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趋势_聂永丰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就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脱水、干燥、焚烧等。
其中,脱水是污泥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使污泥中的水分减少,便于后续处理。
干燥则是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进一步干燥,降低其含水率,便于储存和运输。
焚烧则是将污泥进行高温燃烧,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2.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堆肥、生物反应器等。
生物堆肥是将污泥与秸秆、土壤等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生物反应器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物质。
3. 其他技术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热解、气化等。
这些技术主要针对特定类型的污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三、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国外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其中,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等多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如纳米技术、超声波技术等也在逐步应用于污泥处理中。
此外,国外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将污泥用于农业种植、园林绿化等。
四、发展趋势1. 资源化利用成为主流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通过将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将其用于农业种植、园林绿化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 技术创新与融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不断涌现。
同时,各种技术的融合也将成为发展趋势,如物理法与生物法的结合、化学法与纳米技术的结合等。
这些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3.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政府将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聂永丰:正确看待垃圾处理方式
聂永丰:正确看待垃圾处理方式作者:王海蕴来源:《财经界》2014年第06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保护问题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其中,因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城市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和利用得到高度重视。
在整个环保领域,与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土壤污染等重大问题相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显然起步较晚,由此也碰到种种难题,尤其是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一直争议不断。
焚烧还是填埋、堆肥,究竟哪种才是最佳的选择?为此,《财经界》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此领域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教授聂永丰。
走出心理恐慌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等待处理,一边是公众对垃圾焚烧厂抵制的坚决态度。
这样的尴尬场面近年来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出现,而且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针对建焚烧厂的“邻避效应”事件也呈增加趋势。
“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家门口建一个垃圾处理场。
”聂永丰坦言,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于国外或国内的其他环保领域,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视明显滞后,历史欠账颇多。
而当政府开始重视,准备投入建处理设施,尤其是焚烧厂的时候,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已空前高涨,误解由此产生并引发集体性排斥。
“历史上确实有劣迹。
”聂永丰对公众这种普遍性的反映非常理解。
他说:“我国早期对垃圾处理投入确实低,做得也不好,所以公众满意度低,要恢复公众的信心需要时间。
”针对垃圾焚烧的二次污染,尤其是产生二恶英的问题,聂永丰表示,垃圾焚烧确实会产生二恶英,欧洲、日本等垃圾处理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曾面临相关问题。
但随着技术和标准的完善,二恶英的排放如今完全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以日本东京为例,在其市区人口密集地区,就建有20多家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就是学校、养老院等。
聂永丰指出,事实上,不只是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所有有火的过程都会产生二恶英,就连吸烟都会产生二恶英。
而二恶英的主要产生源是工业生产,钢铁业和金属生产行业排放二恶英最多,它们的排放量是废弃物燃烧排量的3倍。
国内外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
第15期 收稿日期:2020-05-06作者简介:赵保东(1967—),工程师,河北威县人,从事环保技术工作。
国内外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赵保东,李 琦,纵瑞耘,刘 刚,李小龙(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指出了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达到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固体废物;信息化;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思维中图分类号:X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5-0061-01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SolidWasteManagementatHomeandAbroadZhaoBaodong,LiQi,ZongRuiyun,LiuGang,LiXiaolong(ChinaOffshoreEnvironmentalService(Tianjin)Limited,Tianjin 300450,China)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d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solidwastemanagementathomeandabroad,theexistingproblemsandshortcomingsofsolidwastemanagementarepointedout,putforwardtherationaluseofbigdatatechnologyandInternetthinking,inordertoimprovethelevelofsolidwasteenvironmentalmanagement.Keywords:solidwaste;informationtechnology;bigdatatechnology;internetofthings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中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污泥处理处置是环境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效果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都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污泥脱水和焚烧;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和酸碱中和;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和微生物处理。
