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学
06631园林苗圃学

06631园林苗圃学一、名词解释1.分化:指个体发生中由受精卵产生的、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特化细胞的过程,即由于细胞的分工而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2.种子年:林木大量结实、种子产量高的的年份。
又叫丰年。
3.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林木种子。
4.引种:把一种树种从原有分布区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5.种子生理成熟:当种子内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叫~。
此时不宜采种,因此时种子的含水量大、酶的活性强、种皮不致密。
6.形态成熟:当种子完成了胚胎发育过程,并在种实的外部显现出固有的成熟特征,叫~。
此时,种子含水量下降,内含物转化为难溶状态,种皮致密、坚硬、颜色变深。
可以采种。
7.生理后熟:多数种子,先达到生理成熟,再过渡到形态成熟,但少数种子在达到形态成熟后,生理上还不具发芽能力,这一现象叫~。
8.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维持生命力所必须的含水量,叫~。
9.掠青:种子仅达到生理成熟,还未达形态成熟就将种子采下,叫~。
10.技术发芽率:在实验室中,给予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温度、水份、氧气),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11.发芽势:在发芽试验中,当种子发芽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的种子与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发芽势约等于场圃发芽率。
12.种子生理休眠: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给予发芽的基本条件(温度、水份、氧气),种子也不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13.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分层堆放,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
14.宽(幅)条播:在条播的基础上,将播种沟加宽到10—15cm,在沟内均匀撒播的方法,它兼有条播和撒播的优点。
15.前期生长类型:有些留床苗每年的高生长期短,在5—6月份结束高生长,这种类型的苗木叫~ 16.踵形插:插穗基部带有一部分二年生枝条,形同踵足。
叫~17.生态型:是指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等方面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0b1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5.png)
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方法。
3. 熟悉园林苗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了解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园林苗圃的定义园林苗圃的分类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园林苗圃规划的原则与步骤园林苗圃的管理方法园林苗圃的养护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园林苗圃的规划与管理实例。
3. 现场教学法:参观园林苗圃,了解园林苗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4. 小组讨论法:讨论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苗圃学教材。
2. 课件:园林苗圃的图片、案例及视频。
3. 实地考察:安排园林苗圃的参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提问。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结论。
六、教学内容3. 园林苗木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方法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插条、插穗与嫁接繁殖技术4. 园林苗木的栽培管理土壤管理与改良水分管理与灌溉施肥技术与肥料选择七、教学方法5. 互动教学法: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6. 实验操作法:安排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园林苗木栽培管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准备4. 实验材料:准备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的实验材料。
5. 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如温室、灌溉系统等。
九、教学评价4.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及报告质量。
5. 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及成果展示。
十、教学内容5. 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园林苗木的生产计划与组织园林苗木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园林苗木的销售策略与渠道拓展十一、教学方法8. 模拟演练法:模拟园林苗圃的生产与销售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名词解释1.种子形态成熟:当种子完成了种胚的生长发育过程,在种实的外部形态上显示出成熟的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2.种子净度;种子净度指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后样品各成分重量总和的百分数。
3.再生能力:再生能力指植物离体的部分具有恢复植物体其他部分的能力。
4.嫁接:嫁接繁殖指将欲繁殖树种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5.砧木:嫁接过程中承受穗带根的植物部分称为“砧木”。
6.接穗:供嫁接用的枝或芽称为“接穗”。
7.容器育苗:容器育苗就是使用各种容器装入栽培基质培育苗木,其所得的苗为容器苗。
8.嫁接亲和力:嫁接亲和力指砧木和接穗两者接合后愈合生长的能力。
9.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在一定条件下,插入土、砂或其他基质中,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0.种子生理成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当内部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叫生理成熟。
11.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在空中包以湿润材料,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12.水培育苗:又称营养液育苗,是利用成型的膨化聚苯乙烯格盘或泡沫为载体,利用泡沫块,海绵块等介质直接在营养液内培育苗木。
13.分生能力14.种子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环境下仍不能正常萌发的生理状态称为种子休眠。
15.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率在规定条件下及规定的期限内生成正常幼苗的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16.根蘖:在根上长出不定芽,伸出地面形成一些未脱母体的小植株叫做根蘖。
17.结实周期:树木结实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树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也叫结实周期性。
18.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
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在野外由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
