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练习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选修5(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练习题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单元测试1.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正确的叙述是 (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2.下列自然灾害中,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C、②④⑥ D、③④⑤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P 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5.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B.同样震级,震源a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b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6.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
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位于()A. 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带B. 两大板块交界地带C. 地中海沿岸D. 断层构造地带8.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A.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构造B. 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C. 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D. 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9.下列地区中,受该火山爆发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 巴尔干半岛B. 亚平宁半岛C. 伊比利业半岛D. 索马里半岛1 0.这次火山爆发将导致或加剧附近地区的()A. 酸雨B. 温室效应C. 臭氧空洞D. 光化学烟雾11.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强烈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12. 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分布在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C.西北太平洋海区 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读图,完成13~14题。
完整版高一地理自然灾害练习题
必修1小专题15 自然灾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主要类型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2.分类天文灾害:黑子和耀斑引起气象气候灾害: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地质地貌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水文灾害:咸潮气象气候灾害1、洪涝灾害(1)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1长江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包括:(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
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
例2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 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2021-202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单元检测: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A)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自然灾难概述(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所示的自然灾难间的关系能体现自然灾难具有联系性的是()A.滑坡——台风——雷暴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D.地震——山崩——泥石流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2~4题。
烈度破坏程度Ⅵ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房屋稍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消灭裂缝及喷砂冒水Ⅷ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裂开Ⅸ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倒塌,铁轨弯曲Ⅹ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中③处可能为()A.一个村庄B.一座城市C.一洼池塘D.一座小山4.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难是()A.泥石流B.瘟疫C.海啸D.火山喷发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5~7题。
5.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B.台风(或飓风) C.赤潮D.梅雨6.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A.豫B.琼C.藏D.沪7.下列地区中,该灾难消灭频率最小的地区是()A.东南亚B.中美洲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8.导致自然灾难的灾情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9.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A.自然灾难B.环境问题C.自然异变D.致灾因子10.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A.外来病原体入侵B.适宜的气候条件C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削减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11.下列关于自然灾难区域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洲是世界上自然灾难发生最多的大洲B.非洲北部的干旱灾难比南部地区严峻C.巴西虽然面积很大,但发生的自然灾难却比较少D.日本和澳大利亚因地处板块边缘,自然灾难发生的频率都比较高12.关于风暴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由大气运动引起,属于气象灾难B.按引起的缘由可分为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和寒带风暴潮三种类型C.海啸是威力最大的一种风暴潮D.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特别升降现象读图,回答13~15题。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
第1章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3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 [学业达标]电影«海底总发动»中生动心爱的小丑鱼令人浮光掠影,但英国研讨人员发现,海水酸化使陆地中小丑鱼本世纪末能够失踪,而这也将要挟到它们的生活。
读全球陆地CO2和pH 值变化图,回答1~2题。
1.依据资料推测,全球陆地pH值发作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降低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C.陆地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2.上题中的全球性环境效果还会给地球其他方面带来庞大的影响。
以下各项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A.台湾海峡宽度B.珠穆朗玛峰雪线C.火山喷发D.海陆间水循环【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全球陆地pH值的变化与海水中的CO2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人类排放CO2增多,溶于海水中的CO2随之添加,招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
第2题,火山迸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有关。
【答案】 1.D 2.C读以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效果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洪水频发C.地下水位不时下降D.海水入侵4.该效果能够诱发的自然灾祸是( )A.地震B.滑坡C.山崩D.空中沉降【解析】从图中所示年份的地下水埋深〝高程〞线看,北京市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有加快的趋向。
空中沉降是一种缓慢开展的地质灾祸,被称为〝缄默的土地危机〞,是由于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的,在冲积作用下构成的平原地域尤为突出。
