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 指南讲解
合集下载
ICD-10各章规则全面解析和编码实践
•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
•
采用药物或化学制剂名称
2020/11/20
46
查找编码
在第三卷索引中查找编码的方法 识别疾病类型,选择适应的索引进行。 (1)首字笔画查找法 (2)首字拼音查找法 (3)书眉拼音查找法(最简便方法)
2020/11/20
47
查找编码
• 查找编码: • 1、索引中主导词在栏目的左侧,下面有不同排
2020/11/20
39
主导词选择
(4)“ 综合征”可以作为主导词,但其下 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和地名。
例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胫前综合征 胸出口综合征
2020/11/20
40
主导词选择
(5) 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 称查(去除明显的修饰词),如果 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例如: 角化病 甲状旁腺病 结肠病 滑膜病 周围神经病
2020/11/20
14
特殊组合章分类顺序:
• 强烈优先分类章: 包括:15、16章
一般优先分类章: 包括:1、2、5、17、19、22 章
• 最后分类章: • 包括:18,21章 • 附加编码章:
包括: 20章
2020/11/20
15
分类顺序原则:
• 强烈优先分类章:15章、16章 • 一般优先分类章:1、2、5、17、19、22章 • 普通分类章:各身体系统疾病章 • 最后分类章:18,21 • 附加编码章:20
列层次修饰词或限定词。 • 2、按拼音字母顺序在主导词下查找到相应的
修饰词,即可找到编码
• 目的:减少重复
• 用于列举包括和不包括术语,以指出在 它前面或后面的词都不是完整的术语。在 大括号前面的任何术语都应被后面的一个 或多个术语所限定。
ICD-10各章规则解析与编码实践PPT课件
2018年8月19日
北京电力医院
14
特殊组合章分类顺序:
强烈优先分类章:
包括:15、16章 一般优先分类章: 包括:1、2、5、17、19、22 章 最后分类章: 包括:18,21章 附加编码章: 包括: 20章
2018年8月19日
北京电力医院
15
分类顺序原则:
强烈优先分类章:15章、16章 一般优先分类章:1、2、5、17、19、22章 普通分类章:各身体系统疾病章 最后分类章:18,21 (当明确病因只能为
17
第三卷
特点:
3个索引都是独立的索引 3个索引的编排的方法一致 编排的方法: 总的原则是按拼音字母-英文字母顺 序排列,排列分不同层次。
见卷(3)688
2018年8月19日
北京电力医院
18
第三卷
不按拼音字母 - 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主导词下) 1、数字顺序:
1、2、3、.... , I、II、III,一、二、三按大小顺
附加编码章:20
附加编码) (只能为附加编码)
2018年8月19日
北京电力医院
16
第三卷
第三卷的内容结构: 主要有三个索引:
疾病损伤性质的索引
损伤的外部原因的索引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 (中毒的外因)
北京电力医院
(疾病编码、损伤性质、肿瘤形态学编码)
2018年8月19日
2018年8月19日
北京电力医院
6
名词解释
疾病分类轴心
— 是分类时采用的疾病某种特征 ICD分类轴心 病因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解剖部位
ICD疾病编码培训培训课件
临床应用
ICD疾病编码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医生可以通过ICD疾病编码来记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便患者就医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ICD疾病编码还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框架。
02
ICD疾病编码的基础知识
ICD疾病编码的分类原则
以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部位为基础进行分类。
不断更新和完善ICD疾病编码体系
将ICD疾病编码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如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疗质量评估等,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其使用价值。
拓展ICD疾病编码的应用领域
ICD疾病编码是医疗信息交互和共享的标准之一,通过ICD疾病编码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高医疗信息化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医疗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能够准确判断疾病诊断和编码,具备对诊断术语的辨识能力。
了解相关医学知识
熟悉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诊断和编码。
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
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诊断和编码。
01
02
03
熟练掌握医学术语
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医学术语,保证编码的准确性。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动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03
不断主动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新的医学知识和编码技能的需求。
07
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Q&A
常见编码问题及解决方法
未找到合适的ICD编码
应尽量寻找可能的编码,并在附加码中反映不确定的情况。
编码级别不正确
应熟悉ICD编码的规则和分类,确保将疾病编码归为正确的级别。
诊断或临床表现不完整或错误
ICD疾病编码培训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ICD适应证指南》课件
1手术操作 Nhomakorabea2
介绍ICD的植入手术操作流程、植入
位置选择和手术注意事项。
3
患者筛选
根据适应证的相关标准和考虑因素, 筛选适合植入ICD的患者。
术后管理
讲解ICD术后的监测、调试和定期随 访管理等内容,以保证ICD的稳定和 有效工作。
总结
《ICD适应证指南》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和操作 ICD的植入过程。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提高ICD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提供了关于诊断标准、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决策。
指南的目标是什么?
