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13
(语文教案)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为学是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一篇论说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一起看看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的意思。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语气和感情,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阅读式、讨论式。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大家在学习中一定都遇到过困难,谁能说一说在学习中你都遇到了那些困难,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谈),看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大家对待的方式和态度各有不同。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面对困难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13课——为学。
(师板题)(二)教师解题、介绍①简介。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彭端淑)②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的意思。
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的一封信,这封信很有名,他不但鼓舞和鼓励了彭家的子侄,而且也鼓舞和鼓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
那么究竟在这篇文章当中都讲述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章当中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05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长句子的断句,边听边标注不认识的生字读音。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现代汉语与古文言文是血脉相承的,文言文为现代汉语的开展奠定了根底,直到今天它还在影响着现代汉语的开展.与此同时呢,文言文是一种雅语,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它已开展成为一种最为精练的语言。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出容易读错的字:拎li拎水怔zh仓g怔住绰chu b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交流预设(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
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 “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
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相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相关课件,单词卡片,教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3. 单词学习:教师通过单词卡片等形式,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让学生掌握词汇。
4. 语法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知识,例如句型结构、时态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语言表达中。
5. 阅读理解:教师设计相关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语言表达:教师设计相关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相关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
识。
8.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案)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本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特有的风土人情。
一起看看湘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湘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威尼斯水城之美。
3、领悟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表达方法,体会运用语言的精确性。
4、积累课文中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重点难点: 观赏课文美丽的语言,体会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品读观赏。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走进欢快读书屋五威尼斯(齐读课题)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威尼斯的资料,谁情愿来汇报一下。
生汇报师:看来同学们查找的资料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跟随的脚步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魅力。
师:请同学们带着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威尼斯这座城市它有哪些特点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特点就是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生: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水多、桥多、船多。
(板书: 水多、桥多、船多)师:下面请大家扫瞄课文,看看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威尼斯的生:介绍了威尼斯的水多、桥多、船多的特点生:介绍了威尼斯的教堂和广场生:还介绍了威尼斯的面食尤为突出板书: 水多桥多船多教堂广场面食突出师:这类写景文章,学习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抓住课文中美丽的词句来反复朗读,细细品尝,并把自己的独特感悟写下来,这样,才是真正地阅读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思考:威尼斯的哪些秀丽风光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把你最宠爱的地方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录在旁边。
同学汇报生:我最宠爱这句话(出示:所谓水多,是由于它不光城外是水,连城内也被很多的大小水道所分割。
在这座城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路有多少,水道就有多少。
座座楼房濒水,家家庭院临水,门前就见水,窗下漾着水,墙根就泡在水中。
各式各样的建筑,不管高的矮的,都像从水里长出来的一样。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中华少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⒈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
⒉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二、交流资料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⒈ 自读课文。
2. 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纤夫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 哈达(hā hǎ)(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
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我最好的老师》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相关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展阅读。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教学准备:1.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及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复习和铺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逐段讲解课文,并注重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并进行互动讨论。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朗读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
2. 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和讲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进行扩展阅读,阅读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其他资料或文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拎lī 拎水怔zhèg 怔住绰chuò 绰号)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
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
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
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
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
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男孩,别哭”四个字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意思情感与价值观感知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获得战胜困难的士气。
重点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
2、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获得战胜困难的士气。
教学方法:教学时我实行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终结果实际进展拓展延长,从而表达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题地位,表达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不理解的词句旁做上记号,预备质疑。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察指导。
3、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2)理解词语。
曲折:(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长的样子。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重若千钧:形容担子很重。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试着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2)四人小组相互沟通、争论。
(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家乡山雨的特点。
其次段(第3-6自然段):回忆“我”10岁那年被山雨所困的情景。
第三段(第7自然段):“我”对“男孩,别哭”四个字的感悟。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归纳学法:将课文各局部内容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总结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从那一刻起明白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地想方法应对困难。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题目。
六、板书设计男孩,别哭男孩:遇到山雨——哭泣肤浅父爱面对困难,学会顽强父亲:叫卖扶起——别哭过渡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习作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
有时,我们还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谁愿意把这种感觉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呢?
2.创设情境。
当然成长也会伴随着一些烦恼,也许你正为不佳的学习成绩而伤心,也许你正为与朋友间的一场不愉快而懊恼……
二、自主选材,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
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选择的内容。
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学生的选择情况,鼓励每个方面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
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互相评议一下,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
每个方面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昼说具体。
2.师生评议。
要点:
(1)是否抓住了“题眼”,写出了自己成长的烦恼;
(2)内容是否具体;
(3)是否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
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句话,明确习作要求。
2.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基础,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阅读和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词语学习: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3. 语法知识学习:通过教授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 口语表达训练: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引入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课文主题和基本知识点。
3. 课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文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4. 词语学习:通过教授生字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扩大词汇量。
5. 语法知识学习:通过教授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7. 口语表达训练: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语言交流能力。
8.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 演绎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机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
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
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
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
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
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
)(二)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问题如下: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
新湘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13隔窗看雀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以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描写了麻雀的行动、样子及“我”隔窗看雀的思索。)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明确分段)
难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隔窗看雀”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外形特点,感受麻雀的平凡。
3、麻雀是这样平凡,而本文作者却热情地歌颂它。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感受麻雀平凡中的非凡吧!
