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规避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如何躲避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了解合作对象的根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根本情况,保存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

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

尽可能对合作方进展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展调查。

二、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

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防止产生歧义。

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展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请专业律师审查防患于未然。

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1、规格条款:对于多规格产品尤其要注意。

我们在与客户协商的时候,要对各型号产品的详细规格做出说明,同时详细了解客户的需要。

防止供需之间出现过失。

2、质量标准条款: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的需求是否一致。

3、包装条款: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4、交付方式条款(送货条款):如果货物送往本地,当明确约定送货地点,这关系到纠纷处理时法院的管辖;如果货物送往外地,那么尽量不要写明,而应争取约定由本地法院管辖。

此外,合同中应列明收货方的经办人的姓名(签名样本)。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经办人离开后,对方不成认收货的事实,给诉讼中的举证带来困难。

施工企业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当对方更换新的经办人时,应当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

5、付款条款:应明确约定付款的时间。

模棱两可的约定会给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

如何规避因合同问题导致的利益损失

如何规避因合同问题导致的利益损失

如何规避因合同问题导致的利益损失随着商业交易的不断增多,合同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商业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

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旦遇到重大分歧并不能妥善解决,都会给商家带来损失,有时候可能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法律和经济后果。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商家,都应该重视合同签订和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如何规避因合同问题导致的利益损失,可以帮助他们在商业交易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 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在后期业务中,由于权利义务不明确而导致的争端发生。

这样有助于促进业务合作的顺利开展。

2. 保证条文条理清晰签订合同时,合同内容应明确、条理清晰,涵盖方方面面,防止交易过程中的任何漏洞和疏漏。

方便未来在庭审过程中能够有力的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规避合同条款中的纠纷在签署合同之前,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合同局限,免除签约后由于合同条款存在不明确或固有风险而造成的纠纷。

二、如何避免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损失利益1. 定期管理合同在合同签订后,需要定期管理合同,及时查看合同付款、履约情况,确保的交易的安全有力,免除因违约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

2. 建立合同管理档案在商业交易中,建立合同管理档案,包括合同内容和实施的记录和证明文件。

这些文件是有助于事后纠纷的解决。

以确认contracts 串联起每一笔交易,并能建立比较完整的记录,避免交替文件引起的混乱,也便于交易页面内数据的跨在客户账户帐户。

3. 完善风险评估在签订合同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在完成风险评估之后,应加强交易监管,并使用有关保护措施,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4. 防范法律风险要合理分析合同的撤销和解约风险,并加强交易监管。

如果合同存在类似问题,应尽快采取预防措施。

通过合法手段解决纠纷。

三、如何有效解决合同纠纷1. 友好协商一旦发现合同问题,双方应首先尽可能友好、和平地协商来解决问题,保持客户服务的声誉,而不是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举措

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举措

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举措摘要:合同管理对企业可以正常运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对于合同的价值和履行以及管理意识做出分析,随后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说明,最后对于合同管理的优化措施进行阐述,说明企业合同管理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作用及现实使用意义。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履行价值;风险防范现在社会发展快速过程中,随着民企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那么电力合同管理模式逐渐成型,但仍有问题存在。

因此相关部门也在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因合同产生的法律风险。

本文就如何通过有效的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合同方面对风险进行防范,列举几点常用举措。

一、合同管理的价值和履行以及管理意识那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信息技术大幅度的进步,市场也已经步入成熟。

然而企业在商海中的挑战,确是法律风险的症结之处,跨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比较成熟的,我国现代化企业也也在试图将合同化管理应用到日常中来,由于国内还有很多企业无法拜托传统陋习,合同管理重视度不足,并存有很多误区,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一个企业对法务工作人员的尊重程度来判断该企业的规范程度,合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和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还可以优化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合同的履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当事人的的信用以及履约能力是需要特别注重的,如忽略合同从签约、交货、验收到结算的环节管理,那将很难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那么在履行的过程中履行监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合同履行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运行,那么电力企业必须要认真贯彻并落实履行监控制度,实现合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那么为了有效的控制合同管理,需要对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加强,提高整体企业的法律意识,以及自身素质。