第一章绪论(苗圃) 苗圃学课件 北京林业大学

一、绪论(定义、作用、目的、意义) 二、园林苗圃的建立 三、苗木的繁殖方法 四、苗木养护管理 五、苗木出圃 六、苗木的包装运输 七、苗木分级标准 八、苗木的检疫
1
第一章、绪论
一、定义:园林苗圃是繁殖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 市绿化用苗木的主要来源。 《园林苗圃学》是论述园林苗木的繁殖、培育的理论和 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14
3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市场化变化趋势:
绿化种苗业的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根据国家林业局 林木育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绿化苗木生产业发 展过程中,个体苗圃的比例由1998年的45.5%提高到 2001年的52.7%,而国有和集体的比例正逐年下降。这 种变化在浙江尤为明显。
15
2002年全省65.52万亩育苗面积中,民营企业和个体育 苗占95.1%,而国有和集体的分别只占4.01%和0.9%。 大的民间资本进入绿化种苗生产,不仅大大促进了绿化 种苗生产,而且推动了绿化种苗产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 创新。如浙江省绿化苗木的生产发展主要靠的是个体育 苗和民营企业的推动。
7
2002年,围绕确保六大工程建设和国土绿化种 苗供应这一中心,我国加强了林木种苗市场的预 测预报和全国种苗信息调度,由以往每年一次调 整为每年三次种苗供需调度。林木种子生产能力 达2500万公斤,优良穗条生产能力达15亿条 (根),分别是2000年的1.25倍和1.88倍,其中 良种生产能力196万公斤;全国苗木生产能力达 到260亿株,是2000年的1.3倍。在造林任务大 幅增加的情况下,保证了全国种苗供需基本平衡。 种苗工程进展顺利,种苗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逐步提升。
25
绿化工程苗木品种缺少明确和细化
许多绿化设计中,笼统地规定苗木品种为桂 花、柳树、桃树、月季等,这些苗木品种并没有 细化。因为桂花又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 桂等,柳树中有立柳、垂柳、馒头柳、金丝柳等, 月季同样也有香水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等, 桃树有碧桃、山桃等之分,且各品种的观赏效果 和意境相差甚远。这种缺陷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如 下:
观赏植物的繁殖(七)苗圃学课件北京林业大学

• 苗圃的建立 • 苗圃的经营管理 • 观赏植物的繁殖技术 • 苗圃的病虫害防治 • 观赏植物的出圃与运输
01
苗圃的建立
苗圃的选址
气候条件
选择气候适宜、光照充 足、无霜冻期或霜冻期
短的地块。
土壤质地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 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
壤土或轻质壤土。
灌溉水源
观赏植物的包装方法
包装时,应根据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对于大型植物,需要使用 木箱或纸箱进行包装;对于小型植物,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或纸袋进行包装。包装时要注意 保护植物的枝叶和根系,避免损伤。
标签与记录
在包装时,应附上标签,注明观赏植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同时,要做好相关记 录,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苗圃的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
对苗圃的生产成本进行详 细核算,包括种子、肥料、 农药、人工等费用,为经 营决策提供依据。
收入管理
加强苗木销售的收入管理, 确保资金及时回笼,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分析
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发现 苗圃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 改进空间,促进财务管理 水平的提高。
苗圃的市场营销
市场调研
营销手段
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消费者偏 好,为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如广告宣传、促 销活动、网络营销等,提高产品知名 度和市场占有率。
产品定位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明确苗圃产品的 目标市场和竞争优势,制定相应的营 销策略。
03
观赏植物的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观赏植物最常用的繁 殖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成熟的种 子进行播种,繁殖出新的植株。
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积 水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苗圃学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①生产用地: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②辅助用地:苗圃的管理区建筑用地和苗圃道路、排灌系统。
防护林带、晾晒场、积肥场以及仓储建筑等占用的土地。
③种子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中配形成,种实据有发芽能力时成种子的‘生理成熟’④种子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的微弱,且种皮变的质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之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⑤种子寿命: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命为止所经历的时间⑥结实周期:各年结实数量的这种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⑧种实:用于繁殖园林树木的籽粒或果实⑨种实调制: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优质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⑽净种:清除种实中的鳞片、果屑、树枝、空粒、碎片、土块、异类种子等夹杂物的种实调制工序⑾净度: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比⑿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⒀千粒重:通过手工或用数种器从待测样品中随机抽取两个重复,分别称重、计算平均值,求算千粒重大粒种子 500粒小粒种子 1000粒⒁初样品(初次样品):从种批的一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⒂混合样品: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大体灯亮的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⒃送检样品:递交检验机构的样品(可以是混合样品也可以使其中分取的一部分)⒄测定样品:从送检样品中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⒅结实间隔期:相邻的两个大年之相隔的年限为‘结实间隔期’19、营养繁殖:以母树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来繁殖苗木的方法20、实生苗:用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成为实生苗21、嫁接苗:通过嫁接技术得等到的苗木成为嫁接苗22、催芽:用人为的方法打破树木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根的处理23、嫁接:人们有目的的利用两种不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跟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这种技术成为嫁接24、嫁接亲和力:砧木和接穗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亲和力高嫁接成活率高25、接穗:供嫁接用的枝或芽 26、砧木:承受接穗的植株27、枝接:以枝条作为接穗称为枝接28、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各种活的植物组织或部分器官,并给与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之分出新植株的一种技术29、假植: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填埋处理30、临时假植(短期假植):起苗后。
