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诊断及影像
认识常见医学检查方法
![认识常见医学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442e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0.png)
认识常见医学检查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医学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手段,通过对身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疾病发展情况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科学技术。
一、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利用不同的物理特性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组织和骨骼结构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等。
1. X射线检查:它是通过使用X射线产生器产生特定能量范围内的X射线,并使其穿透人体后被感光机或电子传感器记录下来。
根据不同部位需求,如胸部X 光片可以用于肺部疾病诊断;骨盆X光片则可以用于判定骨折和骨质疏松程度等。
2. CT扫描:它是利用计算机对连续X射线影像进行处理所得到的高分辨率内部解剖结构的检查。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断层图像,并对人体不同器官进行立体重建,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并做出诊断。
3. MRI:全称是核磁共振成像,它利用人体内水分子对不同频率电磁波做出特异反应的原理来获取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及其功能情况。
MRI检查非常适合观察软组织,对于颅脑、骨关节等器官和部位疾病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指通过生化学、免疫学等相关科学技术手段对人体血液、尿液、组织或其他样本进行试验与分析,从而获得患者的一些生理和病理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1. 血常规:血常规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样本,检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等情况。
它是评估人体一般健康状况和辅助诊断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2. 尿常规:尿常规是通过对采集到的尿液样本进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显微镜检查,以评价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或全身性代谢情况等。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态。
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f93916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f.png)
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是一间专注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的实验室。
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我们致力于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
设备与技术医学影像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设备、多层螺旋CT设备、高频超声成像设备以及PET-CT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并充分满足各种临床和科研需求。
除了设备,实验室还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掌握着先进的影像处理和分析技术。
他们能够准确地解读和分析医学影像,并提供临床医生所需的相关数据。
借助电脑辅助诊断软件,我们可以对大量的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实验室的研究涉及多个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 医学影像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改进影像采集技术和影像处理算法,我们致力于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分辨率,以及减少辐射剂量。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染色技术和功能性影像技术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影像学的应用价值。
2. 影像与临床的结合:我们将医学影像与临床数据相结合,探索并建立各种影像学指标与疾病发展、预后等的关联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通过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医学影像进行智能化分析和识别,以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4. 影像导航和康复治疗:我们探索并研究影像导航技术在手术操作和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将实时影像与操作过程相结合,我们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手术导航和康复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
应用与成果医学影像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影像诊断技术实验报告(3篇)
![影像诊断技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974d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a.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并掌握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临床应用,提高对影像诊断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超声检查(US)-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志愿者进行腹部、心脏等部位的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器官形态、大小、血流情况等。
- 实验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成功观察到肝脏、胆囊、心脏等器官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CT扫描仪对志愿者进行头部、胸部等部位的扫描,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形态、密度及空间关系等。
- 实验结果:通过CT扫描,成功观察到头部、胸部等器官的形态、密度及空间关系,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详细的数据。
3. 磁共振成像(MRI)-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使用MRI扫描仪对志愿者进行头部、脊柱等部位的扫描,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形态、信号强度及空间关系等。
- 实验结果:通过MRI扫描,成功观察到头部、脊柱等器官的形态、信号强度及空间关系,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丰富的影像数据。
4. 超声造影(CEUS)-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并记录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
- 实验结果:通过超声造影,成功观察到肝脏、胆囊等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血流动力学信息。
5. 增强CT-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 实验方法:在CT扫描的基础上,注入造影剂,观察并记录器官的增强效果。
- 实验结果:通过增强CT,成功观察到肝脏、肺部等器官的增强效果,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器官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三、实验结果分析1. 超声检查:- 优点:操作简便、无创、实时观察。
- 缺点:受操作者经验、器官位置及深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2. CT扫描:- 优点: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可进行多平面重建。
- 缺点:辐射剂量较高、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
医疗诊断技术: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医疗诊断技术: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5c124a5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2.png)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综合比较与选择
综合比较
• 实验室检查结果客观,但无法直接显 示病变部位和程度 • 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和 程度,但结果可能受检查条件影响
选择
• 对于病因学检查、疾病监测等方面, 实验室检查具有较高的优势 • 对于病灶定位、性质判断等方面,影 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优势 • 临床诊断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疾病类 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的应用