【答案】 3.C 4.D5.以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的含沙量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会发作这样的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同步练习)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同步练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 深挖河道B. 修筑大堤C. 植树造林D. 退耕还湖5. 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 洪涝B. 风暴潮C. 干旱D. 水土流失E. 泥石流F. 台风(1)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四)中,在地区Ⅰ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频率较大;在地区Ⅱ内__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填字母)(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
(填字母)1. A 解析:农业社会时期,主要的受灾体为农作物或农畜产品,所以对其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就是当时的主要灾害,即寒潮和旱灾。
2. A 解析:由表中灾害变化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时死亡人数越来越少。
3. A 解析:图示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不利于排水,该流域属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某些年份降雨量大,易致灾。
4. B 解析:深挖河道会破坏河道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属于生态措施,不合题意。
5. (1)A C A C F C D E (2)DE CF AB解析:第(1)题,从图(一)(二)中可以看出中国洪涝与干旱分布地区最广。
由图(一)、(二)、(三)可看出地区Ⅰ内干旱、洪涝、台风的发生频率较大。
地区Ⅱ属黄土高原区,干旱、水土流失多有发生。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下面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代表形成某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序号①~④分别表示灾害及其现象的关联,下列表述顺序依次正确的是( )A.气旋台风狂风暴雨潮汐B.冷锋降温寒潮大风雨雪C.岩层断裂地震滑坡崩塌海啸D.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洪水泥石流2.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是纯自然问题B.自然灾害的原动力是自然固有的,不可避免C.大地震的前兆和余震说明有突变性D.不同层次的自然灾害间是孤立的解析:第1题,A选项中潮汐不是台风的影响;B选项中寒潮才导致降温、大风、雨雪天气,顺序不对;D选项中火山一般不导致洪水和泥石流。
第2题,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诱发原因,但原动力是自然的,它的发生不可避免。
答案:1.C 2.B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00~1995年)图,回答3~4题。
3.该图说明( )A.每一次地震的经济损失都高于洪涝B.泥石流是世界上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自然灾害C.世界自然灾害具有类型多、危害严重的特点D.图示自然灾害均为突发性灾害4.从成因分类来看,图中未显示( )A.地质灾害B.气象灾害C.生物灾害D.人为诱发灾害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上的自然灾害多种多样,而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900~1995年间,地震灾害总体上经济损失高于洪涝,但并不是每一次地震损失都高于洪涝。
图中只显示各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差异,并不能表明发生频率的高低。
图示自然灾害有的是突发性的,如地震、火山爆发等,有的是诱发性的,如干旱等。
第4题,从成因分类来看,图中未显示生物灾害。
答案:3.C 4.C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完成5~6题。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6.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C.工业化程度高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解析:各大洲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导致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解析:选C。
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客体有关,其中致灾因子越强烈,灾情越大;受灾客体越脆弱,灾情越大。
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产生自然灾害的灾情由大到小,故选项C正确。
2.影响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台风夏、秋季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④寒潮冬末春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的气候、地形作答。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泥石流C.风暴潮D.地震5.下列有利于“缩小”该灾害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A.合理利用草场资源B.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C.改善作物种植结构D.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解析:第4题,由题图可知该灾害类型为洪涝。
第5题,洪涝灾害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从形成因素看:一是减少洪水径流,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达到此目的;二是分泄洪水,减轻对沿岸重要经济区的危害;三是在洪水高风险区,尽量减少人类经济活动,以“缩小”灾情。
B项符合这些条件,A、C、D三项与减轻洪涝灾害无关。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单元综合测试湘教版选修5
第 1 章自然灾祸概括( 时间45 分钟,共60 分)1.1952 年11 月12 日,浓雾笼盖着英国伦敦地域,连续数天不散。
浓雾使空气中的烟尘及二氧化硫难以扩散,形成了对人体呼吸系统极为有害的硫酸烟雾。
数周内,因患肺炎、冠芥蒂、支气管炎和心力弱竭等而死亡的人数大幅度上涨。
这就是出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
据预计,直接死于“伦敦烟雾事件”的人成百上千。
据此达成以下问题。
(10 分)(1)“伦敦烟雾事件”能否属于自然灾祸?并说明判断的原由。
(2)在烟雾事件时期,死亡人群有何特色?以致他们死亡的原由是什么?【分析】第 (1) 题,大雾天气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自己对人体并没有害处。
但伦敦烟雾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更为严重的是二氧化硫与雾联合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硫酸烟雾,进而形成灾祸。
“伦敦烟雾事件”固然有受灾体,但不是以自然异变成诱因,只好属于人为灾祸。
第(2) 题,从资猜中能够看出,硫酸烟雾主要有害于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受危害最大的人群应是应急反响差的老弱病残等人群。
【答案】(1)不属于自然灾祸。
虽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成诱因,应属于人为灾祸。
(2)死亡人群对灾祸的应急反响差。
硫酸烟雾作用于人的呼吸系统,进而造成肺炎、冠芥蒂、支气管炎和心力弱竭等,以致死亡。
2.(2016 ·嘉定区调研 )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域,出现的暖性高压系统,称为副热带高压,是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0 分) 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主要有三其中心,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北非副热带高压。
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习惯上称西太平洋副高。
它的地点、强弱变化对我国东部的雨季、旱涝灾祸和台风路径等产生重要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的地点、强弱变化对台风路径产生重要影响。
西北太平洋地域的台风路径大概有三条,假如副热带高压西伸并增强,推断台风的路径方向,并说明原由。
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灾害概述章末测试 湘教版选修5
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一、选择题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山民县、漳县、渭源等地发生大范围冰雹及强降雨,引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
截至5月12日16时,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该地41万多人受灾,因灾死亡44人,失踪2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4万公顷,倒塌房屋19 543间。
