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考的词语和成语辨析总汇

合集下载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行测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2024年行测考试中的成语积累及其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备考内容。

成语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还有助于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2024年行测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
1. 画龙点睛,形容在一幅画或一篇文章的最后加上点睛之笔,使整体作品更加完美。

2.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分恐惧而产生的错觉,也用来形容疑神疑鬼的样子。

3.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下请教为耻,愿意虚心向人学习。

4.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弄得事情反而不好了。

5. 杞人忧天,比喻无事生非,瞎担心。

6.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盖真相。

7.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一次行动达到两个目的。

8. 望洋兴叹,比喻眼高手低,自愧不如。

9. 狗尾续貂,比喻把下流的东西加在高尚的东西后面,使其变得不值钱。

10. 杀鸡取卵,比喻为一己私利而毁掉他人利益。

以上是一些可能在2024年行测考试中涉及到的成语及其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语文书籍,多积累成语,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祝你考试顺利!。

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词语、成语解析对于词语理解的不对,词语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语境理解的不透彻。

与句意不符。

语意理解的程度不到位,对于词语理解不深刻,前后不搭配,1、跌宕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

同义词: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忽高忽低反义词:一帆风顺平铺直叙2、诡谲:奇异,奇怪,令人捉摸不透,变化多端。

诡异。

3、扼腕叹息:解释:扼:握住,抓住。

"扼腕"就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或激愤的情绪。

现在一般表示惋惜的情绪,是书面语言。

如:扼腕叹息,扼腕长叹等。

见于《战国策·燕策三》。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4、唏嘘:本意是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现在通常指:感慨,叹息的意思。

5、命运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

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6、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贬义词。

7、妖言惑众:妖言:迷惑人的邪说。

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近义词:蜚短流长。

8、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恶意中伤他人;蜚,同“飞”。

短长:指是非、善恶。

9、字字珠玑:珠玑:珠子。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

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10、金科玉律: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

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

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11、翘首以盼,仰着脖子等待着出现,很急切地希望看到某人某事的出现。

12、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1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14、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

公务员考试高考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450例大全公务员考试和高考是当前两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对于考生们来说,掌握常见成语的辨析和近义词的辨析是提高语言水平和应试能力的关键。

下面是450例常见成语和近义词的辨析,供考生们参考。

一、常见成语的辨析1.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解释: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为时已晚,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无法挽回。

2. 隔岸观火、事不关己解释:隔岸观火,比喻对他人遭遇困境,自己置身事外。

事不关己,情况与自己无关。

3. 守株待兔、恃才傲物解释:守株待兔,比喻坐而待取。

恃才傲物,因为有才能而傲慢自大。

4. 明哲保身、明察秋毫解释:明哲保身,形容机智圆滑,能够保全自己。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极好,能看到细微之处。

5. 画蛇添足、杀鸡取卵解释: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结果得不偿失。

6. 自相矛盾、前后矛盾解释:自相矛盾,指自己的言行、主张等相互矛盾。

前后矛盾,指前后的言行、态度等相互矛盾。

7. 不可救药、病入膏肓解释:不可救药,形容病症或处境无法挽回。

病入膏肓,比喻病重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

8. 掩耳盗铃、无动于衷解释: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不听劝告。

无动于衷,形容心情平静,对事物无感。

9. 大而化之、不拘小节解释:大而化之,形容做事不认真,不细致。

不拘小节,形容对小事不计较。

10. 蒸蒸日上、日渐式微解释:蒸蒸日上,比喻事物发展迅速,日渐兴盛。

日渐式微,比喻事物逐渐衰落。

11. 名列前茅、居功自傲解释:名列前茅,比喻名列在最前面,成绩很好。

居功自傲,因为自己的功绩而自满自足。

12. 画饼充饥、前车之鉴解释:画饼充饥,比喻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

前车之鉴,以前的失败经验为警示。

13. 不可或缺、随心所欲解释: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缺少。

随心所欲,表示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

14. 一筹莫展、无法可想解释:一筹莫展,表示没有办法,无法处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成语积累辨析

公务员事业单位行测成语积累辨析

二、词语辨析积累1、原形:原形状,有贬义色彩原型:通常用作以…为原型2、沟通:中性词勾通:有贬义3、以致:一般不是好结果以至:中性,表示导致加深4、体验:一般加具体的东西,一般是体验生活。

