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刘玉珍 刘永梅)
离散数学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0∧0∧0)0(4)(r∧s)→(p∧q) (0∧1)→(1∧0) 0→0 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1q: 3是无理数0r: 是无理数 1s:6能被2整除 1t: 6能被4整除0命题符号化为: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
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 →(q→p)(5)(p∧r) (p∧q)(6)((p→q) ∧(q→r)) →(p→r)答:(4)p q p→q q p q→p (p→q)→(q→p)0 0 1 1 1 1 10 1 1 0 1 1 11 0 0 1 0 0 11 1 1 0 0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 (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10 0 1 0 0 10 1 0 1 0 00 1 1 1 0 01 0 0 1 0 01 0 1 1 1 11 1 0 1 0 01 1 1 1 1 1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 ∧(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 ∧(q∨(p∧q)(p∨p)∧(p∨q)∧(q∨p) ∧(q∨q)1∧(p∨q)∧(p∧q)∧1(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1)(p→q)→(q∨p)(2)(p→q)∧q∧r(3)(p∨(q∧r))→(p∨q∨r)解:(1)主析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 q)(q p)(q p)(p q)(p q)(p q)(p q)(p q)∑(0,2,3)主合取范式:(p→q)→(q p)(p q)(q p)(p q)(q p)(p(q p))(q(q p))1(p q)(p q) M1∏(1)(2) 主合取范式为:(p→q)q r(p q)q r(p q)q r0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p(q r))→(p q r)(p(q r))→(p q r)(p(q r))(p q r)(p(p q r))((q r))(p q r))1 11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4. 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 q,(q r),r结论:p(4)前提:q p,q s,s t,t r结论:p q证明:(2)①(q r) 前提引入②q r ①置换③q r ②蕴含等值式④r 前提引入⑤q ③④拒取式⑥p q 前提引入⑦¬p(3)⑤⑥拒取式证明(4):①t r 前提引入②t ①化简律③q s 前提引入④s t 前提引入⑤q t ③④等价三段论⑥(q t)(t q) ⑤置换⑦(q t)⑥化简⑧q ②⑥假言推理⑨q p 前提引入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 q ⑧⑩合取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 r),s p,q结论:s r证明①s 附加前提引入②s p 前提引入③p ①②假言推理④p(q r) 前提引入⑤q r ③④假言推理⑥q 前提引入⑦r ⑤⑥假言推理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 q,r q,r s结论:p证明: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q ①②假言推理④¬r q 前提引入⑤¬r ④化简律⑥r¬s 前提引入⑦r ⑥化简律⑧r﹁r ⑤⑦合取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1) 对于任意x,均有2=(x+)(x).(2) 存在x,使得x+5=9.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解:F(x): 2=(x+)(x).G(x): x+5=9.(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离散数学第5版答案
⇔0↔q
(矛盾律)
⇔ ( p → q) ∧ (q → 0)
(等价等值式)
⇔ (¬0 ∨ q) ∧ (¬q ∨ 0)
(蕴含等值式)
⇔ (1∨ q) ∧ ¬q
(同一律)
⇔ 1∧ ¬q
(零律)
⇔ ¬q
(同一律)
到最后一步已将公式化得很简单。由此可知,无论 p 取 0 或 1 值,只要 q 取 0 值,原公式取值为 1,即 00 或 10 都为原公式的成真赋值,而 01,11 为成假赋 值,于是公式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蕴含等值式)
⇔ p ∨ ¬q ∧ q
(德·摩根律)
⇔ p ∨ (¬q ∧ q)
(结合律)
⇔ p∧0
(矛盾律)
⇔0
(零律)
由最后一步可知,(3)为矛盾式。
(5)用两种方法判(5)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真值表法
p
q
¬p
¬p → q q → ¬p (¬p → q) → (q → ¬p)
0
0
1
0
1
1
0
1
1
(10)p:小李在宿舍里. p 的真值则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2) p ∨ q ,其中, p : 4 是偶数,q : 4 是奇数。由于 q 是假命题,所以,q 为假命题, p ∨ q 为真命题。 (13)p ∨ q ,其中,p : 4 是偶数,q : 4 是奇数,由于 q 是假命题,所以,p ∨ q 为假命题。 (14) p:李明与王华是同学,真值由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5) p:蓝色和黄色可以调配成绿色。这是真命题。 分析 命题的真值是唯一确定的,有些命题的真值我们立即可知,有些则不 能马上知道,但它们的真值不会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1.3 令 p : 2 + 2 = 4, q : 3 + 3 = 6, 则以下命题分别符号化为 (1) p → q (2) p → ¬q (3) ¬p → q (4) ¬p → ¬q (5) p ↔ q (6) p ↔ ¬q (7) ¬p → q (8) ¬p ↔ ¬q 以上命题中,(1),(3),(4),(5),(8)为真命题,其余均为假命题。 分析 本题要求读者记住 p → q 及 p ↔ q 的真值情况。p → q 为假当且仅当 p 为真,q 为假,而 p ↔ q 为真当且仅当 p 与 q 真值相同.由于 p 与 q 都是真命题, 在 4 个蕴含式中,只有(2) p → r ,其中,p 同(1),r:明天为 3 号。 在这里,当 p 为真时,r 一定为假, p → r 为假,当 p 为假时,无论 r 为真 还是为假, p → r 为真。
离散数学自考第一章(课后习题和答案)
每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则(P↔Q)的真值 为“T”,否则(P↔Q)的真值为“F”。
(3)举例:
▪ 春天来了当且仅当燕子飞回来了。 ▪平面上二直线平行,当且仅当这二直线不相交。 ▪2+2=4当且仅当雪是白色的。 (两者没有关系,但是确实命题)
举例: (a)P:王华的成绩很好 Q:王华的品德很好。 则PΛQ:王华的成绩很好并且品德很好。 (b P:我们去种树 Q: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则PΛQ:我们去种树与房间里有一台电视机。 (c) P:今天下大雨 Q:3+3=6 则PΛQ:今天下大雨和3+3=6
3.析取词(或运算) (1)符号“∨” 设P、Q为二个命题,则 (P∨Q)称作P与Q的“析取”,读作: “P或Q”。
(a)P:我拿起一本书 Q: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P→Q:如果我拿起一本书,则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b)P:月亮出来了 Q:3×3=9 P→Q:如果月亮出来了,则 3×3=9。(善意推定)
5.双条件联结词(“等价”词、“同”联结词、 “等同”词) (1)符号“↔”设P、Q为二个命题,则P↔ Q读作:“P当且仅当Q”,“P等价 Q”,“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2)定义(见真值表):
(4)P,Q中,P、Q的地位是平等的,P、Q 交换位置不会改变真值表中的值。
6.命题联结词在使用中的优先级 (1)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2)运算时联结词的优先次序为: ¬ Λ → ↔ (由高到低) (3)联结词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运算
∨
¬P∨(Q∨R)可省去括号,因为“V”运算是可结合的。 ( ¬P∨Q)∨R可省去括号,因为符合上述规定 而P→(Q→R)中的括号不能省去,因为“→”不满足结合律。
离散数学第一章 第一节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P16 、P17
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1)、2与5都是素数;
(2)、不但π是无理数,而且自然对数的底e 也是无理数。
解:(1)、p :2与5都是素数;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其真值为1.
