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2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鉴赏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反复朗读文章,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借景抒情、以情驭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指导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寒潮袭来,长沙的秋已逝,这个冬天我最怀念的有岳麓山娇艳的红枫,有橘子洲头飘香的橘柚,也有周南校园中渐枯渐黄的衰草。在那周南的秋天里,你最怀念的还有哪种校园秋景呢?(披情入文秋季图片)

如:明黄的银杏、满地的落叶、荷池里的残梗、金色的桂花、环线边的“红豆”……(这其中有着大家对秋满满的爱、对周南真切的爱)

上节课,我们读到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去一睹故都的秋意,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留住故都的秋,明白了作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眷念和深爱,可是,为什么他如此爱故都的秋,选的却是“清静”的景物,传达的的是“悲凉”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描绘的秋景,去体悟他对秋的独特感受。

二、品读秋景。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秋院静观

自由朗读→指名读→点评:语速悠长缓慢,语调低沉

2、文中秋院晨观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

①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日光、秋草(隐藏的颜色)浓茶(清)方法点拨:绘色。(色调)

②驯鸽的飞声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静)方法:绘声。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方法:绘形

老师点拨:明确所写的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明确意象的修饰词:色、声、形)。

方法:绘声绘色绘形

3、齐读第三段,再次感悟。

老师总结: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高远碧绿的天色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寂寥的飞声里;

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疏落衰败的秋草里。

4、学生自由朗读第4-11段,组内互读,作业展示问题→然后交流自己仿写的语句→推荐写的好的(朗读展示,结合文本点评反复朗读)

文中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四幅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呢?请结合其中的声、色、形,参照示例,进行仿写。

仿写:学生预习时写→上课时可以多自由读→深入讨论交流,注意圈点勾画,朗读展示,补充,点拨:对准清、静、悲凉的特点)

明确:点拨过程中一定要多结合文本朗读,有美感体悟。

第4段“秋槐图”中,“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清”)“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悲凉”)。清在铺得满地的落蕊里,细腻清闲的帚纹里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悲凉。)悲凉在衰弱嘶鸣的蝉声里

第6-10段写秋雨----灰沉沉的天,“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雨伞天晴,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青布单衣或夹袄,哪怕是烟管,都能表现清,“息列索落”下雨声,“息列索落”慨叹着天凉了的话都市闲人的感慨都能体现静。(这里有境地的清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第11段写秋果----写“枣子”“淡绿微黄”,秋的全盛时期、清秋佳日。(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

5、梳理总结(重点突破“悲凉”):

找出描绘秋色的景致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1):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明确:冷色。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2):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文中描绘秋声的词语)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风声、雨声、人声,在这样的时节,看到扫帚的丝纹,仿佛听见了若有若无的帚声,西山的虫声,远处传来悠悠的潭柘寺的钟声……

B、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C、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寂寞、痛苦。

D、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但郁达夫的悲凉究竟源于何处?

(3)知人论世知人——个人际遇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中年丧子,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在日本十年的异国求学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论世——社会风云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此间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生的感受。

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喜欢清静,而“悲凉”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是郁达夫独有的。所以这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字里行间烙下了郁达夫的悲凉情感烙印,是他对人生的感喟。

三、探究思考:在南国时,作者最怀念北国之秋的哪些景物?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他在文中写了这些没有?这些平素让郁达夫魂牵梦萦的景物,作者为什么不着力描写,而是一笔带过呢?

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