体察:一般是具体的东西,体会:一般加抽象的东西,领会、意会。

如体会什么道理体味:一般加抽象的东西,如体味人生5、踯躅/踟蹰:犹豫不决要走不走的样子6、泰然自若:表示在危机的情况下神情自若:没有危急情况7、喧哗:贬义喧嚣:中性就是不安静喧闹:热闹喧腾:最重,都要沸腾了8、无与伦比:主要是指工艺品艺术品9、不刊之论:言论很正确,没法改不易之论:和不刊之论一样10爱护:可以是人和物,是上爱下爱戴:下爱上,且是爱人11、稀缺:和资源搭配稀少:可以搭配的多12、时政固定搭配创新驱动而不是创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衡量:~的标准丈量:~的标尺14、匡扶:光复、专指匡扶国家、社稷匡扶:辅佐,匡扶正义15、入木三分和刻画比较恰当16、品位:小资生活品味:品味人生、动词17、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18、群策群力: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莫衷一是:大家想法不一样,不统一19、缺陷:最重缺点:一般瑕疵:最轻20、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21、南辕北辙:特指行动和目的偏离22、以点带面:一个单位,一个点带动一片。

褒义词23、形影相吊:表示孤独一人24、递交:当面交给提交:需要考虑研究的东西提交给上边。

提交议案,法律草案25、监督:只监督监管:监督+管理26、讳疾忌医:害怕受到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

或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27、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28、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责,做事放不开投鼠忌器:害怕砸到老鼠边的器物做事而又牵绊29、陈陈相因: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30、微言大义:精微(少)的语言解释大道理31、毫厘之差,天地悬隔:固定搭配。

32: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光,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了,比喻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比喻匆忙粗略的观察事物。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汇总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汇总

事业单位备考:行测言语理解之常用成语辨析五考生想要提高行测言语理解中的成语题的分数,掌握常用的成语词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希望考生能在平时训练中多留意多积累易错成语。

1.词目:举世闻名【发音】jǔ shì wãn míng【释义】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非常著名2.词目:力挽狂澜【发音】lì wǎn kuáng lán【释义】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3.词目:举棋不定【发音】jǔ qí bù dìng【释义】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

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4.词目:真知灼见【发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释义】灼:明白,透彻。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5.词目:雕虫小技【发音】diāo chóng xiǎo jì【释义】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6.词目:半途而废〖成语典故〗【发音】bàn túãr fâi【释义】废: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7.词目:地大物博【发音】dì dà wù bó【释义】博:丰富。

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8.词目:马不停蹄【发音】mǎ bù tíng tí【释义】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9.词目:笑逐颜开【发音】xiào zhú yán kāi【释义】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

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10.词目:挺身而出【发音】tǐng shēn ãr chū【释义】挺身:撑直身体。

挺直身体站出来。

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行测之实词成语辨析大全

行测之实词成语辨析大全

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摒弃”属书面语。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章、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常见成语辨析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常见成语辨析
3.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4.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5.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6.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产生。
15.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16.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17.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辨析】熟视无睹: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某一事物漠不关心,强调的是经常看到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突出的是"熟视"。视而不见:虽然睁着眼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指不注意或不关心,强调的是看见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突出的是不注意,常和"听而不闻"连用。
11.司空见惯:比喻看惯了的事,就不觉得奇怪了。"司空见惯"不可带宾语。
12.万人空巷: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13.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如坐春风,说的是听者的感受。
14.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意思;强,振奋;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希望大家在备考复习中,遇到了易混淆的成语能够进行总结,在日后的练习中不断查看与复习。
7.珠联璧合: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8.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9.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多用于用于长辈对晚辈。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

公务员行测成语辨析汇总一、初级篇1. 揠苗助长 VS 引人入胜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引人入胜:形容有趣味或吸引人。

2. 意兴阑珊 VS 心旷神怡意兴阑珊:形容兴趣盎然的事情突然中断或消磨。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畅快,神清气爽。