(2)、p :π是无理数;其真值为1.
q :自然对数的底e 是无理数;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
(4)、3不是偶数或4不是偶数。
解:p :3不是偶数;其真值为1。
q :4不是偶数;其真值为0。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1.
1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
(1)、若2+2=4,则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解:p :2+2=4;其真值为1.
q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真值为0.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1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给出各命题的真值:
(3)、2+2≠4与3+3=6互为充要条件。
解:p :2+2≠4;其真值为0。
q :3+3=6;其真值为1.
则符号化为p ↔q ;其真值为0.
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5)、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9)、只有天下大雨,他才乘班车上班。
(10)、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5)、p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则符号化为p.
(9)、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
则符号化为p →q.
(10)、p :天下大雨。
q :他乘班车上班。
则符号化为q p ⌝
→.。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详细
第一章命题逻辑基本概念课后练习题答案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素数,q:5是素数,真值为1;(2)p∧q,其中,p:是无理数,q:自然对数的底e是无理数,真值为1;(3)p∧┐q,其中,p:2是最小的素数,q:2是最小的自然数,真值为1;(4)p∧q,其中,p:3是素数,q:3是偶数,真值为0;(5)┐p∧┐q,其中,p:4是素数,q:4是偶数,真值为0.5.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偶数,q:3是偶数,真值为1;(2)p∨q,其中,p:2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3)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4)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5)┐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6.(1)(┐p∧q)∨(p∧┐q),其中,小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q:小丽从筐里拿一个梨;(2)(p∧┐q)∨(┐p∧q),其中,p:刘晓月选学英语,q:刘晓月选学日语;.7.因为p与q不能同时为真.13.设p:今天是星期一,q:明天是星期二,r:明天是星期三:(1)p→q,真值为1(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2)q→p,真值为1(也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3)p q,真值为1;(4)p→r,若p为真,则p→r真值为0,否则,p→r真值为1.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2)(p↔r)∧(﹁q∨s) ⇔(0↔1)∧(1∨1) ⇔0∧1⇔0.(3)(⌝p∧⌝q∧r)↔(p∧q∧﹁r) ⇔(1∧1∧1)↔ (0∧0∧0)⇔0(4)(⌝r∧s)→(p∧⌝q) ⇔(0∧1)→(1∧0) ⇔0→0⇔1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π是无理数。
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
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离散数学第1章习题解答
习题 1.11.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 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 计算机有空吗?⑶ 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 21+3 < 5。
⑸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 2 与 3 都是偶数。
⑺ 小李在宿舍里。
⑻ 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⑼ 请勿随地吐痰!⑽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p。
⑾只有 6 是偶数, 3 才能是 2 的倍数。
⑿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 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 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 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 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 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 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 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⑵ p:天气冷;q:我穿羽绒服;⑶ p:天在下雨;q:湿度很高;⑷ 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⑸ 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⑹ 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⑺ p:我看电视;q:我外出;r :我睡觉;⑻ p: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 3 是素数或 2 是素数。