指南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全面、准确、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心脏病患者适应植入ICD的指导方针。
ICD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ICD?
ICD是一种植入式医疗 设备,用于监测和纠正 心脏的不正常电活动, 并在需要时提供紧急心 脏除颤。
2 提高治疗的一致性
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在患者筛选、手术操作 和术后管理等方面做出一致的决策,提高 治疗的质量。
3 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
4 提供患者信息和教育
指南的制定可以促进学术界的交流和研究, 推动ICD适应证的研究和发展。
指南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帮 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
ICD适应证指南的内容
2 ICD的工作原理
ICD通过传感器检测心 脏电活动,当发现异常 时,可以发出电击治疗 或释放药物来纠正心脏 节律。
3 ICD的优势
ICD可以有效预防心脏 骤停和猝死,并提高心 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ICD适应证的定义
1 什么是ICD适应证?
ICD适应证是指根据特定的诊断标准和病情,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植入ICD来预防心脏骤停 和猝死。
介绍ICD的植入手术操作流程、植入
位置选择和手术注意事项。
3
患者筛选
根据适应证的相关标准和考虑因素, 筛选适合植入ICD的患者。
术后管理
讲解ICD术后的监测、调试和定期随 访管理等内容,以保证ICD的稳定和 有效工作。
总结
《ICD适应证指南》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和操作 ICD的植入过程。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提高ICD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指南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提供了关于诊断标准、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操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决策。
指南的目标是什么?
指南的目标是提供一套全面、准确、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心脏病患者适应植入ICD的指导方针。
ICD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ICD?
ICD是一种植入式医疗 设备,用于监测和纠正 心脏的不正常电活动, 并在需要时提供紧急心 脏除颤。
2 提高治疗的一致性
指南可以帮助医生在患者筛选、手术操作 和术后管理等方面做出一致的决策,提高 治疗的质量。
3 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
4 提供患者信息和教育
指南的制定可以促进学术界的交流和研究, 推动ICD适应证的研究和发展。
指南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帮 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
ICD适应证指南的内容
2 ICD的工作原理
ICD通过传感器检测心 脏电活动,当发现异常 时,可以发出电击治疗 或释放药物来纠正心脏 节律。
3 ICD的优势
ICD可以有效预防心脏 骤停和猝死,并提高心 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ICD适应证的定义
1 什么是ICD适应证?
ICD适应证是指根据特定的诊断标准和病情,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植入ICD来预防心脏骤停 和猝死。
icd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
诊断信息
包括病人的诊断结论、诊断依据、 相关检查结果等。
治疗信息
包括病人的治疗方案、手术记录、 用药情况等。
费用信息
包括病人的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 。
ICD的系统流程
1 2
医生填写ICD编码
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诊断,选择合适的ICD编 码,填写在病历中。
数据采集与传输
医院的信息系统自动采集病历中的ICD编码和其 他信息,并将其传输到ICD数据库中。
ICD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和恶性心律 失常。
ICD通过向心脏发送电击来纠正心律失常,从而 维持心脏正常跳动。
ICD的发展历程
ICD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如 何利用电击除颤。
1980年代初,第一台商用ICD问世,当时主要用于治疗 心脏骤停。
随着技术和医学的发展,ICD逐渐变得更加小型化、智能 化,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
ICD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ICD简介 • ICD相关技术 • ICD系统架构 • ICD实施方案 • ICD未来发展 • ICD应用案例
01
ICD简介
ICD是什么
医学术语ICD,即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是一种可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医院的需求进行定制 ,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04
ICD实施方案
ICD的实施流程
确定ICD实施团队
