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一般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3.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4.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5.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挂落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6.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正定隆兴寺7.小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小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装饰构件的处理;8.大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主要结构承重构件的处理;9.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屋顶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10.收山:是指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11.偷心造与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称为偷心造,常用于唐宋建筑;跳头上置横栱的称为计心造,金、元以后常用;12移柱法、减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的处理,以获取较大的室内空间;13.草袱:是在天花板平棊以上,未经艺术加工或处理比较粗糙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14.明袱指天花以下的梁,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15.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等;一.名词解释1工官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把建筑管理工作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封建统治集中掌握的制度;2僭越:西周时期,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的高度、道路的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3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即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4坞壁:汉代的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屋内建城楼,略如城制;5一颗印:是云南昆明一带的传统住宅样式,墙厚瓦重,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6抱夏: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7舍宅为寺:北魏时期,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就是所谓的“舍宅为寺”;8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9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10抄手游廊:在北京四合院中,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连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多见于北京四合院中; 11后罩房:北京四合院中,位于建筑的最北部,布置厨房、贮存、仆役住房等的房间;12外八庙:康熙、乾隆两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东侧和北面山坡上建造了12座喇叭庙,作为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朝觐之用,现存八座,俗称“外八庙”;13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14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多见于多层木建筑中;15缠柱造: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在结构、构造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斗拱;16彻上明造:彻上明造是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使人在室内抬头即能清楚地看见屋顶的梁架结构,称为“彻上明造”17草栿:在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较自由,加工较粗糙,因此叫草栿18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一下的梁;宋代明栿常做月梁式,以增加美感;19黄肠题凑:西汉时期,帝王贵族级别的墓室的建筑方法,即建筑四周用柏木段一层层叠起的柜形结构;20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着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21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而来的,形体与装饰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即塔、幢的基座等22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 2~12 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渐升高;23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定脊槫 ,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叉手;24推山: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25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26足材:宋代时,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等有了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并将“材”的高度划分为十五分°,宽度为十分°,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再将上下拱间距离称为“契”,高六分°,宽四分°,单材上加“契”谓之“足材”,高二十一分°,如华拱,耍头等构件用之;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28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29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30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31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32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平棊: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平闇:平棊天花中格小而不施彩画者;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闾里: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坊;陵邑:汉代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在长安城的东南与北面设置了七座城市,称为陵邑,供从各地强制迁移来此的富豪之家居住;间:古代木构建筑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范围;方上:汉代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金厢斗底槽:宋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槫:宋式构件,位于梁架顶端平行于屋脊的构件,承托着屋面;偷心造:宋式斗拱,挑出华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垂直的斗拱与枋为偷心造;扶脊木:清式构件,六角形截面,位于脊桁上且与脊桁平行;举架:清式屋架折举的方式;普拍枋:宋式建筑位于柱顶和额枋上的水平构件,上置斗拱;侧脚:为使建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外檐柱在前后向内倾柱高10/1000,两山向内倾8/1000,角柱双向倾,此做法称之为侧脚;台明:房屋的最下部分台基的高度庑殿顶: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升起: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步升高,使檐口呈现一缓和曲线;硬山顶: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斗口:①斗或升上放构件的槽口②清代模数单位;材:宋式建筑的基本尺度单位,材分八等,根据不同建筑等级采用不同等级的材;推山:庑殿屋顶的一种处理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呈柔和曲线;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样式雷: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