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视频容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

视频存储总容量的计算
视频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容量 = 码流/8 ×视频路数×监控天数× 24小时× 3600秒
注:码流是以Mbps或Kbps为单位,码流除以8是把码流从bit转换为byte,结果相应的是MB或KB;
按计算公式,以一个中小规模的例子计算:
500路监控路数,2Mbps D1格式,数据存储30天,需要的存储容量:
2Mbps/8 × 500路× 30天× 24小时× 3600秒/1024/1024 ≈ 300TB
存储空间单位换算:1TB = 1024GB = 1024 × 1024MB = 1024 × 1024 × 1024KB = 1,073,741,824Byte
硬盘容量单位换算:1TB = 1000GB = 1000 × 1000MB = 1000 × 1000 × 1000KB = 1,000,000,000Byte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X8/时间秒/1024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所以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称谓不同。

录像容量计算,不容错过

录像容量计算,不容错过

录像容量计算一、录像容量介绍录像存储时间与您设置的码率上限和硬盘存储容量两者直接相关。

一般分辨率越高,码率上限也需要越大。

一般针对H.264编码的设备,推荐码率上限如下:130W的摄像头一般是2M,即2048Kbps;200W的摄像头一般是4M,即4096Kbps;300W的摄像头一般是6M,即6144Kbps。

二、录像容量计算单通道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如下:文件大小(Gbps)=码流(Kbps)÷8×3600×每天录像时间(hour)÷1024÷1024 您也可以大致进行估算举例说明1)在码率上限数值为512K的情况下,1个通道,1天(24小时)的情况下存储空间为5.27G。

2)那么,您可以按照具体的码流上限乘以对应的系数(几倍)。

3)如果您的码率上限是2048K(即512K的4倍),那么就是5.27G乘以4倍等于21.09G左右。

估算结果如果摄像机采用H.264编码(按一个摄像机一天24小时录像)100W,130W像素约21G ,200W像素约42G,300W像素约63G。

如果摄像机采用H.265方式编码(按一个摄像机一天24小时录像)100W、130W像素约15G, 200W像素约20G ,300W像素约30G ,400W像素约40G。

三、知识点,不容忽略码率上限1)这边的码率上限指的是设备的主码流码率上限,因为录像一般是按照主码流来进行录像的;2)如上介绍的码率上限,只是推荐码率上限,您也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定码率和变码率定码率:实际码率在码率上限的值左右上下浮动;变码率:根据您照射场景的复杂度,灵活调整码率上限值,推荐设置成变码率;录像容量由于实际码率存在浮动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实际录像容量存储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复合流复合流包含了视频+音频,由于音频码率上限比较小,基本可以按照如上通用计算。

硬盘容量硬盘格式化后会比原容量小一些,请以硬盘管理的实际显示容量为准。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

监控录像(视频)文件大小计算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摄像机分辨率从初的CIF,一直发展到现在的4K,存储和带宽成本不断攀升。

视频编码技术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样图像质量下,H.265的码率只有H.264的一半,说明使用H.265编码的录像文件大小为H.264的一半。

那在监控系统中怎么算视频文件的大小及录像硬盘需要容量?1.文件大小计算公式文件大小= 时长×码率÷8或者(音频码率+视频码率)÷8×时长(说明:文件大小单位为kB,码率的单位为Kb /s,时长单位为秒。

)1.1码流码流(Data Rate,也叫码率)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即:每秒传送的比特数(bit)),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常见的录像文件格式的码流:QCIF 256kbPS,CIF 512kbps,DCIF 768kbps,4CIF 1536KBPS,D12048kbps,720P 3096kbps,1080P 4096kbps。

1.2单个通道录像文件大小每小时单个通道录像文件大小(单位MB/小时)=码率大小×3600(1小时3600秒)÷8÷10242.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几种分辨率。

网络视频监控硬盘数量计算

网络视频监控硬盘数量计算
一、存储容量计算公式
序号 1 2 3 分辨率 D1标清 720p高清 1080p高清 码流 (Mbps) 1.5 2 4 视频 路数 1 1 1 录像时间 (小时) 24 24 24 保存天数 (天) 1 1 1 占用存储量 (M) 16200 21600 43200 占用存储量 (G) 15.8 21.1 42.2
备注 RAID5硬盘数:1或2块; 热备硬盘数:0.5或1块; 阵列柜盘位:16或24盘 位;
100
44
二、实际使用硬盘及磁盘阵列柜数量计算
序号 1 2 3 分辨率 D1标清 720p高清 1080p高清 每天存储 量(G) 15.8 21.1 42.2 视频路数 (路) 0 0 100 保存天数 (天) 30 30 30 占用存储量 (G) 0.0 0.0 126562.5 占用存储量 (T) 0.0 0.0 123.6 格式化损耗 (10%) 0.0 0.0 137.3
小计:
0
126562.5
123.6
137.3
阵列数量 (台)
存储时间 (天)
每台阵列 每台阵列热 阵列柜 RAID5 备硬盘数量 盘位(个) 硬盘数 (块) 2 1 24
热备硬盘损耗数 (块)
RAID5硬盘损 耗数(块)
30
2
4
2
说明:所有硬盘按照4TB/块计算;内附公式计算方式及思路描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1)黄色填充部分数值需手动输入或选择数值,其它无需修改;
2)绿色填充部分数值为计算最终结果;
图像分辨率
备注
704*576 1280*720 1920*1080
10% 冗余 0.0 0.0 151.1
有效硬盘数量 (块) —— —— ——
视频数量 (路)