组建由医生、护士、药师和技术人 员组成的ICD实施团队,明确各自职 责。
确定ICD编码
选择合适的ICD编码系统,如ICD10或ICD-11,为每个疾病和医疗事 件定义唯一编码。
第二讲:ICD-10各章指导内容 2
3 :动态编码,表示恶性。
第二章 肿瘤(C00-D48)
组织学编码范围:M8000-M9989
肿瘤动态编码的意义:
/0 /1 /2 /3 /6 良性 交界恶性(动态未定)或性质未特指 原位癌 恶性,原发性 继发性肿瘤
第二章 肿瘤(C00-D48)
第二章 肿瘤(C00-D48)
1364页
1164页
第二章 肿瘤(C00-D48)
例如 : 上肢滑膜肉瘤 C49.1 M 9040/3 查:滑膜肉瘤( M9040/3 )见肿瘤,结缔组织, 恶性; 查:肿瘤(表) - 肢,上肢 C76.4 。 提示:没有正确理解“见、另见肿瘤,结缔组织, 恶性”交叉索引的含义,而直接到肿瘤表中查找部 位。 查:肿瘤(表) - 结缔组织 - - 肢,上肢 C49.1
第二章 肿瘤(C00-D48)
又如: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 D41.4,M8120/1 查:乳头状瘤(M8050/0)- 另见 肿瘤,良性 - 膀胱(泌尿道)(移行细胞)( M8120/1) D41.4 注:此例在形态学编码后下列出了所需的部位编码, 因此不必到肿瘤表中查部位编码。 D41.4 膀胱动态未定和性质未特指的肿瘤
第二章 肿瘤(C00-D48)
肿瘤查找操作步骤不能颠倒,因为有四种情况, 肿瘤的部位编码直接在形态学后面给出,如果先行 查部位编码,会得到错误的编码。
例如:胃淋巴肉瘤 查:淋巴肉瘤 C85.0 M9592/3
如果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的部位编码, 得到的编码C16.9是一个错误的编码,因为淋巴肉瘤 是不分部位的。
第三卷索引中的肿瘤表
━━━━━━━━━━━━━━━━━━━━━━
恶性
━━━━━━━━
━━━━━━━━━━━━━━━━━━━━━━ 肿瘤, 肿瘤性 C80 C80 D09.9 D36.9 D48.9…
ICD10疾病编码解读PPT课件
称,就需要仔细了解疾病的性质和发生的部位,才能进行编码。
随意命名的疾病最为常见,影响也最大,盆底综合征是大便困难。
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命名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在国际上,颈椎病是包括 颈椎所有的疾病,而我们临床的特定含义是指颈椎骨性关节炎,乳腺增生在国际疾病分 类中归类于乳腺肥大,而我国临床上通常是指乳房纤维囊性病。在分类中一定了解临床 实际含义,才能正确分类。
形成疾病谱、手术谱 合理用药 临床路径 疾病预防
综合数据的统计
医疗付款管理 医院评审源自14国际疾病分类基础ICD—10的组成:第一卷:类目表 三位数类目表(21——85页)
四位数亚目(89-918页) 肿瘤形态学(921-942页) 第二卷:指导手册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ICD-10第一卷的编排方法: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肿瘤形态学编
4
疾病分类是卫生信息域中 重要的学科
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英语,分
类规则为一体。 分类
分类源于希腊文,意思为:方法,法则,科学 “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程序
排列类群。
广义分类的观点:分类学就是系统学,指分门别类的科学。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外部或内在的特征将事物分组,排
病分类表最详细地扩展开,使每一个编码都对应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 这时的疾病分类表也可以成为一个疾病命名表。
所以我们的疾病分类系统可以在不违背ICD-10分类的原则的基础上将
按照临床或管理等特殊需要进行扩展,满足临床研究和管理需求等特 殊检索要求。
13
我国应用ICD的意义
主要用于:
管理信息的提取:以疾病和手术分类为核心
码。
其编码的排列方法首先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然后按数字大小顺序排列。
随意命名的疾病最为常见,影响也最大,盆底综合征是大便困难。
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命名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在国际上,颈椎病是包括 颈椎所有的疾病,而我们临床的特定含义是指颈椎骨性关节炎,乳腺增生在国际疾病分 类中归类于乳腺肥大,而我国临床上通常是指乳房纤维囊性病。在分类中一定了解临床 实际含义,才能正确分类。
形成疾病谱、手术谱 合理用药 临床路径 疾病预防
综合数据的统计
医疗付款管理 医院评审源自14国际疾病分类基础ICD—10的组成:第一卷:类目表 三位数类目表(21——85页)
四位数亚目(89-918页) 肿瘤形态学(921-942页) 第二卷:指导手册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ICD-10第一卷的编排方法: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肿瘤形态学编
4
疾病分类是卫生信息域中 重要的学科
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英语,分
类规则为一体。 分类
分类源于希腊文,意思为:方法,法则,科学 “分”即鉴定、描述和命名,“类”即归类,按一定程序
排列类群。
广义分类的观点:分类学就是系统学,指分门别类的科学。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外部或内在的特征将事物分组,排
病分类表最详细地扩展开,使每一个编码都对应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 这时的疾病分类表也可以成为一个疾病命名表。
所以我们的疾病分类系统可以在不违背ICD-10分类的原则的基础上将
按照临床或管理等特殊需要进行扩展,满足临床研究和管理需求等特 殊检索要求。
13
我国应用ICD的意义
主要用于:
管理信息的提取:以疾病和手术分类为核心
码。