⑶ 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 8 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8能被 3 整除 ⑸ 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 它的对边平行 ⑺ 如果 a 和 b 是偶数,则 a +b 是偶数。
解:⑴ p :他吃饭; q :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 p ∧ q ⑵ p :3 是素数; q : 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 ⑶ p :地球上有树木; q :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 p → q⑷ p :8 是偶数; q :8能被 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⑸ p :停机; q :语法错误; r :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 q ∨r →p⑹ p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q :四边形 ABCD 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为: p ?q 。
离散数学第一章命题逻辑习题答案
习题一 5.证明下列各等价式
(4)(P Q) (Q R) (R P) (P Q) (Q R) (R P) 证明 : (P Q) (Q R) (R P) (Q (P R) ) (R P) (分配律) (Q (R P) ) (P R (R P) ) (Q R) (P Q) (R P) (分配律、吸 收律、交换律)
P1 P4 ~ P1
~P4
~P4 ~P3
~P3
P2
P2 P3 P2 J
J
习题一 23(3) 利用消解法证明蕴含式:
P (Q R), Q (R S) P (Q S) 证明: 首先把结论否定加入前提得公式集: P (Q R), Q (R S), ~(P (Q S)) 构造子句集:{~P ~Q R, ~Q ~R S, P, Q, ~S} 消解过程如下: (1) P 引入子句 (2) ~P ~Q R 引入子句 (3) ~Q R 由(1)(2)消解 (4) Q 引入子句 (5) R 由(3)(4)消解 (6) ~Q ~R S 引入子句 (7) ~Q S 由(5)(6)消解 (8) ~S 引入子句 (9) ~Q 由(7)(8)消解 (10) 由(9)(4)消解
P (R (Q P)) 1 1 1 1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解法一 (真值表法)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0的全部解释得主合取范式: (~P Q R) (~P ~ Q R) 由对应于公式取值为1的全部解释得主析取范式:
(~P ~ Q ~ R) (~P ~ Q R) (~P Q ~ R) (~P Q R) (P ~ Q R) (P Q R)
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
离散数学第1章答案习题1.11、(1)否(2)否(3)是,真值为0(4)否(5)是,真值为12、(1)P:天下⾬ Q:我去教室┐P → Q(2)P:你去教室 Q:我去图书馆 P → Q(3)P,Q同(2) Q → P(4)P:2是质数 Q:2是偶数 P∧Q3、(1)0(2)0(3)14、(1)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去教室或图书馆。
(2)如果我去教室,那么明天不是晴天,我也不去图书馆。
(3)明天是晴天,并且我不去教室,当且仅当我去图书馆。
习题1.21、(1)是(2)是(3)否(4)是(5)是(6)否2、(1)(P → Q) →R,P → Q,R,P,Q(2)(┐P∨Q) ∨(R∧P),┐P ∨ Q,R∧P,┐P,Q,R,P(3)((P → Q) ∧ (Q → P)) ∨┐(P → Q)),(P → Q) ∧(Q → P),┐(P → Q),P → Q,(Q → P),P → Q,P,Q,Q,P,P,Q 3、(1)((P → Q) → (Q → P)) → (P → Q)(2)((P → Q) ∨ ((P → Q) → R))→ ((P → Q) ∧ ((P → Q) → R)) (3)(Q → P∧┐P) → (P∧┐P → Q)4、(P → Q) ∨ ((P∧Q) ∨ (┐P∧┐Q)) ∧ (┐P∨Q)习题1.31、(1)I(P∨(Q∧R)) = I(P)∨(I(Q)∧I(R)) = 1∨(1∧0) = 1(2)I((P∧Q∧R)∨(┐(P∨Q)∧┐(R∨S))) = (1∧1∧0)∨(┐(1∨1)∧┐(0∨1)) = 0∨(0∧0) = 0(3)I((P←→R)∧(┐Q→S)) = (1←→0)∧(┐1→1) = 0∧1 = 0(4)I((P∨(Q→R∧┐P))←→(Q∨┐S)) = (1∨(1→(0∧┐1)))←→(1∨┐1) = 1←→1 = 1(5)I(┐(P∧Q)∨┐R∨((Q←→┐P)→R∨┐S)) = ┐(1∧1)∨┐0∨((1←→┐1)→(0∨┐1)) = 0∨1∨1 = 13、(1)原式 <=> F→Q <=> T 原式为永真式(2)原式 <=> ┐T∨(┐(┐P∨Q)∨(┐┐Q∨┐P)) <=> (P∧┐Q)∨(Q∨┐P)<=> (P∧┐Q)∨┐(P∧┐Q) <=> T 原式为永真式(3)原式 <=> ┐(P∧Q) ←→┐(P∧Q) <=> T 原式为永真式(4)原式 <=> P∧(Q∨R) ←→ P∧(Q∨R) <=> T 原式为永真式(5)原式 <=> ┐(P∨┐Q)∨Q <=> (┐P∧Q)∨Q <=> Q 原式为可满⾜式(6)原式 <=> ┐(P∧Q)∨P <=> ┐P∨┐Q∨P <=> T∨┐Q <=> T 原式为永真式(7)原式 <=> (┐P∨P∨Q)∧┐P <=> (T∨Q)∧┐P<=> T∧┐P <=> ┐P 原式为可满⾜式(8)原式 <=> ┐((P∨Q) ∧(┐Q∨R))∨(┐P∨R) <=> (P∧┐Q)∨(Q∧┐R)∨(┐P∨R)<=> ((P∧┐Q)∨┐P)∨((Q∧┐R)∨R)<=>(( P∨┐P)∧(┐Q∨┐P))∨(( Q∨R)∧(┐R∨R))<=> (┐Q∧┐P)∨( Q∨R) <=> T 原式为永真式4、(1)左 <=> ┐P∨┐Q∨P <=> ┐┐P∨(┐P∨┐Q) <=> 右(2)左 <=> ┐(┐P∨Q) <=> 右(3)左 <=> ┐(P∧Q)∨P <=> ┐P∨┐Q∨P <=> T∨┐Q <=> 右(4)左 <=> ┐(P→Q)∨┐(Q→P) <=> (P∧┐Q)∨(Q∧┐P) <=> 中<=> ((P∧┐Q)∨Q)∧((P∧┐Q)∨┐P)<=> (P∨Q)∧(┐Q∨Q)∧(P∨┐P)∧(┐Q∨┐P)<=> (P∨Q)∧┐(P∧Q) <=> 右(5)左?