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试题及答案讲课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一、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内容。
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b.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及其代表性内容。
c.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第二章: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墨家思想。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b. 分析道家思想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c. 比较佛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三、第三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鉴赏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的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b. 分析中国传统的小说和戏曲的形式及魅力。
c. 欣赏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和音乐之美。
四、第四章: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b. 探讨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由来、庆祝方式及文化内涵。
c. 分析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及其传承。
五、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孝道、礼仪、诚信、仁爱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b. 分析中国传统礼仪的种类和作用。
c. 探讨诚信和仁爱等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西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基本概念1、文化:A、对“文化”一词的考察•“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系辞》)、“五色成文而不乱”(《礼记·乐记》)。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
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以及由此引申为人们的具体道德。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比如《礼记·中庸》中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文化”一词的出现《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说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B、举例说明“文化”含义:•例一: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共业”,它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例二:爱德华·泰勒(1871《原始文化》)•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总之,对文化的界定,首先要注意文化的针对对象是人,这包括用文化来教化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
其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实际上就是指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仅仅指精神文化,而且人们经常所指的文化都是指精神文化。
而且就精神文化来说,内部也存在层次之分,比如制度、观念、行为等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
梁漱溟认为西洋、中国、印度的文化的差异在于“(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确定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大学
课程名称: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
- 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三、案例分析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如孔子、老子、庄子等。
2. 分析这些人物的思想和成就,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的掌握程度。
2. 提问:你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哪些价值?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通过PPT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如注重道德修养、崇尚和谐、强调集体主义等。
-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点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意义。
2.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尊敬师长、友善待人等良好的价值观和举止习惯。
3.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与讨论。
2.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了解与探究。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
2.知识讲解(1)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并通过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和承载方式。
(2)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如尊重、礼仪、谦和、博爱等。
(3)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如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文关怀等。
3.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策划中国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策划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展览活动。
包括主题选择、展示内容确定、展览布置和宣传等。
(2)个人报告-我最喜爱的中国传统节日: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口头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分享相关的知识和体验。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否得当,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评价。
六.拓展延伸1.分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相关的论文或报告。
2.参观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或外地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际体验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教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能够分析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4.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1. 听课与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2. 学习: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注重礼仪等。
4. 思考:让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如促进社会和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等。
5. 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6. 总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传承。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 学生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成果评价。
七、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或文化古迹,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鼓励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材的创作,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1
一、总体规划1.时间:本课程共在18周内分36个课时完成,不包括复习考试的时间。
2.教师:分别由杨敏、王恒展、贾磊授课,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杨敏第1 –第3 周:6课时第二章王恒展第4周。
第三章王恒展第5周第四章王恒展第6周第五章徐文军第7 –第9周第六章徐文军第10 – 11周第七章徐文军第12 – 14 周第八章贾磊第15 –第16周第九章贾磊第17 – 18周3.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通览》杨敏、王克奇、王恒展等编写,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或《中国文化通览》杨敏、王克奇、王恒展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其它教学资源:《中国文化通览》光盘;《中国文化通览》课件补充材料。
4.授课对象:外国语学院三年级外语专业学生,包括英语本科学生与专升本学生。
5.环境条件:多媒体教室;自由式座次排列6.授课途径:非精读式授课;视听;讨论;面对面交谈;课外阅读与写作作业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优秀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产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浓厚兴趣,大致了解中国概况及中国文化的历史沿革、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中国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主要次文化的基本内容等。
三、授课框架1.授课目的:见各章教案2.学生分析:见各章教案3.时间、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环境条件、授课途径:见各章教案4.环境条件与授课途径:见各章教案5.方式与原则:见各章教案6.实施细则:见各章教案四、授课内容1.主题:第一章:a) 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The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cultureb)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c) 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The traditional worldview, values and mode of thinking of the Chinesepeopled) 以儒、道两家为基干的古代思想文化Th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第二章:a) 历史故事Chinese historical talesb) 神话Mythsc) 寓言Fablesd)民间传说Folklores第三章:a) 古代文化名人Eminent personnel in the ancient timesb)近现代文化名人Eminent personnel in the modern times第四章:a) 中国文化名著Masterpiecesb)中国文化名篇Well-known literary pieces第五章:a)四书五经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b)京剧与地方戏曲Beijing Opera and local operasc)中国书画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d)生活中的文化符号Cultural tokens in daily life第六章:a)民间工艺Folk handicraftb)民间游艺Folk performance and Entertainmentc)民间竞技Folk sports第七章:a) 饮食文化The dietetic cultureb) 酒文化The wine culturec) 茶文化The tea cultured) 姓氏文化The name culturee) 节日文化The festival culture第八章:a) 古城古迹Ancient cities and historical sitesb) 景点景观Famous scenic spotsc) 名山Famous Mountainsd)河流湖泊Famous rivers and lakes第九章:a) 传统建筑风格Ancient architectural stylesb)著名传统建筑Famous ancient constructionsc) 园林及其特色Chinese gardening2.活动第一章:a) 两人一组讨论以下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中国传统文学(上)