平座:楼阁及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以短柱、铺作、草栿、地面板、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以承上荷载,通常外檐挑出平台,供人凭栏远眺;抱厦: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殿宇在外突出的一间小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雀替: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的承托梁枋的构件;营造法原: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着,姚承祖原着,张至刚增编整理而成;计成:明代的造园家,着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着作;罩:用于需要有一定分隔,又不完全隔死的室内空间的木装修隔断;博风板:悬山和歇山顶为保护挑出山墙的桁头而沿屋面坡度钉在桁头上的板件;昂:斗栱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礼制建筑;耍头:顶层华栱或昂上与令栱垂直相交的构件;插柱造:楼阁式建筑,上层檐柱底部开十字口,插在平作斗栱内的做法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着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用材较大,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空间相对灵活,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耗材较多;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井干式构架: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 .椽等构件组成;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由门窗、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6.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7.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8. 金厢斗底槽:宋营造法式称内外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于庄重的活动场所;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9.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10.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其进深为两间;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11.副阶:宋代也称副阶周匝,清代称廊子,主体建筑周围环绕一圈回廊;一般应用于较隆的建筑,如殿、阁、塔等个体建筑上,如应县佛宫寺木塔的副阶;副阶约在早商时便出现后一直盛行;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14.步架: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15.举势:屋面坡度;16.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17.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18.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19.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20.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21.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22.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支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音损sun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⑥装饰作用;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⑧模数作用;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24.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25.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26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27.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28.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29.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30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出一跳---四铺作;出两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据宋营造法式31.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32.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33.双杪双下昂:双杪即出两个华拱,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34.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35.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36.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37.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38.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39.抄:清式称翘,即向外出挑的拱,斗拱中每挑出一层称为一抄,故挑出一层的拱称为单翘,两层的称双抄清式称双翘三层的称三抄但较少见清式建筑基本上不见;40.朵:宋式对由斗拱.昂.枋等主要部分组成的一组斗拱的整体单位的称谓,清式称“攒”;如柱间有五组斗拱,便称“补间铺作五朵”清式则称“平身科五攒”;41.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42.叠梁式:又称抬梁式或梁柱式,是中国古木构架基本形式之一;43.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44.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4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4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4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4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49.金桁:又称檩子,宋式称平椽,是在脊桁与正心桁间各桁的统称;金桁由于在构架中的位置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位置靠上的称上金桁宋式称上平椽靠中间的称为中金桁宋式称中平椽位置靠下的称上金桁宋式称下平椽;50.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51.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52.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53.装修:宋代称小木作指装修,装修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类;①外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分隔物,门,窗栏杆等;②内檐装修指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隔断,如罩,博古架,天花板等;③装修多元功能: a.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b.组织室内空间的基本手段c.性格的渲染要素.装修的特点是作承重构件,有很强的装饰性.但不同于装饰;54.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55.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56.平棊: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后代应用较广;57.山节藻棁:出自论语据张从文注四库全书为“山形斗拱.雕花草粱柱”,亦即“房子上雕有山形的斗拱和画着花草的墚柱”;又据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称“节是斗拱,棁是爪柱”由此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抬梁式木构建筑;58.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59.清式彩画:<定型为三种> 合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级由高到低,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60.