3. 目不识丁 VS 深明大义目不识丁:形容文化水平极低,无知。

深明大义:形容明白道理,懂得大道理。

4. 韬光养晦 VS 滥竽充数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张扬。

滥竽充数:形容没有真才实学,混在一起。

二、中级篇1. 纸上谈兵 VS 言之无物纸上谈兵:形容只会说而不会做,空谈理论。

言之无物:说话没有内容、没有实质。

2. 持之以恒 VS 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形容坚持不懈,毫不动摇。

废寝忘食:形容专心一意,不顾一切。

3. 明知故犯 VS 无心插柳明知故犯:明明知道是错的却故意去犯。

无心插柳:形容无意中得到好结果。

4. 龙飞凤舞 VS 磨杵成针龙飞凤舞:形容书法、舞蹈等动作华丽翩跹。

磨杵成针:形容坚持不懈,最终能够成功。

三、高级篇1. 天衣无缝 VS 万事俱备天衣无缝:形容做事十分精细而完美。

万事俱备:形容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 明察秋毫 VS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形容见解敏锐,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见微知著:形容透过细微之处能够看出事物的本质。

3. 寸步不让 VS 退避三舍寸步不让:形容坚决不让步,毫不妥协。

退避三舍:形容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4. 兴风作浪 VS 强词夺理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制造混乱。

强词夺理:不顾事实真相,通过强势语言来迫使对方接受。

综上所述,以上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成语辨析汇总。

在备考行测时,掌握这些成语的正确用法和区别对于正确理解题目,准确表达观点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对这些成语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帮助大家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行测知识点总结:常见成语辨析105组.【精校】.pdf

行测知识点总结:常见成语辨析105组.【精校】.pdf

常见成语辨析105组1.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

行测职测高频易混词语成语辨析

1、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步人后尘: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可与照猫画虎(模仿)比较性记忆。

3、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重大变革)。

4、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5、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似,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6、不绝如缕:形式十分危急或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

7、步月登云:形容志向远大。

8、朝来暮去:形容时光流逝。

9、讳莫如深:形容把事情隐瞒的狠劲。

10、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1、捷足先登:比喻新的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与独占鳌头(指占首位或第一名)对比。

12、交相辉映:指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景色特别好。

休戚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形容彼此之间有利害关系。

相伴相生:(1)女子对男子的依恋。

(2)指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伴生,形容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

(三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3、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乘势而上:形容事情做到一定阶段时趁着良好的势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以上两个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4、延绵:指形态上的连贯、不间断。

延续;指事件或动作上的持续、继续。

沿用:指继续使用原有的方法、制度等。

(原有的方法制度来源较随意)沿袭:侧重“来源”为前辈或古人的传统方法或制度。

(以上词语经常对比去考,可对比记忆)15、营利:指谋取利润。

盈利:指获得利润16、唏嘘:指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叹息:指叹气。

17、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8、权力:支配事物、解决事物的力量。

(指权位、势力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

权益:指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利益。

19、修复:修复关系。

20、匡复:指挽救国家、使国家转危为安(光复)。

匡扶:匡扶正义,匡:纠正、帮助。

21、旷日持久:(1)荒废时间、拖得很久(消极)。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1.七月流火【释义】意思是到了七月(农历),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方下移,天气就渐渐变凉了。

【误解】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2.罪不容诛【释义】指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

形容罪大恶极。

【误解】常被误用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首当其冲【释义】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误解】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4.惨淡经营【释义】原意指苦心构思。

现形容费尽心思从事某项事业。

【误解】常被误用为经营不善。

5.久假不归【释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解】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6.不虞之誉【释义】意料不到的赞誉。

【误解】常被误认为不该得到的荣誉。

7.不足为训【释义】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误解】常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8.下里巴人【释义】泛指通俗的文字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误解】容易误认为地位低下的人。

9.不绝如缕【释义】形容事情极其危急或声音微弱悠长。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10.毁家纾难【释义】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误解】常被误解为家园被毁。

11.好为人师【释义】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误解】容易误解为热爱教师工作。

12.下车伊始【释义】指官吏初到任所,泛指刚到一个地方。

【误解】常被误认为是刚刚下车。

13.目无全牛【释义】比喻技艺精湛,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误解】常被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14.危言危行【释义】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误解】常被误用为危险的言论或行为。

15.功高不赏【释义】形容功劳之大,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误解】常被误认为有功劳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

16.便宜行事【释义】指在公务活动中,经上级授权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断处置,不必再做请示。

【误解】易被误认为行事很方便。

17.差强人意【释义】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解】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18.溢美之词【释义】过分夸奖、赞美的话。