(?P∨Q)∧(?R∨Q)??(P∨Q)∨Q?右5.(1)左?Q??P∨Q?右(2)(P→(Q→R))→((P→Q)→(P→R))(?P∨?Q∨R)∨?(?P∨Q) ∨(?P∨R)(P∧Q∧?R)∨(P∧?Q)∨?P∨R(P∧Q∧?R)∨((P∨?P)∧(?Q∨?P))∨R(P∧Q∧?R)∨(?Q∨?P∨R)(P∧Q∧?R) ∨?(P∧Q∧?R)T故P→(Q→R)?(P→Q)→(P→R)(3).(P→Q)→(P→P∧Q)(?P∨Q)∨?P∨(P∧Q)(?P∨Q)∨(?P∨P)∧(?P∨Q)(?P∨Q)∨(?P∨Q)T故P→Q?P→P∧Q(4).((P→Q) →Q) →P∨Q(?(?P∨Q) ∨Q) ∨P∨Q((P∨Q)∧?Q)∨P∨Q(P∧?Q)∨(Q∧?Q) ∨P∨Q(P∨Q)∨(P∨Q)T故(P→Q) →Q?P∨Q(5).((P∨?P)→Q)∧((P∨?P)→R)→(Q→R)((?T∨Q)∧(?T∨R)) ∨?Q∨R(Q∧R)∨?Q∨RQ∨?R∨?Q∨RQ∨TT故((P∨?P) →Q)∧((P∨?P)→R)?Q→R(6)左?(Q→F)∧(R→F)(Q∨F)∧(?R∨F)Q∧?RRR∨Q?右6.(1)原式?(?P∧?Q∧R)(2)原式??P∨?Q∨P??(P∧Q∧?P)(3)原式?P∨(Q∨?R∨P)?P∨Q∨?R??(?P∧?Q∧R)7.(1)原式??(?P∨?Q∨P)(2)原式?(?P∨Q∨?R) ∧?P∧Q??(?(?P∨Q∨?R)∨P∨?Q)(3)原式??P∧?Q∧ (R∨P) ??(P∨Q∨?(R∨P))8. (1) (P∨Q)∧((?P∧ (?P∧Q))∨R)∧?P(2)(P∨Q∨R)∧(?P∧R)(3)(P∨F)∧(Q∨T)习题1.41.(1)原式??(?P∨?Q)∨((?P∨?Q)∧(Q∨P))(?P∨?Q)∨(Q∨P)(P∧Q) ∨Q∨PQ∨P,既是析取范式⼜是合取范式(2)原式?((?P∨Q)∨(?P∨?Q))∧(?(?P∨Q) ∨?(?P∨?Q)) ?(P∧Q)∨(P∧?Q) 析取范式P∧(Q∨?Q)合取范式(3)原式??P∨Q∨?S∨ (?P∧Q)析取范式(P∨(?P∧Q))∨Q∨?SP∨Q∨?S合取范式(4)原式?P∨P∨Q∨Q∨R既是析取范式⼜是合取范式2.(1)原式?P∨?Q∨R为真的解释是:000,001,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2)原式?(P∧?Q) ∨R(P∧?Q∧(R∨?R))∨((P∨?P)∧R)(P∧?Q∧R)∨(P∧?Q∧?R)∨(P∧Q)∨( ?P∧R)(P∧?Q∧R)∨(P∧?Q∧?R)∨(P∧(Q∨?Q)∧R)∨(?P∧(Q∨?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P∧?Q∧?R)∨(P∧Q∧R) ∨(?P∧Q∧R)∨(?P∧?Q∧R)为真的解释是101,100,111,011,001(3)原式?(?P∨(Q∧R))∧(P∨(?Q∧?R))((P∨ (Q∧R)) ∧P)∨(( ?P∨ (Q∧R))∧( ?Q∧?R))(P∧P)∨(Q∧P∧R)∨( ?P∧?Q∧?R)∨(Q∧R∧?Q∧?R)(P∧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0,111(4)原式?P∨P∨Q∨Q∨R?P∨Q∨R为真的解释是:001,010,011,100,101,110,111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3.(1)原式??P∨Q∨?P∨?Q?T主合取范式,⽆为假的解释。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
4.求与公式((x1x2)x3)x4等价的主析取范式 或主合取范式。
((x1x2)x3)x4 (( x1 x2) x3) x4 ( ( x1 x2) x3) x4 ( x1 x2 x4) (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P P T(1)(2);I P T(3)(4);I
T(9)(10);I T(11);E
6. 将前提和结论符号化,并证明相应的结论是有效的。
前提:若我学习,则考试不会失败; 若我不踢球,那我将学习; 我考试失败了。
结论:我踢了球。
设:P: 我学习 Q:我考试失败 R:我踢球 则:PQ , RP, Q R
(1) PQ (2) Q (3) P (4) RP (5) R
P T(1);E P T(2)(3);I T(4);E P T(5)(6);I T(7);E
(PQ)R,RS,S PQ
(1) S (2) RS (3) R (4) (PQ)R (5) (PQ) (6) PQ
P P T(1)(2);I P T(3)(4);I T(5);E
P(QR),QS,(LM) S,Q P QL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x1 x2 x3 x4)
5. 证明结论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课后练习P46 T27)
PQ,PR,QS SR
(1) PQ (2) PQ (3) QS (4) PS (5) S P (6) PR (7) S R (8) SR
第一章离散数学练习参考答案离散数学第一章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离散数学答案离散数学左孝凌答案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答案离散数学第五版答案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离散数学课后答案离散数学贾振华答案
离散数学第1-2章参考答案-命题逻辑谓词逻辑
Page 49 第17题解:(1)令①P:李明学习努力;②Q:李明成绩好;③R:李明不热衷于玩扑克;(2)已知条件符号化,即①P→Q:如果李明学习努力,那么他成绩好;②R→P:如果李明不热衷于玩扑克,那么他就努力学习;(3)所求结论符号化,即①¬Q→¬R:李明成绩不好,所以李明热衷于玩扑克;(4)证明:原命题符号化为P→Q,R→P ¬Q→¬R;①P→Q P规则;②R→P P规则;③R→Q T规则①②;④Q∨¬R T规则③;⑤¬Q→¬R T规则④;(5)得证。