罩: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61.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跳台;62.屋顶曲线1檐口曲线升起,唐宋有明显的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运用;佛光寺大殿;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63.抱厦:亦称龟头屋,是由两个九脊殿歇山顶作丁字相交的形式,其凸出部分便称抱厦;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四出抱厦”;64.明堂:古代礼制建筑之一;据文献载是黄帝始创,主要作祭天时以祖先配享的隆重祭祀之用,亦有“教化”功能;其平面为方形,以夯土台为中心,四周以台建屋,顶部又置室;中央夯土台,宋以前各代均立明堂;规模最大者为唐武则天于东都洛阳新建号称“万象神宫”其高约86m,明清乃无此项建筑;65.辟雍:西周为天子所设置的大学;礼制.王制:“天子命之教,天子曰辟雍,因其四周绕水,“圜如壁”故名;它包含在名堂之中,现发现最早的辟雍遗址是西汉末年长安西郊的礼制建筑遗址;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66.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67.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68.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6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70.东西堂制:这是汉至南北朝宫殿布置形式;根据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型制,在高大的前殿内部两侧有处理政务的东西堂屋即东西耳房或厢称作东西堂制;71.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致仕之士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殿,后堂为讲堂;72.前朝后寝:这是古代宫殿自身的平面布局的形制;又称前殿后宫,外朝内廷,源于古代住宅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形式;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前朝”为帝王商朝政治、举行大典之处;“后寝”即帝王与后妃生活起居;73.样房:清代专门从事建筑设计的部门;样房由雷姓世袭,称“样式雷”或“样子雷”;当时建筑设计着重于总体及装饰效果,至于大木作;瓦作;石作;彩画作等具体做法,只需按官方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办理,不需再做图样;近代的建筑设计部门,也称样房,或称打样间;样式雷是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74.烫样:清官式建筑模样建筑模型的称谓;其比例尺度也不同,可以总体烫样,包括山石;水地;花木;道路;房屋等;也可做单体建筑,能将基阶;斗栱;门窗;油饰彩画;屋脊吻兽等表达出来;清代烫样制作专案是雷氏家族世袭;其烫样在清华大学,北京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75.都料:为古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非常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的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的工匠,唐时称“都料匠”;。
中国建筑史
华严寺位于 大同古城内西南 隅,始建于辽重 熙七年(公元 1038年),依据 佛教经典《华严 经》取“慈悲之 华,必结庄严之 果”的大乘教义 而命名。
奉国寺在辽宁 省义县城内东街路 北。创建于辽开泰 九年(1020)。初名 咸熙寺,后易奉国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
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
上海体育馆(上海大舞台)
(5)20世纪80年代建筑
这个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涉及面之广,类型之多,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 空前的。高层建筑中以其功能多样,空间组合丰富,造型独特称为每一个大城市 的标志性建筑,如北京国际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6)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88层的金茂大厦、台湾101大厦竞相攀高。在各 城市涌现多种代表作品,如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简洁的平面组合,给人们现 代建筑的时代感和雕塑感。
太和殿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其建筑规制 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 重檐庑(wǔ)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 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 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 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钩心斗角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历史上大 动乱的时期, 佛教得以广泛 地传播与发展 。一时间,兴 建佛寺,蔚然 成风。这个时 期还有石窟寺 的出现。很多 成为了我国古 代文化的宝贵 财富。图为山 西大同的云冈 石窟。
图为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建筑结构:木骨泥墙建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
特点墙体用木骨架上札结枝条后涂泥。
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
特点是底层架空。
夏一、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1、80cm夯土台2、封闭庭院(廊院)3、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土架夯土建筑庭院。
商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商代后期最重要的遗址。
盘龙城商朝宫殿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1、合院形式。
2、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3、已使用了瓦。
4、最早使用“壁”。
5、有排水陶罐和卵石叠筑的日音沟。
东周——春秋战国台榭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掀起一股“高台榭,美宫殿”的建筑潮流。
台榭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以阶梯形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房屋。
代表:秦咸阳宫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遗址:它虽然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
战国——半瓦当战国时期盛行半瓦当。
秦、汉建筑两汉(公元前206-公元220)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在:1、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
2、木结构两种主要形成——抬梁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迅速发展。
3、多重楼的兴起和盛行。
4、建筑群已达到庞大规模。
曹魏邺城:曹魏邺都开始采用了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模盘格形封闭式布局,城市的中轴线同时也是王宫的中轴,宫殿和街道都依它作为均齐对称的布置,结构严谨,分区明显,城市用地进一步功能化,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汉阙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分明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宫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关于建筑师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
关于建筑师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
建筑师研究建筑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几个原因:
1. 建筑师的文化素养:研究建筑史可以帮助建筑师深入了解历史上的建筑作品、建筑风格和建筑思想。
通过研究古代建筑,建筑师可以获得灵感,并汲取不同文化的智慧,从而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
2. 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建筑师需要具备对不同时期建筑的了解和判断能力。
通过研究建筑史,他们可以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设计项目做出决策。
3. 建筑师的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建筑史,建筑师可以触摸到之前的建筑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设计中提供更独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建筑师的设计语言:建筑史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