02
CT检查的常用方法
• 头部CT:如脑出血、脑梗死检查等 • 胸部CT:如肺部肿瘤、肺栓塞检查等 • 腹部CT:如肝脏肿瘤、胰腺炎检查等
04
超声检查的常用方法
• 腹部超声:如肝脏、胆囊、胰腺检查等 • 心脏超声:如心脏结构、心脏功能检查等 • 妇科超声:如子宫、卵巢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与意义
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 可以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为 临床诊断提供直观依据 • 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减少人为 因素的影响 • 可以进行疾病随访,观察疾病治疗效果 和预后
缺点
• 检查设备昂贵,检查费用较高 • 检查过程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对患者 和医务人员存在一定辐射风险 • 检查结果受检查技术、检查条件等因素 影响
影像学检查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
多模态成像技 术:如PET-CT、 MRI-CT等, 提高病灶定位 和性质判断的
准确性
01
人工智能辅助 诊断:利用计 算机算法辅助 医生进行影像 学诊断,提高 诊断准确性
02
无创检查技术: 如超声、核素 扫描等,减少 对患者的辐射
损伤
03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与前景
动物疾病常用诊断方法
![动物疾病常用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110e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1.png)
动物疾病常用诊断方法动物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和影像诊断三种。
一、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通过观察病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病史与疫情资料,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的方法。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病史调查:了解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历史、疫情情况等,以帮助判断疾病的起因、发展和传播途径。
2.病畜观察:观察动物的自然行为、饮食情况、精神状态、体温、心率、呼吸、排泄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其中一种疾病。
3.临床症状与体征:观察动物出现的疾病症状和临床体征,如发热、消瘦、腹泻、咳嗽、呕吐、舌质颜色等,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等,获得一些直接的或间接的信息,配合临床表现得出初步的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从病畜体内获取的样品中,一般包括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病灶组织、分泌物及排泄物等,以检测病原体或其相关成分,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定提供实验室依据的方法。
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细菌学检查:主要通过细菌培养和鉴定,观察细菌的形态、生理特性、产生的代谢产物等,以确定细菌的类型和数量,并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药物的选择。
2.病毒学检查:通过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来鉴定感染动物体内是否存在病毒,同时可以确定病毒的类型和数量。
3.寄生虫学检查:通过寄生虫的诱导拒白试验、盐水浸吻试验、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方法,来确定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和感染程度。
4.分子生物学检查:主要通过核酸检测,如PCR、RT-PCR、ELISA等方法,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以确定是否感染病原体和其类型。
5.免疫学检查:通过免疫血清学方法,如血清学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电泳、免疫组化等方法,来鉴定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以辅助诊断疾病。
三、影像诊断影像诊断是通过应用断层成像(CT、MRI)、X线摄影、超声声像图(B超)、核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技术,对动物组织和器官进行断层或连续成像,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解释,以辅助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方法
![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d8ee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2.png)
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方法在医学领域,准确而及时地诊断疾病是确保患者获得有效治疗的重要步骤。
为此,医生需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医学中常见的几种疾病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技术和分子诊断等。
一、临床表现观察临床表现观察是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推断可能的疾病。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腹痛等,并观察患者的身体表现,如皮肤颜色、呼吸频率等。
通过这些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罹患的疾病范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组织或细胞样本来获取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等。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来评估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
尿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尿液成分,以评估肾脏功能和排泄系统是否正常。
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通过取得疑似病灶的组织或细胞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或进一步化学分析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患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但它仅仅是诊断的一部分,在精确诊断方面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三、影像学技术影像学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影像学技术有X射线、CT扫描、MRI和超声等。
X射线技术利用X射线的特性,通过穿透人体组织而形成阴影图像。
它在诊断骨骼疾病(如骨折、关节炎等)和某些内脏疾病(如肺炎、胸腹部肿瘤等)中具有重要意义。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不同角度的X射线扫描,生成更详细的图像切片,特别适用于检测脑部和腹腔内的病变。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可帮助医生检测肿瘤、器官病变和软组织损伤。
超声技术则利用高频声波,通过检测声波在体内反射的情况生成图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和肝脏等领域。
诊断技术与方法介绍
![诊断技术与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a1055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b.png)
诊断技术与方法介绍诊断技术与方法是医学领域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对于正确判断疾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诊断技术与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影像学诊断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是现代医学中最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
它包括X光、CT、MRI、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能够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并明确病变性质。
例如,在骨折的诊断中,X光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它能够通过骨骼的X射线照片来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而在脑部疾病的诊断中,CT和MRI则可以更详细地观察到脑部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
二、实验室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技术是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或细胞进行检测,获取相关指标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手段。
通过对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体内环境和功能状态。
