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高中语文 12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教案
1.2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由朗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导入。
二、继续赏析文章结构:形散神聚,景人合一——鉴赏1、提问: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学生讨论、发言并具体谈意见。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
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明确: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学生讨论、发言)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
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
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
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
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板书:形散神聚)4、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某某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学生讨论、发言)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故都的秋教案两课时
故都的秋教案两课时这是故都的秋教案两课时,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故都的秋教案两课时第1篇教学目标《故都的秋》教案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
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
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诵读、鉴赏思考、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
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赏析五幅秋景图,理解分析景物特点,进一步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分析景物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
教学准备:幻灯片一、导入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找出了文章的文眼:清、静、悲凉;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总——分——总,并对“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胜日”这五幅画命名;体会到作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赏析写景抒情部分(3-11自然段),具体分析景物特点,进一步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教学过程1、课堂朗读请一个同学起来朗读3-11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你认为能够体现故都的秋“请”、“静”、“悲凉”的特点景物,并在文中做好记号。
2、课堂探究(1)学生思考,探究赏析“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胜日”这五幅画,用ppt展示回答问题时的相关要求:指出你赏析的是哪一幅图,读出相关句子;指出这句话描写景物,分析该景物的特点;分析该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鼓励学生讨论,用笔记下自己的思考)(2)探究示例(根据学情决定是否出示):赏析秋雨话凉图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的姿态和互答时缓慢悠闲的声调体味出“清(清闲)”的特点;从息列索落的秋雨声体味出“静”的特点;从灰沉沉的天色、凉风冷雨、青布单衣或夹袄和他们闲话秋凉的微叹中体味出“悲凉”的特点。
如果说前面几幅画属于风景画的话,那这一幅是风俗画。
闲人话凉的京腔京味烘托出浓郁的北国秋味,而他们的微叹和互答恰好能唤起作者的落寞和感伤。
作者深爱这样的秋景,与当时作者思想苦闷、向往隐逸清闲的生活情趣是有直接关系的。
(3)课堂引导准备(学生展示思考成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启发、引导)A、庭院秋晨图“一椽破屋”:陈旧、沧桑;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说课稿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说课稿第一篇:《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说课稿《故都的秋》(者所谓的“悲凉”。
再读课文,找出来谈一谈。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探讨】明确——体现作者“悲凉”情怀的句段大致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情。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可以集中体会这些语句。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之“清”与“静”的特点,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
(3)问题三:作者深深眷恋的北国之秋怎会有如此深重的“悲凉”呢?请结合课下搜集的有关资料谈一谈。
学生根据搜集资料交流探讨——教师点拨:郁达夫生平有关资料及两篇有关文章。
北京六一中学任丽娜《中国教育报》上的《一个人的旅行》卞流光《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高三语文试题)通过印制或PPT呈现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A、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他3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顿,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B、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中投下了阴影,以致对故都的清秋的“品味”不免也夹杂着一些苦涩。
因此,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一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三)艺术特点总结(通过上述讲解,这一环节师生共同总结。
)(1)烘托、对照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和特色,将南北之秋的色、味、意等方面进行比照,引领读者去体会那故都秋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的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2、反复朗读文章,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指导法【教学步骤】一、导入:1、寒潮袭来,长沙的秋已逝,这个冬天我最怀念的有岳麓山娇艳的红枫,有橘子洲头飘香的橘柚,也有周南校园中渐枯渐黄的衰草。
在那周南的秋天里,你最怀念的还有哪种校园秋景呢?(披情入文秋季图片)如:明黄的银杏、满地的落叶、荷池里的残梗、金色的桂花、环线边的“红豆”……(这其中有着大家对秋满满的爱、对周南真切的爱)上节课,我们读到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去一睹故都的秋意,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留住故都的秋,明白了作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念和深爱,可是,为什么他如此爱故都的秋,选的却是“清静”的景物,传达的的是“悲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描绘的秋景,去体悟他对秋的独特感受。
二、品读秋景。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秋院静观自由朗读→指名读→点评:语速悠长缓慢,语调低沉2、文中秋院晨观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①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日光、秋草(隐藏的颜色)浓茶(清)方法点拨:绘色。
