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包装的学问3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包装的学问3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
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包装的学问尽量减少面积最大的面——最节约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二、实践活动。
第1题:(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3 包装的学问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即《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通过探究如何使包装所用材料最少,来理解“包含”除法的应用,并掌握优化包装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运用“包含”除法解决实际包装问题,学会寻找最优包装方案。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包含”除法的应用,能够寻找最优包装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包装模型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带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提问哪种方法更能节省包装材料?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包含”除法的概念来解释这些包装方法,并找出最优方案。
3. 讲解例题:我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寻找最优包装方案,比如,如何将三个长方体药品盒包装在一起,使表面积最小。
4. 随堂练习: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运用“包含”除法来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5. 动手操作: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剪刀和胶带,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找到最优解。
六、板书设计“包含”除法的定义包装方法的比较最优包装方案的寻找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并排放置。
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上下重叠放置。
将3个长方体药品盒交叉放置。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应包括具体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学生们应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理解包装的学问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思考包装的环保问题,如何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对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3 包装的学问的详细规划。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来包装物品,使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化。
我们将使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六章《几何图形》,第4节《包装的学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包装方式下的表面积,并能够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来包装物品,使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化。
而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实物模型、计算器和纸张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给学生们一些小礼物,让他们思考如何用最小的材料来包装这些礼物。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计算不同包装方式下的表面积,并告诉他们如何找到最优解。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包装的学问2. 计算表面积的方法3. 找到最优解的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一张矩形纸张包装一个正方体,如何包装可以使表面积最小?2. 用两张矩形纸张包装一个长方体,如何包装可以使表面积最小?答案:1. 将矩形纸张折成正方体的形状,然后用四个角折成一个小正方形,将小正方形放在大正方体的顶部,这样可以使得表面积最小。
2. 将两张矩形纸张分别折成长方体的两个面,然后将两个长方体放在一起,使得两个长方体的底面重合,这样可以使得表面积最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包装的学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在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 第3课时 包装的学问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第3课时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外表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一样长方体叠放后使其外表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开展优化思想。
2.开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根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
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外表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一样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盒糖果(同样大小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都要过一次儿童节,你是否收到过礼物,都收到了哪些礼物?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在儿童节时要送给台湾的小朋友礼物,你想知道他要送的节日礼物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淘气要送的节日礼物是两盒糖果。
现在他要把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1.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汇报各种可能的包装方法。
2.共同完成。
学生出示他们的各种方案,并发现最节省包装纸的方案,独立思考原因。
交流汇报成果。
得出结论:重叠在一起的面积越大,外表积就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P81包磁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学生答复)。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讨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包装的学问》。
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五章《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第三节《包装的学问》。
在这一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如何通过比较表面积的大小来优化包装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计算器、白纸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设计是否合理。
2. 理论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引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解释这些公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同学们一起解答,从而加深对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题,让同学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长:10cm,宽:6cm,高:4cm2. 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填写在表格中。
边长:5cm答案:1. 表面积:240cm²2. 表面积:150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包装设计可以优化?如何才能使包装更加美观又经济实惠?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包装方案,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分享。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第3节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第3节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包装的学问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包装的概念和意义2. 包装的方法和技巧3. 包装的设计和创新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包装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装的设计和创新。
2. 教学难点:包装的设计和创新,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包装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包装材料和工具,包装样品。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包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包装的学问。
2. 新课导入:讲解包装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成功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包装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包装的乐趣。
5. 创新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自己的包装作品。
6.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包装的重要性和创新的意义。
板书设计1. 包装的概念和意义2. 包装的方法和技巧3. 包装的设计和创新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设计一款包装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包装的学问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包装的学问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包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通过创新设计,让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独特、色彩鲜艳的包装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包装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包装的学问》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分割、合并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使其表面积最小的优化策略。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解决包装问题,探索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优化策略。
2.数学思考:在摆放、猜想、讨论、计算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发展优化思想和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渗透节约意识,体会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最优包装策略。
2.难点:灵活有序地找出最优包装策略。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商品包装并不陌生,但很少从数学的角度予以关注,更谈不上从节约的角度去探究包装的学问。
学生对组合的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认识,具备一定的猜测、归纳能力,但是对于涉及一个立体图形由什么图形组成,特别是由文字呈现时,学生会觉得比较困难,因此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时, 要借助实物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理解由几个相同长方体组成新的长方体后发生一系列变化。