码流换算

码流换算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注:为什么除以8,其实很简单,我们计算的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是以多少兆字节为单位的,而“码流大小×3600”计算出来的是多少比特,一字节(byte)等于8比特(bits),换算成兆字节就要÷8÷1024了。

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

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

xxxxxx视频监控存储扩容方案1 项目需求本次项目新增1000路前端监控摄像机,现有存储系统容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对存储进行扩容,具体需求如下:1)存储路数:1000路2)视频流速率:H.264格式2Mbps;3)存储周期:15天;4)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

2 存储容量计算第一步:计算视频数据存储空间:全量录像存储裸容量 =(D1录像路数×D1码率×D1录像天数+720P录像路数×720P码率×720P录像天数+ 1080P录像路数×1080P码率×1080P录像天数)×1024×1024×CBR×24×3600÷8÷1000÷1000÷1000÷1000;此处码率以Mbps为单位,录像存储裸容量以TB为单位。

一般情况下,CBR系数= 1.1;CBR影响系数是指恒定码流(CBR)正误差给存储容量带来的影响系数。

K指存储路数,L指存储天数,R指视频存储码率(Mbps)。

1000路视频,D1格式存储15天,每路带宽按2Mbps计算,录像占用总硬盘空间为:=1000*15*24*3600*2*1.1/8*1024*1024/1000/1000/1000/1000=374(T)。

第二步:选择存储设备,计算存储设备数量和实际硬盘数量此次项目存储设备采用采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单台提供36盘位硬盘插槽,采用企业级4TB硬盘,按照13个盘组成一个Raid组,组成2个Raid组,配置2个全局热备盘,单台配置28块4t盘,可提供96T存储裸容量。

硬盘采用企业级SATAII磁盘,转速不低于7200rpm,MTBF不低于一百二十万个小时,单块硬盘容量为4TB。

根据本次存储容量需求,存储配置方案详见下表:3 系统组网此次视频监控存储扩容项目选用华为VCN3000网络视频存储设备,该设备支持16台自堆叠组网,可对外提供统一的摄像机接入管理、用户认证鉴权、存储空间管理等业务功能。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存储空间计算:
计算公式:存储空间=比特率÷8(换算成字节数据量)x3600(每小时存储容量大小)x24(每天存储容量大小)x30(存储天数)x50(前端摄像机路数)÷0.9(磁盘格式化损失10%的空间)
视频格式
存储天数
存储计算
存储空间
CIF
30天
64×3600×24×30×50÷0.9
9T
D1
30天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
192×3600×4×30×50÷0.9
26T
720p
30天
256×3600×24×30×50÷0.9
35T
1080p
30天
512×3600×24×30×50÷0.9
69T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 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 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 720P: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

讲解监控硬盘存储量计算公式

讲解监控硬盘存储量计算公式

海康的130W像素的一天24小时录下来大概多大容量大概30G的样子100的是20G200的是40G当然这些都是粗略估计。

具体看最后的步骤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硬盘录像机容量计算摄像机视频存储空间计算

硬盘录像机容量计算摄像机视频存储空间计算

根据录像要求(录像类型、录像资料保存时间)计算一台硬盘录像机所需总容量计算方法:(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q,单位Mbyte。

q=d÷8×3600÷1024其中d是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2)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单个通道所需的存储容量m,单位Mbytem=q×h×D其中h是每天录像时间(小时)D是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720P摄像机的码率在4兆以下。

1080P摄像机的码率范围1Mbps-8Mbps。

确定压缩码流的位率大小以后,根据前端录像的保存时间周期,就可以规划硬盘录像机内部需要安装的硬盘的容量:总容量(GB)=位率(Kbit/s)/8×保存时间周期×通道数/1024/1024 1、32路视频,码率2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2/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59T2、32路视频,码率4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4/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118T3、32路视频,码率8兆,保存90天:硬盘容量=8/8×3600秒×24小时×90天×32路视频1024/1024=237T4、8路视频,码率2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2/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10T5、8路视频,码率4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4/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20T6、8路视频,码率8兆,保存60天:硬盘容量=8/8×3600秒×24小时×60天×8路视频1024/1024=40T。