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积极参与的,并且随着企业的注重以及发展,从而可以开展持续、稳定的经营和管理。

二、合同管理的风险和缺陷以及认知误区合同管理的风险通常表现为,企业所自行定制的合同管理规定与体系,是否符合法律的规范以及要求,或者管理制度的内容是否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及论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会使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导致相关的工作没有办法有效进行。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王新富合法规范的劳动合同是稳定劳动关系、避免或减少劳动纠纷的必要前提。

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或是出于主观目的、或是限于专业能力不足的客观条件,在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时,存在许多不规范问题。

这些隐患既破坏了稳定的劳动关系,又会导致后续劳动纠纷甚至经济赔偿,为企业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不按规范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和后果1.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含义表达包括两方面,一是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二是为便于发生纠纷时举证,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但在现实中,存在很多刻意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认为这样可以规避法律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和社会保险费;对劳动者工作表现不满意可以自由辞退,即便产生劳动纠纷被员工告上法庭,也会缺乏有效证据而不了了之。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企业就要为劳动者办理相关手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即刻生效。

所以,劳动合同并非是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唯一证据,只要员工举证出其他依据,如出勤记录、工资条、监控录像等,经劳动仲裁部门或法庭核实采用后,劳资关系依旧成立。

此种情况下,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会保险费,相关责任人还要接受处罚。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论何时辞退员工,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可见,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企业也很难免除责任。

2.超期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之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企业不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以下风险。

一是支付双倍劳动报酬的风险。

对于延期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制约措施: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个1月但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是企业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护。

分析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分析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29 -合同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企业利益、约束双方行为的最有效凭据,签订合同时以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作为切入点,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核。

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和业务是否合规,还要重视其中的税务风险,避免因为合同相关涉税条款不清晰、规范,导致企业面临税务风险。

合同风险是当前企业经营活动出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和阻碍。

因而企业在合同签订时,必须要重视合同的规范性,对履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以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合同中风险类型分析(一)合同签订前存在的法律风险一般而言,合同签订前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企业双方是否有履约能力、参与签订合同的双方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如果企业双方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对合作方没有详细充分地了解和调查,那么就可能存在实际情况与主体资格相矛盾的问题。

如果进行合同签订的主体是企业代理人或者能力有限的当事人,那么在此背景下签订的合同效力待定,甚至无效。

除此之外,以履约能力存在问题的当事人为主体进行的合同签订,同样也会导致合同不能进行顺利履行。

(二)合同签订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包括内容和形式两种风险。

一方面,内容风险。

合同有效的前提就是其内容必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否则就算签订的合同在形式上十分完美,内容全面,条款也齐全,没有任何的漏洞,其也不过只是废纸一张。

合同内容违法,如果出现纠纷,企业的权益就会得不到法律保护,实现不了预期的经济目标实属必然。

另一方面,合同内容上必须合法,形式上自然也不能缺少合法性。

法律对于合同使用的形式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了不恰当的合同形式,合同内容就不能产生该有的效力。

合同的形式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进行约定,默示、推定等亦可,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形式的条件限制,如口头约定一般只适用于即时交易等。

劳动关系风险规避与防范

劳动关系风险规避与防范
1、避免违法解除风险,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应先另行安排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的,需先培训或调岗;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需先变更。
2、选择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再解除风险小得多。
三、履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1、社保合法
为员工缴纳相关的社保费用亦系公司之法定义务,实践中有单位与员工口头约定以每月多发一定数额款项的方式来替代社保费用的缴纳,然一旦员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以公司未缴纳社保费用为由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提出辞职并要求公司予以补缴的,公司将处于极为被动之境地。
1、入职即购买社保
2、用工时存在的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普通员工入职要求提供离职证明;
2、可要高管职位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内包涵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的条款式,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
二、签约控制中的法律风险:1、不定立用工合同产生的赔偿风险
高层:3个月;中层,财务:2个月;一般员工:1个月
2、解聘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对规章制度以大篇幅进行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不批准个人提出不买的申请
2、关于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本条意思很明确,在三种情形下,只有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才可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否则需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合规视域下合同管理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合规视域下合同管理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合规视域下合同管理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在合规的视角下,合同管理可真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