Page 50 第32题(2)解: P∨(¬P→(Q∨(¬Q→R)));⇔ P∨(P∨(Q∨(Q∨R)));⇔P∨Q∨R;①主合取范式为:P∨Q∨R;因为 P∨Q∨R ⇔∏M0 ⇔∑m1,2,3,4,5,6,7;②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Page 50 第32题(4)解: (P∧¬Q∧R)∨(¬P∧Q∧¬S);⇔ ((P∧¬Q∧R)∧(S∨¬S))∨((¬P∧Q∧¬S)∧(R∨¬R));⇔(P∧¬Q∧R∧S)∨(P∧¬Q∧R∧¬S)∨(¬P∧Q∧R∧¬S)∨(¬P∧Q∧¬R∧¬S);①主析取范式为:(¬P∧Q∧¬R∧¬S)∨(¬P∧Q∧R∧¬S)∨(P∧¬Q∧R∧¬S)∨(P∧¬Q∧R∧S) ⇔∑m4,6,10,11⇔∏M0,1,2,3,5,7,8,9,12,13,14,15;②主合取范式为:(¬P∨¬Q∨¬R∨¬S)∧(¬P∨¬Q∨¬R∨S)∧(¬P∨¬Q∨R∨¬S) ∧(¬P∨¬Q∨R∨S)∧(¬P∨Q∨¬R∨S)∧(¬P∨Q∨R∨S)∧(P∨¬Q∨¬R∨¬S) ∧(P∨¬Q∨¬R∨S)∧(P∨Q∨¬R∨¬S)∧(P∨Q∨¬R∨S)∧(P∨Q∨R∨¬S)∧(P∨Q∨R∨S);Page 50 第32题(6)解: (P→Q)→(P∨R);⇔¬(¬P∨Q)∨(P∨R);⇔(P∧¬Q)∨(P∨R);⇔(P∨R)∧(P∨¬Q∨R);⇔ ((P∨R)∨(¬Q∧Q))∧(P∨¬Q∨R);⇔(P∨¬Q∨R)∧(P∨Q∨R)∧(P∨¬Q∨R);⇔(P∨¬Q∨R)∧(P∨Q∨R);①主合取范式为:(P∨¬Q∨R)∧(P∨Q∨R);⇔∏M0,2;⇔∑m1,3,4,5,6,7;①主合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age 51 第37题(2)解: P→Q P→(P∧Q)①P P规则(附加前提);②P→Q P规则;③Q T规则①,②,I;④P∧Q T规则①,③,I;⑤P→(P∧Q) CP规则;Page 51 第37题(4)解: (P∨Q)→R ⇒ (P∧Q)→R①P∧Q P规则(附加前提);②P T规则①,I;③P∨Q T规则②,I;④(P∨Q)→R P规则;⑤R T规则③,④,I;⑥(P∧Q)→R CP规则;Page 51 第38题(3)解:﹁(P→Q)→﹁(R∨S),((Q→P)∨﹁R),R ⇒ P↔Q①﹁(P↔Q) P规则(假设前提);②﹁((P→Q)∧(Q→P)) T规则①,I;③R P规则;④((Q→P)∨﹁R) P规则;⑤R→(Q→P) T规则④,I;⑥(Q→P) T规则③⑤,I;⑦R∨S T规则③,I;⑧﹁(P→Q)→﹁(R∨S) P规则;⑨(R∨S)→(P→Q) T规则⑧,I;⑩(P→Q) T规则⑦⑨,I;⑪(P→Q)∧(Q→P) T规则⑥⑩,I;⑫得证间接证明法②⑪;Page 51 第39题(1)解:(1)符号化已知命题①P:明天是晴天;②Q:明天下雨;③R:我去看电影;④S:我不看书;条件符号化:P∨Q,P→R,R→S;结论符号化:①﹁S→Q(2)证明:P∨Q,P→R,R→S ⇒﹁S→Q①P→R P规则;②R→S P规则;③P→S T规则①②;④﹁S→﹁P T规则③,I;⑤P∨Q P规则;⑥﹁P→Q T规则⑤,I;⑦﹁S→Q T规则④⑥,I;Page 51 第39题(2)解:(1)符号化已知命题①P:明天不下雨;②Q:能够买到车票;③R:我去参观计算机展览会;条件符号化:P∧Q→R;结论符号化:①﹁R→﹁P(2)证明:P∨Q,P→R,R→S ⇒﹁S→Q①P∧Q→R P规则;②﹁R P规则(附加前提);③﹁(P∧Q) T规则①②;④﹁P∨﹁Q T规则③,I;⑤也就是说或者明天下雨或者买不到票,所以原命题说不能参加计算机展览的原因只是明天下雨是不完全的,故原命题无效。
离散数学第1-2章参考答案-命题逻辑谓词逻辑
Page 49 第17题解:〔1〕令①P:李明学习努力;②Q:李明成绩好;③R:李明不热衷于玩扑克;〔2〕条件符号化,即①P→Q:假如李明学习努力,那么他成绩好;②R→P:假如李明不热衷于玩扑克,那么他就努力学习;〔3〕所求结论符号化,即①¬Q→¬R:李明成绩不好,所以李明热衷于玩扑克;〔4〕证明:原命题符号化为P→Q,R→P ¬Q→¬R;①P→Q P规那么;②R→P P规那么;③R→Q T规那么①②;④Q∨¬R T规那么③;⑤¬Q→¬R T规那么④;〔5〕得证。
Page 50 第32题〔2〕解: P∨(¬P→(Q∨(¬Q→R)));⇔ P∨(P∨(Q∨(Q∨R)));⇔P∨Q∨R;①主合取范式为:P∨Q∨R;因为 P∨Q∨R ⇔∏M0 ⇔∑m1,2,3,4,5,6,7;②主析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Q∧R);Page 50 第32题〔4〕解: (P∧¬Q∧R)∨(¬P∧Q∧¬S);⇔ ((P∧¬Q∧R)∧(S∨¬S))∨((¬P∧Q∧¬S)∧(R∨¬R));⇔(P∧¬Q∧R∧S)∨(P∧¬Q∧R∧¬S)∨(¬P∧Q∧R∧¬S)∨(¬P∧Q∧¬R∧¬S);①主析取范式为:(¬P∧Q∧¬R∧¬S)∨(¬P∧Q∧R∧¬S)∨(P∧¬Q∧R∧¬S)∨(P∧¬Q∧R∧S) ⇔∑m4,6,10,11⇔∏M0,1,2,3,5,7,8,9,12,13,14,15;②主合取范式为:(¬P∨¬Q∨¬R∨¬S)∧(¬P∨¬Q∨¬R∨S)∧(¬P∨¬Q∨R∨¬S) ∧(¬P∨¬Q∨R∨S)∧(¬P∨Q∨¬R∨S)∧(¬P∨Q∨R∨S)∧(P∨¬Q∨¬R∨¬S) ∧(P∨¬Q∨¬R∨S)∧(P∨Q∨¬R∨¬S)∧(P∨Q∨¬R∨S)∧(P∨Q∨R∨¬S)∧(P∨Q∨R∨S);Page 50 第32题〔6〕解: (P→Q)→(P∨R);⇔¬(¬P∨Q)∨(P∨R);⇔(P∧¬Q)∨(P∨R);⇔(P∨R)∧(P∨¬Q∨R);⇔ ((P∨R)∨(¬Q∧Q))∧(P∨¬Q∨R);⇔(P∨¬Q∨R)∧(P∨Q∨R)∧(P∨¬Q∨R);⇔(P∨¬Q∨R)∧(P∨Q∨R);①主合取范式为:(P∨¬Q∨R)∧(P∨Q∨R);⇔∏M0,2;⇔∑m1,3,4,5,6,7;①主合取范式为:(¬P∨¬Q∨R)∧(¬P∨Q∨R)∧(P∨¬Q∨¬R)∧(P∨¬Q∨R)∧(P∨Q∨¬R)∧(P∨Q∨R);Page 51 第37题〔2〕解: P→Q P→(P∧Q)①P P规那么〔附加前提〕;②P→Q P规那么;③Q T规那么①,②,I;④P∧Q T规那么①,③,I;⑤P→(P∧Q) CP规那么;Page 51 第37题〔4〕解: (P∨Q)→R ⇒ (P∧Q)→R①P∧Q P规那么〔附加前提〕;②P T规那么①,I;③P∨Q T规那么②,I;④(P∨Q)→R P规那么;⑤R T规那么③,④,I;⑥(P∧Q)→R CP规那么;Page 51 第38题〔3〕解:﹁(P→Q)→﹁(R∨S),((Q→P)∨﹁R),R ⇒ P↔Q①﹁(P↔Q) P规那么〔假设前提〕;②﹁((P→Q)∧(Q→P)) T规那么①,I;③R P规那么;④((Q→P)∨﹁R) P规那么;⑤R→(Q→P) T规那么④,I;⑥(Q→P) T规那么③⑤,I;⑦R∨S T规那么③,I;⑧﹁(P→Q)→﹁(R∨S) P规那么;⑨(R∨S)→(P→Q) T规那么⑧,I;⑩(P→Q) T规那么⑦⑨,I;⑪(P→Q)∧(Q→P) T规那么⑥⑩,I;⑫得证间接证明法②⑪;Page 51 第39题〔1〕解:〔1〕符号化命题①P:明天是晴天;②Q:明天下雨;③R:我去看电影;④S:我不看书;条件符号化:P∨Q,P→R,R→S;结论符号化:①﹁S→Q〔2〕证明:P∨Q,P→R,R→S ⇒﹁S→Q①P→R P规那么;②R→S P规那么;③P→S T规那么①②;④﹁S→﹁P T规那么③,I;⑤P∨Q P规那么;⑥﹁P→Q T规那么⑤,I;⑦﹁S→Q T规那么④⑥,I;Page 51 第39题〔2〕解:〔1〕符号化命题①P:明天不下雨;②Q:可以买到车票;③R:我去参观计算机展览会;条件符号化:P∧Q→R;结论符号化:①﹁R→﹁P〔2〕证明:P∨Q,P→R,R→S ⇒﹁S→Q①P∧Q→R P规那么;②﹁R P规那么〔附加前提〕;③﹁(P∧Q) T规那么①②;④﹁P∨﹁Q T规那么③,I;⑤也就是说或者明天下雨或者买不到票,所以原命题说不能参加计算机展览的原因只是明天下雨是不完全的,故原命题无效。