1.郭茂倩《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
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骈文代表作: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前后《赤壁赋》等。
唐宋散文代表作品:韩愈:《师说》《原毁》《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永州八记》《三戒》《封建论》《捕蛇者说》;欧阳修:《醉翁亭记》《朋党论》《泷冈阡表》;苏轼:《进策》《石钟山记》《喜雨亭记》。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三、教学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讲授讨论,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熟悉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代表性成果;(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全球视野。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传统文化的定义;(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果(1)中国古代文学;(2)中国古建筑;(3)中国书画艺术;(4)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5)中国哲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成果。
2. 教学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代表成果的了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指各地的民间曲调。
“雅”是周王畿所在地的曲调。
“颂”宗庙祭祀时配合舞蹈的曲调。
这三部分内容中,哪个部分成就最高?
你能说出《诗经》中关于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吗?
(1)酸酸甜甜的单恋
这样的作品还有一些,你能说出一首吗?
(2)怦然心动的邂逅:野有蔓草
(3)芳心暗许的忧伤与羞怯:
《诗经·郑风·子衿》
(4)缠缠绵绵的思念
我们常会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
(5)约会的甜蜜:《木瓜》
《诗经》中写甜蜜约会的诗歌还有一些,你能说出一首吗?
(6)喜出望外的重逢:《郑风·风雨》
中国古代写久别重逢的诗歌很多,你还能举出几首吗?问,并将自己的答
案发送教学平台。
同学抢答有关《诗
经》的知识。
学生抢答:风、雅、
颂的内容。
学生回答“国风”
的内容。
学生谈谈自己对
《子衿》的理解。
用语言描绘一下
《子衿》所描写的
画面和情感。
学生赏析《木瓜》,
说说《木瓜》描绘
了怎样的画面和情
济南“二安”。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选讲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2. 掌握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习俗。
2.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习俗。
3.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4.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教学活动:1. 讲解每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观看相关节日的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对节日文化的了解。
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画:介绍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流派。
2. 书法:介绍书法的基本字体和书写规范。
3. 音乐:介绍传统乐器和音乐形式。
4. 舞蹈:介绍传统舞蹈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每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
2. 观看相关艺术形式的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及其意义。
2. 掌握中国的传统婚俗、丧葬习俗、祭祀习俗等民俗文化。
3. 培养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婚姻习俗:介绍传统婚姻的流程和习俗。
2. 丧葬习俗:介绍传统丧葬的仪式和习俗。
3. 祭祀习俗:介绍传统祭祀的对象和仪式。
教学活动:1. 讲解每种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习俗。
2. 观看相关民俗文化的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第四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和食材。
3. 培养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食材:介绍中国传统食材的种类和特点。
2. 烹饪方法:介绍中国传统烹饪方法,如炒、炖、烤等。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1仁礼及其内涵;怎样做才能达到仁的要求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的理论基石..孔子说:“仁者;人也”..在他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仁”..仁”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仁”内涵的丰富;无论是关于政治的论述、经济的论述、法律的论述;或是伦理的、哲学的、教育的论述始终都体现了“仁”的精神..“再谈一谈孔子礼的思想..礼的提出早于孔子;但自孔子所发扬..中国人崇尚礼的思想;中国人也重视礼的教育..而孔子所提出的礼是广义的礼;在社会关系中他将礼与道德相等同起来..把礼当作约束人在社会上各种行为的准则以及道德标准..他要求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按照礼来进行;事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道德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不断完善的;而人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按照道德进行规范..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政治的最高理想;而“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具体来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形式;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所以他说:“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怅怅乎其何之孔子的“仁”;也就是从人我双方立论;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人类共存意识”吧..“仁”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忠”和“恕”..有了这个“忠”;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恕”;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当然;孔子的“仁”;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是公理;是正义..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因此;要达到仁的要求;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助和救济..在人与人关系价值观上:强调人人出身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又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强不息;优胜劣败;天经地义..在经济权益上:“不患贫而患不安”;两极分化的极不平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危机;贫穷是中国文化的次要危机..在政治人权上:表面宣传平等;信奉“性本善”;“性相近也”;“天下为公”;没有不平等世袭身份制;社会实践却是一整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的不平等;武断的认识人是“习相远也”;把人简单化的分成好坏两大类;依据品行优劣;能力强弱;划分社会贵贱等级..2结合当今社会谈怎样才能做到孝悌之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所以先贤圣哲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我们都完全明白并能做到了;我们就要进一步懂得如何修身养性..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就道德社会关系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从“孝悌”提升出来而言;它是道德根“本”..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在家庭中;“孝悌”思想是根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才能使其他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3什么是道及其启发“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 天道: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那捞网的渔夫;就是执掌命运的天地造化..老子的道就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就是元始二字代表本来和初始的意思;最符合道教的精神;也最符合道的本来面目..道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但这层意思还是上面意思的一种演化形式;代表着自然万物中最本质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前者的意思..启发:一、道家的管理之道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将“无为而治”运用于管理工作;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二道家“有无相生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道家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哲学上说;“有无相生”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即“有” 都是从“无”中产生的;又不断地转化为“无”..这一思想包含着深刻的辨证法;对现代管理实践同样具有启示意义..4传统文化出现及其延续至今的原因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原始社会;人类先是原始群居;以后是氏族;继而发展为部落..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 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特点是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和对本身文化传统的坚持与固守;就是文明认同感..这也是中华文明最大的外在特点..每一个文明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些甚至会严重影响文明本身的发展;这就需要文明本身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并发展自身..例如;今天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就是外来文化;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由于其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巨大;并没有很快被接纳;但经过中华文明对其进行的创造性的改造;才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佛教的中心..