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活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历史,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物的理解。
教材内容可能涉及历史文物、文字演变、书籍演变、货币演变、服饰演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受。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有限,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他们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局限于课堂学习,对历史的认识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文字、书籍、货币、服饰等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
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如搜集历史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采访老年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世界。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历史文物和场景。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历史文物或复制品,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学习。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或展示一张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讲授新课:文字演变: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图片,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
书籍演变:介绍竹木简、帛书、线装书、现代书籍等书籍的演变过程,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展示。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2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从身边的历史说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的认知了解、姓氏的由来和宗祠建筑风格的欣赏,进一步提高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几组学生的讲述和对历史图片、视频的欣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身边的历史,增强学生的对家乡的热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教师:如何做到介绍家乡和历史的传承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树立对周边历史、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学生:通过实物找寻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联系教学手段前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多媒体图片及影像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历史?让学生广泛讨论后回答。
教师:其实“历史”不完全像大家说的那么的高,那么的大,离我们那么的远,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身边的历史,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
一山一水一座城一山:“鸡毛燕”,这个严桥妇孺皆知的山名,相信很多同学都去过,对于它大家了解多少?“鸡毛燕”位于无为县北部与巢湖市接壤的严桥响山乡境内,呈北东走向,长32公里,宽15公里,海拔527.9米,为无为县境内第二高峰(最高峰三公山在无城西南51公里处,高675米),是严桥第一高山。
山体两坡对称,中段最高。
由砂岩、页岩、百云岩、石灰岩组成。
据鸡毛燕山民所说,西楚霸王项羽曾在鸡毛燕顶上设帐招兵,至今仍保留霸王城的石圃遗址。
(展示鸡毛燕图片)一水:永安河,这条哺育了严桥人民的母亲河,默默不语,从我们的身边流过。
对于它,同学们又知道多少?永安河为巢湖流域西河最大支流,流经无为县严桥、开城、襄安镇汇入西河。
流域面积447.6平方公里,河道全长30.5公里。
受益范围涉及严桥、红庙、开城、泉塘、蜀山和襄安等6个乡镇,人口约22.9万人,流域内总耕地面积27.8万亩。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活动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历史。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2. 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受,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较为模糊,有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2. 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受,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历史,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讨论法: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活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历史材料,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资料等。
2. 教师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3. 教师设计好讨论问题和实践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历史材料,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巩固(5分钟):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以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活动:Activity 1: 历史人物扮演、Activity 2: 历史场景再现、Activity 3: 历史文物展览。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停留在课堂知识的记忆上,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和文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历史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和文物的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五. 教学方法1.活动教学法:通过历史人物扮演、历史场景再现和历史文物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2.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和文物的资料,以便在活动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3.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的历史背景,为活动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通过活动来感受历史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一、教材分析《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21课,属于历史学科中的活动课。
本课旨在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分组活动,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和领袖,同时分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进一步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激发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和领袖2)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3)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活动前准备1)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组不少于四人。
2)设计有关历史时期、文化、思想、领袖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素材,发放给各组。
2.活动进行1)选择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分配的素材进行发言。
2)小组交流各个小组内部自由交流,准备好下一项活动。
3)小组互动各个小组之间开始互动。
4)小组汇报各组发言人对学习、交流、互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向全班汇报。
3.活动后反思1)回答问题教师提出历史知识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检验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2)学习感受学生展示自己思考、表达、合作和互动的感受。
并结合历史知识,自由发言。
3)活动评价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步骤:1.引言通过简短的讲解,呼吁学生们要对历史保持好奇心,要学会感受历史。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组不少于四人。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并进行自由交流和互动。
最后,向全班总结本次活动。
3.回答问题通过提出历史知识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4.学习感受学生们展示自己思考、表达、合作和互动的感受。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21课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1.活动内容本课内容是一节活动课,要求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感受历史的途径很多,比如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身边的事物都有历史,都可以作为话题进行探究。
而身边的历史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去感受身边的历史,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根据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活动重点确定为:【活动重点】黄石市名溯源;华新水泥厂的沿革;家族的变迁。