例如,血常规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根据不同的数值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
三、生物学诊断技术生物学诊断技术是通过对患者体内分子、细胞和基因等生物学信息的研究,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检测、蛋白质检测和分子诊断等技术。
通过对基因的检测,可以发现人体内存在的基因突变,从而预测个体的疾病风险。
蛋白质检测则可以检测人体内特定蛋白质的水平,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并指导治疗。
例如,在肿瘤的诊断中,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并辅助确定治疗方案。
四、临床诊断技术临床诊断技术是医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患者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临床判断能力。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和呼吸等观察,以及对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的询问,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情况。
临床诊断是诊断技术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一种方法,也是其他诊断技术的重要辅助手段。
总结:诊断技术与方法包括影像学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技术、生物学诊断技术和临床诊断技术等多种形式。
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https://img.taocdn.com/s3/m/584f7c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1.png)
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因住院治疗而获得的新发感染。
由于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一、临床症状的诊断1. 病史采集在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时,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包括入院时间、手术史、是否曾经接受过抗生素等。
同时也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症状变化,如发热、咳嗽、呕吐等,并注意是否存在感染的风险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
2. 体格检查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症状。
如皮肤红肿、伤口渗液、呼吸音异常等。
这些体征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初步确定感染的部位。
二、实验室检查的诊断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进行医院感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炎症指标检测以及细菌培养等。
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能够揭示炎症反应的情况。
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分泌物检查某些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存在分泌物的外溢,如呼吸道分泌物、尿液、伤口渗液等。
对这些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学检测,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进行敏感性测试,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影像学检查的诊断1. X射线检查对于可能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X射线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胸部X射线片,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浸润和阻塞等表现。
这有助于确定感染的部位和范围,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2. 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X射线片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需要进行CT扫描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感染病灶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
同时,CT扫描还可以帮助检查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腹部、盆腔等。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疑似神经系统感染、关节感染等,MRI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解剖结构和病灶信息,有助于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解读
![临床分析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af086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3.png)
临床分析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解读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分析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监测疗效。
本文将从临床分析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来探讨结果解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临床分析影像学结果解读临床分析影像学常用的方法包括X射线、超声、CT、MRI等,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结构等信息。
然而,如何准确解读这些影像学结果对医生来说是一项挑战。
在解读X射线结果时,医生需要注意病变的密度、形状、位置等特征。
例如,肺部阴影可能是由感染、肿瘤或肺部炎症引起的。
对于超声结果的解读,医生需要观察器官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而CT和MRI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信息,医生需要根据图像的对比度、灰度、空间分辨率等指标来解读结果。
为了提高临床分析影像学结果解读的准确性,医生可以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
此外,医生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来帮助结果解读,这些系统能够通过比对大量病例库来提供参考意见。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尿液、组织和其他体液的检查能够反映机体的生理、生化和免疫状态,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血液检查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之一,它可以提供有关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数量以及各种血液成分的信息。
例如,白细胞计数异常高可能表示感染,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出血倾向相关。
此外,血液中的异常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和肾功能等指标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出。
尿液检查是评估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蛋白质含量和细胞成分等指标,医生可以推断是否存在肾炎、尿路感染或者结石等问题。
除了血液和尿液检查外,还有许多其他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供选择,例如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更加具体和精确的信息,有助于医生确定疾病的病因和预后。
医院医技科岗位职责
![医院医技科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ec7eab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e.png)
医院医技科岗位职责1. 岗位背景医技科作为医院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承担着各种医疗技术工作。
医技科的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为医院提供准确、高效的医学检查服务。
医技科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各类临床实验室检测、医学影像检查和放射治疗等工作。
2. 岗位职责2.1 实验室检验岗位实验室检验岗位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各类实验室检查,提供疾病诊断所需的实验数据,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具体职责包括:- 收集患者样本,进行标本登记和处理;- 使用各种实验室仪器设备,执行常规和特殊检查项目;-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检测操作;-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编写检测报告;- 参与临床科室的病例研究和学术交流。