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泥类型和处理要求。
物理处理方法中,污泥脱水是常见的处理手段。
通过压力过滤、离心脱水和烘干等工艺,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减少其体积和重量,方便后续处理。
焚烧则是通过高温、氧化以及微生物分解,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水蒸气,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化学处理方法中,氧化是常用的技术。
通过使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还原则是通过还原剂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从而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酸碱中和主要是通过加入酸碱物质,调整污泥的酸碱性,从而改善其性质。
生物处理方法中,堆肥是常见的技术。
通过将污泥与其它有机物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发酵分解,最终得到肥料。
厌氧消化则是将污泥置于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有机肥。
微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将更加趋向专业化。
污泥中含有复杂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来处理。
其次,技术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利用。
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污泥中的有机物、肥料等将被更好地利用。
再次,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也将朝着低排放、低能耗、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专注固体废物治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聂永丰教授
旋转热解 焚烧炉技术和成套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废物 处理 , 建成多座医疗废物焚烧处置 厂。 利用填埋 场产 生的气 体处理填埋场产生 的渗滤液浓缩液的 “ 渗滤液浸没燃烧蒸发 设备” 实现了 “ , 以废治废 ” 具有节能、 , 环保、 经济等优点,已 建成示范工程 , 并获得 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金奖 和发 明创造 奖。饮食有 机垃 圾湿热 法处理 工 艺 目前正 在进 行调试 , 该工艺将实现饮食有机垃 圾的饲料化处理 , 化害为 利、 变废为宝 。 此外, 还有多个项 目处 于中试阶段 , 待研究成
题组 一年也难 得几 次相 聚。 为数不 多的聚会也成为聂老师 而 最高兴的时候 , 一起交流 出门在外的酸甜苦辣 , 论学术 问 讨 题。 在聂老师无 微不至的关 怀和细心的指导 下, 课题 组的成 员不断成长, 并在各 自的研究方 向上不断取得突破 。 聂老师为我国固体废物的处理和 资源化培养 出一大批硕 士、 博士和博 士后, 们大多 已经成 为各个 地方和部 门固体 他
进 步 二 等 奖 , 危险 废 物 管理 国家 行 动 计划 及 区 域 决策 管 理 系 《
统研究》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有退却 , 而是甘于寂寞 , 不怕当 “ 垃圾教授 ” 迎难而上, , 并在 这一领域写上了浓重 的一笔 。因为聂 老师 十分清楚 , 虽然固 体废物是 “ 最晚得到重视 ” 但也是 “ , 最难得到处置 、 最具综合 性、 最贴近人 们生活 ” 的环境问题 ;伴随经济 的发 展和城市 化 水平的提高 , 固体废物一定会 得到重视 , 要有人进行研 需 究, 需要为 国家培养这方面的) / 。 ,1 - -
危废处置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我国危废行业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两大类。
无害化处置技术主要包括焚烧、物化和填埋三种方式,资源化利用技术则是将含有有效物质等的高价值危废,通过提纯等方式将危废加工成资源化产品进行出售。
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近几年逐步发展壮大,也成为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补充。
从几种技术的特点来看,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优先技术,焚烧处置是适用性最广的技术,填埋处置则是最终处置方式。
1.危废无害化处置先进技术经过“十三五”的大力发展,危废无害化处置技术发展逐渐成熟。
在危废焚烧领域,实现了大规模高标准协同焚烧技术、余热深度利用及梯级利用技术、烟气超低排放清洁控制技术、智慧输运贮存及配伍技术等多项智慧清洁焚烧技术的工程应用。
在危废填埋领域,发展形成了“安全防渗+智能检漏”的防护技术、堆体沉降安全智能监控技术、三维可视化填埋技术等先进技术。
2.危废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尽管无害化处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仍然面临填埋库容占用、焚烧二次污染控制难、回收不彻底等问题。
针对物性简单、产生量大、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危废,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
综合分析市场需求及行业内当前热门资源化利用方向,当前聚焦较多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焚烧灰渣利用、废锂电池回收、废活性炭再生、废酸资源化、废催化剂再生、污泥贵金属回收、废有机溶剂回收等。
实际上,我国危废综合利用的比例超过60%,危废资源化细分品类众多,涉及化工、冶金、建材、环保、电力等多个交叉行业,综合利用范畴十分广泛。
因此,除了上述重点聚焦的资源化方向以外,还存在很多细分的危废资源化技术。
