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第1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1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ur
对不可压缩大气有
即 V 0

大气的水平辐散减弱了大气的上升运动 大气的水平辐合增强了大气的上升运动
38
3. “P”坐标系的连续方程
“P系”完整的连续方程比“z系”连续方程简单,无 密度项
39
三、热力学能量方程 1. 热力学能量方程普遍形式
——单位质量加热率
40
2,大尺度系统的简化热力学能量方程 一级简化:
11
四、重力
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12
讨论: 1、 的方向除赤道和极地外,均不指向地心。
由于地球为椭圆,地球上重力垂直于当地水平面,向下 2、重力的大小随纬度变化,极地最大,赤道最小,一般
用45纬度海平面重力值= 9.806m/s2
13
五、地转偏向力(科力奥利力)
方向:垂直于 与 组成的平面,指向运动方向右侧 大小:
(水平范围所占有的空间)
104 km
大尺度
103 km
中尺度
102 km
小尺度
10 km
时间尺度
周 几天 1天 几小时
不同尺度对应不同的天气系统。
23
2.大尺度系统的简化方程
一级简化方程(最大项,次大项) f 2sin
du

dt


1

p x

fv

dv

dt

地转风:是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水平地转 梯度力平衡条件下,空气沿着平行等压 线的水平直线运动。
43
“Z”坐标系的地转风:
——地转风分量形式
——地转风矢量形式
44
“P”坐标系的地转风:

第二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

大气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宽的尺度谱,天气学所研究的是那些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

对这些运动,可忽略离散的分子特性,可以视大气为连续的流体介质,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变量(如气压、密度、温度)在大气这具有单一的值,这些场变量和它们的导数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控制大气运动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定律可以用场变量作为因变量和空间、时间变量作为自变量的偏微分方程表示。

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2—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一、 基本作用力影响大气运动的基本作用力:是指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

1、 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的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会受到净压力的作用。

P G ∇-=ρ1 (1) 其中,ρ为气块密度, k zp j y p i x p P ∂∂+∂∂+∂∂=∇称为气压梯度力。

P ∇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

方向指向P ∇-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

2、 地心引力由牛顿万有引力定理说明,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具有引力:⎪⎭⎫ ⎝⎛-=r r r GMm F g 2 所以,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地心引力)为:⎪⎭⎫ ⎝⎛-=r r r GM m F g2 设:地球的半径为a (地心到海平面的距离),海拔高度为z ,则()()⎪⎭⎫ ⎝⎛+-=⎪⎭⎫ ⎝⎛+-=r r a z a Gm r r z a GM g 222*112*01⎪⎭⎫ ⎝⎛+=a z g 在气象学范围内,z 的值一般为数十公里,而地球半径a 竟达6000多公里,故*0*g g≈可作为常数。

地心引力始终是作用于大气的真实的力。

3、 摩擦力大气是一种粘性流体,它同任何实际流体一样都受内摩擦的影响。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方程
du 1 p 2(v sin w cos ) Fx dt x dv 1 p 2u sin Fy dt y dw 1 p 2u cos g Fz dt z
连续方程:表示大气质量守恒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 p 0 g z
即静力方程
连续方程的零级简化
u v w ln w 0 x y z z u v 1 ( w) 0 x y z
热力学能量方程的零级简化
T T T 1 u v Q t x y cp T T T 1 (u v ) Q t x y cp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为: 真实力:气压梯度力、 地心引力、摩擦力 虚拟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 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 性质: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 成反比,方向指向气压梯度方向,即由高 压指向低压
1 G p