通过研究建筑史中的建筑语言和符号系统,建筑师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使其作品能够与历史文脉相呼应。
总之,学习建筑史的重要性在于丰富建筑师的文化背景,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得一种更有深度和内涵的设计语言。
这些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设计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建筑历史部分:原始社会: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干阑式建筑黄河流域——穴居——木骨泥墙房屋青藏高原——碉房半坡村仰韶文化:房屋平面大都是圆形和长方形。
陕西凤雏原始宫殿——四合院的雏形龙山文化战国:高台宫室建筑盛行、筒瓦、板瓦已经广泛使用。
秦朝:阿房宫、秦始皇陵、秦长城。
自然山水式园林秦汉时兴起。
汉朝:抬梁式、穿斗式形成,斗拱出现。
悬山、庑殿普遍。
多层木建筑普遍。
西汉也有较多高台建筑。
石建筑飞速发展。
主要建筑:东汉高颐阙、东汉幽州书佐秦君墓表、山东肥城孝堂山墓祠三国、魏、晋、南北朝:建筑概述: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石窟。
自然山水式园林有重大发展。
北魏主要建筑:大兴佛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北魏嵩山寺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砖石密檐塔)正定义慈惠石柱(柱顶有小建筑模型,庑殿顶,奇数阶)石柱——墓地象征建筑细部:人字栱出现——增加了建筑的挑檐柱础——覆盆式、莲花式收分——上细下粗隋唐五代:历史背景:隋朝全国统一,迎来了又一次复兴;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
唐代的各种法制法令、行政机构设置、军队编制等无一不承隋制,就连辉煌的唐长安城,也是承继了隋代的大兴城。
隋代开挖的北大运河南起杭州,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
唐朝以长安为南京,洛阳为东京,而长安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建筑概况:隋代建筑可以说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的转变的一个过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
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木结构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经定型化。
主要建筑:赵县安济桥(隋李春)石拱桥。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在桥梁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
南禅寺大殿(公元782年)。
是厅堂型构架的歇山顶三间小殿。
它的立面以柱高为模数,以柱高3倍为通面阔,再按2:3:2的比例分间。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
④郑州大河村 ·多室
父系氏族
社会建筑
(约公元前2800-前1800)
一·概况 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得名龙山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 省。因最先发现黑陶,一度命名黑陶文化。但仰 韶文化晚期也有黑陶。 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 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 的鼎峰时期。 氏族聚落分布更为广泛、密集。
姜寨遗址
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 出现了双室套间
② 西安半坡遗址 · 构架方式:木骨涂泥 · 类型:方、圆
半坡遗址复原图
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 围为“木骨泥 墙”。屋顶和墙 壁的结合类似后 来的歇山式屋顶。 房屋平面布局以 火塘为中心。
半坡遗址复原图
③ 甘肃秦安大地湾 ·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 ·建筑面积约150平方 ·墙面白灰抹面 ·门增加
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架空, 面积有160平方米,它 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 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 当墙地。
二· 仰韶文化建筑遗迹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 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 图”。 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 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 支撑。
1.仰韶文化建筑遗迹概述 ·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村首次发现, 命名 · 母系氏族社会遗存 · 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有猪狗等家畜 ·范围:遍及中原、西北
2· 建筑遗迹 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 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 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 多构 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 榫卯 与代表意义 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中国古代建筑史
古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挑战
古代建筑遗产的保护
• 古代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 以保护和传承 • 古代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民间共同努力, 共同维护
古代建筑遗产的挑战
• 古代建筑遗产面临自然侵蚀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压力, 保护难度加大 • 古代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确保 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宫殿建筑的文化传承
• 宫殿建筑继承了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的建筑传统 • 宫殿建筑中的雕刻、彩绘等装饰手法,传承了中华民族 的文化特色
宗教建筑的精神寄托与文化传播
宗教建筑的精神寄托
• 宗教建筑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为信徒提供了精神寄托 • 宗教建筑的布局和建筑形式,体现了教义和信仰的内涵
宗教建筑的文化传播
• 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遗址中发现了早期 的建筑遗迹 • 夏商时期的宫殿、宗庙等建筑逐渐形成
03 史前时期建筑的特点
• 建筑结构简单,主要采用木结构和竹结构 • 建筑材料以木材、竹子、泥砖为主
夏商周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
夏商周时期建筑的风格
• 宫殿建筑开始出现,如夏朝的阳城、商朝的殷墟等 • 宗庙建筑逐渐规模化,如周朝的宗庙制度
南方地区的轻巧与细腻
南方地区的建筑特点
• 南方地区的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注重通风与遮阳 • 南方地区的建筑造型轻巧,善于运用雕刻和彩绘等装饰手法
南方地区的建筑流派
• 南方地区的建筑流派以园林建筑为代表,如苏州园林等 • 南方地区的建筑流派以民居建筑为代表,如福建土楼等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建筑
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特点
建筑雕刻的艺术价值