苗圃学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苗圃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本文是一个苗圃学实验报告的范文,通过对苗圃学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对苗圃的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给读者更多关于苗圃学的知识和经验。
正文内容:一、苗圃的管理1.1 营建苗圃区域的准备工作1.2 苗圃的布局设计与规划1.3 苗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4 苗圃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1.5 苗圃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二、苗期管理2.1 苗圃的苗木种植和培育2.2 苗木的定植和移栽技术2.3 苗木的灌溉和施肥管理2.4 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2.5 苗木的日常生活管理和保健方法三、苗木栽植3.1 苗圃的选苗和断根技术3.2 苗木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3.3 苗木栽植的季节和方法选择3.4 苗木栽植后的管理和保养3.5 苗木栽植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四、苗木生长4.1 苗木的生长环境要求4.2 苗木的光照和温湿度管理4.3 苗木的生长调控和促进方法4.4 苗木的剪修和整形技术4.5 苗木的生长监测和评估方法五、总结通过对苗圃学实验的研究和实践验证,我们深入了解了苗圃的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以及苗木生长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苗圃管理和科学的苗木栽培,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以适应不同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的苗圃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苗木生产事业的发展。
文末总结:通过本实验报告的阐述,可以看出苗圃学对于苗圃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和苗木生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帮助。
合理的苗圃学实验和实践验证了苗圃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苗圃学将为苗木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一、名词解释园林苗圃学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繁殖和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生理后熟:种子成熟以后,种胚尚需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具有发芽能力。
★生理成熟:当种胚发育完全,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此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呈现出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
★园林树木结实:树木孕育种子或果实的过程。
种批:来源和采集期相同、加工调制和储藏方法相同、质量基本一致、并在规定数量之内的同一树种的种子。
种子净度:纯净种子的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
千粒重:气干状态下一千粒种子的重量,通常用克表示。
种子含水量: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植株的能力。
种子发芽势:种子发芽数达到高峰期时的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标准含水量:保持种子活力而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
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
(16)亲和力是指接穗与砧木经嫁接而能愈合生长的能力。
(17)移植:把生长拥挤密集的较小苗木挖掘出来,按照规定的行株距在移植区栽种下去。
★(18)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并给以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之分生出新植株。
(19)壮苗:表现出生命力旺盛,抗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生长较快。
(20)结实周期性:丰收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21)种子寿命:在一定坏境条件下,种子维持其生活力的期限。
二、填空、选择、判断。
(1)种子采集的方法:树上采集、水上收集、地面收集、伐倒木上采集、从动物洞穴中收集。
(2)苗木生长适宜的土层厚度应在50cm以上,含盐量应低于0.2%,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2.5%,土壤的pH在6.5~7.5之间。
(3)苗圃灌溉用水其水中含盐量一般不超过0.1%,最多不超过0.15%。
苗圃学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苗圃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苗圃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苗圃生产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苗圃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嫁接(切接)并栽种嫁接苗(1)材料:国槐的根作为砧木,红花刺槐的枝条作为接穗。
(2)器材:剪枝钳、芽接刀、绳子(绑接口用)、铁锹。
(3)操作步骤:1. 在工人和老师的帮助下,每组取回嫁接用的砧木和接穗,每个小组小员分得一个;2. 削接穗,在红花刺槐接穗的下部芽的背面下方1cm处切削,削掉1/3的木质部,削面应平直,再在削面的背面下端斜削一个小削面,稍削去一些木质部;3. 切砧木,用剪枝钳将国槐根的上部剪平,在砧木直径外侧带木质部垂直下切,切口深度2-3cm;4. 插接穗,插入接穗,使其长削面两边的形成层和砧木切口两边的形成层对准、贴紧,如果砧木粗而接穗细,必须保证有一边的形成层对准。
插接穗时上端留白2-3mm;5. 绑缚,用绳子将接口部位绑紧,特别是在上端伤口部位应注意绑严,以免下雨时雨水浸入是木质部腐烂;6. 栽种,小组为单位将嫁接好的红花刺槐的苗木栽种到大田平床中,栽种时注意对其,种好、踩严后浇水。
2. 移栽(1)材料:嫁接过的红花刺槐、红瑞木。
(2)器材:铁锹、开沟器、锄头。
(3)操作步骤:1. 休整床面,班级同学合作制作低床,最后使床面低于床边15-20cm,用锄头将床面的土层犁平,方便种植;2. 挖低床的同时,一部分同学负责挖坑,一部分同学负责移栽。
3. 花卉培养土的配制(1)材料:园土、腐叶土、沙土、过磷酸钙、复合肥。
(2)操作步骤:1. 按照比例混合园土、腐叶土、沙土;2. 加入过磷酸钙、复合肥,搅拌均匀;3. 过筛,使培养土达到适宜的颗粒度。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嫁接实验嫁接成功率为80%,其中嫁接苗生长良好,枝繁叶茂。
园林苗圃学

❖ 3.播种繁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播种繁殖是当前的主要方法。 ❖ 先将种子用冷水浸种2天,待种皮稍晾干后即可播种。播后覆细土,
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半月后幼苗出土80%即可逐渐去掉覆盖 物。幼苗出土2~3周后,每隔10~15天施腐熟人粪尿稀液一次,浓 度逐次增大。如施化肥,每亩用2.5~5公斤。天气炎热应及时灌水。 为预防幼苗猝倒病、叶枯病,在出苗后可喷0.5%的波尔多液或喷 70%敌克松700倍液。