磁盘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磁盘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磁盘存储空间计算公式磁盘存储空间是指计算机硬盘容量的大小,通常使用GB或TB作为计量单位。

磁盘存储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多少数据。

在计算磁盘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磁盘的容量,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知道磁盘容量的大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比特(bit)和一个字节(byte)的大小。

一个比特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通常用“b”来表示。

一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通常用“B”来表示。

计算机硬盘的容量通常用“GB”或“TB”来表示。

1GB等于1024MB,1TB等于1024GB。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硬盘容量:硬盘容量(GB)= 硬盘容量(MB)/ 1024硬盘容量(TB)= 硬盘容量(GB)/ 1024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容量为2000GB的硬盘,我们可以使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硬盘容量(GB)= 2000 x 1024 = 2048000 MB硬盘容量(TB)= 2048000 / 1024 = 2000 GB除了以上的计算公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一些常见的文件大小来更好地理解磁盘存储空间的大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件大小及其对应的计量单位:1. 文本文档:通常很小,只有几KB。

2. 图片文件:文件大小因压缩程度而异,通常在数MB至数十MB 之间。

3. 音频文件:通常在几MB至100MB之间。

4. 视频文件:文件大小因分辨率、压缩率等因素而异,通常在数十MB至几GB之间。

在使用计算机时,我们需要注意存储空间的大小,以免导致硬盘空间不足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清理不需要的文件、使用外部硬盘等方式来释放磁盘空间。

总之,磁盘存储空间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帮助我们理解磁盘容量的大小,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计算机硬盘的空间。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的容量计算方式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的容量计算方式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的容量计算方法主要有M-JPEG、小波算法、MPEG-4和H.264编码压缩法,因目前采用的编码模式有H.264/MPEG4模式,所以下面以H.264编码压缩模式为例进行计算。

H.264的编码压缩模式和MPEG-4基本一致,公式:C=K*N*Q*T/1024 (单位:G)或C=K*N*V/1024 (单位:G)其中:G:硬盘容量K:硬盘格式化系数,一般取0.7~0.9N: 存储设备的并发存储通道数Q: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T:视频图像保存时间计算方法:(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的存储容量为Q,单位Mbyte/小时。

Q=d/8*3600/1024其中d是流码,单位是Kbit/s。

码流在存储设备中时可控制调节的。

通常包括限定码流和可变码流(有的录像设置中的称“位率/位率上限”),设置可变码流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分辨率采用CIF时,码流选用512Kbit/s;分辨率采用4CIF/D1时,码流选用1.5—2Mbit/s.(CIF=352*288像素,4CIF/D1=420*576像素)(2)确定视频图像保存时间要求确定后单个通道所需的存储容量V,单位MbyteV=Q*H*D其中:H:是每天录像时间(小时)D:是需要保存录像的天数存储设计根据要求,福建工程学院监控系统采用集中式存储解决方案。

具体设计为:在监控中心部署H3C EX1000S IPSAN存储服务器,前端所有摄像头的图像通过监控专网传输到监控中心,集中存储到IPSAN服务器上。

监控平台建成后,还需针对存储需求进行不同码流设计:CIF:图像分辨率为352×288 D1:图像分辨率为720×576采用CIF方式:每路每秒是采用512K进行存储,我们参考512k存储系统按照160个摄像头存储30天的需求,共需要存储容量;(计算公式:存储容量(GB)=(码流/1024/1024/8)×CBR影响系数×60秒×60分钟×24小时×天数)●以512K单路视频图像码流,计算图像存储容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ea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ea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上下、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设比特率越少那么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局部。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方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方从FTP效劳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1080P、720P、4CIF、CIF所需要的理论带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需要计算设备容量的情况。

比如说,你想知道自己手机的存储空间还够不够下载一部新电影,或者公司要采购一批新的电脑硬盘,得先搞清楚需要多大容量的才合适。

那这设备容量到底怎么算呢?别着急,让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存储设备,像硬盘、U盘、SD 卡这些。

它们的容量计算单位一般是字节(Byte),常见的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和太字节(TB)。

1KB 等于 1024Byte,1MB 等于 1024KB,1GB 等于 1024MB,1TB 等于 1024GB。

这就好像我们数钱,从分开始,到角,再到元,单位不断变大,数量就越来越少。

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的电脑硬盘满了,可把我急坏了。

那时候我正在整理工作上的重要文件,突然电脑提示存储空间不足。

我就纳闷了,明明买的时候觉得容量挺大的呀。

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我存了太多的照片和视频,尤其是那些高清的旅游照片,一张就得好几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了解设备容量计算公式有多重要。