很多人以为,签个合同就完事儿了,大家按约定办事,合作愉快,问题就算了。

可你要知道,签字之前,背后可是有大文章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就会引发一场“血雨腥风”,让你措手不及。

所以,合规的合同管理,绝对是企业运营中不能忽视的环节。

先说说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吧,首先得提的就是合同的合法性。

这不,很多时候我们看合同的时候,感觉条款都挺简单明了,没什么问题。

其实啊,大家可能没注意到的,某些条款可能跟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符,或者甚至存在漏洞。

就好像有些人买东西,看到便宜就忍不住下单,结果收到货发现包装破损,才知道质量没保障。

别以为合同签了就能当做“护身符”,法律条文一旦没对齐,你就容易栽跟头。

比如,合同里的某些条款如果跟现有法律抵触,一旦发生纠纷,法院可能会判你输,结果一旦发生不合规的事情,问题就严重了,赔偿、罚款啥的让你欲哭无泪。

再来就是合同的履行问题。

有些合同里明明写了清清楚楚,甲方乙方应该怎么做,可到头来一双方没按约定行事,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谁也不想承担责任。

你看啊,合同管理如果没做到位,导致履行不力,损失可大可小。

轻则可能就是互相推诿,不守信用,重则涉及到违约赔偿,甚至影响到公司的信誉。

所以,履行合同时要抓住每个细节,大家别以为“哎呀,反正能协商就行”,最终要以合同为准,别犯了“只要结果好就行”的心理,规避不履行的风险,要是问题出现了,就得自己“背锅”。

哦,话说回来,接下来得提的就是合同变更的问题。

变更合同,听起来是个技术活,大家可能心想,“哎呀,合同不是已经签了嘛,怎么还变来变去?”可要是合同内容发生了变化,那你就得保证这些变更都得是合规的。

别以为随便改改就好,万一在这个过程中,什么程序没走好,合同就变成了“纸上谈兵”,法律上也可能被视为无效。

你想啊,要是合同签了又改,又改了又签,结果没有把所有变动都记录下来,双方到时候一闹,根本拿不出合法的依据来。

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6篇

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6篇

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6篇篇1一、合同基本事项与各方身份合同是双方协商一致后达成的约定,订立合同时,必须明确以下基本事项:1. 合同名称与目的:明确合同的名称和订立的目的,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有清晰的预期。

2. 当事人信息:双方应提供全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和地址等详细信息。

3. 签订时间、地点:明确合同的签订时间和地点,以确保法律效力。

二、合同内容要点在订立合同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 权利义务明确:详细列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标的、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方式等。

2. 条款完整性:合同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条款: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保密协议等。

3. 合法性审查: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1. 充分协商: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协商,确保对合同条款达成共识。

2. 专业咨询:如涉及复杂事项,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意见。

3. 审慎审查: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慎审查,确保无歧义、无漏洞。

4. 书面证据: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签订,并妥善保存。

四、合同的法律效力与执行力1. 法律效力:确保合同符合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2. 执行力:明确合同的执行流程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合同得以有效执行。

五、违约责任与救济措施1. 违约责任:明确违约情形和违约责任,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有所依据。

2. 救济措施:约定在违约情况下,双方可采取的法律救济措施,如赔偿损失、解除合同等。

六、合同的修改与解除1. 合同修改:如因特殊原因需修改合同条款,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

2. 合同解除: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以及解除合同后的处理办法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七、保密义务与知识产权1. 保密义务:明确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事项及相应的保密义务。

篇2一、引言本合同旨在明确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的重要性,并在签署前认真阅读本合同的所有条款和条件。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我呀,在这企业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算是把这合同里的法律风险看得透透的。

这合同啊,就像那看不见底的深潭,一不小心掉进去,那可就麻烦大了。

我记得有一回,和一个看着特别精明的家伙谈合同。

那家伙眼睛滴溜溜转,透着一股狡黠劲儿。

他那头发油光光的,梳得一丝不苟,穿得也是人模人样的。

当时我们谈那合同条款,我就觉得有些地方含糊得很,可我又说不上来具体哪不对。

我心里就犯嘀咕,这感觉就像大夏天的,有只苍蝇在你耳边嗡嗡,赶也赶不走。

我就跟我们公司那懂法律的小伙子说,我说:“这合同咋看着这么别扭呢?”小伙子扶了扶眼镜,眼睛在镜片后面眯成一条缝,瞅着合同看了半天说:“刘哥,这里面有些条款界定太模糊了,要是出了事,咱可就被动了。