六、教具准备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多个、4个长方体拼在一起的平面图。
七、教学过程(-)播放视频,揭示课题L播放关于包装的物流视频,设疑:怎样才能使包装更科学、更节约呢?2.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学生齐读课题)3.师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学习什么?预设生: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设计意图:播放关于包装的物流视频,让学生能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并意识到包装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数学与购物》中的《包装的学问》一节综合实践课。
通过研究,学生将探究如何利用表面积的有关知识来节约包装纸,并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猜想、动手操作、同伴交流、验证等研究活动中,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案,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两个相同的牛奶盒,研究记录卡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情境引入:教师出示精美包装让学生欣赏。
提问:精美的包装纸为礼物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也给人带给美好的想像。
那么作为包装纸除了要注重精美,还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呢?2、揭示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包装中的一个学问:怎样节约包装纸?二、探究体验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提问:这个牛奶盒是长方体,要求这盒牛奶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的什么知识有关?交流得到:包装纸是包在牛奶盒的表面,所以求包装纸就是求牛奶盒的表面积。
学生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
反馈谈话,引发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8平方厘米,包装这个牛奶盒248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就够吗?引导说出:牛奶盒的包装纸应该比它的表面积大一些。
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这一盒牛奶需要的包装纸就等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表面积。
师生约定:今天我们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暂时不考虑接口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数量的牛奶包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优的包装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思维。
活动三:三盒牛奶的包装问题1.提问:如果将三盒相同的牛奶包成一包,有多少种不同的包装方案?2.学生自主操作,探索不同的包装方案,并上台演示每种方案的新长方体长宽高和重合的面。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包装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包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包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包装知识进行简单的包装设计和制作。
4. 培养对包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包装的定义和作用2. 包装的分类和特点3.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包装材料的种类和选择5. 包装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包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包装材料的种类和选择难点:1. 包装设计的方法和技巧2. 包装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案例图片、实物包装样品2.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尺子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包装样品,引导学生思考包装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讲解包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和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五阶段: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板书设计1. 包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包装材料的种类和选择作业设计1. 设计一款简单的包装,要求运用所学的包装知识和技巧。
2. 撰写一篇关于包装的短文,要求包含包装的定义、作用、分类和设计原则。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包装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包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包装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思考讨论来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包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一盒糖果,让学生观察糖果的包装方式,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种包装方式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包装方式?”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哪种包装方式更合理?为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的包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类似的包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包装问题,让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包装的学问》精品教案
第3课时包装的学问教学内容:包装的学问(教材第80~81页)教学目标:1.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蝶儿房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 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结合生活中有关包装的问题(电脑显示各种包装)提问。
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美观、便于携带等)。
2、引导学生围绕节约展开,引入教材中的问题。
二、探素方法1、糖果盒有几种排列方式(三种)2、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3、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三、练习1、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得出结果2、组织学生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纸三、教学“实践活动”1.让学生明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节约地包装磁带)必须先知道什么?(它的表面积)2.分组讨论罗列方法完成课本中的表四、小结你学到了包装的什么知识?教学反思:实践活动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在探索、尝试、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人生格言: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的学问 北师大版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
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学情分析:“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课是组织学生组拼计算、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第三课“包装的学问”,教材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环节与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大家知道5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劳动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为了感谢辛勤劳动的父母,你们有没有想过送一件礼物给他们呢?送礼物前要把它包装起来,怎样才能把礼物包装得既美观又节约包装纸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到的内容——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形成共识(一)提出问题:包装2个糖果盒怎样包最节省?(二)同桌利用学具探索包装的方案。
(三)全班反馈1、指名上台展示2个糖果盒的多种包装方案。
2、提问: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包装方案?为什么?(这时学生只需有模糊的感知即可。
)(四)探索验证1、提问:你能想办法验证刚才的猜测吗?2、小组探究学习:探索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数据填写在表格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五)小组汇报,其他小组互为补充,形成共识并板书(六)师生小结:包装多个长方体,重叠的面大,减少的面积越多,包装表面积就越小,从而更节约包装纸。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包装的学问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讨包装的学问,理解包装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包装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学会鉴赏和评价商品包装的优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包装方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理解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能够评价商品包装的优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够设计出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包装方案。
教学难点1. 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包装案例和设计过程。
2. 包装材料样品,用于学生直观感受和评价。
3. 设计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用于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包装案例,引发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设计原则和要素。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商品包装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动手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商品包装。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6.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板书设计1. 包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包装设计的原则和要素3. 包装案例分析4.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让学生收集一些商品包装,分析其设计优劣,并写出评价报告。
2.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商品的包装,要求创意新颖,实用性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价和欣赏包装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包装的学问”。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用有限的长方形彩纸包装成不同的形状,并使其表面积最小或最大。
具体内容包括:长方形彩纸的折叠方法、包装形状的确定、表面积的计算等。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主要考虑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长方形彩纸的折叠方法,能够自主完成不同形状的包装。