三、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 1.形态特征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又名白玉兰、望春花。花 大而洁白、芳香,是著名的早春花木。原产我国中部山野中,现国内 外庭院常见栽培。
❖ 2.生物学特性 性喜光、稍耐荫、颇耐寒,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 的土壤,pH5~8的土壤均能生长;根肉质,忌积水,不耐移植。
❖ (2)扦插繁殖 一年可进行二次。第一次于3月中旬,剪取去年生枝 条进行硬枝扦插。第二次于春末夏初,选择健壮母树采集当年生枝条 进行嫩枝扦插。每一插穗保留3~4个叶芽,插条长约15~20厘米,插 前用萘乙酸处理,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1/2,插后加强水分 管理。
五、悬铃木 Platanus acerifolia
五、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 1.形态特征与分布 木犀科,女贞属。阔叶常绿乔木。秦岭、淮河流 域以南均有分布,山西、河北、山东及甘肃的部分地区亦有栽培。
❖ 2.生物学特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差。具深 根性,根系发达,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生长 迅速,萌芽力强,耐修剪。能适应城市环境,对二氧化硫、氯气、氟 化氢及粉尘等均有较强的抗性。是良好的荫蔽树种。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dbcfd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3.png)
农学园林苗圃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3. 熟悉园林苗木的繁殖技术与方法。
4. 了解园林苗木的栽培管理技术。
5. 掌握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苗圃概述园林苗圃的定义园林苗圃的分类园林苗圃的功能2. 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原则地形、土壤与气候条件分析苗圃面积的计算与规划苗圃道路、水利及设施建设3. 园林苗木繁殖技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方法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扦插、嫁接与组织培养技术4. 园林苗木栽培管理技术栽植技术与方法水分、养分与光照管理修剪与整形技术苗木生长监测与评估5. 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识别与诊断病虫害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防治方法与措施农药使用技术与安全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园林苗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园林苗木繁殖技术与方法,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案例,讨论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苗圃,进行苗木繁殖、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操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苗木繁殖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园林苗圃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在苗木繁殖、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园林苗圃学教材。
2. 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园林苗圃规划与设计、苗木繁殖与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案例资料。
4. 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园林苗圃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园林苗圃学pdf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是一门关于园林苗木培育、种植、管理和销售的学科。
它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植物生理生态、土壤肥料、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苗木分类分级、苗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园林苗圃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素质的园林苗木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园林苗木的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园林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建设和林业生产的需要。
园林苗圃学的学习内容包括园林苗木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掌握园林苗木的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美化需求的增加,园林苗圃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未来,园林苗圃学将继续发挥其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建设和林业生产中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园林苗圃学是一门重要的园林园艺学科,其教学和人才培养一直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点。
本文将园林苗圃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进行探讨。
一、园林苗圃学的教学1.课程设置的优化园林苗圃学在教学中,首先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传统的园林苗圃学课程设置可能存在过多的理论性内容,对实践性的培养不够重视。
因此,可以适当减少部分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包括苗木种植、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课程。
2.教学方法的创新园林苗圃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园林苗木的实际生产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苗圃管理的全过程。
3.实践教学的重视园林苗圃学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校可以加强与苗圃企业的合作,提供学生到苗圃企业进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学校也可以建设自己的苗圃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实践的条件。
1.综合能力的培养园林苗圃学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除了园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具备了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园林苗圃行业中立足。
2.实践能力的提升园林苗圃学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园林设计大赛、园艺展览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3.创新能力的培养园林苗圃学的人才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园林苗圃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需要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综上所述,园林苗圃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园林苗圃学人才,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推动园林苗圃学科的发展。