2.2 医学影像岗位医学影像岗位主要负责通过影像设备为医生提供患者的图像资料,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具体职责包括:- 协助医生制定并执行患者的影像检查计划;- 操作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X光等,完成患者的影像检查;- 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编写影像报告;- 参与临床医学研究,改进和推广医学影像技术。
2.3 放射治疗岗位放射治疗岗位主要负责为患者提供放射治疗服务,帮助患者实施有效的放疗方案。
具体职责包括:- 根据医嘱制定放疗计划,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各种放射治疗设备,如加速器、放射性药剂等,进行治疗;- 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和病人反应,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跟踪病人治疗效果,及时记录并上报治疗数据。
3. 技能要求医技科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 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具备良好的实验室技术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检测仪器的使用;- 对医学影像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 对放射治疗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操作方法;- 具备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能够准确分析、评估检测数据,并撰写规范的报告;-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其他科室的医疗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临床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895d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f.png)
临床诊断方法在医学领域,临床诊断方法是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检查、观察和询问患者症状等方法,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史询问。
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触摸身体各部位以及听诊等手段来获取诊断信息的一种方法。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脉搏、心率、呼吸、体温等生理指标,并用听诊器仔细辨别心脏和肺部的杂音或异常音。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眼底、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以获取更多的体征信息。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患者的生物体液、组织或细胞样本,利用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方法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验等。
血液检查可以获得患者的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糖水平等信息,尿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而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则可以进一步评估肝功能、心脏酶的活性以及电解质平衡等方面的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利用X光、超声波、CT、MRI等技术手段对患者的躯体进行内部结构的可视化观察。
例如,X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骨折、肺炎、胸腹部肿瘤等疾病;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患者的脏器形态、血流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等;CT和MRI则可以提供更精细的组织结构和病灶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四、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疾病发展过程、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方面的信息。
医生会询问患者关于疼痛的性质、发生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以及有无伴随症状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运用以上几种诊断方法来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所以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临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此外,临床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如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引入将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能性。
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
![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8c2c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a.png)
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临床诊断是医学的基础,而临床诊断中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本文将介绍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临床诊断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因,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病史询问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其中主诉是病人最突出的症状,应给予重视。
在病史询问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对病人的情绪和态度进行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了解病情和病因的一种方法。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况、精神状态、体格测量和系统检查等方面,其中系统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系统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病情和病因,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病人的体液、组织和细胞等进行化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检查,了解病情和病因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方面,其中血液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贫血、感染、炎症、肝肾功能等情况,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对病人的内部组织和器官进行影像学技术的检查,了解病情和病因的一种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等方面,其中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X线检查可以了解病人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情况,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有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医生需要注意细节和方法的正确使用,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临床诊断技术介绍
![临床诊断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c0fe8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a.png)
临床诊断技术介绍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临床诊断是医生确定病人疾病类型和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临床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诊断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一、放射性检查技术放射性检查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是X射线检查。
X射线可以穿透人体,被不同密度的组织所吸收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影像。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影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骨折、肿瘤等。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是通过分析体液、组织样本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实验室检验包括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组织活检等。