3.危废处置行业发展趋势及机遇与挑战(一)危废行业管理趋势我国危废行业管理从9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90年代中期危废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总体来说,随着法规政策的逐渐完善,危废行业管理正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最新修订发布的危废名录,释放出行业危废管理新趋势:一是问题导向,包括通过增减、合并等方式,在此基础上缩减了12个种类,并将原来分类比较模糊的进行了准确描述;二是精准治污,包括对一些特定的危废,如疫情医废、污染比较小的特殊危废等,新增了16项豁免条件,总计豁免达到32项;三是风险管控新思路,不做一刀切,鼓励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实施资源化利用,鼓励“点对点”定向资源化利用。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何艳明, 聂永丰作者单位:何艳明(云南省冶金研究设计院,昆明,650031), 聂永丰(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刊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英文刊名: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年,卷(期):2002,3(6)被引用次数:32次1.李传红;朱文转浅议我国地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0(05)2.普英美国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理 1999(01)3.聂永丰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20004.李金惠;聂永丰;白庆中;王洪涛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国家战略方案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0(03)5.张晓东;李云燕;田贵全山东省危险废物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1999(04)6.李金惠;聂永丰;白庆中;王洪涛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国家行动方案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研究"专题技术报告 20001.张建耕危险化学品废物处置的物流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10(5)2.蒋学先浅论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现状[期刊论文]-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09(4)3.邓琪.王琪.黄启飞.汪群慧青岛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5)4.彭波.王润群危险废物的环境评估及处理技术现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9(8)5.毕婷婷云南省危险废物初期管理探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导刊 2008(6)6.张萍.杜伟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8(24)7.徐田伟辽宁省危险废物处置状况分析[期刊论文]-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5)8.邴旭卫.赵鹏基于RFID技术的废旧家电回收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期刊论文]-家用电器(绿色家电)2008(1)9.Liu Changqing.Zhang Jiangshan.Zhao Youcai Current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Hazardous Waste in Shanghai[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 2007(3)10.徐波浅谈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7)11.邴旭卫.赵鹏基于RFID技术的废旧家电回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期刊论文]-家电科技 2007(5)12.刘常青.赵由才.张江山.陈文花上海市工业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13.郝应征电子废弃物处理现状及趋势[期刊论文]-电子工艺技术 2007(4)14.潘旭海.华敏.蒋军成江苏省及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现状研究与分析[期刊论文]-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9)15.李宇斌.王恩德辽宁省危险废物排放现状与污染控制战略[期刊论文]-四川环境 2006(5)16.段华波.黄启飞.王琪.张丽颖危险废物生态毒性鉴别指标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6)17.代江燕.李丽.王琪中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06(4)18.黄启飞.段华波.张丽颖.王琪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能源环境保护 2006(1)20.黄启飞.段华波.王琪.张丽颖危险废物名录鉴别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2)21.段华波.王琪.黄启飞.张丽颖危险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1)22.张丽君.郝明家.赵玉强.薛冰.乔卓沈阳市"十一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06(2)23.段华波.黄启飞.王琪.张丽颖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z2)24.段华波.黄启飞.王琪.张丽颖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的理论基础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 2005(z1)25.李丽.温文.代江燕.王琪三峡库区危险废物污染与处置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 2005(z1)26.段华波.王琪.黄启飞.张丽颖中国危险废物名录研究[期刊论文]-四川环境 2005(3)27.黄启飞.段华波.王琪.张丽颖.董路危险废物特性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2)28.刘涛成都市危险废物处置规划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9.朱莉成都市危险废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0.刘耀明重庆市主城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案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1.王卫平.洪华生.陈宗团基于WebGIS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开发[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z1)32.黄启飞.王琪.董路.薛咏海.金东海美国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04(5)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wrzljsysb200206020.aspx。
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发展与趋势
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发展与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品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
如何安全、高效、环保地处理这些危险品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在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展望未来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 高风险废弃物处理技术(1)化学稳定性处理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危险品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其环境风险。
(2)热稳定性处理技术:利用高温分解、焚烧等方法,破坏危险品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实现无害化处理。