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B.生态破坏严重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关于此次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其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C.其形成一般有三个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D.其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1~3. 【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灾害是由暴雨和冰雹造成的,其致灾因子为纯自然作用。
第2题,主要造成的影响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3题,泥石流的发生是由山洪引发的,不可能没有任何先兆信息;C项所述为滑坡的发生机制;泥石流的形成,自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 1.B 2.A 3.A2015年8月湖南连续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共有369个乡镇遭遇暴雨,超过120万人受灾,暴雨洪灾还导致209国道中断。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4~5.【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是长江的荆江河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率大;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5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A. 地震B. 山崩C. 滑坡D. 泥石流2. 影响该灾害强度的因素是()A. ①处的物质组成B. ②处的光滑程度C. ①的体积和质量D. ②处水流的大小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97~2006)年图”,回答3~5题。
3. 图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地震、洪涝、干旱B. 泥石流、风雹、风暴潮C. 风暴潮、火山爆发、干旱D. 风雹、洪涝、滑坡4. 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①风暴潮②地震③干旱④泥石流⑤火山爆发⑥滑坡A. ①B. ②⑤C. ③④⑤D. ②③⑤⑥5.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原因是()①破坏面积广②突发性强③防御难度大④社会影响深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 (吉林高中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悉,地震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只有2人伤势较重,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新西兰总理将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称为“奇迹”。
材料2: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
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新西兰每年发生万余次地震,说明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
(2)对比分析新西兰南岛此次地震“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7. (高考上海卷)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同步练习)人类活动阻碍地表环境的稳固程度阅读下列地理事象,完成1~3题。
①中新网2012年4月1日电2月中旬至3月下旬,四川甘孜石渠县融雪性洪涝灾难已致1200余人受灾。
②中新网2012年4月4日电今年2月以来,重庆降水量同比偏少6成,因无有效降雨,当地云阳、綦江、丰都等16个区县显现旱情,严峻阻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青藏高原无人区发生5.6级地震。
④2012年3月22日,辽宁省辽阳灯塔市大黄二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7人被困、1人受伤。
1. 四个事件中,属于自然灾难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按照成因与发生过程分类,这两起自然灾难属于________灾难()A. 气象B. 生物C. 地质D. 水文3. 这些自然灾难()①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专门事件②是阻碍人类社会经济进展的限制性因素③阻碍社会的稳固和进展④直截了当造成经济缺失和人员伤亡,几乎没有间接缺失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都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 修建水库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防治都市内涝的措施有()A. 兴建污水处理厂B. 疏浚河道C. 加强道路建设D. 多建高架桥6.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该地区的沙尘暴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平原地区腐蚀作用的要紧外力是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对土地产生哪些阻碍?(3)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阻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人类活动阻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2011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下图为“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练习湘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有关生物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虫害的发生只与受灾区的环境有关B. 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等C. 蝗灾的发生与洪涝有密切关系D。
鼠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2。
世界上最具有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A。
蝗虫 B。
松毛虫 C。
泡桐大袋蛾 D. 松材线虫3。
过度潮湿的环境容易产生的作物病虫害是()A。
稻瘟病 B。
小麦白粉病C。
杨树烂皮病 D。
松疱锈病4. 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有()A. 我国鼠害地域差异显著,分为两大鼠类危害区B。
鼠害只会加剧草场退化,草原退化不会使鼠害密度增加C. 近年来,由于技术得当,我国林业鼠害已越来越轻D. 鼠类不会传播疾病,危及人体健康1. B 解析:病虫害的发生除了与气候条件有关外,还与外来病原体入侵有关;蝗灾的发生与旱灾关系密切;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2。
D 解析:松材线虫具有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
3。
A 解析: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起小麦白粉病.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属于森林病害。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同步练习)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同步练习)读下图,回答1~2题。
1. 图示地区洪涝灾难多发的缘故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 深挖河道B. 修建大堤C. 植树造林D. 退耕还湖3. 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A. 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 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C.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D. 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4. 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要紧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中下游地区B. 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C. 发生在地势陡峻地区D. 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5. 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海河要紧支流上游多发源于________(地势区)。
(2)海河容易洪水泛滥的自然缘故是:从地势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从气候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从水系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海河治理采取的要紧措施有________,为了巩固治理成效,在上游还应________。
6. 材料一2021年4~5月份,长江中下游遭遇严峻旱灾牵动人心。
一进入6月份,旱灾预警没来得及解除,南方多省就因骤降两轮暴雨,一夜间由旱转涝。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6月13日20时,两次灾难过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1)雨涝灾难要紧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2)我国多洪涝灾难的要紧缘故是什么?(3)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单元测试