这些检验可以测量身体内部的生物标志物,如血红蛋白、尿液中的蛋白质等,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三、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主要通过利用不同的物理信号来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除了X射线技术外,还有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超声波成像(超声)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四、遗传学检测技术随着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组,医生可以确定某些疾病的遗传风险,预测患病概率,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遗传学检测技术包括基因组测序、单基因疾病检测等。
五、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反应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免疫学检测可以检测特定抗体、抗原等,用于判断某些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六、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确定疾病的一种技术。
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通过扩增和检测特定的DNA序列,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某种细菌、病毒感染等。
七、神经诊断技术神经诊断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评估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其中脑电图(EEG)技术是通过记录脑部电活动来评估脑功能的一种方法。
医疗行业中的疾病诊断方法
![医疗行业中的疾病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d4a1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医疗行业中的疾病诊断方法在医疗行业中,疾病诊断方法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疗行业中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
一、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医疗行业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医生对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症状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疾病的可能性。
临床诊断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与其他疾病进行区分。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液、组织或细胞进行检测分析,以获取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可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到各种生理指标的异常,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利用X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对患者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查。
通过观察影像学表现,可以辅助医生确定疾病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诊断肿瘤、骨折、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四、遗传学检查遗传学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染色体和遗传物质来了解疾病的遗传风险和发病机制。
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分型和家族遗传方式,对于遗传咨询、预测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测序、染色体核型分析、单体型分析等。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是医疗行业中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查。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常常需要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方法不断涌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诊断方法,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都是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医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病患带来健康和希望。
临床常见检查方法
![临床常见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7246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b.png)
临床常见检查方法临床常见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检查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检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指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叩诊、听诊等方式对患者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
常见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检查皮肤、头颅、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各个部位的症状。
体格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得关于患者疾病情况的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病原学检查、尿常规等。
血常规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等情况;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情况;免疫学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病原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致病微生物。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和评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体内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PET-CT)等。
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骨折、肺部疾病等;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MRI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软组织的解剖结构;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内脏器官、胎儿等;PET-CT可以用于肿瘤的诊断和评估。
影像学检查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评估信息。
四、功能性检查功能性检查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患者的生理功能进行检查。
常见的功能性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肺功能;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查人体内腔器官的病变情况。
功能性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病变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疗常用诊断方法
![医疗常用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b13a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d.png)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 如清洁肠道、服用泻药等 ,检查后需注意观察患者 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支气管内窥镜
诊断范围
支气管内窥镜主要用于检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病变,如炎症、 肿瘤、异物等。
操作方法
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内窥镜,观察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情况,并进 行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进行严格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清洁口腔等,检查 后需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05
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
患者基本信息
既往病史
现病史
生活方式
姓名、年龄、性别、职 业等。
慢性疾病、家族遗传病 史、用药史等。
发病时间、症状表现、 病情变化等。
饮食、运动、吸烟、饮 酒等。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身高、体重、体温、呼吸等。
皮肤黏膜检查