课时教案
课题:13隔窗看雀第1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批注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感受麻雀的可爱。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13隔窗看雀第2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11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麻雀“不羞愧,不自卑”的品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2、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三、品读涵咏,赏析语段
(语文教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一起看看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送查阅!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精美的石头雕刻的艺术品,给大家欣赏。
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描述。
(如:晶莹湿润色感雅丽品类繁多精美绝伦)师:这些艺术品是如此的传神,如此的绝妙,这都归功于谁呢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这些艺术瑰宝都归功于石匠,这些石匠他们一生都工作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凭着手中的鬼斧神刀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石匠的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有三点: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
3、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屏幕出示: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提问,相应板书: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B、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过渡:张石匠是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我们从文中的对话来进行体会。
(二)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
可分角色朗读。
多媒体出示:“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怎么,你还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
〞“今天我俩见个上下,输了我拜他为师。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学生通过读书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里给大家一些关于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2人。
多数学生根底较为扎实,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但课外读书较少,作文水平还较差。
从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看,一些优秀生学习积极主动,有较强的上进心以及主动质疑的优点,在课堂上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一些成绩中等生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尚无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学习“待优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缺乏热情,有偷懒贪玩的毛病。
从心理素质方面看,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敢于竞争,有种强烈的上进精神;也有一局部学生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有疑难不敢问,碰到困难缺乏毅力;另外有些学生贪玩好动,自制力差。
本学期将针对本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加大教学的力度和广度,切实落实课程标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开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专业品质,娴熟的专业能力。
其中,专业品质与专业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应该注重自身专业品质的开展,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师爱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是陶冶人文精神,丰富人的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质的知识。
所以今后,我要坚持做一个好的阅读者,能够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在古今中外的著作中汲取营养,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深厚、广博、精深,才能驾驭教材、课堂,做到深入浅出,真正消化理解,使之转化为智能,这样,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才能得到不断的开展。
在这些方面,虽然从教以来一直在不断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着缺乏,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语文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过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师阅读文本的结晶,是不是老师思想和才智的表达。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藏戏1. 学习并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课文中美丽的语句。
2.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1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2藏戏面具图片。
1 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洁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钹伴奏;它简单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行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日,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它有着怎样的特色。
(板书课题)二、读文,理清思路1 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有哪些2 同学快速扫瞄课文,画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尝,了解藏戏的特点(一) 读第一局部,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 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你都发觉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骄傲感。
)2 练习朗读后,找同学朗读,要求分别读藏戏的特色。
藏戏剧种的稀有,中国拥有藏戏的骄傲。
(二) 读课文第三局部,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 默读第8自然段至最终,找与第一局部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第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的特点;第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9一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三五天的特点。
)2 自由读第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线形象。
一起看看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送查阅!湘教版六班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教材简析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线形象。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镇静镇静、机敏老练、生活严谨、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2、培育同学对革命英雄的崇敬重戴之情,从而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3、领悟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贵重的品质。
2、学习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的名言曾冲动了很多人的心——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最终的时刻。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你能告知老师江姐在生命的最终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1、处理文件。
2、整理着装。
3、深情辞别。
三、学习第一件事——处理文件过渡:江姐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她奇妙地处理了党的文件。
1、朗读课文1、2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2、生沟通。
3、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认真体会自己的感受。
4、生沟通说出江姐的镇静镇静、机敏老练。
5、带着体会朗读,读中指导。
6、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四、学习其次件事——整理着装过渡:面对生命的最终时刻,江姐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2、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第5自然段)3、想一想这段话在刻画人物时接受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4、生答复,并读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5、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江姐整理着装的动词来。
6、把动词放入课文中,认真读一读,从中看到一位什么样的江姐7、生沟通自己的感受,说出江姐的生活严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品质,同时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一你别哭嘛!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能够流利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询问学生一些有关帮助他人的经历或故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出本课题。
2. 导入课文: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跟读。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词汇解释和重点短语讲解。
3. 听读课文:让学生闭目听录音,根据录音跟读课文。
4.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朗读课文。
5. 同桌配对问答:学生两两配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答练。
教师可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的短语和句型进行对话。
6. 讨论分享: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7. 小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并邀请学生发表对本课的感想。
第二课:二请别抢球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中常见的足球用语;-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守时的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足球有什么规则?”,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播放课文动画,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录音,尽量做到语音准确流利。