• 建筑雕刻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古代工匠 的创意和技艺 • 建筑雕刻的题材丰富,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一. 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1.1 早期文明的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1.2 罗曼式建筑的兴起•罗马式教堂建筑•西方古堡建筑1.3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城堡建筑二.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2.1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城市宫殿•文艺复兴教堂建筑2.2 巴洛克建筑的繁荣•巴洛克宫殿建筑•巴洛克教堂建筑2.3 巴洛克花园与室内设计•巴洛克花园设计•巴洛克室内设计三.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建筑3.1 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钢铁结构的应用•建筑构造技术的创新3.2 装饰艺术运动与艺术建筑•装饰艺术运动的兴起•艺术建筑的特点与变革3.3 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波西米亚式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与功能主义四. 当代建筑的多样化4.1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多元化的建筑风格4.2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原则与设计理念•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4.3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智能化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五. 结语西方建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早期的建筑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在罗曼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古堡的建筑风格开始兴起,体现了庄严和壮观的特点。
而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时期,教堂和城堡的建筑风格更加复杂和精细。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西方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古代建筑的复制和模仿,具有古典的特点和比例感。
巴洛克建筑则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空间的变化和装饰的丰富。
巴洛克建筑在宫殿和教堂的建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钢铁结构的应用以及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使得建筑的高度和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装饰艺术运动和艺术建筑的兴起也使建筑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和艺术性。
随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则以功能主义和简洁性为核心,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完整版)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
(完整版)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
古代建筑史
- 前2600年:古埃及金字塔出现,代表着古代人类巧妙的建筑智慧。
- 前400年:古希腊神殿兴盛,代表了古代建筑的卓越美学和比例感。
- 前210年:古罗马斗兽场建成,为后来的现代体育场馆奠定基础。
中世纪建筑史
- 6世纪至15世纪:哥特式建筑盛行,以圣母院和巴黎圣母院为代表,注重立面的垂直感和突出部分的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
- 15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兴起,以意大利建筑师伯劳迪为代表,追求对古代罗马建筑的回归。
工业革命及现代建筑史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和玻璃的运用,标志着现代建筑的开始。
- 1889年:埃菲尔铁塔竣工,象征着巴黎的文化与技术进步。
- 1930年代:包豪斯学派的兴起,提倡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影
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国际风格建筑的兴起,以简洁、规划明确的设计风格为主要特点。
- 1990年代至今:后现代主义建筑崛起,追求个性化和富有创
意的设计理念。
当代建筑发展
- 21世纪: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标志性
建筑作品。
例如,迪拜塔、北京鸟巢和伦敦碎片大厦等。
结语
世界建筑史大事年表是对建筑发展的一个简要概述,其中列举
了古代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及现代建筑史、当代建筑发展等重要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事件。
建筑史是一段不断演
变的历史,不仅记录了人类智慧的成果,更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发展。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中国古代建筑概况1、我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3、中国古代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群组织、园林设计、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卓越的创造,形成一种成熟、独特的体系。
二、中国古建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阶段是建筑形成的初期。
历经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仰韶文化,父系社会—龙山文化。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我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
这个时期城市、宫殿建筑从产生到发展。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春秋。
我国奴隶社会建筑特点:(1)城市、宫殿、陵墓建筑形成并在平面布局上已形成了均衡对称。
(2)形成了木构架外观形式与固有特征。
(3)建筑制度、工官制度建立。
(4)建筑施工方法上的手段。
五法:“矩定方、规定圆、绳定直、水定平、垂定正。
”(5)、建筑材料:瓦、砖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城市、宫殿建筑,并且园林建筑、佛教建筑出现。
(中期)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后期)元、明、清(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迟缓,各时期建筑发展虽缓慢、但均有所进步。
各朝代概况一、商(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特征: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阶段。
建筑专业理论-建筑史
中国古代纪念性建筑群注重规模宏大,沿轴线对称布局,空 间序列极长而丰富,空间高 潮处建筑高大雄伟。(总)以明
孝陵为例,明孝陵占地极广,以少量建筑控制大片陵区。明 孝陵有很长又自然曲折的神道,神道两侧对称布局有石象生 ,望柱等,棱恩殿院落轴线严整。神道 上设置空间节点,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2.效果有别的水池南岸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3.如出一辙的水池西侧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 3. 核心景区构景方式的异同 • 3.4.各具层次的水池北部
留园与网师园对比——中国园林布局与造景共性
错误说法
• 3、“一池三山”与道家思想
错误说法
• 4、“道法自然”、 “效法自然” 与道家思想
错误说法
• 5、玄学思想与园林的思想内涵
• 道家思想与其他思想在山水 观念方面的区别
• 1、山水思想中道家思想与魏晋之前其他思想 的区别
移情说到欣赏自然
• 道家思想与其他思想在山水 观念方面的区别
错误说法
• 2、文人园林与儒家思想
前人未曾提及的儒家思想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 1、唐代的公共园林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前人未曾提及的儒家思想 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 2、“诚意”、“正心” 等相关理论与中国园林
• 中国园林的未来与儒家思想
问题
• 中国古典园林所代表的文化在当代中国社 会的前景?
• 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对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 设计的意义?
斯陀园
3.3.英国如画园林与中国的对比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原始建筑,约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原始建筑主要是石器时代的房屋和城墙,以及青铜时代的宗庙和古墓等。
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开始,中国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鼻祖——商周的天子宫殿,其布局和结构成为后世宫殿建筑的基础。
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的建筑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秦朝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精细。
随后的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汉代的建筑继续发扬秦代的传统,同时引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和技术,如悬空梁和斗拱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黄金时期。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大规模的宫殿和宗庙,如洛阳宫和开福寺等。