【误解】常被误用与褒义场合。

职测-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职测-行测高频成语辨析

高频成语积累1.一目了然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一目千里【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览无余】览:看;余:剩余。

意指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

【尽收眼底】可以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一目千里】原意指视力好,眼睛看得远,意指:某人有先见之明。

【差异】:【含义侧重】一目了然侧重看得清楚,一览无余和尽收眼底侧重没有遗漏,一目千里侧重看得远。

【适用范围】一目了然多用于事情原委,尽收眼底用于具体事物或景物,一目千里可用于人。

【语用】:这份总结写得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站在山顶朝下看,小村的景色一览无余。

从飞机上鸟瞰,整个长江大桥尽收眼底。

老王早早料知了比赛的结果,真可谓一目千里。

2.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和风细雨耳濡目染循循善诱【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苦口婆心】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和风细雨】和煦的风,细细的雨。

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耳濡目染】濡:沾湿。

染:沾染。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循循善诱】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

诱:引导。

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

【差异】:【含义侧重】耳提面命侧重深厚而迫切的教诲,苦口婆心侧重善意、不厌其烦的劝导,和风细雨侧重温柔的批评,耳濡目染侧重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循循善诱侧重有步骤的教育方式。

【语义轻重】从行为方式比较来看,耳提面命是教导,苦口婆心是劝导,故耳提面命程度重于苦口婆心。

【适用范围】耳提面命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循循善诱用于教育方式。

【语用】:母亲的耳提面命,我时刻不敢忘。

面对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一定要耐心倾听。

同志之间开展批评要和风细雨,不能简单粗暴。

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勤奋学习,因此在文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和词语辨析

行测言语理解必备-成语和词语辨析

常用成语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行测成语辨析

行测成语辨析

一、常考成语1.浅尝辄止:稍微试试试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研究。

2.走马看花:比喻察看不仔细,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3.蜻蜓点水:比喻做事浅薄不深入。

4.浮光掠影:指大概地察看一下。

以上四词都含贬义。

浅尝辄止重视结果,即没有深入;蜻蜓点水和浮光掠影重视过程,即不深入;走马看花一般用作定语、状语。

5.夸夸而谈:多指不着边沿地大发谈论。

贬义。

6.轻描淡写: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含贬义。

7.言无不尽:把内心的话说尽,绝不保存。

8.语焉不详:指固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尽。

9.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痹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

10.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1.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留转折。

12.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13.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只重申声音大。

14.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谈论奇特惊人。

15.贯穿交融: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余很多事情。

16.贯穿交融: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从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指学习。

17.天地之别:指事物差异极大。

18.天差地别:比喻差异极大。

19.天地之别: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0.爱憎分明:比喻界线清楚或明辨是非。

21.截然相反:完好相反。

22.截然相反 :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3.不尽相同:不完好相同。

24.相去甚远:相互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天地之别”和“天差地别”都说明差异很大,不用过多划分;“截然相反”重申完好不相同,而“截然相反”则更有“相反”的意思;“天地之别”比喻差异大,常常用来形容说法不一致,与其余词的差异是,“天地之别” 有相互矛盾的意思,即不只不相同,并且是有矛盾的。

25.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患转嫁给他人。

26.自欺欺人:比喻自己欺诈自己,显然掩饰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方法掩饰。

27.扬长避短:汲取优点,填补不足。

28.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将就或不管详细条件,生搬硬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常考的词语和成语辨析总汇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包罗”指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

“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2 [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

“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13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14 [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人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15 [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

“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16 [报到•报道]“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

“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17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

“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18 [暴病•抱病]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

“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19 [爆发•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进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20 [奔赴奔向]“奔赴”侧重于“将要走到,跑到,赶到”;“奔向”侧重于“朝某个方向”奔,没有“赶到”之意。

21 [本领本事]“本领”着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指一般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22 [本质实质]“本质”运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23 [崩裂•迸裂]二者都是动词,都有裂开的意思。

“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如“山石崩裂”。

“进裂”指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如“脑浆进裂”。

24 [必须必需]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25 [变易•变异]二者都与变化有关,但所指的对象不同。

“变易”指改变,变化,如“这里的情况并无多大变易”。

“变异”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物种变异”。

26 [变换•变幻]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27 [辨别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伪或好坏。