(3)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对危险品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2. 低风险废弃物处理技术(1)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将危险品废弃物与固化剂/稳定化剂混合,形成固态或稳定态,降低其渗透性和毒性。
(2)填埋处理技术: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危险品废弃物填埋,要求符合环保和安全标准。
(3)资源化处理技术:将有价值的危险品废弃物成分提取出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综合处理技术(1)多相催化处理技术:通过催化剂提高危险品废弃物处理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有害气体排放。
(2)微波处理技术:利用微波加热,加速危险品废弃物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和降解。
(3)电化学处理技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发展:1.绿色、环保处理技术:研发更环保、低能耗的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高效、智能化处理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危险品废弃物处理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3.资源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危险品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完善:加强危险品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设,保障处理技术的规范应用。
5.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危险品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日益凸显。
污泥是由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
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处置污泥,已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经历了从传统处理方式向现代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变的过程。
过去,污泥多是通过填埋、焚烧、倾倒等传统方式进行处置。
但这些方法存在着空间占用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主要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解等。
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和干化等处理。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滤、离心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成本。
然而,物理处理技术对污泥脱水效果有限,且难以彻底去除有机物。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污泥的物理性质,如pH值、电荷等,从而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脱水。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絮凝、配位沉淀等。
这些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降低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
然而,化学处理技术存在着药剂成本高、处理过程复杂等问题。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和堆肥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资源化利用程度高的优点。
但生物处理技术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对微生物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4.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将污泥暴露在高温下,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泥分解为水蒸气、固体残渣和气体等成分的过程。
常见的热解方法包括焚烧和高温焚烧等。
这些方法能够彻底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能源或材料资源。
然而,热解技术需要高能耗,且排放的尾气和炉渣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聂永丰教授-我国垃圾焚烧技术先进和落后并存
聂永丰教授:我国垃圾焚烧技术先进和落后并存近段时间,吴江、番禺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遭遇争议,作为垃圾处理方式之一的焚烧方式成为了一个公众话题,许多媒体加入论证的行列。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某些宣传报道处于无序和猎奇的状态。
政府如果不能采取措施向公众传达一种正确的声音,必然会使问题向顽疾的方向越走越远。
从目前垃圾焚烧处理问题引起的公众争议来看,二噁英、臭气、房价是三个焦点。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是不是主要排放源,其危害程度如何,发达国家是否已经限制垃圾焚烧的发展,垃圾焚烧是不是落后的工艺?各种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场是否比焚烧厂更先进?这些问题需要给公众专业的回答,而且是真正的专家来回答。
11月12日,中国固废网记者就这些焦点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聂永丰。
说到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有许多具体利益牵涉到里面,比如房地产开发商、购房业主,各地政府能否通过城市规划层面的提高,避免出现类似番禺这样的问题?对此,聂永丰教授说,目前这方面还缺乏很明确的法律法规,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对土地利用各有考虑,不给批还不行,因为没有什么法规说已经批了垃圾焚烧项目,周围的土地就不能被批建住宅小区等建筑。
所以,可能操作起来是有一些难度,这方面的法规还有待完善。
垃圾焚烧项目对于周边居民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但是过度的喧哗实际上是没必要的,包括对房地产商房价的影响,这也不是它独家的事。
地方政府在考虑建设垃圾焚烧项目时,会考虑多方面的情况。
聂永丰坦诚地说,“我觉得必须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都讲清楚。
垃圾焚烧厂建设的影响除环境和健康外,还必须考虑在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现代化的大型垃圾焚烧厂可以做到避免臭气释放外溢,二恶英排放浓度降低到0.1 ng TEQ/Nm3以下,但是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恶名‟却往往会在群众心理上有影响,因此从项目开始就需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加强互动、沟通和了解。
聂永丰Nie_固体废弃物的低碳处理_20130111
填埋过程中甲烷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Control
减少LFG无组织排放面积
Landfill Oper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maximum LFG recovery and minimum surface emission of methane. LFG 管理的关键环节: Regular compaction
Around 50-100 landfill sites could be developed as CDM projects in next 3-5 years.