唐朝时期,中国建筑达到了巅峰,唐代的建筑风格被称为“大唐风格”。
代表性的建筑有大明宫、大慈恩寺和法门寺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宋代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注重人文主义和审美意识。
代表性建筑有宋城墙、宋徽宗的清明上河图和嵩阳书院等。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建筑注重气势磅礴和规模宏大,代表性建筑有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等。
清代建筑注重庄重和精致,代表性建筑有圆明园和紫禁城等。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发展迅猛。
现代中国的建筑多样化,既有传统建筑的保留与传承,也有西方建筑的引入与创新,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的建筑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许多大型城市重新规划和建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中国的城市规模和建筑工程都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第五周4.纵向布置“三朝”阶段。
——“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左祖右社”。
前朝——处理政务,后寝——生活居住。
汉、晋、南北朝:正殿两旁设东西堂,三者横列(横向三朝)。
隋:纵向布置三殿称“三朝”——大朝、中朝、常朝。
唐: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大花园;唐三朝——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明清:三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明: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清: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二)实例1.唐代大明宫a:大明宫在城东北龙首原上,居高临下,面积为明清故宫的4.5倍;b:“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后加大花园。
2.内廷部分:地势较低,太液池为中心,池中有蓬莱山,周围有30-40座殿阁楼台,宫苑相结合。
麟德殿——天子赐宴、朝见、观舞之处。
麟德殿面阔11间、进深17间,面积5000㎡,规模宏大。
外朝三殿: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
含元殿:高台10余米,13开间,副阶周匝,面积2000余平方米,(与故宫太和殿相近),两侧有飞廊连阙楼(左翔鸾右栖凤),坡道70余米,共7折称龙尾道,气势雄伟、壮丽。
【含元殿依隋的承天门形制是门阙,这一形式影响后世,如明清故宫午门,阙和主体建筑至此相连而不各自分立】北京故宫特点:(1)规模庞大、功能齐全、布局井然、古代大型组群布局的典范。
(2)择中立宫、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布局上对前朝各个时期优秀作法形制集大成者;三朝:太和殿——外朝、中和殿——常朝、保和殿——燕朝。
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3)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三层8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左文华殿(太子读书处)、右武英殿(召见大臣);内廷三殿:乾清宫(皇帝正寝)、交泰殿、坤宁宫(皇后居所);两侧东六宫、西六宫等。
后御花园(4)太和殿举行典礼、处理朝政、召见大臣的场所;面阔11间,进深5间,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三层汉白玉须弥台基,宏大威严,金碧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在隋大兴城的基础 上加建大明宫,在 东南角建设曲江风 景区。
东西9721米,南北 8651米,大明宫的规 模很大,如不计算太 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 遗址范围相当于明清 故宫紫禁城的3倍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 筑的成熟时期。
一、隋 (581年~618年)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 和南北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大一统,为封 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 件。
–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兴建都城——大兴城 和东都洛阳城。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建筑技术上也有巨大成就——河北赵县安 济桥(赵州桥)Fra bibliotek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二、唐(618~907年)
– 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 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 唐朝都城长安在继承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有所扩 充,成为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
河 南 开 封 佑 国 寺 琉 璃 塔 , 我 国 最 早 的 琉 璃 塔
福 建 泉 州 开 元 寺 仁 寿 塔 , 我 国 规 模 最 大 的 石 塔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 581~1279年)
• (6)园林兴盛;
– 北宋末年宋徽宗营建“艮岳”,备“花石纲”。
规划上实行里坊制 规划严整,规模宏 大。
在隋大兴城基 础上加建的大 明宫:如果不 算太液池以北 的内苑地带, 遗址范围相当 于故宫紫堇城 的3倍多。
自己总结中国建筑史(带插图)(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
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一)建筑1. 仰韶文化: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有榫卯)木骨泥墙:西安半坡村、陕西临潼姜寨(大房子,母系)2.龙山文化: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父系),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辽宁建平县女神像——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二)其他·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祭坛,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
二、奴隶社会时期(前21世纪~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一)夏(前2070~前1600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廊院式建筑夏都之一;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未见瓦,“茅茨土阶”。
(二)商(前1600~前104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郑州商城商王仲丁的隞都2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3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已发掘两座庭院式建筑4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商晚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十几米,四出羡道,多殉葬人物·已大量使用“青铜器”,青铜工艺达到纯熟的程度·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载(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岐山凤雏村中国第一四合院(即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二进院寺庙建筑2 湖北岐春出土一处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周礼考工记》·瓦的发明,以上建筑使用瓦、脱离了“茅茨土阶”;陶水管的使用;三合土抹面·有宗教分封,不能僭越(公侯伯子男,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四)春秋(前770~前476年)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秦都城雍城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秦国雍城宗庙遗址居中为太庙,左右为昭、穆二庙祭祀坑,识别祭祀性建筑的标志。
庙后方亭式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整。