2.活动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历史知识、技能,还要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因此,确定活动目标如下:【活动目标】1.通过本课的活动,使学生了解黄石市名的由来;华新水泥厂的历史沿革;同学们家族的变迁。
2.通过小组的展示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
3.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3.活动过程一、课前收集整理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2.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三个小组:“黄石市名溯源”;“华新水泥厂的沿革”;“家族的变迁”。
让学生自己确定小组探究的内容。
3.给学生介绍资料的搜集方法。
搜集资料形式多样,可以是查阅书籍,网络搜索,也可以是咨询老师和父母介绍等。
4.小组成员在一起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确定本小组探究内容的呈现方式,如文字说明,课件展示等。
二、课中展示探究(一)学生展示探究成果黄石市名溯源组:首先,展示小组搜集、整理的有关黄石市名由来的资料。
然后,由小组成员给大家介绍黄石市名的由来。
1.历史悠久早在1亿6千年前,中生代燕山运动对地质构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大约七万年的地质运动作用,孕育了独特的黄石山水和丰饶的矿产资源。
30万年前,古人类在河口章山石龙头一带栖息劳作,钻木取火,繁衍生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一)活动课开展的背景初中历史学习的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在六册历史课本中,系统介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的发展历程,对乡土历史涉及较少。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身边发生的历史往事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然而,广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创造了早期的岭南文明。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党的十八大后,广州鉴于“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更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作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作为广州人,只有更好的了解、认识家乡才能更好的爱家乡、建设家乡,促进家乡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思考与学生讨论,我最终选定《学历史、玩游戏、游广州》作为历史活动课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第一环节——历史寻踪,让学生“亲近”家乡的历史,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创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态度;理解“历史即生活”,“历史就在身边”,学会“用心发现身边的历史足迹”;初步培养收集、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一个长期性的平台。
2.通过活动的第二环节——中国历史和乡土历史知识的竞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大概的回顾和复习,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三)活动过程:1.活动准备(1)老师课前与学生讨论并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选出活动课主持人,制定活动计划。
由学生代表组成历史兴趣小组,敲定研究的主题,并通过实地参观、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出名的历史遗迹材料。
安排好1到2位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展示成果。
老师课前指导小组长完成本组活动的编排。
(2)老师印发相应的竞赛内容,让全班同学都共同参与并且自由分好竞赛时候的活动小组。
2.课堂展示:(略)见课堂实录和后面的竞赛内容附文(四)活动总结:我觉得本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呈现了自己的研究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教案 21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基础。
依据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及教材的“弹性”,本课设计着眼于“史前到南北朝时期”“身边”的历史。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主要史前遗迹、古城遗址、名人足迹、以及村社地名与姓氏由来等,理解历史就在身边。
2.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对有关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等,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通过活动,理解家乡历史的演变,感受和认识历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难点】感受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针对不同乡镇的历史,重新划分学习小组。
即史前遗迹组(赣马镇、城头镇)、古城遗址组(班庄镇、塔山镇、海头镇)、名人足迹组(夹山乡、金山镇);另外,村社名称和姓氏由来让全班学生参与。
主要方法是调查、访谈、讲述、讨论、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每当提起历史,我们都会认为历史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请同学们观看《赣榆印象》,体会赣榆古今变化。
师:这段视频再现了赣榆的昨天与今天。
同学们想要了解这些历史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变化。
[学习新课]师(PPT):(展示)《赣榆区地图》我们的家乡——赣榆区,有“黄海明珠”的美称。
她位于江苏省东北端、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临东海县,北与山东省的临沂、日照市接壤,南以新沭河为界,同海州区毗邻。
全区面积140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9.9万。
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乡镇?大家来看一下地图师(PPT):《赣榆区行政区划》赣榆一共有18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24个村委会。
那么,从远古至南北朝时期,赣榆有哪些史前遗迹、古城遗址、名人足迹?你的村庄、你的姓氏是怎样由来的?课前老师已经发配好任务,并且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这上面三个组同学,有的已经把材料给老师了,并且帮助老师一起完成了课件制作。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
2.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3.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彼此分享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文化。
2.如何促进学生友好合作、互相交流分享。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活动介绍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通过活动来感受历史文化。
在课前,老师准备好相关的道具和材料,让学生一同参与。
2.活动一:品尝古代美食让学生品尝由老师准备的古代美食,了解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
同时,老师也可以讲解一下古代食材和餐饮方式的演变史。
学生可以在品尝时,互相交流体验感受。
3.活动二:传统手工艺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刻印等。
学生们在制作手工艺品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古代工艺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4.活动三:民间艺术让学生欣赏和学习民间艺术,如民间舞蹈、唢呐、皮影等,了解古代民间文化的多样性。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自己表演或演奏,锻炼自己的表演和音乐能力。
5.活动四:文化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文化体验,分享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学生也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交流方式,如写博客、制作视频等。
讲解概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变迁进程,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认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历史。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介绍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2. 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2.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2.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案例和资料;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3.准备好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个历史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叹历史的沧桑。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历史案例和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例如,可以给学生呈现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分析历史事件,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历史事件的关键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以让学生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例如,可以让学生谈谈从抗日战争中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历史的魅力;2.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了解历史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5.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爱好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2.历史名人语录朗读活动;3.古物品鉴赏活动;4.历史故事分享活动。