其编码的排列方法首先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然后按数字大小顺序排列。
ICD死因分类教学课件ppt
依据。
03
卫生政策研究
通过对ICD编码数据的分析,研究卫生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制定卫生
政策提供依据。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指导
准备资料
提前收集和整理ICD编码相关资料,包括使用手册、编码规则 、诊断名称等。
培训师资
邀请经验丰富的ICD编码专家或机构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 的编码技能和知识水平。
01
ICD死因分类是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对死亡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
02
ICD死因分类主要基于病理学、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将死亡原因分为大类和小 类,并采用数字编码表示。
03
ICD死因分类标准是全球通用的,有助于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的死亡原因,为 医疗、科研、保险和司法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依据。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与研究
提供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了ICD死因分类相关的学习资料、数据库和研究项目信息等,鼓 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
实践机会
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ICD死因分类的机构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 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ICD死因分类的知识和技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因和病种的监测
利用ICD编码数据,监测特定病因和病种的发病、死亡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医疗质量控制 策略提供依据。
ICD死因分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
01
社会学研究
利用ICD编码数据,研究特定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社
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02
司法鉴定
利用ICD编码数据,鉴定特定疾病的致伤致残程度,为司法鉴定提供
ICD死因分类的历史与发展
ICD死因分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 时英国的威廉·奥斯勒爵士开始尝试对死亡原因进 行分类。
(课件)医疗设备应用-ICD产品线概述讲解
35J Output
识别和终止AT/AF
o Reactive ATP: 超速起博终止长AT事件 o 50 Hz, Burst +, Ramp o 患者激活或自动心房转复
阵发性房颤干预程序
o A Rate Stabilization o PMOP o APP
在没有延迟电击的情况下减少电击 安全、经济、高效地执行PainFREE疗法
预警电极导线断裂和延长VF检测的时间
56
识别 治疗
o MVP o ATP During Charging
诊断 随访
o Conexus TM Wireless Telemetry无线数据传输
理论寿命:VR 9年,DR 7.8年*
Conexus™ Wireless Telemetry
Shock Reduction
PARTNERS HF
液体指数升高是预测HF事件发生 的独立预测因子
-液体指数超过100的患者在随 后6个月内发生心衰事件是液 体指数低于100患者的2倍
Whellan DJ. Multi-site Program to Access and Review Trending INformation and Evaluate CoRrelation to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PARTNERS HF).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 – 12th Annual ScientificMeeting – September 21 – 24, 2008.
更多选择,更多机会
Nominal B > AX
Active Can® Off B>X
SVC Off B>A
识别和终止AT/AF
o Reactive ATP: 超速起博终止长AT事件 o 50 Hz, Burst +, Ramp o 患者激活或自动心房转复
阵发性房颤干预程序
o A Rate Stabilization o PMOP o APP
在没有延迟电击的情况下减少电击 安全、经济、高效地执行PainFREE疗法
预警电极导线断裂和延长VF检测的时间
56
识别 治疗
o MVP o ATP During Charging
诊断 随访
o Conexus TM Wireless Telemetry无线数据传输
理论寿命:VR 9年,DR 7.8年*
Conexus™ Wireless Telemetry
Shock Reduction
PARTNERS HF
液体指数升高是预测HF事件发生 的独立预测因子
-液体指数超过100的患者在随 后6个月内发生心衰事件是液 体指数低于100患者的2倍
Whellan DJ. Multi-site Program to Access and Review Trending INformation and Evaluate CoRrelation to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PARTNERS HF).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 – 12th Annual ScientificMeeting – September 21 – 24, 2008.