4. 分组朗读: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朗读课文,其他组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5.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足球比赛的场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6. 小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简短的复总结,并邀请学生发表对本课的感受与体会。
...(继续编写后续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祖国啊,我属于你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第三课中华巨龙第四课短文两篇第5课古诗二首7*放风筝8*鲁智深9:史沫特莱的“中国儿子”210表哥驾到11*同学,请大声点12*窃读记口语交际习作:成长的烦恼语文活动3《神奇的丝瓜》教学设计15* 蜜蜂16 会飞的孩子17* 洗脸18 采访对象是棵树语文活动5习作五19 和平女神20 奥运圣火21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22《论语》四则语文活动724*墨竹如人25*黄山松巫峡赏雾27*仰望地球之巅语文11册习作828、空山鸟语1、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内容或课题:祖国啊,我属于你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如一只雄鸡挺立着。
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发展迅猛。
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无数赞美他的诗篇。
他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二、解题,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并补充课外资料(教学再设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把你认为难读的语句和读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多读几遍。
介绍祖国的面积、山河、历史、发展前景等。
这首诗是一首新体诗。
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
旧体诗主要指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
2、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小结:这首诗一共八节,首尾两节大体相同,中间部分作者尽情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一种什么感情?1、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2、学生质疑。
(字词)3、根据大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学生汇报交流。
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绚丽、博大、永不疲倦五、自由朗读,体会情感扫除了词语障碍后,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主要从体会比喻句方面谈。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品味语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要尽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课件出示鱼儿在大海中畅游、小鸟在高山丛林中鸣叫的画面3、课件出示蜜蜂在花园中飞舞、彩云在天空中流动的画面。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1、第1节、第8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2、第2~7节:第2节,把祖国比作“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鸟”第3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云”第4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迅猛的发展第5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第6节,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把“我”比作“绿叶”和“浪花”第7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
2、(教学再设计)教师和学生对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2)文中有哪些比喻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学生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悟这样表达的妙处。
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情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拓展延伸投影几首赞美祖国的诗歌,带领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板书设计:1、祖国啊,我属于你“我”赞美、热爱祖国鱼儿、小鸟大海、高山蜜蜂、彩云花园、天空绿叶、浪花大树、长河春雨、火苗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解题引导l出示课,读题。
2理解题意。
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4启发谈话:《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
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二、自主预习,理解词语l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I)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彤。
(2)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投影出示)(3)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 等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
(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被出、传世之作)(3)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l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学再设计:思考: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过程中,两位画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和同学进行交流。
)2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分三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桥》的任务;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丁这幅国画的价值。
四、指导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
(自读、互读、分角色读)2指名读。
3师生评议,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字字2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忐忑不安,呼之欲出、和盘托出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l.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珍贵的传世之作?2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画凝聚了哪些人的心血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陈毅、郭沫若,周总理、毛主席等)3他们各为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18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两位画家:构思草图.执笔描绘;陈毅、郭沫若:启发构思,出谋划策;周总理:反复审视,提出建议;毛主席:亲笔题字。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教学再设计)研读课文,体会情感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的?(2)周总理是怎样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欣赏图画,体会情感1 课件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
3交流自己从图画中看到的景物,体会祖国江山的壮美。
4启发学生从“多、娇”两方面交流自己欣赏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领会中心1教师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记叙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表达丁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五、提升情感,拓展延伸你心中的“江山如此多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六、课堂小结学习了《江山如此多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交流吧!资料链接傅抱石先生向毛主席介绍国画创作的意图:“近景青山绿水,代表祖同南方,远景的冰天骂地是代表祖国的北方;中景以长江、黄河贯穿.这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动脉,画上两大动脉,使整幅画面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象征我们伟大祖囤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中国画一大画科,描写山水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工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肃簌簌的青绿山水,可谓南北竞辉。
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代实,鸺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山水画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一种隔世的宁静。
现其画往往会使你的思绪进人一种梦一般的佳景。
缥缈的白云,清澈的溪水,巍峨的群山,甚为气势;石质坚硬,树木茂密,急流卷浪,云气浮动,具有生活的气息。
板书设计: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构思草图,一筹莫展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反复审视,精益求精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第三课中华巨龙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的原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预习课文。
收集介绍长城的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横跨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市。
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
经过历代的增补修筑,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几乎都是明代所建。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现存的长城为明朝所修筑由渤海之山海关伸展到甘肃省之嘉峪关,长城平均高度为7.8米,平均底部阔6.5米,而顶部为5.8米。
它每隔100米便设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了望之用。
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合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好吗?歌声是多么雄壮呀!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