三、教学方法1.创设宽松活跃的氛围;2.运用鉴赏、解读、探究等多种方式教导学生课文;3.借助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4.组织多样形式的历史文化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爱好的能力;5.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团队合作活动评价,激发其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发现问题,发展潜能。
1. 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1.教师向学生展示多幅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如埃及金字塔、长城、故宫等等;2.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选定一幅图片进行解说;3.每组选派代表站在前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文化遗产图片,介绍历史背景、文化价值;4.整个环节中,教师注重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图片,多层面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2. 历史名人语录朗读活动1.教师将多个历史名人的名言或者语录准备好;2.学生从话筒里依次出示自己想要读的历史名人语录,并以自己的口音和语调朗读;3.整个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和感情表达的生动性。
3. 古物品鉴赏活动1.教师从自己的收藏中或者博物馆中找到几个古物品,并让学生鉴赏;2.学生针对古物品进行分析,讲述古物品的时代背景、使用功能和文化价值;3.整个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古物品的历史及文化内涵,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比来体验历史事件,从而通过对古物品的解读,更好地理解历史珍藏了什么,体验历史的魅力。
4. 历史故事分享活动1.学生以小组形式或者单独进行历史故事分享;2.要求学生讲解自己分享故事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人物,使全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3.整个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采用多种不同方式例如表演、讲述、绘画等来分享自己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情境的如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是一堂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历史课程。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历史剧的制作与表演,二是历史人物卡片的制作,三是历史遗址的参观与考察,四是历史主题的研究与展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往往存在重记忆、轻理解的现象,对历史的认识较为片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历史实践活动的要求,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历史实践活动的和实施。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历史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历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3.分组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确定各自的活动方案,并进行合作。
4.实践活动: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历史剧的制作与表演、历史人物卡片的制作、历史遗址的参观与考察、历史主题的研究与展示等实践活动。
5.成果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
6.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主讲人:杨红如一、教学目标1.分5组搜集历史遗迹《藤花落古城》、历史系列文献《海州的属地变迁》、文物发掘资料《古墓丽影凌惠平》、历史遗迹《佛教名山孔望山》和历史传说《东海孝妇的故事》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让学生运用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等手段得到上述史料,并且对搜集的史料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展示,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2.按照从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的历史顺序逐一展示身边的历史,让学生初步感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通过学生对史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展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拉进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家乡有历史认同感,逐步感知和树立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重点难点突破重点:搜集、处理、展示史料难点:展示的历史与已学历史的联系三、教学流程1.导入:《连云港的历史中国之最》(最好是图片展示,并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或者让学生说说都知道连云港有哪些历史遗址、历史故事等导入)。
中国最早的原始社会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中国第一座内外城结构的史前城址――新石器时代的藤花落古城遗址中国建制最长的海港城市――自秦朐县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界域石刻――西汉琅琊郡东海郡界碑中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孔望山东汉佛教摩崖石刻,比敦煌早200年中国最早的郡级统计年报――东汉尹湾六号汉墓的汉简2.正课:按时间先后分组展示小组搜集的连云港历史:第一组:考察历史遗迹,访寻藤花落古城遗址。
学生展示:藤花落古城,时空定位为前4000年淮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东夷少昊国古城遗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今天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
东夷少昊古国是以藤花落古城为中心,藤花落原始城及周边所在的龙山聚落群,展示出一幅典型的古国图景。
其古国的范围是东西40公里、南北45公里,具体的遗址有桃花涧遗址、大伊山石棺葬遗址、二涧遗址、陶庵遗址、大村遗址等20余处中心聚落。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城荆州的历史,认识到荆州古城附近的历史发展变化,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城荆州区域历史材料(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历史遗迹考察、采访访问等方式,感受和了解古城荆州区域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的关系,正确区分史实和传说之间的区别,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城荆州各个时期历史的发展历程的认知,在加深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情怀,塑造健全人格。
2.让学生在探究学习古城荆州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地区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进而弘扬家乡的本土文化,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国家、关注世界的大格局,传承文明,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掌握古城荆州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三、教学难点1.区分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区分民间传说和真实历史;2.从古城荆州的发展历程概括对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认识。
四、课前准备1.根据班级学习合作小组,分成5个大组,根据历史时期(先秦、三国、明清、近代和现代)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搜集整理荆州各时期的史料;2.让学生将获得的历史材料(口头传说、网站资料、历史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实地考察历史遗迹照片等)经过初步筛选,去伪存真,形成历史小论文或者研学报告;3.根据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情况,适当对学生补充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了解古城荆州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历史文物、考古资料、遗迹照片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城荆州的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充分感知历史学科特有的时空概念。
在课前先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课堂上再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专题性概括。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共五则范文)

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人教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和人文精粹。