28 [辩白辩护辩解]“辩白”重在于“白”,说明白事实,一般指在被误会或被指责的情况下进行分辩,使真相大白;“辩护”着重于“护”,用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或他人申辩;“辩解”着重于“解”,分辩解释,说明见解或言行是正确的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

[报怨•抱怨]二者都与“怨”有关。

不同点是:“报怨”指报复怨恨,如“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如“这都应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29 [辩别•辨别]“辩别”指用言辞来分别,如“辩论会上,他从理论上仔细辩别了这件事的是非曲直”。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在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要辨别好方向,不要上了政治骗子的当”。

30 [标致•标志]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容词,如“她长得很标致”。

“标志”,①标明特征的记号,名词,如“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标志”;②表明某种特征,动词,如“这件事标志着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1 [表明•标明]“表明”指表示清楚,如“这件事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标明”指特意用文字或符号等把某事物直接标出来,如“一般药品都应在外包装上标明用途、用量、用法等”。

32 [病例•病历]“病例”指某种疾病的例子,如“这种病例,我们已有成熟的医案”。

“病历”指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时,不要忘记带上病历”。

33 [不齿•不耻]这两个词语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

“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年春季高考已考)34 [不合•不和]“不合”指不符合,不应该,合不来,如“不合手续”,“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合叫他去”,“他们俩一直不合”。

“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35 [不力•不利]“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如“办事不力”。

“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如“这个地形不利于我军而有利于敌军”。

36 [部署•布置]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做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C37 [猜测推测]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38 [才能才华才干才智]“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

“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

如“指挥才干”。

“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如“才华横溢”,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

“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如“聪明才智”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39 [财物•财务]二者都与财有关,都是名词。

不同的是:“财物”指钱财和物资,如“老人死后,留下了很多财物”;“财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40 [采用采取采纳]“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

“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运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

“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41 [残败•惨败]二者所指对象不同。

“残败”指残缺衰败,多用于物件,如“这里有一堵残败的墙壁”。

“惨败”指惨重的失败,多用于事情,如“敌人遭到了惨败”。

42 [残酷•惨苦]“残酷”指凶残冷酷,如“滥施残酷的暴行”。

“惨苦”指凄惨痛苦,如“这几年,他们的生活真够惨苦”。

43 [仓促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

“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44 [草拟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45 [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如“查看货物”。

“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46 [察访•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

“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47 [铲除根除]“铲除”对象除抽象事物,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

“根除”比“铲除”程度重,对象多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

48 [猖狂疯狂]“猖狂”常形容敌人的进攻、反扑、反对等行动。

“疯狂”常形容行动以外,还形容报复,咒骂,诬陷等。

49 [场面局面]“场面”指一定时间、地点所构成的情景,运用范围比“局面”]“,可指在一定场合下的情况,如热烈的场面;也可指外观和排场;又可指戏剧或电影中的场面。

“局面”指某时期内事情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指规模。

50 [嘲笑嗤笑嘲讽嘲弄讥笑耻笑]“嘲笑”指把对方的缺点错误或本来不是错误缺点,加以夸大,引为笑谈,使人难堪。

“嗤笑”带有轻视看不起的意味。

“嘲讽”着重讥刺,常以言辞诗文或表情来讽刺。

“嘲弄”指拿人开心。

“讥笑”是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对方的缺点错误。

“耻笑”含有鄙视不屑一顾的意味。

语义比“嘲笑”重。

51 [尘世•尘事]“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现实世界,如“远离尘世”。

“尘事”指世俗的事,如“他整天沉溺于尘事,不能自拔,哪有精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52 [成绩成就]“成绩”一般指工作、学习、体育等的收获,如:学习成绩;“成就”指重大事情,它常受“伟大,重要,巨大”等词修饰,“成就”有时兼作动词,表示完成。

53 [充斥充满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

“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充溢”充满,流露,多指表情。

54 [憧憬•向往]相同点:都表示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互换。

不同点:“憧憬”仅用于事物或境界较广大、时间较长远的对象;“向往”适用的事物或境界则不如“憧憬”广大和长远,如“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不能说“那里是我憧憬的地方”。

55 [筹备准备]“筹备”指筹划、考虑,程度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慎重而重大的事情,“准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