佛教也成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吸收的经典例子..5对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理解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原意是:“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通过上下句的相互承接;构成了三层逻辑递进关系:一是凸显出山经人以博大的气魄;以高尚的追求;以开放的胸怀;遵循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高尚道德;弘扬先进文化;二是表现出山经人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严谨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三是表达出山经人对敦品励行;经世致用;服务民生;自由和谐的美好憧憬..6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天人合一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人是万物之一份子;“天地是父母;万物是兄弟..”天人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对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正确定位..现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规则的极大冲击下;物质利益最大化成了个体追求的主旋律;它诱发拜金主义、价值错位、物欲横流等不正常现象大量出现..使得个体追求利益时忘却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泯灭了自我对形而上学之终极目标的趋向..人显然还有高于物质满足的东西;那就是;人的自由、独立与尊严.. 吉献忠认为;个体自我生命本是完整的;其完整性存在于生命之内之外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在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破坏了二者的平衡..而这种思想对于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必要的价值支持和理性控制..它既区别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有同根同源的意味..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不仅是讲述了天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人作为其中的定位..在现代这个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完成作为大自然一份子的我们的职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也是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我们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共生共荣..科学发展作为一种理想构想;本身就包含着须要人类的道德、理性来约束的因素..发展当然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不得不加以限制..就此而言;科学的发展可以理解为需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需要的统一..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人和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这三个问题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和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处” 有着极人与自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为重要的关系..重要的思想资源..给了我们思想上的启示; 给人类指明了发展的大方向..经济发展;首要是以人为本;经济的发展必我们经济的发须以不能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和条件为前提..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深层次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事实表明;由于我们的知识积累不够;由于我们对人与自然理论举一反三的现实意义认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事件、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等不利因素..。
梳理探究-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梳理探究-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一、前言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华民族历史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必修的课程。
本篇教案为探究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帮助学生开启民俗文化之门,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2.了解我国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特点。
3.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变化。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中国传统节日1.了解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它的文化背景。
2.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相关活动。
3.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及其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第二节各地民俗文化1.了解中国各地方的各种民俗文化及特点。
2.学习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
3.探究民俗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关系及其变化。
第三节历史渊源与发展1.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变化。
2.探究中国历史上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事件及其文化背景。
3.分析中国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现状,如何保护及传承。
四、教学方法1.课本讲解法:通过课本对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具体内容的介绍。
2.互动探究法:通过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3.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历亲闻真实的民俗文化场景,增强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此次教学,期待达到以下教学效果:1.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背景,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相关活动。
2.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各种民俗文化及其特点,掌握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
3.学生了解和探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变化。
4.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及其保护、传承的策略。
六、教材参考人教版高中选修5《中国民俗文化》七、结语教育是促进民族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讲课稿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讲课稿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核心价值,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核心价值。
2. 教学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2.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教学内容:儒家、道家、佛家等主要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3.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教学内容: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主要文学艺术形式及其代表作品。
4. 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5. 第五节: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教学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菜系及其代表菜品。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类型的建筑,以及建筑中的文化寓意和设计理念。
七、教学内容7. 第七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特色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如汉服、旗袍等服饰的样式、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八、教学内容8. 第八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教学内容: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包括日常礼仪、婚丧嫁娶等礼仪习俗。
九、教学内容9. 第九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信仰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种类,如道教信仰、佛教信仰、祖先崇拜等,以及这些信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 1 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一)课程标准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二)学习目标1、梳理中华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认识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家国情怀(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1)多元起源: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1)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百家争鸣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礼崩乐坏。