园林苗圃学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 大型苗圃
15%~20%
• 中、小型苗圃 18%~25%。
园林苗圃学
• 二、园林苗圃用地面积计算 • 1、生产用地面积计算;
– S=S生产区+S辅助用地 – S生产区=SUM(S各树种)
– S各树种= N×A×B nC
• N:计划产苗量;A:苗木年龄;n:单位面积产量;B:轮 作区总数;C:该苗木每年所占的区数。
• 2、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园林苗圃学
• 三、园林苗圃规划设计
– (一)绘制设计图 – (二)编写设计说明书
• 1、总论
– (1)经营条件; – (2)自然条件
• 2、设计部分
– (1)苗圃的面积计算; – (2)苗圃的区划说明; – (3)育苗技术设计; – (4)成本概算; – (5)效益分析与资金平衡。
• 特点:面积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 技术力量雄厚,固定投资力度大。
– 临时苗圃:包括山地苗圃和林间苗圃
园林苗圃学
第二节 园林苗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一、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
– 1、交通条件 – 2、电力条件 – 3、人力条件 – 4、周边环境条件 – 5、销售条件
园林苗圃学
•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
园林苗圃学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第一节 园林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园林苗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园林苗圃学
第一节 园林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
• 一、按园林苗圃面积划分
– 1、大型苗圃 – 2、中型苗圃 – 3、小型苗圃
• 二、按园林苗圃经营期限划分
– 固定苗圃:也称永久苗圃。
– 1、地形、地势及坡向 – 2、土壤条件
• (1) 土壤肥力 • (2) 土壤质地 • (3) pH 值 • (4) 地下水位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园林苗圃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园林苗圃学是园林植物繁育与培育的科学,它涉及到植物的繁殖、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苗圃的建设、植物繁育、苗木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
一、苗圃的建设苗圃是进行园林植物繁育与培育的场所,其建设对于园林苗圃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首先,苗圃的选址要考虑土壤肥力、水源供应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地点。
其次,苗圃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包括温室、育苗室、灌溉系统等。
最后,苗圃的规划要合理,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分区,以便于管理和繁育。
二、植物繁育植物繁育是园林苗圃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常见的植物繁育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等。
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撒在土壤中,通过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种子发芽生长。
扦插是将植物的枝条或叶片插入土壤中,利用其组织再生能力进行繁殖。
嫁接是将两个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通过互相供给养分实现繁殖。
不同的植物品种适合不同的繁育方法,因此在学习园林苗圃学时需要掌握各种繁育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三、苗木栽培管理苗木栽培管理是园林苗圃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苗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调整和施肥。
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土壤的改良和调整。
同时,合理施肥也是苗木栽培管理的关键。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以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苗木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补充水分和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
四、园林苗木市场园林苗木市场是园林苗圃学的应用环节。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了解园林苗木市场的情况对于园林苗圃学的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
在市场中,苗木的品种、质量、价格等都是购买者关注的重点。
学习园林苗圃学时,要了解各种苗木的特点和市场行情,以便在实践中能够选择合适的苗木。
综上所述,园林苗圃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复习资料的内容涉及苗圃的建设、植物繁育、苗木栽培管理和园林苗木市场等方面。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
园林苗圃学,也被称为园林种苗学,是一门融植物、动物、矿物质、技术、哲学、艺术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基本理论包括种苗的系统学,营养学,可生态学,改良学,栽培管理学,苗圃技术学,园林科学及其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
园林苗圃学的宗旨是以苗圃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基础,建立园林种苗改良育种技术体系,推进园林文化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苗圃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种苗培育技术,园林植物资源的收集,园林苗圃的建设,苗圃种质资源的评价,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园林绿化建设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苗圃学也发展得非常快,其中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并且园林苗圃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园林苗圃学在保护和利用园林种质资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园林技术的发展和绿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基础。
园林苗圃学的研究还可以从另一方面进行,从园林技术和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它可以为园林技术提供广泛的种苗材料,以及对园林建筑建设、规划设计等技术领域的指导;同时也可以为园林艺术提供植物材料,提供丰富的艺术视角,使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为景观设计提供艺术素养。
总而言之,园林苗圃学是一门集科学和艺术双重特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对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种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园林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园林苗圃学知识点总结