离散数学答案版(全)
第一章命题逻辑内容:命题及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的基本概念,真值表、基本等价式及永真蕴涵式,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中常用的直接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等证明方法。
教学目的:1. 熟练掌握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命题公式及其解释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等价式及其应用。
3. 熟练掌握(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及其应用。
4. 熟练掌握常用的永真蕴涵式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
5. 熟练掌握形式演绎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命题的概念及判断2 .联结词,命题的翻译3. 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4. 逻辑推理教学难点:1. 主析(合)取范式的求法2. 逻辑推理1.1命题及其表示法1.1.1 命题的概念数理逻辑将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作命题。
1.1.2 命题的表示命题通常使用大写字母 A , B,…,Z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或数字表示,如A i, [10], R等,例如A1:我是一名大学生。
A1:我是一名大学生.[10]:我是一名大学生。
R:我是一名大学生。
1.2命题联结词1.2.1否定联结词「P1.2.2合取联结词A1.2.3 析取联结词V1.2.4 条件联结词—125126 与非联结词T性质:(1)P T P=「( PAP)二「P;(2)(P T Q)T( P T Q) -「( P T Q) - PAQ;(3)( P T P)T( Q TQ) -「P T「Q= P V Q。
127 或非联结词J性质:(1) P J P=「( P V Q) =「P;(2)( P J Q );( P J Q) =「( P J Q) = P V Q;(3)( P J P)J( Q J Q) =「P Q=P V-Q) = PAQ1.3 命题公式、翻译与解释1.3.1 命题公式定义命题公式,简称公式,定义为:(1)单个命题变元是公式;(2 )如果P是公式,则「P是公式;(3)如果P、Q是公式,则PAQ、PVQ、P > Q、P Q都是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的应用(1)、(2)、(3)所得到的包括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公式。
离散数学课后答案精编版
( P, Q, R) = (T , T ,×), ( F ,×,×) 。
(3) (¬¬P ∧ Q ) → ((Q → R ) ↔ ¬P ) 解 当P =T 时 原式= (¬¬T ∧ Q ) → ((Q → R ) ↔ ¬T ) = Q → ((Q → R ) ↔ F ) = Q → ¬(Q → R ) 当Q = T 时
( P, Q, R) = (T , T , F ) ,存在成假解释 ( P, Q, R) = (T , T , T ) ,故公式可满足,但非永真。
1.3 试求下列公式的成真解释和成假解释 (1) ¬(( P → Q ) → R ) ↔ (Q ∨ R ) 解 当Q = T 时 原式= ¬(( P → T ) → R ) ↔ (T ∨ R ) = ¬(T → R ) ↔ T = ¬R 当 R = T 时,上式= F ,当 R = F 时,上式= T 。 当Q = F 时 原式= ¬(( P → F ) → R ) ↔ ( F ∨ R ) = ¬(¬P → R ) ↔ R 当R =T 时 上式= ¬(¬P → T ) ↔ T = ¬T ↔ T =F 当R = F 时 上式= ¬(¬P → F ) ↔ F
P ∧ Q = ¬( P → ¬Q)
所以,联结词集合 {¬, →}可以表示集合 {¬,∧,∨}。 又因为,联结词集合 {¬,∧,∨} 是完备的,即 {¬,∧,∨} 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命题演算公式, 所以 {¬, →}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命题演算公式,故联结词集合 {¬, →}是完备的。 1.6 试证明联结词集合 {∧}, {→} 不是完备的。 证明 设 集 合
( P, Q, R) = (T , T , T ) 。
(4) (¬¬P → ¬Q ) ∧ (Q ∨ (¬R ∧ P )) 解 当P =T 时 原式= (¬¬T → ¬Q ) ∧ (Q ∨ (¬R ∧ T )) = (T → ¬Q ) ∧ (Q ∨ ¬R ) = ¬Q ∧ (Q ∨ ¬R ) 当Q = T 时 上式= ¬T ∧ (T ∨ ¬R ) =F ∧T =F 当Q = F 时 上式= ¬F ∧ ( F ∨ ¬R ) = T ∧ ¬R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解答1.1 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 … ”、“不仅……,而且… … ”、“一面……,一面… … ”、“……和… … ”、“……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 (1)p : 2是无理数,p 为真命题。
(2)p : 5能被2 整除,p 为假命题。
(6)p →q 。
其中,p : 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 与q 都是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7)p →q ,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 为假命题,q 为真命题,因而p →q 为假命题。