”我一听就急了,这还了得。

我就又回去找那精明家伙,我说:“兄弟,这合同可不能这么签,你这条款不明不白的,像团乱麻,咱得捋捋清楚。

”他还在那跟我打马虎眼,说什么行规就是这样,大家都是这么签的。

我心里就想,你这不是糊弄我嘛,我能信你这鬼话?咱得防范这些风险啊。

签合同之前就得把对方调查个底儿朝天。

就像相亲一样,你得知道对方是个啥样的人,有没有什么不良记录。

我就跟我们公司的人说,你们别光看那表面,得深挖。

要是对方信誉不好,就像那烂了芯的苹果,外表再好看也不能要。

合同条款呢,一定要咬文嚼字。

一个字都不能含糊。

我有次看到一个合同,那里面关于交货时间就写了个大概,啥叫大概啊?这就像你跟人说你大概会来,啥时候来?谁知道呢。

那时候我就跟他们说,咱得把时间精确到天,甚至到小时。

不然到时候货没到,人家就拿着这合同找你麻烦,你有理都说不清。

还有啊,这合同的审核,可不能走过场。

我见过有些公司,那审核就像走马灯似的,看一眼就过了。

这可不行。

咱得找专业的人,像那些懂法律的,得让他们像挑刺儿一样,把合同里的毛病都挑出来。

我就和我们的法务说:“你别看这合同就几张纸,这里面的事儿可大了去了,你得给我好好审,就像你审你自己家的钱一样,一分一毫都不能错。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法风险——劳动合同签订的技巧与风险的规避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法风险——劳动合同签订的技巧与风险的规避
(4)文本的制止条款 所谓“文本的制止条款”就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会使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条款,即便写入劳动合同文本,也会由于违抗法律规定而无效。
《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敲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落井下石,使对方在违抗其真实意思的情形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益的; (三)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的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公道肯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以便安排劳动者休息。其工资由企业依照本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分配办法,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完成劳动定额情形计发。对于符合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安排其享受带薪年休假。
注意: 1、企业必须得到劳动部门的答应才可以实行综合运算工时制度或不定时工作制度。 2、如果企业在实际实行进程中没有严格依照劳动部门的批文实行综合运算工作时制度或不定时工作制度,那么将被认定为实际上依照标准工作时制度实行。例如考勤、打卡制度等。
5、工资的约定 1、工资发放日应表述为:XX日前或XX日至XX日 2、高管工资约定可表述为:按公司某某版本薪酬制度实行,但该制度需要劳动者的签收确认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6、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关于综合运算工时制度及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其他问题: 实行了综合运算工时制度或不定时工作制度后如何计付加班工资?
实行综合运算工时: 超过166.6小时的那部分按150%支付加班工资。安排法定节假日上班按300%计付加班工资,安排休息日上班无须计付加班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不管何时上班均不存在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 深圳市:只要安排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就必须计付300%的加班工资。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签订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涉及到各种风险和责任。


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必须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
风险。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风险和责任:
1. 不完整或模糊的条款,合同中的条款如果不清晰或存在漏洞,可能导致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歧义或纠纷。

2. 违约责任,一旦合同签订,双方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如果一
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可能面临违约责任,包括赔偿对方造成的损失。

3. 法律风险,合同涉及到法律责任和约束力,一旦违反法律规定,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

4. 未能尽到审慎义务,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有责任审慎核对
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未能尽到审慎义务可能导致未
来的风险和纠纷。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合同签订风险,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
寻求专业法律意见,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合法合规。

同时,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合同条款所涉及的责任和风险,并在签订合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评估。

以上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公司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公司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公司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一、公司签订合同的事项1.明确合同双方的身份和资格:在签订合同之前,公司应核实对方的身份并确保其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