②过程: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到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③影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从秦到清(1)秦: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2)汉: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3)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①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②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4)宋元: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5)明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①进步思想: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分类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实例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的理解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掌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2.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贡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流派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understanding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3.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魅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杰出人物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理解第四章:中国古代科技发明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4.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果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的理第五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5.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掌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和案例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和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的理解第六章:中国传统宗教信仰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掌握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理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6.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教义和仪式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宗教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形成和演变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中小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第一章: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教学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帮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讲解概念: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解释其重要性。
分析案例: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节日、习俗、艺术等,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总结: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5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理解测试:通过提问或小测试,检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
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2.2 教学内容:文学:诗词、散文、小说等。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建筑:传统建筑的特点与风格。
节日: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文化表现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观摩法:观看相关的文学、艺术、建筑和节日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文化表现形式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讲解概念:讲解不同文化表现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观摩实例:观看相关的文学、艺术、建筑和节日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总结:总结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其意义,强调学生对不同文化形式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绪论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的总和。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隋唐府兵制 宋元明清募兵制
(三)行为文化
1、风俗习惯:六朝清谈之风、崇佛之风
2、节令:春节、元宵节、寒食、端午、中秋、重阳节
比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四)心态文化
1、含义:是某一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2、分类
二、文化的含义
(一)名人阐释
“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英]爱德华·泰勒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说苑》
(二)我国学者的文化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学而优则仕、经世致用、文以载道响
1、自足心理
(1)守成求安 (2)固守传统
2、道德心理
(1)注重礼仪秩序 (2)注重义务观念
3、宗法心理
(1)重视血缘关系 (2)依靠宗法关系 “升官发财”
1、狭义的文化: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纯粹精神创造的成果,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风尚与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观念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中医药、书法、绘画等。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主要内容。
2.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3.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4.佛教的主要教义和传播情况。
5.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
6.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7.中国绘画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内容和影响。
3.观摩学习: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影片、展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研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中医药、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4.学生展示和讨论。
5.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教学评估:1.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主要内容。
3.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意义有所认识。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绘画展等,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感受和认知。
2.教师可以布置作文或小研究等任务,让学生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方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八、教学资源:1.课本及教学资料。
2.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对一些文化内容的理解不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相关文化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文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传统哲学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短文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鉴赏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培养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类型,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和审美观念鉴赏一些经典的传统艺术作品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作品鉴赏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欣赏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心得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短文第四章: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情况和习俗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影响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短文第五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基本特点和烹饪技艺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饮食的主要特点和烹饪技艺分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因素和文化内涵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发展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品尝5.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饮食的短文第六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特点和穿戴习俗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种类、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变迁探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6.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服饰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短文第七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历史演变中的特点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7.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短文第八章:中国传统文学与戏曲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学与戏曲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与戏曲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及其特点分析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表演特点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中国传统文学与戏曲的现代传承与发展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作品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8.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文学与戏曲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学与戏曲的短文第九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活动形式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种类、活动形式及其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历史演变中的变迁探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9.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短文第十章: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力10.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讨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现代传承与发展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10.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理解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短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环节重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试题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1仁礼及其内涵,怎样做才能达到仁的要求?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仁”即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的理论基石。