了解我国古代文字、朝代更替、南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农业、书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历史随机图片,视频,总结历史的更替,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书法欣赏、古乐欣赏等,陶冶情趣,从审美上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建议:从周边可以接触到的任务、物品、事件中选择可以了解和调查的对象。
选择人物作为考察对象,可以是本地区的历史名人、现在的社会知名人物,也可以是自己家庭中的任务。
了解选定人物的经历,编写人物小传。
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代历史和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历史中,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教师出示图片,边看边讲,以及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一时期,有哪些文化。
2、学生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结成若干小组,确定选题。
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分工,分别对选定的题目及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
运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如调查、观察、访谈、查阅图书、查找图片、网络搜索等,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加以整理和编排。
小组成员在一起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确定选定主题的研究成果展示形式,如文字报告、展板或课件展示等。
全班同学在观摩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各组的研究所得进行评议,选出“最佳故事奖”、“最佳演示奖”、“最佳合作奖”。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程标准】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教学目标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内容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
其中典型的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斗争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戚继光抗倭”一目主要讲明朝的倭患及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主要讲荷兰侵占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雅克萨反击战”主要讲清朝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和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的签订。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虽然在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中对中国古代战争已有所了解,但对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了解得比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光饼图片,说一说著名小吃,建瓯南雅旺弟光饼,请一学生讲述光饼由来的历史故事。
明清时还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小节:戚继光抗倭,带着问题阅读课本80页,分别解答。
师:倭寇的危害极大。
举例:白头春联。
看图并结合书本知识请师生一起讲述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学习与探究(小组讨论)阅读史料说出戚家军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阅读以下史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戚继光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展示图片—延寿楼,跟我们的哪位民族英雄息息相关?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节的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背景,请一学生来介绍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作业设计方案》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作业设计方案一、活动背景: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人们、事物和事件,了解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本次活动将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进修,体验中感悟,达到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情感体验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历史进修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进修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教师准备历史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
(2)学生提前了解活动内容,做好相关知识的预习。
(3)确定活动的具体形式和流程,分工合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进行过程:(1)开场介绍:教师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历史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启迪,交流观点和想法。
(4)历史体验: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体验历史的生活和情感。
(5)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效果和体会,交流进修心得和感悟。
3. 活动结束总结:(1)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判,必定学生的表现和效果。
(2)学生对活动进行自我评判,总结进修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3)展示效果:学生展示活动中的作品和效果,分享进修心得和体会。
四、活动评判:1. 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合作紧密,团队精神良好。
3. 学生表现出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五、活动延伸:1. 继续开展历史主题的活动课,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体验。
2. 建立历史进修小组,定期组织历史钻研和交流活动。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觉历史
教课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
认识各种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学习历史传说故事,感觉和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区分史实和传说之间的关系。
历史史实和历史故事的差别。
历史带给我们的感觉。
教课过程
教课活动个性化更正
一、导入新课
学完本册书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师:同学们的感觉都特别深刻,那我们今日就走进历史,进一步感觉历史。
板书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感觉历史
二、教授新课
(一)活动过程
依据同学们的兴趣,结成若干小组,确立选题。
小构成员进行合适的分工,分别对选定的题目及研究对象进行检查认识。
运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如检查、观察、访谈、查阅图书、查找图片、网络搜寻等,进行相关资料的采集,并加以
整理和编排。
小构成员在一起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谈论,并确立选定
主题的研究成就展现形式,如:文字报告、展板或课件展现等。
全班同学在观摩和谈论的基础上,对各组的研究所得进行
评论,选出“最正确故事奖”、“最正确演示奖”、“最正确合作奖”。
以上活动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展现,教师合时加以点拨
指导,合时出示相应的视频、幻灯片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恩
赐夸奖鼓舞,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小结牢固
本课的学习后,给你感觉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
活动课
板书设计让我们共同来感觉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结巩固
本课的学习后,给你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
板书设计
活动课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着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学习历史传说故事,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区分史实和传说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历史史实和历史故事的区别。
教学难点
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受。
运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如调查、观察、访谈、查阅图书、查找图片、网络搜索等,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加以整理和编排。
小组成员在一起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确定选定主题的研究成果展示形式,如:文字报告、展板或课件展示等。
全班同学在观摩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各组的研究所得进行评议,选出“最佳故事奖”、“最佳演示奖”、“最佳合作奖”。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新课
学完本册书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非常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二、教授新课
(一)活动过程
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结成若干小组,确定选题。
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分工,分别对选定的题目及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