气压梯度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而气压 分布不均匀反映在天气图上就是等压线的分布有疏 有密,这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 压差的大小,等压线愈密集,表示气压梯度愈大。
第四节 P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一、位势和位势高度
位势(重力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 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gdz
0
z
(m / s )
2
2
(焦耳/千克)
当物体在等位势面上移动时,位能不发生变化,不需要 克服重力作功,等位势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等位势 面是水平面,用位势度量等压面上各处距海平面的高度, 在水平运动方程中不存在重力的分量,比较方便,但位 势的单位是焦耳/千克,不是高度单位,为了应用的方便, 定义位势米为位势高度单位。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2)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垂直于地轴,指向 地球外侧。
3) 惯性离心力的大小随纬度而变化:赤 道最大,极地最小。
4) 地表上每个静止物体均受到惯性离心 力的影响。
曲率中心
r 曲率半径 V
C
2、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科氏力) A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B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x’
O
A
B
地转偏向力的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使空气运动 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它是使空气运动偏离水平气 压梯度力方向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2学时 二、 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定律 3学时 三、大尺度运动系统的控制方程 2学时 四、“P”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3学时 五、 风场与气压场的关系 8学时 六、教学思考题
技能训练内容
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偏差 风的定性分析 6学时
1
P
1
P x
r
i
P y
ur
j
P z
ur
k
式中﹣▽p是气压梯度。它是一个向量,垂直于等压面, 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气压梯度表示气压分布 的不均匀程度 。
讨论:
1.气压梯度力是由气压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2.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 ﹣▽p 的方向,即 垂直于等压线(面)由高压指向低压。
其分量形式可写成
ur ur ur ur ur
其向量形式为 A 2 V 2V
uur
uur r
水平地转偏向力写作 Ah 2sinVh k
地转偏向力的特点:

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归纳】一、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天气、气候现象的基础,此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很多,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破以下知识: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常见的热力环流:城郊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人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人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人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特别说明: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大气科学学院 苗春生
1.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 气压梯度力的数学表达式:G p x y z / x y z
➢ 气压梯度力的推导:
设气块为一个六面体,取局地直角坐标系,其体 积为 V x y z(图1.1)。
设周围大气作用于B 面上的压力为p y z ,
则作用于A面上的压 力应为 ( p p x) y z
一个沿x方向的作用力f zx,下部
流体必施于 z面0 上部流体层一个
反作用力- f , zx
f zx
A u
z
摩擦力与作用面积,垂直切变成正比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大气科学学院 苗春生
1.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定义 为动力粘滞系数, 为 z作x 用于单位面积的粘滞
力,称为切应力或雷诺应力。
上部大气作用的X方向切应力
(p i p j p k) x y z p x y z 全矢量形式 x y z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大气科学学院 苗春生
体积元上的总净压力 (p i p j p k) x y z p x y z x y z
1.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按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的定义
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单位体积气块上
一、基本作用力-----气压梯度力
➢ 气压梯度的定义: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气块就会受 到一个净压力的作用,作用于单位体积气块上的净 压力称为气压梯度。
➢ 气压梯度力的定义: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气块就会 受到一个净压力的作用,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 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G p x y z / x y z 1 p ??
用绳子牵引转动单位质量的球

第一节 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第一节 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24
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1. 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是以极地为中心的 纬向运动为主,东西风带共存
2. 纬向运动是不均匀的,有槽脊(冬三夏 四)、急流存在,急流是纬向运动南北 不均匀的反映,长波槽脊扰动是东西运动 不均匀的反映
3. 低层涡旋运动为主,平均有三风四带 4. 径向三圈环流
2021/3/21
synoptic meteorology
2021/3/21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3
2021/3/21
谢谢各位!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34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2
1月近地层平均风场
(a) 1月
2021/3/21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3
7月近地层平均风场
(b)7月
2021/3/21
synoptic meteorology
by: Xieqian
14
do
synoptLeabharlann c meteorologyby: Xieqian
5
大气环流因子在天气气候形成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通过环流的纬向分布影响气候的纬 度地带性,而且还通过热量和水分的输送, 扩大海陆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范围,破坏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 当环流形势趋向于长期的平均状况时,气 候也是正常的;当环流形势在个别年份或 个别季节内出现异常时,就会直接影响该 时期的天气和气候,使之出现异常。
洋面上永久性活动中心的强度、位置随季 节变化。副热带高压冬季弱,南退,夏季 强,北进。

大气动力学

大气动力学

k
x
y
x
y
下面以图7.2b为例,看看运动学特征
S 方向
分析7.2b 流线特征:流线是同心园 s 0 (运动是气旋式的,逆时针) 0 (流线沿法线方向没有分散开 n 或聚拢在一起)


n方向
n方向
S 方向
分析其速度沿流线的分布:不变,则 =0 V 分析其速度沿法线的分布:变化了,则 n 0
Chapter 7 Atmospheric Dynamics 大气动力学
• 地球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运动的时空尺度范围非常宽广。
•运动状态复杂多样。
•大气运动对大气中的水分、热量输送,以及 天气、气候的形 成、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尺度大气运动的特点:
水平尺度在几百公里及其以上、垂直尺度的
t+dt时刻
1 d 1 A ' B ' AB ( x) x dt dt AB 1 1 u u x xdt x
线形变(率):(线元的相对伸长或收缩率)