减少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虽然中国LFG回收利用项目在过去10年中增加很快,但 仍存在不少问题,实际减排效果远小于预期值。
主要问题:
温室气体源和汇 生活垃圾管 理环节 源头减量 原料开采和制造 在森林或土壤碳储 存的变化 废物管理 无排放/汇
相对于制造业基准线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 增加森林碳吸存( 温室气体排放量 对有机物质)
废品回收
由于(相对于从原料生产) 增加森林碳吸存( 需要能量小,减少温室气体 对有机物质) 排放量,并在生产过程避免 非能源温室气体
减少CH4 排放量 CH4排放量减少程度取决与LFG收集效率, 一般能减少40% 减少臭味气体和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排放量; 改善环境大气质量 有一定经济效益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LFG回收和利用项目
China has taken it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andfill gas management from 1998 By the year of 2007, at least 17 of LFG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projects had been constructed and in operation, in which there are 13 LFG to Electricity Projects with total capacity of 29MW. Around 20-30 LFG to Energy Projects are being developed
聂永丰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2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4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5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聂永丰: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生于1945年9月,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环保局所属中国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培训及技术转让中 心和UNDP亚太地区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培训及技术转让中心的研究部主任. 学历 1965.09~1970.03:清华大学土建系,学士 1978.09~1981.03:清华大学土木环境系,硕士 研究方向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与填埋场设计 废水处理,放射性废物,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风险分析 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 进口废物的环境风险分析和评估
6
碳战雇佣军
以您尊贵的品牌与名义
精准锁定节能率,狙击碳战收益
�
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启示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 Field and Its Illumination 作者: 张进锋[1];聂永丰[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环境科学研究
页码: 57-63页
主题词: 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摘要:分析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的变革和欧盟的填埋导则、包装导则等关键法规及标准对于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讨论了垃圾焚烧处理、机械生物处理、热解气化技术、卫生填埋技术等垃圾核心技术的发展变化.建议在我国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国家对于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应给予必要的经济政策支持和引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垃圾管理战略,改变末端处理的被动局面。
《2024年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污泥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和处置污泥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处理处置不仅关系到水环境的改善,还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二、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技术种类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脱水、干化、焚烧、生物发酵、土地利用等。
其中,机械脱水和干化技术因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
焚烧技术则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但投资成本较高。
生物发酵技术则能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具有较好的资源化利用价值。
2. 存在问题尽管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种类较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无法实现高效、环保的处理处置。
其次,一些老旧的处理设施和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环保要求,需要升级改造。
此外,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三、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1. 技术种类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相对成熟,主要包括热化学转化、生物转化、固化/稳定化等技术。
其中,热化学转化技术包括焚烧、气化和液化等,可以实现污泥的高效减量和能源回收。
生物转化技术则以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为主,可以将污泥转化为生物气和有机肥料。
固化/稳定化技术则能将污泥制成固体燃料或建筑材料。
2. 成功案例与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荷兰采用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相结合的方式,将污泥转化为生物气和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
此外,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在污泥干化和焚烧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四、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升级。
一方面,新型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