呼。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藏:a.过程: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b.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重要作用,直到今天仍深受西藏人民的爱戴。

②金城公主入藏:a.经过: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b.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3、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除吐蕃外,唐朝中央与其他少民族的联系也很紧密,唐前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八百多个府、州、县。

3、民族融合的形式:(1)民族迁徒。

(2)联合斗争。

(3)友好交往。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5)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兼并战争4、唐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

5、唐朝的对外交往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交往表现:很多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学习、居住。

(1)玄奘西游:a玄奘在哪些领域里做出了杰出贡献?掌握佛教理论。

翻译佛经。

撰写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b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求取真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2)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带回日本。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建筑:唐招提寺、平安京。

文字:平假名(草书)片假名(楷书偏旁)。

服装:和服(隋服、唐装)。

节日:除夕、元宵、清明、中秋、端午、七夕、重阳等。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看法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看法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看法1. 引言说到唐代,大家可能想到的是盛世,想到的是繁华。

可其实,这个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就像是家里有亲戚聚会,各种关系交织,有欢声笑语,也有小摩擦。

今天就来聊聊唐代那些年,民族之间的互动,以及它们如何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那些趣事。

2. 唐代的民族关系2.1 民族的多样性唐代可是个“大杂烩”,各个民族齐聚一堂,像一锅煮得正好的火锅,五花八门的食材相互碰撞,味道更是鲜美。

唐朝的疆域广阔,从北方的突厥到南方的南诏,甚至还有西域的各个小国,大家都在这个大舞台上唱着自己的戏。

你想啊,像李白这样的诗人,灵感也许就来自于那神秘的西域,或是边疆的游牧民族。

而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不仅是文化的碰撞,还有贸易的繁荣,简直就是经济的大潮流啊。

2.2 政治与军事的互动不过,热闹归热闹,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总是和谐如春风。

那时候,边境的纷争也是层出不穷,打打闹闹的事儿时常发生。

就像邻居之间的琐事,偶尔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

但唐朝的聪明之处在于,知道如何用“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常常通过联姻、和亲等方式来化解矛盾,真是个智慧的民族啊。

比如,很多王子公主嫁给了外族的领袖,政治联姻就像是“搭建友谊的桥梁”,让原本敌对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

3. 对外交往的策略3.1 开放与包容唐代的对外交往可以说是相当开放。

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不想局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而是想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朝廷鼓励商人出海贸易,丝绸之路就是一条重要的“金光大道”,把中国与中亚、欧洲连接起来。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商人们驾着船,满载着丝绸和瓷器,风尘仆仆地在海上航行,真是个浪漫的画面!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国的文化、技术、甚至宗教思想都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交流氛围。

3.2 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再说到文化的传播,唐代真的是个“大熔炉”。

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各种外来的音乐、舞蹈,大家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位置。

就像是参加一个热闹的派对,人人都能找到共同的兴趣点。

2022年高考历史~第十讲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022年高考历史~第十讲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十讲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点一唐朝的民族关系1.唐与突厥(1)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建立突厥汗国,中亚各国望风归附,后分裂为东西突厥,不断向南侵扰。

(2)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______可汗。

对东突厥的降众,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允许世袭官职。

这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________。

(3)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实力强大,控制西域各国,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

唐太宗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_____________,统辖高昌故地。

(4)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武则天时,又置_____________,管辖西突厥故地,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唐与回纥(1)7世纪初,回纥原在蒙古高原上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2)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____________府都督。

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后回纥贵族逐渐定居下来,8世纪改名______。

(3)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有的西迁至新疆,是____________的祖先;有的西迁至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

3.唐与吐蕃(1)吐蕃王朝赞普____________遣使来长安,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决定以宗室女____________和亲。