学生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具和学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折叠和包装彩纸,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包装的学问。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展示长方形彩纸的折叠方法,以及不同包装形状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用板书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过程,使课堂内容一目了然。
在作业设计上,我布置了两个题目。
第一个题目是让学生用给定的长方形彩纸,自主设计一个包装形状,并计算其表面积。
第二个题目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给定的长方形彩纸,包装一个立方体,使其表面积最小或最大。
我还打算在课后拓展延伸部分,引入一些关于包装设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包装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我选择了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包装的学问”作为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这个主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彩纸,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第三课时《包装的学问》。
P8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相关知识,探索两个、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个、三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材创设“包装”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教材分析】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了“包装糖果”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两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和“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探究最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今天,刘老师是带着任务来五二班的,你们已经五年级了,你们的英语leo老师想给你们说一些话,又不便当面说,就录成了磁带,想送给大家。
Leo老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再三嘱咐我,要用精美的纸包装之后再送给大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教案
4.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包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包装问题时,积极探索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包装的学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如何用最少的包装纸来包装礼物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包装背后的数学奥秘。
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表面积时容易忽略一些细节,比如长方体中哪些面需要计算,以及如何处理缺失的面。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计算方法的步骤,并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过,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还是依赖性强,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启发。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无盖或部分面缺失的情况。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和计算所需的表面积,尤其是在需要优化包装设计时。
-将表面积计算与实际情境结合,理解包装问题中的节约材料与成本的概念。
举例:对于长方体包装盒,如果需要剪去一部分作为开口,学生需要理解如何计算剩余部分的表面积。此时,难点在于如何将剪去的部分从整体表面积中扣除,并计算出新的表面积。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或图示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一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 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3 包装的学问》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体积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不同的包装方式,让学生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包装来达到节约空间和成本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对于体积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体积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对体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体积来解决实际的包装问题。
4.分享和总结: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总结出解决包装问题的方法。
5.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体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来描述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包装的学问》。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使表面积最小,以及如何计算包装后的表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包装物体时的最优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计算包装后的表面积;如何找到最优的包装方法。
难点:理解包装的最佳方案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板。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包装礼物为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有限的纸板包装礼物,使表面积最小。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包装物体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包装后的表面积。
3. 例题讲解:以一个长方体和两个正方体为例,讲解如何找到最优的包装方法,使表面积最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包装方案,然后互相评价,找出最优方案。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包装物体的基本方法、计算包装后表面积的公式、最优包装方案的判断标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一个长方体,长2cm,宽1cm,高0.5cm;两个正方体,边长1cm。
一个长方体,长4cm,宽3cm,高2cm;两个正方体,边长2cm。
2. 答案:(1)长方体包装后的表面积为:2×1×2+1×0.5×2+2×0.5×2=12cm²;两个正方体包装后的表面积为:2×1×1×2=8cm²。
(2)最优包装方法:将长方体放在中间,两个正方体分别放在长方体的两侧,包装后的表面积为:4×3×2+2×2×2=32cm²。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学案、教案、集体备课、网课、反思
5、思考分析:两个长方体纸盒包装在一起,包装的面积比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少两个面的面积,即重叠在一起的面的面积。
包装面积=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重叠面积
重叠面面积↑,则包装面积↓
教学重点:探索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最节约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 改
一、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台湾的小朋友寄糖果,两盒糖果要包成一包,会有几种包装方式?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在一起的问题。
二、新授。
教学
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叠放的方法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2.通过解决包装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棱、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与同伴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6、计算验证:(可测量现在长、宽、高。直接用组合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计算)
问题2中的三种方案:
方案1表面积:(20×15+20×10+15×10)×2=1300(cm2)
方案2表面积:(20×30+20×5+30×5)×2=1700(cm2);
方案3表面积:(40×15+40×5+5×15)×2=1750(cm2)。
课题
第3课时 包装的学问
教材
数学好玩第3课时 包装的学问(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第3课时包装的学问(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数学好玩》第3课时,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包装的学问”。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包装中的数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展开图等概念,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展开图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展开图的识别和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准备: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实物。
2. 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工具。
3. 白纸、彩纸等材料。
4.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包装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包装中的数学知识。
2. 新课导入: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展开图的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教具学具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4. 活动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将其折叠成立体图形。
5. 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展开图的概念。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展开图的识别和运用。
4.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并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2. 请学生绘制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尝试将其折叠成立体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
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最大的面——最节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
二、实践活动。
第1题:
(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
(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4)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总结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学生班数自己的计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