(8)p : 2000年10 月1 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 年2 月13 日)我们还不知道p 的真假,但p 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 1-5 (1) 试证下列各式为重言式。 a) (P∧(P→Q))→Q 证明:(P∧(P→Q))→Q ⇔(P∧(┐P∨Q))→Q ⇔(P∧┐P)∨(P∧Q)→Q ⇔(P∧Q)→Q ⇔┐(P∧Q)∨Q ⇔┐P∨┐Q∨Q ⇔┐P∨T ⇔T b) ┐P→(P→Q) 证明:┐P→(P→Q) ⇔P∨(┐P∨Q) ⇔ (P∨┐P)∨Q ⇔T∨Q ⇔T
c) ((P→Q)∧(Q→R))→(P→R) 证明:((P→Q)∧(Q→R))→(P→R) 因为(P→Q)∧(Q→R)⇒(P→R) 所以(P→Q)∧(Q→R)为重言式。 d) ((a∧b)∨(b∧c) ∨(c∧a))↔(a∨b)∧(b∨c)∧(c∨a) 证明:((a∧b)∨(b∧c) ∨(c∧a))↔(a∨b)∧(b∨c)∧(c∨a) 因为((a∧b)∨(b∧c)∨(c∧a)) ⇔((a∨c)∧b)∨(c∧a) ⇔((a∨c)∨(c∧a))∧(b∨(c∧a)) ⇔(a∨c)∧(b∨c)∧(b∨a) 所以((a∧b)∨(b∧c) ∨(c∧a))↔(a∨b)∧(b∨c)∧(c∨a) 为重言式。 (2) 不构造真值表证明下列蕴含式。 a)(P→Q)⇒P→(P∧Q) 解法 1: 设 P→Q 为 T (1)若 P 为 T,则 Q 为 T,所以 P∧Q 为 T,故 P→(P∧Q)为 T (2)若 P 为 F,则 Q 为 F,所以 P∧Q 为 F,P→(P∧Q)为 T 命题得证 解法 2: 设 P→(P∧Q)为 F ,则 P 为 T,(P∧Q)为 F ,故必有 P 为 T,Q 为 F ,所以 P→Q 为 F。 解法 3: (P→Q) →(P→(P∧Q)) ⇔┐(┐P∨Q)∨(┐P∨(P∧Q)) ⇔┐(┐P∨Q)∨((┐P∨P)∧(┐P∨Q)) ⇔T 所以(P→Q)⇒P→(P∧Q) b)(P→Q)→Q⇒P∨Q 设 P∨Q 为 F,则 P 为 F,且 Q 为 F, 故 P→Q 为 T,(P→Q)→Q 为 F,所以(P→Q)→Q⇒P∨Q。
离散数学第1章习题答案
<><><>100;{[];;} ;( *S){>1;}( * x){(>1){("\n !"); 0;}>;>[>];1;}( *S){(>1);}( * *x){((S)){("\n !");0;}*>[>];>;1;}( N){e;*(*)(());(S); (N){(2);2;}((S)){();(" ");}}(){ n;("请输入待转换的值n:\n");("");(n);}习题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为什么?若是命题,判断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1)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2)李梅能歌善舞。
(3)这朵花真美丽!(4)3+2>6。
(5)只要我有时间,我就来看你。
(6)x=5。
(7)尽管他有病,但他仍坚持工作。
(8)太阳系外有宇宙人。
(9)小王和小张是同桌。
(10)不存在最大的素数。
解在上述10个句子中,(3)是感叹句,因此它不是命题。
(6)虽然是陈述句,但它没有确定的值,因此它也不是命题。
其余语句都是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所以都是命题。
其中:(1)、(4) 、(8) 、(9) 、是简单命题,、(2) 、(5) 、(7)、(10) 是复合命题。
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命题公式,为什么?(1)(P(P∨Q))。
(2)(P Q)(Q P)))。
(3)((P Q)(Q P))。
(4)(Q R∧S)。
(5)(P∨)S。
(6)((R(Q R)(P Q))。
解 (1)是命题公式。
(2)不是命题公式,因为括号不配对。
(3)是命题公式。
(4)是命题公式。
(5)不是命题公式,因为没有意义。
(6)不是命题公式,因为R(Q R)(P Q) 没有意义。
3.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我们不能既划船又跑步。
(2)我去新华书店,仅当我有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1.4
1.(1)原式 ( P Q) (( P Q) (Q P)) ( P Q) (Q P) (P Q) Q P Q P,既是析取范式又是合取范式 (2)原式 (( P Q) ( P Q)) ( ( P Q) ( P Q)) (P Q) (P Q) 析取范式 P (Q Q)合取范式 (3)原式 P Q S ( P Q)析取范式 ( P ( P Q)) Q S
习题 1.1
1、 (1)否 (2)否 (3)是,真值为 0 (4)否 (5)是,真值为 1 2、 (1)P:天下雨 Q:我去教室 (2)P:你去教室 Q:我去图书馆 (3)P,Q 同(2) Q → P (4)P:2 是质数 Q:2 是偶数 3、 (1)0 (2)0 (3)1 4、 (1)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去教室或图书馆。 (2)如果我去教室,那么明天不是晴天,我也不去图书馆。 (3)明天是晴天,并且我不去教室,当且仅当我去图书馆。 ┐P → Q P → Q P∧Q
习题 1.2
1、 (1)是 (2)是 (3)否 (4)是 (5)是 (6)否 2、 (1)(P → Q) →R,P → Q,R,P,Q (2)(┐P∨Q) ∨(R∧P) ,┐P ∨ Q,R∧P,┐P,Q,R,P (3)((P → Q) ∧ (Q → P)) ∨ ┐(P → Q)),(P → Q) ∧(Q → P), ┐(P → Q),P → Q,(Q → P),P → Q,P,Q,Q,P,P,Q 3、 (1)((P → Q) → (Q → P)) → (P → Q) (2) ((P → Q) ∨ ((P → Q) → R))→ ((P → Q) ∧ ((P → Q) → R)) (3)(Q → P∧┐P) → (P∧┐P → Q) 4、(P → Q) ∨ ((P∧Q) ∨ (┐P∧┐Q)) ∧ (┐P∨Q)
P Q S 合取范式