松赞干布以恭敬的子婿之礼前往河源迎亲,并在吐蕃为文成公主修建唐式宫室。

(2)唐蕃和亲后,文成公主带去中原的谷物蔬菜种子、各色工匠、书籍、农具制造和冶金等技术,带去了中原的文化。

松赞干布还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

4.唐与靺鞨(1)靺鞨是隋唐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民族,以渔猎为生。

7世纪中期以后,粟末和黑水两部强大起来。

(2)7世纪末,______靺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加忽汗州都督,粟末靺鞨以“______”为号,正式划归唐朝版图。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D
4、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 地区历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大话西游》 D.《桂苑笔耕》
A
5、下列是唐朝从国外引进的有:( ①熬糖法 ②马球 ③文字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B
) ④佛教文化
鲁迅:“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 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 时候, „„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西南 琉球—今台湾 曲女成—今印度根瑙杰 平城京— 今日本奈良 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 波斯—今伊朗 大食—今阿拉伯半岛等 地 新罗—今朝鲜半岛 拂菻—东罗马帝国 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向日本辛勤传 播唐朝文化且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阿倍仲麻吕
B
2、_______的西行,弘扬了佛教文化加强了唐 朝与天竺的交往。( ) A.智能 B.辩才 C.玄奘 D.鉴真
C
3、唐朝时,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 ( ) A.10多个 B.30多个 C.50多个 D.70多个
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和睦
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代的对外交往
大 雁 塔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天竺那烂陀寺遗址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像 玄奘西行路线图 由他口授、弟子写成的《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当时西域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 大雁塔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 贞观年间,唐朝高僧玄奘只身求学,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 的风土人情、物种、气候、地理、历史、语言、宗教等情况,成为今天人们研究中亚、 式修建故名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后又游学天竺各地,潜心研习佛学十余年,成为知名的佛教学者。 玄奘在19年间共译出佛经70余部1300多卷。 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
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主要是平等协调和统一管理。

下面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些措施:
1. 实行宽容政策:唐朝采取了对外夷狄的宽容政策,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鼓励他们融入中原文化。

2. 进行官员轮流任命:唐朝设立了一些特殊职位,轮流任命各民族的首领为官员,以统一管理各民族地区。

3. 实行分封制度:唐朝分封各族首领为官,授予官职和爵位,使各族的首领成为唐朝的臣属,并从中选拔有才干的人才。

4. 推行农耕经济:唐朝鼓励各民族从事农耕经济,发展农业生产。

通过向各族领主提供丰厚的土地和经济优惠,吸引各族臣属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5. 发展文化交流:唐朝提倡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允许各族人民学习汉族的文化、语言和文字。

这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

总的来说,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是以平等、宽容和融合为基础,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

这种处理民族关系的理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唐朝民族团结的发展。

简要介绍我国唐代对外关系

简要介绍我国唐代对外关系

简要介绍我国唐代对外关系: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对外关系也十分活跃。

以下是我国唐代对外关系的简要介绍: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唐代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较为友好,尤其是与新罗、渤海和吐蕃的关系比较密切。

唐朝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地将这些国家转化为它的属国或附庸,加强了朝廷的影响力。

与伊斯兰教国家的关系:唐朝与伊斯兰教国家的交往逐渐增多。

公元6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建交,之后又与波斯、撒马尔罕、巴格达等伊斯兰教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唐朝与伊斯兰教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对外使节的派遣:唐朝对外派遣了大量的使节,也接待了许多外国使节。

这些外交使节不仅开展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且也有利于唐朝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

总之,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对外关系方面,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与伊斯兰教国家进行了交流,还派遣了大量的使节。

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唐朝的影响力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专题一: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外交关系)一、历朝历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制度:1、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全齐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具体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制度(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政务),当时称为“羁縻州”(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类似);“羁縻州”的建立很能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2、北宋初期,多次攻辽都告失败;后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南宋建国后,在金军的进逼下,以岳飞首的抗战军民,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抗金英雄——岳飞;抗元英雄——文天祥);双方最终达成绍兴和议。

3、为了维护特权,强化统治,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机关)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到目前,我国先后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二、新疆问题专题:1、西汉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表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统辖,标志着西域地区从此正式成为了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清朝前期,平定新疆地区大小和卓木叛乱,并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晚清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西藏问题专题:1、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联系,发展藏族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2、元朝:西藏地区由中央机关宣政院直接管辖;这表明西藏从此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清朝:设驻藏大臣,代表清政府政府会同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4、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四、台湾问题专题:1、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特点和原因唐朝对外关系具有那些特征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特点和原因唐朝对外关系具有那些特征

战争如对‎突厥用兵‎和亲如文‎成公主远嫁‎册封如‎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设置管‎辖机构如‎在突厥故地‎设督护府‎结盟如汉‎藏结盟‎唐朝对外关‎系具有那些‎特征一、‎特点‎①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②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

