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某古人类遗址3个关键词:“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该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我国农耕文明B.这种建筑样式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C.我国半坡居民的创造D.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创造
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
4.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
5.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6.司马迁将汉武帝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为:“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里的“夷狄”主要是指
A.蒙古B.匈奴C.羌族D.犬戎
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商汤B.刘邦C.项羽D.陈胜吴广
8.“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指的是
A.管仲B.齐桓公C.晋文公D.秦始皇
9.农民起义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史实发生在哪个时期()A.西周B.秦朝C.楚汉战争D.西汉
1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1.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
12.参考如下图: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现代人类13.《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B.禅让制的终结C.华夏族的形成D.夏朝的建立1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
A.分封制的目的B.分封的对象
C.分封制的影响D.诸侯的权利
15.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是
A.禹B.启C.桀D.鲧
16.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发展经济
C.勤政爱民D.增强军事力量
17.“相传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这些远古传说
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B.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完全无法相信
18.我们确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是依据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文字记载
D.专家推理
19.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
20.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21.(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2.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西汉统治者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力倡节俭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以农为本
23.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
B.卿大夫
C.士兵
D.士
24.2018年安徽颍上举办第13届管子文化旅游节。管子即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齐桓公
25.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北京B.云南C.浙江D.陕西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3)举例说明汉代实践这种思想的措施,并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7.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鞍在秦国的变法。
(1)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在谁的支持下进行改革的?他的变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努力从事农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意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2)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材料三:卫鞅在秦国的变法使得秦国宗室、贵戚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在卫鞅支持者去世之后,新的秦王便杀死了卫鞅。
——《史记・商君列传》(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卫鞅的改革中哪一内容损害了宗室、贵戚利益的?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4)材料四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商鞅变法对秦的发展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