更多选择,更多机会
Nominal B > AX
Active Can® Off B>X
SVC Off B>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续性室速
I IIaIIbIII
肥厚性心肌病,有一项以上主要SCD危险因素
I IIaIIbIII
有一项以上心脏性猝死主要危险因素,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 育不良或心肌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I IIaIIbIII
服用β 受体阻止剂时出现昏厥和(或)室速的长QT综合症
ICD 治疗建议II a 类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评估
心肌梗死(心梗后1个月或CABG后3个月) 心力衰竭 晕厥史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骤停复苏史 遗传性、原发性心电生理异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Long QT Syndrome Brugada Syndrome
EF<35%
家族中有猝死病史
病例4,男性、52岁,以“发作性心慌8月余, 加重1个月”入院
检查
–胸片: 双肺纹理正常 心胸比0.58 –超声: 左房35mm 左室68mm EF 39%, 左室收缩功能普遍减低。
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
病例4,男性、52岁,以“发作性心慌8月余, 加重1个月”入院
患者为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持续性室性 心动过速,符合ICD植入I类适应证.
诊断
冠心病 ,陈旧心梗(前壁),室壁瘤形成 ,心脏扩 大 ,心律失常-持续性室速 ,心功能II级
病例2, 男性、 64岁,以“发作性胸痛18年, 阵发性心悸2年”入院
患者为器质性心脏病自发的持续性 室性心动过速,符合ICD植入I类适 应证.
病例3,男、41岁,以“反复晕厥5月,阵发心悸1 月”入院。
病例5,患者男性,16岁,因“阵发心悸两年加 重1月”入院。 患者于两年前始出现劳累后心悸不适,自
14.2%
10.00%
N= 490 N= 742
0.00% Conventional Therapy
Moss AJ. N Engl J Med. 2002;346:877-83.
ICD Therapy
通过平均2年的随访,ICD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总死亡率降低31%
MADIT-II结论
ICD可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后心功能不全患者 (EF< 30%)的总死亡率 与以往临床试验不同的是入选患者无室性心动 过速病史或需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性室心动过速
SCD-HeFT背景
• 148个中心位于
美国、加拿大和新 西兰
• 2521位患者入选 (1997-2004 ACC)
SCD-HeFT 入选标准
• • • • •
心肌病(缺血性/非缺血性) NYHA II - III
LVEF < 35%
CHF > 3 月 足量的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如能耐受, 在随机分组前至少服用1个月) 年龄> 18岁
态的VT,250次/分。心室刺激不能终止心动
过速且VT频率进一步增快,伴有血压下降 遂给予200J体外电复律转复窦律。
诊断:扩张性心肌病
病例3,男、41岁,以“反复晕厥5月,阵发心悸1 月”入院。
患者有晕厥病史,EPS检查诱发出伴有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心室刺激不能 中止,需要电复律才可终止,符合ICD 植入I类适应证。
1985年夜间睡眠时突然胸痛,急诊当地医院诊断 为“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未行
介入及溶栓治疗。 2003 年 3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
悸、胸闷,休息后不能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 心电图为“室速”,给予利多卡因、可达龙静推 无效。因室速持续 2天不缓解,给予75J 同步电复 律成功。为进一步诊治来院。
ACC/AHA/HRS 2008年ICD治疗建议及病例讨论
上海市华山医院心内科 施海明教授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二级预防: 对已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实施预防
一级预防: 对未发生过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
ACC/AHA/HRS 2008年ICD治疗建议Ⅰ类 (二级预防)
I IIa IIb IIbIII III
病例4,男性、52岁,以“发作性心慌8月余, 加重1个月”入院
2003年8月21日开会时突然出现心悸、大汗,急诊入当地 医 院 ECG 示 “ 室 速 ” , 给 予 “ 心 律 平 ” 静 推 后 好 转 。 2003.11.20上述症状再发,在我院急诊给予“可达龙”静 点并口服。此后患者规则服用“可达龙”,但VT仍反复发 作,多由紧张、情绪激动、劳累诱发。静脉用心律平或可 达龙能终止。 2004 年 6 月 28 日心悸、胸闷症状再发并加剧, ECG 示室速,室率 150 次 / 分,血压 80-100/40-50mmHg ,无 头晕黑朦等其他不适。在当地医院给予可达龙、心律平等 静脉用药室速仍不能终止,持续 8 小时后,给予 100J 电复 律转为窦律。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在住院期间,因情绪激 动出现心悸,心电监测提示室速,室率 146 次 / 分,血压 120/80mmHg 可达龙75mg iv未能转复,100J电复律成功。