同时,公司自身也要确保在签订合同之前拥有合法的营运资格和信用状况。

2.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遵守约定,防止出现纠纷和未履行的情况。

3.明确合同的期限和终止条件:合同应明确合同的期限和终止条件,以便在必要时能够依法终止合同或进行合同延期。

4.明确合同的履行方式和要求:合同应明确双方履行合同的方式和要求,以确保双方能够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5.明确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应明确双方如何解决合同争议,可以选择仲裁、诉讼等方式。

这样可以在争议发生时避免双方的纷争升级。

1.合同审查:在签订合同之前,公司应对合同进行细致的审查,包括合同的法律合规性、标的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

在审查合同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员或律师的意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明确性。

2.合同分析:公司应仔细分析合同的条款和细节,并对其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对于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公司可以与对方进行沟通,商议风险分担的方式,并通过合同的附加条款或特别约定来规避风险。

3.合同备案和备份:公司签订合同后应及时备案,并保留合同的复印件或电子备份。

这样可以在发生争议时及时提供证明,避免重要文件的遗失和损坏。

4.签订合同附带保证金:对于一些涉及风险较大的合同,公司可以要求对方支付一定的保证金。

这样可以提高对方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在争议发生时对方能够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5.设立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公司可以设立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6.购买合同保险:一些大额合同可以购买合同保险,以减少合同履行风险和承担的损失。

合同保险可以在合同履行中发生纠纷时给予保险赔偿,提供额外的保障。

签订合同时要注意的那些坑

签订合同时要注意的那些坑

签订合同时要注意的那些坑
签订合同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因此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避免一些潜在的坑。

以下是一些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坑:
1. 条款的明确性,合同中的条款应该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或含糊不清的表述,以免引起纠纷和误解。

2. 法律合规性,合同的内容和条款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违反相关法律,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3. 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衡的,避免一方对另一方的权益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4. 风险防范,在合同中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在合同中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和防范措施。

5. 解决纠纷的方式,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双方在出现纠纷时的解决方式,可以选择仲裁、诉讼等方式,以避免因为纠纷而导致合同无法执行。

6. 保密条款,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敏感信息的合同,需要在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保护双方的商业利益。

7. 合同变更和解除,在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方式,避免因为合同变更或解除而产生的纠纷。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上述坑,可以帮助双方避免潜在的风险和纠纷,确保合同的执行和双方的权益。

因此,签订合同时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雇主必知的劳务风险与规避方法

雇主必知的劳务风险与规避方法

雇主必知的劳务风险与规避方法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雇主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劳务风险。

在招聘、管理和解雇员工的过程中,雇主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雇主必知的劳务风险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一、劳动合同风险及规避方法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雇主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方法:1. 合同纠纷风险:劳动合同可能存在纠纷,例如合同条款不明确或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等。

为规避合同纠纷风险,雇主应确保合同条款详细清晰,并遵守合同中的约定。

2. 劳动合同终止风险:劳动合同的终止可能引发争议和法律诉讼。

为规避劳动合同终止风险,雇主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终止程序,并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3.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风险: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能给雇主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规避此类风险,雇主可与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采用其他合法合规的雇佣形式。

二、劳动争议风险及规避方法劳动争议是指雇主与员工之间因劳动权益纠纷而产生的争议。

为规避劳动争议风险,雇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雇主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和投诉,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该制度应包括明确的规章制度、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等。

2.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处理和解决员工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雇主可以定期组织员工会议或开展员工满意度调研等活动,促进与员工的良好沟通。

3. 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建立明确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可以帮助雇主及时应对和解决劳动争议。

该机制应包括内部调解、仲裁或诉讼等程序,并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起劳动争议。

三、劳动保障风险及规避方法劳动保障是指雇主为员工提供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关系到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稳定性和信任度。

「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同的签订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发展。

下面将从合同审查、条款约定、履行监督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探讨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

1.合同主体资格:确认合同各方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包括法人资格、代理资格等。

2.合同目的和内容:明确合同的目的、范围、产品或服务的具体要求等。

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和完整。

3.条款约定:仔细审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特别是涉及价格、交付、付款、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1.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阐述合同的履行条款和相关责任。

2.合理约定违约责任:应合理约定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违约责任的范围和赔偿金额。