,则表示流体沿x方向拉伸长了,同样, v 0 若 则流体沿y方向拉伸长了,这样为了定 y 量看出水平运动流体到底在x方向还是y方向 拉伸的长,就定义一个拉伸形变率:
u 0 y
下面以为例,看看流体团的切形变: 在初始时刻,流体团的边界线元是竖直的,由 u 于 y 0, v 0 ,则位于y轴上面一些的流点 跑的快,而下面一点的流点跑的慢,导致过了 dt时间后,边界的线元变成棕色线所示的倾斜 形状了。设Y轴与棕色线的夹角为α,可以证明,夹角 d u 的变化率:
轨迹线
流线
书上P275 图7.5的含义:
假设存在一个正弦波向东移动,相速度为c,

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和动力学方程◆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1.气压:气压是由大气各种组分,尤其是水汽所共同形成的压强,也即气压,它可以反映气候、对流等等大气运动的变化。

2.温度:温度可以反映气候、对流强度和大气运动的结构及动力学特征,气温分布是气象形势和大气运动的重要指标。

3.水汽:由于水汽的输送作用是大气动能的重要来源,所以它可以用来反映大气运动的流动特征和影响。

4.风:风是大气运动的重要特征,它可以反映气压分布及对流运动的结构形态。

5.风速:风速衡量了风的强度,它是反映大气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6.密度:气压和温度,进而联合由气体定律来确定大气层面或平均上的空气密度,用来反映大气运动的分布状态。

7.湍流和涡度:湍流和涡度可以衡量大气运动扩散和对流强度,反映大气运动的热力学特征。

◆大气运动的动力学方程1.梯度风强度方程:梯度风强度方程是一个基本的大气运动动力学方程,以探讨任意两个流体单元之间的平面叶片的压强温度、流量速度及其梯度的关系。

2.笛卡尔系统的统计动力学方程:这是一个描述流体动力学中密度、速度及压强分布及其演化情况的方程。

3.湍流动能方程:湍流动能方程是一个描述大气环流中湍流动能的演化过程的基本方程。

4.动量均匀性方程:它用来描述大气环流中的空气的总动量的内在保持,从而捕捉大气环流的运动特征和其他运动属性。

5.质量守恒方程:对大气高层的供气情况及供气的演变状态的基本方程。

6.热力平衡方程:这是反映大气热力学平衡和温度场演化的基本方程,它是大气科学和气象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