·“高台榭,美宫室”,防刺客、防洪水、供帝王登临之乐·人物:公输班-鲁班·开始修筑长城·瓦大量使用·有建筑装饰:“山节藻棁”,“丹楹刻桷”(shān jié zǎo zhuō)(dān yíng kè jué)三、封建社会初期(前475~公元581)(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战国(前475~前221)序号名称图片记忆介绍1 陕西咸阳市秦咸阳一号宫殿以夯土台为核心,周围木构架环绕的台榭式建筑,有采暖、排水、冷藏、洗浴一层夯土、绕以回廊;二层中为二层主体建筑,西二室、东南一室、东北转角敞厅;绕以回廊·各国国都都很大,齐国为例,南北5公里、东西4公里,有高16m 的夯土台,居民7万户 ·“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木工技术:棺椁有多样的榫卯(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铜板错银“兆域图”(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二)秦(前221~前206)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 1 阿房宫2秦始皇陵墓-骊山陵(未开挖)边长350m ,残高43m 以上;墓东侧兵马俑·秦都、宫殿不遵周礼(跨渭水南北广阔地区,弥山跨谷建) ·秦重要建筑:修驰道、筑长城(三)汉(前206~公元220)序号名称 图片 记忆 介绍1 长安城第七大城 “斗城”,未按周礼;建于西汉渭水南岸;S=36平方公里,城门12座,5座宫殿,八街九陌,168闾里 2 汉长安南邻出土11座礼制建筑 王莽九庙遗址,仍属土台核心的木构建筑3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代地面以上遗存的建筑有墓前的石阙、墓表、石亨堂、石象生等,另外就是崖墓、砖石墓等中的明器、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间接地建筑形象资料。
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建筑史知识点总结一、建筑史的起源和发展建筑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建造简单的住所和聚居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也逐渐从简单的住所发展为复杂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建筑。
古代文明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希腊和罗马等国家的建筑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寓意着古代中国人民对木材资源的尊重和珍视。
中国古代建筑以“檩柱”、“长条对称”、“凸梁”和“合院”等形式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在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深受世界各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敬仰和借鉴。
除了中国古代建筑之外,欧洲古代建筑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着重要的发展和影响。
欧洲古代建筑以石头、砖瓦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主要分为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拱顶、尖塔和精美的玻璃窗而著称,文艺复兴式建筑则以其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对古罗马建筑的继承和发扬而闻名。
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与特点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建筑风格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风格分为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类型。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其严谨的对称美和精致的装饰而著称。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古代宫殿、神庙和城市规划中,深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大师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典范和影响。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代表,以其高耸的尖塔和巨大的窗户而著称。
哥特式建筑主要表现在教堂、修道院和堡垒中,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和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等。
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的代表,以其对古典主义建筑的继承和发扬而著称。
文艺复兴式建筑主要表现在宫殿、城堡、广场和城市规划中,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等。
中国建筑史资料完结版
中国建筑史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单体建筑的构成:①单体建筑的基本组成单位:间构成单座建筑,间由相邻两榀房加构成。
②槽”概念:宋代殿阁类建筑术语,指殿身内由一系列柱子与斗拱划分空间的方式,也指该列柱列与斗拱所在的轴线,《营造法式》有殿阁分槽平面图4种,金厢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单槽,双槽。
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分心槽: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金厢斗底槽: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佛光寺大殿)③其他相关概念:生起: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依次逐柱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倒。
檐柱: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金柱:位于檐柱以内,除了处于建筑纵轴线以外的所有柱子。
反宇向阳:古代房屋檐翼角向上翘起,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
二:建筑群的组合:建筑群组合的基本原则及实例(北京故宫、天坛);庭院的围合方式——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用廊围合)主房前两则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间,前设院墙与院门,通称“三合院”。
将轴线延伸并向两侧展开,组成三条或五条轴线并列的组合群体。
纵横轴线方向都作对称布置。
实例—北京故宫—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大清门(低、小)—T形狭长庭院—天安门(高、大)—长方形庭院—端门(高、大)—纵长形庭院—午门(高、大)—横长宽阔庭院—太和门(低)—方型宽大庭院—太和殿(高、大)。
天坛—1)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2)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3)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4)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西安半坡遗址河南安阳后岗龙山文化同时也是王宫的中轴,宫殿和街道都依它作为均齐对称的布置,结构严禁,分区明显,城市用地进一步功能化,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分明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
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
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
明清彩画:造型和分类主要表现在梁、坊上。
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它应用的范围很广金琢墨石碾玉)。
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
(黄(或墨)线)1、抱鼓石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建筑工艺的精华之一,也是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
2、大多以抬梁式木架构体系建造,从立柱到梁枋都离不开木,而木料不能经久。
3、抱鼓石有着严格规定和等级区分。
4、抱鼓石一般由鼓身和须弥座组成,工匠们在这“鼓”上的装饰作起文章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象征: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一起产生古朴典雅的整体艺术装饰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
并与建筑物相互辉映,和谐统一,起到门庭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传统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布局水平提高,建筑群处理愈趋注重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突出组群的纵深轴线;推进了宅院与林木山水环境的交融3、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大体量建筑已不需要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型木构的方法来解决,已定型化;木构件的形式和用料已呈现规格化;斗拱结构机能被充分发挥4、砖石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砖石塔的演进5、建筑形象呈现雄浑、豪健的气质,从主体、单体到局部都显现有机联系唐代的建筑成就,对日本、朝鲜产生了不少影响唐长安的建筑形制,由隋代大兴城演变而来影响最深远的古代城市规划——抬梁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迅速发展36平方公里,三分之二是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具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在西汉200多年的历史中,这个城市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心。