3.限制和排除风险:合同可以采取一些限制和排除风险的措施,如免责条款、法律和监管义务等。

再次,要进行履行监督。

签订合同后,企业应加强履行监督,确保合同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履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履行监督部门: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履行监督部门或分配专人负责履行监督。

2.设立履行监督制度: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履行监督的职责和要求。

3.定期进行履行检查:定期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要注意争议解决。

无论合同多么完备和明确,争议仍然难以避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争议解决方法:1.协商解决:首先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双方可以派员进行协商。

协商过程中可以寻求中立第三方的调解。

2.仲裁解决:如果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方式。

仲裁有助于缩短时间并减少成本。

3.诉讼解决:如果仲裁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通过法院诉讼解决争议。

但是诉讼一般耗时长并带来较高的费用。

在签订合同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同时,合同的签订也需要经过充分的审查和条款约定,以规避相关的风险。

购销合同常见十大问题及风险防范

购销合同常见十大问题及风险防范

购销合同常见十大问题及风险防范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90%的财富都与合同有关。

任何一家公司都免不了要对外签定合同,特别是签订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作为公司最常见和最常用的合同,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每个公司乃至一般经销人员都能签定。

然而要签定一份规范的、内容完善的、权利义务清晰的、在出现问题时能使己方处于优势的合同则并非每个人都所能及的。

为了帮助公司能够正确地签定、履行买卖合同,防范合同签订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

本人特就日常签订、履行合同中(主要以产品买卖合同为例)最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为十大问题,呈现给公司,希望对公司和企业能够有所帮助。

一、签约双方的主体问题及风险防范在日常经营往来中,时常出现签订合同的主体不明确、主体混乱、甚至不知道与谁签订的合同,有的虽然有主体,但主体不适格、或者无权签订等。

风险防范:双方的合作如果是第一次,在确定要与对方签定合同前,尤其是涉及金额巨大时,一定要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以及合同洽谈人的资格和代理权,一定要弄清与谁签定合同。

建议到对方的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了解签约人的身份,对方公司是否真实,对方公司的实力以及资格。

同时,还应到工商管理部门查阅工商档案,了解公司是否处于存续期内。

有的合同的签订还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审批或者在对外签订前需要取得相应的许可,这些签约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必要时可委托律师进行签定合同前的尽职调查。

一定要避免轻听经销人员或签约人的一面之词,避免签定合同带来风险。

二、合同的形式问题及风险防范在合同形式方面,易主观的问题:一是口头形式代替书面合同;二是使用传真形式进行往来签定,而事后又未取得合同原件;三是合同上双方公司名称前后不统一;四是双方的基本情况不详细;五是多页合同没有盖骑缝章;六是打印字体与手写字体同时存在等等。

防范措施:一是所有合同均应采取书面形式,不要使用口头合同。

紧急情况下采用了口头合同,之后也应当立即补签书面合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一)合同的主体(甲方乙方)在签合同时应特别注意:1、首先应特别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保证合同上对方名称和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的名称和营业执照上的一致。

2、一般而言,合同上会要求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此应确认在此处签字的人的身份,如果不是法定代表有人,则应特别注意该人员是否有公司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并且应把授权委托书、合同书及个人的身份证明放在一起保管,以保证签订合同的有效性。

3、应注意签约方的资信状况,以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

4、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涉及到对方人员签字的地方(如验收单上)都要注意签字方的身份,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权委托书,否则签字可能会变为个人的行为,最好在涉及到对方签字的地方都加盖公司的印章加以确认。

5、如果签约方为个人,应特别注意落实个人身份,并留下身份证复印件,及资信状况,最好是以钱款两清的方式来交易,以避免风险。

(二)合同主体的考察方法1、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则应注意企业下属部门,如企业各部、科、室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展业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授权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对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审查,除审查分支机构的履约能力外,还应审查公司的履约能力的情况,因为在分支机构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公司还应承担补充责任。

看注册资本,是否与拟签合同标的额相称,如差别较大,则可能风险也较大,应加以注意;看企业经营范围,看拟签合同业务是否在经营范围内,不是,风险也较大;看企业的工商年检是否通过了工商部门年度检验,如果没有,则签定合同时风险也会较大。