7.耗散函数方程:它用来反映气象环境中大气运动耗散的数学特征,反映大气环流的非稳态特征以及大气湍流的耗散性质。

动力气象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京大学

动力气象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京大学

动力气象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京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不同于普通流体,地球大气有哪些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受到重力场作用;旋转流体;具有上下边界 ;密度随高度变化2.中纬度大尺度大气运动的特点包括参考答案:准水平无辐散;准地转 ;准静力 ; 准水平3.以下哪种波动的发现及其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天气预报理论和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参考答案:Rossby波4.动力气象学的发展与数学、物理学及观测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对5.大气运动之所以复杂,其中一个原因是其运动具有尺度特征,不同尺度的运动控制因子不同。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以下关于惯性坐标系,错误的说法是参考答案:惯性坐标系下测得的风速是地球大气相对于旋转地球的相对速度2.关于科里奥利力,以下错误的说法是参考答案:在全球大气的运动中,科里奥利力均使得大气运动方向右偏3.物理量S(x,y,z,t)能够替代z作为垂直坐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参考答案:需要满足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S与z有一一对应关系;要求S在大气中有物理意义4.通过Boussinesq近似方法简化大气运动方程组,可得如下哪些结论参考答案:垂直运动方程中与重力相联系的项要考虑密度扰动作用;连续方程中可不考虑扰动密度的影响,与不可压流体的连续方程形式相同;大气密度的扰动变化,对垂直运动有较大影响5.Rossby数的物理意义包括参考答案:Rossby数的大小可用于划分运动的尺度;表征地球旋转的影响程度;判别相对涡度和牵连涡度的相对重要性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些变量可以描述大气旋转性特征参考答案:螺旋度;环流;涡度2.在什么情况下,绝对环流是守恒的参考答案:正压无摩擦大气;绝热无摩擦大气3.对于中纬度大气的平均状况而言,从对流层低层向上到平流层,位势涡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位涡在对流层顶附近会迅速增加4.对大尺度运动,引起绝对涡度变化的量级最大的项为参考答案:散度项5.通常在大气中,非绝热加热在热源上方和下方分别会产生哪种位涡异常参考答案:负,正第三章测试1.地转偏差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夏季比冬季大;在低纬度地区相对较大;在大气低层相对较大2.下列关于地转偏差的表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在北半球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与加速度项成正比3.下面哪项不是地转偏差的组成项参考答案:气压梯度项4.下面关于地转适应和地转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地转演变可以看成线性过程5.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参考答案:流场和气压场相互调整,使得大气恢复准地转平衡的过程称作地转适应;纯地转运动是定常运动第四章测试1.浪花云是由两种不同云层的切变不稳定导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快速移动且密度较低的云层在速度较慢且密度更高的云层上方2.小扰动法的基本气流一般取为沿纬圈平均的速度场,若考虑斜压切变气流,这一速度场应取为参考答案:y和z的函数3.以下哪些条件可以滤去重力内波参考答案:水平无辐散;中性层结大气;f平面上地转近似4.关于Rossby波的频散强度,以下正确的有参考答案:大槽大脊频散强;低纬频散强5.由一维线性涡度方程∂ζ⁄∂t+βv=0讨论Rossby波的形成,对初始只有v=Vcos(kx)的南北风谐波状扰动,以下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x=0处的运动状态将被其左侧的运动状态代替第五章测试1.如果扰动随时间增长,那我们称这个扰动为参考答案:发展2.斜压不稳定中,扰动发展的能量来自参考答案:有效位能的释放;基本气流的动能3.若采用标准模方法分析稳定性,设扰动方程单波解为,以下哪个参数影响波在x方向上的传播速度。

第1讲 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第1讲 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2020/6/20
27
三、影响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1. 太阳辐射能南北分布不均—大气运动原 动力
2. 地球自转的作用 3. 海陆和地形热力、动力作用 4. 摩擦作用 5. 大气本身的性质
2020/6/20
28
大气本身的特征
可压缩性、连续性、流动性、大气的尺度特征
大气运动的内部依据
大气水平尺度》垂直尺度
2020/6/20
21
海平面气压场年循环变化
大陆上半永久活动中心随季节更替。冬季 冷高压,夏季热低压。
洋面上永久性活动中心的强度、位置随季 节变化。副热带高压冬季弱,南退,夏季 强,北进。
2020/6/20
22
侯平均海平面气压的季节变化(1979-1995)
2020/6/20
23
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12
2020/6/20
13
中高纬度500百帕上空绕极西风带
一月500佰帕平均高度场(1948-2000年)
2020/6/20
七月500佰平均帕高度场(1948-2000年)
14
冬:中高中纬高基纬本基的本纬的向纬西向风西气风流气上流叠上加叠有加波有动波,动即槽脊,西 风带,上中有高三纬槽基三本脊的:纬冬向季西有风三气个流槽上脊叠,加三有个波槽分别是东 亚大动槽,(即最槽深脊),1西40风E;带北上美有大三槽槽7三0-脊8:0W冬;季欧洲浅槽。
4
2020/6/2052020/6/ Nhomakorabea06
单圈环流模式
英国科学家哈得莱 (George Hadley, 1685-1744)于1735年 首先提出地球大气的热输 送模型。
2020/6/20
7
三圈环流模式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大气运动受什么定律支配? P10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2、影响大气运动的真实力有哪几种?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3、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外观力)有哪几种?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4、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和空气密度有什么关系? 方向指向—▽P 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5、地转偏向力的向量表达式?V 2 ⨯Ω-=A6、地转偏向力的几个重要特点?P9(1) 地转偏向力A 与Ω相垂直,而Ω与赤道平面垂直,所以A 在纬圈平面内;(2)地转偏向力A 与V 相垂直,因而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作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3)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右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A 在V 的左侧。

(4)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当V=0时,地转偏向力消失。

7、连续方程的表达式、定义:P200)(=∙∇+∂∂V tρρ 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