颜色、湿度、温度、弹性等。
淋巴结检查
部位、大小、质地等。
头部检查
肾功能检查
检测肾脏功能相关指标, 如尿素氮、肌酐等,了解 肾脏排泄功能及评估肾功 能状态。
心肌酶谱
检测心肌损伤相关酶类, 协助诊断心肌炎、心肌梗 死等疾病。
03
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它通 过对病变组织的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排列和分布等特 点,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
MRI检查
MRI检查(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辐射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磁场和射频脉 冲对人体组织产生响应,再通过计算机
重建形成图像。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适 用于脑部、脊髓、关节等部位的疾病诊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ad056dd195f312b3169a5dd.png)
(0 20 .4 稿 ) 2 0 .62 收
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实 验 室 和 影 像 学 诊 断
袁 耀 宗 朱 颖 上 海 第 二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瑞 金 医 院 消化 内 科 (O O 5 2O2)
根 据 患 者 的 病 史 、 状 、 征 以及 血 、 淀 粉 酶 症 体 尿 测 定 不难 诊 断 急 性 胰 腺 炎 。 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常 伴 但 有 脏 器衰 竭 和 全 身 或 局 部 并 发 症 , 弥 散 性 血 管 内 如 凝 血 ( C) 严 重 代 谢 紊 乱 、 腺 坏 死 、 肿 和 假 性 DI 、 胰 脓 泛 坏 死 , 还 是 花 生 四 烯 酸 降 解 的 关 键 酶 , 降 解 它 而 产 物 中 的 血 栓 素 ( ) 、 小 板 活 化 因子 ( AF) TX A。 血 P 等
Ru s l C S r G, d . h a c e s 西 安 : 界 se l , a rM e s T ep n r a. 世
器 的 变 化 , 不 同 时 期 亦 有 不 同 的 表 现 , 临 床 表 在 故 现 多样且 各 不相 同。 出现 并 发 症 后 , AP的 临 床 表 S 现 更 为复 杂 。 床 医 师 应 密 切 观 察 S 患 者 的 病 情 临 AP 变 化 , 细 分 析 其 临 床 表 现 并 及 时 作 出 判 断 , 对 仔 这 提 高S 的 诊 断 率 和救 治 成 功 率 有 很 大 帮 助 。 AP
胰 腺 病 学 . 0 1 1 4 ~4 . 20 , : 6 8
3 iu dsn S g r s o G H . N e r t z ng c o i i pa r t t s I e nc ea i i : nt n. s v c r e u e .I i e a e m as r s n:Be e G.W a s w g rH r ha AL. Buc e M W , Ca r Loc D L, N e p o e o J hl r r. ke o t l m s P,
调查诊断工作流程
![调查诊断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c04b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a.png)
调查诊断工作流程调查诊断是医学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它通过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收集和分析,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调查诊断的工作流程,这是一个典型的医学诊断流程,包括六个主要步骤:症状收集,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诊断推理,和诊断。
1. 症状收集症状收集是确定疾病类型的第一步,因为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关键指导。
在这一步中,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描述和自己的经验,鉴别和记录病人的各种症状,包括疼痛的性质、位置、持续时间和强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病人的膳食和运动情况等。
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疾病史、家族病史和个人行为风险因素, 进一步了解病情。
聆听病人对各种症状的描述是一项关键的技能, 医生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和方式来了解每个病人的情况,然后可以进一步收集信息并获取证据来确认或排除病人的诊断。
2. 身体检查症状收集后,医生需要进行身体检查以确认或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仔细检查病人的外观,观察其精神状态、气色和营养状况;对各个器官系统进行检查,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并记录体温、血压、心率、体重等基本指标。
对不同的病人,医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和技术,包括听诊、触诊、视诊、口腔检查、喉镜检查等。
通过身体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证据,进一步确认或排除设想的疾病类型。
3. 实验室检查针对某些疾病,身体检查和症状收集可能不足以确定诊断,此时,医生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测病人的体液、组织或细胞,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粪便分析、心电图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有关病人的更多信息,如病原体,遗传缺陷或特定的生化异常等等。
这些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4. 影像检查类似于实验室检查,如果身体检查和症状收集未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影像检查,如X射线、CT扫描、MRI、超声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血管神经性水 肿、寄生虫病、湿疹、剥脱性皮炎、传染病的 恢复期、嗜酸粒性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 术后、真性红细胞增多、风湿性疾病、脑垂体 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单核细胞是是巨噬细胞的前身,能吞噬、清 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还参与免疫 反应。
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一)、血常规
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 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 的计数检测分析,称血常规检验。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补充)
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 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 和预后。
(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 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 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 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白细胞计数(WBC)
增高:见于细菌感染、中毒、出血、组织损伤、 炎症、白血病;
降低:见于病毒感染、严重败血症、血液病、 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血红蛋白: HG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其功能是在肺部 结合氧气,送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 碳送到肺部呼出体外。
临床意义: 由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有密切关系,临 床意义基本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 程度。
(4)急性溶血:红细胞大量溶解使之相对缺氧及 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的粒细胞释放 入血,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高。
(5)急性中毒:见于化学药物和生物毒素中毒时, 如安眠药、有机磷中毒、蛇毒素等;代谢性中毒, 如糖尿病 酮症、尿毒症等。
(6)恶性肿瘤:某些肝癌、胃癌等,因癌肿组织 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或其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 骨髓中的粒细胞释放入血,或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破 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可出现白细胞升 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实验室诊断及影像技术
实验室诊断的主要作用
为诊断疾病和鉴别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为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为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宠物医院配备的设备
诊疗台、恒温输液台、恒温升降手术台、无影灯、 X光机、兽用B超仪、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血液生 化分析仪、双目高倍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恒温 水浴锅、超声雾化器、高速离心机、高温灭菌器、 全套骨科内固定器械、外科手术器械、国际标准 美容台、调温吹风干燥箱。