除以上的方式以外,还应依据营业执照中记载的情况,对公司的办公地点、人员、固定资产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确认。

2、要核实对方资信情况在审核了对方的主体资格,没有问题后,则应核实签约对方的资信。

核实资信的方式与签约对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老客户,则可以考虑与其签合同,但要核对其之前的履约的情况,如履约情况差,一般不能再与其签合同,既使签,也只能同时履行合同,既交货的同时付款的合同。

如果交货期较长,则应要求对方先支付一定的履行保证金,并要求在交货的同时付清全部货款;对核对履约记录情况后,如履约情况一般或履行情况良好,则应考察其资信证明文件,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款以外的合同,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一般包括企业简介,营业执照,效益情况,税务证明,银行信用等级证明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等资信证明资料;同时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客户的评价,调取工商资料等其它手段核实对方所提供的资信证明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公司的注册资本情况、会计资料、股东等进行核实,最后依据对方的资信情况确定是否应签合同或签什么样的合同。

对于新客户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清款的合同外,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材料,并实地进行考查,在确认有良好资信及履约能力后再与之签定合同,如果在此过程中能让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则会极大的减少风险。

(三)合同的订立1、合同谈判成果的确认销售人员在和客户反复接触并基本达成一致后,应学会以明确,有效的方式对谈判成果进行确认,作为双方签订正式合同的依据。

一般而言,在谈到结束以后,应以缔约谈判备忘录,缔约意向书等形式确认谈判成果,以备正式签订合同时参照。

对于制作的谈判文书被确认以后,应对内容进行确认并写上时间、地点、当事人、谈判成果,然后由双方签字、盖章。

在法律效力上,缔约意向书、会谈纪要等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1)按照《合同法》如果一方最终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正式合同,则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对方因缔约而受到的损失;(2)这些文书有时可以起到补充正式合同的重要作用,正式合同对有关事项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而该事项又对合同的履行或者争议处理不可或缺,那么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可以按照这些文书记载的内容处理合同中的有关问题。

(3)这些文书有时可解释合同条款。

由于在缔约意向书中一般包括已决条款和未决条款两部分,对于已决条款会直接成为合同中的条款,故在意向书中确定已决条款时应特别的谨慎,千万不要以为不是正式合同就随意的承诺,避免在签定正式合同时给自己造成不利;而对于未决条款由于是双方的分歧所在,可能会影响正式合同的签定,故在意向书中应对因未决条款达不成一致造成正式合同不能签定的情况,约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以免有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合同的形式风险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除了交货的同时负款的合同外,一般应以书面的形式签定合同,在以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式签定合同时一定要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做最后的确认,以避免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分歧。

当然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是成立并有效的,但这样的行为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应当尽量的避免。

3、签定合同时还应注意到重要细节(1)保留好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有关可以证明身份的材料;(2)盖公章时一定要清晰;(3)合同中有修改的地方一定要签字盖章确认。

四、合同履行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一)注意付款(现金)同约定的一致1、实际付款人与合同签约主体不一致,存在返还不当得利的风险。

因此我方财务人员应注意实际付款人与合同签约主体是否一致。

2、实际付款方式与合同约定方式不一致,存在付款行为无效的风险。

因此,我方财务人员应注意实际付款方式与合同约定方式是否一致。

3、实际付款对应的产品品种、批次、数量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存在我方潜在的违约等风险。

因此,我方财务人员应注意实际付款对应的产品品种、批次、数量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

4、即时清结的情况下,实际付款人与买受人(发票开具的抬头)不一致,且没有办理授权手续,存在返还不当得利的风险。

因此,在即时清结的情况下,我方财务人员应注意实际付款人与买受人(发票开具的抬头)是否一致,并检查其是否具有授权委托书。

5、双方连续发生业务、滚动结算的情况下,具体的每笔付款与特定业务不能对应,存在我方的潜在违约及往来帐目难以清算的风险。

因此,在双方连续发生业务、滚动结算的情况下,我方财务人员应仔细检查每笔付款与特定业务的一致对应性。

(二)严格认真把好票据关1、票据记载的规范性、背书的连续性,是持票人向出票人、前手背书人、付款人主张权利的基础。

一旦出现记载不规范、背书不连续的情况,票据权利的实现便会出现障碍,甚至无法实现。

因此,业务人员在收到承兑汇票时,应对票据进行初步鉴别:确认票据为“银行承兑汇票”并已由承兑银行签章;检查票据的出票日和到期日是否使用中文大写;检查票据金额大、小写书写是否正确并一致;检查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是否更改;检查票据背书是否连续;检查背书印鉴章是否清晰无重影并盖在指定范围内;检查票据粘单是否正确加盖了骑缝章。