③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④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影响巨大‎,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国文‎化圈,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

‎二、原‎因‎①唐朝政治‎统一、政权‎强大,有稳‎定的政治环‎境。

②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④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⑤中外使臣‎、商人、留‎学生以及僧‎侣的推动等‎。

三、‎与汉朝对外‎关系的不同‎处: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

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

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

‎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日,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西汉没有‎使臣交往。

‎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功。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才有了中‎西使臣的往‎来。

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者往来通‎好。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

唐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唐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唐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一、唐代外交的重要性及影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文化、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在唐朝的外交政策中,国际关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唐代外交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唐代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影响。

二、唐代外交的基本原则在唐代,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睦邻友好、互通有无”。

唐朝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与西藏、南诏等地区的通商和文化交流。

通过外交手段建立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

三、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1. 唐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复杂而又重要。

早期,唐朝与突厥的关系较为紧张,常常陷入战争状态。

然而后来,唐朝通过外交手段与突厥建立了互利的合作关系,两国签订了和亲婚姻制度,有效地缓解了战争威胁,并增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2. 唐朝与西域国家的外交关系唐朝与西域国家的外交关系也十分密切。

唐代政府派遣使节到西域各国,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促进了疆域的稳定和贸易的发展。

此外,著名的“丝绸之路”也在唐代形成和繁荣,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四、唐代文化对外交的影响唐代文化的繁荣和交流对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成为唐朝使节,以文化交流的方式展示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唐代的诗词、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深深吸引了外国使节,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汇与对话。