1.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正确的叙述是 ( )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2.下列自然灾害中,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A、①④⑥
B、①②⑤
C、
②④⑥ D、③④⑤
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P 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
屿,R点以东为海洋。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5.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岛屿东侧大于西
侧
B.同样震级,震源a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b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6.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
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
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位于()
A. 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带
B. 两大板块交界地带
C. 地中海沿岸
D. 断层构造地带
8.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
A.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构造
B. 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
C. 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
D. 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9.下列地区中,受该火山爆发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 巴尔干半岛
B. 亚平宁半岛
C. 伊比利业半岛
D. 索马里半岛
1 0.这次火山爆发将导致或加剧附近地区的()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臭氧空洞
D. 光化学烟雾
11.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主要是
由于
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强烈
A.①②B.②③ C.③
④D.①④
12. 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
最大的海域分布在
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B.印
度洋和太平洋海区
C.西北太平洋海区 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
读图,完成13~14题。
①
②③④
13.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① B.台风——②C.暴雨洪涝——③ D.寒潮——④14.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
)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C.南纬15度的洋面上D.南纬40度的洋面上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2级地震,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城市A位于震中的方向是()
A.东偏北B.东偏南 C.正东D.西偏北
16.若其他条件相同,以下各地烈
度的关系是()
A.A>B>C>D B.B>C>D >A C.B>D=C>A D.A>C=D >B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根据7—9题所示的材料判断。
17. 1999年8月17日凌时晨3点左右,土耳其西北部的一些省份发生了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28°E 附近),造成13000多人死亡。
1999年8月21日凌晨4时26分,在哥斯达黎加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米尔斯镇(9.1°N,84.2°
W)。
有关两地地震的对比叙述,正确的是()A.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处于同一地震带上
B.土耳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大于哥斯达黎加
C.哥斯达黎加的地震释放能量较土耳其大15倍左右
D.震中距相同的情况下,哥斯达黎加的地震烈度一定大于土耳其18.2002年3月26日,地震袭击了阿富汗的北部地区,伤亡惨重,此次地震的震源距离地表仅为80KM。
同学甲绘制了一幅地震中心
地区等震线示意图,同学乙认为图中等震线的的
绘制不切合实际,其理由最可能是
()
A.等震线绘制的范围太小B.因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等震线只有一条
C.在同一次地震中,与震中距离
相等的地主烈度不一定相同
D.等震线应以巴格兰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19.1999年土耳其、我国台湾、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区发生了7级以上的大地震,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三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B.三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三地均位于消亡地带上D.三地均位于板块张裂地带上20. 下列地质灾害主要由外力导致的有()
A.日本神户地震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C.新疆地震D.长江巴东段滑坡
21.读“波罗的海含氧量变化图”回答问题:(10分)
⑴近几十年来波罗的海水体含氧量持续,其原因是;4分
⑵请分析这一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2分
⑶简述缓解这一趋势的措施。
4分
22..下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根据长
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
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
但如以
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
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
高的现象。
(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年-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
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年-
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约缩短
了多少年?
A.1年B.3年 C.5年D.7年
(2)“百年一遇”说的是灾害的再现概率,是指每年发生此种灾
害的概率为1%。
请分析三峡
大坝建成以后,可以使荆江河
段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
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原因。
23.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的依据
是:。
(4)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社会原因是。
(5)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性。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A
7.B
8.A
9.B 10.A 11.B 12.C 13.B 14.C 15.A 16.C 17.B 18.C 19.C 20.D
21.⑴下降(2分)工业废水
和生活污水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度生长使水体缺氧(2分)
⑵会形成赤潮,使鱼类缺氧而大量死亡(2分)
⑶控制含氮、磷废水的排放,加强这类废水的处理(4分)
22.(1)B(2)荆江河段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中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
三峡库容量大,起到调节洪峰、拦蓄洪水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形成的洪水,占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以
上。
所以,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如遇百年一遇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它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23.(1)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多从西南流向东北。
′
(2)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细菌繁殖和疾病传播)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3)突发性群发性防灾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严密监视相关地区海底地震的发生;及时接收和发布海啸
信息警报。
用心爱心专心-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