业务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票据应予以拒收,将票据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2、可靠的票据承兑人、直接前手背书人,是票据权利的最大保障,可以极大地降低票据欺诈风险。

因此,非经公司经理书面批准,不得收取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信用联社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时尽量选择实力雄厚、信誉可靠的直接前手背书人。

3、票据流转的次数越多,其间发生伪造、变造、申报或伪报公示催告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一旦发生纠纷,我方主张权利或者提出抗辩,均存在一定的成本,也存在实际受损的可能性。

因此,对已多次背书转让的票据应保持高度警惕,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接受背书次数太多的银行承兑汇票。

4、业务人员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需及时交到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应对票据的有效性进行再次审核,并向开户银行查询票据的真实性。

财务人员收票后应登记台账,与交票人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经审核发现承兑汇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退回业务部门处理。

5、财务部门票据保管人员不得兼管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账目,不得保管预留银行印鉴;每日必须将收票、背书、贴现、托收等业务逐笔序时登记应收票据台账;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盘点,由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帐实、账账核对,并对检查结果签字确认。

如有差异,及时查清、处理。

6、票据背书转让时,应当注意保全票据移交被背书人前的表面记载。

如果票据背书转让之后再被他人变造,我方保全的证据将起到证明作用,进而能避免背书后被变造的法律风险。

背书时可考虑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以避免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三)注意发票的开具和交付1、合同付款时应检查对方票据的出票人、开户行、帐号与合同是否相符,有疑问时不得付款。

2、未按签约客户的名称与合同内容开具发票,存在税收行政处罚、重复纳税、合同未全面、未适当履行的风险。

因此,我公司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签约客户的名称与合同内容开具发票。

3、未将发票交付给合法客户或未得到客户合法授权的经办人,存在重复纳税、合同未全面、未适当履行的风险。

因此,我公司财务人员应将发票交付给合法客户或得到客户合法授权的经办人。

(四) 应用掌握好履行(自提、代办托运、送货)方式如对方恶意不提货、拒收货物或我方无法交货等情形的,我方存在交货不能、履约损失(如仓储费、货物降价、运费增加、货物灭失等)的风险。

因此应熟练掌握好自提、代办托运和送货的履行方式。

1、自提⑴、实际提货的经办人(或第三人)未获得签约主体的书面授权委托,存在货物灭失的法律风险。

因此,我方办理交货的人员应审查实际提货的经办人是否获得客户的授权委托书。

⑵、先款后货方式销售的,未经财务确认款项到帐即发货,存在不能收到货款的法律风险。

因此,销售人员必须在财务确认款项到帐后才能发货。

⑶、合法提货人未在提货单上书面亲笔签字,存在着不能交货或货物灭失的风险。

因此,客户的提货人必须在提货单上书面亲笔签字。

2 代办托运:⑴、合同对于代办托运规定不明确,且没有得到客户的书面委托,存在错误交付的风险。

因此,销售合同中对于代办托运应作出明确约定,并由客户作出书面委托。

⑵、承运人不具备承运资质,存在我方托运过错的风险。

因此,我方销售人员应严格审查承运人是否具备承运资质。

⑶、合同约定我方代办运输保险,实际履行中未投保,存在货物毁损灭失后客户向我方追偿的风险。

因此合同约定由我方代办运输保险的,我方经办人员须及时办理运输保险。

⑷、在代垫运费的情况下,存在运费难以收回的风险。

因此,在代垫运费的情况下,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运费。

⑸、承运人未提供收货凭证,存在货物丢失、灭失的风险。

因此我方经办人员在将货物交付承运人时,应向其要求提供收货凭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