再来说说内存,内存的容量计算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内存的作用和存储设备有点不一样,它主要是用来暂时存放 CPU 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比如说,当你打开一个软件时,相关的数据就会被加载到内存中,这样 CPU 就能快速地处理和访问这些数据。

如果内存容量不够,电脑运行就会变得很慢,甚至卡顿。

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玩大型游戏,但是他的电脑内存不够大。

每次玩游戏的时候,画面总是一卡一卡的,玩得特别不痛快。

后来他一咬牙,换了个大容量的内存,那游戏体验,简直是爽歪歪。

对于网络设备的容量计算,比如路由器的带宽,我们通常用比特每秒(bps)来表示。

比如说,常见的 100Mbps 宽带,意思就是每秒可以传输 100 兆比特的数据。

想象一下,你正在家里看高清电影,如果网络带宽不够,那电影就会不停地缓冲,看得人那叫一个心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得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对设备容量的影响。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1.监控摄像头的数量:硬盘容量的需求与监控摄像头的数量成正比。

通常,每个摄像头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2.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一般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3.视频压缩方式:现代的监控系统通常采用视频压缩方式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最常见的压缩方式是H.264和H.265、H.265相对于H.264而言,在保证同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

4.存储时间:根据需求,你可能需要保留不同的录像时间。

一般情况下,存储时间越长,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硬盘容量(单位:TB)=摄像头数量×平均每天录像时间×每分钟录像数据量×365天×存储系数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年的存储需求。

其中每分钟录像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每分钟录像数据量=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每天录像时间×图像质量×压缩比存储系数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默认值为2举例来说,如果你有4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为1080p,每天录像时间为8小时,图像质量为60%,采用H.264压缩方式,存储时间为30天,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硬盘容量为:硬盘容量=4×8×60%×1920×1080×8×30×2/(8×1024×1024×1024)≈1.32TB 这个计算结果是一个估计值,实际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或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际录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实际存储需求,因此在计算硬盘容量时应该合理留出一定的余量,以确保足够的存储空间。

此外,当需要存储更长时间的录像时,需要相应地增加硬盘容量。

码流换算

码流换算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注:为什么除以8,其实很简单,我们计算的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是以多少兆字节为单位的,而“码流大小×3600”计算出来的是多少比特,一字节(byte)等于8比特(bits),换算成兆字节就要÷8÷1024了。

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硬盘容量计算,很多工程商和销售人员都不是很清楚,我个人做监控行业4年多了,一直是做技术支持,接到诸如“我有个项目16个点要24小时录像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我有个项目12个点要24小时录像1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等等此问题已经N遍了,今天在此以我的经验列个小公式供大家计算使用,不足之处还请指点.1)MJPEGMJPEG (Motion JPEG)压缩技术标准源于JPEG图片压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帧内JPEG压缩,它对视频的每一帧进行压缩,压缩比率较小,数量大,通常每路每小时325X288分辨率录像需要硬盘空间1G左右。

2)小波算法小波算法是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该技术是使图像信号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同时达到最高。

内核是采用行进中压缩和解压缩方式,视频中帧与帧之间没有相关性,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350M左右.以上2种算法基本已被MPEG-4或H.264算法代替,主要介绍下面的2种算法。

其实国内很纯粹的H.264算法是没有的,充其量只是MPEG-4算法的一些改进而已。

3)MPEG-4MPEG-4标准是面向对象的压缩方式,不是像MPEG-1和MPEG-2简单地将图像分为一些像块,而是根据图像内容,将其中的对象(物体、人物、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压缩,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使其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

MPEG-4的传输速率为4.8~64kbit/s,使用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小,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120M左右.以D1: 720*576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396M左右.4) H.264这种压缩模式和MPEG-4基本一致,所以计算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MPEG-4的容量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其容量计算公式G=H*N*T*X/1024其中G就是最后算出的硬盘的容量H代表每天要录像几个小时T代表想录像的天数X代表上面的4种压缩模式举例说明,某小区用MPEG-4算法的来做监控,主机12路,要求24小时录像1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容量?根据公式我们的到H=24,N=12,X=396M ,T=15最后得到G=24*12*396*15/1024=1559.25G这样就是最后硬盘的容量大小了。

码流换算

码流换算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各种分辨率下采用什么样的码流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一般的硬盘录像机都支持多种分辨率,我们一般使用CIF、DCIF、D1三种。

在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下,我们建议用户采用如下码流设置方式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音频码流为固定16kbps,每小时所占容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注:为什么除以8,其实很简单,我们计算的是硬盘容量,硬盘容量是以多少兆字节为单位的,而“码流大小×3600”计算出来的是多少比特,一字节(byte)等于8比特(bits),换算成兆字节就要÷8÷1024了。

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