(3)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钧虫病等慢 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感染等所致的局部 或全身性感染。
常见疾病如中耳炎、脓肿、疖痈、扁桃体炎、阑 尾炎、肺炎、败血症等。
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数可正常,但分类可见中性 粒细胞升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加可伴 有轻度核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剧烈增 加,并可出现明显的核左移。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 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 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 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 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
皮肤化验
主要通过刮取皮肤表层物质作显微镜检查,观 察是否有皮肤疥螨,蠕形螨,真菌,细菌等。 由于皮肤病外观症状都比较相似,故一般皮肤 问题都建议先做皮肤化验作参考。
二、 实验室生化检验的内容
血细胞分类: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 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 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即嗜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 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 物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尿中细胞为红 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红细胞:正常尿中 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镜检每高倍视野不 大于3个。白细胞:正常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 离心后镜检每高倍视野不大于5个。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 形上皮细胞。
在进行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时,确定抗原抗体的 最适比例十分重要。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也可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并可根据需要选 择定性或定量的方法。
一、凝集反应(检测到1μg/ml水平的抗体)
直接凝集:即将细菌与相应抗体直接反应,出现 细菌凝集现象。一种方法是玻片凝集试验,用于 定性测抗原。另一种方法是试管凝集试验,在试 管中系列稀释待检血清,加入已知颗粒性抗原, 用于定量检测抗体。
第一节 生化仪法
一、 实验室生化检验的意义 血液常规血液生化检验: 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主要用 于贫血、炎症、病毒性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 以及应激等许多疾病的诊断参考 用于诊断肝病、肾病、心脏病、糖尿病、电解质 紊乱 ,发现体内潜在病变 监测疾病的发展 用于机体状态的评估和疾病预后的推断
尿蛋白的临床意义
①轻度的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 非活动期,肾盂肾炎等;
②中度蛋白尿:除肾炎外,见于高血压肾动脉硬 化、多发性骨髓瘤等;
③重度蛋白尿,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 病综合征等。
第二节 免疫测定法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特异性:一种抗原一般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 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 反应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 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
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的降低不一定成 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 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血小板计数( PLT )
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 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造血功能障碍、脾功能亢进、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体 外大循环手术等。
血小板压积( PCT ):检测凝血功能。增多:见于原发 性血小板增多症;降低:见于造血功能障碍等。
的抗体结合。 亲和力:抗原抗体结合强度的大小。 可逆结合: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非共价的可逆
结合,互补程度越高,亲和力越高。 适宜的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能促进抗原
抗体分子的紧密接触,增强分子间引力,促进 分子间相互结合。
(二)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性
当抗原、抗体的数量比例恰当时,抗体分子的两 个Fab分别结合两个抗原分子,相互交叉连接成 网络复合体,反应体系中基本无游离的抗原抗体, 此时,有明显的反应物(沉淀物或凝集物)形成, 肉眼可见。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 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 畸形,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无代偿意义的增多: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 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间接凝集:即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 颗粒表面,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颗粒物凝集的现 象。
间接凝集反应原理
(二)沉淀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当二者的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 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带。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犬每日排出蛋白质 量恒定在某一数值,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7)比重:在机体缺水状态下,尿量减少,尿 比重增高;反之,尿量增多,尿比重减低。尿 比重主要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8)尿糖定性:正常尿内可有极微量葡萄糖, 如超过一定数值,尿糖定性为阳性。
2)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 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异常血红蛋白病、兔疫性溶血 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及一些化学、 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减少:见于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长期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 LYM )
增高: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淋巴肉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组织移 植后的排斥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 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 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长期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陷症等。
尿常规
包括尿蛋白、尿糖、尿三胆、尿量、尿比重和 尿沉渣,即“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 方法之一。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 因此,做尿常规检查,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 病具有重要意义。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常见的 尿色异常有:1、食物和药物因素(核黄素、利 福平、痢特灵、大黄等)可使尿呈黄色。2、血 尿,可呈淡棕红色或红色。3血红蛋白尿,呈浓 茶色或酱油色。4胆色素尿,呈深黄色。5乳糜 尿,呈乳白色。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 排出后不久变为混浊。
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 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 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