(色调)②驯鸽的飞声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静)方法:绘声。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方法:绘形老师点拨:明确所写的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明确意象的修饰词:色、声、形)。
方法:绘声绘色绘形3、齐读第三段,再次感悟。
老师总结: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高远碧绿的天色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寂寥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疏落衰败的秋草里。
4、学生自由朗读第4-11段,组内互读,作业展示问题→然后交流自己仿写的语句→推荐写的好的(朗读展示,结合文本点评反复朗读)文中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四幅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请结合其中的声、色、形,参照示例,进行仿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教案(2 故都的秋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在秋天时领略秋的滋味,那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虽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有的地方不一定四季分明,但是,文学作品却给我们提供了欣赏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可不要错失良机啊。
下面,我们继续走进郁达夫的秋天,细细品味那秋天的味道。
谁先来把我们带进郁达夫的秋天?[推进新课]创设氛围,合作学习【学生上台,播放配乐,并朗读第三段。
】师:我们仿佛已经置身于秋天的皇城根儿,看那牵牛花,细数从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给王林同学送上掌声。
【学生鼓掌。
】师: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很喜欢这一段中宁静、悠闲的味道。
师:看来,王林同学真的品出了文章中的“味”,很好。
还有谁来?【学生上台,播放配乐,并朗诵第四、五两段。
】师:配乐与朗诵俱佳,也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喜欢这两段里跟王维的“鸟鸣山更幽”一样的境界。
师:好,言简意赅哦。
也该送上我们的掌声。
【学生鼓掌。
】师:有了两位同学所创造的气氛,我们再来深入研究和体会其中的况味。
昨天,我要求大家为本文中你所欣赏的文段配上图画,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生:(齐声)完成了!师:好的,现在就是大家展示自己的文字、语言和绘画功底的时候了。
在展示前,我们先明确,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呢?生:(齐声)五幅。
师:没错,哪个小组先画第一幅呢?知识拓展、提升【学生走上讲台,投影自己的绘画作品。
】师:王林小组看来是早有准备啊,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大作吧。
生: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师:你们给画作命名了吗?生:小院清晨。
师:好,很贴切。
【学生鼓掌。
】师:第一幅画就让大家耳目一新啊。
第二幅呢?【第二组学生投影自己的绘画作品。
】生:我们这幅画是“槐树落蕊”。
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
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二课时《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创作的行旅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如何写出优秀教案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故都之秋的特点,赏析北国之秋的意境,把握作者独特情感;2、探讨作者“悲秋”之感的缘由,培养缜密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北国之秋的特点与意境教学难点:作者“悲秋”之感的因由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忆温习:1、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2、北国之秋的意境: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人→秋果→秋士二、诵读“议论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一段,联系全文,提问:1、“颓废”一词原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 在文句中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2、您认为作者对北国之秋产生“悲凉”之感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尽力从文本中筛选全面、合理的答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三、讨论评析答案,总结答题方法:阅读丢分的原因分析:1、挂一漏万:答题往往只写一点,不及其余,造成失分。
(高考答题规律总结:现代文阅读题3分、6分的小题一般要答3点;4分、7分的小题一般要答4点。
平时训练要贯彻“多答不扣分,少答会丢分”的原则,尽量简练地多答,但不能照抄照搬原句)2、脱离文本:没答题技巧的学生喜欢自己“想象”答题,考后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分数丢光了。
答题要尽量从文段中寻找、提炼词句来答,不要吃力不讨好,“空答”。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设计确立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教学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大部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2)90%的学生能从分析景物的特点入手,抓住借助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在《故都的秋》中蕴涵的思想感情;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对祖国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沉的爱二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依据:(1)学习当代散文,首先要体会思想感情。
散文是作者个人的自叙传,也就是说在散文中最能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
所以鉴赏散文,要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由来和线索,发现作者的独特情怀、抱负和气质。
(2)学习当代散文,还要注意鉴赏方法。
鉴赏散文方法因文而异,《故都的秋》主要是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从景物的特点入手,抓住关键词句, 朗读品味.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既“悲秋”又“爱秋”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三、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运用讨论、讲授、点拨等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
2、教学模式教师教授和学生讨论探究相结合。
3、组织形式提问形式和讨论形式相结合。
4、教学顺序[依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教学顺序]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探究→得出相关结论→引发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问题→教师点拨→学生分析、质疑→得出结论、总结规律5、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设备;Power point幻灯片;朗读配乐带6、课时安排1课时。
故都的秋教案第二课时
故都的秋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标题:故都的秋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故都的秋季景色和文化特点。