病例2, 男性、 64岁,以“发作性胸痛18年, 阵发性心悸2年”入院
检查
– 胸片: 肺纹理重 心胸比0.55 – 超声: 左室71mm 左房34mm EF 35% 左室扩大,节段 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 PCI: LAD100%闭塞,LCX RCA散在斑块。心尖部 室壁瘤形成 LVEF 22.4%
SCD-HeFT 试验终点
一级终点
– 随访2.5年后比较总死亡率
二级终点
– – – – 死亡率-缺血,非缺血,心功能II级,III级 特殊原因导致的死亡 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其他变量,如年龄、性别、EF值、心梗史、心 梗时间、QRS波宽度的亚组分析,来检验治疗效果 的一致性 – 生活质量 – 治疗成本和成本效益
MADIT-II入选标准
急性心肌梗塞 > 4周
LVEF < 30%
> 21岁
MADIT-II结果
2001年11月20日提前结束 (平均随访 23个月)
31% Relative Reduction
19.6% 20.00%
Hazard Ratio=0.69 (p= 0.016)
药物治疗并且功能状态良好的预期存活期>1年的患者。
SCD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MADIT-II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II 多中心ICD临床试验-II
与心肌梗塞后高危患者有关的试验
MADIT-II背景
71个美国医学中心 5个欧洲医学中心 1998年1月试验开始 2001年11月提前结束 1232位患者入选 试验目的:观察ICD是否能降低心肌梗塞后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总死亡率
I IIaIIbIII
正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
I IIaIIbIII
有晕厥发病史的Brugada综合症患者
I IIaIIbIII
证实室速但没有导致心脏骤停的Brugada综合症患者
I IIaIIbIII
接受β 受体阻滞剂时发生昏厥和(或)室速,儿茶酚胺 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I IIaIIbIII
心脏结节病,巨细胞性心肌炎,或恰加斯病的患者
病例3,男、41岁,以“反复晕厥5月,阵发心悸1 月”入院。
检查
– 超声: 左房31mm,左室67mm,EF 31%, 心肌受累疾患,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 胸片: 双肺纹理正常, 心胸比0.56
– Holter:窦性心律、偶发房早、频发室早 – 电生理检查:右室流出道程序刺激时,诱发出两种不同形
SCD-HeFT结果
SCD-HeFT结论
NYHA II-III级,EF 35%且有良好药物治疗的 患者,5年内安慰剂组的总死亡率达到7.2%/年 ICD有效减少23%的总死亡率
胺碘酮作为主要预防药物,不增加生存率
2008年与2002年ICD治疗建议更新
加入了非缺血性心肌病植入ICD一级预防指征(依据来源 于SCD-HeFT研究)。 MADIT II研究的ICD植入指征(如缺血性心肌病、 LVEF≤30%、NYHA I) 由IIa类推荐上升为I类。 强调ICD作为SCD的一级预防推荐仅适用于正在接受最佳
病例 1,男性、42岁,发作性心悸伴晕厥8月入院
检查
–胸片和心脏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断:
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心脏骤停
病例 1,男性、42岁,发作性心悸伴晕厥8月入院
患者由于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引起 VF/VT所致心脏骤停,符合ICD植入 的I类适应证.
病例2, 男性、 64岁,以“发作性胸痛18年, 阵发性心悸2年”入院
低EF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病例 1,男性、42岁,发作性心悸伴晕厥8月入院
1998年12 月 5日饮 2 两白酒后出现心悸,持续半小时 后黑朦、意识丧失,摔倒在地, 5 ~ 6 分钟恢复。 1998年12月28日晨跑后感心悸,持续1小时,出现黑 朦,随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10分钟后意识逐渐 恢复。当时急救中心心电图提示“室速”,给予利 多卡因静点后室速终止。之后长期服用慢心律150mg q8h。1999年6月7日上3层楼感心悸伴黑朦,改用可 达龙、索他洛尔治疗室速。1999-7-5 无明显诱因再 次发作室速,住院给予利卡静点后恢复窦律,心电 监护示:频发室早。同日14:50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 失,四肢强直,心电监护示:室颤,给予300J电击 除颤后转复为窦律。患者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
5 月前开会时无诱因发作胸闷、憋气、休息不缓解, 5~10分钟后意识丧失,摔倒在地,10分钟后清醒。 3月前,胸闷、憋气症状再发,15分钟后再次晕倒、 意识丧失,约10~15分钟后恢复知觉,伴重度乏力。 入院前1个月发作心悸、胸闷3次,最长3.5小时,最 短30分钟。同时伴黑朦、恶心,无晕厥。发作时自 测脉搏180~200次/分。为进一步诊治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