园林苗圃学知识点总结园林苗圃学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关乎着园林植物的繁殖、培育、种植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园林苗圃学的研究主要内容涉及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育种遗传学、苗圃技术、造园植物学、植物种质资源、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是园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苗圃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下面我将对园林苗圃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植物生理生态植物生理生态是园林苗圃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主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适应环境等方面的生理生态特性。
在园林苗圃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吸收和输送、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等生理生态过程,这些知识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管理至关重要。
2. 植物育种遗传学植物育种遗传学是园林苗圃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植物的遗传变异、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知识。
在园林苗圃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的形成机制、遗传育种方法等,这些知识对于培育优良的园林植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3. 苗圃技术苗圃技术是园林苗圃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它主要涉及植物繁殖、培育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在园林苗圃学中,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育种繁殖方法、苗圃基质和容器栽培技术、苗木定植和移栽技术、苗木保健和管理等,这些知识对于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造园植物学造园植物学是园林苗圃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涉及园林植物的分类、特性、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在园林苗圃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类园林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习性、观赏特点、环境适应性等,这些知识对于选择和使用园林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5. 植物种质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是园林苗圃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调查、评价、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在园林苗圃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类园林植物的种质资源分布、遗传多样性、耐逆性等特点,这些知识对于保护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苗圃学

绪论苗圃:指生产苗木的场所或者圃。
森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
园林苗圃:指为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专门生产和经营园林景观绿化苗圃的机构。
园林苗圃的地位:园林苗圃是专门为城市绿化定向繁殖和培育各种优质绿化材料的基地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基础。
作用:1、培育苗木,引种,驯化苗木,以及苗木的推广2、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公园的功能,可以丰富城市的园林绿化。
园林苗圃的功能:1、生产功能是园林苗圃的基础功能2、经营功能是园林苗圃的核心功能3、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功能是园林苗圃的创新功能4、生态、教学和科普示范功能是园林苗圃的辐射功能园林发展现状:1、发展滞后,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2、栽培方式落后,大部分采用传统露天栽培方式2、品种单一,规模小,技术落后,质量不稳,存活率低,供应季节,生长周期长,生产率低。
3、非公有制苗圃数量剧增。
4、经营渠道及品种越来越多。
5、趋于化经营逐步走向正规化,趋于科学合理化。
园林发展的问题:1、发展规模膨胀过速,急待调整种植结构。
2、生产品种同质化,缺乏特色。
3、经营管理粗狂,质量不高。
4、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营销误区太多。
5、价格波动过大,影响苗圃正常发展。
园林苗圃发展趋势:1、苗木生产专门化和规模化。
2、苗木生产的标准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3、苗圃生产的工厂化与管理的自动化。
4、苗木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和全球化。
园林苗圃的学习者应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首先需要具备有关园林繁殖的专门技术只是。
其次掌握生理、化学以及有关繁殖华景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第三、必须了解植物,即了解生产繁殖的对象。
第四要建立苗木经营的市场意识。
二、园林苗木种质资源苗木的四大基石:品种、技术、资材与营销种质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也就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包含有物种和基因两个方面。
园林苗木的种质资源:指可以用来进行苗木生产,具有绿化美化功能的木本植物资源园林树木包括:乔木灌木藤木匍匐植物竹类品种:人为培育,遗传和外形相似的一类中国苗木资源的种质特点:1、花木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2、观赏性状丰富,抗性与适应性突出3、众多种类走出国门,园林之母当之无愧。
苗圃学

苗圃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 结实周期(结实大小年现象):各年结实数量的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2.结实间隔期:相邻的两个大年之相间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
3. 种子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种子的“生理成熟”。
4. 种子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为难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的微弱,且种皮变得致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之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5. 种子生理后熟:有些树种种实的外部形态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的特征,但种胚并未发育成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种胚才发育完全,具有正常的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种子生理后熟。
6. 种子标准含水量(种子安全含水量):是指保持种子活力而能安全贮藏的含水量。
一般把贮藏时维持种子生活力所必须的含水量称为种子标准含水量。
7. 种子净度: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比,净度是种子品质的指标之一。
8. 种子千粒重:气干状态下,1000粒种子的重量,以克为单位,能反映种子粒的大小和饱满程度。
9. 种子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10.种子发芽势:是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1.种子休眠:由于种子的内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能立即发芽的自然现象。