2. 学习描述秋天景色的词汇和句子。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秋天的景色和文化特点。
2. 描述秋天景色的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用准确的词汇和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色。
2.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训练。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
2. 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故都的秋季景色。
3. PPT或课件。
4. 教学素材,包括秋天的图片、词汇卡片等。
5.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故都的秋季景色,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询问他们对秋天的看法和感受。
新知讲解:1. 展示PPT或课件,介绍中国故都的秋季景色和文化特点。
2. 教授秋天景色的词汇,如红叶、金黄、丰收、凉爽等,并进行发音训练。
3. 指导学生学习描述秋天景色的句子,如“秋天的天空很蓝,树叶变成了红色。
”4. 给学生分发词汇卡片,让他们与同伴合作,用所学词汇组成句子。
实践运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秋天的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氛围。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描述。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练习册或作业本上关于秋天景色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给予必要的批改和指导。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中国故都的秋季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景点的历史、文化以及秋天的特色景色。
2. 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描述景色时要注意准确性和流利度。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景色,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新知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2.为什么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3.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课题
《故都的秋》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过程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东北师大附中鄢霏第二课时分析郁达夫的秋天与秋天里的郁达夫。
一宏观:1、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比较:(1)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士卒。
(2)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2、不同文化之间的秋的共同性: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趣味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因其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二微观:1、写景(1)清晨院中的破屋残墙————————————有一点孤独,有一点安逸(2)细数漏下来的日光—————————————有一点闲适,有一点落寞(3)碧绿的天色————————————————有一点希冀,有一点压抑(4)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枯黄的秋草——————有一点旷达,有一点颓败(5)蓝、白,紫黑,淡红的牵牛花————————有一点清雅,有一点冷艳(6)清秋佳日枣子初成与尘沙灰土的世界—————有一点惬意。
有一点迷茫2、听声(1)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一种“家”的味道,但是消逝,与心境同构;(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生命走向衰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形成同构关系;(秋蝉“衰弱”象征生命走向尽头,“残声”象征一种抗争与坚持,与有意识的抗争、摆脱但却无法抗争摆脱的迷惘的郁达夫的心理形成同构)(3)息利索落的风雨声————风雨飘摇的秋声与动荡的时局同构;(4)缓慢悠长闲话天凉————寒秋无法回避的叹惋与人生起伏的同构;(5)落蕊微细柔软的触觉———美好事物被秋摧残与众生为时代动荡摧残命运的同构。
3、品味(1)江南的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以对比示选择;(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故都的秋(二课时)教案参考
故都的秋(二课时)教案参考故都的秋(二课时)教案参考故都的秋(二课时)[教学目标]1、涵咏文辞,体味秋的意境。
2、想像还原,感受自我形象。
[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自我形象。
2、难点:感受自我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注一补充:孤独屈辱忧郁乱世背景:1934年8月北平避居(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白色恐怖的威胁 1933年上海迁居杭州)二、整合提问:你从文中读到了些什么?请说说自己初读的感受。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只鼓励不点评。
整合:这是一篇关于秋天的散文名篇,我们的阅读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一是郁达夫的秋天;二是秋天的郁达夫。
(板书)三、郁达夫的秋天提问:在秋天的故都,郁达夫看到了些什么?明确:秋景——芦花、柳影、夜月、碧天、牵牛花、秋草、落蕊、闲人、秋枣……(视)虫唱、钟声、飞声、扫地、蝉声、雨声、人语、风声……(听)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想)图景——秋花、秋蕊、秋蝉、秋雨、秋枣提问:这一切构成了郁达夫眼中的秋天的世界,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特点呢?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不仅概括了秋景而且表达了郁达夫对此的情绪体验。
(文眼)四、秋天的郁达夫引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郁达夫陶醉在他所见的故都秋色之中时,我们又分明在字里行间看到了郁达夫清瘦的影子。
提问:那么,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呢?请选择自已最喜欢的文段仔细诵读品味,谈谈自己的印象。
明确:秋院——租破屋、破壁腰(荒寂凄凉,出门在外,客居他乡,孤独悲凉)疏疏落落的秋草(与春草对比,春草碧绿,充满生机;秋草枯黄,萧索凄凉,顿生生命将尽的`凄凉之感)细数日光(漏、射、照比较。
落寞得近于无聊)驯鸽的飞声(境静心更静)。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故都的秋》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上课人
上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
总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L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进而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2、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
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
答里;在,在。
在槐树落蕊的飞花梦里,在秋果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在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里;
在雨后的斜桥影里;在秋蝉衰弱的残歌声里
3、(仿句练习)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在一
,在,布*
三、议
1、文章只写了北国之秋么?为什么这样写?