孔子说:“仁者,人也”。
在他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仁”。
仁”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
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仁”内涵的丰富,无论是关于政治的论述、经济的论述、法律的论述,或是伦理的、哲学的、教育的论述始终都体现了“仁”的精神。
“再谈一谈孔子礼的思想。
礼的提出早于孔子,但自孔子所发扬。
中国人崇尚礼的思想,中国人也重视礼的教育。
而孔子所提出的礼是广义的礼,在社会关系中他将礼与道德相等同起来。
把礼当作约束人在社会上各种行为的准则以及道德标准。
他要求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按照礼来进行,事事要符合礼的标准和要求。
其实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道德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所不断完善的,而人们的行为也越来越按照道德进行规范。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政治的最高理想,而“礼”是“仁”的外在体现。
具体来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形式,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所以他说:“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怅怅乎其何之孔子的“仁”,也就是从人我双方立论,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人类共存意识”吧。
“仁”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忠”和“恕”。
有了这个“忠”,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恕”,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
当然,孔子的“仁”,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
是公理,是正义。
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
因此,要达到仁的要求,一方面自己要做出表率,先要自己站得住,先要自己行得通;另一方面,要能够用自身作比喻,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由自己的需要想到别人的需要,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给予广泛的帮助和救济。
在人与人关系价值观上:强调人人出身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又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强不息,优胜劣败,天经地义。
在经济权益上:“不患贫而患不安”,两极分化的极不平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危机,贫穷是中国文化的次要危机。
在政治人权上:表面宣传平等,信奉“性本善”,“性相近也”,“天下为公”,没有不平等世袭身份制;社会实践却是一整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的不平等,武断的认识人是“习相远也”,把人简单化的分成好坏两大类,依据品行优劣,能力强弱,划分社会贵贱等级。
2结合当今社会谈怎样才能做到孝悌之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所以先贤圣哲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
这两样我们都完全明白并能做到了,我们就要进一步懂得如何修身养性。
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就道德社会关系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从“孝悌”提升出来而言,它是道德根“本”。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
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
在家庭中,“孝悌”思想是根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才能使其他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
3什么是道及其启发?“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
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
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
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
“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
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
天道: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
那捞网的渔夫,就是执掌命运的天地造化。
老子的道就是指存在于万物和自然之中最初最本来的东西,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就是元始二字代表本来和初始的意思,最符合道教的精神,也最符合道的本来面目。
道也可以说是自然万物演变的规律,但这层意思还是上面意思的一种演化形式,代表着自然万物中最本质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前者的意思。
启发:一、道家的管理之道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将“无为而治”运用于管理工作,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
(二)道家“有无相生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道家有无相生“有无相生”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哲学上说,“有无相生”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即“有” 都是从“无”中产生的,又不断地转化为“无”。
这一思想包含着深刻的辨证法,对现代管理实践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4传统文化出现及其延续至今的原因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
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
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在原始社会,人类先是原始群居,以后是氏族,继而发展为部落。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
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
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
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特点是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和对本身文化传统的坚持与固守,就是文明认同感。
这也是中华文明最大的外在特点。
每一个文明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些甚至会严重影响文明本身的发展,这就需要文明本身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并发展自身。
例如,今天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就是外来文化,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由于其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巨大,并没有很快被接纳,但经过中华文明对其进行的创造性的改造,才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佛教的中心。
佛教也成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吸收的经典例子。
5对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理解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
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
“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
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
“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原意是:“克明峻德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通过上下句的相互承接,构成了三层逻辑递进关系:一是凸显出山经人以博大的气魄,以高尚的追求,以开放的胸怀,遵循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高尚道德,弘扬先进文化;二是表现出山经人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严谨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三是表达出山经人对敦品励行,经世致用,服务民生,自由和谐的美好憧憬。
6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天人合一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
人是万物之一份子,“天地是父母,万物是兄弟。
”天人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是对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正确定位。
现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规则的极大冲击下,物质利益最大化成了个体追求的主旋律,它诱发拜金主义、价值错位、物欲横流等不正常现象大量出现。
使得个体追求利益时忘却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泯灭了自我对形而上学之终极目标的趋向。
人显然还有高于物质满足的东西,那就是,人的自由、独立与尊严。
吉献忠认为,个体自我生命本是完整的,其完整性存在于生命之内之外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在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破坏了二者的平衡。
而这种思想对于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必要的价值支持和理性控制。
它既区别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有同根同源的意味。
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不仅是讲述了天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明确了人作为其中的定位。
在现代这个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我们应当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完成作为大自然一份子的我们的职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也是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我们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共生共荣。
科学发展作为一种理想构想,本身就包含着须要人类的道德、理性来约束的因素。
发展当然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不得不加以限制。
就此而言,科学的发展可以理解为需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需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