(4)原式 P P Q Q R 既是析取范式又是合取范式 2.(1)原式 P Q R 为真的解释是:000,001,011,100,101,110, 111 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 P Q R) ( P Q R) ( P Q R) (P Q R) (P QR) (P Q R) (P Q R) (2)原式 (P Q) R (P Q (R R)) ((P P) R) (P Q R) (P Q R) (P Q) ( P R) (P Q R) (P Q R) (P (Q Q) R) ( P (Q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 P Q R) (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 P Q R) ( P Q R)为真的解释是 101,100,111,011,001 (3)原式 ( P (Q R)) (P ( Q R)) (( P (Q R)) P) (( P (Q R)) ( Q R)) ( P P) (Q P R) ( P Q R) (Q R Q R) (P Q R) ( P Q R) 为真的解释是:000,111 (4)原式 P P Q Q R P Q R 为真的解释是:001,010,011,100, 101,110,111 故原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 P Q R) ( P Q R) (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3.(1)原式 P Q P Q T 主合取范式,无为假的解释。 (2)原式 (P Q R) ( P Q R) ( P Q R) ( P Q R) 为真的解释为:111,011,001,000,故为假的解释为:010,100,101, 110 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P Q R) ( P Q R) ( P Q R) ( P Q R) (3)由 2.(2)知,原式为真的解释是:101,100,111,011,001,故为假的 解释是:000,010,110. 故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P Q R) (P Q R) ( P Q R) (4)由 2.(4)知,原式为假的解释是:000,故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P Q
习题 1.3
1、 (1)I(P∨(Q∧R)) = I(P)∨(I(Q)∧I(R)) = 1∨(1∧0) = 1 (2)I((P∧Q∧R)∨(┐(P∨Q)∧┐(R∨S))) = (1∧1∧0)∨(┐(1∨1)∧┐ (0∨1)) = 0∨(0∧0) = 0 (3)I((P←→R)∧(┐Q→S)) = (1←→0)∧(┐1→1) = 0∧1 = 0 (4)I((P∨(Q→R∧┐P))←→(Q∨┐S)) = (1∨(1→(0∧┐1)))←→(1∨ ┐1) = 1←→1 = 1 (5)I(┐(P∧Q)∨┐R∨((Q←→┐P)→R∨┐S)) = ┐(1∧1)∨┐0∨((1 ←→┐1)→(0∨┐1)) = 0∨1∨1 = 1 2、 (1) P 0 0 1 1 (2) P Q Q 0 1 0 1 R Q∧R P→Q 1 1 0 1 ┐ (P ∨ (Q ∧ R)) 1 1 1 0 0 0 0 0 Q∧(P→Q) 0 1 0 1 P∨Q P∨R Q ∧ (P → Q) → P 1 0 1 1 (P∨Q) ∧ (P∨ R) 0 0 0 1 1 1 1 1 P∧┐R 0 0 0 0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P∨Q→ Q∧P 1 1 0 0 0 0 1 1
Q∧P 0 0 0 0 0 0 1 1
原式
0 0 1 1 1 1 1 0
3、 (1)原式 <=> F→Q <=> T 原式为永真式 (2)原式 <=> ┐T∨(┐(┐P∨Q)∨(┐┐Q∨┐P)) <=> (P∧┐Q)∨(Q∨┐ P)
<=> (P∧┐Q)∨┐(P∧┐Q) <=> T 原式为永真式 (3)原式 <=> ┐(P∧Q) ←→ ┐(P∧Q) <=> T 原式为永真式 (4)原式 <=> P∧(Q∨R) ←→ P∧(Q∨R) <=> T 原式为永真式 (5)原式 <=> ┐(P∨┐Q)∨Q <=> (┐P∧Q)∨Q <=> Q 原式为可满足式 (6)原式 <=> ┐(P∧Q)∨P <=> ┐P∨┐Q∨P <=> T∨┐Q <=> T 原式为 永真式 (7)原式 <=> (┐P∨P∨Q)∧┐P <=> (T∨Q)∧┐P <=> T∧┐P <=> ┐P 原式为可满足式 (8)原式 <=> ┐((P∨Q) ∧(┐Q∨R))∨(┐P∨R) <=> (P∧┐Q)∨(Q∧┐ R)∨(┐P∨R) <=> ((P∧┐Q)∨┐P)∨((Q∧┐R)∨R) <=>(( P∨┐P)∧(┐Q∨┐P))∨(( Q∨R)∧(┐R∨R)) <=> (┐Q∧┐P)∨( Q∨R) <=> T 原式为永真式 4、 (1)左 <=> ┐P∨┐Q∨P <=> ┐┐P∨(┐P∨┐Q) <=> 右 (2)左 <=> ┐(┐P∨Q) <=> 右 (3)左 <=> ┐(P∧Q)∨P <=> ┐P∨┐Q∨P <=> T∨┐Q <=> 右 (4)左 <=> ┐(P→Q)∨┐(Q→P) <=> (P∧┐Q)∨(Q∧┐P) <=> 中 <=> ((P∧┐Q)∨Q)∧((P∧┐Q)∨┐P) <=> (P∨Q)∧(┐Q∨Q)∧(P∨┐P)∧(┐Q∨┐P) <=> (P∨Q)∧┐(P∧Q) <=> 右 (5)左 ( P Q) ( R Q) (P Q) Q 右 5.(1)左 Q P Q 右 (2)(P (Q R)) ((P Q) (P R)) ( P Q R) ( P Q) ( P R) (P Q R) (P Q) P R (P Q R) ((P P) ( Q P)) R (P Q R) ( Q P R) (P Q R) (P Q R) T 故 P (Q R) (P Q) (P R) (3).(P Q) (P P Q) ( P Q) P (P Q) ( P Q) ( P P) ( P Q) ( P Q) ( P Q) T 故 PQPP Q (4).((P Q) Q) P Q ( ( P Q) Q) P Q (( P Q) Q) P Q
( P Q) (Q Q) P Q (P Q) (P Q) T 故(P Q) Q P Q
(5).((P P) Q) ((P P) R) (Q R) (( T Q) ( T R)) Q R (Q R) Q R Q R Q R QT T 故((P P) Q) ((P P) R) Q R (6)左 (Q F) (R F) ( Q F) ( R F) Q R R R Q 右 6.(1)原式 ( P Q R) (2)原式 P Q P (P Q P) (3)原式 P (Q R P) P Q R ( P Q R) 7.(1)原式 ( P Q P) (2)原式 ( P Q R) P Q ( ( P Q R) P Q) (3)原式 P Q (R P) (P Q (R P)) 8. (1) (P Q) (( P ( P Q)) R) P (2)(P Q R) ( P R) (3)(P F) (Q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