2、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四、展
1、
北国之秋
南国之秋
清
草木凋得慢
静
空气来得润
悲凉
天的颜色显得淡
2、运用对比,写出作者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五、练
《优化方案》配套练习
(三)品秋味
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本体:南国的秋北国的秋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案《故都的秋》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一、教学要点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2、体会文章语言细腻,节奏感强等特点。
二、教学步骤(一)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
如: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二)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比喻。
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
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板书: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三)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明确:颂秋。
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
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下面是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两课时教案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导学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设计:(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
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
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
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三、整体感知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
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
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故都的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2、反复朗读文章,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指导法【教学步骤】一、导入:1、寒潮袭来,长沙的秋已逝,这个冬天我最怀念的有岳麓山娇艳的红枫,有橘子洲头飘香的橘柚,也有周南校园中渐枯渐黄的衰草。
在那周南的秋天里,你最怀念的还有哪种校园秋景呢?(披情入文秋季图片)如:明黄的银杏、满地的落叶、荷池里的残梗、金色的桂花、环线边的“红豆”……(这其中有着大家对秋满满的爱、对周南真切的爱)上节课,我们读到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去一睹故都的秋意,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留住故都的秋,明白了作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念和深爱,可是,为什么他如此爱故都的秋,选的却是“清静”的景物,传达的的是“悲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描绘的秋景,去体悟他对秋的独特感受。
二、品读秋景。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秋院静观自由朗读→指名读→点评:语速悠长缓慢,语调低沉2、文中秋院晨观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①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日光、秋草(隐藏的颜色)浓茶(清)方法点拨:绘色。
(色调)②驯鸽的飞声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静)方法:绘声。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方法:绘形老师点拨:明确所写的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明确意象的修饰词:色、声、形)。
方法:绘声绘色绘形3、齐读第三段,再次感悟。
老师总结: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高远碧绿的天色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寂寥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疏落衰败的秋草里。
4、学生自由朗读第4-11段,组内互读,作业展示问题→然后交流自己仿写的语句→推荐写的好的(朗读展示,结合文本点评反复朗读)文中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四幅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请结合其中的声、色、形,参照示例,进行仿写。
仿写:学生预习时写→上课时可以多自由读→深入讨论交流,注意圈点勾画,朗读展示,补充,点拨:对准清、静、悲凉的特点)明确:点拨过程中一定要多结合文本朗读,有美感体悟。
第4段“秋槐图”中,“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清”)“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悲凉”)。
清在铺得满地的落蕊里,细腻清闲的帚纹里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
(悲凉。
)悲凉在衰弱嘶鸣的蝉声里第6-10段写秋雨----灰沉沉的天,“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雨伞天晴,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青布单衣或夹袄,哪怕是烟管,都能表现清,“息列索落”下雨声,“息列索落”慨叹着天凉了的话都市闲人的感慨都能体现静。
(这里有境地的清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第11段写秋果----写“枣子”“淡绿微黄”,秋的全盛时期、清秋佳日。
(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 }5、梳理总结(重点突破“悲凉”):找出描绘秋色的景致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1):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明确:冷色。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2):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文中描绘秋声的词语)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在这样的时节,看到扫帚的丝纹,仿佛听见了若有若无的帚声,西山的虫声,远处传来悠悠的潭柘寺的钟声……B、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明确: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C、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明确:孤独、寂寞、痛苦。
D、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
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悲凉。
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但郁达夫的悲凉究竟源于何处?(3)知人论世知人——个人际遇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中年丧子,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在日本十年的异国求学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论世——社会风云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此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感受。
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喜欢清静,而“悲凉”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是郁达夫独有的。
所以这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字里行间烙下了郁达夫的悲凉情感烙印,是他对人生的感喟。
三、探究思考:在南国时,作者最怀念北国之秋的哪些景物?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他在文中写了这些没有?这些平素让郁达夫魂牵梦萦的景物,作者为什么不着力描写,而是一笔带过呢?明确:①上述名胜是众所周知的,想把平凡的大家都了解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味道;②作者以细小的东西入手(牵牛花、槐蕊、秋雨、秋雨、秋枣),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秋的魅力,更不用说那些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了。
③作者从身边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引起共鸣;④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如果写那些地方,就与作者写本文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吻合,所以作者对于这些不吻合的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虽然这些地方让作者神往,也只是一点而过。
(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
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
)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方法点拨:根据主题和情感需要,合理选择和剪裁意象。
他写秋花,选取的是朝开夕衰的牵牛花;他写秋树,选取的是极其平常的槐树;写槐树,不写在枝头绽放的槐花,他写槐树的“落蕊”。
在槐花的凋零中,在秋草的衰败中,我们似乎读到生命的消逝也是一种美。
在这里,传统的悲秋主题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
(雅趣)他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看着看着我们就似乎想象得到秋天的清晨这扫帚扫地时的轻微的声音,周围寂静一片,只余下驯鸽的飞声!他在景的选取中,处处体现着一种文人的平民情怀,不造作,不矫揉。
既有雅趣,又有平民的情怀。
(雅俗共赏)四、本文主题:(学生)老师点拨: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写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深沉的爱,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和痛惜)五、一课一得:怎样赏析写景的文段?(学生总结)1、明确作者选择的景物;2、抓住景物的修饰词,把握其色、声、形等特征;3、明确作者运用的手法(如: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手法);4、明确作者表达的情感(文章主题)。
结语: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情驭景”,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故都的秋景已融入的是他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文中读出他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对故都的秋深深的眷恋!【阅读链接】秋光里的黄金树【参考答案】1.(4分)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
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6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3.(6分)(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4.(5分)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推荐博文】陶然亭的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