12. 种子长期休眠(生理休眠):具有生理休眠性的种子,在休眠期即使给予适宜的萌发条件,也不能萌发生长,必须一段时间的休眠或采取人工打破休眠后才能萌芽生长。
13. 种子被迫休眠:因环境条件不适,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14. 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
15. 实生苗(播种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园林苗圃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园林绿化的市场需要常常制约着园林苗圃的发 展规模和方向,决定着园林苗木的生产,同时,园林苗木的生产经营和 推广又对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园林苗圃建设和苗木生 产应当主动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求,靠市场求发展,向市场要效 益。实现高新技术和实用手段相结合,增加园林苗圃的竞争实力。园林 苗木的生产既要立足国内和当地城市建设的客观实际,又要充分借鉴国 外的和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既要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大力开 发和利用当地植物种资源,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苗木种类,又要加强新 品种和新类型苗木的培育和推广,大力繁育市场紧俏的珍贵苗木,积极 开展多样性的苗木生产。做到苗木种类多样性、地域性与苗木生产的特 色性有机结合,实现低成本、多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园林苗木 生产,以保证不断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且具有良 好适应性的绿化苗木。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 第一节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 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四节 园林苗圃学课时安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断 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向城市 集中聚居,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 形势日趋严峻。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活 环境,日益显得重要。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动物园、街道广场绿地等公共绿地、居 住区绿地、各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各类城 市绿地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园林苗圃 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基础设 施。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苗圃,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方法,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绿化提供多样性的优质种苗,成为城市园林 绿化建设中非常迫切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讲 林学园艺学院教授 苏金乐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 第四章 苗木的播种繁殖 第五章 苗木的营养繁殖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大苗培育 第七章 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第八章 设施育苗 第九章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第十章 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培育
第一章 绪 论
二、城市绿化的主要指标
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绿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 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率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 灌木、 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 量;绿化覆盖率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 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地率是指城市中各类绿 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地率是指城市中各类绿 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 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林学研究认为,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 率(绿化覆盖率)至少应在30%以上,才能起到改善气候的作用。由 于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从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问题 考虑,城市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起码应达到30~40m2,才能形成良 好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存环境。联合国生物圈生态环境组织要求城市 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60m2。国外不少城市已达到或接近这一要 求,如华沙和堪培拉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70m2,绿地率在50% 以上。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0.3m2,美国规划 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为40m2,英国为25m2。
三、域特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不同地域的气候 相差悬殊,适生植物种类存在很大差别。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 调树种多是城市所在地的特色树种,城市绿化的地方特征十分明显,因 而,与城市所在地环境条件相对应的园林苗圃建设极为重要。此外,由 于城市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可以使一些外来植物种生存下来,因此,城 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适当引进外来植物种,与当地植物种科学和艺术地进 行配置。这就要求在园林苗圃中繁殖和培育引进的植物种,为当地城市 提供园林绿化材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绿化中不仅要尽可能地配置各 种植物种,而且要选择多种多样的苗木类型和苗木造形,使城市装扮的 更加美丽,创造更加宜人的生存环境。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专门的园林苗 圃,不断培育和提供丰富多样的满足各种要求的园林绿化材料。
第二节 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家的重视
园林苗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园林苗木的生产能力和状况在 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必须有足够数量 的优质苗木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早在1958年,我 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上提出:“苗圃育苗是城市绿化的 首要条件和基础,必须加强苗圃建设,大力育苗保证供应。”要求全 国城市发展绿化用苗圃,普遍植树,给城市增添绿色。1979年6月国家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 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苗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绿化城市必 须苗木先行。苗圃是苗木的生产基地,每个城市都应有足够的苗圃。