其中)(V ρ∙∇称为质量散度。

8、尺度分析是针对某种类型的运动估计基本方程各项量级的一种简便方法。

通过尺度分析,保留大项,略去小项,可以使方程得到简化。

P239、气象学中的静力方程表达式?P27g z p -∂∂-=ρ1010、什么是重力位势?P29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位势的单位是焦耳/千克。

11、为什么应用等压面图比用等高面图要方便?P32(1)因为在等高面上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时,只知道气压梯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该处的空气密度才能计算,而在等压面上计算时,只要根据等位势线计算位势梯度即可,不必考虑密度的大小,所以用高空各层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就可以比较各层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用等高面时,则各层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就不能作简单的比较。

因此,应用等压面图比用等高面图要方便得多。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复习)重点:一、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主要有哪些?气压梯度力(G)、地心引力(g﹡)、摩擦力(F)、地砖偏向力(A)、惯性离心力(C)、重力(g)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

方向:垂直等压线高→低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即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3.摩擦力(850hpa以下考虑)——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称为摩擦力。

4.惯性离心力:在转动坐标系中引进的一个视示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5.地转偏向力的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使空气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终是垂直的,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速度大小,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偏向运动的右方,南半球则偏向左方。

(南左北右)6.重力——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极大赤小)二、大气运动遵循那些定律?答: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散度,即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

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散度为负。

速度散度→流体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变化率。

当速度散度﹥0时,体积增大,辐散;当速度散度﹤0时,体积减小,辐合。

连续方程的意义:空气块在运动过程中体积增大则密度减小;体积缩小则密度增大。

热力学能量方程的意义: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加入系统的热量与系统对环境作功之差。

三、个别变化(全导数)和局地变化(偏导数)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个别变化:是气块在运动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个别变化(率)。

局地变化:是固定位置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局地变化(率)。

联系温度的局地变化等于温度的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和对流变化的代数和。

四、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根据系统的水平尺度的大小来分地转平衡——是指水平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

静力平衡——是指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力和重力相平衡。

第四讲 大气动力学基础

第四讲 大气动力学基础

V2 -fV R n V : 线速度 R:半径 径 f : 科氏力 :位势
离心力
北半球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下的运动
上图代表较高层大气的运动受力情况,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大气运动基本 上是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平衡下的运动。 下图代表近地面层的大气运动受力情况,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大气运动是气 压梯度力、科氏力和摩擦力三者平衡下的运动。
p1 z
p2
y x
3、摩擦力
• 大气是一种低粘性流体,大气分子的动能交换以 小尺度湍流为主; • 湍流:速度、压强等流动要素随时间和空间做随 机变化,质点轨迹曲折杂乱、互相混掺的流体运 动。 • 小尺度湍流造成的摩擦力为:
1 x方向的摩擦力: 方向的摩擦力 x x y y z z
11
地面低压对应着辅合上升运动,地面高压对应着辅 散下沉运动
根据风向判断高压和低压
12
近地面气流和高空气流的差别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旋运动
北半球
南半球
13
二、大气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 作用时,静止状态的物体仍处于静止 。 •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作用于物体的力 等于物体的质量与运动加速度的积。 •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当物体1向物体2 施加作用力时,物体2对于物体1必产 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d aVa d d Va V r V r dt dt dt dV 2 V r dt
dt

dt
r
14
根据牛顿定律及气块所受力的分析,有:

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归纳】一、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天气、气候现象的基础,此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很多,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破以下知识: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⑵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常见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人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人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人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特别说明: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天气学原理问答题汇编1

天气学原理问答题汇编1

天气学原理问答题汇编徐文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10044)本汇编是结合朱乾根等人编著的“天气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一书而编,故应结合该书来复习本内容。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问题:大气运动遵守那些定律?大气运动遵守流体力学定律。

它包含有牛顿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水汽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

问题:大气运动受到那些力的作用?那些力属于基本力(牛顿力)?那些属于惯性力?受到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等作用。

其中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是基本力,或称牛顿力。

而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是惯性力,也称为‘视示力’。

问题:气压梯度力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就会受到净压力的作用。

我们定义: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用符号G 表示之,其数学表达式为:p 1G ∇-=ρ⎪⎪⎭⎫ ⎝⎛∂∂+∂∂+∂∂-=k z p j y p i x p 1 ρ (1.1)式中表示气压梯度力是由气压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并指向低压方向。