五、唐朝外交的影响1. 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唐朝的外交政策让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通过友好的外交关系,唐朝建立了稳定的边境,增进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文明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2. 对世界的影响唐朝外交政策的开放与包容为世界各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通过外交手段,唐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明与繁荣,促进了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六、对当代外交的启示唐代外交与国际关系的经验为当今时代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黄金时期,
在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内地和边疆各少 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很 大发展,从而共同缔造光辉灿烂中古文明。
• 一、唐代民族政策
• 从整体上说,基本沿用唐太宗时期政策: • ——羁縻政策:民族关系开明、持平,以和抚 为主。 • ——羁縻府州:共设羁縻府94、羁縻州762, 总计856。其地域,西至咸海,西南包括整个 阿富汗(6都督府,最南端波斯都督府),北 至今贝加尔湖以北,东达库页岛一带。 • ——和亲政策:然与汉有本质区别,唐力量强 大,很少动用武力。大部分民族如靺鞨、突厥、 回纥、契丹、南诏、西域各族,都接受唐朝封 号,即便是独立性强的吐蕃,也与唐建立比较 密切政治、经济联系。
• 一、东突厥 • 1.兴起~南北朝后期:
• ——突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早年居于金山(阿尔 泰山),兴起于南北朝后期,至隋初已成为北方最强 大少数民族,控制东起辽河流域西至阿尔泰山以西 广大地区,其力量可左右中原政权,周齐对峙,杨 坚代周、李渊、刘武周、梁师都、李轨、薛举等起 兵,无不先结好突厥,甚至向其称臣纳贡。
• 3.与唐友好:
• ——从回纥建立政权到崩溃一百年间,同唐基本没 有发生冲突,关系密切友好相处,每一位回纥可汗 都得到了唐的册封。 • ——安史乱时,回纥曾两次出兵助唐平定叛乱,两 京收复后,唐一次酬谢回纥一百余万匹绢,从757 年唐又每年赠绢2万匹作报答。 • ——唐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回纥与唐关系是 唐代民族关系中最为密切。
• ——唐在东突厥北部边境设羁縻州府,任用突厥首领 担任刺史,管理突厥部众。
• ——《通典· 边防》:“入居京师者近万家”,不
少人还在朝为官,五品以上官员达百余人,中下级将 领更多。他们对太宗忠心,太宗死契芯何力和阿史那 社尔特别悲伤,请“杀身以殉”,并以其俗“割面志 哀”。
• 二、西域与西突厥 • 1.唐初对西域经营
• ——唐初西突厥控制西域,隔绝唐与西域联系,贞观 二年(628),西突厥内乱分裂,力量削弱。贞观四年灭 东突厥后,太宗开始经营西域,经近20年努力,彻底 击败突厥。高宗时突厥复起,经过激战终灭西突厥, 重新控制西域。
• 2.唐朝对西域管理: • ——为加强西域管辖,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统
领“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田、疏勒),高宗时以碎叶 代焉耆,武后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 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及 葱岭以西地区。
• 2.分裂~臣服隋朝
• ——隋朝时,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隋对其进行分 化瓦解和军事打击,突厥衰落,臣服于隋。
• 3.唐朝初年
• ①收服东突厥
• ——唐初突厥重新崛起,东突厥曾两度打到长安附近。 唐太宗政权巩固后,于贞观三年(629),派李靖、李 勣为统帅,两路出兵,次年攻灭东突厥。
• ②设羁縻州府
• 6.回纥部落分迁 • ——唐代后期,回纥内部矛盾尖锐,自然灾害 严重,国势衰落,840年被准噶尔盆地的黠戛 斯人灭掉。 • ——此后回鹘部众离散,一支迁至河西走廊, 一支进入吐鲁番,一支迁至天山北路及葱岭以 西。定居新疆的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人的祖 先。
• 四、吐蕃
• ——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祖先,他们很早就居住在青 藏高原。
• 1.友好和亲:
•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 高原各部。他仰慕唐朝的文化,两次派使者求亲, 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 干布。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 蕃首领赞普尺带珠丹。这一时期是唐与吐蕃关系最 好时期,尺带珠丹上书玄宗,称唐蕃关系“和同一 家”。
• 3.唐代西域状况
• ⑴基本状况
• ——汉代西域有36国,至唐基本面貌没变,其中以 天山南路高昌、焉耆、龟兹(库车)、于田(和田)、疏 勒(喀什)较为有名。 • ——高昌是汉族人鞠氏统治,通行汉文,离唐最近, 为丝绸之路重镇,留世文献记载较多,解放后出土大 批唐代文书,资料丰富。
• ⑵社会发展
• ——西域各国在唐已进入封建社会,有较发达绿洲农 业,冶铁/棉纺织突出,天山北路以游牧为主。
• 一、唐代边疆各族
•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民族政策 • 第二部分:民族关系
• 1.东突厥 2.西域与西突厥 • 3.回纥 4.吐蕃 • 5.南诏 6.靺鞨与契丹
• 一、唐代边疆各族
• 民族政策及民族关系概况
•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重要阶段 (秦
朝统一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西汉是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隋唐是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大
• 4.唐代中西交流
• ——唐统一西域后,凭借丝绸之路,西域与内 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 ——内地文化在西域传播推广,而西域音乐、 舞蹈、绘画也传入内地,如太宗所定十部乐中就 有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 • ——葡萄酒酿造方法及作物品种也传入内地,丰 富内地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
• 三、回纥 • 1.回纥、回鹘: • ——回纥:团结、联合、协作。788年,回纥上 请唐德宗,将“回纥”改为“回鹘”,意为矫 健雄鹰。 • 2.兴起情况: • ——回纥是在东突厥故地兴起民族,曾几迁徙, 最后于天宝四年灭掉东突厥,成为北方草原 最强大力量,开始进入封建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经济文化交流: • ——回纥经常用马匹换取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 史家称之为“茶马交易”,回纥消费不了数额 巨大的绢和茶,许多通过丝绸之路被远销到中 亚至欧洲。 • ——回纥商人来唐经商,人数常达数千人,足 迹远至赣江、珠江流域,长安城里有大批回纥 商人,许多人在长安结婚生子,久居不归。 • 5.回纥社会发展 • ——在唐的影响下,回纥开始发展农业,建造 城市和宫殿,由游牧转向定居。回纥制度是汉 制和突厥制度杂用,历法采用唐的开元历。
• 2.冲突
• ——随着吐蕃力量不断扩张,与在唐军事上进行长 期、激烈斗争,青海、西域、河西、陇右一直是 吐蕃目标,吐蕃于763年唐刚平定叛乱之际,攻入 长安。
• 3.会盟
• ——其间有战有和,双方经常会盟,如穆宗长庆元 年(821),双方会盟,盟文强调“患难相恤,暴掠不 作” ;穆宗长庆三年(823)在拉萨建立唐蕃会盟碑, 今仍矗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两民族团结友好历史 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