二、新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园林苗圃的数量与日俱增,园林苗圃的快速发展,园林苗木的 大量繁殖和培育,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组培苗工厂化生 产基地的建设,组培繁育技术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苗木快速繁育中的 应用,人工种子和种子大粒化技术,保护地育苗、全自控的育苗温室、 容器育苗、无土育苗等现代育苗技术的应用,新型轻质育苗基质的应 用以及全自动装播扦插生产线的应用等,大大提高了园林苗木培育水 平,丰富了苗木种类,提高了苗木质量。
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化条例中规定,要求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8m2, 城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对于一些具体的地段或建设项目区的绿化覆盖 率则有更高的要求。如2000年建设部制定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规定, 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城市要达到6~6.5m2,中等城市要达到 6.5~7m2,小城市要达到7.5~8m2;绿地率大城市要达到30%,中等城市 要达到30%~32%,小城市要达到32%~34%;绿化覆盖率大城市要达到 33%~35%,中等城市要达到35%~37%,小城市要达到37%~39%。据 1996年全国园林城市工作会议资料,深圳、威海、珠海等城市绿化覆盖率 已达3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6.8m2。北京、合肥、中山、马鞍 山等城市绿化覆盖率在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为6.4m2~9m2 。但我国其 它许多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园林城市标准还有很大差 距,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对园林绿化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明确指出,城市苗圃、花圃和草圃等城市生产绿地应 当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实现城 市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由此可见,在当今的城市建设及今后的城 市发展中,园林绿化不断需要大量的种苗,园林苗圃将对城市园林绿化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城市绿地的多样性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城市绿地多种多样,各绿地常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在 城市绿化建设中对各类绿地的绿化要求又有很大差别。这些独特性和差别, 对园林绿化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显得更 为重要。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起到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给人以美的 感受、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的作用,还要起到净化空气、减轻污染、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199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 化条例》将城市绿地大致分为六类。 1、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园和动物园、植物园、陵园、小游园及街道广场绿 、 地; 2、居住区绿地(除公园以外)居民居住区的绿地; 、居住区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管界内的绿地; 、 4、防护绿地 用于城市环境、卫生、安全、防火等目的的绿地; 、 5、风景林地 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在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中起作用,但尚 、 未完善游览、休息和娱乐等设施的绿地; 6、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 、
三、目前园林苗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 园林绿化的要求亦将愈来愈高。不仅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而 且要求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色和城市景观。对苗木数量、种类和 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园林苗圃的建设和苗木的生产经营面临巨大 的挑战。一方面 一方面,现有的园林苗圃及其园林苗木的生产还不能满足飞速 一方面 发展的城市绿化的要求,城市绿化的苗木自给率还很低,不得不大量调 运外来苗木。结果,往往由于外来苗木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当地的气候 和土壤环境条件,以及长途运输对苗木的不良影响,导致苗木成活率和 另一方面,不少园林苗圃的 保存率低,绿化成本增高,绿化效果降低。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苗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生产的苗木规格、苗木种类和苗木造型等不 能满足当地城市绿化的需求。
四、绿化资源潜力巨大
全世界观赏植物有数万种,目前在园林绿地中常用的约6000种。中国的 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常用的观赏植物达3000~4000种。但从目前的 城市园林绿化情况看,绝大多数观赏植物只栽培在植物园中,而在其它 绿地中应用的观赏植物不过数百种。进一步开发利用园林绿化资源的潜 力极大。特别是通过园林苗圃的定向培育,积极进行多样性苗木生产, 挖掘潜在的绿化资源,将极大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色彩,发挥多样性的 绿化功能,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第一节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 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城市绿化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公用事业、环境建设和国土绿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一个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绿化。运用城市绿化 手段,借助绿色植物向城市输入自然因素,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治 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 居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城市绿化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评价城市的环境质量、风貌特点、 发达程度和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园林苗圃是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基地, 可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大量的园林绿化苗木,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 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