问题:何谓地心引力?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并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称地心引力,它的方向指向地球中心。

地心引力是始终作用于大气的实在的力。

问题:何谓惯性离心力?我们都是站在地球上来观测大气运动,所以应选取随地球一起旋转的坐标系作为参考系。

旋转坐标系是一种非惯性参考系,在这个坐标系中观测到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相对于惯性(绝对)坐标系并不是静止或匀速运动,实际上是作加速运动。

因此只有计入坐标系的加速度才能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对于一个匀角速转动的坐标系,只要引入惯性力就可以了。

设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1-5107.29-⨯=秒),R 为空气块垂直于自传轴的距离,惯性离心力C 的数学表达式是R C 2 Ω= (1.5)地表上每一静止的物体都会受到这一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上)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上)

天气学原理Char1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真实力: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1)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万有引力(3)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受到的净粘滞力2、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地球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却不作加速运动,违背牛顿第二定律,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引入惯性离心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C=Ω2R地转偏向力:由于坐标系的旋转导致物体没有受力却出现加速度,违背牛顿第二定律,从而引入,以使牛顿运动定律在旋转参考系中成立。

地转偏向力的特点:A= -2Ω×V(1)地转偏向力A与Ω相垂直,在纬圈平面内(2)地转偏向力A与风速V垂直,只改变气块运动方向,不改变其速度大小(3)在北半球A在水平速度的右侧,在南半球A在水平速度的左侧(4)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成正比,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才存在重力: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垂直于水平面,赤道最小,极地最大。

3、地转偏向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有何相同与不同?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比较小,气块的运动主要受x方向和y方向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w很小,因而近似有Ax=2Ωv和Ay= -2Ωu。

对水平运动而言,北半球Ax、Ay 使运动向左偏,南半球右偏。

地转偏向力:包括垂直运动。

4、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运动方程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方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能量方程气体实验定律——气体状态方程5、温度平流变化-V·▽h T是气块在温度水平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内保持原有的温度作水平运动而对局地温度变化所提供的贡献,称为温度平流变化。

-▽T温度梯度由高温指向低温。

当-V·▽h T<0时,有冷平流,夹角为钝角,风从冷区吹向暖区,使局地温度降低。

当-V·▽h T>0时,有暖平流,夹角为锐角,风从暖区吹向冷区,使局地温度升高。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原理

天气学原理基础一、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真实力: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1)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万有引力不变,指向地心。

(3)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受到的净粘滞力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2、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地球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却不作加速运动,违背牛顿第二定律,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引入惯性离心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由于坐标系的旋转导致物体没有受力却出现加速度,违背牛顿第二定律,从而引入,以使牛顿运动定律在旋转参考系中成立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在纬圈平面内;只改变气块运动方向,不改变其速度大小;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成正比重力: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重力垂直于水平面,赤道最小,极地最大重力是垂直方向上的,而大气运动是准水平的;科氏力始终垂直于速度方向,故只改变方向,不作功;所以,引起大气运动的最重要作用是: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压力梯度力(热力作用引起的)。

3、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动量守恒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运动方程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方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能量方程气体实验定律——气体状态方程4、地转风地转风是自由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沿等压线(等高线、等位势线)吹,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地转风性质:1)地转关系是在无摩擦,不考虑加速度和垂直方向的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近似成立的赤道上(φ=0)水平地转偏向力为零,地转风不存在2)地转风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3)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右高压在左(风压定律)4)地转风速大小与纬度成反比,但在赤道上 =0地转平衡不成立。

1-大气运动特征

1-大气运动特征
1.空间、时间导数的转换关系
2. p坐标系中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1.4 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1.地转风——适用范围?
其中
2. 梯度风——自然坐标系
顺时针、逆时针环流情况下,三力如何平衡的?
3. 热成风
静力平衡原理,得:两层等压面之间的厚度与这两层 之间的温度成正比 等压面坡度
等压面坡度随高度增加,所以 地转风随高度增加是由于两层等压面间温度分布不均造成
(1)摩擦层中的地转偏差
(2)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
地转偏差的方向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 加速度方向的左方。
已知 Ta<Tb
p1
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 (2)热成风与冷暖平流 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有暖平流。 (3)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4. 地转偏差
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或偏差风。 V Vg D
地转偏差使实际风穿越等压线,该变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第一篇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1.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1.气压梯度力 2.地心引力 3.摩擦力 4.惯性离心力 5.地转偏向力
动 力 学 守 恒 定 律
1.2 大 气 运 动 控 制 方 程
热力学守恒定律
量 纲 分 析
零级近似 地转平衡
大 尺 度
一级近似
1.3 “z”坐标与 “p”坐标的转换关系