汉代在运用在屋檐上加栏杆的方法这种木结构上,满足遮阳、避雨和凭栏眺望的要求。
各层栏檐和平坐有节奏地挑出和收进,使外观稳定又有变化,并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中国阁楼的特殊风格,1.最早的四合院实例2.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3.已使用瓦转三合土4.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硬山悬山歇山卷棚重檐风火山墙八角攒尖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九脊顶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1、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的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2、采用了宏大的规模。
占地72万平米,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3、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
A 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
B 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
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
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4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4、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5、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6、)古国王时期昭赛尔金字塔(埃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阶梯状七级)方锥形金字塔(开罗—吉萨金字塔群(哈夫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之子)中国王时期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国王时期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多立克(Doric)柱式柱身有20道墙。
爱奥尼(Ionic)柱式柱身有24道柱式迈锡尼文化—迈锡尼卫城狮子门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像、帕提农神庙(雅典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运用女雕像)、胜利神庙、建筑特点:1 利用地形高低错落,顺应自然环境灵活布局;2 照顾各个角度采用周边式布局,考虑每个角度的画面效果;3 按朝圣祭祀路线组织空间;4 建筑与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5 多立克与爱奥尼两种柱式混用;6 单体建筑形体简单,群体丰富。
内部空间小、简单,外部空间大、复杂7 主次分明,对比和谐;8 步移景异——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如何巧妙利用地形的?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事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它的地坪。
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最高峰。
建筑技术:建筑材料除砖、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并发明了相应的支模、混凝土浇灌及大理石饰面技术。
结构方面,拱劵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1 解决了拱劵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劵柱式2 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结构形式3 创造了拱劵与柱列的结合,将劵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劵大的提高。
制在体育场馆一直沿用至今。
广场建筑: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响。
凯旋门。
古罗马时期的一种大厅式建筑。
基督教合法后教堂的建筑以此为蓝本加以改造作为嫉妒教堂使用。
(通常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建筑,里面有一开放式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
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
大多数的巴西利卡用木屋架,屋盖轻,所以支柱比较细,一般益复杂,在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空间,形成十字形的平面,纵向比横向长得多,即为拉丁十字平面。
其形式象征着基督受难,适合仪式需要,成为天主教堂的正统型制。
(罗马城外的圣: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外观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如威尼斯的圣马克教堂。
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
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拱”。
拜占庭式东正教堂的典型平面式正十字,称为“希腊十字”,帆拱结构解决了方形平面和圆形穹顶直接的衔接问题。
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的构造艺术氛围,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
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富有。
从而,有力的显示了拜占庭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艺术意境的魅力。
这座建筑业就当然成为了中世纪,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的杰作。
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又叫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造型特征: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平面仍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
建筑包括伊利主教堂比萨主教堂群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
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结构特点:框架式骨架劵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劵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
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劵、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
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早期法) 亚眠主教堂法)索尔兹伯里主教堂鼎盛时英)科隆主教堂德) 米兰大教堂末期意)标志。
十字拱也称双圆尖心拱,由两个圆心画出的两条弧线相交而成建筑为求高耸,在其下加筑一个高高的鼓座,起统率整体的作用)建筑特征1 .群体布局完美:主体突出、关系明确、视线(距)良好,空间序列丰富,洋溢愉悦气氛2 .主体建筑肃穆、庄重而明朗,形体稳重而舒展,造型洗练,比例和谐,主次分明3 .成功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4. 装修精美、细致1 世俗建筑称为重要建筑活动2 建筑的新的面貌出现3 严谨的古典柱式成为控制建筑布局和构图的基本要素,讲求条理性、稳定感4 建筑师个人作风增强佛罗伦萨主教堂(欧洲文艺复兴的开端) 美狄奇——里卡尔迪府邸坦比哀多(文艺复兴盛期的开端) 圣彼得大教堂(法尔尼斯府邸劳伦斯图书馆(前楼梯米开朗琪罗)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代表1.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繁锁装饰,色彩鲜艳,珠光宝气2.追求新奇,标新立异,赋予建筑形体-空间以动感3.使用艺术综合,打破绘画、雕塑、建筑的界限4.采用非理性的组合,有时不顾构造逻辑,以取得反常效果5.趋向自然,建筑与自然结合6.追求欢乐气氛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文艺复兴)代表性建筑卢佛宫东立面:勒·伏、勒勃·亨、克彼洛第一个完整体现古典主义各项原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