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是什么?
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的特点是:
(1)气温的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复习)
重点:
一、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主要有哪些?
气压梯度力(G)、地心引力(g﹡)、摩擦力(F)、地砖偏向力(A)、惯性离心力(C)、重力(g)
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

方向:垂直等压线高→低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即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
3.摩擦力(850hpa以下考虑)——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称为摩擦力。

4.惯性离心力:在转动坐标系中引进的一个视示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5.地转偏向力的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使空气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终是垂直的,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速度大小,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偏向运动的右方,南半球则偏向左方。

(南左北右)
6.重力——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极大赤小)
二、大气运动遵循那些定律?
答: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散度,即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

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散度为负。

速度散度→流体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变化率。

当速度散度﹥0时,体积增大,辐散;当速度散度﹤0时,体积减小,辐合。

连续方程的意义:空气块在运动过程中体积增大则密度减小;体积缩小则密度增大。

热力学能量方程的意义: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加入系统的热量与系统对环境作功之差。

三、个别变化(全导数)和局地变化(偏导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个别变化:是气块在运动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个别变化(率)。

局地变化:是固定位置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局地变化(率)。

联系温度的局地变化等于温度的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和对流变化的代数和。

四、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根据系统的水平尺度的大小来分
地转平衡——是指水平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

静力平衡——是指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力和重力相平衡。

大尺度运动系统的基本特征(中高纬) 1.准水平性: w << u, v
2.准静力性
3.准地转性
4.准定常性:速度场随时间变化缓慢
P坐标系
在上升运动时 w>0 而ω<0;下沉运动时 w<0 而ω>0
位势
五、㈠地转风(Vg)——是满足地转平衡关系的风
特点:①中纬度自由大气尺度系统中,实际风与地转风相差很小;在低纬地区,地转风与实际风相差较大,地转风平衡不成立。

②地转风速度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③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右高左低)
④地转风速度大小与纬度成反比
⑤地转风散度为零,无辐合(辐散),风沿等压线吹
㈡梯度风(V f)——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空气沿等压线的曲线运动。

特点:①在大尺度运动系统中,低压与气旋性环流相结合,低压中心就是气旋性环流中心,反之亦然。

②在反气旋中,在一定纬度上,气压梯度和梯度风的大小受反气旋的曲率所限制
气旋的曲率半径(逆时针弯曲时)为正,R>0; (正逆)
反气旋的曲率半径(顺时针弯曲时)为负 R<0 (负反)
1.气旋式运动,梯度风速﹤地转风速
2.反气旋式运动,梯度风速﹥地转风速
3.直线运动,梯度风趋于地转风
㈢热成风——地转风随高度的改变量
①热层风与平均温度线平行,背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

②热层风的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等温线越密集,热层风越大
③热层风与㏑P1/P2有关,当温度梯度不变时,P1 与P2 间的层次越大,则热层风越大温度平流与热成风①自下而上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气层中有冷平流(逆冷)
②自下而上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气层中有暖平流(顺暖)
㈣正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时,即ρ≡ρ(p),这种状态的大气称为正压大气。

特点:
①在正压大气中等压面就是等密度面,也是等温面。

(三面重合)
②在正压大气中等压面上没有温度梯度,因而也没有热成风。

这就是说,在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斜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随温度而变时,即ρ≡ρ(P,T),这种状态的大气称为斜压大气。

①在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密度面(或等温面)是相交的。

②在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上具有温度梯度,因而也就有热成风。

这就是说,在斜压大气中,地转风是随高度而发生变化的。

一般来说,大气的状态都是斜压的。

㈤地转偏差(偏差风)——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差
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自转及空气中的摩擦力存在
意义:地转偏差使实际风穿越等压线,引起气压场的改变;并使大气动能改变,促使风速变化;地转偏差也是造成垂直运动的重要原因。

㈥变压风:有变高梯度或变压梯度表示的地转偏差
特点:①在高层,槽前脊后为辐散,槽后脊前为辐合
②在低层,槽前脊后为辐合,槽后脊前为辐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